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散文范文(优秀7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郁达夫散文】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关键词:故都的“秋味”;演绎和释放;平铺和折射;抒发和盘点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曾参与组织“创造社”。抗战爆发后,赴武汉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后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一九四五年九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
《故都的秋》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他的创作中期(1933年—1938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制造的“白色恐怖”时期。为躲避的恐怖威胁,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和众多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却又似乎无能为力的知识分子、文人志士一样,他不得不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寄情于或盎然或凋敝的山山水水中,在景与情之间矛盾着、努力着,试图用自然风光来遮掩冲破封建旧营的桎梏却仍无法彻底摆脱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该文。《故都的秋》全文16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在斗争的痕迹。
一、用汉字的音韵美演绎和释放听觉美
在郁达夫的记忆中,北国的秋天流淌着用中国字演绎的音韵美,释放着听觉美。“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和“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秋蝉在中国传统诗词中历来是哀怨、忧愁的象征,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听到这寒蝉残声,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无奈的感情——苟延残喘的秋蝉在清冷秋风中哀鸣,这又何尝不是郁达夫对自己生不逢时,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表示不满的哀鸣呢?
但“故都的秋”之于郁达夫,并不仅仅只有落寞与悲凉,积极心态让郁达夫也能感受到北国秋天的喜悦,所以《故都的秋》中他还写到了“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郁达夫把北京秋天特有的“虫唱”“钟声”,用并列的偏正短语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读起来朗朗上口,声韵铿锵,节奏明丽而又轻快,极富音韵之美; “青天下训鸽的飞声”“息列索落”的秋雨声、读书闲人“缓慢悠闲的声调”对答, 郁达夫用看似信手拈来的文字舒缓而又细致地描述了这些北平寻常生活中平淡而又细腻的声音,字里行间暗暗地渗透了他对故都深切的眷念与热爱之情。
“虫唱”“钟声”“训鸽的飞声”乃至“秋蝉的残声、嘶叫”,这些或清丽、或衰弱的音韵,原本就是大自然中司空见惯的交响乐,郁达夫用看似平淡却深藏着音韵美的文字把这些大自然的音乐加以释放。北国秋天里这些清丽的声音让郁达夫在回忆和怀念中能感受到些许的快乐,也让他愈加想念北国的秋天。
二、用秋天的颜色美平铺和折射视觉美
《故都的秋》用北国浓郁的秋景和南方浅淡的秋色进行对比,来阐述郁达夫内心对北国之秋的喜爱。在他的笔下,南方的秋天是淡淡的,似有似无的,更是不禁把玩和欣赏的——“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玩赏不到十足”。但北国那浓厚的秋味却让郁达夫细细咀嚼、细细品味,清晨起来坐在庭院里就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铺得满地的似花非花的槐树的落蕊,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就连从槐树叶子缝隙中漏下来的点点阳光他也非常关注,并有心情对长在破壁腰上的牵牛花也品评一番——“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者最下”,而其实多数牵牛花都是红色的,蓝色和紫色的很少,白色就更少。毫不起眼的小小牵牛花却仍牵动了郁达夫的目光,可见他对北国之秋的深切热爱,爱到细微之物也放在了心中。也正因为寄寓了对故都自然风物的眷念情愫,郁达夫眼中的颜色美才能无限扩大至视觉美,简单中也能折射出美感来。
秋天还是收获的季节,能令郁达夫不远千里、辗转从南到北都要看的北国之秋,也必然少不了能让他暂时忘却一切的成熟的喜悦——“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棵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夏衍先生曾赞扬郁达夫的爱国精神:“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在文学创作的同时,郁达夫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并曾亲赴台儿庄劳军,也曾利用日军翻译的职务便利救助和保护了许多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对于在“黑云压城”中仍不懈努力的郁达夫而言,北国之秋那些收获的水果又何尝不是带给他希望的那束阳光呢?枣子、柿子等给他带来了“Golden Days”的感受,同时他更希望自己的爱国努力也能迎来“Golden Days”的成功。
