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期末复习计划范文(精选29篇)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师发展中心和学校教导处的工作安排,结合小学科学学科特征和本校科学任教现状情况,本学期科学组教研活动是以“学生主体、学习本位、学教合一”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践行“学本课堂”为目标,以“实验教学”为切入点,以“科学探究”为重点,紧紧围绕“教在学生学的起点”的主题展开教研活动。
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精神,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常规教学有序,扎实有效,不断提高科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坚持科学教学与科学活动协同并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的教学理念,积极创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科教学氛围。
推动科学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对“科学概念、科学思想和科学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全组教师共同探究“探究式科学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方式,推进本校科学教研的发展。
二、情况分析
1、成员情况分析
我组现有两名专职教师,两名代课教师,全组教师责任心强,工作认真,乐于钻研教材。组内教师能积极交流讨论。能认真备课,深入学生,课前准备比较充分,积极筹备各种实验器材,教学中能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对学生兴趣爱好进行培养。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经常互相学习,重视对新理念、新课标的学习和钻研。
2、本学科特点与本校实验设备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实验是主渠道。本学期各册教材中都出现很多实验,但由于学校只有一个实验室,没有实践活动场所,四个年级15个班使用实验室,这给科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难度。不过,学校和我们组的老师都积极的通过各种途径解决。
三、工作要点
1、加强学习,重视提高自身素质。
由于我校任教科学的教师都是年轻教师,所以有必要组织每位教师开展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的培训和学习,指导教学实践。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学习式”等多种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本学期我们重点学习关于“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技能,以及“探究式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希望通过培训,能够结合学科特色,应用于教学实际中。不定期举办读书沙龙,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教师交流读书心得和收获,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任教的科学教师也要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组内形成一种和谐、默契的同事关系,以求大家共同进步。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每位科学教师应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认真钻研新课标、新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写好教案。全组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并讲究备课的实效;深入落实“探究——研讨”教学法,注重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形成自主的科学态度,发展科学素养,教师还要认真组织学生参与科学实验与科学实践。
本学期,我们还将迎来市小学六年级教育质量综合测评,所以科学课的教学质量的优劣也必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为此作为科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科学课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集体备课,我们要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作用。本学期将结合“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学习,按照“教师个人钻研教材——形成个性教案——共同讨论集体研究——形成共性教案——实施课堂教学——反思记录教学得失”的过程进行集体备课。平时我们要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加强后进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期中我们将组织教学质量的调研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共同研究,寻求对策,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加强校内和校际间的交流研讨,提高教学水平
本学期我们将组织准备各年级的一堂科学课作为研究课。邀请学校其他优秀教师给我们做科学教学的指导。共同研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及时发现、研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联系周边学校,组织片区活动,加强与其他学校老师的交流研讨,吸取先进经验,做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同时组织老师外出听课,参加区级以上的教研活动或专家讲座。外出学习的教师,在回校后的一周内要及时向教研组汇报材料,并在备课组活动时传达学习,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好最大效益。
4、利用科学社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科技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科技教育必须同学科的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老师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重视科学课教学的拓展延伸,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撰写科学小论文,辅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和小发明的实践,处理好科技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可以充分利用科学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努力为我校培养出优秀的“小科学家”。
科学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学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科学素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深层次把握科学教学的真谛
1、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学课程理念性、学术性思考;又有科学主题教育形态性研究。
2、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3、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4、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研究与辐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引导功能。
(三)重视教育科研,深化课题研究
探索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应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具体问题为着眼点:强调结果价值与过程价值并重,提倡“过程即成长”的行动理念。
(四)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调研、专项协作等多元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认真参加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平,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认真参加《科学》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引导科学教师明确科学学科课程的方向;组建学科性研究小组,攻克难关,提高课程理解能力;
3、根据市、县教研室有关规定,有关学科组织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学科评优活动;
4、根据市教研室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好全国、省、市有关学科竞赛。
(五)重点加强科学教师的培养,探索教师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强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1、以科学教师为主体,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加对青年科学教师培养力度。
2、有目的地开展“传”“带”和交流活动,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六)提高研究能力带动学校科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1、加强科学教师自身的理论学习,确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专题,提高专业研究水平。
2、科学教师苦练内功,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3、注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
4、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四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培养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5、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实验仪器的保管使用及实验登激作。
6、继续做好小小气象台的指导工作。
二、科学特色活动
1、科学幻想画: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活动内容:低年级学生可以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胆创新,有意义的画作。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
2、明天小小科学家:
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内容体裁不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1、课前准备与课堂活动
小学科学课涉及到科学探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这几大领域,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明显或不明显的德育题材的学习内容。在备课时,我们就要有德育先行意识,在准备教学活动、学习材料或实验材料时更要考虑设计与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相适应的德育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当进行到与德育有关的环节时,要想办法不露痕迹的将德育渗透进教学材料、师生活动中。
