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一起学习吧!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祈祷(táo) 孤孀(shuāng) 门槛(kǎn) 气冲斗牛(dóu)
B.校补(jiào) 哺育(bǔ) 修葺(qì) 心有灵犀(xī)
C.殷红(yān) 诘问(jié) 愧怍(zuò) 颠沛流离(fèi)
D.纠纷(jiū) 赘(zhuì) 赤裸(kē) 深恶痛绝(è)
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选聘 滞笨 缈小 鞠躬尽萃
B.婉转 烦锁 茏罩 目不窥园
C.深宵 狂澜 陡峭 仙露琼浆
D.班斓 取缔 绸密 忧心冲冲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
B.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D.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C.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6、名著阅读(4分)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小说家 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 的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 号”,大海中自由航行。这位作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 ”。
7、默写填空
(1)此夜曲中闻折柳, 。
(2)故园东望路漫漫, 。
(3) ,一览众山小。
(4) ,自缘身在最高层。
(5)可怜夜半虚前席, 。
(6) ,青草池塘处处蛙。
(7)予独爱莲之 , 。
(8)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诗句: , 。
(9)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 。
二、阅读(47)
(一)诗词赏析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9、从修辞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课内文言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0、本文选自 ,作者 ,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学者、文学家。
1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山门圮于河( )
(2)阅十余岁( )
(3)求石兽于水中( )
(4)棹数小舟( )
(5)湮于沙上( )
(6)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
(7)转转不已 ( )
(8)但知其一( )
12、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
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⑵众服为确论( )
⑶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13、翻译下列句子。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⑶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4、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2)
道理:
启示:
(二)课外文言文(8)
揠(yà)苗助长
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揠,拔)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人,这里是指家人)曰:“今日病(病,累)矣!予(予,我)助(助,帮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槁,枯萎)矣。
15、解释下列加线的字。
⑴谓其人曰( )
⑵其子趋而往视之( )
16、说说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
⑴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
⑵其子趋而往视之( )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2)苗则槁矣。
(三)
没有发芽的种子
邱海泉
①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切像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不定有什么东西让人心头一动。比方说一只小狗十分顽皮地向你撒娇吠叫,比方说一滴挂在枝头上的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向你暗送的秋波„„那天,我却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
②我不知何时已经信马由缰地走到郊外了。在一个农家的门口, 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花是喇叭花,开得那个热闹„„但我之所以如此迷恋它的原因,不全是因为那小精灵冰清玉洁的可爱姿容,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不期而遇了我的故人旧友。
③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个村童毛孩。一天早上跟父亲下地锄草,就在一个土壕里看见了那片开得正艳正好的花儿。我禁不住诱惑,跑下壕去,蹲在地边,手摩挲起花儿,半天不想起来。父亲却早在我身后喊了起来:别踩坏花儿,那是你大伯家种的二丑。我这才知道这一地可爱的花儿原来是一味中药材。
④那一霎,伫立在那儿,我眼里看的是盛开的花儿,心里纷飞的却是打开了尘封的往事。久久地流连盘旋在那儿,我突然看见二丑花成熟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我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心里想,待到来年开春,我要把它种到阳台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形影不离地天天厮守在一起了。
⑤在我的期盼和浇灌中,喇叭花的幼苗一天天长高了。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满了阳台,真令人惊讶!它的花不只开满了我的花园和阳台,而且也弥漫浸透了我生命的空间——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样洒在我的头上。邻居们也都来欣赏参观我的花儿,而且连连称赞说:真好看真好看哟。有个朋友还拿起照相机拍了照片,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⑥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信封说: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我一看,说: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她说:今年已经有新种子了,还要它干什么?尽碍事儿,我扔了。说着顺手丢进了垃圾篓。
⑦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⑧看着那些被丢弃的花种子,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那么粗心?是我,把那几粒可怜的种子一生最灿烂的时刻错过了!是我这个刽子手,把它们永远永远地埋没在抽屉和黑暗里了。此后好多天,一到阳台上,看见那些开得天真烂漫的小花,我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我幼时的夙愿,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
18.文章以“没有发芽的种子”为标题有哪些含义?(2分)
19.第①段侧重描述散步时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20.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4分)
(1)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2)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21.文章围绕“喇叭花”(种子)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22.文章最后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感悟?(2分)
情感
感悟
三、写作(50分)
23、在你的成长中,总有那么一些往事,一段经历,一种情感,他们或许让你高兴,或许让你痛苦,或许让你迷惘,或许让你释怀,或许让你惭愧、尴尬,甚至难堪……但不管何种感受,都值得你去记忆。请以“总有 值得记忆”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加上适当的词或短语,补足题目。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2、C
3、A
4、 D
5、 A
6、凡尔纳 尼摩 诺第留斯 现代科学幻想之父
7、
(1)何人不起故园情
(2)双袖龙钟泪不干
(3)会当凌绝顶
(4)不畏浮云遮望眼
(5)不问苍生问鬼神
(6)黄梅时节家家雨
(7)出于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9)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8、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9、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将“落红”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10、《阅微草堂笔记》、纪昀、
11、
(1)倒塌(2)经历(3)寻找
(4)划(船)(5)埋没
(6)颠倒、错乱(7)停止(8)只
12、
(1)被(2)认为(3)成为
13、
(1)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带走呢?
