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这里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孔子的名言最新3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键词: 日本 孔子学院 发展现状 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世界各国更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孔子学院主动适应这一形势需要,努力构建汉语言文化传播网络,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日益提高,创造了中外合作开展语言文化交流的新模式,成了我国对外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典范。自2004年在韩国首尔成立首家孔子学院以来,孔子学院经过10年的迅速发展,走过了艰难的初创阶段,已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设立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赢得了良好的国际效应。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已建立440所孔子学院和646所孔子课堂,共计1086所,分布在120个国家(地区)。
一、日本孔子学院现状
日本第一所孔子学院――立命馆孔子学院,2005年在日本千年古都京都诞生,它是周玮生先生与中国国家汉语推广机构和北京大学等方面的联络合作成立的。周玮生被任命为孔子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是日本第一家孔子学院的创始院长。目前,立命馆孔子学院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孔子学院之一,下面设有东京学堂、大阪学堂等6个教学点,全年开班数约达90个,春秋两季学生总计1500名左右。立命馆孔子学院成立之后,国家汉办又积极主动地推进日本国内其他地区孔子学院的办学进程,至2013年末,全日本已建立13所孔子学院和7所孔子课堂,形成一个孔子学院网络(如下图所示)。为了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密切各孔子学院及课堂之间的协作,日本各孔子学院和课堂自发成立了日本孔子学院协议会。协议会每年举行一次,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13年11月,日本孔子学院协议会如期在冈山商科大学举行。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胡志平、日本13所孔子学院和3所孔子课堂代表、驻日使馆、驻大阪总领馆和驻福冈总领馆教育处组负责人等6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二、日本孔子学院的组织运行模式
中日合作设置的孔子学院的理事会由中日双方人士共同组成,院长及副院长的人选由理事会根据当地情况决定由日方或中方代表担任。副院长配合院长进行行政管理,组织教学文化活动并担任一部分课程。中方院长作为国家汉办和国内合作高校委派的代表,主要负责孔子学院的教学管理,同时在涉及孔子学院宗旨和原则的重大问题上保证孔子学院遵循孔子学院的教学宗旨和目标。
孔子学院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孔子学院师资建设的进程,师资结构、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提升。在师资构成上,目前任职于孔子学院的教师主要包括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大类。专职教师主要由中日合作方选派,受孔子学院长期聘任的汉语教师及相关文化类课程教师,由孔子学院总部和国家汉办选派的教师占绝大部分,其中包括国内高校输送或通过各省教育厅选拔推荐的专任教师,以及通过国家汉办考试选拔的汉语志愿者教师两种,形成以合作院校为主体,专任教师和志愿者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兼职教师则指根据孔子学院在当地实际教学和工作开展需要短期聘任的各类教师,包括本土汉语教师及当地华人、中国留学生等。中方教师承担孔子学院主要的教学管理任务,是孔子学院的师资主体。
三、日本孔子学院的影响与评价
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为那些对中国和汉语感兴趣的日本人提供了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也为中国进行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扫除了障碍,促进了中日两国经贸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然而,它受到日本部分媒体和团体的批判。他们认为软实力日益提升的中国正在通过孔子学院对其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乃至间谍活动。2010年6月,大阪产业大学重里事务局长在日本新华侨报网称孔子学院是“文化间谍机构”。他的言论一出便引起了在日中国留学生的强烈抗议,随后,日方解除了事务局长的职务,并做出了公开道歉。无独有偶,“加油日本,全国行动委员会”的上益男就孔子学院设置的经过、现状等向早稻田大学送交了公开质问信,在得不到校方任何答复的情况下,于2013年6月5日,打着“孔子学院是中国共产党的洗脑机关”、“孔子学院破坏了学术自由”、“孔子学院是间谍机构”等口号,在早稻田大学正门前和22号馆(孔子学院国际部)前举行了“撤销孔子学院”的抗议行动。
从以上两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学院在日本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到阻力和负面影响。所以,在日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数量是一个指标,但更重要的是质量,如何让每一所孔子学院都能积极推动汉语言文化传播事业,如何因地制宜地推动本土化汉语教学,如何消除日本人的担忧,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
四、意见及建议
孔子学院是我国在借鉴英、法、德、西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它与德国歌德学院、英国文化委员会、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法国法语联盟等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一样,致力于对外推广本国语言与文化。那么,为什么孔子学院会受到如此待遇呢?除政治与历史原因外,笔者认为主要还有以下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让日本人开始担忧和害怕,对孔子学院产生了抵触情绪。二是孔子学院的名字很容易让外国人觉得我们是在进行思想渗透。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教育家,但同时是大思想家和政治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以孔子命名汉语语言对外推广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机构,容易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对中国产生误解,可以说孔子学院品牌是一种战略失误。如果我们以一位中国文学大师的名字命名,情况是不是会稍微好一些呢?其实,日本人并不排斥汉语和中国文化,恰恰相反,他们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为此,我们要采取一些柔性的措施,促进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减少摩擦;二是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两手抓;三是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沟通,以情感人;四是加强经营管理,和日本地方政府及民间力量合作,把孔子学院当做一项事业抓。
参考文献:
[1]马渊亮。日本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日本樱美林大学孔子学院为例[J].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2013,5.