三、用北国之秋的苍凉美来抒发和盘点感受美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他的散文中常萦绕着两种强烈的伤感情绪:颓废和憎恨。《故都的秋》中没有颓废的影子,却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透露出了憎恨。他所处的时代由于军阀混战等因素,被认为是最黑暗和最令人憎恶的时代。郁达夫作为一个生逢乱世手无寸铁的文人,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慨叹着他的所有不幸和所有悲苦,也在努力改变这些糟糕的现状,所以《故都的秋》中有苍凉、有憎恶,却又时时映射出积极的色彩。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他对黑暗时代感到悲凉,所以不得不混混沌沌地过着每一天。“清”“静”是对北国秋景的描写和概况,也是古往今来众多诗人、散文家在描写秋天时常有的心情,但“悲凉”则是郁达夫一人独有的的主观感受,也折射出一个努力挣脱一切桎梏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寂寞。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秋蝉的嘶叫”,冷落、寂寞之下更能感受到秋蝉嘶叫的惨烈。“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终归故土才是最好的,反映出郁达夫那不愿痛失家园的沉重心情。在《故都的秋》中,故都其实就是故国,想念故都其实就是想念故国,这也抒写了郁达夫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的广阔情怀。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2―0092―01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听了很多节《故都的秋》,教师们的教法各有特点,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把焦点聚焦在“秋天”这个主题上。教学的重点都是五幅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讲授或讨论作者观察得如何仔细,描写得如何具体,还有的教师甚至根据课文精心绘出五幅“秋景图”水彩画,试图让学生形成对秋天的一种认识。这样进行散文教学,尽管有所突破,但仍没有抓住散文的文本特征,没有彰显散文的文学性,把散文混同于其他应用文本。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散文教学。
一、整体感知作品,体会散文形散神凝的特点
不论是叙事、抒情还是议论散文,其中都表达了内容观点、情感态度,只要抓住了线索,就可以把散文中看似不相干的内容一线串珠般地联系起来。如,《故都的秋》的教学,应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作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 “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明确文章的感情基调。接着选取五幅秋景图来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秋味。至此,学生应该对这篇散文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了初步印象,但对作者的感情体悟还很肤浅,还谈不上读懂散文。
二、体察散文语言和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的表达经验
首先,要认真揣摩散文语言。《故都的秋》中描写秋味的语句,从色彩来看,有蓝、白、青、淡红、紫黑、碧绿、淡绿微黄、灰等,这些色彩偏重于冷色调。正象清代大学者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选取这些色彩表明作者内心的冷清、孤独。从声音描写看,从一点声音也没有的槐蕊、蝉的鸣叫、人的应答声等,也都表现出悲、凉、清静的意境的。其次,从写作手法上看。一是作者是以情驭景,借景抒怀,情景交融的手法进行创作的。通篇文章从景物描写到语言运用,都表达了对故都的秋悲凉美的赞美之情。二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文中多次用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作对比,烘托对比北国的秋天的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对北国之秋的热爱之情。通过对散文语言和写作手法的研读,学生对作者渗透其中的表达经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作者在散文中是怎样表达自己感情的,也在读者心目中逐渐清晰起来。
三、在作者营造的感情漩涡里,感受作品中的自我,让学生领略散文的美,并学会欣赏美
对于学生来说,作为写景散文,全文围绕“清、静、悲凉”这条线描写故都的秋,学生容易理解,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也不难体会,难就难在真正走过郁达夫的内心,郁达夫为何以悲凉为美,故都的秋到底触动郁达夫的什么,眼前之景与作者内心最契合之处在哪里,恐怕这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所在。要破解这个难重点,一方面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仔细品味文中的秋味到底体现在哪里;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知人论世,与郁达夫的生平、写作背景、创作风格结合起来思考,把《故都的秋》定位为郁达夫所写的写景抒情散文,其中必然烙上了郁达夫的印记,有作者的个性。我们知道,在现实的人生里,作家的内心被过早地投下了忧郁、落寞的阴影。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境、秋味儿,被鲜明地笼上了一层郁达夫式的主观色彩。但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情感体验而受到扭曲,以致失去了它固有的特征。在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里,那院落的牵牛、槐树的落蕊、秋蝉的鸣叫、还有那秋风秋雨等等,是多么清晰而逼真地再现了故都之秋的韵味。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郁达夫的这篇散文,其特点恰恰就在于他写出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故都深处的恬静心态。在以悲凉为底色的秋景中,作者能发现种种充满暖意的细节,以及故都市井中一副副悠然自得的秋景图。
课堂教学当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但并非所有的东西都需要质疑和推翻,尤其是对一篇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散文更没必要一味标新立异。笔者以为在语文课上完全杜绝“被审美”是不可能的,因为大部分学生还没达到自主审美的程度,让他们自由发挥很可能导致审美的肤浅甚至低俗,教师的引领作用任何时候都是必需的,“被审美”有何不可?只要把握好教学内容,采取正确的引领方法,学生照样能感受文本之美,有所收益。