以生命世界为例,教材中就有多处涉及德育活动。比如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中第三课 大树和小草 最好选择修剪下来的植物枝条和田间地头的狗尾草来观察,第五课 植物的叶 中动员学生在校园里捡拾落叶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设计和实践活动。《动物》单元中第一课 寻访小动物 教学中,观察活动前一定要让学生先讨论清楚怎样去寻访小动物,活动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学生交流讨论后达成共识:爱护小动物、不伤害、不惊扰小动物、不破坏小动物们生活的环境、注意自身安全等。孩子们经历这样的活动形成的印象肯定会特别深刻。在随后的教学中,还会使用到蜗牛、蚯蚓、蚂蚁、金鱼这四种观察、实验材料,学生当然会很兴奋,老师却要清醒的意识到关于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讨论、行为已经开始了,老师很有必要参与其中进行必要的引导。
2、课后整理
在当今社会,由于一些消极思想的滋生,德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你再成功,若思想消极,那也是失败的。一个好的科学老师在其教学活动中不应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素养,重要的是还要把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包括 必要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 。因此它的教学目标应包括 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形成尊重证据、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以及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等 。由此可见科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联系是非常密切。
小学科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解析教材、挖掘教材,在提示知识点的同时挖掘德育教育的内容,通过创设情景、适时引导,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时时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忌空洞说教,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教育是教习惯,一个人有没有成就,决定因素往往就是有没有个好的习惯。科学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良好的,引领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实践习惯。从教育他们把用过的实验器材放归原处;从教育他们爱惜实验器材;教育他们及时感谢小组内同学给予的帮助;教育他们实验前要有计划,实验时要节约 在科学课上,教师经常布置学生带材料来,如:食盐、白糖、米饭等劳动果实,但一到课结束,材料都变成了所谓的 废物 扔进了垃圾桶。上科学课不应该这么 昂贵 !首先从带来的材料的量上来说,经济一点,不要太多。如:米饭和淀粉单元中,米饭的数量可以少一点,只要学生能看到现象说明问题就可以了,尽可能减少浪费。其次是鼓励学生就地取材,带身边或家里有的材料,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忙,互通有无,不提倡经常买材料来做实验。有时上节课的资源也可以作为下节课的实验材料,再次使用,这样,好习惯可以从点滴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品质的形成,靠教师传授和灌输是难以完成的,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自评)。任何外在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内部活动才有可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自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生独立对自己的言行作出评价,第二层次是学生在综合同伴、老师、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后,再 次作出自我评价。虽然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也有学生自评,但那种自评是为教师的一锤定音服务的,教师是评价的主体,而在这里,同学、教师的评价是为学生对自己作出更全面的评价服务的,学生是评价的主人。小学阶段的孩子,大多是以自己的好恶表明对一些事物的态度,缺乏责任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在学校的教育中,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使他们更健康的成长。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当然也是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理想追求。注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德育在科学课中生根发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健康科学素养。
如何在科学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主张理性和实证意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还是具备其特有的人文性,蕴含着深厚的人类生活精神:崇尚事实、强调证据,追求严谨和规范,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分享与合作,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等等。在科学课程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德育
三年级科学《植物》单元中,教材提出让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在校园内进行一些观察植物的叶的活动,其中在教学《植物的叶》内容时,学生观察的树叶应该是捡来的落叶,其用意是进行珍爱生命教育,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但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桌上放的是从枝条上摘来的碧绿的树叶;在让学生 观察枝条上的树叶 时,就有学生干脆折了一些枝条带进了教室。材料的选择如何渗透爱护花草树木、和各种小动物这一思想,有些做法值得借鉴:如课前教师和学生一起捡一些落叶,把落叶装进塑料袋带到课堂上来,这是一个榜样作用的思想教育过程,也是以行动来影响、感染学生,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在 观察枝条上的树叶 时,我采取两个策略:一是带领学生到校园内实地观察一些低矮的树木的叶,二是通过 给小树整枝 等活动收集一些枝条,展开教学活动。我认为在材料的选择时不能仅考虑材料与实验效果的关系,同时也应关注隐含在材料中的思想教育内涵,全面兼顾,灵活选择,使实验材料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感悟生命意义,懂得珍爱生命。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人不断地领悟人本身存在的意义。三年级科学《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对于培养学生建立起对自然、对生命的恰当的态度和情感,摆正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在感叹生命诞生神奇的同时,感受到生命之花的盛开是父母用爱浇灌的结果,也深切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渗透了珍爱生命的教育,学生知道生命是很可贵的,要珍惜,不但要珍惜自己的,而且也珍惜别人的。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有益的活动形式能渗透德育,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具备特有的人文价值,这为教学中渗透德育提供了可能;学生的探究活动也为渗透德育提供了体验的载体。我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把握科学课程的独特价值,适时渗透德育是必要的。但是,科学课并非专门德育课堂,在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有其特殊的方法和途径。我准确把握住科学课程价值,挖掘蕴含其中的德育内容,将其自然地融入科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同时体验做人的道理,忌讳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同时,我要防止将科学课上成了德育课,防止出现课堂中充斥着德育说教的情况,使科学课失去 科学 的味道。我在科学课中有机渗透德育的原则是依据授课内容自然渗透,做到恰当有度、水到渠成,努力做到教育而无痕,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情感得以熏陶,品德得以培养。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第一阶段1和2课,学生将了解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这四个方面来描述天气,第二阶段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天气特征的数据。第三阶段7课,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对当地天气概括性地认识。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可能会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是什么因素在影响溶解的快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溶解了的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引导学生围绕着溶解这一主题,逐步深入地开展观察研究活动。
声音这一单元,学生不仅能找到他们关于声音问题的答案,而且会对他们的不断发现感到骄傲。随着学生用不同的装置做实验并发现他们听到的声音和他们能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理解会得到持续加强。
我们的身体这个单元包括7部分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认识自己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身体的各种活动都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运作,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他们的健康意识。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具体内容见单元计划)
三、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四、学生素质的要求:
1、环保教育:
通过对“溶解”、“声音”、“天气”、“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积极探求新知和仔细、科学的态度,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倡导人人参加环境保护。
2、心理素质
①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形式,开发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以愉快的心情,以特殊的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②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教学中注意尽量分解难点,通过学习能看得懂,学得会,并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让他们建立自信心。
③激发兴趣,大胆地探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探索活动的愉悦情境,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④及时评价、适时引导: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要给予足够的宽容,耐心地矫正,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对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肯定,使他们发言踊跃,课堂活跃。
五、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注意到天气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对于天气,学生也会有一大堆疑问:下雨时为什么会打雷?为什么一天中有时冷,有时热?
