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有了新的工作,这也意味着,需要开始写职业规划了。到底应如何做职业规划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精彩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许多高考生及其父母在大学专业选择上都希望找到既符合自己兴趣又合乎社会需要的专业。因为这样不仅在大学学习时得心应手,将来工作更是水到渠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专业的选择与未来职业以及长远的人生规划是直接相关的。大学专业的选择,就是人生规划的第一步!
然而,据向阳生涯对上海10所大学360名在校生的调查显示,有高达73.5%的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表示后悔;此外,在对100个工作年限不超过3年的个人咨询案例统计分析后发现,其中有80%的人或多或少是由于大学专业选择的失误导致职业定位不清或发展瓶颈。那究竟该如何正确选择专业呢?
专业选择三大误区
1、缺乏了解。不仅对自己的不了解,还有对专业不了解,从专业名称表面去理解其涵义,觉得自己很喜欢,而真正进入大学之后却发现,所学的东西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曾就有个上海交大生命科学专业的案例,咨询者很着迷于中国的命相学,也想以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报考生命科学专业之前一直以为应该是学习像易经、命理之类的东西,没想到真正开设的课程却是有关人体、基因、解剖方面的,为此非常失望。由于前期对专业的不了解,从而导致自己进入了一个不喜欢的领域。试想,大学刚刚接触专业就了无兴趣,如何能够把它学好?又如何能喜欢与之相关的工作?如何能够在未来把工作做好?
2、惟命是从。听从家长的安排,家长由于各方面的考虑,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从事一些他们认为好的专业,从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爱好。向阳生涯在调查中上海某高校浙籍的一位女学生说,她的理想是做一名伸张正义的律师,在高考填志愿时因为她舅舅是浙江某金融机构的高管,遂父母帮她选择了上海高校的金融专业,希望她在以后的发展中也有个靠山。最后,律师只能成为她心目中萦绕的梦想。
3、跟风现象。在高考填专业中,盲目跟风的现象占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这几年哪个专业吃香,报考的人数就呈直线增加,不管是父母还是自己的选择,都没有考虑适不适合自己,四年大学读完后的市场前景会怎样?单就前几年非常火的财务专业,现在已是趋于平静,但就业市场上仍是供大于求。
如何避免盲目选择
针对专业选择失败的众多案例,CCDM中国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中心指出,要避免在专业选择上的盲目性,高考生和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关键点:
1、了解高考生的真正兴趣所在,并对这些专业进行深入了解。可以登录相关专业学校的网站,了解一下专业培养的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内容,以及毕业生的大概去向。这样就对自己要选择的专业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然后确认一下这些课程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对于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是不是同样有热情。如果觉得没兴趣,千万别勉强自己,毕竟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如果兴趣不复存在,大学四年将过得很有压力。
2、高考生对于家长的建议既不要轻言不顾,也不要盲目听从,要有取舍地全面把握。家长是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给一个“现代人”自己的建议,不可避免地常与孩子想法产生冲突,但是,要明确,最终面对大学四年的,还是考生自己。因此,考生要深入想一下,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如果听从父母的建议,自己是不是能够按照父母设计的路线一直走下去呢?
