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历史地理学贡献

  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现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竺可桢历史地理学贡献

  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现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 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桢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34年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主要成就

  历史气候学的奠基人

  竺可桢是历史气候学的创建人、奠基人,其中历史气候变迁是他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个领域,蜚声国际科学界。竺可桢在历史气候学上另一大贡献是历史物候学。竺可桢曾经在国内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测量站的中国气象观测网。他一方面重视物候的观察记录,自1921年留学回国的第二天直到1974年逝世的前一天,他每天观察并记录物候和天气;另一方面广泛收集历史物候资料,他与宛敏渭合撰的《物候学》一书中收集有丰富的历史物候资料和研究成,这在其他国家的物候著作中是少见的。

  现代气象科学的贡献

  作为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始终关注并“尽毕生之力”开展气候变化研究,他关于气候变化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对于人们今天认识这一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基础的科学意义。

  在历史地震学上的贡献

  竺可桢在历史地震学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和李四光共同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所组织编制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及有关研究工作。

  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的贡献

  竺可桢毕生领导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掘事业,目的在于阐明中华民族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杰出贡献,以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研究历史上的中外科学文化的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他本人也在天文学史、气象学史、地理学史、科学通史等方面进行研究,发表过许多论文。

  “可持续发展”思想贡献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先行者,竺可桢始终从科学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他不仅在学理上大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而且知行合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倾力躬亲,从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看,他的这些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科学家较早地、独立地关注并研究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中国科学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前瞻性的早期探索。

  竺可桢教育成就

  竺可桢明确提出大学要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领袖人才。

  在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的13年之中,浙大从原来文理、工、农三个学院 16个系的规模,发展到文、理、工、农、师、法、医七个学院25个系(最多时达30个系)、10个研究所,教授也由原先的70余名发展到200余名,在校学生也由原来的500余人增至2000千余人。先后成为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浙大学生(诸如钱人元、程开甲、胡济民、叶笃正、谷超豪等)也达3500余人。换言之,这些人才后来几乎全是新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为纪念竺可桢校长,后人于2000年5月成立了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竺可桢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修改者之一。

  竺可桢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下来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约800万字,这对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特别对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竺可桢一生著作繁多,如果不算其日记的话,他一生的著作是300万字左右。从1966年起,他就差不多没有专门的学术论文问世了,在八年之中他的文字几乎只有信函。这是其主要文学作品。

  人物荣誉

  1956年,当选为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委员会主任。

  1960年,被提名为苏联地理学会外国会员。

  1966年,被授予罗马尼亚科学院名誉院士。

  1967年,被载入英国编印的《国际名人录》。

  2008年11月16日,被评选为“中国十大科技传播优秀人物”。

  社会任职

  1949年之前,由于国民党的党化教育,身为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被入国民党,并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

  1949年之后竺可桢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第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副主席等19个职务。

  思想精神

  竺可桢求是精神

  竺可桢在浙江大学时,形成了“竺可桢精神”,以“求是”为主导。 “求是”就是追求真理,忠于真理,是贯穿竺可桢一生的思想核心。

  竺可桢精神分开来说,就是:

  公忠坚毅,天下己任的爱国精神;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

  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奋斗精神。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竺可桢自己积极践行求是精神:座右铭:一丝不苟

  做人原则: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

  处世原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竺可桢学术思想

  地理学思想

  1.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综合性科学。

  2.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即研究地球外壳的发生、发展、分布和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转化与相互制约。

  3.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大分支,都很重要。

  4.地理学家必须对地理学的全部内容有一定了解,对其某一部门要有深入的研究.

  5.中国丰富的历史资料是研究地理学的宝库,要十分重视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

  6.研究地理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自然辩证法。

  教育思想

  在竺可桢校长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在于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竺可桢要求学生:第一,诸位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训练如何能正确地训练自己的思想;第二,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

  学术研究态度

  凡是办一桩事或是研究一个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使复杂变成简单;

  第二,以公正的态度来计划;

  第三,以果断的决心来执行。

  竺可桢政治思想

  竺可桢作为一名曾留学美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国民党的所作所为大有不满,但对共产党的主张也不甚赞同,如其所云:“关于政治党派,余均不感兴趣。”

  竺可桢人物影响

  教育影响

  竺可桢晚年照竺可桢有两个非常经典的教育问题:“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竺校长对学生要求严格,对新入学的学生注重人生观教育。

  1936年以来,这两个经典问题,影响着一代代浙大学子。每年浙大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会把这两个问题印在大学录取通知书上,每年毕业生离校的时候学校又会把这两个问题印在毕业纪念册上。

  竺可桢学术影响

  作为卓越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的竺可桢,不仅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地理系,培养了一大批地理科学专门人才,而且在许多地理学重大领域和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创造性意见。他的学术见解大多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他的学术意见,经实践证明大多是正确的。

  竺可桢(1890.3.7-1974.2.7),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学习成绩居全班第一。1910年公费留美入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学习。1913年夏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获得博士学位。1921年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1929年到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1936年初,经陈布雷力荐,蒋介石邀请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与蔡元培商讨过之后,向蒋介石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财政须源源接济;二是校长有全权,不受党政之干涉;三是时间以半年为限。

  在省档案馆馆藏文史资料里,竺可桢的学生陈训慈记载说,竺接到邀请后,也曾犹豫过。他在1936年2月21日与蒋介石见面后,曾有半个月的犹豫踌躇时间。主要原因是他当时担任气象研究所所长一职,对气象领域的研究一片钟爱。如果去当校长,势必减少科研时间。另外,他对当时的高校教育不太看好。

  妻子张侠魂曾对陈训慈等几位同学说:“你们的老师说现在政治混乱,书生气的人,校长不易做得好。而我说正因为当今教育情况不好,好人更应出来,才有改进希望。”竺可桢在日记里也提到因为有“振兴浙江省文化教育事业”的考虑,决定出任校长,并在就任后,一再为了学生为了学校延长自己的任期,最后竟在浙大工作了13年。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