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故事【最新4篇】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爱的故事【最新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爱的故事 篇1

每当一到要给贫困山区的人民捐款的时候,我的眼前总是会浮现一位家庭并不富裕的同学,想知道为什么吗?往下看吧。

记得那是五年级的时候,学校要大家给贫困山区的人民捐款。同学们纷纷活跃起来。向家长要钱后,你十块,我五块的捐款,最后只剩下那位三餐勉强能吃饱的同学。当负责收款的组长来到他的面前,问:“你捐多少钱?”“我……”那同学稍微动了一下,“我可不可以过几天再捐款啊……”话还没讲完,四周的人就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了充满了嘲笑,藐视。组长漫不经心地说:“可能吗?”“我一定会捐款的!”那位同学十分坚决地说。组长想:这家伙准是不想捐款,在吹牛吧!面对着嘲笑,那位同学还是一声不吭,一动不动。

第二天,那同学仍然是那么冷静,其他同学开始讨厌他了。那同学没说什么,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做什么。老师也解释说,他的家庭情况不是很好,他不捐就不捐吧。而老师也在想:他不捐款我能理解,可他为什么还要说谎呢?或许在那同学的眼里,四周都有着黑暗的目光,只有他的座位上的桌子和地板都是十分干净,几乎没看见过零食袋,有的话也是其他同学扔的,因为他根本没钱买。

到了第三天,收款的组长来到他面前,和他开玩笑:“今天可是最后一天了,你到底捐不捐啊……”忽然,组长的嘴巴成了O型。只见那同学拿出一盒子,里面盛着一叠叠的零钱,都是几毛钱和几元钱的。组长的口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大大,脸犹如被冰封,他一生都没见过拿这么多零钱来捐款的。其他同学也大吃一惊,并帮他数一下数目——天啊,131.7元,捐款数目居然超过比较富裕的同学捐款,由最后一名成了第一名……

另一同学问:“昨天在垃圾回收站看见你,难道你是靠收破烂得来的?”那同学点了点头,然而,全班所有人都被震惊了。

有首歌讲:“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要我们像那位同学一样,穷也付出自己的一点爱心,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

爱的故事 篇2

哈恩是个医生。1961年的一个晚上,他突然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是朋友勒夫打来的。他在电话里告诉哈恩一个惊天大秘密:政府决定明天凌晨一点聚集部队在柏林街上设立柏林墙,从此切断东西德的所有联系。

一听这话,哈恩的一颗心怦怦直跳。二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东边是苏联托管区,西边是美英法托管区。现在,政府为什么要设立柏林墙?而且,勒夫是怎么知道这么绝密的消息的?

勒夫叹息一声,说:“柏林不得不分离了!你知道的,我是个无线电爱好者,也是此中高手,刚才我无意中截获了政府调集部队的电报。哈恩,你马上去西柏林找爱丽丝吧,迟了就来不及了!”说完,他急匆匆地挂断电话。

哈恩放下话筒,一看墙上的挂钟,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事不宜迟,他立即动手收拾好东西,扎成个包袱,准备出门。这时,门外却突然响起了炸雷一般的敲门声。哈恩一惊,心想:难道消息走漏,警察这么快就找上门了?他忙把包袱往柜子里一塞,定了定神,出去开了门。

站在门外的是个包着红头巾的老人,她一脸焦急地告诉哈恩,她的女儿难产,要哈恩马上出一趟急诊。哈恩心急如焚,再瞥了眼挂钟,时针已经指向了零点整,他已经没有时间了!这样一想,哈恩咳嗽几声,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出不了急诊。“求求您了,这关乎两条人命呀!我求您无论如何都跑上一趟……”老人流着泪,跪在哈恩面前。

怎么办?哈恩为难了:出诊吧,万一道路封锁,自己就失去了和爱丽丝团聚的机会;可要是不去的话,一大一小两条人命摆在前面,怎么能够见死不救呢?哈恩长叹一口气,转身背起了急救箱。

手术进行了两个多钟头,母子得救了。可等哈恩疲惫地走出门,发现一路上,大军已经严严实实封锁了道路,还拉起了铁丝网,正在加紧施工筑墙。哈恩知道,他已经永远失去了和爱丽丝团聚的机会!

