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朗读手册》读后感(精选24篇)
寒假最后几天。周末的早上,泓杰的老爸还在酣睡中(PS:泓杰妈妈已经起床买菜了),我们可爱的张老师电话就打过来了,仔细询问了泓杰寒假的阅读及作业情况后,开始问起了我们作为家长,老师给布置的作业有没有带头完成。说实话,作为家长,确实没有给孩子起到带头作用,由于放假期间,部分时间都在外面旅游,高兴之余,也确实疏忽了老师给家长布置的作业。是的,作为家长都没有以身作则,也没有给孩子做出榜样,又怎么能更好地去教育孩子呢?在这里要先做一个深刻地检讨。
张老也特别提到了《朗读手册》对家长的重要性,它将会帮助家长怎样引导孩子更好地读书,爱书,让孩子成为终身爱书的人。让我们作为家长务必要好好地读一下,这也是孩子督促家长寒假要完成的作业之一。
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此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吉姆·崔利斯,媒体对他的评论很高,基本上是他出的每本书都没有让大家失望过,全文共分为八章。此书的开头就非常地吸引我,也让我感触很深: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说的多么好!同时也强调了爱读书给孩子听的妈妈在孩子心目中多么神圣和伟大!
一步步地看下去,很多案例都非常实际,也非常吸引我,是的,你为孩子读的书越多,他就具有更强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后也就会有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书里的实际案例非常令人感动,如珍妮弗出生时即患有唐氏综合症,但她的父母始终坚持,不放弃,抓住所有的机会读书给她听,让她有坚强的意志和决心。珍妮弗4岁时接受智商测验,智商高达111分;艾琳出生第一天起,她的妈妈就开始给她读书。15个月时,艾琳每天的阅读量已达到30《朗读手册》左右;21个月时,艾琳就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24个月时,艾琳已经知道1000个词。这些都是坚持读书的神奇功效,可见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类似的例子很多,都是坚持阅读带来的很多宝贵财富。
《朗读手册》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是此书很注意引导,循序渐进,以很多实际的案例,解答了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关心的问题:如:什么样的书才是好的朗读教材,如何处理看电视的问题?
说实在的,我一直都纠结是否该给泓杰看电视,害怕他上瘾。电视上也有好的频道值得孩子一看,如科教频道等,但也有很多垃圾的东西充斥着孩子的眼睛和大脑,所以我们要更有选择地看,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看了《朗读手册》,还是给我很大的启发。
我相信很多家长也会和我一样,读了《朗读手册》,就会明白朗读对孩子的意义,我们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爱上阅读,这是笔无形的财富,希望我们每位家长都能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阅读并爱上阅读。
在写这本书的读后感时我的内心非常高兴,这是一本好书,因为我有幸能读到它,是唐老师强烈推荐给所有家长的。不用多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重视阅读热爱阅读的大家庭里。
儿子开学几天后我买到了这本书,开始我看到这本书时立刻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内容简单易懂,是一本能够触动我们内心的书,书中从侧面分析现代社会不同国家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欠缺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在这个经济盛行的时代还能安静的读一会书吗?我们是该永无休止的.去追逐这个社会的节奏,还是该梳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事业的三角关系!书中详细讲述了大量的科学例证,为我们解读了在教育上的很多谜团和困惑。我个人从小喜欢记录我看到的所有事物,因为我喜欢用事实去佐证生活,我观察到那些品学兼优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优良教育,他们把生活的耐心和执着全部赋予给了孩子。朗读手册就是一本这样的书,它细致的提出了几个年龄段的孩子该怎样去认识读书的重要性、以及我们父母怎样去配合阅读。在书中我们看到孩子阅读活动的主导者正是孩子的父母,也许我们有繁忙的生活和工作、但同时我们也有一种紧迫感、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如果不开好这个头或者不能陪伴孩子去正确阅读、那我们损失的是孩子生命中最大的财富!
开学两周孩子的变化不少我也在改正一些错误的读书方法,以前给孩子读书有些快,总是按照自己的速度去阅读,效果不好,孩子表现为对故事细节体会不到,在开学前唐老师将一个简短的龟兔赛跑讲的有声有色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那种有声有型的讲演太棒了,孩子们也特别的爱听,回家我在讲木偶奇遇记时放慢语速并且模仿各种角色的语气,我明显感到昕昕一下就进入到故事里了,从这件事上我认识到了阅读方式的重要性!看来讲的多不如讲的细,提升故事内容的展现才是最重要的。朗读手册130页说道了朗读禁忌就是太快!孩子大脑图像勾画的慢,他需要慢一点体会。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也是在让孩子阅读时不但能够丰富知识也能增加耐心,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次序,节奏快了会缺乏细节,次序乱了会混乱而没有章程。
作为孩子的父亲我还有很多不足,但我愿意去发现不足并去改正和孩子一起去进步。最后在这里谢谢唐老师以及二班所有老师在教育路上为孩子们的成长点亮一盏明灯,前方有欢乐、也可能有困难,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有富足的勇气去面对。
首先,让我知道阅读能带给孩子很多好处。高尔基说:“一个人想聪明,得多念书。”书中是这样概括阅读的好处:一切都可归纳为一则简单的两个层次的公式:⑴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⑵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
其次,《朗读手册》里面很多小故事是发生在实际生活当中的。一个只上过小学三年级的住在贫穷、治安很差、教学水平落后的社区的单亲妈妈因为限制了两个学习很糟糕的儿子看电视的时间,而且想办法填补孩子因为不能看电视而空出来的时间,让他们每周读两本书,并向她汇报书的内容。长此以往,她培养出了世界上最知名的小儿脑部外科医生。一个从小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女孩却在入学年龄的时候智商高达111分,一个被医生判定将终身智力高度残障的男孩,最后却从常春藤联盟的优秀大学毕业,一个父亲早丧母亲离异、从未上过学的、跟着年老的亲人生活的孩子最后成了大学教授……这些奇迹竟然都是因为持续的朗读的`力量!
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聪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要永远做一个真正的读者,做一个学生阅读的引领者,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引领学生的阅读。希望一本本好书吸引着孩子们一页一页读下去。让这些爱啃书的毛毛虫,吃饱长大后就变成美丽的蝴蝶,自由地展示自己那一对美丽的翅膀!