一、确立文本的核心价值,把握“被审美”的内容
所谓文本的核心价值指的是这一篇文本所特有的教学价值,它是“这一课”独特的价值所在。《江南的冬景》作为郁达夫的散文名篇,其核心价值不只是景物描写本身,而是其背后所隐含的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心灵状态。但高一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郁达夫,对于郁达夫的生平及其作品很陌生,更缺少古典文学的知识和素养,因此很难理解和欣赏郁达夫散文中呈现出来的审美趣味,而这恰好就是本文独特的个性价值所在,怎么办?有学者指出:“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了,欣赏不着的地方往往恰好又是课文中最要紧的地方,即某一特定文本的特质所在之处。”因此当学生难以走入“午后东郊”“微雨寒村”等图画中去感受郁达夫倾心营造的美学意境时,教师就应该及时介入,帮助、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走进图画。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提供相关素材,让学生明白郁达夫是一位深受中国古典文学浸淫的知识分子,他的审美眼光和审美趣味是传统文人士子的,就以“微雨寒村”为例,这幅画面意象纤柔清丽,色彩朴素淡雅,构图层次分明,意境朦胧悠远,完全是中国山水画中淡笔写意的风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颇有些王维山水诗的味道,难怪国画大师刘海粟要说:“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至于景物背后透露出的作者那种悠然闲适、宁静满足的精神追求更是古代文人所向往陶醉的。此时的“被审美”对于学生来说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才能跨越由于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不足而造成的审美障碍,建立与课文的有效连接,从而丰富阅读经验,提升阅读能力,真正领略到郁达夫散文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依据学情,采取“被审美”的引领方法
一篇课文,相对于“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尤其是在学生阅读遇到障碍,难以深入时。那么如何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欣赏郁达夫在《江南的冬景》中显现出来的传统文人士子的审美情怀呢?笔者以为简单机械的讲解既乏味又低效,而“互文解读”是最佳策略。所谓“互文解读”就是指在解读一篇特定文本时,通过引入恰当的文本,唤醒学生的阅读经验,为学生搭设与课文展开深度对话的桥梁,从而加深对特定文本的理解。以《江南的冬景》为例,笔者以为可以引入同质和异质两种形式的文本让学生比较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欣赏郁达夫的审美眼光和审美趣味:一种是同一作者的文章的相互参照;一种是不同作者的文章的互相比照。
第一种形式笔者以为选择郁达夫写于同一时期的《故都的秋》最为合适,因为在这篇散文中郁达夫传统名士的审美眼光和审美趣味更为突出。例如在学生赏析“微雨寒村”图时,对于作者为什么要在实景描写后再用虚笔加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等等句子才觉得悠闲迷人,学生可能会困惑不解。教师可出示《故都的秋》中“清晨静观”中的这段文字: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然后告诉学生:郁达夫以为这样的秋景才是最好的,才是值得回味和赞美的。通过同一作者写于同一时期文章的相互参照,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纤柔细腻、唯美清雅、悠闲淡远是郁达夫自觉追求的美学风格和美学品位。这时再回来观照郁达夫为什么要那样安排景物,学生一下就豁然开朗了。
第二种形式笔者以为选择同一时代的老舍的《想北平》较为合适,因为这篇散文创作的时间跟《江南的冬景》差不多,审美眼光和审美情趣却迥然不同。相对于郁达夫浓厚的传统名士的审美格调,老舍却是亲切朴实的平民情怀。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两位作家不同的美学风格,可以选择老舍描写花草果子的那段文字让学生品读:
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
让学生对比两位作者在选择意象、描绘场景、抒写情感三个方面的不同,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老舍选择的事物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百姓熟悉和喜欢的,比如那些花花草草,青菜果子;描绘的场景是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的,比如坐在城墙根水潭边看昆虫,欣赏花草青菜果子;抒写的情感也是普通百姓能够感受或者说就是普通百姓自身具有的,那种满足于日常生活和简单事物的安适幸福。而郁达夫的散文意境唯美,情感悠闲,语言典雅。通过不同作者的作品的比较,学生知道了散文重在风格个性的鲜明和独特,也懂得了郁达夫散文鲜明和独特的个性所在,丰富了审美经验,提高了审美能力。
当然我们研究“被审美”有效性的最终目的,是积累学生审美的经验,提升学生的审美的能力,最终让学生能够离开“被审美”进行独立自我的审美。
郁达夫一生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期作品反映了中国留日学生身在异乡的屈辱生活,以及回国后又遭到社会歧视,为个人生计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境遇,深刻描写了当时青年处于军阀统治下在黑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心理。《沉沦》《茫茫夜》《茑萝行》是其代表。后期作品主要以游记、随笔等散文小品为主,如《钓台的春昼》《移家琐记》《寂寞的春潮》等,以闲适的笔调寄托自己感时忧国的心情。晚年写了许多旧体诗,借以抒发爱国的情感,其中《毁家诗纪》《离乱杂诗》曾被广为传诵。
郁达夫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表现自我的真挚感情。大胆的自我暴露手法和浓厚的抒彩,使他的小说、散文、诗歌充满浪漫主义感伤色彩。
作品原文
我的梦,我的青春!