四年级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糖或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们都见过,甚至亲手做过。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甚至已经在生活中使用它,但还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还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
四年级的学生他们能感受到声音,并能提出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声音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弱。有的强?声音这一单元共7个课时,里面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以及他们可能还会问到的一些声音问题的答案。
四年级的学生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也是一个可以研究的对象,而当我们引导学生对身体关注的时候,熟悉的身体活动与陌生的身体结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非常熟悉的身体一下子变得陌生了。平时习以为常的现象变成了问题接踵而来,学生对于自己身体的研究可能就在这样的状况下展开了。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课前教师、学生要充分做好器材、材料的准备工作。
2、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指导本册书中的实验。
3、注重学生对观察、实验中的现象、结论的表述。
4、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5、科学地分工、协作,互帮互学,成立科学学习小组。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幼儿园三年的学习和家长平时的指导,总的来说,已经具有的一定的科学常识,虽然这些科学常识非常少,而且是理论上的,但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毕竟学生们的头脑中不是一片空白。并且,一年级的学生初入小学课堂,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这对于学习一门新课程是有所帮助的。但是,一年级的学生们刚刚进入一年级,还没有褪去幼儿园的一些特性,如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不能持久,自我约束力不强,对科学这门课程的认识不足等等,这些都会成为上好科学课的不利因素,进因而会影响整个科学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科学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这一特点,多动脑,多引导,多激励,抓住学生的兴趣,从直接丰富的感官入手,让学生感到科学课的乐趣,从而爱上科学这门课程。
二、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指示,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由“走进科学”,“用感官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创造”四个单元和一个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五部分组成。“走进科学”单元,将引领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科学,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科学。“用感官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创造”会告诉你做科学的奥秘,知道科学的发展,带来生活的改变;懂得用双手创造,乐于创新,造福世界。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会让你有机会做一辆气球动力小车,过一把DIY的瘾。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下几个理念:
1、以学生的发展为教材编写的宗旨。
2、以科学的世界观作为整册教材的组织线索。
3、强化对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的指导。
4、强调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和学习资源的全配套。
5、重视科学史的学习。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领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科学,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科学,学生在亲身观察和动手测量中,感知物体有大小及形状的不同。认识一些测量工具,体验不同工具的测量方法以及准确性,让学生学会运用感官获取事实证据,区分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了解人造物。
五、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3、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4、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5、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6、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知道身边常见科学实物,了解它们的简单分类以及用途。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科学的力量。
2、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尺子、体温计、温度计、卷尺、卡尺等不同的测量工具,初步了解它们的测量方法。
八、教学难点:
1、学习制作测量纸袋,学习用测量纸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以及画图。
2、培养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以及和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九、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创设科学探究的情景,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充分利用课程和校本资源,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充分运用教具、现代媒体、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孩子科学素养为宗旨,进取倡导让孩子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整体感知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热”、“变化的天气”、“振动的声音”、三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孩子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本事。
“热”单元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本单元主要是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入手,经过对一些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安排一系列趣味而又意义的探究活动,让孩子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并进一步激发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乐趣。本单元是由“冷和热”、“温度计”、“热往哪里传”“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5部分13个活动组成。
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景,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信息的多种方法。
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经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孩子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一样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这些活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我们在新学期的教学中需要异常关注的是这些活动在科学探究方应对教学提出的新目标。
1、要求孩子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而在四年级的的活动设计中,不仅仅要求孩子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并且在很多情景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例如,云量和雨量、气温、天气、声音的高低等。
2、要求孩子不仅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并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孩子科学探究本事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搜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构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
孩子科学探究本事的提高,以及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在新学期的教学中,期望教师们勇于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将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教学目标:
经过学习,使孩子:
1、明白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音乐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构成大胆相信、着重证据、敢于重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进取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写发展。
四、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孩子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孩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本事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孩子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本事。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孩子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教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孩子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本事、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资料贴近小孩子的的生活,强调用贴合小孩子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孩子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德育目标:
1.经过观察实验等教学活动,培养孩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等各方面的科学态度。
2.经过天气变化,向孩子进行看图听懂天气变化知识。
六、教学重难点
1.归纳、概括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并建立初步概念。
2.归纳、概括同类物体的共同点,发现其中规律。
七、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孩子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孩子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孩子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八、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实验法列表法
九、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郊区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自主探究》为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发展大计和教科研的工作要点,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育人第一”的教育宗旨ァM时结合科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教书育人的精神ィ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创造性的开展科学教学工作,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从而使我校的科学教学有进一步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调查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4、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5、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6、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问题。
7.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针对我们学校学生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科学学科存在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突破教材难点,解决重点,结合现在三四年级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
(一)教学工作方面: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
4、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准备好摆放在书桌上,铃停准时上(下)课,互不侵占时间。
7、课堂中随时提问评价给分:加分内容(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掌握自己的平时情况。
8、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9、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真正实现科学的生活化。
10、实行课课内容当堂理解掌握,下节课提问打分制度,单元一练一测验的模式,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而且作业也实施评定。
(二)教师成长方面:
1、认真参加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促使自己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平,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认真参加《科学》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明确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经常进行科学研究,攻克难关,提高课程理解能力;
(三)科学特色活动
1、科学幻想画: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活动内容:低年级学生可以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大胆创新,有意义的画作。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
2、明天小小科学家:
