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室年度检验工作总结(精选3篇)
20xx年,x区卫生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建设,积极推进重点工作目标,全年各项工作指标和任务基本完成。
一、20xx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好卫生防病工作。
1、以公共卫生大厦建设为标志,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创新公共卫生工作模式。不断完善以“一个机制、四个体系”构架的公共卫生建设,多次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公共卫生大厦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xx年初完工,投入使用,发挥提升全区共卫生服务水平的作用。
2、全力以赴,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
闻讯而动,卫生局及时启动禽流感防控工作。结合区位特点,制定完善了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坚持早布控、广宣传、持续动态监察执法,向居民开展宣传和教育,强化候鸟聚集地区的监测。把禽流感纳入今年秋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重点,组织对医务人员进行禽流感防控知识的全员培训和考核。
3、传染病综合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措施得到落实,各项工作按计划完成。
20xx年1-10月份,甲、乙类传染病发病2625例,发病率335.56/十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去年发病2623例)上升%,上升的主要病种为麻疹、流脑,均为散发,无暴发流行。未发生脊髓灰质炎病例,未发生饮水污染事故。
继续保持计划免疫工作高质量高接种率水平。截止20xx年10月,全区学龄前儿童免疫接种接种率99.86%,开展了外来儿童查漏、补种工作。推进免疫预防规范化门诊建设工作。严格执行群体性疫苗接种工作有关规定,确保免疫预防各项工作管理规范化。
严格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降低漏报率,主动搜索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预防和控制季节传染病爆发流行,夏季肠道门诊、冬季呼吸道门诊按时开诊。加强建筑工地、集贸市场等流动人口集中地区的防病管理。有效处置了新街口地区短期内集中发生的流行性出血热疫情。
加强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对艾滋病疫情实行网络专报;加大重点人群监测力度,落实国务院“四免一关怀”政策,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落实市政府关于完善突发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折子工程,在xx区确定18家医疗机构分别建设标准传染病诊室、传染病门诊和传染病隔离留观病房及4家急救分站。通过协调和督导,在规定时间完成建设,及时开诊。
妇幼工作落实“一法两纲”,指标继续保持全市较好水平。20xx年1-10月,全区孕产妇死亡率0/十万,婴儿死亡率1.68‰。加大婚检宣传力度,在全市率先实现居民免费自愿婚检。自愿婚检人数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加强,启动控制精神抑郁障碍项目。开展了智力残疾人员的需求调查。截至10月,为无职业、无报销渠道、无收入的贫困精神病人免费门诊1748人次,共投入费用15万元余。试行精神病紧急救助工作前移的措施,区内精神病人救助绿色通道不断完善,重大节日期间未发生精神疾患者肇事肇祸事件。
坚持落实《xx区慢性病防治规范》,以重点疾病为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平台,与辖区大医院合作,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工作。
4、做好个人工作总结报告,不断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保证人民群众健康。
推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深入监督执法方式的改革,实行卫生监督执法下移。对卫生监督员进行综合执法培训,制定卫生监督执法派驻工作方案,启动试点。食品卫生日常监督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有力的配合了xx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整体工作。截止20xx年10月,在xx区餐饮企业实施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完成量化分级1194户,占全区餐饮业的43.47%。监督食品卫生单位达28564户次,合格率达89.3%。卫生行政处罚307起,查封食品50公斤,及时处理了群众举报。强化医疗和卫生市场的监督管理,对全区37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情况进行督查。对违法开展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和非法行医点进行重点查处。
(二)优化医疗资源,强化医院管理。
配合xx区城市改造,根据区属医疗机构发展专科特色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位目标,本着做精专科、做强社区的发展思路,优化区属卫生资源。原护国寺中医医院和原厂桥医院整合形成了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和什刹海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二龙路医院和原德外医院整合形成了xx市肛肠医院和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在短期内即呈现了可喜的发展趋势。资源整合、互补优势的举措初见成效。
在医疗机构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和“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在医疗质量、服务特色、基础建设、人才培养、绩效管理等方面找差距,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
区卫生局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管与指导。对医疗文书质量和检验科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开展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培训,防范医源性感染;巩固医疗机构评审成果,强化医疗机构持续改进意识。
(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
本着“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原则,在区发改委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xx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规划,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已改造了部分基础条件较差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善了服务环境,社区卫生服务量明显上升。
不断推进社区责任医生工作。落实了与居委会定期联系工作制度,建立了《责任医生工作手册》。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扩大特殊人群健康管理,前三季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低保人员免费诊疗1198人次,免费体检咨询等1040人次,免费入户服务346人次,共优惠费用达26945元。
二、20xx年工作基本思路
20xx年是规划的开局之年,区卫生局重点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公共卫生资源的整合,实现公共卫生大厦良性运转,发挥在保障公共卫生中的中坚作用
在新的一年要继续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为“规划”的实施打下基础。要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定整合区域公共卫生资源,提高对中央机关的保障水平,提高公共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全区居民公共卫生的享受程度和公平性。使公共卫生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基础工程之一。建立公共卫生大厦是xx区委区政府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全市尚属首例,意义重大。20xx年要做好各机构的搬迁工作,按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要求和未来工作的开展设置各个机构的科室及职能,优化内部运行机制,使整合后各机构尽快实现良性运转。
(二)进一步强化疾病防治特别是对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力度
进一步巩固疾病防控的工作基础,完善传染病门诊、计划免疫规范门诊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传染病防控措施;增强和完善全区防病网络组织建设;加强防病队伍培训,提高防病队伍素质;加大对健康教育、预防接种、流行病调查和传染病管理支持力度。切实落实全区疾病预防的各项措施。
(三)做好20xx年卫生工作计划,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调整规划
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全区卫生工作重点,以居民卫生需求为目标,不断完善服务机制,调整工作结构,增加服务内容,改善服务。20xx年前,对已独立设置的月坛、什刹海、金融街、展览路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装修改造;在xx区7个街道,152个居委会配备152个全科医生,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对社区卫生服务新型工作模式进行试点。
