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优秀7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关键词: 功能对等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成语汉译英 意象
一、散文的发展和特点
散文,属于文艺语体的一种。它是用以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的一种用语体式。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除诗歌、戏剧、小说、辞赋以外的所有散体文章。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阶段分别有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和清代散文。到了现代,新文学诞生后,散文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散文,既是美好思想情操的载体,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通过翻译这一手段,将中国现代散文这一文学瑰宝与世界共享是必要且极有价值的。现代散文一般按照内容和性质分四种: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现代散文的特点如下: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语言比较诗歌的语言自然朴素,在词语和句式的选择上也没有限制,结构较为自由,篇幅长短自如,内容、范围广泛。散文的历史和特点决定了成语必然高频率出现于散文中。
二、成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难点
《现代汉语词典》对成语的定义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四个特点:(1)词序一定。如“鹅行鸭步”不可说成“鸭行鹅步”。(2)用字一定。如“顶礼膜拜”不能改为“顶礼跪拜”。(3)字数一定。如“寒来暑往”不能写成“寒来则暑往”。(4)语言简练而且有固定意思。如“汗牛充栋”是用于形容书籍极多,而不是流汗的牛占满屋子。
一般说来,成语有六种出处:(1)神话传说。如“移山倒海”、“画龙点睛”等。(2)寓言故事。如“叶公好龙”、“守株待兔”等。(3)史实轶闻。如“毛遂自荐”、“名落孙山”等。(4)诗文语句。如“门庭若市”、“扬眉吐气”等。(5)民间口语。如“孤掌难鸣”、“水到渠成”等。(6)外来译语。如“五体投地”、“火中取栗”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因此,可以说成语是语言和历史的精华,是千百年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却是一面镜子,能清楚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
但中西方无论在文化、思维习惯或者表达方式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在翻译带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汉语成语时,如果只简单采取直译,追求语言形式类似或者形式对等,最终可能很难达到传递中国文化这一目的。因为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在翻译时,译者必须充分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这种差异使得成语成为了翻译工作中的拦路虎之一。曼彻斯特大学教授Mona Baker曾提出成语翻译的难点主要有四个方面:“成语在目标语中无对应语”;“成语在目标语中有对应语但所适用的语境不同”;“成语在源语中其形式及字义都有意义,除非目标语与对应语在形式与意义上都一致,否则很难成功代替源语”;最后她提出“成语翻译最困难的地方在于保持源语中的在字面上无法得到的民族文化内涵”。的确,汉语成语中有自己独有的意象,正是这些意象会唤起读者特有的反应。
三、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奈达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提出的许多翻译理论在全球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功能对等”就是其中之一。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奈达把“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改为“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他认为以前提出的“动态对等”只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上的一致优于形式上的一致,有失偏颇,容易给人一种印象:内容和形式矛盾。他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将原来的“动态对等”改为两者兼顾的“功能对等”。他主张,译文不仅要求信息内容对等,而且要尽可能在形式上也对等。相比之下,“功能对等”比“动态对等”更具说服力。
在动态对等的翻译中,译者更应关注的是如何传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而不会被原文的语言结构所束缚。动态对等翻译和传统上的“自由翻译”并不相同,它要求译文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意思,而并不是译者毫无节制地自由发挥。
关于“功能对等”,奈达在《语言,文化与翻译》又提出了翻译对等,而且他强调,所谓“对等”分为“最高层次对等”(maximal equivalence)和“最低层次对等”(minimal equivalence)。最高层次指译文达到高度对等,使目的语读者在理解和欣赏原文时和源文读者面对原文时做出基本相同的反应。而这种层次上的译文,奈达认为是永远无法达到的,尤其是当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和语言结构差异较大时更不可能。最低层次指译文能达到充分对等,使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欣赏程度能和源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基本一致。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低于这一要求的译文就很难让人接受。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翻译不仅是一种信息的转换、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交流,更能使目的语读者在理解和欣赏原文时作出和源语读者基本一致的反应。在散文翻译中,这一理论更是得到广泛应用。如何依托功能对等理论分析、进行成语翻译也就成为广大成语翻译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四、张培基教授的散文翻译及译例分析
