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

  能力是一个人的长度;勤奋是一个人的宽度;善于抓住机遇构成这个人的高度。长度宽度高度的乘积,就能算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容量。努力学习,争做一个文化人。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

  (1)秋风破屋图(2)群童抱茅图(3)屋漏无干图(4)遥想广厦图

  2、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描绘?

  “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肆虐。“飞”“渡”“洒”“挂罥”“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铺垫。

  3、“归来倚杖自叹息”,结合全诗,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秋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之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历的什么事件?咱们还学过哪首诗歌也反映了这件事?

  安史之乱。《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在诗里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气氛;二是烘托了诗人暗淡愁惨(或悲凉、凄凉、悲哀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蓄势。

  6、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7、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两句诗的?

  诗人从个人的痛苦,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发出这样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8、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由自己的困难,推及到“天下寒士”,表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而使天下寒士都得以安乐,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宽广胸襟,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9、通过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处境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0、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抒情议论的关键句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1、以写实手法写出秋风的威力的诗句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二、《观刈麦》

  1、本诗从格律上,这是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上,这是一首叙事诗。

  2、白居易的叙事诗善于刻画人物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有悖于常情的心情,请从本诗中摘出这样的诗句,进行简要分析。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虽说烈日炎炎,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人都筋疲力尽了,但还是只想着抓紧夏天白昼长多干点活。这里人物的心理跟环境是对立的,这样的描写能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思想。

  3、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一句所展现的劳动场景。

  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农民顶着烈日劳动,脚下是被烈日熏蒸的暑气,阵阵往上冲,弯下的赤裸脊背,被灼热太阳光烧烤得油黑发亮。

  4、赏析“今我何功德,尽日不能忘”。

  这段议论抒情句,通过官吏舒适富裕与农民辛苦贫困的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诗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劳作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6、描写母子给田间劳作的亲人送饭送水的句子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7、描写“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而换来的丰收的句子是: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8、“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悲从何处来?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三、《赤壁》

  1、本诗从题材上看属于咏史诗,内容上三国的故事有关,“东风”指火烧赤壁之事。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谈谈你的理解。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锁进铜雀台了,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本诗的一二句的表达方式是叙述,三四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4、“自将磨洗认前朝”中的“前朝”是汉朝,举出三位这个朝代的英雄人物:曹操,孙权,刘备。

  5、“东风不与周郎便”的“东风”指代赤壁战争,战争的双方是曹操和孙刘联军。

  6、咏史诗的特点是借古讽今,诗人借“东风”一事,抒发感慨,讽喻当今的统治者治理国家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7、“东风”不仅指是自然界的风,而含有建功立业的各种条件之意。

  8、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沙里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由折戟沉沙未销蚀,又引发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情,能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9、有人认为,杜牧只关心东吴两美女的命运,而不关心国家和人民安危,对此,你有何看法?

  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用两美女的命运来象征国家的命运,更为形象贴切,耐人寻味。

  10、诗歌的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蕴含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借一件折戟,写出了兴感之由,含蓄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11、后两句议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见解和思想感情?

  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的成名都有某种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12、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必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直说,而是以两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

  13、本诗是咏史绝句,立意新奇,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意在说明要想建树一番事业,得有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英雄也一样无能为力。

  四、《渔家傲·秋思》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所作。词的上阕重在描写边塞秋色,下阕抒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浓郁。

  2、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雁去。

  3、本词所写的时间分三个阶段:白天,黄昏,夜晚。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象?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形象地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外的奇异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5、“塞下秋来风景异”,紧扣“异”字,具体描绘了三幅画面:衡阳雁去,边声四起,孤城落日。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天冷,声杂,城孤。

  6、词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7、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提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浊酒一杯家万里”是引发征夫愁思的直接原因,“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是“归无计”的心理外观。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感人。

  8、上阕中“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表现边陲之地的孤寂荒凉。

  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抒发将士们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10、词的上片,重在一个“异”字,试分析“异”字的表达作用。

  一个“异”字,统领全词,表现出塞下苦寒,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与内地景色迥然不同。

  五、《游山西村》

  1、本诗从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看是一首抒情诗,从形式上看是七言律诗。

  2.本诗的线索是游踪,全诗句句紧扣“游”字来写,层次分明。

  3、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句子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4、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5、从该诗中产生的两个成语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6、从炼字角度说出“足鸡豚”的“足”字好在哪里?

  “足”字既写出了农家的丰收景象,又表达出了农家好客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请自选角度,谈一谈你的理解。

  例1:这两句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树茂花艳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此时的喜悦心情。例2:富含哲理,比喻人在无路可走时经过一番努力一番波折,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

  你认为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这两句诗?

  1、描绘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可描绘出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景。

  2、面对困难时。蕴含哲理,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出路,进入新天地。

  8、最后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对山西村恋恋不舍,对农家生活的热爱之情。

  六、《过零丁洋》文天祥

  1、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哪两件事?