最近学校里发给每位教师一本《朗读手册》,仔细阅读发现该书有三大特点:一、事例生动,引人入胜。二、语言通俗,让我们很容易知道怎样带领孩子阅读。三、事实确凿,让我们信服这些做法为什么对孩子的阅读有帮助。读完后,触动很大,感受颇深,感觉受益匪浅:
首先,让我知道阅读能带给孩子很多好处。用书上女儿都能记住的话说,你为孩子读的书越多,孩子的理解力就越强,孩子就越聪明。
其次,我们应创造条件让孩子看各种各样的书。书中说,童年时期爱看漫画的人,长大以后往往会变成阅读能力较强的读者。其实提到漫画,我总感觉很困惑,总认为多看这些书会害了孩子,因为孩子是那么的着迷。书中还说,年龄小的孩子应多读漫画书,因为只有他理解了,才会感兴趣,感兴趣才会去更多地阅读,才能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慢慢地提高阅读的兴趣。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当我们对一本书读来读去,一头雾水的'时候,你还有兴趣读下去吗?何况他们还是一群孩子,所以,放心地让孩子们看吧,让他们看各种各样的书,让他们感受读书即享受的真谛吧!孩子们爱看的动漫故事,不防我们也拿来读一读,找到他们入迷的原因,然后帮她找到真正的好书。
第三,我们大人都不写读书报告,也不用勉强孩子去做这些事。很赞同《朗读手册》中的观点“你阅读得越多,写作也会更好。写作成绩最好的学生,并不是那些每天写作最多的人,而是那些平时就将阅读当作消遣,家中有很多读物,并常写随笔的学生。”
最后,让我了解到看电视与阅读的效果不同。电视本身没有问题,因为从来没有哪一台电视机发生过损害人类大脑或造成犯罪的事。但长时间的看电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情感发展及注意力的培养,特别是过度看电视对女孩子及高智商的学生的负面影响更大……而长期的阅读不但能开阔孩子们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如何妥善处理看电视的问题中的伍德夫妇的作法很是让我感到惭愧,为了孩子的美好明天,我要以身作则,坚决控制孩子和家人在电视前时间。你为孩子读的书越多,孩子的理解力就越强,孩子就越聪明。作为孩子的家长,我要做一个真正的读者,做一个孩子阅读的引领者,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引领孩子的阅读。
假期里,我读了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的名作《朗读手册》,真是收获颇多,使我对阅读的重要性有了深刻地认识。虽然这本书名叫《朗读手册》,但是并非一本传授朗读技巧的教科书,而是一本通过给孩子读书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促进孩子学习能力的书。
我首先就被书的封面上的这段话所吸引: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便是朗读的重要性。艾林出生第一天起,她妈妈就开始给她读书。15个月时,艾林阅读量达到30本书左右,21个月时,艾林就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24个月时,艾林已经知道1000个词。罗伯特艾伦6岁时就成为孤儿。7岁时,他的姑婆开始读书给他听。后来,他读一切他能获得的书。他从未上过一天学。直到32岁进入一所小型学院就读。3年后,他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接着,他获得了凡德比大学的英文硕士与博士学位,如今在田那西马丁大学任教。
通过这次阅读,我不断地反省自己,自己作为老师,也尽可能的使自己的教学理念跟上,而不仅仅是认真和敬业。让我的更多的学生因为我的教学喜欢上阅读,这是我的目标。
阿尔菲。寇恩有关教育的金玉良言:“身为一位教师,当他坐下来安排一堂课或考虑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之前,他应该先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当学生10年后回忆这堂课时,我希望他们能记起什么?’”大部分老师在提问之后通常只等1秒或更短的时间就叫学生回答。然而如果老师们能多等3------5秒钟,学生将会更踊跃地回答问题,而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复杂问题的思考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改善。这对我今后的教学是一个启示。
如果你的孩子现在还不爱看书也没关系,很可能是他还没遇到能打动他心灵的那本书,那本书可以叫做阅读的启蒙书,也可能是环境还没影响到他。如果你的孩子只喜欢看漫画书也没关系,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各年级里几乎所有优等生看的漫画书都比成绩差的学生多。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回然越早越好,但不是说晚了就没希望了,苏荀27岁开始读书,不也成了唐宋八大家之一吗?
儿童心理学专家俞国良说过:
如果您为人父母,每天拿出一刻钟,与孩子共读,孩子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如果您身为师长,能给予孩子的除了良师、书籍与教室之外,还有什么比创造出爱读书的校园环境更让人倍感自豪的?从现在开始,与孩子一起分享朗读的乐趣吧!
随手一抽,翻阅开来,拍案叫绝。这本书有爱心树童书馆引进、加印,新星出版社出版。
宁静的主题蓝色封面,月亮星空下,一个爸爸坐在炊烟袅袅的屋顶上,捧着书给家人孩子朗读,房屋边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整个画面静谧、祥和。我很喜欢。初读不过寥寥20页,不禁拍案叫绝。
本书做了非常多的调查统计,也有很多真实的案例,论证阅读的重要性。逻辑也非常通顺。特别是第20页提到,阅读的人寿命长。不阅读的人入狱概率大。博学多才,风度翩翩的男性更吸引优雅貌美、学识渊博的女性。
继而培养健康优秀的孩子。良性循环。傻叉男人吸引傻叉女人,生出孩子不懂教养,变成熊孩子,熊孩子长大娶恶老婆,恶性循环,直至找不到老婆。恶性循环。
生物进化、优胜劣汰。想到就吓到浑身发抖。假如通过阅读学习,知道这样的逻辑,我好好学习,我孩子以我为榜样热爱阅读,尽管我很有限,但是他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学习先贤圣哲的智慧,了解浩瀚宇宙,人情世故,那么他青出于蓝,再胜于蓝一点,他的孩子再往前推送一点,积硅步,至千里,这个家庭就有了希望呢。
基于这样理解,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很多的父母朋友,希望让他们认识这本神奇的书,作为父母不能不看的书,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平台买回来,在不同的城市阅读着这本书。我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越来越多人通过阅读这本书收获成长,让我体会到分享的价值,阅读的意义!
为了孩子的阅读。请你一定要捧起这本书,我相信,细心品位,你也会爱上这本书。最后,愿你慢慢长大。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很多经典的书,读起来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譬如这本。
受父亲的影响,我自问是比较重视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的。到现在我都记得小时候每到星期天(那时候每周只休息一天),父亲带着我们去绿门儿旁边的新华书店买一本书。日积月累下来,家里的书越来越多,装书的箱子也不断地在变大。到最后是装在一个大木箱子里。每到寒假,临近新年的时候,我和姐姐早晨懒得起床,就派一个人下地,从床底下把大木箱子拖出来,两个人各取所需,选一本爱看的小人儿书看。饿得受不了了,就吃妈妈炸好的排叉儿。常常是我们在被窝里边看边吃,边吃边看,一直到中午。那种悠闲自在的日子,何其幸福!现在回想起来,童年时候的阅读,使我扩展见识,丰富了“阅历”,增强了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真的是受益匪浅。
和ZTM聊天,她小时候借住在别人家里,也是通过听评书、看小说来排遣心中寂寞的。她阅读的特点是量大、速度快。据说她小学时候就已经读完了很多本武侠小说,并且一直乐此不疲,印象深刻。至今还经常津津乐道地说起小时候读书的感觉和对书中描写情景的.种种想象。我常想,她的那些丰富多彩、舍我其谁的梦境,估计有很多原型都来源于梁羽生先生《七剑下天山》中的描写。
儿子上学后,语文老师也非常重视阅读,要求孩子通过指读的方式,快速地熟悉拼音,扩大识字量。他每天读得挺痛苦。恰巧这个时候我读到了这本书,它让我认识到除了默读之外,朗读也是非常重要的。总结一下,朗读的作用主要有:
1、朗读能够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2、朗读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3、朗读能够加大孩子的词汇量;
4、朗读能够在无形之中帮助孩子扩大识字量;
5、朗读有助于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
6、朗读能够丰富孩子的阅历;
7、朗读/阅读能够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本书还没读完,我开始实践,每天和儿子抽出一点时间来,我读故事给他听,故事由他任选。很快,我俩都开始期盼并且享受每天读故事的时间。我常想,即便朗读没有任何其他的作用,就像这样一家人在一起读一本书,也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这是一种享受,享受朗读。
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这本书是我以前就听说过的,前几年在书店里发现这本书,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了。打开后,便爱不释手,书中有很多地方引起我的共鸣,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推广阅读的信念。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把推广阅读作为一件大事和最重要事来做,期间开展过亲子阅读,读书笔记展览,“经味添海”等活动,带领了一批批4家长和学生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每接一个班级,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家长和我达成共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可有些时候,也会面临很大的困难,比如有的家长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喜欢上读书,有的家长把读书的任务放手交给学校,更多的.家长觉得自己没有时间陪孩子读,问题多多,推广家庭阅读的路道阻且长,有时我也觉得会束手无策,苦于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提供给家长,读了《朗读手册》后,我知道了一种好的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的方法,那就是——为孩子朗读。
为孩子朗读,可以培养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不自觉地爱上书籍,爱上阅读,并会成为终身阅读者,而不仅仅是学校阅读者。
为孩子朗读,可以丰富孩子的听力理解,学会很多词汇,吸收大量课堂上没有的信息。
为孩子朗读,会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缜密性,因为知道的越多,理解能力就越强。
为孩子朗读,会让孩子身心愉悦,促进家庭和谐。在朗读中,孩子感悟美好,心灵变得更纯净,同时,父母的陪伴,让亲子间感情更加融洽,试想,柔和的灯光下,爸爸妈妈偎依在孩子身边,充满爱的声音在故事情节中流连,一家其乐融融,孩子长大后,也许不记得讲的什么故事,但一定会记得父母为他讲故事的夜晚和感受,这样的感受会温暖孩子的记忆,还会把这种阅读精神延续给下一代。
朗读,解决了很多家长寻不到读书方法的问题,那时间从哪里来?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即使最忙的人,也会为他们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挤出时间。”那作为家长,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呢?当然是关于孩子成长的事情。而在孩子的成长中,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没有阅读重要,所以,为孩子朗读,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是家长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同时,我作为一名家长,在朗读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还能经常读故事给他听,可自从他能独立阅读了,就不再给他读,以为没有朗读的必要了。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原来是我想错了,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把朗读描述为“孩子中学毕业前都应该保持的一种习惯”,不给孩子朗读,或提早结束为孩子朗读,都是大错特错的事情,在孩子小学毕业之前,我们都不应该停止为孩子朗读。
《朗读手册》上就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爱孩子,就为他朗读吧,为了孩子成为一个富有的人,就坚持为他朗读吧!