考生可以与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当然,考虑到自己的阅历尚浅,也可以在老师或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取舍性地采纳家长的建议。最重要的是,无论你最后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还是“屈从”了父母的想法,都要先让自己爱上未来相伴四年的专业,才能“心甘情愿”地努力下去。李同学家境富庶,父母独自经营一个企业,所以特别希望儿子能够学习管理方面的专业以便毕业后回家继承家族事业。然而这个同学内向文静,喜欢摆弄些机器小玩意儿,羞于与人沟通。上大学后与同学间交流少,对父母也一直有抵触情绪。期间职业规划师与李同学及其父母深入沟通,大二转到软件开发专业,大四时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他设计的身份证识别系统获一等奖。当然,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3、跟风是最不明智的。如果是在没有考虑自己兴趣的情况下跟随大流,一旦“大势已去”,很容易被大流摒弃而落下。“当时”的风潮只能说明“当时”的现实状况,这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情形造成的,而你面对的是未来,你就要带着一个发展的目光去分析:这个专业是不是自己兴趣所在呢;这个专业是不是适合自己呢;按如此情形膨胀下去,会不会出现饱和现象呢;自己可不可以另辟蹊径,找到一个随社会情形发展而踊跃而出的“黑马”型专业呢……
职业规划从专业选择开始
今年高考填报志愿已经开始,考生和家长要科学选择专业,职业定位和规划是根本。如何把职业定位和规划的意识运用到专业选择上,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建议:
首先是要有明确的目标。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合适的方向,如果将来希望留学,或者做研究型人才,选择基础学科更合适一些。考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职业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一样,选择的专业就不同。
其次,选报热门不忽视冷门。报考时要注意“冷”“热”结合,集中选择几个热门专业,然后搭配几个冷门而且个人又比较感兴趣的专业。
第三,要结合个人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热门专业。热门专业的分数线一般都较高,如果学习成绩不太突出,最好避“热”就“冷”。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了解热门专业的行情。由于热门专业有时效性,并非所有的热门专业都会一直吃香,考生在报考前应了解该专业目前的情况及就业形势,
当然,进入大学后也要认真思考设计自己大学阶段的生涯规划,针对社会环境就业形势不断对自己的选择和个人情况进行完善补充,加强自我的拓展实践,从而使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发展、自身潜力和将来职业发展共频共振。专业选择还要注意机变性,所谓机变性,就是一旦在确定了一个你认为正确的专业时,经过一段时间,当发现这个专业与初衷违背时,可以凭借自己的适当的争取和努力进行及时的修正,譬如换专业等。
专业选择不仅仅是学一门专业的问题,更是决定未来四年我们要面对什么,甚至关乎我们一生工作的问题。作为全国领先的职业生涯管理专业供应商,向阳生涯希望所有高考考生及其家长慎重对待专业选择,必要时不妨请专业的职业规划人士出谋划策,要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今年各高校都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采取措施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3月31日,记者从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召开“20xx届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上了解到,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在三年级就开始把“职业规划课程”设为公共必修课。
大学生职业规划 从入学开始
据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书记李武介绍,20xx年嘉华学院毕业生572人,就业率达90%,其中有70名毕业生签订了三方协议,占毕业生总数的12.2%。20xx年有1144名毕业生,以目前的现状来看,估计就业率要降低,但70%还是能达到,3月份,就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就要走了我们90多名学生。
搭建就业平台
李武说,学院为学生每年两场专场招聘会,3月31日举行的“20xx届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就是其中一场。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看到,约50家企业进入招聘现场,有1000多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招聘洽谈会。许多学生都想抓住这次机会,积极应聘,争取在毕业前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李武说,为提高大学生求职技巧。这两年以来,学院连续举办了几次“模拟招聘会”,给大学生们进行实战前的预热。通过让同学们提前参加“招聘”,可以让他们提前感受招聘现场的气氛,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动向,让理论与现实有效地结合起来,并寻找出自己的差距。
据了解,嘉华学院就业指导网站实现与北京市教委、市人事局及主要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链接、登录便捷,实现就业信息、就业市场、就业指导网络化。重视远程“面试”与网上“双选”,实现毕业生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结合。
“职业规划课程”成必修课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学生处处长樊江涛说,在三年级的学生中开设《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必修课。32学时,2学分,专门聘请著名就业指导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林永和教授授课。课程内容包括:就业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求职技能教育、职业能力测试(有专门的测试软件)等。
樊江涛介绍,课程形式以课堂讲授、模拟招聘、企业家讲座等为主。如每周的的企业家讲座很受学生欢迎,企业家以自己的经历,通过生动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测评,解决学生的职业困惑,开展职业生涯个性化咨询服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指点迷津、指引方向。
个性化指导“对症下药”
樊江涛说,学院对大学生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建立学校一至四年级科学、系统、规范的就业指导体系。
