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本文是小编帮助大家整编的又是一年中秋时抒情散文(最新6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转眼间又是一年仲秋时。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八月十五为节。中秋节举行各样仪式祭月、拜月、赏月多是朱门府第的事。乡下人只知道年好过,月好过,日子不好过。
日子跨过农历八月之后,打下的麦子已经筛选、晾晒多遍,干干净净地装进了瓦瓮。稻田四周也撤好了排水沟,豆子、玉米其他秋作物,也翻锄了最后一遍不再需要其他侍奉。白日里各家的大人照例扛了锄头下地,但到田边、地头,一串一串的稻穗沉甸甸地垂挂着、整块整块的豆子已经连成一片、玉米地也成了密不透风的围墙,总是让人不忍挨碰他,也无法挨碰他。只有扛了锄头东转转西悠悠,见着有歪倒的玉米扶一扶,有熟了的北瓜、葫芦摘几个……这时,劳作一夏、一秋的人们的心底,开始像眼前的慢慢地宽展起来。
八月十五到了,眼见着新的稻米就要下来了,主妇也不征求当家的同意,将米缸搬出来扫底下锅。下到菜园地里拽两颗青萝卜洗了,连带萝卜一同切了做上一顿美美的涳干饭(蒸咸米饭。大米下锅煮八捞出涳干水分,萝卜丝、干菜等衬菜粗略抄拌后垫底,倒入煮过、涳干的大米稍蒸,而后揭盖搅拌即成)。饭时门前的捶布石四周,就有了一碗碗热腾腾的咸干饭,捶布石中间搁着大半碗白亮亮的蒜汁。当家的收工进门看到了不怪也不问,一家老少围了捶布石便兴高采烈起来,温馨与写上了每个人的脸。
傍晚时分,往昔暴虐异常的老日头温顺地留下了西山。家庭主妇早早地把在坡边地头摘回的北瓜、葫芦,洗涮了或切片或剁丝,加上咸盐及剁碎了的花椒叶,用水拌了做成饼状,铁锅内抹上少许大油,煎炕成一个个焦黄的“瓜陀”。等到干活的收工回来,连同早就凉在盆子里的稀饭端上院子当中、一摇三晃的木桌上。不用灯不用亮儿,一家人聚在下兴高采烈地用起了晚餐。每个人的头顶都悬挂着一轮,皓月当空,如画。许是司空见惯了,也许是过于劳累,每个人都是端起碗就吃,吃得狼吞虎咽。拜月、赏月之事压根都不曾想起,只是因了那少有的饼子才说“嗯,好吃,瓜陀好吃!”
直到吃过饭把饭碗推向一边,仰起头来方才看到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往日满天的繁星可能是因为过节都放了假,只有玉盘样的明月一个儿当职。那明月不招摇也不,一直“一动不动地”、安详地照看着的每一个角落。有喜的送上些许喜庆,有忧者给以些许抚慰,不偏不倚。
大人们不在意地望了一会儿天空和天空中悬挂着的那一轮明月,并没有发表什么慷慨,只是仰着脸或低着头掐算当年的收成。算着算着就说“先把东头小块地的谷子割了吧,好早点吃上新米!”