张培基教授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教育家。他在文学翻译,特别是中国现代散文翻译具有高深的造诣。张培基教授在所著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几乎涵盖了以来所有的经典佳作。此书一问世就引起巨大反响,被众多学习专业译者视为经典,并被列入许多高等学府英语专业研究生考试的必读书目。因此,笔者认为从张培基教授的译作中总结探讨成语汉译英的难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下是从功能对等理论结合译例的讨论。
1.意象的保留
瞿秋白在他的散文《儿时》中写道:“而‘浮生如梦’的人,从这世界里拿去的很多,而给这实际的却很少……”“浮生如梦”这一成语出自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也就是说把人生当作虚幻的梦境,张培基教授将其译为“those who dream away their life without doing anything useful”。这里译者根据功能对等的理论,不仅保留了意象“梦境”,而且对成语的意思稍作补充解释,成功地给译入语读者重塑了一个相同的意象。
在《今》一文写道:“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译者给出的对应的译文为“Ring the bell of the present,and you will hear the distant echoes of the infinite past and future.”成语“遥相呼应”出自《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六年》:“且蒙古尽驱其家属来攻,父子兄弟,往往遥相呼应。”意思为远远地相互联系。根据功能对等理论,译者在这里保留了最原始的意象,成功重塑了一个生动而且与原意象几乎相同的意象。
2.意象的丢失
在夏D尊的《中年人的寂寞》一文中,作者写道:“真正的朋友,恐怕要算‘总角之交’或‘竹马之交’了。”这里有两个成语,一为“总角之交”,一为“竹马之交”。总角之交出自《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髻结之。”这里的总角其实是古时候中国儿童的一种发型,成语的意思指的是儿时的朋友。张培基教授这里将其译为“a friendship originates from the time of life when they were children playing innocently together”。意思成功传递了,在翻译中,两个梳着“总角”的儿童这一意象就丢失了。竹马之交,出自唐・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原本的意象包括了“竹马”这一儿童玩具,但这里这一意象也被舍弃。按照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首先,张培基教授用副词“innocently”就已经成功传递了头梳总角时的朋友间感情纯真这一信息。其次,“play together”替换出了骑竹马的这一复杂涵义,那么译入语读者阅读到这里,就能轻松接受到竹马之交需要表达的共同玩耍这一意义。其次,因为这两个意象都只属于中国文化,对译入语读者并无多大意义,所以就算保留也并无多大意义,只会徒增累赘。
同样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到成年人的世界时说:“人到了成年以后,彼此都有生活的重担须负,入世既深,顾忌的方面也自然加多起来,在交际上不许你不计较,不许你不打算,结果彼此都‘钩心斗角’。”“钩心斗角”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这里作者直接译出其比喻意义“...scheming against each other”。但是在这个成语的翻译中,有两个意象丢失,一为“钩心”,一为“斗角”。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如果不抛弃这两个极具中国古代文化背景深意的意象,就有可能会给译入语读者造成困扰。
3.意象的改变
谢冰莹的《刹那的印象》一文中,她提及:“有一天,我和两位小学时代的同学,去一个同乡家里吃饭,主人刚刚买了一个十三岁的丫头来,那女孩长得面黄肌瘦,身材短小,满脸现着泪痕。”这里成语“面黄肌瘦”出自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张培基教授将其译为:“She looked thin and sickly.”成语的原意给出的意象,一为身体骨瘦如柴,一为面色发黄,作者如果在此直译的话,译入语读者将无法理解说她面色发黄,是说身体不健康的意思。于是作者将其译为look sickly。但这里意象其实发生了改变,因为look sickly,可能性会有很多种,例如脸色发白、脸色潮红等。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能让译入语读者产生相似的反应,并且符合了散文简单质朴的风格。
叶圣陶在《我坐了木船》一文的结尾写道:“我真感谢他们,当然不敢说不必再行考虑,只好带玩笑的说,‘吉人天相,’安慰他们激动的心情。现在,他们接到我平安到达的消息了,他们也真的安慰了。”“吉人天相”这一成语出自明・杨E《龙膏记・开阁》:“令爱偶尔违和,自是吉人天相,何劳郑重,良切主臣。”原意是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作者将其译为“A good guy always enjoys Heaven’s protection.”。由于中文中的“天”和英文的“Heaven”在文化及宗教意义上有着根本的不同――在中文中“天”为道教说的神仙居住的地方,在英文里“Heaven”是教徒们笃信信耶稣的人死后所去的世界。因此,可以说这里的意象有了根本的改变。但是,作者在这里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还是能成功地使得译入语读者有相同的反应和体验。相同的例子还同样出现在朱自清先生《背影》一文的翻译中。朱自清先生原文中写道:“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作者一样将其译为“Heaven always leaves one a way out.”。
五、结语
人类文化总存在相似性和共通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某些意象能够得以保留。但如果不能,译者可以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或将某些意象舍弃,或将某些意象作出适当改变,以期达到基本的功能对等。
参考文献:
[1]晁继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5.
[2]Eugene A Nid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3]Eugene A Nida,Charles Taber.The Theory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12.
[4]李陈岚茜。英汉成语翻译的直译[J].外语教研,2008,(4).
[5]刘家丰。中国成语辞海。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1.
[6]唐作藩。中国语言文字文学大辞典。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5.
[7]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8]谢媛媛。功能对等和汉语成语翻译――《骆驼祥子》译例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VOL.16,(2).