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内容体裁不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明白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怀科技的新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的6、7和8班。在开始的两个多星期,我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还经常利用课前和课余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经过两周的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特别敏锐,发言和回答都特别积极。但是,也因为现在的科学学习与以往的常识学习有很多本质的区别,特别是注意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培养是以往忽略的,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有序地探究活动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特别丰富,明白很多相关的科学知识。但总的来说,学生以前的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比较少,怎样进行有效探究是迫切的问题。而且,科学小组的合作学习跟其它科目的合作学习也有很多区别,课堂中小搭配作中学生还是很混乱,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参与,所以怎样引导全员参与与分工,也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的。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详细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爱好。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我们周围的材料”和“食物”6个单元,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爱好,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明白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植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寻访小动物(1课时),蜗牛(2课时),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自己”共6课时,详细包括: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第四单元“水”共4课时,详细包括: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第五单元“纸”共4课时,详细包括: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共4课时,详细包括: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想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非法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爱好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材内容
19.19.1始业教育
29.59.11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
39.129.18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
49.199.25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59.2610.2国庆放假
610.310.9寻访小动物(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710.110.16蜗牛(2课时)
810.110.23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
910.210.30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1010.3111.6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
1111.711.13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
1211.111.20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1311.211.27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
1411.2812.4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1512.512.11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
1612.112.18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1712.112.25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
1812.2605年1.1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191.21.8复习考试
科学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学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科学素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深层次把握科学教学的真谛。
1、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学课程改革理念性、学术性思考;又有科学主题教育形态性研究。
2、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3、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4、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改革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研究与辐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引导功能。
(三)重视教育科研,深化课题研究
探索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应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具体问题为着眼点:强调结果价值与过程价值并重,提倡“过程即成长”的行动理念。
(四)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调研、专项协作等多元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认真参加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平,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认真参加《科学》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引导科学教师明确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组建学科性研究小组,攻克难关,提高课程理解能力;
3、以科学教师为主体,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加大对青年科学教师培养力度。
(五),提高研究能力促科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1、加强科学教师自身的理论学习,确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专题,提高专业研究水平。
2、科学教师苦练内功,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3、注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
4、根据学科特点,开展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培养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5、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实验仪器的保管使用及实验登记工作。
二、科学特色活动
1、科学幻想画: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适用年级:三、四年级
活动内容:学生可以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大胆创新,有意义的画作。
2、明天小小科学家:
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用年级:五、六年级
活动内容: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内容体裁不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三、教学进度安排
依据校历,每周进行1~~2课书的教学。
科学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学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科学素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深层次把握科学教学的真谛。
1、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学课程改革理念性、学术性思考;又有科学主题教育形态性研究。
2、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3、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4、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
(三)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改革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研究与辐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引导功能。
(四)重视教育科研,深化课题研究
探索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应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具体问题为着眼点:强调结果价值与过程价值并重,提倡“过程即成长”的行动理念。
(五)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调研、专项协作等多元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认真参加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平,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认真参加《科学》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引导科学教师明确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组建学科性研究小组,攻克难关,提高课程理解能力;
3、以科学教师为主体,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加大对青年科学教师培养力度。
(七),提高研究能力促科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1、加强科学教师自身的理论学习,确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专题,提高专业研究水平。
2、科学教师苦练内功,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3、注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
4、根据学科特点,开展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培养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5、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实验仪器的保管使用及实验登记工作。
二、科学特色活动
1、科学幻想画: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适用年级:三、四年级
活动内容:学生可以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大胆创新,有意义的画作。
2、明天小小科学家:
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用年级:五、六年级
活动内容: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内容体裁不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三、教学进度安排
略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光”“生理与健康”“物体的运动”和“常见的力”。本教材在原有“任务驱动”学习方法的基础之上,又增添了一些特色。例如:
1、教材设置了“网上学”栏目;
2、教材的呈现形式灵活多样;
3、教材的建设系列化;
本教材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每个“主题”由若干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形成一个按学生知识背景与认知发展为基础,以探究能力发展为主线的螺旋式前进的多维立体体系结构:知识学习维、能力培养维、情感体验维、时间发展维。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宗旨。
二、学情解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三、教材解析:
本册教材围绕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针对“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进行探究,安排了“听话的电磁铁”、“地球的运动”、“显微镜下的世界”、“遗传和变异”、“青春活力”、“我们如何做计划”6个主题单元,共21课,设计安排了53个活动。
“听话的电磁铁”:教材按照教-扶-放的梯度编排,重点指导学生制订实验研究计划,让学生在计划的指导下探究影响电磁铁的磁力、磁极变化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原理与应用。
“地球的运动”:教材按照从学生身边可接触到现象的研究到原理发现的顺序编排,重点指导学生制订观察计划,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研究地球的运动及因地球的运动而引发的自然现象。
“显微镜下的世界”:教材按照由浅入深的梯度编排,重点指导学生制订调查计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途径了解微生物世界的多样性,它们的生存方式以及它们对整个生物界的作用和意义。
“遗传与变异”:教材按照从认识到利用的层次编排,通过观察、阅读、调查等方式了解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特性,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
“青春活力”:教材按照存在变化——如何变化——青春期的变化编排顺序,在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中找到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在阅读与辨析中了解青春期主要身心发展特点及青春期的健康常识。
“我们如何做计划”:反思学期学习中做过的计划,总结制订计划的经验,懂得制订出一个可行的研究计划的重要意义,然后引领学生将总结的方法理论进行又一次的运用。
本册教材将在学生能针对探究活动提出大致思路的基础上,学会制订合理、可行的计划,训练学生用清晰的思路,规范有序的操作和正确的方法搜集证据、验证假设。培养学生制订计划的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科学探究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3、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f)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6、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7、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一、指导思想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科学教学不仅是为儿童储备日后的现成知识,更应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技能的爱好和智慧才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儿童的探索动机,善于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探索情境,善于启迪诱导学生的集体研讨,集中集体的智慧,使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设答案。而科学实验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中就必须坚持,才能真正体现科学课的目的。在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借助课程目标中的“活动建议”,在内容、形式、程序上,把目标融入其中,以科研指导教学,以探究为中心,指导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主要任务、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要求
1、认真阅读《科学课程标准》,在实验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
2、实验课做到开齐、上足、教好,更要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3、要及时整理实验使用后的器材,发现损坏及时记录。
四、具体措施
1、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搞好实验室安全与日常清洁卫生工作。
