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的共同政治基础指的是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共同奋斗目标任务,以及完成这些目标任务必须遵循的准则、原则和要求。由于政协是政治组织,开展的是政治工作,发挥的是政治作用,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对于推动人民政协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如果说人民政协是一座大厦的话,它就是建立在政治基础之上的。具体说来,人民政协政治基础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基础是人民政协筹备、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人民政协的筹建工作为什么能够在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后得以进行呢?最主要的就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等热烈响应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政治主张,有了坚实的共同政治基础。正如毛泽东1949年6月15日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这个政治基础是如此巩固,以至于没有一个认真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民主人士提出任何不同的意见,大家认为只有这一条道路,才是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的正确的方向。”
人民政协的建立,同样有赖于共同的政治基础,这个政治基础就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刘少奇在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会上的讲话,对此做了深刻论述。他指出:“在今天建立起来的全国人民的革命大团结,是有它的坚固的政治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即将由政协筹备会提交全体会议讨论和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
人民政协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共同的政治基础,只不过不同时期具体内容有所不同罢了。1954年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通过的人民政协首部章程,提出了人民政协必须坚持的七条准则。周恩来在全国政协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六十二次会议上指出:“这七条准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人士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于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了六条政治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叶剑英在1977年全国政协四届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讲话指出,“这六条标准,也是我国现阶段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当然也是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政协逐步形成了现在四句话的政治基础,即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领导的人民政协的建立和发展,之所以必须有牢固的共同政治基础,根本原因在于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包含了各种不同政治力量,如果没有共同政治基础,就无法将这些力量凝聚起来,进而完成共同的历史使命。
(二)政治基础是人民政协阵容和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人民政协的阵容和规模同其政治基础密切相关。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民政协政治基础的外延扩大,其阵容和规模必然相应扩大;另一方面,一些以前没有参加到人民政协中来的阶级阶层、群体和人士,如果认同该政治基础,便可以吸纳到人民政协中来。
人民政协成立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其政治基础先后为共同纲领、七条准则和六条标准,其阵容和规模相应地稳定在29个界别上,只是在具体参加人员上不断增加,包括一些国民党战犯中的特赦人员,因认同人民政协政治基础,特别是愿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也被安排为政协委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一战线由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成为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统一战线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由此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特别是四项基本原则成为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人民政协政治基础的重大变化,直接导致了其阵容和规模的扩大,由29个界别发展为34个界别,其中最突出的是增加了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港澳同胞。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党的十六大明确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纳入统一战线性质表述,统一战线由“三者联盟”发展为“四者联盟”。与之相适应,人民政协也及时将赞同其政治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吸纳到人民政协中来,从而成为人民政协的新成员。
(三)政治基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基础。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观点,即“人多力量大”。但“人多力量大”是有条件的,其中最为要紧的条件就是要有共同奋斗目标,从而使人们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否则就会力量分散,甚至因用力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
人民政协成立60多年来的历史证明,正是因为有了“五一口号”的政治基础,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才能够团结在一起,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国旗、国歌、纪年,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协商建国做出了重大贡献;正是因为有了共同纲领、七条准则、六条标准和改革开放后的四句话政治基础,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才能够凝聚成强大的力量,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促进了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为协商兴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它是人民政协明辨是非、处理矛盾的基础。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同样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体,容纳了不同的阶级阶层、不同的党派群体、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和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由此决定了人民政协内部出现不同的意见、看法、观点、主张都是必然的,产生一些分歧、矛盾也是必然的。
怎样判断人民政协内部各种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主张的是非对错呢?最根本的就是政治基础。具体来说,凡是违背共同政治基础的意见、看法、观点、主张,都是错误的;凡是符合共同政治基础之上的意见、看法、观点、主张,都是允许的,甚至是应当欢迎的。
怎样正确解决人民政协中的分歧矛盾呢?最根本的还是政治基础。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明确六条政治标准,既“可以用这些标准去鉴别人们的言论行动是否正确”,还“可以使批评和自我批评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这是因为,凡是拥护六条政治标准基础上产生的矛盾,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都要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
人民政协政治基础的
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政协政治基础是逐步完善形成的。1982年政协章程规定的人民政协政治基础是三句话,即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2004年政协章程又增加了一句话,即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四句话是一个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后两句话是目标任务,前两句话是根本要求。
(一)关于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祖国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今时代,热爱祖国就是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密切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产生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发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更应该自觉地热爱、忠诚、报效中华人民共和国。
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人民政协各参加单位及所联系人士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台湾和已经回归祖国的香港、澳门,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都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许多国外侨胞也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对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国外侨胞来说,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不要求他们都赞成社会主义制度。但必须指出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祖国统一,是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邓小平曾讲过香港爱国者的标准,这对台湾、澳门地区同样是适用的,他说:“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只要具备这些条件,不管他们相信资本主义,还是相信封建主义,甚至相信奴隶主义,都是爱国者。我们不要求他们都赞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求他们爱祖国、爱香港。”