眼看和爱人相见无期,哈恩含着泪水,给爱丽丝写了一封分手信,劝她忘掉自己,开始新的生活。信写好了,但此时东西柏林的邮路已经不通,于是哈恩费尽周折,把这封信寄到了国外朋友那里,再让朋友把信转寄给西柏林的爱丽丝。

几经辗转,哈恩收到了爱丽丝的回信,上面说:我相信,柏林墙会有倒塌的一天!你为什么没有勇气等下去呢?哈恩,今生除了你,我谁也不嫁!

在信里,爱丽丝问哈恩,是否还记得他们之间的爱情暗号?从明天起,每天早上八点,她都会来到华歌尔咖啡厅门口的柏林墙下,像以前一样敲响爱情的暗号!

哈恩当然记得那个爱情暗号。那时,爱丽丝还是女子学校的学生,哈恩则是实习校医。一对年轻人热烈相爱了,可女子学校是不许谈恋爱的。为了表达思念之情,爱丽丝每天都借故来到校医室模仿“我爱你”这句话的语气节奏,用手指“笃、笃、笃”轻敲三下;而哈恩也会假装不经意的样子,在桌子上回敲这三个音符。这爱情暗号一直伴随爱丽丝完成学业……

捧着信,哈恩眼里泛起了泪花,心说:是呀,为什么不能继续坚持下去?相爱的人是没有什么可以阻隔得了的,因为他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为了越过警戒线,接近柏林墙,哈恩放弃医职,报考了警察。一番努力后,他顺利成了柏林墙外的一名巡逻警察。

站岗值勤的第一天,哈恩怀着激动的心情,守候在华歌尔咖啡厅门外的高墙前。很快,手表的指针指向八点,他把耳朵紧紧贴在墙上,果然墙的那边传来微微的颤动,“笃、笃、笃”三个音符无比清晰地钻进他的耳膜。哈恩瞬间热泪盈眶:这是爱丽丝啊,她没有食言!借着钟楼响起的整点钟声作掩护,哈恩颤抖着手,从怀里掏出一个石头,“笃、笃、笃”地敲了三下……

就这样,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哈恩和爱丽丝坚持每天在柏林墙前敲响爱情暗号,不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

这天,是爱丽丝的生日。哈恩特意早早地守候在柏林墙下。时间一到,他心情激动地掏出石头,刚在墙上敲出“笃”的一声响,身后突然伸出一只手,一把抓住了他:“哈恩,你在干什么?”

哈恩回头一看,原来是警察局局长。他大声吼道:“身为警务人员,你居然破坏柏林墙,毁坏领袖的神圣画像。现在,我宣布你被捕了!”

哈恩这才注意到,面前的柏林墙上多了幅国家领导人的画像,油墨还是湿的,而他刚才所敲击的位置就是领导人的右眼,现在已经油墨模糊……哈恩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他清楚对领袖不敬是最大的罪名,自己即将面临的是牢狱之灾!此后,他将再也无法和爱丽丝一起敲响爱情暗号了。想到这里,哈恩用力挣脱局长的手,扑到墙上继续“笃”地敲了一下。

“你还敲?”局长怒吼着,一脚把哈恩踢翻,抓住他的手腕,把他拖离了柏林墙。看着越来越远的柏林墙,哈恩牙一咬,攥紧手中的石头往上一敲,没料到却敲在了局长的头上,顿时鲜血直流。

这时,警察局的科尔探长带着几个警察闻讯赶来,冲上前抓住哈恩。哈恩用力把手中的石头朝柏林墙扔去,石头砸在墙上,发出“笃”的最后一声响。哈恩笑了,他已经敲响了爱情暗号的最后一个音符……

哈恩被判了八年。在监狱里,他看着眼前高高的旧墙,恍惚中仿佛又回到了柏林墙下。一到早上八点,哈恩就情不自禁地像以前一样把耳朵贴上围墙听一听。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墙的那边居然传来了清晰的敲墙声,“笃、笃、笃”一声一声撞击着他的耳膜。一时间,哈恩呆住了。