2、加强科学教学的常规管理,促使教师上好实验课,在实验课上大力提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法,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加强请示汇报,及时向领导汇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取得领导支持。
4、加强现有人员的业务学习,注重自身的提高。明确科学课程的要求,重视科学的重要性,上好自然科学课。充分利用仪器设备,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和电教材料(如多媒体、光盘资料等),开足、开全实验课。
5、鼓励教师自制教具,丰富教学材料,充实实验设施。
6、强化实验教学日常管理
(1)按要求制订实验室主管职责,实验员职责,科任教师职责,学生实验守则,职责分明,责任到人。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仪器设备借用,领用,损失赔偿制度。
(3)实验室在借用、领用、仪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时必须进行填写登记,手续要完备。
(4)建立完整的管理帐册,资料档案,定册清查帐、物、卡,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
(5)各种仪器、设备的存放要根据其性能和学科特点,科学分类摆放,并加强防护工作。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我们必须把握好过度期的教学,激发每一位科学教师的教学热情,积极倡导有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为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
一、辅导思想:
以培育小孩子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议让孩子亲身阅历以探求为主的学习活动,培育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开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了解,使他们学会探求解决问题的战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日子打好基础。
二、全体感知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热”、“改变的气候”、“振动的声响”、三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孩子阅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求活动,使他们取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了解,增进科学探求的能力。
“热”单元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本单元首要是从孩子的日子经历下手,经过对一些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组织一系列有趣而又意义的探求活动,让孩子意识到日子中处处有科学,并进一步激发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爱好和乐趣。本单元是由“冷和热”、“温度计”、“热往哪里传”“热对物质状况的影响”5部分13个活动组成。
气候的调查与丈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改变开端,对构成气候的四个根本要素别离进行观测。其中包含云量的调查和测定、雨量的调查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调查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含测验记载各种气候情况,调查生物预告气候的行为以及学习取得气候信息的多种办法。
对声响的探求从倾听周围的声响开端,经过对发声物体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和讨论声响是怎样发生的、声响是怎样传播的,以及怎么控制物体宣布的'声响。在这一单元结尾规划的“制作咱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孩子自由选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宣布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测验着奏出简略的乐曲。
这些活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咱们在新学期的教育中需求特别重视的是这些活动在科学探求方面临教育提出的新方针。
1、要求孩子进步调查的精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调查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触及物质的量。而在四年级的的活动规划中,不只要求孩子更为精确和细致地调查物体,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要求运用丈量的办法,并挑选恰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绘物体和有关现象。例如,云量和雨量、气温、气候、声响的高低一级。
2、要求孩子不只重视收集和了解现实,而且要学会对现实进行简略的加工、收拾、笼统和归纳。
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孩子科学探求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调查和收集现实上只是探求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现实进行加工、收拾、笼统和归纳,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求活动的全部。
孩子科学探求能力的进步,以及对科学探求的了解是渐进的,需求咱们引领他们阅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求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取得开展。在新学期的教育中,希望教师们勇于探索,堆集更多的经历,将以探求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育进步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教育方针:
经过学习,使孩子: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粗浅的科学常识,并能音乐于日常日子,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日子习惯
2、了解科学探求的进程和办法,测验于科学探求活动,逐渐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坚持和开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斗胆相信、着重证据、敢于从头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接近自然、赏识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维护,关怀科技的写开展。
四、学情剖析:
1、全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孩子全体学习比较仔细,但缺少灵活性。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呆板常识,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常识并在日子中灵活运用常识。因而孩子对基础常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常识、经历:孩子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少,科学探求能力。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育,使孩子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触摸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教师及时、周到的辅导,使孩子没能很好地在调查、试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常识、开展能力、培育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剖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详细形象的物体,而咱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孩子的的日子,强调用符合小孩子年纪特色的办法学习科学,孩子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爱好。
五、德育方针:
1、经过调查试验等教育活动,培育孩子仔细、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协作不怕困难等各方面的科学态度。
2、经过气候改变,向孩子进行看图听懂气候改变常识。
六、教育重难点
1、归纳、归纳同类物体的一起特征,并建立开始概念。
2、归纳、归纳同类物体的一起点,发现其中规则。
七、根本办法:
1、把科学课程的总方针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孩子科学学习特色,顺水推舟;
3、用五光十色的亲历活动充实教育进程;
4、让探求成为科学学习的首要办法;
5、建立开放的教育观念;
6、悉心肠引导孩子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能;
8、组织辅导科技爱好小组,引导孩子参加各类有关比赛,以赛促学。
八、首要导学办法:
探求法演示法观赏法实践法讨论法
试验法列表法
九、首要教育活动类型:
收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况下的调查与试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仿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观赏访问比赛科学赏识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一、复习目标
因为复习课所学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来说缺乏像新授课那样的新鲜感。但由于学生原先在各节课里获得知识是零散的,因此,只是整理自然就成了复习课教学的核心之一。而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认构是由差异的,他们对知识的建构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通过自主学习,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沟通内在的联系,让学生亲历知识复习的过程。通过比较、辨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活动的体验。
二、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所教年级学情分析
所教年级是三年级,共有三个班级。通过复习,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从中培养学生分析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
四、复习方法和策略
1、认真复习《书后课堂练习》。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科学知识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会提出问题、收集证据、结论与拓展。
过程与技能
1、想知道、爱提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1、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科学知识
1、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如需要水、空气、食物,能生长、繁殖,会死亡等)
2、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3、常见植物的名称
4、常见植物生长的环境
5、常见植物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高矮、同类器官的不同特点、叶序、花的颜色和形状等)
6、植物的共同特征
7、常见动物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8、动物的共同特征
9、比较动物和植物的异同
10、比较动物和人的异同
11、比较动物、植物和人的异同
12、归纳生命体的共同特征,明确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
过程与技能
1、观察和记录周围环境中常见的生命体
2、观察和描述周围环境中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
3、按照不同标准给植物分类
4、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形态特征
5、按照不同标准给动物分类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1、通过寻找校园内的生命体,体会生命的多样性
2、关爱动物,珍爱生命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
科学知识
1、水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物质,生命体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水的基本性质(透明、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
3、水的其他性质(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现象、水的压力、浮力、溶解现象等)
4、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5、地球上咸水和淡水的分布状况
6、水污染的危害
过程与技能
1、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生命体中含有水(挤、压、捏等)
2、通过实验(小草生长)验证生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3、运用多种感官认识水(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4、通过实验探究水的物理性质(流动性、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压力、浮力、溶解等)
5、运用多种方法净化水(如过滤等)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1、感受生命与水的密切关系
2、水的污染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列举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具有节水意识
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
科学知识
1、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2、纸的性质(结实程度、纤维、吸水性、透明度等)及用途
3、纸的原材料是木材
4、常见的纺织材料(棉、丝、毛、人造纤维等)
5、金属的性质(光泽、导热性、延展性等)及用途
6、塑料的优缺点
过程与技能
1、对常见材料进行分类
2、通过实验了解纸、纺织材料、金属的性质
3、根据不同标记区分纺织材料的种类
4、通过观察比较尼龙和棉布的不同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1、节约用纸
2利用金属的特性为生活服务
3、塑料垃圾对环境有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五单元《提出问题》
过程与技能
1、提出问题
2、能够根据实际,选择可以研究的问题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五、复习方式
(1)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2)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
(3)以优帮差,对个别后进学生采取单独的复习策略,要求抓住基础内容,对领悟力较高的个别同学可以适当提高要求。
(4)结合课后习题和练习题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一、教材分析
科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六组,称为“探究过程能力”,在强调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探究活动的选择上,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强调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开设“问题银行”,使学生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科学品质;配有“小科学家记录本”,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在表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游戏、卡通、故事、童话、谜语、诗歌、连环画、科幻作品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特别是重视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使学生从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六年级上册包括五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第四单元:登上健康快车;第五单元: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二、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整体学习习惯较差,第一节课便主动坦言从来都不喜欢科学。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少主动去观察身边的一节并去产生疑问并思考或实验从而获取知识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_,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一、复习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天气”单元、“溶解”单元、“声音”单元和“我们的身体”单元,复习时我将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分为三大块,即科学概念、科学实验和简答题,让学生对本学期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能达到融会贯通。