【关键词】 汉译英 高语境 低语境 语境制约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华文化也随之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翻译作为传播中华几千年文化的桥梁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尤其是汉译英在传播中华文化长河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翻译负责转化与传输两种语言所负载的信息。然而,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本质差异,翻译过程中常常难以精准而巧妙地传达原文背后承载的文化信息。
一、汉英语境文化差异
语境,即言语环境,既包括语言因素也包含非语言因素。美国人类学家霍尔(Hall)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的观点,将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根据霍尔的研究,汉语属于高语境文化依赖的语言,而英语则属于低语境依赖的语言[1]。因此汉英两种语言在语境依赖高低程度上有非常显著的区别。
“汉英两种文化在语境性上的不同,导致语境的信息所承载的作用不同,因此,信息在语言层面与语境层面的分布也就不同。”[2] 高低语境对汉译英的影响很重要一点表现为语用与语义关系的不同。高语境文化下的汉语注重写意,话语语用远远超出表面的语义信息,作者的真正意图往往隐藏于语义表层下的潜台词,更多的信息隐藏在语境中。而处于低语境文化下的英语,注重写形,大量的信息要依靠语言层面来传递。说话人往往把自己的意思尽可能清楚的表达出来,最大程度的避免产生误会的可能,使听话人一听就懂。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要准确地传达汉语原文的意思,真正实现翻译的对等,译者需要注意到汉英两种语言对语境文化依赖程度的差异。
二、汉译英中的语境制约
汉字是中国文化精髓的语言表现形式,篇章中的汉语表达对语境具有很高的依赖性。在理解信息的过程中,强调交际双方的领悟能力,信息的细节,所表达的含义不需要清楚明了的指出,只需点到为止,秉承了中华文化中的含蓄美。比如中国古典诗语义信息短小精悍,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但传达的信息却是掩藏在简单语义下丰富的内涵,其深度和广度是文字表面无法传递的。现代文学作品,如中国近现代散文,虽然在表达方式上直白了许多,但在行文上也延续了这一语言特点,表现出汉语高语境依赖的特点。相比之下,英语语言表达形式重形,交流方式直接明了,几乎所有的信息都会清晰明了地表现在语言层面上。汉英两种不同语言在表达形式上明显的差异要求译者在汉译英的翻译过程中把握好潜在语义信息之下的语用信息,只有进行正确的信息解码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而语用信息通常隐藏在语境当中。因此理解和把握话语中的语境是汉译英的关键。话语的语境一般有三个来源,即话语的认知背景,上下文和现时情景。本文将节选《英译中国近现代散文选》其中的部分例子来分析说明。
1. 认知背景的制约
话语语用信息中的认知背景包括人们的经验,社会文化等百科知识。中国近现代散文中,行文大都秉承了中国传统的含蓄美,透露着汉语的委婉表达方式。在汉译英时要实现翻译的精准性和巧妙性,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把隐藏在行文中含蓄的信息以西方人可以接受的直白语言层面表达出来,就必须对行文中的背景知识和社会文化有深刻的认识。
例1:“万一不慎,同兰姆所说的一样,儿子们都上了断头台,那真是祖宗三代的霉都要倒尽,哪里还有什么‘官人请!娘子请!’的唱随之乐可说呢?”
―――郁达夫《谈结婚》
该句中如果把“唱随之乐”简单直译成“唱随”,忽略了该词语义下潜在的深刻内涵,就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符了,也就误导目的语读者对信息的理解。要准确理解原文语义下的内涵,挖掘出潜在的语用信息,首先要了解该话语的认知背景。该散文创作时中国正处于新旧社会的更替间。当时中国社会虽出现各种新思潮新观念,人们的思想行为较以前更为开放,但总体而言,中国人还是比较传统含蓄,当时的中国社会还没有开放到大胆地描绘夫妻之间的闺房之乐。作者还是秉承了中国文化的含蓄,委婉地使用“唱随”一词来表达。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不宜太过含蓄,要结合西方人线性思维的特点,把汉语中委婉的表达通过英语直白的语言层面表达出来,否则原文中作者的意思就无法准确地传达给目的语的读者。故此处“唱随之乐”不宜逐字直译为the bliss of singing, 译为wedded bliss(闺房之乐)较为妥贴。
2. 上下文的制约
除了认知背景这一语境的制约,汉语的行文表达所传递的信息还受到上下文的制约。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注意结合段落,句子之间的逻辑,要准确把握句子中某些词语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如:
例2:“……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修行的重要。”
――― 梁实秋 《时间即生命》
在这,假如把“读书”直接翻译成英语里对应的“reading”,显然没能把原文中作者的真正意思表达出来。在原文中,“读书”并不是它传达的语义信息“reading” 那么简单。这里应该要注意到它的语用信息。根据上下文语境,上文提到“经书不可不读”,我们知道“读书”这里读的是“经书”, 而不是普通的“书”,因此原文中的“读书”应该翻译成 “classics” 才妥当,才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思。因此这一句可译成“…It was not until I was 30 that I came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elf study in the matter of classics.”
