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随想的散文(优秀8篇)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这次为您整理了清明随想的散文(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清明随想的散文 篇1

时光如水,不知不觉,我们又来到了四月。岸边的杨柳含绿婀娜,泛起丝丝的柔情;樱花绽开微红,勾起了我们心中隐隐的痛。

坐在四月的窗口,静听岁月在浅唱。细数散落在流年里的那些往事,一切都淡泊着温润的情绪。凭栏而望,潮涌又潮跌,起起又浮浮。看不透的命运流转,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那些常绕心头的哀愁,挥散不去,留在心中。只觉怀念悠悠,流水悠悠。

四月是个祭奠的日子,泪眼盈盈。看木棉花开,迎春花落;细雨霏霏,云层低头,小鸟回旋。

触碰着四月的清明,悲哀的泪水洒了一地。在蒙蒙的的烟雨里,我突然看见,远处的父亲正健步走来。他一袭中山装,挺直的脊梁,高高的个子,一张清晰正在微笑的脸。就在这一瞬间,堆积了一地的旧念,随心事也慢慢地展开。

回忆自己的父亲,本是个感情轻易不外露的男人。那时我们家共有六个孩子,在我的上面,有四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我的母亲没有正式工作,所以全家八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一人的工资养活。

记的在我很小的时候,因为家庭经济负担很重,父亲的脾气就有些不好,有些急躁,我们六个孩子,都很怕自己的父亲。有一天晚上,不知道我犯了什么错误,好像是作业没完成,惹得父亲很是生气。当时父亲正在厨房做事,一急之下就举起菜刀,说是要杀了不听话的我,吓得我直朝妈妈姐姐喊救命。

稍大一些后,人也变得懂事多了。知道惹父亲生气不好讨打,所以也就轻易不去惹父亲生气了。再说了,父亲天天辛苦的工作,也就为挣那区区的几十元钱。

虽说母亲不时也打点零工,可也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够我们六姊妹花销。一年又一年,父亲的工资不见涨,可我们六个孩子,却是不停地长大,我们也觉得父母太辛苦了,却无以回报。

我的父亲尽管工作繁忙,但在空闲的时候,不忘跑去小河边空地里,种点粮食以补贴家用。父亲不顾辛苦地做这一切,全是为了养育我们,为了我们的生活好点。何况母亲也经常教导我们,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是我们背靠的大山,要记得尊敬父亲。我们记住了母亲的话,个个学习也就非常用功。后来呢?父亲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脾气随之也变得温和起来。

上高中那年痛失娘亲,我们姊妹泣不成声,父亲也是悲痛万分。他拉着我的手对我说:“我静儿这么小,没了妈妈以后怎么办?”看到父亲泪流成河,我们也是痛心疾首。

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日子,父亲的对我的目光总是很柔和,说话也是低声轻语。他生活上处处关心我,照顾我。生怕我受什么委屈。看到我们院里的几个女孩,被他们的父亲追得满院乱打,我就很庆幸自己的父亲脾气会这么好。再听院里的女孩埋怨他们的父亲,你看人家大伯从不打静姐,你怎么老是打我?我就为自己有这么一个好父亲而自豪骄傲。

参加工作两年后,我生了一场大病。那时的父亲已经六十出头。看到我被病痛折磨,父亲比我更难受,更痛苦。忘不了最难受的一次,就是当时我的气喘上不来,我痛苦万分。父亲他就把我紧紧抱在怀里,不停地帮我轻轻揉搓后背。长大后第一次,被父亲这么温柔地抱着,我感觉父亲的怀抱是那么温暖,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如果说母爱是大海,那么父爱就是涓涓细流,同样也会让人感觉很温馨。我好爱自己的父亲,我知道父亲也同样爱着我,他只是以前轻易不将自己的爱和感情,表现出来罢了。