(二)关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级、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中国存在着许多政治和社会力量,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由以下几个关键条件决定的。
首先,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的。党的先进性具有丰富内涵,基本方面有这样几个。一是它是由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组成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二是它是以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先进人类思想成果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是它是以先进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和组织起来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统一,是科学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其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力量决定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这种力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拥有450多万个基层组织和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是有着近70年执政经验的执政党。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具有崇高威望,具有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共同奋斗。
再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卓越贡献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作出的贡献,是任何其他政党和政治力量所不能比拟的。一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二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三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强盛中国,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华民族将强起来,昂首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总结历史经验,人民政协拥护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本要求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定不移地围绕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工作,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党提出的目标任务竭诚奋斗。具体到新时代,就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三)关于拥护社会主义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这段重要论述,从历史、现在、未来三个维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这也是拥护社会主义事业成为人民政协政治基础的根本原因。
从历史维度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政协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自觉选择。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包括参加人民政协的许多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尝试了各种主义救国救民,包括资本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工团主义等等,但都没有能够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最后,这些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反复比较选择了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证明并且正在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和强盛中国。所以说,将拥护社会主义事业作为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有着坚实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基础。
从现实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政协自己的事业。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共同任务和目标;另一方面,人民政协事业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将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同奋斗,是人民政协的神圣光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这种意义上说,将拥护社会主义事业作为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还有着坚实的共同理想、共同利益基础。
从未来维度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人民政协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明确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就要在这四个方面着力,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关于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而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又是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
改革开放后,爱国统一战线形成了大陆范围内和大陆范围外两个范围的联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共识,因而它的提出拓展了统一战线的政治光谱,使之必然成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同时也必然成为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人民政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都要有智出智、有力出力,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汇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之中。
巩固人民政协政治基础的
主要途径和重要原则
人民政协巩固共同政治基础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进政治认同的过程,而这就离不开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民政协就具体体现为学习教育工作。人民政协成立60多年来,围绕巩固共同政治基础,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教育途径和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一)加强学习教育、巩固共同政治基础的主要途径。组织开展集中的学习活动。长期以来,人民政协创造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如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组织学习,举办全国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学习讲座、全国政协委员学习研讨班和依托各专门委员会举办学习讲座,举办在京全国政协委员学习报告会等。在这些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中,都把人民政协政治基础内容贯穿其中,从而不断强化了广大政协委员的共同政治基础意识。
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是人民政协加强学习教育、巩固共同政治基础的两个基本方式,社会实践有助于学习活动中得到的新的认识的深化,学习交流有助于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看法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将学习教育寓于各种履职工作中。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的履职活动是政治活动,因而将学习教育寓于各项履职工作中,同样是人民政协加强学习教育、巩固共同政治基础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更经常、更大量的方式。
(二)加强学习教育、巩固共同政治基础的重要原则。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包括了各方面代表人士,做的是特殊的群众工作,因而必须坚持符合他们特点的学习教育原则。
坚持自愿原则。政协章程明确规定,人民政协的学习是自愿基础上的学习。这就是说,学习要靠自愿,不能强加于人,更不能强迫命令。当然,自愿并不等于自流,放松对学习工作的组织领导。而要根据政协委员的特点,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精心组织好学习教育活动,使之学有所得、教有所获。
坚持自我教育原则。人民政协中大家多、名家多、专家多,许多都是教育别人的人,做他们的教育工作,必须坚持自我教育的原则。具体说来,就是坚持“三自”,辅之以“三不”,即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唯此,才能使学习教育成为一种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生活,也才能收获到提高认识、增进共识、巩固政治基础的效果。
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人民政协的学习教育活动,从来都不是为学习而学习,为教育而教育,总是针对政协委员的具体思想状况,开展有其针对性的学习教育,从而达到巩固政治基础的目的。因此,人民政协的学习教育活动,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注意通过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不同时期政协委员的思想状况,同一时期不同党派群体和人士的思想状况,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巩固共同政治基础。
(作者系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
坚持人民政协政治基础的重要性相关文章:
1.政协委员主要职能
2.区委政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2018政治生活的知识点总结
4.市委政协工作会议讲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