3. 现时情景
此外,在汉译英的过程中,要实现翻译的精准和巧妙,译者除了要知道原文表达受到认知背景,上下文的语境制约之外,还要知道对于某些特定的语言形式的理解,还要依托事件所涉及的时间,场所和人物等现时情景因素,依靠这些因素形成具体的语境假设才能准确地把握原文的涵义。如:
例3: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 回头看见我, 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朱自清 《背影》
该句中,如果按照原文字面意思中的语义信息,“里边没人”可译成对应的英文there is no one inside等之类。然而,此处翻译不宜仅仅停留在语义信息层面,应该要挖掘原文想表达的准确意思。看过朱自清《背影》的读者都知道这句话是作者的父亲在送作者去北京读书时在火车前离别的话。若直译成“里边没人”那和事实是相矛盾的。因为火车上很多人。这句话实际传达出父亲对儿子出门在外的担心,担心江湖险恶,担心儿子尚小不懂得自理,也显示出父亲对儿子的深爱。而父亲这句含蓄的话有另一个内涵,就是“进去吧, 里边没人看着你的东西,小心点。”因此,英译时应把蕴含在话语中的深层次含义表达出来才能让英语读者深切体会到一个父亲对出远门儿子的担心,也才能把原文的意图准确地表露出来。故此处“里边没人”可译成 “Don’t leave your baggage alone”之类的。
可见,在汉译英时,忽略英汉两种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译文就无法确切地传递出原文的意义,这有可能让目标语的读者产生误会。为避免这种可能性,译者可利用原文及其语境所提供的认知背景,上下文,现时情景等因素结合逻辑推理能力,将高语境文化中的信息准确巧妙地传递到低语境文化中去。
三、结语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播活动,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碰撞。汉英两种语言高低语境的制约正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本文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分析的汉语的高语境制约。在汉译英中,要高度重视蕴含在汉语原文高语境文化中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清晰的解码,而后传递到依托低语境文化的英语语言中去,把内化在原文中的信息外化到译文的语言中去,才能达到翻译的准确和贴切,从而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Hall Edward T,居延安译。 超越文化 [M].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
关键词:《文化苦旅》 斯坦纳 阐释翻译理论 补偿
一、引言
阐释学(Hermeneutics)的基本定义是进行解释的科学或理论,是一种关于理解和理解文本意义的理论和哲学。然而翻译与阐释学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语言是理解本身得以进行的普遍媒介,理解的进行方式就是解释。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提出“理解即翻译”这个观点,最大化地肯定了译者的主体性,并提出阐释翻译“四步骤”,强调翻译过程中“不平衡”不可避免,但要力求恢复译文的平衡才能再现原意和风貌。然而,余秋雨笔下的《文化苦旅》,主观色彩较为明显,思维深邃超脱。如此,在此类文本的转换中,译者对原文本的主观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故而,笔者创造性地融入阐释翻译理论,以其最大程度再现原文本意义。
二、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
乔治・斯坦纳作为西方翻译理论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1975年,他在其巨著《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阐述了语言研究与翻译的本质,以及翻译任务与目标等重要问题。基于海德格尔的阐释思想,斯坦纳提出了最引人注目的“理解及翻译”和阐释翻译“四步骤”,即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compensation)。信赖,就是指译者在翻译之前,相信原文本是有意义的。侵入,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直觉中的两种语言之间、两种思想形式之间的冲突,译者的主观因素在理解原文的时候难免“侵入”到原文中。吸收,就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被移植到译文中来。补偿,就是由于在吸收过程中,译文语言可能会丧失掉原文的部分或者一些本色,经过这一步骤的润色,译文就会更加完整地表现出原文的内涵,能达到翻译的目的,达到交流的作用。
三、阐释过程中的“不平衡”现象
斯坦纳认为在阐释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侵略性挪用和对原文意义的合并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原文各方面的损失,如在翻译的阐释活动的第二步“侵入”与第三步“吸收”中,语言、文化差异、翻译策略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造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信息缺失,会出现一种不平衡的现象――译者删除过多或添加过多。而成功的翻译必须寻求原文与译文的意义对等,故而第四步“补偿”(compensation)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就显得必不可少。换言之,完整的翻译必须以“补偿”作为终结。因此,从斯坦纳的阐释“四步骤”看来,文化散文的英译中的“不平衡性”不可避免。在翻译行为中,为了恢复原有的平衡,必须在最后一步加以“补偿”。
四、阐释过程中“不平衡”现象的“补偿”
既要能忠实于原文形式,又要能表现出原文的美学效果,这是所有翻译工作者所期望达到的效果。由于斯坦纳的阐释翻译“四步骤”中的前三步中,译者的侵略性挪用和对原文意义的合并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原文各方面的损失,打破了意义传达的平衡,因而有必要对其英译中的“不平衡”作一补偿性阐释和分析。
(一)修辞手段
《文化苦旅》中综合运用了大量的重复、排比和对偶等修辞手法,语言铿锵有力,结构平整对应。原文的修辞特色是评价译文优劣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英汉语法结构差异,修辞的保留与否,则要看具体文本转换的需要。示例如下:
(1)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
Modern time is not just a period of time but a quality of tolerance, bearing, vastness and magnanimity.
鉴于重复现象在汉语中较常见,而英语则简洁有力,因此笔者用了“not...but...”结构,其中添加了“quality”一词,既与前面“a period of time”保持平衡,又与后面并列词连用,意境深远。
(二)语气语调
语气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在转换时,有时候这种语气较难转换为对应的句式,达到相应的效果,这时就需采取一定的词汇手段来加以弥补。示例如下:
(2)成都的千古难题至今犹在:如何从深厚走向宽广?
As to Chengdu, how can it march towards broadness from profoundness? This historic problem still exists so far.
原句是一个疑问句,转换时同样保留疑问语气,并采取分句译,先摆明事实,再后续句子的细枝末节。这样一来,句子详略得当,传达出作者原意。
(三)文化语境
对于《文化苦旅》中的文化信息,需要传达到译文中去,这有利于促进原语文化信息的传播。因此,针对其中的一些中国特色典故和历史人物,在表达时有必要加以补偿。示例如下:
(3)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
As the capital city of six dynasties, Nanjing leaves its immortal name in history. What’s more, it is a witness to the political tid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and the brutal warfare from 1840 until now.