(2)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泥沙成为坑洞。
(3)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表面现象,而不了解深层本质的情况太多了,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14、道理:
(1)遇事不能主观推论,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2)实践出真知。
(3)实践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启示: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尽可能少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话。
15、
⑴告诉,对……说
⑵快步走
16、
⑴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⑵代禾苗
17、
⑴宋国有一个听说自己的禾苗不长而拔禾苗的人。
⑵禾苗已经枯萎了。
18、
①没有种完遗忘在抽屉里的喇叭花种子。
②幼时的夙愿,淡忘了多年的理想。
19、散步时的心情是松弛和愉快的,一些不起眼的事物都可以触动自己, 引发自己的感慨;为下面写喇叭花做了铺垫。
20、
(1)“呆”字是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喇叭花的惊讶和痴迷。(2)“揪”字是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女儿丢弃喇叭花种子的心痛之情。
21、
①“我”被喇叭花吸引;
②回忆儿时见到喇叭花开放时的情景;
③捡拾喇叭花种子;
④在阳台上栽种喇叭花;
⑤女儿丢弃“我”遗忘的喇叭花种子。(说明:答出四点即可)
22、深深的自责(内疚),淡淡的忧伤。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梦想),要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梦想) 。
23、作文(略)
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基础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 , 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
(4)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满怀豪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把杜牧的《泊秦淮》默写完整。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深恶痛绝)之的。
(2)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xuān nào(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3)但当我āi dào(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4)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yǐ shēn zuò zé( 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3.(2012年广东省卷)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
C.费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
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把“不管”改成“尽管”)
4.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D)(3分)
A.海交会整合了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了双赢。
B.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
C.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 地扎进去。
D.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5.根据前后句式,补充完整,形成排比句。
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平地。如果你是大海,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小溪;如果你是春色,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秋颜;如果你是种子,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沙砾;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微笑,沉默不语。
二、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题。
(一)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C)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可以靠近去玩弄它啊。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喜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8.文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的词语是“_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9.下列对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二)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④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⑥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②贮录:储存,收存。③遗(wèi):给予。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⑤未展:来不及。⑥军人:这里指官军。
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母好食铛底焦饭 食:吃
(2)袁府君即日便征 征:出征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每逢煮饭,(陈遗)就把锅巴储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12.当时的人们认为陈遗能够在战争中活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当时的人们认为陈遗能够在战争中活下来是因为他对她母亲有孝心,是上天对他纯真孝心的报答。
(三)《最后一课》选段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3.请概括选段内容。
(韩麦尔宣布了后一课的结束。)
14.“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中的“忽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它说明大家学得非常专心,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响起的钟声出乎大家的意外。)
15.为什么听到钟声、祈祷声、号声,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
(因为这宣告着最后一课的线束,从此他将不再能教法语,孩子们也将不再能学法语)。
16.“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
因为他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所感染,并为之感动所以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17.写两个单词,为什么需要他“使出全身的力量”?