樊江涛介绍,学院以个性化就业指导为努力方向,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服务。主要体现在,辅导员、班主任要建立规范的毕业生就业档案,根据每位学生面临的不同问题,做到“对症下药”,并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推荐以及就业进程和落实去向记录。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财管系教授杨鑫说,为了帮助大学生形成一种更加自觉的职业规划的能力,嘉华学院在新生的入学教育时,就对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职业规划、就业形势等专题教育;使学生更早地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正确地认识自我,及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提高。
动员各方力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樊江涛说,学院构建“全员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格局,充分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就业工作,千方百计为毕业生,特别是为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专业的毕业生收集岗位信息;重视发挥毕业生家长的作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动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学生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做好采集就业信息、开展就业教育和毕业教育等工作。
樊江涛介绍,学院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专门成立学生就业指导组织——就业指导协会,让学生自发开展宣传、就业活动、联系实习单位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办校内刊物《就业指导报》,分发给一至四年级,每个学生宿舍两张;从第一届毕业生开始成立校友会,办《嘉华校友》期刊,每学期1期,邮寄给所有毕业生,加强和校友的联系。同时,联系老校友回校做就业经验交流会。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在座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xxx。我的专业是教育技术学。
职业规划给我们迷茫的大学生活指引了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在这条路上,我庆幸,我已经出发。并且非常荣幸能与大家分享我的职业规划。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我的职业规划。理想职业,环境分析,行动方案,以及自我监控。首先是职业理想,在这里大家将了解到我理想的形成过程及我的理想职业的相关信息。
我的职业理想是从事科教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最终拥有自己的传媒公司。小时候我常喜欢收看科教电视类节目,《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都是我喜爱的片子。它们给了我无限乐趣。我很想知道许多惊险、奇妙的镜头是怎么拍出来的呢。大学一年级我开始接触多媒体类课程,并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记得大二的时候,参加的一个比赛需要上交2分钟的个人简介视频,我花了三天时间学习并制作,结果在当晚比赛中我的作品是最闪耀的。这无疑更多限度地提升了我对视频编辑的兴趣和信心。此后,我又制作了6分钟的记录短片《昨天。今天。明天》;今年9月份又完成了我的第三部作品《源点》。本学期我们开始系统学习《科教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这门课程,电视策划与编导进入了我的视野,我感觉那时无限精彩的职业,于是初步萌生了将来从事科教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工作的念头。
选择职业,除了单纯的兴趣,我还思考了许多问题,其中包括:这个职业是干什么的?其就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如何?需要什么条件?最重要的是我对它的兴趣能有多大?为此我差找了资料,了解了科教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的工作内容,其就业现状及前景;还专门分析了多家传媒公司的招聘广告,综合了条件需求,为今后努力确定方向。说到兴趣,我已将视频编辑融入了我的生活,因此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大声说:“我爱电视编导!”
为了使自己的选择更具理性化,我以职业需求为向导,对各种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包括内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以及专业分析。内部分析,我主要从成长简历,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及相关的类型测试来深入认识自己。并且,我还针对职业需求进一步分析了自身条件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一系列的分析使我得到以下结论:外向并且喜欢挑战的性格使我易于接受新事物,这对电视策划与编导要求综合性知识技能较高有一定的吻合度,但我目前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更大空间的提升,因此应当在今后的学习中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家庭经济、学校资源、环境及社会形势的分析,使我深知家庭背景薄弱的我更多的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理想,但学校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供我学习,并且科教电视领域前景广阔,我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还对专业培养方向和学习课程作了进一步了解。本专业除了学习视频媒体课程,还培养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人员,及师范院校教育技术课程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人员。但术业有专攻,这么广泛的专业学习,我必须找准自己主攻方向。
为此,我给自己制定了具体的规划,包括进入职业的两条主要途径,中长期规划和大学时间表。为了积累足够知识技能,我决定考研。但考虑到家庭经济因素,我制定了两条主要的实现路径:若考研通过,则贷款读书,继续学习与积累,为理想职业奋斗;若不幸,我没考上,我将选择成为一名中小学教师,继续准备考研,最终仍然投身到电视媒体制作领域。倘若前两条途径都无法走通,那么我将实行第三条路径——毕业后直接进入电视媒体领域,应聘传媒公司,积累实践经验。
我希望通过段中期的积累,在45岁时有足够的能力和财力创办自己的传媒公司。社会的竞争是无限的,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呢?当然精技术,高素质,强能力!为了达到这些,做好考研或参与社会竞争的前期准备,在仅剩的2年大学时间,我为自己制定了一系列时间表,主要是技术学习时间表,综合素质培养时间表,常规方案表,周计划表,日程表,一步步细化目标,一点点壮大理想。
有行动必然有监督与调整。自我监控包含了目标考察、风险预测与调整。主要包括各学期行动目标和毕业目标,各阶段风险预测及相应调整措施。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是后天很美好,可惜大部分的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我迫切想要拥有美好的后天,因此,我会努力行动把梦想实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