原文中的“近代和现代”,表示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70多年的历史,此处没有直接翻译为“近代和现代”,而是按其定义加以了解释为“from 1840 until now”,这样清晰明了,简洁易懂。
(四)情感色彩
余先生努力寻求中国文化的定位,探索着中国文明未来的走向,《文化苦旅》中无不饱含着他深沉的民族情,感情真实,厚重深沉。因而,社会整体的认知和作者的主观思维在其中显露无遗,始终贯穿于文本之中。示例如下:
(4)或者是冬烘气十足地怀古,或者是实用主义地趋时。怀古者只想以古代今,趋时者只想以今灭古。
Cherish the past with full emotion, or follow the trend in the progressive world. Someone who cling to the past only wishes to take ancient time to replace today; while others who follow the fashion simply desire to take today to destroy ancient time.
此句作者连用两个对仗句,结构对称,语言简洁。在转换此类语句时,译者必须传达出原作者的意图。在表达“怀古”和“趋时”两个词时,译者用了“cherish the past”和“follow the trend”,准确地呈现原作者的思维情感,以达到情感上的再现。
总之,在文化类散文翻译时,译者应该对其色的修辞、语调、文化语境和情感特色要加以补偿性阐释,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以较为贴近原文风貌的结构加以转换,创造性地对原文加以阐释,恢复原文的平衡。
五、结语
对于《文化苦旅》这样主观性较强、文字深沉的散文而言,在其英译研究中创造性地融入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强调“理解即翻译”,并且肯定译者的主体性,指出“不平衡”现象不可避免,而翻译必须恢复译文的平衡,再现原文的意义。笔者希望通过对《文化苦旅》中散文的初步英译研究,可以为此类文化类散文的英译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 谢天振。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外国语,1992(1).
[3] 许钧。创造性叛逆与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
【关键词】“三美”说 故都的秋 意美 音美 形美
一、原、译文简介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发动“四・一二”反革命。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当他到达北平,触景伤情,写了《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是“悲凉”心绪,表达的是对故都的一往情深。郁达夫先生说过,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散文,语言精练优美,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美学特点。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秋景与自然风光,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的精品散文,资深翻译大家张培基先生凭借自己扎实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在句子层面上力求做到语言自然流畅、准确理解、雅俗得体,再现了原文意美,音美,形美,力求既完美地保持原文的信息,原文的功能,又译出原文的风格韵味。其英译本不仅语言自然流畅,而且充分U释原文中的意美,音美,形美,成功地使原文的美在译文中得以重现并升华。英译本收录在其《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里,完美再现了原文本的意美,音美,形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给读者以美学视觉盛宴。
二、许渊冲“三美”说
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翻译美学”这个术语,并且认为“翻译绕不开美学”是完全符合翻译这一“很可能是整个宇宙进化过程中迄今为止最复杂的活动”(英国文艺批评家理查兹语)的自身规律的。要谈翻译,首先应该谈一谈美学。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说正是这句话的完美体现。而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故都的秋》将许渊冲的“三美”说表现的淋漓尽致,完美再现原文本的意美,音美,形美。
许渊冲先生认为,“翻译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三美’之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要的则是这‘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译诗不是科学是艺术。诗歌英译的目的是对外宣传,即‘中为洋用’;而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则是‘洋为中用’,好的译文应该达意、通顺、传神、表形;收到意美、音美、形美的效果”。(许渊冲,2006)翻译的艺术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1月1日
1.意美。“所谓意美是指汉字此举或整诗的意蕴、义理作用于大脑而产生的美感,”是语言的深层结构,即“语言背后的语言”。意美不仅要表达原作的表层意思,还要展示其深层含义,不仅要表达原作的字间之意,还要传达原作的言外之意,在翻译中应该选择跟原文意似的绝妙好词,借用英美诗人喜闻乐见的词汇来对原文本进行翻译。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如果把写作比成自由舞蹈,翻译就是带着手铐脚镣在跳舞,而且还要跳的优美。翻译既要考虑到对原文的忠实,有要按照译文的语言规则来表达原文的思想,这就要求译本要追求意美、音美和形美,意美,相对于音美和形美来说比较容易达成。要想完美重现原文本的意美,就必须要求对原文本有通彻的理解,对原文分析得当,体会深刻,才能在翻译时保留原文本的意美。
例一: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译文:In North China,however,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serene and melancholy.
这句话在文章开头出现,是文章的“文眼”,通过这句话能很明确地感受到本文的基调“悲凉”。张培基先生此处把握很好,恰当的运用了limpid,serene,melancholy 这三个词来表现清、静和悲凉,用词准确,充分表现了原文的意义,符合原文的悲凉之感,同样表现了悲凉的意境,奠定了悲凉的基调,贯穿全文。运用这三个词可以充分让英文读者感受到美丽而凄凉的意境。
例二: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译文:Autumn,wherever it is,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在汉英翻译中,词与词之间的翻译并不一定是对等的。有时候为了更好地体现出意美,译者会转换译文中词的词性或结构,例二中“总是好的”不可直译成“is always nice”,这样译可能英文读者并不能理解,张培基先生用“recommend”这个词可谓恰到好处,表现出北国的秋自己展现的独特方面,用词精确,将原文本意义完美呈现,使译文准确而且流畅通顺。
2.音美。音美,即重视原文的音韵和节奏。在散文中即体现为文本的节奏感强,具有音乐美。借用译入语诗人喜闻乐见的格律,借用排比重复等手法表现译本的音美。汉语和英语在音美上有很大的不同,汉语是声调语言,其四种声调构成了发音的抑扬顿挫,产生了一种音乐特征,英语是重音语言,其单词多是多音节,有重音却无四声,所以利用发音特点形成的文字很难英译。但是如若处理得当,译文将会保持原文的美感,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多用排比句加强节奏感,而张培基先生也注意到了这一特点,在翻译时使用排比句,体现文章的节奏感,追求音美,达到这一效果。
例三: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译文:It will be most desirable to have them set off by some tall thin grass planted underneath here and there.
