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以下是小编准备的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欢迎借鉴参考。
高考地理核心考点
1.昼夜之分、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之分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命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2.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图
地壳的范围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在地下约6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处。岩石圈则从软流层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岩石圈=地壳十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3.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
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固体块和尘粒称流星体。当它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烧尽的流星体的“残骸”则称陨星。
4.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5.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
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6.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8.16焦/厘米·分。
7.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侯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季风是一种大范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
8.气象、天气与气候
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义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现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
9.水体与水圈
水体是指由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的体,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气水等;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
10.径流与径流量
径流是指降水扣除蒸发量等损耗后沿地表、地下运动的水流。径流量则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单位:立方米/秒。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总结
地质地形
⑴ 南极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原因
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 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⑶ 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
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
断块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亚洲:
① 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②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
①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③ 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
① 欧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② 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①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②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 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
①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② 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② 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 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⑺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① 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②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 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人为原因:
对植被的破坏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干旱
⑴ 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
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
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2)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形成的原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⑶ 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
① 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
② 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
⑷ 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
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⑸ 华北春旱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稀少。
⑹ 东北无春旱的原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季有积雪融水。
⑺ 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产生原因:
① 自然原因:
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② 人为原因:
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
① 南水北调;
② 修建水库;
③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④ 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⑤ 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⑥ 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
⑦ 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⑧ 海水淡化等。
⑻ 死(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① 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自然原因)
② 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阿姆河、锡尔河灌溉)使汇入死(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社会经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