永远忘不了的八七年的三月,天气异常寒冷,冷得人痛彻心扉。父亲就在三月的一个深夜悄然离世,我们肝肠寸断,我们心如刀绞,我们跪倒在父亲身边泪如泉涌。

现在,父亲已经离开我许多年。可每每想起父亲,想起他温暖的怀抱,我的心里就隐隐作痛,我就会泪如雨下。父亲啊,你可知道,你的小女儿有多么地想您,爱您吗?我忘不了您的恩情,忘不了您给予我的爱,您也将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又见四月,又见清明,这里有我们解不开的感情,舍不得的亲情,割不断的血情。细细的雨丝,轻轻掠过额前,像是父亲爱的抚摸;一声声鸟啼,仿佛诉说着离别,也惊醒了我沉思的梦境。

啊!四月,啊!清明,一个难忘的季节,一个不忍触碰的日子。漫漫人生路,娓娓人间情。四月,情深深,意切切,难忘怀。四月,有些情,刻骨又铭心,有些人,一去却随风……

清明随想的散文 篇2

从没有想过,那四月清明漫天飘洒的雨滴,竟是如此冰凉彻骨,恰如眼眶中滑落的泪水,一点一滴落在那一方方矮矮的坟茔上。

故乡的清明节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几个同姓家族一起做,身在外地的亲属也得赶回来。准备好酒菜和一些食品,以及祭祀用的锡箔纸、纸钱和爆竹,大伙儿一起热热闹闹地去做清明。

这样的热闹,自然少不了我们这些孩子的份。大人们也都不反对,即使祭祖时燃放爆竹和烧锡箔和纸钱时对顽皮的孩子来说很危险。

我不懂清明是用来缅怀、纪念故者的,也不理解清明的真正含义,只知道和许多小伙伴们在一起在坟头追逐打闹时的开心,看着那蓝幽幽的火苗的好奇,在田野里自由奔跑的放松。在上坟之后分给我的黑色汽水和红通通的大苹果的喜悦,以及许多家的孩子围在一起用手握住耳朵,等待着爆竹骤响的激动与兴奋。

近几年,始终被未来的路途困扰,忙里忙外,总是不能顾及所有,就连清明也下意识地忽略了。而在家乡,那些习俗也渐渐被淡忘了。独家独户地做清明,只是简单地烧点纸钱,磕磕头,如果实在不记得那些逝者的坟的准确位置,也就收拾一下回家算了。

人世间,有许多事都被刻意或者无意地忘却了,又何况是一座孤独的坟墓。

清明时节,天空总是阴沉沉的,厚厚的乌云铺满天际。天公似乎了却这段世事人情,总是在这个时候下个不停,就算前两天阳光普照,到了真要去祭祖的那天,又会灰起脸,撒下几点雨滴来。

许多次的梦里,总是站在亲人的坟前,站在漫天的烟雨里,对着荒草丛生,萧条孤寂的坟茔,独自低头默然。

走上前去,跪下身躯,抬头,那墓碑上篆刻的楷字已被风雨侵蚀,粗劣的痕印条条片片。犹记得,在我刚能记事的时候,家人就带着我来到这座坟前,那时它还是很崭新的正正方方的楷字。

慢慢退回去,细柔的春雨缓缓地从天上洒落下来,伸出手去,一滴冰冷的雨滴落在手心,然后再翻过手掌,让这滴带着手心温度的雨滴滑落,然后慢慢渗入亲人的坟墓,在那佑护它们的泥土里溶解,带去我最深切的问候与怀恋。

而那一阵一阵的微风,也变得凄厉,携着冰凉的雨滴拂过我的脸颊。

大地上被细雨洗礼过的绿草和鲜花显得格外耀眼,浑身碧绿璀璨,发出夺目的光彩。而那远处的树林却笼罩在一片薄薄的雾霭之中,看不清那树顶的飞鸟还是不是昨日受伤的那只。

好多次在心里做出决定,要和父母一起去做清明。但每次都不能成行,而只在对过去的回忆里找点慰藉。总感觉心里有所歉疚,然而,父母一脸淡然,我们能应付,你忙你的。

我的心里更加歉疚。

在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有几方矮矮的坟墓,长辈说这是奶奶的父母的坟,等到这里祭拜完了,还得去那片小树林,那里有我爷爷的坟。