村头,一望无际的天空下,孩童们正奶声奶气唱着久远的的儿歌:勾,勾,勾,月亮勾得亮堂堂。搭,搭,搭戏台,问问戏子来不来,今儿个不来明儿个来,戏子来了有酒喝,戏子来了好吃菜……也或把吃奶的也或咿呀学语的婴儿揽在怀里,开始哼唱那老掉牙的着“摇篮曲”:月奶奶,黄巴巴,爹织布,娘纺花,呼啦呼啦呼啦啦。娃子哭着要吃妈(奶),剋吃剋吃两嘴巴。娃哭哩,哄不下,买个烧饼哄娃娃。爹一口,娘一口,咬住娃娃哩手指头。爹卜拉(揉摸),娘卜拉,卜拉哩娃娃笑哈哈……
那时的那里没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也没有“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有的只是秋寒暖乍,有的只是天高云淡和沉寂、空旷,万籁俱静的漫漫长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又是一年中秋时,一年复一年,往日不复,今日不来,如此的一年又一年,一日接一日。
今年的中秋,身处异乡,今年的月饼似乎没有往来的热销,寥寥无几。一早穿梭在市场的洪流中,计划着与S姑娘在我们都难得同时休息的时候,做上一顿好吃,在这个预示着团圆的佳节。
在杂乱的市场里,好几次路过菜摊,目光都流连在那香菜上,常常又总觉得这个菜我不会做,它却还是无法避免的对我有着一股莫名的吸引力,然后带上它回了家。
一到家,忽然就明白了,为何它那么吸引我。原来是关于中秋,关于团圆,关于记忆中最深的眷恋。这是外婆最喜欢的一道菜,来自家乡独特的吃法,这是每一次团圆里必不可少的餐桌佳品。尽管后来外婆不在了,在那个大家庭里,这道菜还是最受欢迎的。如若少了这道菜,舅舅一定会发飚,如果迟了这道菜舅舅一定会发表些意见。这道菜在我们小家庭里没有那么热衷,因为小时候我们都不爱吃这道菜,只是后来渐渐的都长大了,口感没那么挑了,受环境与氛围的影响,多少还是有些欢喜,只是不常吃。简单的一道菜,牵引出了记忆的一角,还有对远方人儿的思念。
对外婆的想念无处安放,外婆离去好久之后,距离现在的前两年的中秋,给爸爸妈妈定了一套全家福类型的婚纱照。每一次一想她,就不知道我能做些什么,记忆里一直记得外婆对妈妈幸福的期待,所以总会把对外婆的想念寄托在妈妈身上。外婆希望妈妈幸福,那我就希望把妈妈幸福的瞬间给留下,外婆希望妈妈可以不为难,那我就努力的去做他们的夫妻的调和剂,外婆希望我们可以有出息,那我就努力去做自己……
想他们了,想父母了,想家乡了,或者这是每一个离家人的通病吧。在家的时候惦记着远方,在远方的时候思念家乡。忽然想起了爸爸妈妈那时拍婚纱照的羞涩,让妈妈挑衣服,妈妈拿不定主意。爸爸一上来,123的指着一套粉色的礼服说,那个粉色的,你妈妈穿粉色的好看。当时我一看并不觉得多好,但也立刻附和说道,对,粉色的,这个好看,果断拿。一转过头我偷偷的笑了,很用心的笑了,因为爸爸的心中住了个粉红的妈妈,那是我不曾见过的模样。他们也渐渐的因为生活把粉色藏了起来,藏的仿佛不曾来过。那一天里的妈妈并非无所不能,而是动不动就会脸红,被摄影师说一下,被化妆师赞美一下,被我们调侃一下……
人生,意外与惊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等着你的会是什么,很庆幸那些被留下的记忆瞬间,因为那里住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你我他。而对于父母,不能夸夸而谈,我能给他们什么,能陪他们多久,能为他们做到多好多好,但那些我想做的事,想说的话,在合适的时候都做了,就好了。
龙应台在《目送》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又是一年中秋时,月跃上了枝头,远处有无数被点亮的灯火,这一年,我在远方眺望着……
每天过着一样的日子,日升日落。简单而忙碌的生活竟会让自己忘记去品观月盈月缺。终在一日的午后被扑面而来的香唤醒,久违的感觉倏忽而归,这是桂花的香!哦,又是一年中秋时。
立秋有些时日了吧,还一直没有秋高气爽的感觉,到是连天的阴雨平添了许多绵延的愁绪。今儿,天猛的放晴了,傍晚过后弦月半弯,和着一阵阵的桂花香味,挽着关于中秋的情怀让思绪从那些天的雨中开脱出来,转身走入有关月的情境。每到这个时节,都会不免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诗人一生坎坷、仕途不畅,而这首千古绝唱另多少后人在无数个月圆月缺的日子吟咏,也用这种方式把诗人祭奠。天上的月儿,圆缺有时。地上的红尘,也在悲欢离合中往复。诗人亦如此,诗意自酣畅。“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诗人应该没有料到,醉书至兄,竟成为后世对情意的不朽思念。