郁达夫
有一天春天的早晨,母亲上父亲的坟头去扫墓去了,祖母也一清早上了一座远在三四里路外的庙里去念佛。翠花在灶下收拾早餐的碗筷,我只一个人立在门口,看有淡云浮着的青天。忽而阿千唱着戏,背着钩刀和小扁担绳索之类,从他的家里出来,看了我的那种没精打采的神气,他就立了下来和我谈天,并且说:
“鹳山后面的盘龙山上,映山红开得多着哩;并且还有乌米饭(是一种小黑果子),彤管子(也是一种刺果),刺莓等等,你跟了我来罢,我可以采一大堆给你。你们奶奶,不也在北面山脚下的真觉寺里念佛么?等我砍好了柴,我就可以送你上寺里去吃饭去。”
阿千本来是我所崇拜的英雄,而这一回又只有他一个人去砍柴,天气那么的好,今天清早祖母出去念佛的时候,我本是嚷着要同去的,但她因为怕我走不动,就把我留下了。现在一听到了这一个提议,自然是心里急跳了起来,两只脚便也很轻松地跟他出发了,并且还只怕翠花要出来阻挠,跑路跑得比平时只有快些。出了弄堂,向东沿着江,一口气跑出了县城之后,天地宽广起来了,我的对于这一次冒险的惊惧之心就马上被大自然的威力所压倒。这样问问,那样谈谈,阿千真像是一部小小的自然界的百科大辞典,而到盘龙山脚去的一段野路,便成了我最初学自然科学的模范小课本。
麦已经长得有好几尺高了,麦田旁的桑树,也都发出了绒样的叶芽。晴天里嗖嗖地一声飞鸣过去的,是老鹰在觅食;树枝头吱吱喳喳,似在打架又像是在谈天的,大半是麻雀之类;远处的竹林丛里,既有抑扬,又带余韵,在那里歌唱的,才是深山的画眉。
渐走渐高了,山上的青红杂色,迷乱了我的眼目。日光直射在山坡上,从草木泥土里蒸发出来的一种气息,使我呼吸感到了困难;阿千也走得热起来了,把他的一件破夹袄一脱,丢向了地下。教我在一块大石上坐下息着,他一个人穿了一件小衫唱着戏去砍柴采野果去了;我回身立在石上,向大江一看,又深深地深深地得到了一种新的惊异。
这世界真大呀!那宽广的水面!那澄碧的天空!那些上下的船只,究竟是从哪里来,上哪里去的呢?
我一个人立在半山的大石上,近看看有一层阳光在颤动着的绿野桑田,远看看天和水以及淡淡的青山,渐听得阿千的唱戏声音幽下去远下去了,心里就莫名其妙的起了一种渴望与愁思。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大起来呢?我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到这像在天边似的远处去呢?到了天边,那么我的家呢?我的家里的人呢?同时感到了对远处的遥念与对乡井的离愁,眼角里便自然而然地涌出了热泪。到后来,脑子也昏乱了,眼睛也模糊了,我只呆呆地立在那块大石上的太阳里做幻梦。我梦见有一只揩擦得很洁净的船,船上面张着了一面很大很饱满的白帆,我和祖母母亲翠花阿千等都在船上,吃的东西,唱着戏,顺流下去,到了一处不相识的地方。我又梦见城里的茶店酒馆,都搬上山来了,我和阿千便在这山上的酒馆里大喝大嚷,旁边的许多大人,都在那里惊奇仰视。
这一种接连不断的白日之梦,不知做了多少时候,阿千却背了一捆小小的草柴,和―包刺莓映山红乌米饭之类的野果,回到我立在那里的大石边来了;他脱下了小衫,光着了脊肋,那些野果就包在他的小衫里面的。
我们到了寺里,祖母和许多同伴的念佛婆婆,都张大了眼睛,惊异了起来。阿千走后,她们就开始问我这一次冒险的经过,我也感到了一种得意,将如何出城,如何和阿千上山采集野果的情形,说得格外的详细。后来坐上桌去吃饭的时候,有一位老婆婆问我:“你大了,打算去做些什么?”我就毫不迟疑地回答她说:“我愿意去砍柴!”