提起朗读,我们首先想起的是怎样朗读,朗读什么,有些什么技巧呢?还会联想到朗读能带来什么样的效果,能够有助于学习、考试?拿到这本书,本会以为是一本如何提高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的书。但是,令我兴奋的是,这本书是教会孩子如何去渴望朗读的书,朗读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何才能让孩子自己渴望阅读,有兴趣听大人朗读,进而有兴趣自己朗读、阅读。这才是最重要的。《朗读手册》这本书恰恰就是这样一本教会我们如何培养孩子对读书的渴望,是他们热爱读书,乐于读书,迷恋读书的指导手册。
读书给孩子听,大声的为孩子读书吧。《朗读手册》首先告诉我的就是为什么要朗读,为什么在当今社会为孩子读书如此重要?为什么朗读如此有效?正如书中所讲,你读的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的越多。你读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聪明。其实,一起都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当为孩子阅读时,你也许不知道给他带来了什么,但是,不经意间他提出的惊奇的问题,亦或偶尔给出你意想不到的答案,再或路边行走时不经意间的对话,都能体现出阅读后的孩子的不同,带给我们的是惊喜,是不可思议的变化。这就是阅读带来的好处。读书给孩子听就像和孩子说话一样,能够树立孩子的信心,带来欢笑,拉近彼此的距离;还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提高阅读水平和词汇量的增加。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朗读手册》我还了解了何时开始朗读的问题。何时开始朗读,本书告诉我们的是,越早越好,什么时间都不晚。从你拿起一本书,并且开始读这本书的那天起,你已经在教孩子读书了。通过《朗读手册》,我们还知道,帮助孩子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的最好方式是与他一对一的相处。我们读书给孩子听,听力进步的同时也有助于他们阅读理解的进步,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的听到的词汇,当他被使用到有意义的词句中时,他就能够轻而易举的理解这句话甚至这段话的意义。另外,书中关于听故事和阅读故事的程度差异的问题也非常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阅读和朗读的区别对待,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而言,他才刚要学习自己阅读,这时孩子认识的词虽然有限,但在听故事方面,他可不是个新手,他已经听了六年,可以说有很丰富的听故事经验了,这就提醒我们要选择词汇量更丰富的书来给孩子朗读,才能更加的吸引住他;而阅读则要选择相对简单的绘本,图文并茂,增加他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他的阅读水平。
通过《朗读手册》,我们知道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给孩子朗读,因为你的朗读情绪影响着孩子。在读完一个故事后,要匀出时间和孩子讨论,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参与讨论,让孩子去探索,帮助他通过口头表达、写作或其他艺术表达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乐于参与讨论的孩子,说明他对书中的内容有兴趣,这样也无形中增加了他的语文能力。书中还提到奖励措施,我们可以通过奖励或者制度来规定孩子刷牙,洗脸,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什么不可以通过奖励和制度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对于比较顽劣、不怎么爱静以及对阅读一开始没有很高兴趣的男孩子来说,这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效仿。
书中也用了大篇幅来讨论看电视对孩子的影响,究竟应不应该看电视,怎么把握好这个度呢,我也曾经犹豫过,因为孩子看电视的兴趣远远大于阅读的兴趣,通过看电视他竟然也学到了很多的汉字和词语,了解了很多的知识。上了小学 ,我在想,究竟我是选择彻底杜绝他看电视呢,还是给他适当的时间来看?看了《朗读手册》,我豁然开朗,首先我知道了电视和阅读的根本区别,阅读对于电视来讲,更能培养孩子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阅读能够有效的互动;通过阅读能够有机会参与一个最重要的学习工具——提问;电视机剥夺了孩子学习语言最重要的课程——与家人的对话,另外那种夸张化的电视广告可能会造成孩子观念上的误解。但是,现在电视已经充斥着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层出不穷的各种吸引孩子的动画片,更是让孩子沉迷。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要合理的控制,再控制。提供多一点,再多一点的阅读时间给孩子们。
总之,从现在开始,确切的说,从进入一五班开始,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已经开始实施了,每天晚上爸爸的朗朗读书声,孩子抑扬顿挫背诵青青苗圃的诗歌声,一家人卧在床上凑在一起看书的欢笑声,随时充斥着我们的房间。虽然暂时没有看到什么显著的成效,但在生活中,不经意间,孩子语言中点燃的火花,生活中出现的某个细节,无不体现出朗读后的微妙变化,于是,我在《朗读手册》的扉页上写到,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朗读,大声的为孩子读书吧。在陈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朗读的世界,并且保持着这种奇妙美好的习惯,直至一生。
初次看到《朗读手册》这本书,是在一位老师的手中,心想那应该是一本介绍朗读技巧的书吧。再次看到《朗读手册》,还是在一位老师的手中,心想:就算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怎么就都去读它了呢?第三次看到《朗读手册》,就在同办公室的老师手里了,出于好奇,顺手翻了一下目录:怪不得那么多人喜欢它呀,我看到它太晚了:它是一本提高下一代文化底蕴的书,我错过了它。
因为没在学校的图书室里找到它,就在土豆网上看视频、听阅读,很惬意。呵呵,因为胳膊受伤了,不能打字,就天天看、天天听,不过还是有点囫囵吞枣的感觉。
那句话太吸引人了(仅限于我的感受,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呵呵)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书中大量生动的故事让我看到了这本书与其他书的不同;那些确凿的数据让我们感到朗读如此重要;那些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足以指导我们做一名称职的家长。我想我不是这样的妈妈,我没有让我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听过几十本小说、那么多绘本故事。
《朗读手册》共有八章,用一个个问题引出切中要害的论述、有效的建议和生动的案例,语言轻松活泼,语气诚挚恳切。听着音频里那娓娓道来的声音,一切都觉着那么清晰、那么美好,世间诸多的不如意也都烟消云散:原来,聆听朗读真的可以荡涤人的情操,何况那些婴儿耳边响起的是妈妈(爸爸)充满爱意的声音。
你听:在我的《夏洛的网》这本书中,夹着一张短笺与一张小男孩在蛋糕旁的照片……
这是朗读的作者吉姆·崔利斯的的话,如数家常。
3岁的德瑞克开始听完了《夏洛的网》;艾琳21月时,就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到了24个月时,她已经知道1000个词;聪明的小罗伯特因为姑婆给他读书而喜欢上阅读,改变了自己的未来人生……
这本书《绪论》中说“阅读是今日美国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要素。”“如果老师能找到方法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那么孩子就有较大的机会健康成长,并能用正确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样也就为未来的老师减轻了负担。”“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的。我们必须先会读文字叙述的数学题,才能了解题意;如果我们不会读社会学科或自然学科的课文,就无法回答每个章节后的问题;复杂的计算机手册对操作非常重要,但我们必须先读懂其内容。”
