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集(最新5篇)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179]、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这里是整理的鲁迅散文集(最新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鲁迅的散文集 篇1

【关键词】鲁迅 《希望》 青年 然而

《希望》写于1925年1月1日,后被收入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在新年伊始写下看似代表希望的散文诗《希望》,然而关于《希望》的创作动机,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的阐述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1]”

在短短的八百二十字中,转折词“然而”出现了八次。究竟“然而”的背后隐藏着鲁迅怎样的呐喊?本文将从转折词“然而”探讨“我”这一艺术形象,进而把握《希望》的主题。下面,本文将选取其中的几个“然而”作分析。

从“然而”看“我”不愿屈服,失望但不绝望的个人形象

“然而”首先出现在散文诗的第二节。开头写道“我的心分外地寂寞”[2],紧接着是“然而我的心很平安。”[3]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我”即鲁迅内心“平安”的状态,然而,这样的“平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心平和,反观鲁迅所处的大时代背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反扑下,胜利的果实被皖系段祺瑞“临时执政”窃取。革命的一再峰起和失败,使鲁迅的思想经历了无数次希望与失望的交替。

鲁迅在《热风・题记》中感叹:“之后,我没有写什么文字,现在已经说不清是不做,还是散失消灭的了。” [4]在鲁迅失去人生方向的时候,与羽太信子的冲突又衍化为与好兄弟周作人的决裂,因此他格外痛恨羽太信子。于是,因多次救国失败及与兄弟周作人的决裂,鲁迅深感寂寞与无奈,但是“然而”的出现,否定了鲁迅内心的寂寞,这种表面的“平安”“如同大海一般,表面平静和缓,然而可能激起狂风大浪,这种平安的状态下面其实存在着深深的不安,生命的苍白单调之下掩埋着沉重和窒息的感觉。” [5]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6]上承鲁迅苍老的独白,下启鲁迅对曾经奋斗光阴的回望。看似是对未来雄心勃勃的鲁迅不复存在了,后面又紧接着用“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7]第二个“然而”的运用,囊括了鲁迅的青春期都充盈着希望,尽管希望缥缈,但鲁迅还是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来面对,与这希望纠缠耗尽了他的青春。

当自身的青春消逝时,鲁迅还寄希望于身外的青春,“虽然是悲凉飘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8]这里的“然而”进一步说明鲁迅对青春的坚定,哪怕是看不到未来的青春,但只要青春尚在,就代表着希望仍存。

虽然鲁迅仍有重重的心理障碍,但他还是愿意扮演一个信仰坚定的角色。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他更在公开的文章中写道:“几年以来,有人希望我动动笔的,只要意见不很相反,我的力量能够支撑,就总要勉力写几句东西,……” [9]

解读裴多菲的“希望”之歌时,鲁迅写到“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假如一个人失去了青春,那么他就会失去希望。换句话说,拥有青春的人,拥有希望。这里的“然而”是鲁迅想以此来警醒青年人,不要浪费青春,不要消沉,要为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祖国而奋斗。

另外,对《希望》里两次出现的“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 [10]和“青年们很平安。” [11]作一个自我的解读。从表面上看,这就像是一对因果关系,由于青年的不觉醒、消沉,鲁迅要一个人独自面对虚无,打破黑暗,昂扬着反抗绝望的激情。但不妨作这样一个解读:鲁迅作为思想启蒙的先驱,忍受着觉醒不被认可的孤独。但鲁迅却有天生的自我牺牲精神,他愿意带领青年去开拓,这主要体现于后来发生的“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鲁迅都极力保护学生,站在学生一方,甚至公然与官方政府作对。王晓明在《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中提及二十年代的鲁迅是带着面具呐喊,“因此,鲁迅就是心再诚,再想遵从启蒙主义的‘将令’,他内心的那些与启蒙态度并不相符的情感体验,还是会不由分说地涌上笔端。” [12] 但鲁迅在《两地书・四》中写道:

“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

“所以我想,在青年,须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亦自卫……” [13]

由此可知,“我”即鲁迅是极力想要摆脱虚无与黑暗,否定绝望的,虽然鲁迅在《希望》中没有提及究竟他是抱着希望还是抱着绝望,但从“我“的艺术形象来看,鲁迅是虽曾失望,但一直怀抱着希望,不愿屈服,并给予青年力量,鼓励他们要觉醒,共同来反抗绝望。

【注释】

[1]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6.

[2][3][4][6][7][8] [10] [1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77.

[5]裴军。借《希望》谈鲁迅的“希望”精神[J].芒种,2012(2)42-43.

[9]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2

[12]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59-60.

[13]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0-21.

【参考文献】

[1]贾小林、喻祖权。孤独者韧性的抗争――鲁迅《野草・希望》解读[J].中学语文,2015,4.

[2]李何林。鲁迅《希望》的主题究竟是什么[J].鲁迅研究动态,1983,7.

[3]兴万生。鲁迅《野草》与裴多菲《希望》诗[J]. 鲁迅研究动态,1983,7.

