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历史小故事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四运动的历史小故事,欢迎阅读分享。


更多“历史故事”的相关文章推荐【↓ ↓ ↓ 】

100字历史小故事

党史事迹人物故事

五四运动的历史事件介绍  

党的光辉历史故事材料

五四小故事精选5篇600字


五四运动历史小故事1

五四运动彻底揭露了中国的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使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进步青年,对于丧权辱国的反 动军阀政府痛恨至极,完全抛弃了在现存社会制度下改造中国的幻想,明确提出打倒军阀官僚和对社会进行彻底改造的革命主张。周恩来大声疾呼“推倒安福系,推 倒安福系所倚仗首领,推倒安福系所凭借的军阀,推倒安福系所请来的外力”。周恩来认为,“要改造社会,必需要求得根本解决”。这个根本解决是什么?在当时 就是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与之相联系的一切旧事物。他在《“觉悟”的宣言》一文中直接了当地宣布:“凡是不合乎现代进化的军国主义、资产阶 级、党阀、官僚、男女不平等界限、顽固思想、旧道德、旧伦常……全认它为应该铲除应该改革的”。这是一篇反帝反封建的檄文。它表明思想激进的周恩来开始用 社会革命的理论来规定革命对象。因此,他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和《觉悟》,经常揭露和抨击帘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政府祸国殃民的罪恶,引导革命青年 讨论中国改造的问题,激励广大群众的斗争情绪,呼吁“全国一致,互作声援”,打烂旧的社会“秩序”,破坏军阀政府的“安宁”。

五四运动历史小故事2

据当时记者报道,五四当天,步兵统领李长泰劝聚集在天安门的学生散去,有学生骂他是“卖国者”,他回答:“你们有爱国心,难道我们做官的就不爱国,就要把地方让给别人了么?”

并表示愿意为学生传达意见,但恳请学生不要用野蛮的方式,当学生回答自己极为文明后,这位长官便坐车扬长而去。

事实上,当学生闯入赵家楼,放火烧房时,全副武装的军警都不为所动。其时,章宗祥遭学生毒打,全身50多处受伤,而在场的几十个带枪军警竟然束手无策,他身边有人向警察呼救,巡警回答说:“我们未奉上官命令,不敢打(学生)。”

五四运动历史小故事3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发动了爱国的“五四”运动,次日消息传至天津,天津各校学生积极响应,成立了“天津学生联合会”,随后又成立了以女校为主的“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

当时年仅16岁的邓颖超任“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的演讲队长,“学生联合会”的演讲部长。当年那个年代,女生不能同男生一样在街头演讲,邓颖超她们到偏僻地区、贫困区挨家挨户宣传,唤醒大家的爱国之心,抗议北洋政府的镇压。

五四运动, “反对包办婚姻“,“男女平等”,“恋爱自由” 等新思想也传入天津。邓颖超等女性积极分子在新思想的传播中起到了带头作用。她们提倡将男女分别的学生联合会合并,男同学受到新思潮的影响,也打破了重男轻女的旧思想,男女平等的社会风气蔚然成风。

五四运动历史小故事4

五四时期,理发店的门口会挂着这样的对联国事如此 无心整容 横批 诸君不必光顾

有一个家庭妇女 由于没有钱买布写标语就把自己家的衣服当掉 买几尺白布 写上标语 上街游行 这是典衣刊布的故事

游行队伍中还有和尚 尼姑等看破红尘之人 据说还有*** ***原本被说成不知亡国恨的人。

这些原本不关心政治的妇女 看破红尘的出家人都参与政治 说明五四运动真的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我打字速度很慢 一阳指 所以不说了 我只是想告诉你 五四运动很了不起 他起到了团结中国人的作用 从此以后 中国的革命就有了群众的基础 孙中山 康有为的失败 都是没有群众基础 毛泽东的成功 就是因为他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五四运动历史小故事5

1918年,在选举民国第二届总统之际,段祺瑞、冯国璋相持不下,一向两面都不得罪的徐世昌遂作为“理想人选”得任总统。为此徐世昌还请示早已退位的溥仪,“得其恩准”。

然而徐世昌当这个总统是很难受的,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五四运动。在运动之初,徐世昌力图保持和学生之间的谅解态度。5月5日,众矢之的的曹汝霖首先向大总统递上了辞职书。徐世昌对曹在竭力挽留的同时也颇多慰言:“该总长从政有年,体国公诚,为本大总统所深识。

该总长因公受累,实疚于怀”,并请他“务以国家为重,照常供职,共济艰难,所请应毋庸议”,随后,又以类似的语言慰留陆宗舆。另一方面,在教育总长等的强烈要求下,徐世昌也于5月7日下令全部释放了因“火烧赵家楼”而被逮捕的学生,仍然表示出一种要平息事态的态度。

5月下旬,五四运动范围不断扩大,从北京波及全国,由学界推至各界。迫于形势,徐世昌不得不采取强硬的措施:明令禁止学生集会、游行、演说、散发传单;加强舆论控制,实行新闻检查;任命仇视学生的军阀王怀庆代替李长泰为步军统领。在巴黎和会签字与否的问题上,徐世昌也改变了原来犹豫不决的态度,于5月23日致电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团,即使不能保留山东条款,也要全约签字。

次日,政府把主张签字的通告致电各省,名为征求意见,实为争取支持。6月3、4两日,北京学界继续上街演讲。军警根据徐世昌的禁令,逮捕了近千名学生,关在北大三院校舍。军警还在北大外面搭起帐篷,包围了北大。

然而“六三”事件却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声援活动,从上海开始,除了学生罢课外,商人罢市、工人罢工,把五四运动推向了最高潮。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徐世昌只好再次改变策略,先是“丢车保帅”,于6月10日下令辞去了曹、章、陆三人的职务;既而施行“苦肉计”,自己主动向参、众两院提出辞职。

徐世昌的辞职立即在政界引起了震动。辞职书刚送到国会,参、众两院的议长就亲自登门把原件退回。而徐的政敌、在运动发生之初曾经大骂徐世昌的段祺瑞,这一次则亲至徐宅,对徐世昌进行挽留。次日,各地挽留徐的电文也像雪片般地飞来,一时颇有“总统一职非徐莫属”的势头。至此徐算是稳住了阵脚。

6月28日,徐世昌亲自接见群众代表,表明了政府的态度,即电告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团,如不能保留山东问题,中国将不予签字。五四运动要争取拒签的目的在表面上已经达到了,徐世昌本人也算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在被曹锟、吴佩孚逼下台之后,徐世昌回到位于天津的公寓,过起了诗、书、画陪伴的“隐逸”生活。他出身翰林,博学多才,文章诗词书画皆精,传统文化造诣很深,且颇有成就。他的诗、书、画不轻易送人,因而流传不多。退隐后,他在北京的班大人胡同设立“徐东海编书处”,编《清儒学案》208卷,并创作诗词5000馀首,楹联一万馀副,多为质量上乘之作。如不从政,成为国学大师,或书画名家,也未可知。

1939年6月6日,徐世昌于天津病逝,享年85岁。

五四运动的历史小故事相关文章:

=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