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
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
沙翁有一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所幸,校讯通为我们开展了阅读交流的平台。所幸,我们的很多家庭和学校已经在进行阅读
在我们学校,每个班里都有了小小阅读角。那里存放着孩子们捐赠的或者学校配备的各类书籍,孩子们可以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一本或者几本带回家和家长交流,也可以在课间随意和同学进行探讨。读书成了学生的乐趣。
在课堂上,我们听到老师们有感情的朗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我,因为孩子们特别喜欢看电视的缘故,就着重看了第八章里《看电视与阅读的效果有什么不一样吗?》。这当然有许多明显的差异了
长期看电视的孩子会影响学习、影响情感的发展、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看电视和阅读完全相反。
在亲子共读的阅读过程中,让孩子参与得越多,他就理解得越多。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与其中我会了解。而电视是无法让孩子与成人互动的,孩子通常就是一个人在看电视,没法子和家长提问、和家长对话。
《朗读手册》那个单亲妈妈。每周都想办法让孩子们读两本书,并向他汇报读书的内容。她的付出是有显著的成效的,因为她培养出了世界上最知名的小儿脑部外科医生。
还有一个被医生判定将终身智力高度残障的男孩,最后却成了常春藤联盟的优秀大学毕业;一个父亲早丧、母亲离异、从未上过学的、跟着年老的亲人生活的孩子最后成了大学教授……
所以,就让孩子们去读吧,去读各种各样的书。高尔基说:“正派的书固然很好,坏的魔导书也好,念得越多越好,要把所有的书都念过,才能找到好书……”就是现在,只要孩子们爱看的书,哪怕是动漫,我也会拿来看看,为的是要了解他们的世界,帮他们分析其中的利和弊、是与非。
我不禁庆幸自己热爱读书,虽然错过了孩子很小的时候读给他们听,但也庆幸自己的孩子喜欢读书。虽然在课堂上没有每天朗读给孩子们听,但是每次朗读我都曾那么用心去读,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努力像窦桂梅老师那样让自己的声音充满“魔力”,令孩子们充满期待和满足。
这是一本不一般的“朗读技巧手册”。书里说来自32个国家的20余万名儿童参加IEA评估考试,结果芬兰儿童的阅读分数最高。那是因为他们人手一本漫画书,享受其中、其乐盎然!
那就让朗读成为我们大人、儿童的习惯吧!
在陈老师的推荐下,认真的阅读了这本书,拿起这本书,最吸引眼球的是书封面上的这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这本书的作者是想告诉我们家长为孩子朗读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这样做的神奇效果:艾林出生第一天起,她妈妈就开始给她读书。15个月时,艾林阅读量达到30本书左右,21个月时,艾林就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24个月时,艾林已经知道1000个词。罗伯特艾伦6岁时就成为孤儿。7岁时,他的姑婆开始读书给他听。后来,他读一切他能获得的书。他从未上过一天学。直到32岁进入一所小型学院就读。3年后,他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接着,他获得了凡德比大学的英文硕士与博士学位,如今在田那西马丁大学任教。
以上看来让孩子阅读的益处远超出我的想象,孩子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懂得也就越多,以前对孩子阅读这块没怎么上心,也不知从何教起,自从孩子上学后,陈老师让孩子在家里阅读各方面的书籍。每天做完作业后记录孩子的阅读与听读情况,刚开始孩子也不怎么感兴趣,像应付任务似的,现在读完一个故事还想读,被里面的故事情节吸引了,读完后问他讲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意思,再给他记录下来,现在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电视也不怎么看了,每天晚上还要缠着我给他讲个故事才肯睡觉,让我们大人也从中学到不少知识,陈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让我们家长和孩子也受益非浅,朗读也激发了对阅读的兴趣,让我们孩子也爱上了喜欢阅读的好习惯。孩子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给生活也添加了不少乐趣。那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大声的朗读吧。
终于把《朗读手册》看完了,内心中有一分窃喜,因为书中提到的内容有些我曾经做过,而且在书中也同样找到了感觉;心中还有一丝后悔,因为我曾经做过又中断了,没有好好地延续下去,这样与经验失之交臂。而此刻更多的是欣喜,因为我还有更多的时间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去做,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读着书,想到我扮演的两个角色,一个是母亲,我曾经也带着女儿每天坚持读着书,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想来当然一切只是借口),中断了朗读,当一面读着《朗读手册》的时候,一面就又继续做同样的事情,每天陪着女儿读书。我发现,女儿阅读的兴趣没有以前高涨了,她总会以各种理由推搪,当然面对母亲的威吓最终只能就范,此时我想,如果当初我一直坚持带着女儿读书,也许此刻她已经形成一种良好的倾听习惯,阅读习惯。作为母亲,我很惭愧,但所幸,起步可能已经晚些,但路还很长。当然,我得时刻提醒自己,带着女儿坚持朗读,直到她能真正独立阅读,因为我也相信,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我的另一个角色当然是老师。很久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常觉得孩子们阅读的习惯不是很好,曾经一度苦无良策。今天读着《朗读手册》,豁然开朗,原来朗读可以这样进行,阅读的兴趣可以这样培养。曾经我也带着孩子们一起朗读,可是想到要考试,想到有些作业还没有让孩子们做,朗读中断了,只是提醒孩子们课后抽时间朗读,殊不知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多少孩子会自觉地沉浸在书中,体会书的奥妙?此刻不需要我想以前我错失了什么,而更多的是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怎样真正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好习惯,因为《朗读手册》再次让我确信,阅读可以成就人生。
最近学校里发给每位教师一本《朗读手册》读完后触动很大,受益匪浅。尤其是看到第八章电视一章时,我感到深深的认同。
电视本身没有问题,因为从来没有哪一台电视机发生过损害人类大脑或造成犯罪的事。但长看电视的孩子会影响学习、影响情感的发展、影响孩子的注意力……而长期的阅读不但能开阔孩子们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观看电视和读书之间是有着许多差异的,其中包括:
1、看电视和阅读完全相反。由于广告的关系电视打断了人们的注意力。相反,孩子阅读书籍时,则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2、电视没法让孩子与成人互动。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通常都是独自一个人看电视,所以他们就没法提问、与家长对话。
3、电视造成孩子观念上的误解。有的电视广告都会影射出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生活中任何困难都可以很容易地解决。电视无法鼓励人们从头到尾去思考问题本身,反而让人们只愿意用最不费力气的方式解决困难。
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聪明。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家长,我觉得要永远做一个真正的读者,做一个学生和孩子阅读的引领者,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引领学生的阅读。希望一本本好书吸引着孩子们一页一页读下去。让这些爱啃书的毛毛虫,吃饱长大后就变成美丽的蝴蝶,自由地展示自己那一对美丽的翅膀!