天气单元:
(一)科学概念:
1、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风和气温。天气是不断变化着的,天气变化时可以观测和预测的。
2、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一天中清晨温度最低,下午的温度最高。
3、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有力量。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分为13个等级。
4、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降雨)多少的装置,“雨量等级表”。
5、不同的云预示着即将来临的不同天气,云量的多少是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
(二)科学实验:
1、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2、小组制作一份天气日历,以后进行一个月的天气观测并作记录。
(三)简答题:
1、能用网状图表示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会用不同图标表示的天气。
3、用箭头标出风的方向。
4、会统计天气信息,并能够分析数据。
溶解单元
(一)科学概念:
1、溶解的特征: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通过搅拌、切碎、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3、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定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4、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5、溶解现象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之间。如水里的动植物就呼吸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二)科学实验:
1、过滤实验:要点:需要材料: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
2、怎样加快溶解?要点:对比实验。记清楚哪些条件相同,哪些不同。
3、液体与气体的溶解。要点:研究计划。
4、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5、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
(三)简答题:
1、面粉溶解了吗?(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所以没有溶解。)
2、海水怎么变成盐?
声音单元
(一)科学概念:
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2、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是可以被控制的,在许多场合和环境,我们应当控制自己发出的声音。
3、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小乐器。
4、声音以波的形成传播的,它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5、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二)科学实验:
1、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
2、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
3、控制发声罐的声音。变响的方法。变轻的方法。
(三)简答题:
1、土电话和听诊器分别是利用什么来传播声音的?棉线、胶管。
2、人们控制噪声的方法?
我们的身体
(一)科学概念:
1、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保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2、人体外观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3、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的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知道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5、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6、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7、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
9、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
(二)科学实验: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示描述人体的器官的协同关系。
(三)简答题:
1、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会增加?
2、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次数会增加?写出运动对我们身体的一些好处。
3、举例说明人体各器官之间存在的联系。
二、复习措施
(1)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习每个单元的知识,重点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
(2)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比如,师生问答;学生互问互答;利用多媒体呈现科学实验等。
(3)以优帮差,加强督促与辅导,使每一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利用多媒体呈现期末模拟试卷,学生作答。
一、基本情况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素养得到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得到培养,能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答一些浅显的实际问题,但学生间发展不大平衡,部分学生学习热情欠佳,“三动”能力较弱。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载体,全面系统地复习巩固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知识,重点复习六年级上下两册的内容,巩固观察、操作实验的成果,认真做好评价本学期自拟的要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学习小组时注重优差搭配,特别注重辅差,适时进行评价,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三、目标要求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科学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欣赏自然、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本次复习具体分为“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环境和我们”四大板块。通过三份试卷体现,便于学生整体有序把握科学知识。
四、方法措施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
2、认真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精读精炼,加强小组自主交流,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3、对平时缺课未作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4、加强复习间的过程评价,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小学科学期末复习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学习小组时注重优差搭配,特别注重辅差,适时进行评价,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总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2、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3、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做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学困生:通过科学的复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中等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优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科学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欣赏自然、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复习内容及重难点:
本教材安排了五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蚕》、《凤仙花》、《衣服是什么做的》、《石头与房子》《电》。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复习重难点:
1、通过对凤仙花的学习,知道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各部分所起的作用。
2、通过对蚕的学习,知道动物的生长过程,以及不同生长过程的特点,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长过程(包括人)。
3、学习知道衣服与布料的知识,能解答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4、学习观察石头的特点,明确我们生活中的建筑材料。
5、懂得安全用电的知识,会画简单的线路图。
四、复习方法及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教师要特别关爱。
2、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方式,增加学生对复习内容的兴趣,正规地、系统地引导学生复习科学知识。
3、着重进行感观训练,让学生学会有目的、按顺序地复习。复习内容以实验课培养的动手技能为主,锻炼他们对知识的应用,从而巩固所学习的新旧知识。
4、由于学生有两极分化现象,再加上学习任务重有些学生对科学课的重视相当不够。对他们的复习应因材施教,做好系统观察和定量观察的指导,让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学生们的动手操作相结合,并让学生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能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给他们信心、给他们动力。
五、复习时间安排:
《凤仙花》
1课时
《蚕》
1课时
《衣服是什么做的》
1课时
《石头与房子》
1课时
《电》
1课时
综合练习
2课时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钻研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便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独立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普遍习惯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便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四面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爱好。
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四年级上册由“天气” “溶解” “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本册的主要活动:
1.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分别进行观测。
2.对身体结构的钻研,了解骨骼及肌肉的功能和结构,以及运动情况,并建立保护心脏,保护肺的意识。同时了解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及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殊是实验中操纵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熟悉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爱好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第一阶段1和2课,学生将了解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这四个方面来描述天气,第二阶段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天气特征的数据。第三阶段7 课,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对当地天气概括性地认识。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可能会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是什么因素在影响溶解的快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溶解了的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引导学生围绕着溶解这一主题,逐步深入地开展观察研究活动。
声音这一单元,学生不仅能找到他们关于声音问题的答案,而且会对他们的不断发现感到骄傲。随着学生用不同的装置做实验并发现他们听到的声音和他们能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理解会得到持续加强。
我们的身体这个单元包括7部分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认识自己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身体的各种活动都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运作,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他们的健康意识。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具体内容见单元计划)
三、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四、学生素质的要求:
1、环保教育:
通过对“溶解”、“声音”、“天气”、“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积极探求新知和仔细、科学的态度,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倡导人人参加环境保护。
2、心理素质
① 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形式,开发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以愉快的心情,以特殊的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②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教学中注意尽量分解难点,通过学习能看得懂,学得会,并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让他们建立自信心。
③激发兴趣,大胆地探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探索活动的愉悦情境,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④及时评价、适时引导: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要给予足够的宽容,耐心地矫正,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对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肯定,使他们发言踊跃,课堂活跃。
五、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注意到天气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对于天气,学生也会有一大堆疑问:下雨时为什么会打雷?为什么一天中有时冷,有时热?
