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

历史选择题是历史学科既传统又最具有活力的一种题型。因其既能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其为载体,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

一、时间定位法

时间性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任何历史试题都会提供相应的时间信息,只不过有的题目给出的时间信息明确,有的则不明确。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有效时间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来将各被选项的时间性给予定位,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

例1:(2005年广东高考历史)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解答分析:本题也是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尽管题干给出了一定的材料,但只要考生能够判断出苏联工业化的时间阶段性,就能顺利解答。苏联工业化是在一战后的20年代,到二战前完成了二个半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而选择项A、C都是二战后美国对苏联进行冷战的事件,D项是二战后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而出现的事件,故正确选项只有B。

二、限定语锁定法

解答历史选择题,最基本的就是审清题目,这是解题的关键。尤其是题目中的限定词语,不仅规定了试题的属性,也规定了试题具体的解答要求。因而,准确把握题目中的限定词语,明确题目的时间、内容和解答限定,进而以此为突破口,排除错误项,是得出正确选项的基本方法

例2:(2004年广东高考历史)唐初府兵制赖以推行的经济制度是

A.方田均税法 B.均田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

解答分析:本题在题干中给出了两方面的限定,一是时间限定在“唐初”,二是内容限定在“经济制度”。对比各备选项,“方田均税法”的时间在宋代,而“两税法”则是唐中期以后实行的,故通过时间定位可排除;从限定内容上来锁定,“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虽都属于唐初的经济制度,但“租庸调制”更确切地说是赋役制度,同时又是以“均田制”作为基础的,因而正确的选项为B。

三、背景突破法

历史背景是指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起作用的较稳定的社会状况、现实环境和主观条件。它影响或预示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因而,背景突破法就是依据历史背景与事件间的内在联系,把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追根溯源,并按一定的规律,做出科学判定的一种方法。

例3:(2005年广东高考历史)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相比,相同点是

A.农民或封建王公掌握领导权 B.民族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

C.以反侵略反封建为革命任务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

解答分析:按背景突破法分析此题,两个事件背景的相似之处为:两次工业革命都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它们加剧了对外扩张,大肆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导致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与各列强间的矛盾加剧;同时由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落后腐朽的封建统治,也激化了社会矛盾,因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击了外国殖民主义的侵略,使之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性质。故正确选项为C。

四、回归教材法

教材是任何命题者的依托,无论高考命题怎么变化都有教材的痕迹,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回归教材法就是利用试题的这一特点,将题干表述内容定位在教材中,从而确定正确选项的一种方法。

例4:(2005年广东高考历史)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

A.1840年 B.1843年 C.1858年 D.1860年

解答分析:本题题干的设问方式,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以一种新材料来发问。考生若准确解答,就必须明确材料内容具体指什么。试题以这种新面貌出现,增加了可读性,同时也加大了难度。但只要将其回归到熟知的教材叙述方式,就不难发现只有“领事裁判权”与材料中的“中国的法律不适用”相接近,而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取“领事裁判权”是通过1843年的《虎门条约》,故正确选项为B。

五、中心旨意法

这类题型是针对一句或一段材料,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地归纳出其中心意思,是对考生阅读、判断及概括信息能力的考查。大致有两类:一是以材料为题干,选项为材料的中心意思,要求选择其正确的意思;二是以材料为选项,要求选出与题干中心意思相同的材料。无论哪一类,都要求与中心意思相同。解答此类试题,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限定词语,明确材料的中心意思,进而结合要求判定。

例5:(2004年广东高考历史)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解答分析:此题要求根据材料说明其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按照解答此类试题的方法,首先对材料中的限定词语进行分析:材料中各地的各种物产都属经济的范畴,且都与英国发生联系,同时英国的产品也流向各地,说明了彼此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另外结合题干的时间限定词语“19世纪中期”分析,此时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因而材料所反映的中心意思是“世界经济联系加强”。故正确选项为C。

六、理论透析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是我们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方法论原则。理论透析法就是以基本史学理论为指导,史论结合,从而分析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

例6:(2005年广东高考历史)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他笔下的众多圣母充满人情和母爱,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A.蒙昧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禁欲主义思想 D.浪漫主义思想

解答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三大基本理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中各种现象的基本规律。此题考生若从史实间的因果关系去分析,难度较大,选项D的因果性似乎较为正确;但如果转移成理论思维,我们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拉斐尔的圣母像之所以充满人情和母爱是因为作为新兴的资产阶级艺术家,他所要表现的不再是“神”而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人文主义思想”在绘画艺术中的具体表现,所以正确选项为B。这样进行理论分析,明显能增强考生解题思维的明晰度。