而如今,奶奶也住了进去,一个人在人世间活了二十几年,终于可以跟爷爷在另一个世界里团聚,厮守。她在生前总是喜欢跟我说起爷爷的事,在给他上坟的时候口里总是念叨,老头子,多给你烧点钱,你在那边过得好点。现在也轮到我给奶奶烧纸钱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清明的真正含义。于逝者来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不会忘记和他们在一起的那段岁月;于生者来说,则是好好把握时光,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可惜。

小时候的那段时光还时常在眼前浮现。

到处都是祭祖的人,在坟前的空地上,摆上了几样酒菜,随后便点上锡箔和纸钱,窜出几段幽蓝色的火苗。这几道工序都完了之后,就是放爆竹了,噼里啪啦的一阵乱响。爆竹放完之后,再点上一把香,插在坟头,淡淡的白烟在雨中摇摇晃晃。

在烧锡箔和纸钱的过程中,大家都沉默着,低着头静静地注视着那已经有半米高的红色火焰。黄色的锡箔纸和纸钱一点一点化为灰烬,然后又被风掀起,化成漫天飞舞的黑蝴蝶,带着我们最深切的祝福飞往他们所住的天国。

收拾好酒菜,一行人有说有笑地往树林里走。

小树林里也到处都是祭祖的人群,三五个人,提着一篮子酒菜,和几袋锡箔、纸钱及爆竹,把坟前的荒草清理完,摆上酒菜,点上锡箔,长满爬山虎的青色石碑上摇晃着一段蓝幽幽的影子。

扒开碑前的杂草和上面密密麻麻的爬山虎,立在碑前,把所有的思念都化为对那矮矮坟茔的深深一跪中……

清明随想的散文 篇3

又是一个多雨的季节,抬起头,只见窗外白茫茫一片,无数的虚线中偶尔闪过一两个身影,渐渐消失在阵阵哀伤中。

一到清明天公便开始哭泣,望着窗外的情景,想起了那忧伤。

雨中!墓前!一个模糊的身影在哭泣——纤儿的外婆。多美的灵魂啊!却只能被封闭在这小小的坟墓之中!

一个十六岁的灵魂啊!就这样与我们永别了!

纤儿!母亲没事的,母亲说过我拥有许多小熊,就拥有许多幸福。她努力安慰着自己那脆弱的心灵,看着病床上母亲苍白无光的面容,心中顿时又没了底,心中思绪万千,想象着一千个,一万个念头。

进入手术室前的母亲,嘴角上依然挂着一丝慈祥的微笑,那双无神的双眼透露出无限的牵挂,远远的看着迷人的微笑消失在尽头。

异常安静,一条走廊,充满了刺鼻的毒药水。亲人是一切真情,都会被埋没在人心的沙漠里,不是所有的天使都甘愿被折断翅膀,纤儿也一样,不愿被折去唯一的一只翅膀。

闭上眼睛默默祈祷,但上帝能听到她的心声吗?当那扇通向天堂的门打开时,母亲会进去吗?她好困,渐渐闭上了长长的睫毛。

看见那依旧美的微笑,在前方若隐若现,心中的迷惑,母亲!母亲!真的是你吗?我一直这样唤着可不管我怎么叫,她都不再理而是离我越来越遥远了。

突然,感到眼前一片光明,睁开眼,原来是个梦。医院里依然是浸着药水的味道,眼前外婆疲惫,红肿的眼角里闪着点点泪花,这便使我有预感,我是不是进了病房。一刹间,时间仿佛停止了转动,空气早已凝固,母亲。妈,此刻什么也无法阻挡我的泪。

