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不少寓言故事吧?以下是细心的小编山仔给家人们分享的寓言故事通用13篇,欢迎阅读。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楚国人准备偷袭宋国,进军的线路是打算渡过澭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国人在没有防备的状况下一举获胜。
楚国经过周密谋划,先派人到澭河边测量好水的深浅,并在水浅的地方设置了标记,以便偷袭宋国的大部队能沿着标记顺利渡河。
不料,澭河水突然大涨,而楚国人并不明白这个状况。部队在经过澭河的时候依然照着原先作的标记渡河。加上又是夜间,结果,士兵、马匹大批地进入深水、漩涡,使楚军措手不及。他们被湍急的澭河水搅得人仰马翻、惊骇不已。漆黑中,澭水里人喊马嘶、一片混乱,简直像数不清的房屋在倒塌一般。就这样,楚国军队被淹死1000多人,侥幸没死的也无法前进,只好无功而返。
先前,楚国人在设置标记的时候,当然是正确的。如果河水不涨,他们是能够依照标记渡河的。但是之后,状况变了,由于河水暴涨,水位升高了许多,而楚国人在不了解变化的状况下仍按原先的线路渡河,当然只能惨败。
状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的认识也就应随着客观状况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人们务必随时根据新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就会吃亏、跌跤。
【臧和谷亡羊】
臧谷二人都是给财主家放羊的牧童。因为家境贫寒,这两个孩子刚过记事的年龄就走上了与自己的父母一样为财主卖命的人生道路。开始放羊的时候,他们把羊看成和鸡、鸭、猪一样,都是可供驱赶的玩物,觉得和这些畜、禽相处挺有意思。山坡、路旁和荒野的青草绿茵;河渠、池塘的碧波涟漪;头顶上五彩缤纷的骄阳、蓝天和白云;以及充斥在大自然各个角落的清新空气,使这两个孩子与世上的万物和谐地融于一个时空。他们像那些家禽和家畜,五谷和百花;像山间的石头,河里的水珠,以及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存在一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担忧。
然而,他们毕竟是人。每当臧和谷看到富家子弟念书、玩乐,心里总是非常羡慕。经过一番琢磨,其中的一个孩子找人去借了一本书。他利用晚上的时间向别人学习认字,而在白天放羊的。时候则拿出随身所带的书来练字、复习。另一个孩子用竹子削了一些色(shai)子,放羊的时候,他坐在草地上,拿5个在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刻着1、2、3、4、5、6的不同点数的色子,抛起来又落下,落下后再抛起,聚精会神地玩着掷色子的游戏。5个色子在地面上显示着变幻莫测的点数。一个穷孩子独自一人掷色子,居然也享受到了和下棋对弈相同的趣味。
有一天太阳快下山的时候,臧和谷想起了要赶羊回家。他们把羊唤拢一点数,发现各自都丢失了一些羊。这两人回去以后,财主问他们放羊的时候干什么去了。一个回答说当时在看书;另一个回答说当时在掷色子。两个孩子丢羊的时候做的事虽然不同,但是他们丢失了羊的结果却完全一样。
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必须忠于职守,全神贯注,否则就容易出差错。至于臧和谷是因为年纪幼小,渴望得到学习和娱乐的机会才引发了差错,则当另作别论。
《墙上的洞》是美国哈佛大学名誉教授程介明先生讲的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印度新德里的一条穷人街上。穷人街的孩子没有钱,不能进学校读书,整天在街上游逛。试验者为了探明穷人孩子是否有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便在墙上开了一个小洞,洞的大小正好能嵌进一台电脑,洞的高度和孩子的身高差不多。孩子只有触摸,就可以上网,但必须用英文。这一装置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新奇感,大家围拢在一起讨论起来,有的还动起了手。一个星期过去了,有少数几个人触摸到了门道。两个星期过去了,不少孩子初步学会了用英文上网。三个星期过去了,穷人街上的孩子,你帮我,我帮你,几乎都会用英文上网了。