中秋就是让人心生思念的吧,否则它又怎么会中居古代历法中的孟、仲、季三部分呢,它似乎在顾盼,也是在等待,等待回归的圆满。这个时节,人们总是让思念越来越浓,路途的旅人,他乡的游子,无论学业是否有成,仕途是否有望,都怀着一颗同样的归心,在月圆时,与亲人举杯望月。所以在古代,当归乡的路遥不可及时,有泛舟浅唱,有对酒当歌,都是发泄这一腔情愫吧,都付于月,在这中秋。
愈是月满西窗,愈是留恋诗词之美。正如李白可以豪放尽释,举头一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想必没有科学考证的年代,自然的景象,宇宙的神奇会更加赋予玄妙与美。有时,神秘便是美。其实,更美的是诗人的情怀,洒脱与不羁总可以超然物外,另现代人所不及。如清月,浩浩高空,灵心自居。只是未知这人间恰逢中秋时节,可否真有一缕香,直入月宫?是否真有一份情,能让月辉带露?好在,现代的我们有了古人未曾听闻的高科技设备,可以让思念越来越短,可以让团聚越来越多。
满是桂花香氛的长街,人们甜蜜的品着中秋,说着团聚,秋的果实坠满枝头。所有的团聚都让人心生温暖,团聚是情感的拟补,是亲情的融汇。总是感觉中秋是可以把友情暂时搁置的,而让终日因忙碌而疏忽的亲情尽可以在团聚的酒杯里沉醉,虽然没有诗词之唯美,然却伸手可触。今夜,月儿未到正圆时,但也无需像古人一样,把思念变成痛,浸成诗。只需轻抬你的脚步,把快乐的心带回家。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最受期待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历史上有过很多种说法,也有过很多关于这一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拜土地神的遗俗。
很有意思的是,秋天有个中秋节,春天有个清明节,两个节遥相呼应。只是两个节的思念对象截然不同,清明节思念的是亡魂:“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而中秋节是思念游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天是万物勃发的季节,我们祭奠亡灵;秋天是成熟丰收的季节,我们思念羁客。一死,一生,是否昭示着因果轮回?我想古人在创造这两个节的时候,一定有深刻的寓意。
中秋节有强烈的民俗性。节日是人民情感的寄托,主要民俗事象(如吃月饼)具有不怕重复、发自内心、公众行为的特点。月饼形如圆月,是汉族与维吾尔、藏族、满族、蒙古族等制饼方法的融合,古代制饼业尊汉宣帝为饼师神,正是这一融合过程的写照。北京地区明清两代摆放拟人化的泥塑兔爷儿,既是祭拜的神,又是时间性很强的儿童玩偶,反映了轻松欢乐的庆祝丰收的气氛。彝族舞蹈“阿细跳月”和蒙古族歌曲“敖包相会”是带有狂欢和男女相会的典型歌舞。
中秋节富有浪漫的抒情性。中国人看月亮绝不是一个寒冷的星球,月亮是仙境,是与每一个人幸福相关的碧空明镜。一轮明月高悬天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产生了种种美丽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最为动人的故事,要数嫦娥奔月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流传了两三千年,不断地添枝加叶,越来越完美,成为中秋民俗最动人的因素。它揭示了月宫之谜包含着人类对月亮的`种种遐想,体现了人们对自由、美满、团圆生活的向往。嫦娥奔月神话的流传和定型,直接促使了这一节日的形成。在人们的眼里,嫦娥是美丽、温柔、恬静、可爱的,居住在美丽可爱的月宫里。为了使她在月宫中不感寂寞,人们又创造了玉兔捣药的故事。可爱的玉兔在广寒宫中伴随着嫦娥。显然,这是符合人们对月亮的美好生活的想象和愿望的。除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外,人们还创造了更富想象力的吴刚伐桂的传说。因吴刚伐的是不死桂树,极其难得,故科举时代常用蟾宫折桂来比喻科考得意。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古代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人生理想的永恒追求。月亮是人的朋友,可与人心灵沟通,“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对月亮人性化的描写,反映了中国人民是一个多么富有想象力和浪漫情怀的伟大民族。在节日里,人们遥望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月宫,幻想出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美丽故事,为人们平庸的生活平添一份诗意,使人们暂时地从平庸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对生活保持一种诗意的浪漫的想象,并以此调动起人们的生命激情,照亮人们的生活世界。