[2]童雯。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日本立命馆孔子学院名誉院长周玮生访谈[J].国际人才交流,2013,4.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控制力量被诸侯日益削弱,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各诸侯国发展不平衡,彼此g斗争不休,社会各阶层矛盾不断,呈现了名实相悖或名实不符的社会现状。孔子是正名思想的开创者,在先秦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荀子在孔子的思想基础上开阔创新,将正名思想深化发展。
一、孔子的正名思想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孔子认为要制止这些社会现象,改变不安的局面,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其要害就是正名。只有通过正名才能挽救秩序的崩溃,促进周礼的复兴。在社会秩序方面,正名的内容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既复兴周礼,又对周礼补充和发展,也就是他所说的“损益”。首先,将周礼的根本归纳为正名。其次,他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强化上,反对专以政令、刑罚治国。再次,他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还表现在对官吏任命上,倡导在“亲亲”的原则下实行“贤贤”作为补充,这不仅包含一种伦理纲常,还维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立场。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则必可行也。”(《论语・子路》)在孔子与子路的对话中,正名就是正确地解释词义,主要表示封建道德方向上的词义。当人们的言行符合这些词所包含的正确含义,才能真正符合道德规范,同时这也是统治者为政的先要条件。孔子对名的解释是基于具体的人或事,在解释的同时也给当事人提出指导,从而提升对方认识和解决事物的能力。因此,要审慎地、严正地使用书面上的字和词,以便寄寓伦理上的判断,像一个国家的法规应给的褒贬一样去作褒贬。孔子所正的名,是将他自己的想法与新的内涵相结合,使传统的词语符合社会需求,也通过这些传统词语传达其哲学思想。孔子在解释不同的名时,一方面加强了名与名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将道德观念贯穿于解释词语的始终,从而构建以道德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南怀瑾《论语别裁》:“严格讲,正名就是指确定思想的观念。以现代的汉语来说,‘文化思想的中心’即为正名的重点。”孔子的正名学说,就是要构建一个人人履行和恪守自己职责的理想社会。正名思想代表着孔子的政治追求――讲政治伦理化,实现对统治的巩固。
二、荀子的正名学说
冯友兰是这样评价荀子的正名思想:“荀子生于‘辩者’正盛时代,故其所讲正名,逻辑的兴趣亦甚大。”荀子的正名思想具有鲜明的逻辑性,与自身的性恶论相承接,荀子重视人性的后天教养,主张法后王,他将圣人所传下的礼仪风俗看作是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法。与孔子不同,荀子的正名要规定一个标准出来,这里的“正”是标准、正确的意思,意为“正确的名号”。《荀子》有言:“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
荀子认为名有四种:刑名、爵名、文名、散名。刑名、爵名、文明来自于古制,散名是根据万物而制定的。他所制的定正名主要针对是新事物,以此达到“名定而实辩,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荀子》)。正名与符节、度量衡是社会标准的象征,不可以肆意妄为。社会标准是由封建君王制定和掌控的,是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荀子一方面承认圣人所制的名,另一方面他重视名的现实性,将实作为第一性,名为第二性,根据新出现的客观事物的属性来制定新名达到规范性,“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荀子》)。荀子积极制定的新名即散名,就是在社会发展中用旧名所无法解释、概括的新事物,从而减弱新事物带来的负面影响。
荀子的制名方法是“稽实定数”,制定新出现的事物的名坚持的原则就是“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以下辩异同”(《荀子》)。而这套标准的目的就是维持封建社会的正常运行,维持封建伦理纲常不被破坏。荀子为实现“明贵贱,同异别”这一目标提出“缘天宫”,即通过人的感知功能对新出现的事物达到认识,并实现新事物的正名和分类。对新事物的分类,荀子认为“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荀子》),就是说人们通过对事物的特征及数量进行归类总结,相同的事物取同一名称,不同的则用不同的名称,这些都是致命的关键。
荀子认为世间关于名实问题有三惑,即用名乱名、用实乱名、用名乱实。荀子提出命、期、说、辨四个概念。命,即命名;期,即期会,以彼物形容此物;说,解说实的所以然;辨,推理,反复辨明。而四个概念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所应具备的四个要素,体现出荀子正名思想的逻辑学色彩。荀子正名的思想核心便是“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令”,终极目的便是合乎于道法,就是正名要在上至天道、下至国法的范围内。首先,人们要明确天道和国法,天道即自然法则,“天行有常,不为尧亡,不为桀亡”(《荀子》)。国法,即遵循礼法,礼和法虽各有侧重,但互为补充,只有将礼法贯穿于社会生活秩序中才能实现长期统治。