因为他内心无比悲痛,这个动作倾注了他的爱国、恨敌的全部情感。
(四)窗外 李均
在语文阅读课上,班主任王老师给学生们讲岳飞小时候的故事,“在宋朝的时候呀,有一个叫岳飞的孩子,他的家境很贫寒,念不起书。每当周围的小朋友背着书包去学堂上学时,小岳飞就跟在后面,等学生们都进了教室之后,他就一个人站在教室窗户的外面听老师讲课。有一次,他在外面听课的时候不小心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问明情况后,被他这股爱学习的劲头打动了,便破格免了他的学费,允许他进教室里面听课……”
孩子们都津津有味地听着,仿佛入迷了一般,故事讲完后好半天,教室内仍静悄悄的,鸦雀无声。
看学生们都被故事打动了,王老师顿了顿,微笑着问:“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都有什么感想,请举手发言。”
学生甲说:“条件那么艰苦,岳飞还坚持不懈地学习,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学生乙说:“岳飞交不起学费,本可以整天玩的,但他没有,反而努力学习,他确实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学生丙说:“岳飞后来当上了大元帅,这和他小时候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也要像他那样刻苦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其他的孩子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踊跃发言,教室内的气氛十分活跃。王老师不住地点头微笑,“恩,不错。”
正在这时,教室后排靠窗的地方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一个学生向老师报告,“老师,你看,窗外。”
王老师循着声音望去,发现在教室后门靠窗的外面,露着一个扎着羊角辫子的小脑袋。王老师抿了一下嘴唇,似乎有些不悦,他用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走了出去。
小女孩面色黝黑,年龄和教室内的孩子们都差不多,大约七八岁的样子,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但整体看上去还是比较干净的。小女孩看到王老师出来了,有些害怕,水汪汪的大眼睛稍微和王老师的眼神对视了一下,便移开了,她低下头,手足无措地摆弄着衣角。
王老师声音有些严厉地说:“你怎么又来了,你这样老是站在教室外面,影响很不好的,别人还以为我是在体罚学生呢。”
小女孩低着头,单薄的身子随着王老师音调的高低不住地哆嗦着,她一句话也不说,仍是来回搓着衣角。
王老师看孩子可怜兮兮的样子,有些不忍,便尽量使声调和缓下来,“你们这些农民工子女的处境我是很同情的,但我不是领导,我也无能为力呀,我上次不是跟你说了嘛,你回去让你的父母去找找关系,会有学校接收你的。”
小女孩仍是低着头,半天才小声喃喃道,“校长对俺爹说,俺应该归那个学校,那个学校说俺应该来这里……”
“哦,是这样呀。”王老师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他抬腕看了看表,离下课还有十分钟,便有些着急,课还没上完呢。于是,他对小女孩说:“你还是先回去吧,看,他们还都等着上课呢,你站在这里会影响我们上课的。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小女孩的身子动了动,终于抬起了头,她眨着乌黑的大眼睛不舍地朝教室望了一眼,然后,拉了拉肩头上破旧的书包,漫无目的地走开了。
王老师稳了稳情绪,面容平静地走进教室,请学生们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发言。
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老师,刚才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有点想不通。”
“什么问题,讲出来,大家一起探讨。”王老师鼓励道。
男孩子看了看刚才小女孩站的地方,说:“为什么岳飞就可以被破格允许进教室学习,而刚才那个女生就不行呢?岳飞如果生活在现在,他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上学了?”说着,他再次看了看窗外。
王老师听了,面色凝重,嘴角动了动,“这个……”
看老师没表态,学生乙说道:“这有什么想不通的,因为岳飞是个男的呗,而她却是个女的。”
学生甲反驳道:“不对,不对,是因为她没有岳飞穷,老师不是说,岳飞连个书包都没有嘛,她起码就有一个。”
另一个学生站起来,模棱两可地说:“是不是因为时代不一样了,毕竟那是在宋朝。”
“胡扯!”王老师发怒了。他似乎想说些什么,但这时,下课铃声响了,“铃铃铃……”
王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把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只说了两个字,“下课。”然后,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选自《2010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18.小说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王老师?你认为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语言、动作描写(或:神态描写);王老师是一位专心教学、爱护学生,富有同情心(或:通情达理),有责任感和正义感(或:正直、有良知)的老师。
19.小说以“窗外”为题目,有何含义?
一是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事件和特定环境,一位小女孩站在窗外听课;二是“窗外”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现在还有一些农民工的子女被拒绝在教室的窗外,指出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20.小说以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作结尾,这样写在表现主题和小说结构方面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主题:结尾处写到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结尾句向人揭示,像王老师一样具有正直和良知的人,使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契机,提升了文章主题(或:使小说主题得到升华)。结构:本结尾句是小说的结局,该结尾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或:造成悬念),使情节的发展变得合情合理;同时,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与前文“岳飞可以破格入学读书”的伏笔作了呼应,前后照应,这样,全文结构更为完整和严谨。
三、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题目:给自己一些____
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四、附加题。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是(法)国的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海底两万里》故事情节: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独角鲸的大怪物,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和一个捕鲸手,跟随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3.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3次。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