故事后面有三个问题:他们在学校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他们在接受教育吗?回答是“不知道”。他们在学习吗?回答:“是的,他们在学习。”
故事简单、浅近、普通,但含义深刻。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孩子有学习的天性,他们渴望学习,关键是激发和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学习是自己的一种建构,建构的基础是已有的经验,建构需要支持性的环境和条件,建构的特征是发生变化;有教师在旁边可能是一种学习,也可能不是一种学习,教师不在旁边,倒可能是一种学习。“墙上的洞”就是要帮助孩子找到高速公路的入口。
对于课堂教学,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绝妙的隐喻:“到哈佛学习,就像是很快帮助我找到了高速公路的入口处。”其实,这个故事也是一个隐喻。它和“高速公路的入口处”一起,揭示了教学的几个基本要义。第一,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路上行走,但只有在高速公路上才能走得顺畅,也才会很快到达目的地;第二,要走上高速公路,必须先找到入口处,而找到入口处是学生在教师帮助下的结果;第三,寻找高速公路入口处是一种探究、发现、辨别方向和选择的过程,需要能力和合适的方式;第四,学习终究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任务在于和学生找到入口处,及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让学生有“带得走的东西”,如此等等。总之,概括起来,这一隐喻揭示了教学的核心问题,即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学习。
甘戊出使齐国,前去游说齐王,走了几天来到一条大河边,甘戊无法向前,他只好求助于船夫。
船夫划着船靠近岸边,见甘戊一副士人打扮,便问:“你要过河去干什么?”
甘戊说:“我要到齐国去,替我的国君游说齐王。”
船夫满不在乎地指着河水说:“这条河只但是是个小小的缝隙而已,您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过去,您怎样能替国君充当说客呢?”
甘戊反驳船夫说:“您说的并不对呀。您不了解世上的万事万物,它们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比方说,兢兢业业的人忠厚老实,他能够辅佐君王,但却不能替君王带兵打仗;千里马日行千里,为天下骑士所看重,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室内捕捉老鼠,那它还不如一只小猫顶用。宝剑干将,是天下少有的宝物,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但是给木匠拿去砍木头的话,它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就像你我,要说抡桨划船,在江上行驶,我的确远远比不上你;但是若论出使大小国家,游说各国君主,你能跟我比吗?”
船夫听了甘戊一席话,顿时无言以对,也似乎长了不少知识。他心悦诚服地请甘戊上船,送甘戊过河。
若只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指责别人的短处,那就太片面了。
采煤挖碳深山中,两鬓苍苍十指黑。
黑炭与石炭就乘着卖碳翁颠簸的车,离开山村,去往集市。
“我们这是去哪啊?”石炭问。其实石炭也清楚,只是因为家乡相处多年的碳兄碳弟,不久将分别,而无语中的有语。才有这明知故问的搭话,黑炭沉默了许久说:“我们应该去贡献的地方,”黑炭这话有点深懊了,石炭此刻没有领悟。"贡献的地方?"石炭似乎突然想到什么,一时无话。
"怎么了?”黑炭问。“嗯!我在为你担心,”石炭一副愁眉苦脸接着说:“我是石炭不能作为燃料不能助燃,所以不会被放到火炉中,而你不同,可怎么办呀!”。“石炭兄弟不要太为我难过,一切随命运吧!”黑炭真正慷慨的说。
不久它们被带到一家院子里。几天后,人类拿着碳匣过来,它俩临别赠言。
“石炭保重,以后照顾好自己”黑炭含着泪说。“我会的,你前面的路比我坎坷多了,保重兄弟!”石炭哽咽着。