三、孔荀正名思想的异同
孔子通过正名重建一个理想社会,其中每一个成员都恪守自己的职责,从而实现“正名而正政”。荀子在孔子的基础上继承发展,他提出“明贵贱”的政治思想,建构稳定的社会秩序,巩固王权,使老百姓一心一意地遵守政令、履行法制。孔子和荀子都认识到正名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他们共同的政治追求,还都具有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二人的思想有相似也有不同,但都成功地做了论证。
孔子的正名思想,具有强烈的政治伦理色彩,从社会意义方面说是消极、保守的,具有片面性。首先,孔子将“名”看作是先天存在的,主张将观念先于事物存在的观点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忽视了客观事物;其次,他认为名是神圣的,是不容许更改的,百姓必须遵循和正确使用圣人所制定的名,才能实现名实相符,恢复天下太平;最后,孔子以圣人之名正新实,坚决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是反对社会变革的。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论语》;语境;孔子称呼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5)02-0022-06
引 言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不仅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论语》,是唯一系统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著作,长久以来该著作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据我们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论语》的英译本不少于60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些翻译对儒家学说的传播功不可没。《论语》英译及其相关研究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孔子作为《论语》中的人物中心,对他的称呼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递着重要的信息。研究对孔子的称呼情况及相关英译,既是深入进行语篇分析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也能为翻译研究带来启示。
一、关于《论语》中的称呼研究现状
译界对《论语》英文翻译的研究近年来呈递增趋势,依赖各种研究方法指引,有的从整个发展历程着手,有的就译者和译本的某些方面展开讨论,目前也有一些学者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论语》进行研究与实践。但对《论语》中所出现的称呼的研究并不多。其中,程邦雄通过对《论语》中称谓的考察来探讨当时的避讳情况[1]。陈龙国、刘馨芳认为,“吾”、“我”用作主语是最常见的;两者都有单数和复数的实例;“吾”字在《论语》中作定语较多,“我”字用于定语较少见;“吾”字限于否定句中提前的宾语;“吾”字偶尔用于介词后的宾语,“我”字则常用于介词后的宾语[2]。X亚荣在对《论语》和《孟子》中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进行细致研究,指出从《论语》到《孟子》,名词性称谓的意义和用法都有所发展,《孟子》时代的称谓礼仪已经发展得比《论语》时代更为严格,限制更
多[3]。王勇从翻译转喻性视角出发,历时地对比了中西译者对《论语》中名字翻译的选择,探讨了译者的翻译策略及背后的影响因素[4](165-166)。但是,目前尚未有研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剖析《论语》中的称呼,尤其缺乏关于孔子称呼的英译方面的研究。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为基础,根据《论语》英译本的代表性选取以下译本作为语料:(1)中华书局出版(2008/2011)的刘殿爵英译本(以下简称刘译);(2)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1861/1960)的James Legge译本(以下简称理译);(3)Kelly and Walsh出版社出版(1898)的辜鸿铭(Ku Hung-ming)译本(以下简称辜译)。通过对比分析原文与译文中孔子称呼的变化情况,对译文的效果给予评价。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
关于语境,本文主要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的相关观点。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使用中的语言,重视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和作用,通常把语境分为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关于语言与语境的关系,系统与示例的关系,可以参看图1。