你真的困了吗?你不是说我会拥抱幸福吗?我有好多好多的小熊啊!可她再也听不见了。

母亲离开后,可怜的天使,不幸的命运夺取了生命的一只翅膀,纤儿不由的走到电话机前,下意识的拨下那个早已流封的号码———父亲

自从爸爸抛下她,离开母亲后,对父亲留下的只有埋怨和恨意,此刻,她又有些后悔了,寂寞之中上天似乎明白了纤儿的心,电话嘟嘟声回荡在耳边。

怀着忧伤的心情回那幽幽的山林中,下乡里去,大口大口的呼吸这新鲜的空气。

下乡不久便是清明,穿着一袭黑衣来到母亲的墓前。不知何时空中下起了牛毛细雨。雨中!一直的沉默,小雨珠洒在脸上凉凉的,在那片隐隐的云雾中,一张熟悉的脸容,微笑着,带着无限的牵挂。

清明过后,天气很好,出现了彩虹。

弹指间,十六岁了,生日的那天晚上,外婆送了一个棕色的小熊给我,把它抱在怀里可以感受到温暖,就像拥抱着幸福,母亲说过:拥抱小熊,就是拥抱幸福。

漆黑的夜里,点上十六根蜡烛,闪硕着十六个小光点,看上去,真美!闭上眼睛许下愿望,却舍不得吹灭那照明四周的小小蜡烛,突然感到好困,好累,好累。我想我抱在怀里的幸福——小熊掉在地上的那一秒,天边悄然划下了一道奇异的光!

又有个生命去了那个星星上吗?

可谁也不知道她在人生的最后一个愿望是什么?就这样让它和一个美丽的灵魂一齐涌入地下吧!

清明随想的散文 篇4

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浸透在脚下每一寸土地里,镌刻在节气的风云雨雪阴晴华表上。二十四节气,清明最难忘。

清明雨,似离人泪,泪洒江天。这雨,专为奠祭勤劳一生的老先人而来。这雨,从中国历史纪元夏商周起步,穿越数千年历史隧道,经历说不尽的历史变迁,就一直下到今天,下得历史长河也水涨浪掀,牛马不见。

一向干旱的土地、平常无形的种子,经清明雨水滋润,颇像男女结合就会生出孩子一般生命神奇。妙趣横生的土壤里,潜伏着勃勃生机。这生机,便跃跃欲试,不时探出不寻常的脑袋,带来生命的另一缕强光。

傍晚,丝丝春雨中,撑一把雨伞,信情散步,强烈的路灯光下,忽有发现:小街两旁,一向干渴难耐的桂花树,欣逢上苍这般承露恩泽,竟一下子丰满起来,恨不得将那绰绰恩赐的玉液琼浆,痛饮至一醉方休。似乎瞬间时光,那桂树梢头,竟如三维动漫一般,神奇万状,徐徐冒出青葱般新芽儿。仰望那嫩闪闪的四季桂花新芽,心境早已坠落于桂花的淡淡清香氛围中。新芽儿在风里,在雨里,在翘望中尽情散发着芬芳。想那月宫中桂花,莫非也如此这般神采奕奕?

业已身怀喜孕的毛杏、桃子、樱桃之属,率先承恩邀宠。就那么在雨水中沐浴渴饮,欲将一生的情爱交给清明雨,任清明雨热情拥抱,任清明雨轻轻抚摸,与清明雨一起承欢于爱河里。

野草一衰一荣,又是一季新声音,迎来又一个清明节;“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纵横阡陌、崎岖蜿蜒山路上,留下一串串清新脚印,犹如猩红印泥一般夺目,记录着祭扫的日子,刻录着流年的又一个清明,记述着一场清明雨的温情话题。

两千年前,祭祖的清明节,自己的祖先是何等模样?二百年前,清明节祭扫的人们与自己又是怎样的关系?好奇的后人,只能发挥无穷的想像力去揣测;从留下的诗歌词赋中去旁征博引,从口口相传的方言俚语里去追溯,去领悟那曾经的清新雨丝简约之美。

悠悠遐想,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只因有了劳作的无比美好,才有了劳动创造的丰硕成果;才有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无比潜力;才有了为五谷丰登、而纵情放歌的洋洋诗歌清音,才有了清明节的代代弘扬;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造精神,没有革新鼎故的勇气与毅力,必然缺少强势后劲,最终会被时代淘汰。