黑炭擦了眼泪,突然语气沉重的问:“石炭你觉得生命重要,还是生命的意义重要!”石炭哭笑着说:“傻瓜,生命都没了,还有什么意义”。“你不懂”黑炭说。刚说完,黑炭就被碳匣带走了,而石炭被弃在一边。后来黑炭在火炉中化作了冬天屋内特有的温暖。
在院子的石炭看到了在黑炭贡献的那个屋里窗台边花盆中的枝繁叶茂和春意盎然,而院子的草木枯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石炭听到了屋内热闹谈笑,屋外的院子里却寒气逼人,特别冷清。但石炭觉得黑炭还是有点可怜和它的话“贡献······,你不懂”的可笑。
过了一年,又过了一年,石炭一直待在一边,身上布满了灰尘,没人给它拍拍,灰头土脸的。。
石炭又想到了石炭和它的话。于是石炭也思考了自己的人生。最后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勇敢报名参加了铺路的贡献,一声锤响后,石炭变成许多的碎石粒随着其它石块成了铺路的基石。
后来我们看到了路的宽阔,听到了街的热闹繁华。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樵夫在河边砍柴,不小心把斧子掉到河里,被河水冲走了。他坐在河岸上失声痛哭。
神知道了此事,就从河里捞起一把金斧子来,樵夫说不是他的;接着神又捞起一把银斧子来,樵夫仍说不是;神第三次捞起的是把铁斧子,樵夫说这才是自己所失掉的那一把。
神就把金斧、银斧都作为礼物送给他。樵夫带着三把斧子回到家里,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朋友们。
其中有一个人十分眼红,决定也去碰碰运气,他跑到河边,故意把自己的斧子丢到河里,然后坐在那儿痛哭起来。
神来到他面前,从河里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那人高兴地说:“呀,正是,正是!。”然而他那贪婪和不诚实的样子却遭到了神的。痛恨,不但没把金斧子给他,就连他自己的那把斧子也没给他。
正如诗人海涅所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诚信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以及一个社会之本,3.15与我们一起让诚信年轻态,共创诚信和谐的社会之风。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懒汉的妻子说,养猪比买猪肉划算。因此,她买了一头小猪养在家里。
懒汉想用猪肉下酒,而小猪却生长得很慢懒汉养猪 寓言故事懒汉养猪 寓言故事。他耐不住性子,便与小猪商量道:“小猪啊,我正缺下酒菜,可又不忍心宰了你,是不是先向你借一只耳朵用用,这样既能保住你的性命,又能使我解解馋,真是两全其美啊!”
小猪一听急了:“先生,猪和人一样,也应该有耳朵的,怎么能借呢?”
“唉,我活了几十年,才那么小小一对耳朵。你才几个月,要那么大的耳朵干什么?先割下一只吧!”懒汉边说边动手,疼得小猪“噫噫呜呜”直叫唤。
过了几天,懒汉又找小猪商量:“小猪啊,你的耳朵左右不对称,很不雅观,另-―只耳朵还是割下来吧,这样好看多了!”
小猪说:“先生,我知道您又缺下酒菜了,既然您看中我惟一剩下的`这只耳朵,我有什么法子呢!”于是,懒汉又动手了。
又过了几天,懒汉再来找小猪商量:“小猪啊,你最通情达理,知道我又缺下酒菜啦,这回请你再忍痛割爱,把猪尾巴给我下酒吧!”
小猪说:“这可使不得,没有尾巴怎么过日子啊?”
“你瞧瞧,我们人类早就不要尾巴了,没有尾巴日子过得才舒坦呢!”懒汉容不得小猪辩解,早就把它的尾巴割下来了。
再过了几天,懒汉又到猪圈来,盯着小猪横看看竖看看。小猪说:“先生,不用看了,我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可以给您下酒了懒汉养猪 寓言故事故事。”
懒汉说:“不,人类只有两只脚,你却有四个蹄子,看来看去,多了两只前蹄。”
小猪很生气地说:“先生,您不是也有两只前蹄吗?”
懒汉说:“胡说,我有一双手,怎么会是两只前蹄啊?”
懒汉的妻子忍无可忍地骂道:“怎么不是两只前蹄啊?你一只蹄子端酒杯,一只蹄子夹酒菜,除此之外,什么事都不会干,还能算是手吗?”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 man was willing to teach the King of Yan the ways to attain immortality.