我认真阅读《朗读手册》后,觉得这的确是一本值得细读的指导儿童阅读的好书。生动的事例引人入胜,确切的数据佐证事实,书中字里行间溢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和学术功底,处处折射出深思熟虑后的简洁与深刻,读起来轻松易懂,常有欣喜。可以说,这是一本集指导性、操作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科普读物。
读了这本书,我最想说的一个词是“幸运”。
书中的珍妮弗是多么的幸运,出生时就患有唐氏综合症的珍妮弗,按照惯例将会成为全盲、耳聋,而且严重智障的人,但父母没有为此放弃她,而是抓住所有可能的机会朗读故事给她听,珍妮弗就是这样在父母的朗读声中一天天成长起来,并且在父母的熏陶下爱上了阅读,结果珍妮弗4岁时接受智商测验时,智商竟高达111分。在本书第五版发行时,珍妮弗已完成高中一年级的学习,并获得了优秀成绩奖。
书中像她一样幸运的还有3岁时,被诊断为“心智及身体生长迟缓”的卡索拉,18个月大时被诊断为“重度智障”的史蒂芬,医生都建议,将他们送到特殊的收容机构去,但他们的父母都拒绝了医生的建议,取而代之的做法是,每天朗读故事给他们听,结果这两个幸运儿,在父母每天的朗读声中,战胜了病魔和厄运,改写了人生,成长为优秀的人。
是什么让这些本属不幸的孩子,最终有了幸运的人生呢?是朗读!是父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为之朗读!这些家庭都可以克服孩子的障碍而成功地教育他们,那么正常的家庭如果能尽早开始,并认真地读书给孩子听,又会有多么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书中的艾琳就是这样的幸运儿,她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妈妈就开始为她读书。她15个月时每天的阅读量达到30本书左右;21个月时,艾琳就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24个月时,艾琳已经知道1000个词了。三年级即将结束时,艾琳的阅读、听力及词汇成绩都名列前茅,但她却从未花时间去做练习册。艾琳的例子被纽约奥尔巴尼地区的读书会引用在他们的读书宣传小册子上,并小结出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所有的婴儿出生时都是平等的,没有人会说话、数数、读书或写字,但这些孩子在即将上幼儿园时却是不平等的。差异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是尽力培养他们,还是仅仅看着他们长大而已。”看到这里我不禁要问自己:我应该做什么样的父亲,又应该做什么样的老师呢?
还好,我也是幸运的,我们大家也都是幸运的,开学伊始就得到了《朗读手册》这样珍贵的礼物,读完后使我豁然开朗,让我知道了,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我也更加坚定了“将阅读进行到底”的决心。如果不是这本书,我还在做着鼠目寸光违背教育规律的蠢事,我还在为如何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而苦恼。
《朗读手册》是一本值得细读的儿童阅读指导的好书。生动的事例引人入胜,确切的数据佐证事实,书中字里行间溢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和学术功底,处处折射出深思熟虑后的简洁与深刻,读起来轻松易懂,常有欣喜。可以说,这是一本具有指导性、操作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科普读物。
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发现,很多父母总以为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那就是爱孩子。可对于孩子的学习,却不舍得做出牺牲,这就是我们孩子的悲哀。而《朗读手册》却教给我们方法,教我们如何激起孩子兴趣?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大声为孩子阅读。现本人就书中的几个观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一,什么时候开始朗读最好?书中讲到幼儿六个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开始提供简单的图画书给孩子,虽然他不见得会看,但是透过声音,他会将图与名称结合在一起。一岁左右,就可以抱着他坐在膝上,一页页地念给他听。这一点我有很深的体会,我有个侄女她才7个月的时候,家人经常念诗歌和一些故事短篇给她听,或者有时候念顺口溜给她听,每次一念到这些熟悉的诗句,她就会发出“啊啊啊”的声音,活蹦乱跳,好像她自己很想说话的感觉,经常逗得我们都很开心。我们现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希望这样能够成为一个习惯。
第二,看书与阅读的效果不同。例如常看电视的孩子会影响学习、影响情感的发展、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其中讲到看电视会打断人们的注意力,没法让孩子与成人互动,没法提问、与家长对话。可以说现在的孩子们都喜爱看电视,而且看电视会占去孩子很多的时间,甚至有家长让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边做作业边看电视,这样使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既不能把作业做好,又影响孩子的智力,导致学习下降。因此我觉得父母应该对孩子看电视定下规矩。
第三,规定孩子读书,使孩子在读书中得到乐趣。我觉得这里的“规定”一词用得比较人性化。作者认为让孩子阅读也可以像我们规定孩子每天早睡早起一样,时间长了,习惯了,孩子就会坚持下来。当然,这个规定的最初制订也需要讲究方法,书中作者举了不少让规定变得美好而吸引人的方法。这里我对“大人一定要做好榜样”颇有感触。在工作中,经常会有家长跟我说自己的孩子不愿看书,家长苦口婆心强迫孩子看,或者有的家长根本不舍得花钱给孩子买书,结果往往令人失望。我在开家长会上给家长的建议是,请家长先陪着孩子一起看书,可以同看一本,看完后一起讨论书中的问题。爸爸妈妈和自己读一样的书,孩子们会觉得有意思。在随后与家长的交流中,家长们反馈和孩子一起看书的效果非常好。能陪着孩子读书的大人——她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比较好,平常也比较喜欢看书,特别是考试的阅读题得分就很高。
由此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巨大,有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做好了榜样孩子也会跟着父母学,同时我觉得作为教师也应该作为学生阅读的楷模,做一个学生阅读的引领者,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引领学生的阅读。
藏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我有幸拜读了吉姆崔丽斯的《朗读手册》,这是一本培养孩子对读书的渴望,使他们热爱读书,乐于读书,迷恋读书的指导手册。现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朗读手册》这本书正如作者吉姆崔利斯在“序”里说的那样:“这本书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教孩子‘渴望’阅读的,及阅读动机。”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具备了强烈的阅读兴趣才会乐于读书、迷恋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一、教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过去我一直认为以身作则,热爱阅读就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确实有一些学生在我的带动下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数量是有限的。读了《阅读手册》,我看到了一条激发学生阅读渴望的捷径,那就是为学生读书。作者告诉我们,专家研究指出: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八年级时会达到相同的程度。在这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听故事除了可以增进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你同时也将较高程度的词灌输到他们的耳朵里,他们会把这些词传入大脑并记忆下来,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如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能做一个真正的读者,那怎能做一个学生阅读的引领者,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引领学生的阅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广泛的涉猎,开拓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以自己广博的学识来感染学生,指导学生的阅读才能居高临下,游刃有余,令学生心服口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要永远做一个真正的读者,做一个学生阅读的引领者,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引领学生的阅读。希望一本本好书吸引着孩子们一页一页读下去。让这些爱啃书的毛毛虫,吃饱长大后就变成美丽的蝴蝶,自由地展示自己那一对美丽的翅膀!