一场清明雨,预示着春季行将落下帷幕,夏天,在向新的生活频频招手。可不是么,再过半月时光,谷雨后,二十四节气又会开启夏季新征程。四季轮回,日月复始,生命永恒。人世间一切美好,在四季风云雨雪阴晴的链条上,轮番滚动播放。

耳际响彻滴滴嗒嗒的春雨声。与清明雨幽会,与清明雨释然交谈,也就多出一份幸福与从容。走出唐诗宋诗元曲明清小说的清明日子,依然感受到清明雨丝的烂漫真情,若余音绕梁,不绝于耳;不用为赋新词强说愁,依然能领略到清明的别样节气雄风。

也许,清明本就是远古传说中瑞兽化身?他勃起,他兴奋,才会在喧嚣声中又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大地上才有了绿的从容,青的耀眼,闪光灯下、充满勃勃生机的生命!清明雨的雄性本能,让大地受孕,让生命快活,让大地获得新生的最需要物质—雄性刺激素。

清明雨在吝啬的下着,毕竟春雨贵如油;春天频道,正在急速转台;不用甚久等待,看到的仍将是季节滚动播放器上的清晰字幕。招手谢幕的自然是那清明雨里所隐含的一往深情。

清明随想的散文 篇5

又是清明将至,关于祭奠关于民风的文章飘飘洒洒的到来,读着想着,现在敲打着键盘,写点自己的感受。

祭奠皇帝的大典就要来临了,我想那样的场面不会次于泰山祭孔,先贤圣哲被后人景仰,政府出资摆上宏大的场面以此宏扬民族文化肯定不会有人非议,现在准备祭奠皇帝,目的也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播,这样论证下去的结论是祭奠本无错。/大到祭奠圣人,小到祭奠自家的先人,同样都是一种寄托,如何祭奠那是百姓自家的事情,只要不违反法律和他人的利益,大可不必每年的清明都忙着敲响警钟。

行僧我今年的清明前夕,也到墓地祭奠,这是故乡早春时节难得的一个晴天,我们同样买了鹃花买了纸买了母亲喜欢的点心水果,还带去了父亲写给母亲的祭文。我们走在苍松翠柏丛中,感受的同样是悠远精致的民族文化。

汽车开进九龙源墓地,最先看见的是烈士陵园,长春市著名的苏联英雄纪念碑即将迁入这个山青水秀的园地,满车的人都望着那烈士们的墓碑肃然起敬,手中的花朵和流淌着华夏儿女热血的心灵一同为英烈而跳动。

下车之处,是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在那里我看到了我的母校东北师大校长的墓碑,上面用英语写着"嘿,我在这里。"

沿着石阶走上去,一排排大理石铺造的墓碑林立在面前,清明未到祭奠的人却很多,因为是星期天,不会影响工作。

祭奠的仪式大体相同,扫去冬日的残雪,擦尽墓上的尘土,把旧年的花换上新的,把供品摆好,点上三柱香,敬三个礼,然后各自到专用的生肖炉前去烧纸,人们嘴里念着常说的话,在祥和的心境中回忆着曾经幸福的过去。

没有人把果品留在墓前,也没有人在炉外焚烧,青山绿水真性情,这就是我们自然的民俗古老的民风,不是排场不是迷信,不是必须禁止的行为。

烧纸的时候总要说上几句话,虽然听上去那些话很是让人头晕,细品味还是很有点内涵。说的最多的是"保佑后人幸福健康顺利",其实这样的话没有错,我们哪个人不是在父母的保佑下来到这人世间的呢?哪个人不是在爹娘的保佑下从踉跄学步的婴儿走到今天呢?这样的保佑当然是永远保存在心中的,是我们要念叨一生的渴盼。

其实扫墓不过是寄托自己的情怀,有时对亲人的让你总想做点什么,可是去世的亲人仿佛不需要我们具体的去做,于是我们就会自然地去想:妈妈喜欢菊花,我买了大捧的菊花放在墓前。妈妈喜欢水果,哥哥嫂子把鲜灵灵的各种水果摆在墓前,想到妈妈喜欢看书读报,弟弟和弟妹说妈妈用这些钱订报纸买杂志,还倒上一杯娃哈哈酸奶,这是妈妈天天喝的饮料。