中秋节具有紧迫的时间感。俗话说“年过中秋月过半,星期就怕礼拜三”。意思是一过中秋就快到“年终算总账”的日子了,要抓紧时间完成今年该办的事。在古代北京,中秋还是一个结账的日子,是时间段落的标志,又叫“节关”,届时要清理债务。抖空竹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北京空竹有单轮的,有双轮的。二轮相照,抖动起来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含意,激励人们珍视大好时光。
中秋节具有温馨的丰富的情感寄托。
首先是骨肉情。花好月圆之夜,骨肉团圆之时。团聚、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中国人有很强的家族伦理观念,重视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形成了和平、和谐、和睦团圆的民俗心理。中秋节的存在就为民众的定期聚会提供了良好的时机。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加强民族凝聚的促进剂,人们不约而同地对民俗事象的认同并实践,是一个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月饼是点心的一种,作为一种社交的礼物本来是传递情感,“知恩必报”。“点心,点心”,点到而已,并不求奢华,重在情意。
其次是企盼团圆。中秋明月的特殊天象,赋予中国人丰富的想象,月亮的圆满,会引申到人事的团圆上,看着天上的圆月,就自然联想到人间的团圆。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肉团圆之时。花好月圆人团聚是中国人最向往和最珍贵的人间佳事。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具有社会含义的人事团圆,包括家庭团圆、亲友团圆、社群团圆、民族团圆。团圆在今天仿佛已经上升成为中秋节的核心内涵了。中秋月,一方面,它融合了聚合与分散,团圆与思乡,圆满与缺憾的重重矛盾,另一方面,在此矛盾的心绪中,圆月又引发了人们强烈的期许:生活安定、事业和顺、家庭和美、天下和平。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民族凝聚的促进剂,有着强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团圆”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人世间总是离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与人生的失意总是难以避免,因此,追求团圆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需要,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中秋节之前,异地游子往往千里迢迢地赶回家去过节团圆。在节日里,人们为全家团圆而倍感幸福,也会为相亲相爱的人不能相聚而黯然神伤,期待来年的中秋节能够团聚。
中秋还寄托了人们对和谐的渴望。和者,禾旁加口,人人有饭吃也;谐者,言旁加皆,大家敢讲话也。希望我们的祖国“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有序”,外交上要坚持“和平共处”,国与国之间要“和而不同”,干事业要“和衷共济”,处世要“和光同尘”,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做生意信奉“和气生财”,待人要注意“和蔼可亲”,说话要“和颜悦色”,批评要“和风细雨”,夫妻之间““和和美美”,等等,不一而足。“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值此中秋之际,趁着宁静的皓月,送上我圆满的祝福,祝愿我心中的朋友和亲人像当空的月亮,圆圆满满!
冷月当空,夜如白昼。灯火阑珊处,一家人谈笑而坐,分食月饼。看看自己,却只身一人待在家里。荧幕上闪动着的人影,无不流露处欢欣、喜悦。
沙发上的手机开始振动,有些无力地接起电话,还未出声听筒那边响起了毫无生机的声音:“儿子?今晚爸爸妈妈在公司开会,你自己在家玩吧!”冰冷的声音让我彻底失望。呵,看来又要过一个人的中秋节了。