二、范读领路,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师范读,要知道教师的示范性朗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范读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作用有两个:一是为学生提供朗读的示范;二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创设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使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坚持不懈,为学生朗读,让学生插上渴望朗读的翅膀,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爱上阅读,如饥似渴地读书,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聪明。
三、推荐读物,分享愉悦
英国诗人斯蒂文森在《点灯的人》中这样写道:“每天太阳落下后,李利扛着梯子,把街灯一一点亮。柔和的光,照亮了大人和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们纯真的心灵。”那个把街灯点亮的李利,使人们又看见了窗外柔和的光,朦朦胧胧中,一天的生活有了完美的心情。我们这些家长、教师的使命,是有些像李利的,也是点灯的人,把一本本有趣而耐人寻味的书,带到孩子们的面前,让他们兴致勃勃地读,不知不觉间,竟使他们的一生有了自己的主意。我们点起的是一盏盏阅读的灯,是一盏盏让人长大的灯,让我们的孩子优秀、优雅和完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读物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教师应适时给他们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并抽时间和他们一起分享阅读的成功和喜悦。
让我们为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学会阅读、热爱阅读、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而努力吧!
这学期在吴老师的倡导下,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很认真地读了《朗读手册》,真是受益匪浅。虽然这本书名叫《朗读手册》,但是并非一本传授朗读技巧的教科书,而是一本推崇通过孩子读书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促进学习能力的书。刚看这本书绪论的这段话深深吸引我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这句话便足于看出朗读的重要性,而其中朗读者—妈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艾琳出生第一天起,她妈妈就开始给她读书。15个月时,艾琳阅读量达到30本书左右,21个月时,艾琳就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24个月时,艾琳已经知道1000个词。女孩珍妮弗出生时即患有唐氏综合症,但她的父母并没有放弃,而是抓住所有可能的机会给她读故事听。珍妮弗4岁时接受智商测验,智商达111分。书中举例了各种不同的事例,以确切的数据佐证事实,充分展示了朗读的意义、阶段、要领与禁忌、持续默读等等,看了以后深受启发。
既然朗读那么重要,作为妈妈每天保证孩子朗读15分钟是义不容辞的事,而平时因种种理由:工作忙,没时间等而忽略了15分钟的朗读,这是很不应该的。读了《朗读手册》才真正意识到朗读给孩子的好处真的很多: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刺激孩子对识字的兴趣,丰富孩子的思维和视野,更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扩大孩子的知识面,使孩子变得更聪明。所以作为父母用实际行动带领孩子朗读和阅读是非常必需的,而平时父母以身作则的态度对孩子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以前一直以为孩子喜欢阅读,她自己读就行了,不需要父母读书给她听,读了《朗读手册》才发现以前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朗读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因素,所以读这本书时决定给孩子朗读还不算晚,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多,你越聪明;你越聪明,在学校的时间越长。给孩子读书,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会越来越聪明。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所以父母坚持给孩子朗读是势在必行。
书中还举例了读书与电视的关系,也受到启发,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目前科技发达,不让孩子接触电视、电脑等科技产品是不可能的,但如何限制孩子,书中也有详解,我也会好好吸取书中的经验,付之实践。
《朗读手册》是良师益友,教我如何给孩子朗读,朗读什么样的书。现在开始,与孩子一起分享朗读的乐趣,大声为孩子读书,我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坚持朗读,孩子一定会喜欢阅读。
上个月,我一直在读《朗读手册》,下面把我认为的别好的几段文字拿来与大家分享。
一、“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 ”“你读的越多,知道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聪明。”
这个道理,其实我也是知道的,只是没有总结出这么简练的、具备鲜明层次的精辟话语。《朗读手册》上说:“你读的越多,知道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聪明。”不仅如此,你读的越多,越爱思考,对世界的认识也越多,越深刻,你得到的快乐也越多,越持久。让阅读成为孩子的快乐吧,当你在床边为他读植物的生长和森林、大海的景象时,他或许正为大自然的奇妙而惊叹呢,当他沉醉于《哈里波特》的魔法世界时,或许正为书中主人公的命运而揪心。
二、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我们就像在为阅读的乐趣做广告。研究儿童听力的专家表示,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初二时才会达到相同的程度,在此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所以为孩子读书是有必要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不多,借助拼音读对他们来说比较费力,独立阅读对不少低年级孩子来说简直是苦差事。所以,大声地给孩子们朗读,要成为我经常做的事,让孩子在书的浸润下,爱学习,求上进,获提高。
三、故事本身并不能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而是一种让世界变得有意义的工具。
记得小时候,我和弟弟总是每天缠着爸爸给我们讲故事,可以说,我们的童年是在故事的陪伴下快乐地度过的。现在从事教学工作,我还是无时无刻感受着故事的巨大魅力:课堂上穿插跟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这可以让我们的课堂锦上添花;课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那些小小的故事可以替代枯燥的说教,让我不动肝火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故事让我的生活变得更精彩。
四、规定孩子读书,不让“规定”令人排斥的方法,是把规定变得美好而吸引人,使它成为一种乐趣——这时朗读便发生作用了。
我觉得这里的“规定”一词用得比较人性化。作者认为让孩子阅读也可以像我们规定孩子每天早睡早起一样,时间长了,习惯了,孩子就会乐坚持下来。当然,这个规定的`最初制订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书中作者举了不少让规定变得美好而吸引人的方法。这里,我对“大人一定要做好榜样”颇有感触。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有家长跟我说自己的孩子不愿看书,家长苦口婆心强迫孩子看,结果往往令人失望。我给家长的建议是,请家长先陪着孩子一起看书,可以同看一本,看完后一起讨论书中的问题。因为爸爸妈妈和自己读一样的书,孩子们会觉得有意思。在随后与家长的交流中,我知道,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的效果非常好。可见,大人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
五、童年时期爱看漫画的人,长大以后往往会变成阅读能力较强的读者。
提到漫画,我们总感觉很困惑,总认为漫画害了孩子,因为孩子们是那么的着迷。其实,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必然性,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一项研究表明,各年级里几乎所有的优等生看的漫画书比成绩差的学生多。在我班里,我也发现,很多爱读漫画的学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都相对较强,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十分幽默。那么,对于阅读能力差的学生更应该多读漫画书,因为只有他理解了,才会感兴趣,感兴趣才会去更多地阅读,才能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慢慢地提高阅读的兴趣。试想,当你对一本书读来读去,一头雾水的时候,你还有兴趣读下去吗?所以,放心地让孩子们看吧,只要不是暴力的、低级的漫画,孩子们都可以看。
六、父母的角色对孩子的阅读习惯有巨大影响。老师的影响虽不如父母那样大,但也应该作为学生阅读的楷模。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要永远做一个真正的读者,做一个学生阅读的引领者,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引领学生的阅读。高尔基说:“一个人想聪明,得多念书,正派的书好,坏的魔道书也好,念的越多越好,要把所有的书都念过,才能找到好书。”一些学生爱看的动漫故事、网络小说等,我们统统拿来读一读,找到学生入迷的原因,才能为学生找到真正的好书,指导学生的阅读才能居高临下,游刃有余,令学生心服口服。教师的知识不是一桶死水,应该是一条河,引导学生流向大海,延伸着澎湃的人生。