高考历史五种记忆方法

1.框架记忆法

要形成知识框架,首先要背好课本的章节目录,这是最粗的线条,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比如本册书共包括七个单元,可归纳为三个大框架:古代的中国(第一单元)和世界(第二单元);近代的世界(第三单元)与中国(第四单元——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五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当代的中国(第六单元)和世界(第七单元)。有了基本的框架,再向其中填充相应的内容,逐渐细化,最后,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框架之中。走向考场的一刹那,虽然脑海中只有一个知识框架,但实际上它包含了若干子目录。

2.联想记忆法

(1)时间上的联想

就是利用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关系,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我们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开联想,如: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1935年10月,陕北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我们还可以抓住某一时间,联想到同时发生的几件大事。如: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

(2)空间上的联想

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例如,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由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可以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有关的知识点:①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③1937年,南京大屠杀。④1940年,汪精卫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⑤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3.比较记忆法

就是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同点中寻求规律性,从不同点中探索出矛盾的特殊性。

本册书中可以比较的知识点有很多,比如,可以比较古代的中国和西方政体的不同;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体的不同;古代的民主政体与近代民主政体的不同;近代英、美、法、德政体的不同;现代中外政体的不同等。

再比如,我们还可以把1848年中外两个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先进的思想武器;而1848年,洪秀全以“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说明农民阶级革命纲领的落后性,不能领导近代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归纳记忆法

就是对知识的横向或纵向的分析和归纳,也是记住线索和要点的过程。

比如,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可以归纳为三个“一”:一弱(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强(无产阶级革命性强)、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

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可以归纳为四句话:“二月革命推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在掌握了革命的基本史实后,可以得出结论:二月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5.趣味记忆法

就是把枯燥的记忆趣味化,或者叫寓记忆于趣味之中。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有时甚至很荒诞,但只要有利于记忆,都无大碍。

(1)谐音记忆法

比如,《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以谐音记忆为“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

(2)关键词记忆法

比如,《马关条约》的内容,可以记忆为:“一开厂、赔二亿、割三岛、开四口。”

再比如,“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同学们总容易混淆,可以记忆为:“历代敕令法典看,人财诉讼总论翻;学说解释在汇纂,查帝又把新敕传”。

(3)荒诞记忆法

南京不在南京,在天津;(南京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天津条约》)

天津不在天津,在北京;(天津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北京条约》)

北京不在北京,在天津。(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天津条约》)

记忆有法,而无定法。以上介绍的几种比较常用的记忆方法,由于各人的思维习惯与记忆水平的不同,并不可能适应每一位同学,但是希望以本文为契机,激发同学们的探索实践精神,开发出更有效、更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高考历史解答主观题方法

首先是审题。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有针对性,又可以节省时间。审题时要分析问题结构,一般可以概括为三部分,即中心词、提示语和限定语。以2007年高考38题为例,第⑴问:材料一中“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是提示语,“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是限定语,指的是什么?是中心词。第⑵问: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概括材料一是提示语。孙中山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关系是限定语。观点是中心词。第⑶问: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根据材料一是提示语,孙中山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是限定语,指出为什么(原因)是中心词。

第二步是阅读。阅读材料要注意几个字:全、精、拆、画。全,除材料内容本身之外,材料的标题和出处可以给考生一些提示,帮助考生对问题做出判断。精,有些材料比较长,而且信息量比较大,在阅读材料时需要概括每段材料的中心,找出中心词,为正确理解分析题意做准备。拆,是分层、分段,主要是有利于一些概括、对比类的问题的理解分析。画,在阅读时对一些重要的词句做以标记,或用横线画出来,使线索更清晰,以明确把握重要的内容。

第三步是思考。这是一个将题的要求与材料和教材知识整合起来的过程。思考的是如何理清思路,找出答案。而答案一般有三个来源,即来源于材料、来源于教材、来源于自己。另外,在结合教材思考答案的时候,要注意大处着眼,体现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即先考虑一些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戊戌变法、明治维新等,然后在考虑其具体内容。同时答案的多少还可以参考试题的分值。

第四步是作答。如果遇到指向不明的问题时应如何作答呢?如2007年第38题的第⑷问:根据孙中山上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联俄”思想。这种题考生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思考,即内容(过程)、原因(目的)和影响(意义)。本题的答案是,强调自求解放,并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列宁领导下的苏俄倡导和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因此中国应该联合苏俄。这里包含了内容和原因两个方面。


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