然后呢?大家按照墓地的要求带走供品,留下一捧撒向苍穹的纸灰和各种花朵,所有这些不过是对亲人的,决无可以指责之处。

我在墓地还遇到了这样的事情,种在母亲身边的那棵松树不知为何竟然枯黄,树的左边是我为高龄的公公婆婆准备的墓地,四位老人在将来的日子里可以继续相伴我们高兴,可是这突然枯死的松树让我们难过。于是我们和工作人员商量,他们表示会立刻换栽,这让我们深感欣慰。心灵的砰动就在一瞬间,是大文化铸就了家庭的小文化,要我说,传统文化的根基,还是应该在每一个家庭之中。

如今个人对死亡的认识尤其是对亡灵安置的认识已经很少有迷信的色彩,清明时节我们祭奠的方式也很多,向那碧水中撒上一捧花瓣,向那宇宙间喷送一杯白酒,向那遥远的地方磕上一个响头,要不就抱着亲人的遗像睡一觉,梦中说说贴心的话,都挺好的,方式就让老百姓自己选吧,这就是文化。

那天,我还看见一个小伙子,盘腿坐在墓碑前,手里举着个酒杯说"爸,儿子回来看你,咱爷俩喝一杯,您暖暖身子,春天来了,您那老寒腿就要好了。"我从他身后悄悄走过,不忍心扰乱他的心,在这样无限的时候,宁静,是人类最美好的风景,就让每个人静下心来,去品味曾经经历的美好和团圆吧。

清明随想的散文 篇6

转眼就到了属于我们俩的四月,气温却仍不见升高,忽冷忽热,雨水还时不时滴上些许,清明跟着就来了,路边花店和小贩们的生意顿时兴旺起来,包装精美的鲜花和锡泊、纸钱成了需求量最高的消耗品。看着那些忙着扫墓的人们,心中不禁羡慕起那些亡人,他们在天上是否知道有人依然在怀念着他们并为他们做着这些事。其实我并不相信世上真的有灵魂,但我却非常希望它们真的存在。

宝贝,假设有那么一天,我走在了你的前头,,每当清明或是我的忌日,你是否也会为我送上一束鲜花,那时你是否还会想起我们在一起的每一个片段,是否会因为生活中失去了我,而时常感到孤独和寂寞?如果我在天有灵,一定会感到十分欣慰,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浪漫?

宝贝,假设有那么一天,你走在了我的前头,拜托请你把我一起带走,我无法活在没有你的世界上,没有了你,我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我想,你也不会忍心把我丢下,让我一个人来承受思念你的悲伤和苦痛,请带我走吧,下辈子我们可以再续这段未了情缘,这也何尝不是一种美丽的浪漫吗?

清明随想的散文 篇7

转眼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要到了,为了过好清明就让我们先弄清楚什么叫清明吧!

民俗专家告诉我们清明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指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序数第五的那十五六个日日夜夜;其二是指节日,每年阳历4月5日左右的特定某一天。在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里面,由节气演化成为节日的唯有这“清明”一个。然而,这个节气或节日为什么称为“清明”呢?解释有二:《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指的明显是物候。另一说法是商纣乱国,周武王伐纣平治天下,遂将“三月节”命名为清明,表示从此天地清朗明净。这里所指显然是政绩政治了。无论物候,无论政治,清清明明总是一件令人开心的好事情。

大地春回节候清明,自古吸引无数骚客诗人竞相咏唱。唐温庭筠云:“万物鲜华雨乍晴,春寒寂历近清明。残芳荏苒双飞蝶,晓睡朦胧百啭莺。”你瞧,雨后初晴,蝶飞莺啼,春景是多么美好!宋黄庭坚说:“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诗里不仅写到了桃李含笑、草木轻柔、蛇虫苏醒,还写到了野田上愁云凄惨的坟冢,这就自然而然暗示了清明节的两大习俗——游春和春祭。