故乡的茶店酒馆,到现在还在风行热闹,而这一位茶店酒馆里的小英雄,初次带我上山去冒险的阿千,却在一年涨大水的时候,喝醉了酒,淹死了。他们的家族,也一个个地死的死,散的散,现在没有生存者了;他们的那一座牛栏似的房屋,已经换过了两三个主人。时间是不饶人的,盛衰起灭也绝对地无常的:阿千之死,同时也带去了我的梦,我的青春!
(节选自郁达夫《自传》)
作品赏析
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内有封建势力、军阀势力,外有帝国主义者,国家、民族处于危亡之中。爱国的仁人志士纷纷投入到了救亡图存的运动中,“”应运而生,“五四”时期的激进民主主义对郁达夫产生了深远影响;19世纪末欧洲文学也在郁达夫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中国古代士大夫如阮籍等竹林七贤那种“放浪形骸之外”的处世态度也强烈熏染了郁达夫。郁达夫的生活和创作因此包含着深刻的矛盾,他的创作反映了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一个富有才能、力求进步的知识分子艰苦的思想历程,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普遍的苦闷心理和关于人性解放的强烈的呼声。
文章回忆了自己在伙伴阿千的带领下第一次上山的经历。这段经历给作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山区的春景。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对春景进行了描摹,如由远及近,由低到高,视听结合。这些技巧的综合运用,生动突出了大自然的“威力”,以至于使作者了忘记了“惊惧”。
一、重美读,轻灌输
多年来,褒贬不一的应试教育模式磨蚀了独具个性化的写景散文教学特色,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师口传心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引导学生运用美读方式品鉴文本中蕴含的浓浓的诗情画意。这种唯利是图的应试教学法消减了写景散文固有的鲜活可感的艺术感染力,使学生对文本感性的审美体验异化为一种唯考试是瞻的理性认知,学生自然无法将文本中蕴含的情调、气韵、情感等美学元素转化为一种愉悦的、深刻的、唯美的、丰富的审美体验,更无法将之内化到心灵深处,散文教学中那些优美语感和艺术化语言表达能力等培养目标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鉴于此,讲授郁达夫《江南的冬景》等写景散文时,应该将叶圣陶先生强烈提倡的诵读、美读引进课堂。因为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诵读、美读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先之以高声朗读,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曾国藩言),继而达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完全融合,即进入忘我而入境之艺术境界。教师引导、指导学生美读郁达夫《江南的冬景》等经典写景抒情散文之时,必须引导学生明白:美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文本中深切体味作者情感、探寻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基点的热情洋溢的语文实践活动过程,是学生口、眼、耳、心、神态、形体等相互协调、适度配合的对文本高声吟诵或者浅唱低吟的过程,是一种基于普通阅读而又高于普通阅读的艺术鉴赏活动。
二、重点拨,轻模式
诸如郁达夫《江南的冬景》等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往往蕴含着极具个性的艺术魅力。教学时,如果沿袭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解读文本,比如介绍时代背景――整体阅读课文――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归纳文章主旨――品析文本艺术特点等貌似规范有序、实质刻板单一的任何文体皆可套用的教学模式,则势必斫伤《江南的冬景》等写景散文浑然一统的优美意境,淹没其蕴含着的浓浓的写景抒情意蕴。
因此,教学时应该根据《江南的冬景》等写景抒情散文文体的内蕴与特点,将点拨式教学引进课堂,即首先引导、指导学生找准最能体现文本特征的精妙之字词句,然后引导、指导学生以此为切入口进行细读深品,引导学生学会着眼于文本的艺术构思,落实于文本的艺术表达,促使学生的天然悟性与文本散发出的新奇灵性融会贯通。因此,前者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善于寻觅文本中将作者的情感、才情和作品中的优美意境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连接点,比如借景抒情、先景后情、托物言志、画面叠加、画面留白等艺术构思方法,循此而导入写景散文优美、深邃之意境的品鉴之中,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之真切感受。后者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具有活化情境、美丽意境、高度概括的关键性字、词、句、段等解读文本内蕴的关键之处,进行反复吟咏、品鉴甚至比较阅读。