[4]季中扬。论鲁迅《野草・希望》的思想倾向性[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3).

鲁迅的散文集 篇2

1、夕就是傍晚的意思。

2、《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3、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来源:文章屋网 )

鲁迅的散文集 篇3

1、百年树人。释义: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2、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去世于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小说。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来源:文章屋网 )

鲁迅的散文集 篇4

这便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它拥有一股深深的吸引力,不容你抗拒。

《朝花夕拾》可以说是我看过所有散文集中最好的一本,十篇故事,篇篇精彩。我能看到,书中的灿烂如朝阳的金色和斑驳若残影的黑色,当不安和战乱席卷了那个年代,当黑暗和残忍吞噬了那个空间,人们在战栗,在哭泣,在背井离乡,在无助的祈祷!祈祷他们可以拥有一点可怜的抚慰!!在这个时候,那些平常口口声声说爱民,亲民的官呢?那些大腹便便走街串巷的富翁呢?虚伪的面容不能掩饰心里的丑恶,鲁迅先生看透了这点,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受到倍加迫害,在悲哀的阴影下,鲁迅先生用笔点燃了那一丝光芒,使更多迷途的灵魂找到自己该走的、正确的道路,那就是——革命!在那个时候,人们拿起武器,脱掉羊的皮毛,向企图夺走中国这片广阔土地的侵略者,露出了他们不屈的心!

“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停留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

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先生以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的视点,叙述了这沉闷的一切。

百草园是少年鲁迅的乐园,百草园里长着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有在树叶里长吟鸣蝉,有伏在菜花上的肥胖黄蜂,有忽然从草间直窜云霄里去轻捷的叫天子。在园子里的少年鲁迅经常搬来凳子,爬上大树,在树叉上坐下,寻找着鸟蛋,大人来了,他又到草丛里去趴着,在青草的掩护下与大人捉迷藏。冬天,下了雪,他又会照着闰土爹的方法,玩雪和捕鸟,无奈,每次所捕得的鸟少之又少。

但是,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年少的他,被父母送到了私塾去,是因为什么鲁迅不知道,他知道的,只有他将跟他那些可爱的花鸟鱼虫说“Ade!”

就这样开始了他乏味的私塾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要他读的书越来越多,对对子也从三言渐渐加到了七言,少年鲁迅的心里未免有些愤愤不平,本来我应该在树荫底下大口吃西瓜的,现在却坐在这间大牢笼里,读那些长的细胳膊细腿,让人一看就烦的课文?!于是,为了填满他自己的心里不平,于是想方设法的钻空子,找时机,以便能出去折腊梅、寻蝉蜕、玩甲套、描绣像,但玩不了多长时间,就被先生用眼睛给瞪回来了。然后在牢笼里继续念书。

这简直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把本应该玩耍的孩童送到牢笼里去读书,用那些陈词滥调来消磨孩子们的天性!难道家长们都认为家里出来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是一件可喜可贺事吗?难道家长们都认为他们是学习的机器吗?儿童时代已经远去,留在他们心里的只有深深的遗憾,难道这种结果是做父母所想要的结果吗?!

坐在那里,看着头顶上不知被缩小了多少倍的天空,孩子们心里怎么想?他们可能会嘲笑自己,“呐,我可真像只青蛙,井底之蛙。”也可能会愤怒“我不是呆在笼子里的鸟!”可没办法,自古有道“父命难为”或“母命难为”就算是再不情愿,也得硬着头皮读,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自由,过分的束缚,只能让他们变得痛苦不堪,超过他们所能承受的负荷而已。

所以,请给他们点自由,然他们做回真正的自己。

当迷雾笼罩了这片土地,将本该正确的事情扭曲。

鲁迅的散文集 篇5

一、鲁迅对作品语言的修改:语言的应用像符合语境要求

鲁迅先生精益求精地对待自己作品的语言,他那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的精神,贯穿在整个创作实践中。学习、研究鲁迅先生对他作品原稿和改稿的大量改笔,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语言修改并不是单纯地增、删、改、换字、词、句,而是一种复杂的艺术活动,它往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不但观点要鲜明,语言要通顺,而且还要符合语境的要求。语言大师鲁迅在小说、散文、杂文的修改中有许多佳例。如:

(1)原稿:“谁吃的母亲?世上有人吃人的事情吗?我们吃你的母亲?好!”他凸出眼珠,好像要化为枪弹,打了过去的样子。

“那里!……这……那里!……这……”青年发抖了。(《鲁迅手稿全集》)

定稿:……“那里!……这……那里!……这……”青年发急了。(《鲁迅全集》第六卷,《写于深夜里》第504页)

(2)原稿:上至王后,下至弄臣,也都恍然大悟,纷纷散开,急得手足无措,各自转了四五个圈子。(《鲁迅手稿全集》)

定稿:上至王后,下至弄臣,也都恍然大悟,仓皇散开,急得手足无措,各自转了四五个圈子。(《鲁迅全集》第二卷,《铸剑》第433页)