文化语境是一种意义潜势系统,涉及特定言语社团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模式、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伦理范式等,涵盖的都是一些抽象的、概括性观念。情景语境具体又由三个主要因素体现出来:语场、基调和语式。语场涉及实际发生的事,包括话题、语言活动参与的各方以及所参加的整个活动;基调涉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他们的基本情况、特点、地位、角色、关系等;语式涉及语言交际的渠道、媒介和修辞方式等。上下文语境处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模式的最低层,直接关系一段话语是否完整连贯。以下我们根据语境理论来具体探讨《论语》中孔子称呼的英译情况。
三、孔子称呼的文化语境分析
《论语》中对孔子的称呼共有孔(夫)子、(孔)丘、我/吾、仲尼四种,大体可分为自称与他称。其中,孔子本人对自己的称呼,即自称,包括以下几种:(孔)丘、我/吾。别人对孔子的称呼,即他称,包括:孔(夫)子、(孔)丘、仲尼。从概念属性来看,实际上就涉及两个概念:一是专有名词,二是人称代词。专有名词是相对普通名词而言的,两者最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表示特指,后者表示泛指[6](109)。人称从语言的使用方面可分为三类,即(1)第一人称,表示说话人;(2)第二人称,表示听话人;(3)第三人称,即交际中的第三者。人称代词就是表示不同人称的主要方式。英语中的人称代词除了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之分外,还有“数”和“格”之分[6]。
(一) 文化语境分析
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处在同一层次上,作为语篇的语言体现情景语境,作为系统的语言体现文化语境,它们之间是例示关系,语境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层次间的体现关系(如图1)。
就语言系统来看,《论语》是一部以记录孔子言行为主的著作,具有语录体和对话体特征。其主人公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揶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动荡,群雄逐鹿,战争频仍,礼崩乐坏。《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分二十篇,五百多章,共计两万余字,最短的一章只有六个字,而最长的一章则有三百多个字。内容广泛丰富,文化、哲理蕴味无穷。关于《论语》这个专名的解释,目前仍然说法不一。赵纪彬《论语新论导言》中说到,“‘论’字有‘整理’‘撰次’等义;‘语’字谓‘二人相等而说’,有‘论难’‘答述’等义。”“其实望文生义,‘论语’者,译为‘讨论的话语’,亦无不可也”[7](23)。《论语》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中华名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鉴于《论语》中多次出现重复章节甚至字句完全相同的情况,可以推断《论语》一书不是由一人编辑完成的。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论语》是在孔子去世后,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在不同时期撰辑而成的。
(二)对“孔(夫)子”的分析
《论语》共有38处出现“夫子”一词,其中29处是指称孔子。“孔子”当作“孔夫子”的简称,共出现69次。“子”当是“夫子”的简称,其中427次与“曰”连用充当引述语,引出孔子的论述。关于“子”, 颜师古曰:“子者, 人之嘉称也。凡成德谓之君子。”王肃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钱穆认为,“或说:‘子,男子之通称。’或说:‘五等爵名。’春秋以后,执政之卿亦称子,其后匹夫为学者所宗亦称子,孔子、墨子是也。或说:‘孔子为鲁司寇,其门人称之曰子。称子不成辞则曰夫子。’《论语》孔子弟子惟有子、曾子二人称子,闵子、冉子单称子仅一见。”[8](1-2)对此,我们可先看看所选三个译本的翻译:
(1)子曰:
刘译:The Master said
理译:The Master said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
“《论语》的语录体特征和各章的编号是表达语义连贯的衔接机制”[9]。从上节讨论可以看出,虽然《论语》各章所述内容各异,但是观点有着内在统一性,即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说明一个中心问题,“仁”。《论语》中“子曰”的用法,既体现了弟子对老师的尊重,也起到了重要衔接手段的作用,正是通过它,把各章节串成相对连贯的整体。刘译和理译中的“The Master”, 辜译中的“Confucius”,既反映出《论语》的文体特征,也体现出中国人受“上下有礼,长幼有序”等传统礼制影响。
四、孔子称呼的情景语境分析
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并在一定的语境中被理解或得到解释。《论语》的情景语境可大体分析如下:
语场:《论语》是孔子在日常生活和执教过程中就道德、政治、宗教、教育、人生等方面发表的言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体现在政治经济、人际交往、亲友关系等方方面面。
基调:由于《论语》是一部文学作品,基调涉及两方面,一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二是作品中各种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后者具体来说,既有孔子/孔子弟子和他们对学生们的授教,也有孔子和当时社会上一些人的应答,还有学生们的互相交谈。
语式:孔子/孔子弟子的观点陈述或口头对话,用书面的形式记录。
(一)对“(孔)丘”的分析