郁达夫的写景抒情散文《江南的冬景》蕴含着的优美、恬淡、独特的文学语言与另辟蹊径的审美视角、着眼于读者的视觉感官并令读者心旷神怡的五幅精美的“声色味俱全”的秋景画面等,皆因郁达夫对江南冬景如痴如醉般的热爱与陶醉而生。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在学生声情并茂诵读《江南的冬景》之基础上,再运用散文文本中点明主旨与情感基调的关键性语句“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等加以轻轻点拨,那么,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鉴赏效果一定会胜过一成不变、刻板单一的程式化教学千倍万倍。
三、重熏陶,轻训练
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以清新简约的意象、白描写意的文风、文白相间的语言等描绘了江南冬景中诗画般美丽的景色。比如清晨的如粉晨霜、午后的风和日暖、垂暮的烟雨微茫、夜晚的白雪纷飞等,焕发出了自然简洁、清新明丽、内敛深沉的生命韵律,真可谓字字简洁和婉,句句宁静恬淡,充满着“美“与“生”的生活情趣和鲜活的生命神韵。既然如此,引导学生美读、品鉴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作者精心描绘的唯美的江南冬景画面中,而应该引导学生的眼睛与心灵追随郁达夫抑或娓娓道来抑或切切私语抑或侃侃而谈的笔触,与作者一道尽情享受文本中描绘的这段美好时光,在文本中感知、领略、享受唯美的江南冬景带来的审美愉悦,与作者一道体味文本中诗意般的栖居带来的心灵慰藉。引导学生在美读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文本中人与自然的亲密和谐氛围,让江南的冬景中唯美的自然景观幻化成每位学生性灵的延伸,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充满感性的晨霜、暖日、草根、乌桕、烟雨、酒客、垂暮等的喧哗和神秘雪夜的暮色中,平和、宁静、舒坦、惬意、心满意足地进入天人合一的唯美境界。
故此,教学时我们千万不要在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下,设计或者搬来一道又一道有伤文本风景的练习题,抑或与此相关的高考试题驱使学生沉迷于题海战术之中,错过对《江南的冬景》这道富有诗情画意的美丽风景的欣赏、品鉴,错过获取《江南的冬景》中景、情、人等诸多美学元素对其心灵和品格熏陶与陶冶之机会。
关键词: 散文《故都的秋》 郁达夫 “孤独”
再次品读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一次次看到“孤独”二字。一直认为,郁达夫写故都的秋,实际是写“孤独”的秋,“孤独”与“故都”,这是一种谐音,历代文人都喜用此笔法,题目中所暗示的正是“孤独”二字,文章也处处写尽了孤独。
细观郁达夫的作品,孤独之感时时充盈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孤独”是郁达夫一生中感受最深的两个字,他童年丧父,孤儿寡母受尽困顿的折磨,这是他儿时的记忆,加上青年时异国求学,曾过了十年饱受欺凌歧视的留学日本生活,曾一度在家离群索居,后经过两次失败的婚姻,又两次遭丧子之痛,这些不完满的生活与其如影随形,再加上他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这些不幸让其日后拥有了不灭的孤独感,他的性格中已深深打上“孤独”的烙印,并深化为郁达夫自言的“凄切的孤单”。
有些学者同仁认为《故都的秋》是一篇悲秋之作,我认为这是一篇颂秋之作。郁达夫在他的散文《北平的四季》中这样说道:“……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一遍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可是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像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可为什么一篇颂秋之作,写得如此“清、静、悲凉”呢?他断不是仅仅要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喜爱,再说他也是喜欢南方的,他在《南行杂记》中多次流露出对南方的偏爱。我以为这是作家借景来表达内心深处隐忍的无法言说的孤独之情。
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我们可以一窥他的“孤独”的秋。
一、演绎生命的孤独
郁达夫在《悲剧的出生》一文里写道:“……这相貌清瘦的孩子,既不下来和其他的同年辈的小孩们同玩,也不愿意说话似的只沉默着在看远处……这小孩才回转了头,仰起来向她露了一脸很悲凉很寂寞的苦笑……”“这小孩”就是童年的郁达夫。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这些在他的生命里已留下孤独的记忆,在他的《故都的秋》中也能找到痕迹:……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这是本篇散文里除了作者之外唯一一处描写到的人,在作家的笔下,这里的人是都市闲人,不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他们无聊、寂寞,不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或者孤独的童年留下的长长的背影吗?也是在《悲剧的出生》里,他说:“……在我这孤独的童年里……太阳光漏过了院子里的树叶一丝一丝的射进了水,照得缸里的水藻和游动的金鱼,和平时完全变了样子……”这种感觉我们是否很熟悉?对,他在《故都的秋》里再次写道:“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二、追寻艺术的孤独
