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经典6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吧,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句子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句子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论语》经典名句【经典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论语经典名句 篇1

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0、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0、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论语名言名句 篇2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无才能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要有改正。)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论语》经典名句 篇3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6、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9、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1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3、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5、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16、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19、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20、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1、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23、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2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2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7、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30、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3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孔子说:“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36、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1、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孔子说:“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42、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处。”

44、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孔子说:“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4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孔子说:“品德好的人一定言谈也好,言谈好的人不一定品德好。高尚的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高尚。”

4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47、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48、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译文】孔子说:“君子担心至死也没好名声。”

4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孔子说:“听从花言巧语就会丧失自己的美德,小事不忍耐就会搅乱大事情。”

5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51、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互相商议谋划。”

52、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5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轻时,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54、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环境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55、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从道德方面来说,是应唾弃的。”

56、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为何道德这么衰弱?过去的事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从政者危险呀!”

57、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士遇见国家危难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临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5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博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5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60、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译文】孔子说:“君子要使百姓得到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论语》经典名句 篇4

1、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2、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3、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4、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5、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6、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7、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0、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4、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5、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17、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9、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20、《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经典名句 篇5

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敬鬼神而远之

4、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5、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6、未知生,焉知死

7、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8、不患人之不己知

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0、鸟兽不可与同群

11、无可无不可

1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4、吾日三省吾身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不迁怒,不贰过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9、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2、小不忍则乱大谋

2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24、巧言令色,鲜矣仁

2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6、朽木不可雕也

27、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8、子不语:怪、力、乱、神

29、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0、仁者,其言也切

31、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32、邦无道,危行言孙

33、知其不可而为之

34、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君子有三戒

37、乡原,德之贼也

38、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9、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40、不学诗,无以言

41、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2、有事弟子服其劳

4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4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5、礼,与其奢也,宁俭

4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7、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48、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49、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0、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5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52、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53、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5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5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6、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1、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6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63、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64、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65、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6、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6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68、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6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7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73、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4、当仁,不让于师

7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76、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77、三月不知肉味

7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7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0、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81、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82、过犹不及

83、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8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6、道不同,不相为谋

87、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8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89、虽蛮貊之邦行矣

90、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91、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92、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94、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

9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96、近者说,远者来

97、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98、名不正,则言不顺

99、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00、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论语》经典名句 篇6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过之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吗?人家一时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要怨恨、恼怒,这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着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心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在为别人办事时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在同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注释】曾子:即曾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去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注释】就:靠近、看齐。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端正。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释】患,担忧、害怕。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注释】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蔽,包括,概括的意思。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而不会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注释】有:同“又”。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8、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注释】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疾病。

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注释】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1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注释】周,合群。比,音bì(第四声),勾结。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注释】罔:迷惑、糊涂。殆;疑惑、危险。

1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会明白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注释】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女,同汝,你。

1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来行走呢?”

【注释】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14、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谈到季氏时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注释】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1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了(为仁之)道,就是当晚死去也心甘情愿了。”

16、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想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着的是法制,小人想着的是恩惠。”

【注释】怀:思念。土:乡土。刑:法制惩罚。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有没有与其相类似的错误)。”

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充分的道理(理由)。”

【注释】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方:规矩,道理,理由。

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三年(多年)没有改变父亲的合乎礼仪的规矩,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要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2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应该在说话时要谨慎,在行动时要敏捷。”

【注释】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23、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4、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又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是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注释】粪土:腐土、脏土。杇:音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诛:意为责备、批评。与:语气词。

25、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注释】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性:人性。《阳货篇》第十七中谈到性。天道:天命。《论语》书中孔子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子关于天道的言论。

2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注释】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敏:敏捷、勤勉。

27、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注释】季文子:即季孙行父,鲁成公、鲁襄公时任正卿,“文”是他的谥号。斯:就。

28、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注释】足恭:一说是两只脚做出恭敬逢迎的姿态来讨好别人;另一说是过分恭敬。这里采用后说。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相传是《左传》一书的作者。

2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注释】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乐:乐于学。

30、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注释】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文:文采,经过修饰的。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3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2、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注释】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3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中不觉得厌烦,教人中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注释】识:音zhì,记住的意思。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34、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注释】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3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要再教他了。”

【注释】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隅:音yǔ,角落。

3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注释】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37、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说。(就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注释】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3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3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给学生们。

【注释】文:文献、古籍等。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4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注释】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41、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孔子既温和又严厉,威严却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42、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译文】《诗经》说:“(要)小心谨慎呀,就好像站在深渊旁边,踩在薄冰上面。”

4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说:“鸟快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的时候,说的话是善意的。”

4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注释】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4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

46、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注释】喟:音kuì,叹息的样子。弥:更加,越发。钻:钻研。瞻:视、看。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47、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想要搬到九夷那个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那里住下来,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注释】九夷:中国古代对于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陋:鄙野,文化闭塞,不开化。

4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49、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孔子在评价颜渊时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50、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5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是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注释】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此处言其多。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

5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后也。”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评析】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

5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54、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译文】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

【注释】脍:音kuài,切细的鱼、肉。

55、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56、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注释】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事:从事,照着去做。

57、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有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注释】齐景公:名杵臼,音chǔjiù,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至公元前490年在位。

5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59、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6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61、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注释】莒父:莒,音jǔ。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6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63、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64、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译文】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是要正直,但是说话要随和谨慎(注意方式方法)。”

【注释】危:直,正直。孙:同“逊”。

6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忠言,而有言论的人不一定都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而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66、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译文】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通达财利。”

67、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68、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6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

70、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注释】尤:责怪、怨恨。下学上达: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

7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72、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73、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孔子说:“人要是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7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75、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注释】矜:音jīn,庄重的意思。

76、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会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77、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8、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人的德行。在小事情上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的。”

79、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就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8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8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8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1)在其中矣;学也,禄(2)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文】孔子说:“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注释】馁:音něi,饥饿。禄:做官的俸禄。

8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84、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85、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就没有互相商议的(基础)。”

86、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注释】谅:诚信。便辟:惯于走邪道。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8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88、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89、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90、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说明】本章已见于第一篇《学而》的第三章,此处系重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