  一是以明经入仕、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亡的关头起兵抗元。

  2、“起一经”中的“一经”指:儒家经典

  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艺术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的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4、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5、用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艺术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的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6、“起一经”和“四周星”六个字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亡的关头起兵抗元。

  7“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是妙手偶得的千古名句,请赏析。

  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出焦虑不安的心情,巧妙、新奇,一语双关;兵败后的惶恐,被俘后的孤苦伶仃正好与地名暗合,突出反映了诗人极其巧妙的艺术构思。

  8、该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韵脚是经、星、萍、丁、青。

  9、解词:

  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战争汗青:特指史书

  10、本诗以死言志的主旨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颈联巧妙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境况的危苦。

  1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13、请你在写出几句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例: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生当作人杰,死亦当鬼雄——李清照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文天祥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请再写一句你喜欢的古诗词中表达对崇高人生理想追求的名句。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5、诗中运用双关,既表明形式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6、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堪称千古名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7、运用比喻表明宋朝国事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七、《山坡羊·潼关怀古》

  1、此曲中“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2、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表现了一个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的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苦难的同情。

  3、原句填写

  ①曲中描写主人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望西都,意踌躇。

  ②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达了这样一个历史主题: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结尾“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例:一个朝代的兴起,往往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灾难,故云“兴,百姓苦”。

  5、从炼字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用此二字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的地势险要。

  6、赏析名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两句道出了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对以往的历史作了精准的概括和批评,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7、联系全曲说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有何言外之意?

  暗示历史改朝换代的战争惨烈,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聚”、“怒”字有何表达作用?

  “聚”、“怒”赋予河山人格化的动感特征,极言潼关地势险要,已寓兵家必争之意,抒发作者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

  八、《己亥杂诗》龚自珍

  1、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诗人复杂的感情。

  2、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3、诗的首句用“白日斜”烘托离愁,像这样以黄昏落日衬托愁绪的诗句还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和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这首诗中“离愁”一词直接点出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心境,“浩荡”一词则写出了愁思的无穷无尽。

  5、你以前两句诗中读出诗人离京时怎样的心境?

  既有失落、伤感和离愁,也有回归的轻松愉快。

  6、说说诗句中“吟鞭”和“落红”的含义是什么?

  “吟鞭”指诗人的马鞭,“落红”比喻自己离开官场。

  7、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比喻年老辞官的自己;“花”比喻青年人才以及国家。这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为国为民尽最后一份心力的愿望。

  8、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说落花不是无情的,化作春泥也要守护着新花。这里以落花为喻,移情于物,运用比喻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官归乡,但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9、《己亥杂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全诗共写了哪几种心境?

  (1)离别的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计划

  二、复习内容:

  1、熟练掌握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及写法。

  2、熟练背诵及默写会25、30课、课外古诗词、22、24、26、27重点古文。3、文言文会重点实词的解释,尤其注意通假字和一词多意现象;会一些名句的翻译;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重点问题。

  重点古文:

  《桃花源记》(陶渊明)《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三峡》(郦道元)《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4、现代文重点要求: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会就一些重点文段回答一些重点问题;会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和考点。

  (1)新闻知识点。

  (2)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及人物形象性格分析;作者的感情态度。

  (3)说明文重点掌握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语言的特点。5、综合性学习:

  (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关于战争的名言、格言、成语、诗歌;古今战役;你对战争的评价和看法)。

  (2)让世界充满爱(爱的歌曲;具体情景下的口语交际,主要考语言运用能力)。

  (3)说不尽的桥(桥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诗歌、故事;名桥欣赏等)。(4)走上辩论台(主要考语言运用能力,比如给出正方一个观点,问:假如你是反方,你会怎样辩论)。

  (5)莲文化的魅力(荷花的别称、诗歌、风俗、用途、传说故事等)。(6)怎样搜集资料(知道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以及怎样用电脑搜集资料)。6、名著导读,要求:

  (1)熟记作者、主人公姓名。

  (2)每本书至少掌握3个以上经典故事情节。(3)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评价。(4)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名著——《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复习措施

  1、充分利用早读时间把好基础知识的过关,主要包括:(1)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及写法。(2)25、30课、课外古诗词的背诵与默写。(3)22、24、26、27课重点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2、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结合《初中单元测试》的单元测试的文段阅读训练,指导学生阅读的答题方法与技巧,落实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

  3、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引导学生梳理名著的作者、主人公姓名及性格、经典故事情节、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4、进行四次基础知识与重点古文释词译句的测试,每次只需15——20分钟,及时批改与讲评,督促学生牢固掌握。

  5、在19周一进行一次综合基础知识测试,进行复习知识的查缺补漏。6、每天的语文作业主要让学生复习古文,结合《学习辅导》上的练习进行。

  四、复习资料:

  1、《初中单元测试》上的文段阅读训练、古文练习。2、《学习辅导》.

  3、《语文天地——期末复习大盘点》

  4、综合性学习:课本P42、P89、P120、P159、P184、P210。5、名著阅读:课本P224、P234、P243。6、《初中单元测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