第二天,墙外依然准时响起熟悉的敲墙声。这回,哈恩听清楚了,绝对不是幻觉。他不禁又惊又喜,忙用手中干活用的小铁锤,“笃、笃、笃”地回敲了三下。

以后的日子里,就像在柏林墙下一样,每天墙外都响起哈恩熟悉的爱情暗号,他陷入了迷茫:难道真的是爱丽丝?可这里是离柏林一百多公里的监狱啊!迷茫归迷茫,这不绝的敲墙声还是给了哈恩安慰。

八年后,哈恩出狱了。他迫不及待地走出监狱大门,外面灿烂的阳光下,站着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竟是勒夫!此刻,哈恩什么都明白了,陪伴自己走过八年的不是爱丽丝,而是他的朋友勒夫!哈恩紧紧地抱住勒夫,哽咽着说:“谢谢你!谢谢你!”

勒夫告诉哈恩,自己贿赂了监狱里的看守,让他们在劳动的时候,给哈恩安排一个靠墙的位置。这八年来,勒夫每天偷偷来到监狱的围墙下,给哈恩敲响爱情暗号。说到这里,勒夫拍着哈恩的肩膀说:“你没有必要感谢我,因为我们是朋友。你真正要感谢的人在东柏林!因为……他每天冒着风险,替你在柏林墙上敲响爱情暗号……”

“是谁?”

勒夫回答说:“是科尔探长!因为十三年前的那个深夜,他被紧急征调去筑柏林墙,无暇照顾快要生产的妻子。是你的出诊,挽救了他妻子和儿子的性命呀!”

很多年后的一个早晨,哈恩最后一次在柏林墙上敲响爱情暗号,然后只见在无数群众的欢呼声中,一辆大型推土机轰隆隆地开过去,推倒了象征着分裂的柏林墙。

哈恩和爱丽丝终于相见了。整整二十八年的等待,他们流着泪对望着,一步一步地走近,最后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爱的故事 篇3

说到杨绛,我们一定会想到钱钟书那句经典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的确,杨绛因为才德兼备,被人们尊称为“先生”。

她通晓多国外语,翻译过外国名著、创作过精彩的剧本,以92岁高龄撰写的家庭回忆录《我们仨》,受到了海内外读者的强烈欢迎,销量突破百万册……

而在家庭生活中,她亦是丈夫心中无可替代的爱人、知己,是孩子眼中最温柔可亲的妈妈。

杨绛与丈夫钱钟书一生只有一个女儿钱瑗,小名圆圆。

对于圆圆的养育、教育问题,他们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因为他们实在是太疼爱圆圆了,竟做出决定不再要第二个孩子,免得分薄了这份纯粹的爱。

圆圆沐浴着父爱、母爱,幸福地长大了。

她学习成绩优秀,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因为精通俄语、英语,她留校任教,成为了受学生爱戴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性格随和、谦逊和蔼,从来不为自己的家庭背景感到骄傲,同事提起她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圆圆能够成长为如此优秀的女性,杨绛和钱钟书的正面教育和引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杨绛夫妇态度十分开明,他们从来不会逼迫孩子去学习什么、阅读什么。

可圆圆还是爱上了读书和学习,这是因为她身处的家庭环境满布书香,爸爸妈妈平时也总是喜欢读书、做学问,成了她的好榜样。

圆圆年纪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书中藏着有趣的世界,所以不用爸爸妈妈提点,她自己就会捧着有趣的书籍读起来。

到她11岁时,《西游记》、《水浒》都已经读完了,专门写给孩子看的儿童文学对她来说有些过于浅显,她反而喜欢读文言风格的西洋小说。

后来她又自己学起了外语,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翻字典查找答案。

有一次实在查不着了,才去请爸爸帮忙,可爸爸却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鼓励她再想想办法。结果,圆圆翻了五本辞典,才终于解开了疑惑。

就这样,圆圆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她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大人有时想要考考她,却发现很多事情都难不住她。

也难怪她能够成长为学术精英,还曾经开创过英语文体学,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才女。