(3)原稿:他迎头就看见中央的方桌中间放着肥皂的葵绿色的小小的长方包,包中央的金印子在灯光下明晃晃的发闪,周围还有细小的花纹。(《く鲁迅全集〉校读记》)

定稿:他一进门,迎头就看见中央的方桌中间放着肥皂的葵绿色的小小的长方包,包中央的金印子在灯光下明晃晃的发闪,周围还有细小的花纹。(《鲁迅全集》第二集,《肥皂》第54页)

例(1)原稿中“发抖”是害怕得颤抖的样子,当然也可以说气得发抖,但从青年人的答话“那里!……这……那里!……这……”来看,又不像是气得这样的。改为“发急”,就是非常着急,急切的意思。“西装朋友”对青年的这一番问话,不仅蛮横无理,也叫人感到莫明其妙,令人啼笑皆非。青年面对这样的问话,不是感到害怕,而是对这突如其来的问话,急于想分辨、解释,但一时又找不到适当的言辞,所以才“发急”。因此,定稿中改为“发急”,很符合“青年”这个人物当时被问得不知所措时的神态。例(2)从上下文看,这一句是写“上至王后,下至弄臣”这一班人看到王头沉到金鼎里的时候,匆忙而又慌张地散开时的情形,主要突出其匆忙而又慌张的情态,而不是突出其散开时的纷乱。所以,将“纷纷”改为“仓皇”很妥当,另外,改后与下句“急得手足无措……”的语意也很吻合。例(3)的前句是“也终于跨进门槛去了”,不加“一进门”也可以,但加上后,是为了与后面的“就看见”形成“一……就……”这样的格式,说明四铭此时最关心的还是那块肥皂,也说明四铭太太将这块肥皂――他丈夫卑污猥亵的心理的标志,故意放到最显眼的地方以示众,所以四铭“一进门就看见了”,这样更有助于刻化人物的心理状态。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鲁迅作品的语言修改,是很有技巧性的,而且都是在符合文章内容、人物形象及上下文的结构和语气的前提下进行的。

二、鲁迅对文章标题的修改: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制约关系

下面,我们再从鲁迅对文章标题的修改中,看看鲁迅锤炼语言的艺术,同时再观察一下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制约关系。

文章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它能揭示出文章的主旨,也能显示出文章的格调和色彩,好的文章标题能给人以新颖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并且富有吸引力。鲁迅文章的标题大都是经过精心锤炼的,而且为了适应特定的语境,可以改动。有的文章当时发表时没有副标题,结集时作者又增添了副标题的,如:《淡淡的血痕中》最初发表于《语丝》周刊上时,没有副标题,后来收入《野草》中,才加上了副标题――“记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作者在《英译本序》中说:“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后,作《淡淡的血痕中》”。就是说这篇散文诗是为被鲁迅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即“三一八”惨案而写的,这个副标题,是为了揭示这篇散文诗的题旨和作者写此文的动机及目的等因素制约下增加的。那么,让我们联系这种情境语境即这一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三一八”惨案和作者极度的悲痛与愤怒的主观心情(即主观语境),分析一下这个副标题的含义。一般情况下,纪念都是对死者而言的,如《记念刘和珍君》,而这个副标题除了“记念几个死者”之外,还要记念“生者和未生者”,这又怎样理解呢?因为作者既对那些已死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又对那些“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若有知,若无知,也欲死,也欲生”的苟活者,觉得他们可怜且令人愤恨,这就是鲁迅对于“国民性”的弱点的一贯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更重要的是鲁迅在这篇散文诗中,讴歌了“判逆的猛士”,期望未来的人们,即“未生者”要摒弃这“也欲醒,也如醉,若有知,若无知,也欲死,也欲生”的生活状态和道路,要有一个崭新的生活状态和道路,成为“判逆的猛士”,这正是全篇的主旨之所在,加上这一副标题,就使正题“淡淡的血痕中”的内涵更深刻、更明确,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特殊心情。又如《逃的辩护》在《申报》发表时题为《“逃”的合理化》,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有人对学生的责骂而写成的。山海关失守,北平形势危急,各大、中学学生有请示暂缓考期、提前放假或请假离校的事。当时有自称“血魂除奸团者”,以此责骂学生“贪生怕死”、“而懦弱”。周木斋在《涛声》第二卷第四期发表的《骂人与自骂》一文中,也说学生是“敌人未到,闻风远逸”,“即使不能赴难,最低的限度也不应逃难”。鲁迅的这篇杂文就是针对这些不斥责政府不抵抗,反而镇压学生的爱国请愿活动,责骂学生正当的要求和行为的言论,并对这些予以批评,为学生辩护的,故改为现在的标题。原标题中的合理化,只是陈述“逃”的合理、正确,而“辩护”则是针对别人的责骂去辩解、维护。改后的题目语气强烈,色彩鲜明,符合表达者的立场、观点和感情。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