四年级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糖或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们都见过,甚至亲手做过。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甚至已经在生活中使用它,但还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还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
四年级的学生他们能感受到声音,并能提出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声音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弱。有的强?、声音这一单元共7个课时,里面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以及他们可能还会问到的一些声音问题的答案。
四年级的学生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也是一个可以研究的对象,而当我们引导学生对身体关注的时候,熟悉的身体活动与陌生的身体结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非常熟悉的身体一下子变得陌生了。平时习以为常的现象变成了问题接踵而来,学生对于自己身体的研究可能就在这样的状况下展开了。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课前教师、学生要充分做好器材、材料的准备工作。
2、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指导本册书中的实验。
3、注重学生对观察、实验中的现象、结论的表述。
4、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5、科学地分工、协作,互帮互学,成立科学学习小组。
七、课时安排:每周两课时,每课一课时。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孩子科学素养为宗旨,进取倡导让孩子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整体感知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热”、“变化的天气”、“振动的声音”、三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孩子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本事。
“热”单元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本单元主要是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入手,经过对一些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安排一系列趣味而又意义的探究活动,让孩子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并进一步激发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乐趣。本单元是由“冷和热”、“温度计”、“热往哪里传”“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5部分13个活动组成。
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景,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信息的多种方法。
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经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孩子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一样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这些活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我们在新学期的教学中需要异常关注的是这些活动在科学探究方应对教学提出的新目标。
1、要求孩子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而在四年级的的活动设计中,不仅仅要求孩子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并且在很多情景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例如,云量和雨量、气温、天气、声音的高低等。
2、要求孩子不仅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并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孩子科学探究本事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搜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构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
孩子科学探究本事的提高,以及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在新学期的教学中,期望教师们勇于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将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教学目标:
经过学习,使孩子:
1、明白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音乐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构成大胆相信、着重证据、敢于重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进取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写发展。
四、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孩子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孩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本事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孩子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本事。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孩子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教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孩子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本事、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资料贴近小孩子的的生活,强调用贴合小孩子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孩子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德育目标:
1、经过观察实验等教学活动,培养孩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等各方面的科学态度。
2、经过天气变化,向孩子进行看图听懂天气变化知识。
六、教学重难点
1、归纳、概括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并建立初步概念。
2、归纳、概括同类物体的共同点,发现其中规律。
七、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孩子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孩子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孩子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八、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实验法列表法。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启发学生探究自然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2、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勤于动手勇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4、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作简单记录。
5、通过浮和沉的实验,使学生能对浮和沉的转换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知道改变浮沉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6、通过数学课中的各种实验演示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三、实验教学方法措施
1、教师端正教育教学思想,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2、教学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新课标要求,要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3、实验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实验仪器,还应尽量创造条件,自制器材,努力按计划、按要求完成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一、实验目的: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本事素养为宗旨,以实践为核心,努力摆脱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旧模式,让学生在自然实践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本事等方面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特点,始终围绕"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经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动手操作本事、逻辑推理本事、抽象思维本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经过实验,使学生能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经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创新精神,使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为将来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实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供给公平的学习科学实验的机会和有效科学实验的指导。同时,也要充分研究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科学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教材分析:
教材注重培养综合本事,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逐步提高探究本事,注重加强学科联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城乡教育差别。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把三到六年级学生的认识本事培养目标分别确定为“感知科学”、“走进科学”、“探索科学”。
教材将探究过程本事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
科学课让学生在“做中学”活动中应对自然和科学现象,经过动手动脑学习基础的科学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科学探究本事。
三、学生的分析: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经过观察,该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本事不强。本学年,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提高。
四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在实验活动中合作意识已经构成,纪律明显优于三年级。对科学的热情度极高,热爱科学,热爱自然。
五年级的学生最大的特点知识丰富,很喜欢发明创造,本学年准备在实验上加大难度,锻炼他们自我动手创造的本事。
六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本事,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所以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本事,提升科学素养。
四、具体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做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景,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贴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进取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做到“精讲多练”,多经过实验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具体教学做法: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我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培训材料,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进取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当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供给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我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进取的影响。
3、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构成。
4、创造性的挖掘课程教学资料,布置探究式的课外作业。
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构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课外作业尽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课题。虽然那些课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题,可是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本事上有长足的提高。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段1班和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这两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
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