中秋,一家团圆,围桌相谈,彻夜欢悦。如今,我却单独一人,对月长叹。思乡的情怀随着月亮的皎洁愈发明显。
终于,拨通了那久违的电话,“喂?是外婆吗?中秋节快乐!”话罢,听筒那边传来了略显沧桑又不失清新的声音,“快乐呀!孙啊!”一口未褪的乡音,好似一股暖流直触动我的心坎。以往的事情愈渐清晰。
小时候,中秋月圆,把酒言欢。外婆双手扶着着一根木桩,我扶着石臼,上下来回捶打着石臼里的糯米。香,随着冉冉升起的氤氲,笼罩着我们,沁人心脾。晚饭上,糯米被心灵手巧的外婆做成了一道酥脆的好菜——糍粑。一家人围桌而坐,谈笑风生,外公在饭桌上就按耐不住吟起了杜少陵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月亮散出的光,也因家人团聚而尽显温暖。 吃完晚饭,大伙搬出椅子,摇着蒲扇,用淳朴的乡音彼此交谈,
无形之间,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嬉笑之间,举头望月,明月灿星,无不绚烂。现在偶尔想起,抬头见到的也只是群星隐蔽,皓月蒙尘的笼罩着黑的天幕。那种原始,原始的人,原始的天,原始的星月,早已不复存在。外公的诗瘾又犯了,对月诵诗:“月好风清,渐有中秋意。……急管繁弦,共庆人间瑞。满酌玉杯萦舞袂。南春祝寿千千岁”随后,外婆也跟着唱起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玉兔银蟾休道远,不识喜人情切,小小的院子里都充满了温馨。
窗外的月以上南梢,听筒那边响起了烟花绽放的声音,脑海中浮现出万束烟花齐盛开的景象,外婆说很美,隐隐约约,又听到外公在对月诉情。荏苒冬春谢,寒暑东流易,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过去。一轮玉盘从未改,但蟾宫下的人已变,中秋的味道也逐渐在改变,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外婆,菜凉了!我也饿了,你去吃吧!”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聊了两个多小时了。“孙啊,那你就去吃饭吧,拜拜啊!”等到了那亲切的乡音消失在听筒中时,我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了电话。 拆开早已放在桌上许久的月饼,点一盏香茗,奏一曲阳春,对月诉情,把酒言欢。又是一年中秋时,只身一人,我过得很好。
每逢佳节倍思亲。漂泊在异乡为异客,游子游了十多年,没与家人共中秋,只同住在月光下,天各一方,看见那一轮明月在天空中慢慢移动。我仿佛听见月儿在呢喃,你在哪里看见我都一样。我不会因你的坎坷,我就变了模样。我看见你年年的打拼与努力,岁月承载着你许多委屈和忧伤。你别心急,别流泪,别恐慌。你要像我一样,随着时光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必须向前运转。
我思乡的泪水悄悄地滑落,朦胧中看见身患有胆肾结石的高堂老母和白发苍苍的父亲,依旧坚持带病一边吃药一边坚强伟大自食其力地劳动着。
这艰难的人生,好似屋漏又遭连夜雨。命运拼命地折腾着我。我的家婆在一个星期前,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由家中小弟和亲人们抬上车,送往医院检查。虽然没有骨折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但瘀青肿胀了一大块。拍片结果还有老年骨质增生。这一摔跤, 成了瘫痪人一样。只好把医生接到家里输液,擦药。小弟今年刚盖好三层楼,欠了八万元。我与二弟共借了六万,其它欠的材料费与人工钱。小弟种有三十亩地,还圈养有一千多只鸭子。在有一点空闲时,还帮别人跑运输。小弟一边奋发图强,一边照看摔伤的母亲,忙得吃饭睡觉都不安宁。弟媳前年春节期间患过精神病。虽然治好了但能洗衣做饭看家不复发就算不错了。
当听到家婆摔伤后这个消息,我再也开心不起来。我们只留了交房租与生活用品的钱,爱人寄了一千元给小弟,还网购了一些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寄回家。再三叮嘱小弟辛苦一些,挤出一些时间照顾母亲。小弟在电话中说,先输几天液消炎,每天在摔伤的腿上喷药。