不难发现,原文本中使用叠词“疏疏落落”,而英文中没有这种叠词现象,所以,张培基先生将“疏疏落落”翻译成“here and there”,押尾韵,这正是音美中韵律的体现,将汉语的叠词通过押尾韵这种方式进行翻译,使译文达到的音美的效果。
例四: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平),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平),钓鱼台的柳影(仄),西山的虫唱(仄),玉泉的夜月
(仄),潭柘寺的钟声(平)。
When I am in the South,the arrival of each autumn will put me in mind of Peiping’s Tao Ran Ting with its reed catkins,Diao Yu Tai with its shady willow trees,Western Hills with their chirping insects,Yu Quan Shan Mountain on a moonlight evening and Tan Zhe Si with its reverberating bell.
《故都的秋》一文中,郁达夫善用语音修辞来营造语言音乐美,讲究字词的平仄和排比结构的使用,使得文气通顺,富有音律美。将汉语的声韵美发挥的淋漓尽致,平平仄仄仄平,读起来起伏有致。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加强节奏感,将罗列出来的意象用名词性短语译出来,并有意犹未尽之意,让读者浮想联翩,意味深长,意境优美,传神的表达了原文本的意境,芦花的孤独凄凉感,柳树的瑟瑟树影,虫叫的悲凉冷清,以及意味深远的钟声。
3.形美。形美就是要再现原作的长短、对仗、重复等方面的特征,传达原文的形美主要在诗句长短方面和对仗工整方面。
例五: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译文:Southern autumn is to Northern autumn what yellow rice is to kaoliang wine,congee to steamed buns,perches to crabs,yellow dogs to camels.
原文采用排比句来比较南方和北方的秋,加强气势,抒发作者对北国的秋的热爱,加强情感强烈程度,英译本运用英文中的平行结构“…is to …is to…”使得译文流畅易读,保持了形式上的一致,结构相同,对仗工整,达到形美的效果。
三、总结
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本《故都的秋》全文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保留了原文的“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情感丰富,完美再现了原文的美。本文以其为语料,从许渊冲的“三美”f理论对其进行了解读,充分表现了此译本的价值,有利于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外国读者也会感同身受,感受这篇文章的美,同时值得后辈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第三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 散文翻译 归化 异化
0引言
散文与诗歌、小说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结构灵活,语言生动简洁,不像诗歌,韵律比较讲究,也不像小说,情结跌宕起伏,因此研究散文翻译有益于翻译实践的发展。《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3》是张培基的最新散文翻译著作。其散文选材恰当,译文通畅地道,沿袭了其1、2两册的诸多优点,为翻译研究案例的上佳之选。在此散文翻译专著中,张先生有些内容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更加完整地保留了其中的汉文化信息,有时又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对许多中国文化进行改写,便于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理解译文,在语言及艺术的再创造方面更见功底。
1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的概念最先是由德国人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提出来的:“There are only two methods of translation. Either 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as much as possible,and moves the reader towards him; or he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as much as possible,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him.”简而言之,其中一种翻译策略就是以读者为中心,另一种则是以作者为中心。1995年,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他的《译者的隐身》一书中,将第一种翻译策略称作“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 ,将第二种翻译策略称作“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这两种翻译策略的支持者不乏翻译大家。例如,韦努蒂是异化翻译的倡导者,他认为译文应该忠实地反映原文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通过保持差异来达到文化交流和丰富目的语文化及表达方式的作用,因此,他主张“抵抗式”(resistance)的翻译策略。与之相反,美国语言学家奈达(Nida)则是归化论者。他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出发,认为翻译应该以读者为服务对象,译文应尽量向读者熟悉的目的语语言和文化规范靠拢。
在国内,由许均在文汇读书报上发起《红与黑》几个不同译本的读者调查的讨论,直接引起归化与异化的交锋。许多老一辈翻译家,如傅雷、钱钟书等大多倡导归化的翻译方法,与他们不同,现代的译者更多的是提倡异化,前有刘英凯的“归化―翻译的歧途”,后有孙致礼的“12世纪的文学翻译:异化为主导”。然而,归化和异化绝非两种对立的翻译策略,尤其在散文翻译中更应灵活地结合二者,在需要反映它国鲜明的文化特性和地域特性时,应适当采用异化手法以保持原作的异域特色,而在需要引进异国先进文化时,为了更好地将之融合并吸收,应该适时采用归化手法。有很大一部分的译著都有其偏向的一种翻译方法,不是归化便是异化,而本文所选张培基所著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在不同的文段或者字词的翻译时酌情采用了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充分利用了两种不同翻译策略的优点。下文将分别举例说明该著作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
1.1归化
Example 1:一个人如果天天望长寿如大旱之望云霓,而又绝对相信体育锻炼,则此人心态恐怕有点失常,反而不如顺其自然为佳。
One overrates physical training while dreaming of living a long life must be mentally unbalanced. He should learn to let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 (Zhang Peiji,2007:152)
如果按照中文词意对照翻译句中比喻的话,译文将会是“One dreams of living a long life,just like drought longs for rainy”,此译文对于没有中国文化教育背景的人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理解的。因此,张先生没有翻译这一让外国人无法理解本体喻体关系的比喻,而是按照作者的本意直接翻译。