“丘”是孔子的名,在《论语》中出现了17次,其中11次用于孔子的自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用于长辈、尊者与上级自称,表示谦恭。下面我们看《论语》中的两个例子:
(2)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5.25)
(3)子曰:“丘之祷久矣。”(7.35)
再对比上述三个英译本对这两个例子的英译处理情况:
刘译:
(2a) The Master said, “Cunning words, an ingratiating countenance and utter servility, these things Zuo-qiu Ming found shameful. I, too, find them shameful. To be friendly towards someone while concealing a sense of grievance, this Zuo-qiu Ming found shameful. I, too, find it shameful.”
(3a) The Master said, “In that case, I have long been offering my prayers.”
理译:
(2b) The Master said, “Fine words, an insinuating appearance, and excessive respect; ―Tsi-k‘ew Ming was ashamed of them. I also am ashamed of them. To conceal resentment against a person, and appear friendly with him; ―Tso-k‘ew Ming was ashamed of such conduct. I also am ashamed of it.”
(3b) The Master said, “My praying has been for a long time.”
辜译:
(2c) Confucius remarked, ‘Plausible speech, fine manners and studied earnestness are things of which a friend of mine was ashamed; I am also ashamed of such things. To conceal resentment against a person and to make friends with him: that is also something of which my same friend was ashamed; I am also ashamed to do such a thing.”
(3c)“Ah,” said Confucius then, “my prayer has been a long―lifelong―one.”
5.25是孔子表达自己对“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的态度,“左丘明”、“丘”形成对照,同时,“丘”反映出孔子语气谦逊,态度诚恳;7.35是子路因孔子病重,请代祷告而发生在两人间的对话。无论是陈述自己观点,还是与别人对话,孔子都非常自谦,甚至对自己的学生也自称“丘”,表现出极高的品行和个人修养。而在译文中,由于受众的变化,基调发生了变化,鉴于英汉表达方式的差异,所选取的三个译本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I”,“My praying”,“my prayer”来阐释孔子这一谦逊的情感意义。
除此之外,4次“丘”的用法出现在别人对孔子的称呼上(其中3次与姓“孔”连用):
(4)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14.32)
(5)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鲁孔丘之徒与?”(18.6)
刘译:
(4a)Wei-sheng Mu said to Confucius, “Qiu, why are you s()o restless? Are you, perhaps, trying to practice flattery?”。
(5a)...Zi-lu said, “It is Kong Qiu.” “Then, he must be the Kong Qiu of Lu.” ...“Then, you must be the disciple of Kong Qiu of Lu?”。
理译:
(4b)We-shang Mow said to Confucius, “K‘ew, how is it that you keep roosting about? Is it not that you are an insinuating talker?”。
(5b) ...Tsze-loo told him, “It is K‘ung k‘ew.” “Is it not K‘ung K‘ew of Loo?” asked he. ...“Are you not the disciple of K‘ung K‘ew of Loo?” asked the other. ...
辜译:
(4c)A practical character of the time said once to Confucius, “What do you mean by rambling about with your talk? I am afraid you are also but a self-seeking good talker.”。
(5c) ...Chung Yu answered, “It is Confucius.” “Is it not Confucius of Lu,” asked the man....”Are you not a disciple of Confucius?” asked the man. ....
