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整理(3)

高考复习中各科都要复习到,地理虽然是文综中包含的一科,该背的知识点还是要背的。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地理知识整理(3),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地理知识整理

201 岩石成因分类 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

202 常见岩石 玄武岩、花岗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板岩

203 地壳物质循环规律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204 地质作用的概念 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205 地质作用的分类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206 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207 地壳运动的两种类型及其影响 水平运动褶皱山系、裂谷海洋、升降运动(海陆变迁)

208 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板块交界地壳活动。板块运动形成地貌

209 六大板块的名称 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

210 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貌张裂裂谷、海洋、相撞(海沟、岛弧链、海岸或褶皱山脉)

211 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 海岭和断层(大多在洋底)、海沟和造山带(大多在陆地边缘)

212 地质构造的概念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213 地质构造类型 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下沉岩块)

214 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成因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接受沉积物,成为山岭

215 断层构造分布的实例东非大裂谷;华山、庐山、泰山;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216 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背斜(储油)、向斜(储水)、断层(隧道、水库)

217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218 流水与风力作用所塑造的地貌类型 黄土高原、瀑布、峡谷、冲积扇、三角洲;风蚀洼地、沙丘等

219 水资源的概念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20 陆地水的分类 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和地下水

221 陆地水的基本来源 大气降水

222 静态水资源 冰川冰、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223 动态水资源 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224潜水埋藏在地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225 承压水 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226 我国东部河流的径流变化 河流径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227 我国西北河流的径流变化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228 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高水位补给给低水位

229 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230 水循环的意义 ①水量平衡②更新水资源③联系四大圈层④物质迁移⑤能量交换

231 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光(喜光植物、喜阴植物)、热、水(森林、草原、荒漠)

232 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莲水生、骆驼刺(旱生)、矮牵牛(二氧化硫)、树(风向)

233 光合作用的意义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糖类),并释放出氧气

234 生物循环的作用 ①物质迁移②能量流动③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

235 原始大气的成分 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

236 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①改造大气②改变陆地水③促成土壤形成④创造生物物质⑤环保

237 土壤的概念 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38 土壤的作用 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239 土壤的组成 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240 土壤的肥力特征 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241 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 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分(20-30)和空气(20-30)

242 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43 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主导作用改造成土母质(有机质的积累、养分元素的富集)

244 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①改良土壤②引起土壤退化

245 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整体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246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温带、寒带

247 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热量为基础)

248 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水分为基础)

249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从山麓到山顶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

250 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①开发自然资源②生产与消费产品③排放废弃物④改造陆地环境

251 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252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和规律①总量有限②潜力无限③分布的规律性④组成的整体性

253 能源资源的分类 常规能源、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254 陆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55 能源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巨大作用①柴草时代②煤炭时代③石油时代④新能源时代256 地震的构造 震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

257 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58 地震震级的大小三级以下为微震、五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每增一级能量增大30倍

259 火山的分类 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60 滑坡的成因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261 泥石流的成因 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饱含泥沙、石块、砾石等

262 原发性地质灾害诱发其他灾害地震诱发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等

263 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破坏植被诱发滑坡、泥石流等

264 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①建立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管理③实施预防措施④开展宣传教育

265 农业生产的特点 ①地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

266 农业的投入因素 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267 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 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

268 农业按投入分类 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269 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270 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

271 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商品基地)

272 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喷灌

273 市场、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化生产

274 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75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

276 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277 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278 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 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279 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280 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281 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 ①自然条件②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⑤科技

282 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284 混合农业的分布地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285 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 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286 工业的投入因素 土地、水源、劳动力、资金、能源、原料、科技

287 工业的产出 产品和三废

288 工业投入要素与工业发展类型的关系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289 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①原料种类和利用率②劳动力的数量、体力、知识、技术

290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技术

291 五种区位因素指向型工业 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

292 原料、交通运输、信息和劳动力对工业区位影响的变化 ①替代,减弱②吸引力,完善③通达,重要④自动化,劳动力素质

293 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①国防②政策③个人偏好④工业惯性

294 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水污染(河流下游),风污染(下风向)

295 企业增长的战略 ①横向一体化②纵向一体化③多样化

296 企业空间发展的特点 ①由近及远扩张②由大市场至小市场扩张

297 跨国公司的空间发展过程 ①代理商②销售公司③组装公司④生产公司⑤研发机构⑥全球经济

298 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 ①生产的联系②非生产的联系③信息的联系

299 工业集聚的优势 ①共享基础设施②交流协作③降低运费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300 工业分散的原因 ①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小②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高考地理知识整理(3)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