家婆摔伤的第二天上午,我下班时走到在工厂门口一个卖水果的熟人那里聊了几句,看见装载水果的车上有一张报纸,上面有我爱看的文章,回到家我把报纸给爱人看,爱人发现报纸上面整版都是健康之类的广告,里面有介绍治糖尿病、骨质增生的各种疑难杂症的信息,说得很神奇。报纸上介绍的医生是一位当地祖传第三代的民间老中医,现行医几十年了,专用中草、山药,并治好了很多人。爱人按照报纸上的地址找到了那家民间诊所,将情况详细说给了老中医听,老中医配制了一个疗程(十天)的中草与山药,并说用药期间感觉有效果,再进行第二、三疗程的药物配制,治好此病,需花费近四千元。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只有试了才知道 ,如果真能冶好,这也算是老天有眼,我将介绍给家乡有各种疑难杂症的老年患者,也算是自己的一点微不足道的爱心。
家婆一生多磨难,曾患过精神病,有过痛失爱女的经历,身患重病动过两次手术的痛苦,十年前,不到六十岁的家公身染重症离世,对家婆是一个巨大的心灵打击。去年八月,祖父过世,我与爱人回家,看见家婆腹部烂了有一巴掌大的面积。我问家婆是不是很痛或很痒。家婆说不痛不痒。我想:这怎么可能没有感觉呢?说明家婆现在已不能照顾自己了。我们在返回异乡之时,再三交待小弟,要多看着母亲,你在家里努力,我们在外打拼。当我们来到打工的地方,考虑到小弟没有时间不能按时给家婆打胰岛素针,这样会存在有很大的风险。爱人就在网络上搜索到了治疗因糖尿病引起难以愈合皮肤溃疡的药膏与药茶。寄回家用过后,过了一些时日,溃疡处竟然愈合了。喝了药茶之后,人也精神多了。
有一次,家婆还背着二十多斤的豌豆,拖着一把铁锹,到多年未去过的湖田沟边的空地上种豌豆。等到吃晚饭时,还未见回家,感觉异常。小弟与家中的亲人们就开始到周围田野,沟渠四处寻找至天黑也不见踪影。当天深夜,小弟急得从家里给我们打来电话,声音哽咽着告诉我们,母亲失踪了。
我与爱人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极不安宁。我只好在电话中安慰着小弟说:母亲应该是在天黑时迷失了方向,有可能被好心人留在家里住宿。你先休息几个小时,养足精神,明天清晨和家中的亲人们分成几路再去寻找,多问问那些邻村的住户。我们等待消息,再作打算。这一夜,我与爱人焦急得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早上九点,小弟打来电话说,母亲回来了,身上还背着那袋豌豆,手里也拿着一把铁锹。小弟说,那空地已多年板结,又逢干旱,也没有要母亲去种豌豆。我们心中仿佛压着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了。并在电话中又叮嘱,母亲曾患过精神病,虽然治好了,没有复发。但在生活方面已不像正常人那样精明能干。现在年纪大了,也就过早地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你们要监督好,不要让母亲再次离开家门或做什么事情了。我们在外打工也心神不定。
这样还不到一年,厄运又找上困难的家庭来了。家婆这一摔跤,竟然严重得瘫痪在床上,那溃疡的地方又在一个月前复发了,用了之前有疗效的药膏,治愈了一些。
最近,我在工作中又受到了些委屈,但比起家中的这些情况,已显得微不足道。但家中的这些事情,让我心里着急得泪直流。多次打电话给小弟说:母亲没有女儿,你们三弟兄都很孝顺,养儿防老,你在家里就多关心照顾,我们要团结,治疗的费用,让你两个哥哥来承担,我们都不请假可以节省一些路费,齐心合力地走过这道坎。这摔伤的腿,老年慢性糖尿病,骨质增生,这些病是要很长时间来冶疗的,母亲以前动过几次手术,伤口都很难愈合,现在这皮肤,随手一抓,就会烂。这躺在床上,血液不能循环,容易造成皮肤坏死,想起来让人担心害怕。心急吃不得滚烫粥,你身体瘦小,又忙里忙外,很辛苦,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要坚强,才能保护自己身边的亲人。我们目前还瞒着急性子的二弟,免得他工作不安宁,过一段时期,母亲的病情好转后再告诉他。
我又想起二弟的家,十几年前,因家境困难,二弟与弟媳经常争吵,性格不和而离异,至今还是独身一人。现在还没有盖房子。孩子过几年也要成家,盖房子与结婚两件大事,没有几十万,哪能办成?我想到家婆摔成这样,需要人照顾,想想自己再过几十年,终有不能动弹的那一天,我大女儿已成家,想把小女儿留在家里也需要花很多钱。也不知她明年能否找到如意的伴侣。这一些时日,我憔悴不堪,哪里还像上半年,笑容常挂在脸上,精神抖擞,充满希望与斗志。现在遇到这些事情,烦忧都写在脸上,在没人的时候,生活的压力,让人快要窒息了,总是禁不住暗暗落泪,我就常常这样安慰自己:马航失踪,鲁甸地震,自己的处境对比这些灾难还算幸运,只要能活着,就还有希望。我尽最大的努力来担负起责任。
这些天,网友们一直在鼓励着我,要坚强快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昨天又听到来自家乡的呼唤和鼓励,我从中获得了一些力量。又是一年中秋时,拿起笔,将这中秋的月儿画得又大又圆,让她银光闪闪发出爱的光芒照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