战国时,有一个人愿意教给燕王一套长生不老的方法。
The King of Yan was very glad when he heard of this, and quickly sent someone to acknowledge the man as master and learn from him. But before the man he sent had a chance to learn, that man died. The man he sent could only return dejectedly.
燕王知道后,非常高兴,连忙派人前去拜师学习。可是,派去学习的人还没来得及学习,那个人就死了。派去的人只好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At this the King of Yan flew into a rage. He rebuked the man for walking too slowly to get there in time, and ordered to have him killed.
燕王见了大发雷霆,竟责怪去学习的人走路太慢,去得太晚,命令立即将他杀了。
The King of Yan never realized that the man who boasted himself as an immortal was deceiving him, but instead, he blamed the man he sent for walking too slowly.
然而,燕王没有醒悟到那个自称长生不老的。人是在欺骗他,反而怪罪派去学习的人走得太慢。
老木匠做了个小木偶,小木偶有鼻子有眼,能走路,能说话。老木匠左瞧右瞧,总觉得小木偶脸上还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老木匠怎么也想不起来。“你知道吗?”老木匠问小木偶。“不知道。”小木偶板着脸回答。老木匠一下子想起来了,小木偶脸上少了的东西是笑!“笑是很重要的。”老木匠对自己说,“谁要是不会笑,谁就没办法过快乐的日子!”老木匠拿起他的神奇雕刻刀,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现在好了。”老木匠为小木偶收拾了一个红背包,把他送出了家门。“走吧,外面的世界大着呢!”老木匠对小木偶说。
热闹的大街上,小木偶兴冲冲地大步向前走。一只小红狐跑过来,很亲热地说:“嗨(hei第一声)!小木偶!你的红背包真漂亮,让我背一下好吗?就背一下。我想看看这种红和我的毛色是不是相配。”“好的。”小木偶说。小红狐一背上背包就拼命地逃跑。小木偶愣住了。等他反应过来,小红狐已经跑出去好远了。小木偶有两条长长的,灵活的木头腿。他很快就追上了小红狐,拽住了小红狐毛茸茸的大尾巴。“放开!放开!”小红狐拼命挣扎。“吵什么!”一只穿警服的熊跑过来把他们分开。“报告警官,他抢我的包!”小红狐撒谎一点儿都不脸红。“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尖叫。穿警服的熊看看小红狐,小红狐满脸的愤怒;再看看小木偶,小木偶一副笑嘻嘻的表情。穿警服的熊拎起小木偶,把他扔出去好远。小木偶委屈极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老木匠只给了他一种表情,那就是笑!小木偶突然觉得脑袋很疼,只好抱着脑袋蹲下来!一只兔子走过来,温柔地问:“你怎么啦?”“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笑嘻嘻地回答。“嘻嘻,你装得一点儿都不像!你瞧,应该像我这样。”小兔子龇牙咧嘴的做了一个痛苦的表情,蹦蹦跳跳地走开了。一个老婆婆走过来:“小木头人,你病了吗?”“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真不像话,连小木头人都学着撒谎!”老婆婆嘟嘟囔囔地走开了。小木头的'头疼越来越厉害了。现在,他真希望自己还是一段没有脑袋的木头!
蓝鼻子小女巫就在这时候赶来了。他能用鼻子问出空气中的伤心味儿。“你头疼,是吗?”小女巫问。“是,而且越来越疼了。”小木偶可怜巴巴地说。“那是因为你很伤心,却不会哭。”小女巫用她的魔杖在小木偶的脑袋上点了一下。“哇--------”小木偶放声大哭起来。慢慢地,小木偶不再伤心了,脑袋也不疼了。“小木偶,我把人类所有表情都送给你。”小女巫说完,又用魔杖在小木偶的脑袋上点了几下。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只会笑可是远远不够的。
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十分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噹”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先是锭金子。”之后,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就应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能够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样也舍不得放下。之后,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貌,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先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那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真正的朋友,就应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一齐追求、一齐进步。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亲热,这样的朋友是无法真正沟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