疼爱孩子,却不过分溺爱

圆圆是杨绛夫妇唯一的女儿,不难想象他们对她有多么珍爱、呵护,但同时他们也很注意把握疼爱与溺爱的尺度,希望能够把女儿教成有出息的孩子。

从圆圆很小的时候,杨绛夫妇就鼓励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培养她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懂事的圆圆像个小大人似的,会在爸爸生病的时候,唱着歌谣安慰他。还会在爸爸出差的时候,担任起“照顾妈妈”的重任。

杨绛先生曾经在《我们仨》中饱含深情地回忆道:

“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正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充满爱的家庭氛围,才能培养出这样贴心、孝顺、善良的好孩子。

让自己成为孩子最好的玩伴

杨绛夫妇教育孩子,从来不会摆出父母的威严,而是放低姿态,和孩子做朋友、做玩伴。

在陪孩子玩耍、嬉戏的过程中,对她进行正确的影响,孩子更加愿意接受,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亲密。

在《我们仨》中,杨绛先生就回顾了很多与圆圆相处的温馨片段:

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

钱钟书和女儿的相处方式,着实让杨绛感到啼笑皆非:

钱钟书有时会对圆圆“恶作剧”,把一堆小玩意塞到圆圆被子里,等晚上圆圆上床睡觉时,常常会被吓一跳,钱钟书却被逗得哈哈大笑。

圆圆当然不会示弱,她曾给父亲画过一幅漫画,标题是“我爸爸正在干大事”的英文,内容却是钱钟书坐在马桶上用力的样子。

父女俩互相恶搞的趣事还有很多,也让杨绛忍俊不禁。

也正是这样的亲子关系,才培养出了圆圆乐观、开朗的性格。

她不光和父母相处得十分融洽,还建立起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无论走到哪里,她都能把快乐带给大家,赢得了人们深深的喜爱。

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挫折,她也总是能够从乐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还常常用幽默自嘲的办法自我开解,让自己的心境保持淡定、洒脱,这样的生活态度正是杨绛夫妇最希望看到的。

“我一生的杰作就是钱瑗”,杨绛先生曾经用自豪的语气这样说道。

是的,能够将女儿培养得如此优秀,实在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可惜天妒英才,1997年,圆圆不幸因病去世。

1998年,相守一生的爱人钱钟书也离开了杨绛先生。

不敢想象杨绛先生究竟是如何熬过这段最悲痛的时光的,但幸好,她还有《我们仨》作为唯一的精神支柱。

这本书最初的设想是由他们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奈何造化弄人,杨绛先生成了唯一的执笔者。

她一面回忆和爱人、女儿度过的快乐往昔,一面记录下美满家庭点点滴滴的动人细节,留下了这本回忆录《我们仨》。

《我们仨》笔调轻松、措词朴素、情绪克制,但很多读过它的人,却会被深深地打动,甚至会泪湿眼眶。

它能够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与爱人、孩子相处,也能够让我们懂得珍惜、享受眼前的幸福,把握生命中每一个弥足珍贵的瞬间。

爱的故事 篇4

母爱如一杯奶茶,散发着浓浓的香味;母爱如一朵茉莉,虽然平常无奇,但却芳香四溢;母爱如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我睡得正香,忽然听到了“叮叮……”的响声,我朦胧地睁开了双眼,拿起了闹钟,一看,不是闹铃声。那是什么?管他昵,再睡会儿。过了一会儿,一个疲惫而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哦,原来是妈妈,她轻轻地帮我拉好了掉在地上的被子。摸了摸我的额头,说了一句:“睡好才能更好地学习,加油啊……”听了这些话,想想昨天我试卷上的红叉叉,我的心碎了,两滴热乎乎的东西顺着眼角流了下来。我一把抱住妈妈。

“妈妈,我知道了,我会加油的。”

“那就好,我去煮早饭,你再睡会儿吧!”

不知不觉,我又进入了梦乡。

爱的故事敉不胜数,犹如沙滩上的贝壳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还记得那一次,外面下着大雨,早上我穿着运动鞋来到学校,可还没到中午,脚上就湿了。我好后悔没听妈妈的话穿雨靴啊。放学了,我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朝我跑了过来,是妈妈,她给我送来了干净的袜子和鞋。而她自己早已变成了“落汤鸡”。

我爱妈妈,更喜欢这些爱的故事。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