14.32是发生在孔子和微生亩间的对话。关于微生亩,朱熹《集注》说:“名呼夫子而辞甚倨,盖有齿德者。”钱穆也认为,“观其直呼孔子名而辞甚倨,盖以齿尊。” [8](354)也就是说,微生亩辞气倨傲,以孔子名称孔子,大概是因为他年龄尊长、品德优秀。也有人认为,微生亩是春秋时鲁国的隐士,一说是道家人物,而孔子是儒家人物。根据分析,微生亩或为长者,或为隐士、道家人物。若为前者,长者直呼年龄更小者之名是合适的;若为后者,他自不赞同孔子奔走于诸国中宣扬自己主张的做法,那么他称孔子名也就不奇怪了。刘译和理译符合语境,很好地刻画出微生亩的这一人物特点,辜译体现不出微生亩和孔子对话中直呼孔子之名的独特之处,似有不妥。
18.6是长沮、桀溺在并肩种田,孔子让子路去问过江的路口。长沮、桀溺是两位不知其真实姓名,避世而隐于农的士人[10](246)。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出于对谈话对象尊重的考虑,发话者对自己这一方的人应直呼其名。所以,刘译和理译译出了“丘”,优于辜译。
(二)对“我/吾”的分析
“吾”、“我”是自称代词,在《论语》中指称孔子,分别出现了81次和34次。关于两者的区别,至今尚未有完整的解释能够说明“吾”、“我”之间的区别以及具体语境中的选择。例如:
(6)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7.33)
(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5.7)
看看三个英译本对这两句的英译情况:
刘译:
(6a) The Master said, “In unstinted effort I can compare with others, but in how to be a practicing gentleman I can, as yet, claim no insight.”
(7a) The Master said, “Should the Way fail to prevail and I were to put to sea on a raft, the one to follow me would, I suppose, be You.” Zi-lu, on hearing this, was overjoyed. The Master said, “You is more foolhardy than I. He has not even a supply of timber for his raft.”
理译:
(6b)The Master said, “ In letters I am perhaps equal to other men, but the character of the superior man, carrying out in his conduct what he professes, is what I have not yet attained to.”
(7b) The Master said, “My doctrines make no way. I will get upon a raft, and float about on the sea. He that will accompany me will be Yew, I dare to say.” Tsze-loo hearing this was glad, upon which the Master said, “Yew is fonder of daring than I am. He does not exercise his judgment upon matters.”
辜译:
(6c)Confucius remarked, “In the knowledge of letters and the arts, I may perhaps compare myself with other men. But as for the character of a good and wise man who carries out in his personal conduct what he professes, ―that is something to which I have not yet attained.”
(7c)Confucius on one occasion remarked, “There is no order and justice now in the government in China. I will betake me to a ship and sail over the sea to seek for it in other countries. If I take anybody with me, I will take Yu, referring to a disciple.
The disciple referred to, when he heard of what Confucius said, was glad, and offered to go.
“My friend,” said Confucius then to him, “You have certainly more courage than I have; only you do not exercise judgment when using it.”
7.33是孔子自谦之辞,表示孔子有成就但仍平实、谦下。“吾”用在这里,柔和、亲切。5.7中孔子感慨变革社会或不能行,不如乘着木,泛舟远洋,虽然孔子也有心灰意冷的时候,但是始终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而为之”,不会遁世以求自保,所以“无所取材”。这里,“我”比较郑重、严肃,在某种意义上有强调意味。然而很遗憾,英语中并未有相应的表达能体现“吾”、“我”的细微差别,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语境意义相近的“I”和“me”。
(三)对“仲尼”的分析
孔子,字仲尼。“仲”是排行,表明孔子是叔梁纥的第二个儿子。字,也是个人的称号,可以说是名的另一种形式。一般认为,称字是一种礼貌的称谓,但尊敬程度远不如称“夫子”。《论语》二十篇中只有《子张》篇称孔子为仲尼,共6次。请看下面的例子:
(8)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19.22)
(9)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 “……仲尼不可毁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19.24)
19.22是关于孔子学问获得途径而在卫国的公孙朝与子贡间展开的对话,19.24是子贡针对叔孙武叔对孔子的毁谤做出的反击。对此,程邦雄认为是背称的用法[1],但钱穆谈到,“尼,乃孔子卒后之谥。孔子卒,鲁哀公诔之,称之曰尼父。盖尼本孔子之字,古人有即字为谥之礼也。《论语》惟此下四章称孔尼,篇末且有其死也哀之语,似皆在孔子卒后,故称其谥。” [8](463)孙钦善认为,本章子贡称孔子为“仲尼”,语气不合,据此,本章或非孔门弟子所记,或子贡的语气经后人改
动[10](250)。这两章的译文如下:
刘译:
(8a) Gong-sun Chao of Wei asked Zi-gong, “From whom did Zhong-ni learn?”。
(9a) Shu-sun Wu-shu made defamatory remarks about Zhong-ni. Zi-gong said, “... Zhong-ni cannot be defamed. ... Zhong-ni is like the sun and the moon which one has no way of climbing over .... ”
理译:
(8b)Kung-sun Ch‘aou of Wei asked Tsze-kung, saying, “From whom did Chung-ne get his learning?”。
(9b)Shuh-sun Woo-shuh having spoken revilingly of Chung-ne, Tsze-Kung said, “... Chung-ne cannot be reviled. ... Chung-ne is the sun or moon, which it is not possible to step over ....”