郁达夫在《北国的微音》中慎重写道:“我觉得人生一切都是虚幻,真真实在的,只有你说的‘凄切的孤单’。倒是我们人类从生到死味觉得到的唯一的一道实味……名利的争夺,欲牺牲他人而建立自己的恶心――简单点说,就说生存竞争吧――依我看来都是由这孤g的感觉催发出来的。人生的实际,既不外乎这孤单的感觉,那么表现人生的艺术,当然也不外乎此,因此我近来对于艺术的意见和评价,都和从前不同了。我觉得艺术并没有十分可以推崇的地方,她和人生的一切,也没有什么特异有区别的地方。努力于艺术,献身于艺术,也不须有特别的表现。牢牢捉住了这孤单的感觉,细细地玩味,由他写成诗歌小说也好,制成音乐美术品也好,或者竟不写在纸上,不画在布上壁上,不雕在白石上,不奏在乐器上,什么也不表现出来,只教他能够细细地玩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绝好的‘创造’。”
由此而知,他的故都的秋就是他“绝美”的创造,散文从标题开始处处流淌着“孤独”的气息。散文中的清晨庭院静观、清晨槐树落蕊、秋蝉衰弱残声、雨后斜桥人影、清秋佳日奇果五幅画面正是作家精心创造的孤独之精品。
他不写人声鼎沸的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潭柘寺,而独独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他不写落叶,它太噪杂,他不写曾经姹紫嫣红如今繁华落尽的牡丹、玫瑰,它们太伤感,独独写了像花而又不是花,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的那一种槐树落蕊;他不写蝈蝈底气十足的叫声,独独写了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他不写街市的热闹喧嚣,独独写了会用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他不写红通通的柿子、金灿灿的梨子,独独写了即使在秋的全盛时期也只是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枣子。这些恰好是最能体现作家所说的“凄切的孤单”的景致。也是作家在《北国的微音》最后所言:“而这孤独之感,依我说来,便是艺术的酵素,或者竟可以说是艺术的本身。”
他辗转漂泊北平,面对“秋蝉残声”、“佳日秋果”,在散文中玩味这种“凄切的孤单”,倾心并享受着这种颓废的悲哀和感伤的甜蜜。它不是故作颓废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刻意营造,而是源于真实体验的推动,源于其内在的心理诉求,在暮色秋雨中经营他无边的孤独。正如他在散文中所说:“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在其他地方,作家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只有故都的秋――“孤独”的秋,才能让作家饮尽孤独。
三、叩问政治的孤独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在郁达夫的文中,所感之物,所触之景,总是与他的孤独体验联系在一起的。是什么让郁达夫的心灵如此孤独?在《故都的秋》里,作家浸泡在早晨的日光里,沐浴在槐树落蕊的花香中,喧闹在独有的孤独里。即使有开明的政治、包容的姿态,有时也容纳不下一个孤独高贵的灵魂,更何况在那样风雨飘摇的动乱年代?
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郁达夫是发起人之一;3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宋庆龄、蔡元培主持的民权保障同盟。在政府白色恐怖威慑下,同年4月他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从斗争前线退隐到湖光山色的隐逸闲居之地,过着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思想的苦闷不必言说,政治上也一度消沉下来。
可以说,作家孤独的心融进了民族社会的忧愤,他的孤独绝不仅仅是个人的,孤独感是一种人类普遍相通的情感,如他在散文中所言:“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只有自觉地领悟人生的人才能品尝这种孤独感的深沉的忧伤。孤独感既是作家摆脱不了的精神困境,又是作家独立不羁的精神品格的写照,孤独对于他是不离不弃,这是郁达夫最为宝贵的性格。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听到清醒的声音和警世的呐喊,同时,我们在和作品对话时,心灵才能一次次得到荡涤。
文章最后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表面看来似乎是颓废、消极、悲观的感叹,实际是对自我的透视和对自然的品味后,对生命无限的热爱和无法挽留的绝望交织在一起时的感叹。
以上三方面,可以是有机地融合,亦可单独而论。无论怎样,都隐含了郁达夫说不尽道不明的孤独,这正是郁达夫浸透纸背终其一生所追寻和捍守的孤独。
参考文献:
[1]风雨茅庐――郁达夫回忆录。华夏出版社。
关键词:散文化;象征性;自然抒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10-01
一、散文化特色
郁达夫的小说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色,他注重写人、写情、写一己之体验,不追求复杂的故事情节,其谋篇布局自然简洁,故事进行当中穿插一些景物描写或抒情议论,然而读来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特别是人物的鲜明性格看强烈的感情,自始至终贯穿全篇,把作品呵成一个整体。