清明郊游踏青由来已久,宋代以后尤其风行。比如宋代诗人吴惟信就有一首《清明即事》描述春游:“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另有诗人范成大、程颢春游诗分别讲:“桃杏满村春假锦,踏歌推舞过清明”、“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然而,清明也并非每天都有好天气适宜游春,比如,唐杜牧笔下的“清明”就恰恰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郑板桥也有“暮春”词说“卧听萧萧还淅淅,湿了清明。”又是“湿了”,又是“断魂”,可见清明节下雨是煞风景的。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历史同样十分悠久,有趣的,也是宋后才更加盛行起来。某种意义上说,游春和春祭两者实在是并行不悖、一举两得的事,只是一悲一喜、悲喜交加而已。先辈给我们以生命,理应不忘恩情,该好好祭扫纪念。然而人死不能复生,先人的最大愿望正是儿孙们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所以踏青游乐一点没有不孝和忘本的意思。恰恰是一味悲切才有矫情的嫌疑。这个问题上想得最透彻的诗人我以为当数宋代人高翥,他有首《清明》诗说“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落日狐狸眠场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祭扫本来只是活着的后人悼亡、念本、怀恩的礼仪习俗,祭之前和礼之后的笑乐实在是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有一定危险性,可能会对封山育林构成威胁。建议清明扫墓尽量不焚化或少焚化纸钱,更不要燃放爆竹,以免延烧山林造成重大损失,让好事变成了坏事。

清明随想的散文 篇8

估计其他地方的人听到河南人在四月份还穿大棉袄的时候会骂一句——陕西人叫瓜皮,山东人说朝巴,但大概都是傻子的意思。但河南的清明真是的冷,有一种快要集中供暖的错觉。

林开坐在外观如同一条黄色大毛虫的291路公交车上。颗粒粗糙的板凳塑料和充满孔洞的土蓝色窗帘都让他有一种晕车的错觉。汽油味里有一种让人鼻子发痒的叫不出名字的化学物质——也无非就是什么醇烯酯烷。很小的雨打在玻璃窗上向后划出一条断断续续的痕迹。

清明的时候是该扫墓的吧,林开想。很小的时候去给大自己好几辈的祖宗扫墓的时候是不知道哭的,听着人呜呜咽咽的哭声觉得奇怪。像物理学里的事件光锥一样,如果某两个人根本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共同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无论如何都会感觉迷惑和失真吧。

旁边有两个男人用很讽刺的语气谈政治,路边有人在烧纸。点火的气味随着车门的开合卷进来。暖和的气味有一点呛。可能回忆一个人光用老照片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温度,才会选择这样一个无比原始的方法。等离子体的火焰给人一种虚幻的真实。火堆上方的空气被加热过了,透过那里看到的世界是微微晃动着的,像是随着水波颤动的倒影。

世界是真实的吗?林开想,眼睛聚焦在车窗的雨痕上。有时候他还是会相信心外无物的说法,存在即被感知,这种说法听起来不错。但他不敢苟同叔本华的想法,倘若世界仅仅就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集合,那人活着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嘁,又是这个问题。这早都被很多很多哲学家和普通人思考过很多遍了——也许在思考人生意义这个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活出个价值有什么用呢?最后不还得被埋进坟堆里头。也许所谓人生价值的判定就是你会被埋进多少钱的地皮里头,有什么样的人给你扫墓,云云。一具尸体或者一坨骨灰又怎么会说什么我这辈子不后悔,我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最崇高的事业——为共产主义建设而奋斗?那个灵魂21g的说法听起来实在太假,假得神秘又无聊。

清明节还是应该要去踏青的,看看刚长出来的树叶和草心情会很好。清明大概是中国节日里最有哲学意味的节日了。冷雨像是连接了天与地,墓草像是连接了生与死。踏青的人踩过的草,和长在某某某人坟头的草,是不是同一种?

车门开了,冷风夹着冷雨搅进车厢。林开打了一个哆嗦,猛一回头,后面的座位空空荡荡,公车早已开过了站。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