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习制作指南针,加深对磁现象的认识。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确定了每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的建立组织教学活动,使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教学活动更具有探究性和可操作性。使用了维恩图、网状图、气泡图、柱形图等图表,使学生在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将事实转化成证据方面增加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教学的评价。
每个单元后设置了资料厍,向学生提供与单元学习有关的资料和拓展性活动,弥补了学生的经验不足,并提高了教科书的可读性。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科学探究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优效。
3.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并鼓 励学生积极参加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实践能力。
4.做好观察、操作、制作、记录的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坚持力。
5.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会探究。
6.精心设计拓展活动,联系现代科技、生活,并加强学以致用的培养。
7.加强优生和学困生的联系,互相帮助。
8.将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两个单元交叉进行教学,既可解决观察周期长的问题,又可同进进行动植物生长的变化的观察,了解其相通之处,完成对生物生命周期的初步认识。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讫时间
教学内容
1 ~ 始业教育 ~ 温度和温度计
2~测量水的温度
3 ~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种植我们的植物
4 ~ 水结冰了 冰融化了
5 ~ 我们先看到了根 种子变成了幼苗
6 ~ 水珠从哪里来 水和水蒸气
7 ~ 水的生态变化 茎越长越高
8 ~机动 ~ 开花了,结果了 我们的大丰收
9 ~ 我们知道的磁铁 磁铁有磁性
10~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 磁铁的两极
11 ~ 蚕的生长变化 ~ 磁极的相互作用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12 ~ 指南针 做一个指南针
13 ~ 录象课 蚕变了新模样
14 ~ 机动 蛹变成了什么 ~ 其他动物的横名周期 我们的生命周期
15 ~ 复习考查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科学,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学期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班上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观察不是很仔细,实验操作比较草率,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等实践性活动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本学期改进措施:
(1)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强化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
(3)加强每单元课堂考查与课外观察的形成性评价,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教学活动类型:
1。讲授
2。搜集信息
3。实验
4。科学小制作
5。种植饲养
6。信息发布会、交流会
7。参观、现场考察
8。科学欣赏
五、教材分析及各单元内容内容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七节课,共计28节课。
六、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
1.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摆放在书桌角上,边边重合,文具盒摆放在自己的正前方,铃停准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
2、 课堂中随时评价给分。加分内容有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了解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
3、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4、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最后写成科学小论文,真正体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5、实行单元一练的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而且作业也实施等级评定。
一、课标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五个班,每班四十多人,他们的年龄大多数在13岁左右,是一群活泼、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虽然村籍不同,但是他们却关系融洽,团结一致,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思想方面:本班这些同学天真伶俐,品德良好,乐于助人,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多数学生有强烈的进取心。总体上,从上学期成绩分析看,成绩较理想但还需继续努力,本学期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对于自己认为聪明得很,平时懒读、懒写、懒做题,成绩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自学,自己悟出道理,小组展开讨论,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会更有效。对于基础很差、干劲更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叮嘱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十多个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思想、学习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成为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要继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习,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微小世界”“环境和我们”“宇宙”以及“信息”等五个单元。
本册教材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遵循儿童心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大多是常见儿童感兴趣的,能够亲自进行观察实验操作的,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改进教学,学生学得积极愉快,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能力,教科书注意本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纵向联系与其他各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可以使知识之间的衔接,分工配合得到加强。其次选择内容大多是儿童能够亲自进行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在儿童接受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联系生活、生产社会实际,以便学生理解巩固和迁移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目标要求:
1、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学习科学。将学生的学习建立在他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3、系统地学习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三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拓展与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五、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
3、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7、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8、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2、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3、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4、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及奋斗目标
1、教学重难点:
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2、奋斗目标
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六、教学专题研究计划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七、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学困生有:黄倩倩、张萧、程铭静,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2)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习,使他们不被落下。
2、尖子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习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平常学习,也要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八、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 2课时
2、塑料 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 2课时
4、物体传声 2课时
5、自制小乐器 2课时
6、声音与生活 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 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 1课时
9、镜子 2课时
10、七色光 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 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 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 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 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 1课时
19、畅想通信 2课时
一、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基础比较薄弱,对动作事物结构的思考较为肤浅,身体素质较差,意志力比较薄弱,但是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自己也能从容面对。出现了竞争意识。针对这些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入门教育和纪律性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启发诱导,提高其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每节课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对其进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
3、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
4、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1、由于运动会有队列比赛,所以每节课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
2、二年级的体育教学的重点主要侧重于投掷和跳跃,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的进行投掷方面和跳跃项目的练习,譬如投准投远练习和跳上跳下练习。
教学难点:
二年级的`学生理解动作比较慢,在进行一些协调性的练习时,可能接受比较慢,所以韵律舞蹈和儿童的一些基本舞步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
三、教材分析
二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改变了从开始就以运动技术体系为目标,每个教材内容都为运动技术的发展打基础的写法,而是以学生为本,选择以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和游戏。教材内容强调学生的兴趣,并能有效地落实小学体育的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游戏为主,分为基本活动和游戏。在基本活动中有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也大都以游戏作为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其中包括:基本活动:排队活动、基本体操(徒手的和使用轻器械的)、走、跑、跳跃、投掷、攀爬、跳绳、踢毽子、滚翻、韵律活动(包括简易舞蹈)、自我表现活动等。游戏:奔跑游戏(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游戏(各种跳跃等)、投掷游戏(各种挥动、抛掷等)和小球类游戏等。这些内容强调活动,所有教材内容均以示例性为主,教师都可以自行选择和组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四、课时安排
每课2课时,共30节课
一、情况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八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8个单元。
其中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共四课含
1、探索自然
2我发现的环境问题
3、问题银行
4、发现问题宝藏;
第二单元五官兄弟共2课含
1、游乐场
2、瓜果交易会;
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共2课含
1、寻找秋天
2、果实累累的季节;
第四单元有趣的动物共3课含
1、寻访蚂蚁
2、动物怎样过冬
3、上夜班的动物;
第五单元蚯蚓小导游共四课含
1、探访蚯蚓的家
2、蚯蚓的房前屋后
3、蚯蚓的邻居
4、落叶到哪里去了;
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共2课含
1、自转旋翼
2、降落伞;
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
1、科学,生活的朋友
2、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
3、美好的展望;
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共3课含
1、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
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
3、我也能当科学家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七、教学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