重阳节的经典诗句(优秀7篇)

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重阳节诗句,希望对你有帮助。这次为您整理了重阳节的经典诗句(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阳节的诗句 篇1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重阳节的诗句 篇2

叹庭前甘菊花

杜甫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重阳节的诗句 篇3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

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彤襟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

晚从南峰归,萝月下水壁。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

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舄。九卿天上落,五马道旁来。

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

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山从图上见,溪即镜中回。

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

《九日》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九日龙山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月十日即事》

年代:唐 作者: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重阳节的诗句 篇4

务闲留上客,佳节值重阳。

旨酒浮仙菊,清歌绕画梁。

高城明落日,疏树觉微霜。

且尽登临兴,馀欢尚未忘。

日登玉山 篇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1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别董大

第一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二首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词》 篇6

有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ps 貌似这几首诗语调都很悲戚

重阳节的传说

东汉时期,汝南县一村庄,有一名叫桓景的小伙子。有一年,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桓景的父母在这场瘟疫中病死了。

桓景听人说,这场瘟疫是汝河里的一个瘟魔作恶引起的。于是,桓景决定为民除害。当时,东南山中住着一位名叫费长房的大仙,桓景便来到此处拜师学艺。学艺时,桓景不分昼夜的苦练。

一年后,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他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然后,让桓景骑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那天,他领着父老乡亲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每人分一片茱萸叶,用以驱瘟魔;随后,又倒出菊花酒,每人呷了一口,用以防瘟疫之疾。把乡亲们安排好后,桓景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家中,独坐屋内,只等与瘟魔交战。

不久,瘟魔出水走上岸来。他见人们都在高山上欢聚,便窜到山下。此时,酒气刺鼻,茱萸充肺,瘟魔不敢登山,便转身来到村里。

当瘟魔看见一人在屋中端坐,便向前扑去。桓景急忙迎战,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将降妖青龙剑抛出,把瘟魔扎死在地。

桓景除掉瘟魔后,汝河两岸的百姓欢天喜地。从那时起,人们就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民俗活动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汉服社活动总结

十月二十一日是我加入汉服社后参加的第一个正式活动,感触蛮多。

第一,不得不说汉服社的师姐们太有才了手太巧了,汉服真的很好看,曹瑜师姐的簪子真精致。我一定要虚心学习学习再学习。

第二,我这次参加了尚宫局活动组的`表演,以画未为背景音乐的舞蹈。虽然这次表演挺吸引观众的,但我觉得这更多是汉服的功劳而不是我们……首先,我们排练的次数太少时间太短,对动作还不熟悉,和音乐的契合度也不高,总体上不算熟练。其次,由于是第一次表演,大家都很紧张,紧张的情绪就表现在出错的动作和忙乱的步伐之中,观众很容易感受到我们配合的不默契、表演的不到位。

第三,说到底还是要继续努力学习……我举得汉服和茶道、太极等中国文化一样,

远远地看着觉得很简单容易,真正接触才觉察其中奥妙之深。所以要向各位师兄师姐好好学习。

总结就这么多拉。

日题涂溪 篇7

【唐】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