孩子爱读书,我们才有未来;老师爱读书,教育之树才会常青。老师能够不断地从读书中获得教育家的智慧;孩子们也能不断地从读书中汲取成长的力量。我深信,孩子的希望在读书,老师的希望在读书,教育的希望在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读书会引领我们登临泰山极顶,阅尽人间春色。
对儿童来说,听故事是他了解世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所以,大概所有的人都有过听家长或长辈讲故事的经历。而且,这往往在我们成人之后成为美好的回忆,比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颇为温馨的回忆儿时听阿长讲故事的情景。我们家也不例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王乐言讲故事。当然,我们自己能的故事很有限,于是讲故事就变成了朗读,读各种各样的书。她妈妈很喜欢,也很擅长买儿童书。现在王乐言拥有的书大概有100本左右,而且有自己的小书架。她很喜欢听别人给她讲故事,一般睡前是她听故事的享受时间。以前经常要求一个接一个的听,后来我们觉得这样不利于她的睡眠,就规定睡前一般只有两个故事,可以自己挑选,听完就睡觉。她听故事对图画很敏感,要求一边听一边看图,没有图画的书兴趣要差一些。除了一般的儿童故事以外,她对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事情也很感兴趣。
比如《它们是怎么来的》,讲各种物品如何制造,她就很喜欢,要求我们讲了很多次。她曾经到外面的幼儿园上过暑期班,那个幼儿园的理念就是阅读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所以老师每天给他们讲一个故事,还要求他们能自己学会讲,还有一些看图讲故事之类的练习。所以,王乐言的阅读和朗读,一直都进行的还不错。读了《朗读手册》以后,思考她以前的经历,有几个观念对我们很有启发。首先,朗读是一个持续的、漫长的过程。我们过去把朗读视为一个短期行为,认为这是儿童在没有自己阅读的能力的时候的替代品。一旦她可以自我阅读,那就可以彻底放手让她自己阅读了,读后感《《朗读手册》读后感(一)》。现在看来,朗读是一个可以持续终身的事情,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会坚持给她朗读的。
当然,以后会增加互动朗读的份量。谁给谁读可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起读。其次,朗读时的状态应该如何。我们总觉得朗读是一个认真的事情,应该仔细的倾听,跟着故事的发展来感受。可是孩子的注意力往往并不按照我们的期望,有时候她会关注到书上画的某个小动物很可笑的一面,或者和主题无关的小细节,甚至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我们以前对此不太满意,总希望把她的注意力拉回来。看了书以后,特别是第六章,想想我们自己也经常要一边看书、一边吃点零食,或者联想到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回头看书。现在我们觉得可能放松、而不是摆出一个学习的样子更有利于朗读的持久。然后,朗读的效果为何。朗读是一个长效手段,短期内很难有明显的成绩。这需要有耐心,另一方面,也需要一些技巧,帮助提高朗读的效率。《朗读手册》介绍了一些技巧,对我们很有帮助。特别是对故事的讨论,是我们要改进的。我们的朗读缺乏互动环节,这可能也导致她在理解内容,以及归纳表述方面的.锻炼机会少了很多。最后,关于书的选择。什么书是好书?这个有一个大概的标准。可是什么是适合的书?这个就完全因人而异了。据说比尔·盖茨小时候,他妈妈给他测试兴趣,试了五六十项后才发现他对计算机有浓厚的兴趣,然后在这方面努力培养。读书大概也是这样,很多书我们觉得她应该认为有意思,可是她却毫无兴趣;我们以为她可能不关心的,她却兴致很高,还要求反复讲。
希望能找到合适的书,并且要不断尝试,不要放弃。可是迎合兴趣与引导阅读如何平衡,兴趣如何培养,如何建立一个全面的阅读体系,从而让她走上受益终生的阅读之路,这个我们还比较茫然,只能自己慢慢来摸索和思考。总的说来,看了《阅读手册》对我们的帮助和启发很大,以上内容希望与老师和各位家长们交流、分享。
观点一、我儿子爱看漫画,这样好还是不好?
记得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也和我现在的学生一般,爱漫画,什么《圣斗士》、《魔神英雄》、《变形金刚》等等,一直是我们这群男孩子所钟爱的漫画。时至今日,我依然会去翻看。可是一旦我进入课堂,我却对漫画有了几分畏惧,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我的学生。看到他们手上拿着本本漫画,不悦就会写在脸上,一再鼓励他们看好的文学作品,急了,甚至会禁止带漫画来学校。但是,我内心非常清楚,正如书中所言,有太多的孩子喜欢漫画。书中也强调了童年时期爱看漫画的人,长大以后往往会变成阅读能力较强的读者,并且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和事例进行证明。其实书中所说的很多和我内心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看来我以后真不必把漫画看得如洪水猛兽一般了。只要引导孩子恰当选择,合理安排,漫画一样可以给他们带来好处。
观点二、老师看了多少书?
是啊,老师看了多少书?有时候,真应该好好地扪心自问一下。讲坛上的我几乎天天对学生唠叨多看书的好处,可是我自己呢?平时总是觉得工作繁忙,心情浮躁,很少有拿起书本的时候,想来真的是颇为惭愧的。身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如果真的远离书本或者看的书不够,对于自己的专业成长而言,都是毫无裨益的。为师者,应该终生学习,终生与书为伴。
观点三、童话故事对孩子有什么意义?
我一直是非常提倡让孩子们阅读童话,因为,我相信这才是最适合他们的书。因为正如书中所言,很多童话故事可以带领孩子认识这个世界,并给予孩子信心、勇气,及对未来的希望。即便是故事中有一些比较残酷的情节,那又何妨?这正体现了世界的真实性,世界本就有可怕的一面。既然童话能用它独有的特色和魅力引领孩子们认识世界,我们为什么不支持孩子们多看童话呢?况且,这其中又实在有太多太多的优秀的文学作品。
观点四、总是以白马王子为主角的童话,会不会有点过时了?
有那么多以白马王子为主角的童话存在,我想应该是和这些童话源于民间故事有很大关系吧。但是,即便如此,我依然觉得这些童话是非常经典的。毕竟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其实要避免上述这个问题,教师和家长还是要起一定作用的。我们可以尽所能地推荐孩子看一些别的题材的童话。让孩子吸收接纳不同的.童话内容,可以促使孩子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个世界。
观点五、如果我给孩子的时间都很少,怎么还会有时间和孩子讨论呢?
说的讨论这个话题,真有些一言难尽。阅读之后,交流感受,碰撞思想,激射火花,最需要的就是讨论。可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有那么多的事要做,有那么多的课还没上,有那么多的练习一直还来不及做。种种的那么多导致了学生在校讨论时间其实非常有限。最多的讨论形式就是课堂发言。比较正规的专题讨论那是非常难得的。如何调整上课、作业和思考讨论的关系,还需要不断实践和反思。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是《朗读手册》下面的一行小字,我却感到了这话的分量,因此喜欢上了这本《朗读手册》。
这本书是美国的吉姆·崔利斯写的,他是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朗读手册》是他数十年儿童阅读指导研究与实践之总结,书中通过众多具体、可信的案例,指出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阐明了朗读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它帮无数的家长、老师解决了棘手的教育难题,让无数孩子成为终身的爱书人。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个妈妈,平时也在思考怎样让孩子能爱上读书,把阅读作为一种终身的习惯、一种酷爱的嗜好。
这样的思考没有系统性,做法也是七零八落的。想想自己曾经给读四年级的女儿读《封神榜》,当时也没有想到这样会让孩子爱上读书,只是感觉死马当成活马医,怪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多给孩子读书,以为孩子认字之后可以自己读书了,四年级了还让我读,那是不想读书的表现,把读书当成一种负担,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孩子经常要求我她看一部分,我给她读一部分,我可是耐着性子跟她读了一段时间,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真的爱上阅读了。
在《朗读手册》中说到,朗读有许多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孩子以自行阅读为乐的动机。研究儿童听力的专家表示,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八年级时会达到相同的程度,在这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因此,孩子能够听懂并理解那些复杂、有趣的故事,却无法自己看懂故事书。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孩子听故事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孩子大一点仍应该继续读故事给他们听。听故事时,除了家长和孩子(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之外,你同时也将较高程度的词灌输到他们的耳朵里,最后,他们会把这些词传输到大脑,并记忆下来,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
有了这本书中就有了给孩子多读书,读好书的理论依据。我在低年级的教学中,一定要多给孩子读书,多给他们时间读书,多和他们一起读书。
看了《朗读手册》这本书后,我觉得应该埋怨自己,我除了给学生和家长提要求以外自己又做了什么呢?我每天拿出时间为孩子们大声朗读了故事没有呢?每天留足时间给学生阅读了没有呢?没有为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故事,又如何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没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学生又怎能爱上阅读呢?