辜译:
(8c)An officer of the Court in a certain State asked a disciple of Confucius, “From whom did Confucius learn the principles he taught?”
(9c)The same Court officer was once heard to abuse the character of Confucius ....” “... Confucius can never be abused. ... But Confucius is like the sun and moon. ...”
特定的形式表达特定的意义,形式是意义的体
现[11](106-115)。原文中处于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词都有其合适性,在翻译过程中应该予以尊重。“仲尼”在这里出现,反映了角色之间的特定关系,有着不同于其他称呼方式的语境意义,故不可忽视其特殊译法。
五、孔子称呼的上下文语境分析
上下文语境,即直接语境,对语言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直接关系到一段话语是否是一个完整连贯的语义单位。下面仅以一例来说明上下文语境对孔子称呼的影响:
(9)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仲尼不可毁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19.24)
这是在上一节中给出的例子,身为孔子得意门生的子贡为什么会称呼自己的尊师为孔尼呢?在之前的19.22,19.23和之后的19.25中子贡都是称呼老师为“夫子”的。除了上面提到的程邦雄、钱穆、孙钦善的推测外,或许我们也可以从上下文语境的角度做一分析。这里是叔孙武叔对孔子的毁谤,身为弟子怎可容忍?于是子贡回应:“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一个感叹号将子贡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对于挑拨和诋毁,子贡的义愤之情溢于言表,自觉地维护老师的尊严和声望,接下来的“仲尼”显得顺理成章,因此从这一角度看,刘译和理译也优于辜译,能更好地传达出原文所蕴含的情感意义潜势。
六、结语
综合考虑上面对《论语》三个英译本中孔子称呼的翻译情况,可以说刘译和理译更能准确传达原文信息。辜译去掉中国专有名词以消除陌生感和怪异感,在全篇翻译中常引用西方著名作家和思想家来进行注释,套用西方概念来替代儒家术语,为的是让“孔子和他弟子说话如受过教育的英国人表达思想的方式一样”[12]( viii),考虑的是西方人分不清中国古人名字的复杂组成,但是从人际功能上来说,改变了原作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色。《论语》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经典,成书历史久远、内涵丰富,不同译者出于不同文化观、价值取向、个人风格、翻译目的等因素的影响,会选择不同的翻译重点。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论语》英译本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语境理论用于《论语》英译研究可以解读《论语》不同译本的语言选择,更重要的是能够有助于更好地评估译本。
〔参考文献〕
[1] 程邦雄。《论语》中的称谓与避讳研究 [J]. 语言研究, 1997,(1):109-117.
[2] 陈龙国,刘馨芳。《论语》第一人称代词吾我用法探微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5):232-233.
[3] X亚荣。《论语》《孟子》第一第二人称称谓系统的异同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J]. 沈阳大学学报, 2010, (12):79-82.
[4] 王勇。《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英文版)[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5] Halliday, M. A. K. The notion of “ context ” in language education [A]. In Ghadessy, M.(ed.). Text and Context in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 Amsterdam: Benjamins, 1999:1-24.
[6] 黄国文。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2007.
[7] 李泽厚。 论语今读[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8] 钱穆。 论语新解 [M]. 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1.
[9] 黄国文。《论语》的篇章结构及英语翻译的几个问题 [J]. 中国外语,2011,(6) :89-96.
[10] 孙芝斋。 论语今译:汉、英 [T].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11] 黄国文。 英语语言问题研究 [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