1、在特定环境中的主观情绪
这是他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情绪的描写,相当细致。郁达夫非常善于刻画人物,不只以表情、动作、对话、姿态、服饰……等方面的描摹,展示人物的音容笑貌,传达人物的神情气韵,更着重人物心理的描写,把蕴藏在内心世界的冲突、动荡、不安、生动地展示出来,塑造出不同性格的人物。因此,郁达夫更善于通过细腻微妙的感情线索,从而将笔触,深入人物内在的心理层次,更多地采用了“自白”的艺术表现手法。
郁达夫小说的心理描写,与一般小说的心理描写有不同之处,突出物的自我感受与内心矛盾。由于他笔下的人物身心逆境,不特别敏感,因而自我感受分别强烈,内心矛盾分别尖锐,这集中表现为理想与愿望破灭以后,那种感伤情绪无法解脱,悲愤之极,只能以死作了结。
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他的作品的主要手段和目的都是直接抒发和表现这个主人公的情绪感受。他的小说不像其他作家那样强调典型性格的刻画,而是直抒胸臆和心理活动的充分展示,内心独白,精神幻觉,大段写景交替使用,产生了鲜明的个性化的抒情形象。他的小说不是以形象的刻画思想内涵诉诸于人物性格,而是以忠实于作者自我的抒情表现自己的孤愤和忧郁的情感,从而,表现出一个纯净的懦弱的而又渴望自由的现代贫寒知识青年的鲜明形象。这个形象既是郁达夫自己,又不完全是他自己。他是从自我出发,概括了同时代同一类人物的共同心情。 “这个人”正当青春年少,追求真正的爱情,这是最基本的人生欲望,也是正常人生人性发展的基本条件。这个自我形象表明,追求合理人生,到合理追求的幻灭,再到沉沦,这就是郁达夫小说中这个自我形象的生活三部曲,也是自我形象的苦难心路历程。
2、在主观描述中与作者的情绪互为表里
感情“被激动的灵魂的呼吁着”。郁达夫小说淡化了客观的叙述,而强化了主观性的描写,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都融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绪,构成了郁达夫小说抒情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
3、郁达夫为了突出人物的心理感受与内心矛盾
深入揭示人物的灵魂世界,他几乎不对人物作外貌描写,郁达夫擅长“自我暴露式的心理描写,还表现在他善于抓住人物内心矛盾爆发的突破口,或一个特色时刻的典型心理特征。
二、挖掘人物内心世界
如《薄奠》渲染北京知识分子的怡然自得的心情。郁达夫小说的语言采用的是抒情散文的绵结构,侧重在自白式的心情申述,很少用实录的人物对话,因而,显示出散文诗的语言风格,比如《过去》中李白时在S市碰见老三时,就没有人物对话的实录。以上这些特征,构成了郁达夫抒情小说的风格,奠定了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基本特点,郁达夫小说明确的、始终一贯的以直接抒发主人公的情绪和感受为中心。因此,带动了小说各种因素的一系列的改造,彻底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观念,这样,一种独特风格的抒情小说形式就由郁达夫创建起来了。
三、自然流动的抒情结构
是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基本结构特征。郁达夫的小说打破了情节小说的常规,他并不严格地围绕性格去组织完整的事情,也不是按照故事始末或生活发展的一般进程作类似的推理,而是注重于主人公感情的起伏发展为主线去组织结构,因此就形成了郁达夫式的自然流动的抒情结构。用来勾划人物形象,以感受的、惊人的真实,带来情绪感染的巨大魅力。郁达夫的作品,对生活哲理化的提炼较深,更不重视人物典型性格的刻画。如果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以对外界世界的人和事愤疾而又鞭辟入理的申述,去震憾觉醒的青年,那么《沉沦》却以其人性复归自然的坦率追求和苦闷的抒发,使广大青年觉得哀婉动人,感受亲切。
四、性压抑、性苦闷描写的文学意义
郁达夫是一位很真实的作家,他的作品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他以自己为原型,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审判,通过对自身心灵及欲望的无限坦白,达到文学作品的真实境地,而正是这种毫不掩饰的自我坦白,使作者与读者产生了共鸣,从而诞生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解读郁达夫,不外乎两大主题――“灵”与“性”,“灵”是自我抒情,而“性”就是作者对性压抑、性苦闷的描写。郁达夫信奉文学作品是作家的自序传,所以郁达夫的小说深深打上了自我抒情小说的烙印。
“五・四”初期,正是他呼号呐喊的“抒情时代”。他在小说中对黑暗腐蚀社会的暴露,主要不是通过对现实本身的描绘和剖析,而是以直抒胸臆和自我暴露的方式,抒发内心的孤独,忧郁的感情,尽情倾吐自己对现实的悲愤了。浓郁的抒彩,是他小说的一大特点。
参考文献:
[1] 郁达夫。书塾与学堂――自传之三。郁达夫集。散文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1(1): 456-457.
[2] 郁达夫。沉沦。郁达夫集。小说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1(1).
[3] 周作人。情诗。晨报副刊。1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