以前我没勇气放手让学生阅读,更没做到每天坚持为学生朗读,我只看重的是孩子的分数。其实,仔细想想这种靠训练得出的分数能代表孩子什么呢?我觉得多数情况代表的是老师为了自己的一时英名而自私的程度。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这句话仿佛就是针对我这种人说的,我为了自己的名誉,而让孩子们得了芝麻丢了西瓜,在这样下去不是葬送了孩子的前程吗?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读了《朗读手册》这本书后我立即行动,抓紧时间弥补我的过失,于是我在课堂上挤出一点时间让孩子们自由阅读,利用午自习的时间为他们大声朗读,减少作业量留出充裕的时间给他们阅读,总之相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们爱上阅读、迷上阅读,让他们在更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去历练、成长、遨游……力争“使每一个孩子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
在今后,我更要坚持在上课期间每天给孩子们大声朗读故事,引导更多的孩子爱上读书。为孩子们推荐更多更好的书籍供他们阅读,让他们尽情地畅游在书海之中,让书籍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
读了这本书,使我更坚信:坚持为孩子大声朗读,能使孩子爱上阅读,而阅读能给人带来终身发展的幸福,一个人知识的丰富、精神的陶冶、智慧的启迪无不来源于阅读。所以,我更坚定地说:坚持为孩子大声朗读吧,让他们也成为幸运的人!
现在让我们共同努力,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老师。
《朗读手册》是我人生幸运的起点,也是我们人生幸运的起点!
寒假读书,我选了一本《朗读手册》。封面左下角上有一段不起眼的话却牢牢地吸引住我,“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以为是指导阅读技巧的,我们这两年正在搞阅读教研,认为他是一本有关阅读技巧的书。看了几页才明白:这是一本指导家长、老师们如何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好书。我是家长,又是教师,我的责任重大。我期望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生活,我也希望他们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让他们爱上阅读,是我的希望。
工作中经常发现,很多父母总以为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那就是爱孩子。可对于孩子学习上,却不舍的做出牺牲,这就是我们孩子的悲哀。而《朗读手册》却恰恰交给我们方法,教我们如何激起孩子兴趣?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大声为孩子阅读。下学期,我想在家长会上建议:爱孩子的父母都看看这本书。
这本书和其他的书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每一张解释有关阅读中的一方面的各种问题,则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这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他用最通俗的语言知道我们怎样带领孩子阅读。他有很多的研究数据,让我们知道这些做法为什么对孩子的阅读有帮助。看完整本书,收获很多:
收获一:看书与阅读的效果不同。长看电视的孩子会影响学习、影响情感的发展、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1、电视打断了人们的注意力。
2、电视没法让孩子与成人互动。没法提问、与家长对话。
3、没有困难,造成孩子观念上的误解。
使用简单句或不完整句式,使用的词语很少。
孩子们都喜爱看电视。看电视占去孩子太多的时间,才是引起问题的主要原因。当他们看电视时,就不能和父母一同说话、整理自己的玩具、也没有时间游戏或画画。而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孩子转变成具有判断和思考能力的成人。父母应该对看电视定下规矩。最好是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怎样让孩子们离开电视呢?只有书的內容非常有趣,孩子们才会舍弃电视,把时间用来阅读。孩子和大人一样,都喜欢那些可以吸引他们一页一页看下去的小说。所以要选择一些孩子爱看的书。在书中有很多好熟的介绍,及各年龄段适合的书。
收获二:每天为孩子读书。
书中说:研究儿童听力的专家表示,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初二时才会达到相同的程度,在此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所以为孩子读书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识字量不多。所以,大声地给孩子们朗读,要成为我经常做的事,让孩子在书的浸润下,爱学习,爱读书。
收获三:规定孩子读书,让“规定”变得美好而吸引人,使它成为一种乐趣——这时阅读便发生作用了。
我觉得这里的“规定”一词用得比较人性化。作者认为让孩子阅读也可以像我们规定孩子每天早睡早起一样,时间长了,习惯了,孩子就会乐坚持下来。当然,这个规定的最初制订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书中作者举了不少让规定变得美好而吸引人的方法。这里,我对“大人一定要做好榜样”颇有感触。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有家长跟我说自己的孩子不愿看书,家长苦口婆心强迫孩子看,结果往往令人失望。我给家长的建议是,请家长先陪着孩子一起看书,可以同看一本,看完后一起讨论书中的问题。因为爸爸妈妈和自己读一样的书,孩子们会觉得有意思。在随后与家长的交流中,我知道,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的效果非常好。可见,大人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
收获四:让孩子看各种各样的书。
提到漫画,我们总感觉很困惑,总认为多看这些书会害了孩子,因为孩子们是那么的着迷。但一项研究表明,各年级里几乎所有的优等生看的漫画书比成绩差的学生多。书中说,年龄小的孩子应多读漫画书,因为只有他理解了,才会感兴趣,感兴趣才会去更多地阅读,才能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慢慢地提高阅读的兴趣。试想,当你对一本书读来读去,一头雾水的时候,你还有兴趣读下去吗?所以,放心地让孩子们看吧,让他们看各种各样的书。高尔基说:“一个人想聪明,得多念书,正派的书固然好,坏的魔道书也好,念的越多越好,要把所有的书都念过,才能找到好书……”一些孩子们爱看的动漫故事,我们也要拿来读一读,找到他们入迷的原因,才能帮孩子们找到真正的好书,指导阅读才能居高临下,游刃有余。
收获五:父母的角色对孩子的阅读习惯有巨大影响。老师的影响虽不如父母那样大,但也应该作为学生阅读的楷模。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要永远做一个真正的读者,做一个学生阅读的引领者,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引领学生的阅读。
最近在认真的拜读《朗读手册》这本书,这本书和其他的书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以生动的事例引人入胜,用最通俗的语言知道我们怎样带领孩子阅读,让我们知道这些做法为什么对孩子的阅读有帮助。看完整本书,受益匪浅。
首先,让我知道阅读能带给孩子很多好处。高尔基说:“一个人想聪明,得多念书。”书中是这样概括阅读的好处:一切都可归纳为一则简单的两个层次的公式:
⑴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
⑵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
其次,《朗读手册》里面很多小故事是发生在实际生活当中的。一个只上过小学三年级的住在贫穷、治安很差、教学水平落后的社区的单亲妈妈因为限制了两个学习很糟糕的儿子看电视的时间,而且想办法填补孩子因为不能看电视而空出来的时间,让他们每周读两本书,并向她汇报书的内容。长此以往,她培养出了世界上最知名的小儿脑部外科医生。一个从小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女孩却在入学年龄的时候智商高达111分,一个被医生判定将终身智力高度残障的男孩,最后却从常春藤联盟的优秀大学毕业,一个父亲早丧母亲离异、从未上过学的、跟着年老的亲人生活的孩子最后成了大学教授……这些奇迹竟然都是因为持续的朗读的力量!
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聪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要永远做一个真正的读者,做一个学生阅读的'引领者,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引领学生的阅读。希望一本本好书吸引着孩子们一页一页读下去。让这些爱啃书的毛毛虫,吃饱长大后就变成美丽的蝴蝶,自由地展示自己那一对美丽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