Example 2:少女时芬芳浪漫的憧憬已经离我模糊而遥远,青年时期追求的苦涩却历历在目,不管是芬芳还是苦涩,都要在这里打一个句号,我从不后悔。
The beautiful dreams of romance in early girlhood were vague and far off. But the bitter experience of courting in later days was still clear before my eyes. Beautiful or bitter,both are of another day. And I’ll never regret at all. (Zhang Peiji,2007:270)
关键词: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文化词语
翻译活动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在全球化的今天翻译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有很多翻译学者对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文化、语言和翻译已成为全球现象。彼得?纽马克是翻译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尤金?奈达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理论基础上,他提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不仅发展了奈达的翻译理论,也给其他翻译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语义翻译力求最大限度复制“目标语的结构”,交际翻译则努力“使译文对目标语言读者产生和源语言读者一样的影响”。
文化词语具有文化特色,反应地理、环境、社会机制、宗教、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特点,因而翻译文化词语异常艰难,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也尤为重要。以下对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文化词语翻译中的应用进行讨论,例子均选自《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
一、运用语义翻译策略翻译文化词语
运用语义翻译策略翻译文化词语主要采用音译法和直译法。如果仅用音译法与直译法无法将原文意思表达清楚,译者可适当在译文中加入解释或注释。
音译法即为根据字词读音进行翻译的方法,是翻译文化词语时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在翻译地名、人名和山脉、河流名称时,音译法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音译法能够保留源语的读音特点和文化特色,有助于促进双方文化的交流。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中,译者也运用音译法翻译了许多文化词语,例如,“烟台”译为“Yantai”,“东山”译为“Dongshan”,“腊八节”译为“laba Festival”。
但音译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文化词语,直译法便是另一种翻译文化词语的有效方法。语义翻译注重保留原文的语法结构,直译法也是如此。因此,直译法是语义翻译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之一。直译法能够保留原文的语法结构,并能更好地保留原文的语义特色。例如“走狗”译为“running dogs”。
音译法与直译法能够有效地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但由于文化差异,有些词语如果仅用音译法或直译法进行翻译未免会令读者难以理解。此时,在音译与直译的基础上加上注释或解释不失为明智之举。适当增加注释或解释能够补充一些必要的信息,帮助读者理解,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例如,将“腊八粥”译为“laba porridge―a kind of rice porridge they make, as a tradition, with nuts and dried fruit”,增益的部分不仅对腊八粥进行了解释,还对其基本原料作了简单说明,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腊八粥以及中国文化。
二、运用交际翻译策略翻译文化词语
有些文化词语拥有复杂的文化背景,此时采用语义翻译策略则略显不足,交际翻译策略则不失为明智的选择。交际翻译策略主要采用意译、替代和增益的方法进行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需要采用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意译法更注重读者的理解,因而是交际翻译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之一。
例:坐食之余,积习难除,不免干些灾梨祸枣的闲人之业。(P119)
译文:In my retirement, I keep the old habit of wielding my clumsy pen.(P121)
“灾梨祸枣”原指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形容烂刻无用不好的书。译者采用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虽然少了些文化特色,但外国读者更容易理解。
替代法也是运用交际翻译策略翻译文化词语常用的方法之一。使用替代法翻译文化词语就是将源语中文化词汇用目的语中相近词汇来替代。例如,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中,译者将“六合”译作“the all embracing”。“六合”指的是“天地东南西北”,与“the all embracing”意义相近,而“the all embracing”更容易让外国人理解。因此,替代法能够更好地让读者理解原文。
增益法是指在译文中增添必要的解释词语,也是交际翻译常用的翻译方法之一。
例:老王卖瓜,只要卖的是好瓜,为什么不能自卖自夸?(P274)
译文:As we know, there is an old Chinese saying disparaging a melon peddler, named Lao Wang, who keeps praising his own goods. Well, why can’t he praise his melons if they are really sweet and juicy? (P275)
“老王u瓜,自卖自夸”在中国是人尽皆知的谚语,但对外国人来说却很陌生。因此,此处译者采用了增益的方法对谚语进行了解释,这样外国读者读起来才不会一头雾水。
三、结语
在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中,强调把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看成一个整体。语音翻译与交际翻译在翻译文化词语时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做补充。翻译文化词语时若仅使用交际翻译策略,则译文便会丧失原文的文化特色。这将严重影响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交流。相反地,仅使用语义翻译策略则会令译文复杂难懂,令外国读者很难理解。因此,在翻译文化词语时,要将这两种翻译策略结合起来。这样既能保留原文中的文化特色,又能保证译文通顺易懂。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根据文本类型与具体的文化词语采用相应翻译策略。有时,在同一文本甚至句子的翻译中,可能需要应用两种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廖七一等。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三言二拍 翻译 传播
明代由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以及由凌濛初撰作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被总称为“三言二拍”。小说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明代的社会风貌,很早就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自16世纪起,“三言二拍”开始了它在英语世界里的文化旅程,期间经历了不断被翻译和误读的复杂过程,逐步被接受与肯定,如今在西方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评价。
追溯“三言二拍”在英语国家的译介历史,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萌芽期:(18—19 世纪)
据今所知,“三言二拍”中的作品最早被译为西方文字的是《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怀私怨狠仆告主》,《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三篇,首见于1735年法国巴黎出版的《全志》(迪哈尔德主编),它们也是中国小说中最早被译为西文的作品。而“三言二拍”最早的英文版本正是通由这个法文版所译成的,这正好验证了比较文学流传学中循环式圆形影响研究里关于异质文化圈的流动图的第一种方式:“英国人通过法国认识中国文化的交叉式间接影响模式”。
复苏期 (二十世纪前半叶)
进入到二十世纪,英语世界中的“三言二拍”研究呈复苏,升温的趋势。一方面,译文选篇的数量增多,涉及面增广;另一方面,关于“三言二拍”的研究著作也在西方相继问世。先说第一方面,之前的译文都是零散的穿插于各种故事集中,出现在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中。而在二十世纪的初期,就出现了由豪厄尔编译的《今古奇观:不坚定的庄夫人及其他故事》。在这本书中,一共收录了六篇作品,并配有插图,在序言部分对《今古奇观》的作者和成书情况都做了介绍。这样独立完整的译本出现,在英国文学界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作为文化输出国的中国译者以及文学家,也介入到了“三言二拍”的翻译活动中。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在1957年由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名妓的宝箱:中国10-17世纪小说选》一书中,共译了“三言二拍”中的二十篇作品。至于第二个方面,西方学者对于“三言二拍”的研究著作,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的中期,并在五十和六十年代有了一些专题论文发行。
丰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英语世界里的“三言二拍”研究进入到了一个全面丰收的时期。我们同样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在作品翻译方面,出现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的全译本,而《醒世恒言》的全译本也正在进行中。著名汉学家韩南教授的译本(Falling in Love: stories from Ming China),在学术和研究的价值方面都达到了顶峰,堪称经典。在学术研究方面,从七十年代开始,可以说是英语世界里明清小说研究的丰收期,随着对明清小说整体研究的进展,“三言二拍”的研究也有了重要的发展,韩南教授对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基本能看清“三言二拍”在英语世界里的译介情况。从时间上看,如果将1736年约翰?瓦茨对于法文版翻译作品的改写译本作为开始,“三言二拍”的英语译介已经超过了两个世纪。在这个漫长的历史中,从无人关注到广为流传,“三言二拍”一步步走入英语语境,这正是文化语境起了作用。一个国家特定时期的特定外国文学作品译介必然受到现实文化语境的制约。当代翻译学研究者佐哈就提出:“接受文化的社会文学条件部分地选择了翻译作品。”具体到“三言二拍”的英语译介,我认为有几个显著特征:第一,文化输出国译者的忽略;第二,文化接受国翻译力量的重视;第三,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
第一个方面:文化输出国译者的忽略。通过梳理英语世界里的“三言二拍”译介史表明,早期参与英语译介的主要翻译家多以来华的外交官、传教士为主,而后期,欧美各大高校的汉学家成为了翻译和研究的主流。英语世界对中国古典文学中优秀作品的翻译,大多都得到了中国翻译力量的支持。例如明清古典小说中的《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聊斋志异》等都有由中国译者译出的完整或近乎完整的英文译本。较之而言,“三言二拍”的英译主要是通过英语世界的译者完成,基本都属于文化接受国自发的翻译活动,文化输出国没有参与。究其原因何在?这与国内学术界之前对“三言二拍”,甚至是整个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忽视是分不开的。
第二方面:文化接受国翻译力量的重视。“三言二拍”小说中的多篇故事都有目的语国家的译者完成的英语译本,且版本众多,广受好评。韩南教授翻译的作品:Falling in Love: stories from Ming China更是走进了很多美国大学的课堂,被列为参考书目。这会令大多数中国人困惑:当西方人接触中国小说时,在国内《红楼梦》、《儒林外史》已成为绝对经典,但他们却选择了“三言二拍”甚至在中国更为被忽略的李渔作品作为翻译,研究的主要对象,原因何在呢?把中国文化的西传,和西方对于中国小说的接受结合起来作历史性的考察,或许可以为上述问题提供某种答案:正是中西不同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引发了这种差异。首先,“三言二拍”和李渔小说契合了目的语国家的审美趣味。其次,由于译者处于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文化、不同政治话语系统,有着不同的翻译目的。将一个特定作家、作品介绍到本国,译者本人必有其对作家作品在文学、思想上的特殊理解,必然对其的翻译活动产生影响。同时,文学译介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和接受,而文学接受必然受制于文化语境。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相融合,接受和理解才有可能实现。
最后第三方面: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三言二拍”能够在英语世界成功地被翻译、研究,与二十世纪日益密切的中西跨文化交流活动相关。十九、二十世纪,随着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古典文学亦随着文化交流远游域外。“三言二拍”的英译就此经历了一个由浅而深,由零散而系统的发展过程。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出现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丰富和深入。中国学术界对于古典白话小说及其研究起步较晚,且相对于诗词,戏曲来说不够重视,但由于韩南教授及一大批外国汉学家对此做出的卓越贡献,使得西方学术界,甚至东方的研究者都更加关注中国古典白话小说。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三言二拍”的研究方面,也体现在其他一些被中国学术界长期忽视的古典白话小说上。
参考文献:
[1] 曹顺庆《比较文学论》,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