(四)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区7个街道办事处派驻卫生监督执法站,实现综合执法下移的工作模式。
推进卫生监督机制改革,为保障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即使到位,继续积极前移工作,在总结20xx年卫生监督执法派驻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卫生监督站下移工作。并试行综合执法下移。
(五)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做好社区卫生工作总结
巩固“医院管理年”和“创建人民满意的医院”工作成绩,进一步加强对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管理。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
(六)加强对区老年病院、xx市肛肠医院等卫生机构的基础建设管理,争取老年病院工程竣工,保证肛肠医院工程立项开工,保证基建经费的合理使用。
我院20xx年村级卫生所(室)各项工作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__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心,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20xx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逐步拓展村卫生所室职能,促进全民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督促指导乡村医生认真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规范服务行为,强化村卫生所(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客观评估本年度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各项工作运行情况,按照卫生院安排,依据年初与各村卫生所(室)签订的《东华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室20xx年目标管理责任书》内容,于20xx年12月9日—10日,对全镇各村卫生所(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全年考核、督导检查,具体情况总结通报如下: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居民健康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是基础,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上门随访服务等形式,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
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截止到20xx年12月10日全镇农村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份,建档率达%。
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基本知识和技能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发放健教宣传资料,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宣教,截止目前,共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块,板面更新次,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张,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次,居民参与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些群众的不良卫生习惯。
3、老年人健康管理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共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人次。
4、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主要是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定期进行随访,并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共管理高血压病人人次,2型糖尿病病人人次。
5、重牲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对辖区内重牲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对在家居住的重牲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共管理重牲精神疾病患人。
6、孕产妇健康管理
孕产妇的健康管理包括孕期保健服务和产后访视人次。
7、0——6岁儿童管理
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服务;新生儿访视服务例。开展了儿童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8、传染病管理报告:
传染病疫情管理报告制度是传染病病人得到有效监测和及时报告,及时获得转诊、随访服务和健康管理。截至目前,各村卫生所室本年度共报告传染病例。
9、预防接种服务
0—6岁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12种国家一类疫苗服务,免费建立预防接种卡、证、簿;采取多种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各村卫生所室本年度共接种目标人群各类疫苗支。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量大,时间紧,工作任务重,实施起来工作压力大、难度大、困难大;二是发展不平衡,各村卫生室基础不一,相对薄弱,村级业务人员业务技能有待提高,影响了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三是居民健康档案的质量有待加强。部分村卫生所室负责人不掌握建档流程、方式和方法,建档内容缺项,存在着重建档、轻使用的问题,许多档案未能及时更新。不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认识不足,接受程度不高。四是重点人群的随访不到位。按照项目方案要求对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三个月随访一次,并且要给予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但督查中发现一些村室随访次数不够,健康指导不到位。宣教次数不够,形式不够多样。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对村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基本技能培训。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的质量管理,对重点人群的随访要及时到位,开展健康教育指导。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广泛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是加大对行政村卫生室的督导力度,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对经费的使用要科学化、规范化,专帐管理,专款专用;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实施以来,我院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缓解和消除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惠及全镇农民的大好事、大实事来抓。紧密围绕卫生局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地深入探索新农合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和深入细致的工作,全镇各村卫生所室新农合工作开展基本顺利,截止xx月底,各村卫生所室累计门诊接诊患者人次,累计门诊补偿费用元,其中东华村卫生室补偿元;西关村卫生室元;北河村卫生所元;北
河村卫生室元;庞磨村卫生所元;庞磨村卫生室元;南村沟卫生所元;南村沟卫生室元;北河村卫生室元;黎明村卫生所元;峪光村卫生所元;月圆村卫生所元;
全镇各村卫生所室新农合工作虽然开展基本顺利,但在检查中仍然发现个别村室在新农合门诊补偿报销过程中存在报销名册短缺;报销名册与门诊日志、处方不符;报销原始凭证无患者签字或签字不规范;报销药价不实虚高现象;报销资料保存混乱未装订成册;套取患者资金等等违规操作。极个别村室已被主管部门通报,严重影响了我院新农合整体工作,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下一步新农合工作的任务一是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管理监督职责;二是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认真对待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存在问题,发现报销违规现象,严肃处理;三是要求各村卫生所室要及时上报各种相关材料,报销原始资料归档装订,规范保存。把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做细、做实、做强,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放放心心看病。四是集中学习相关合作医疗的实际操作规程,使之合理、规范,树立村卫生所室在广大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三)基本医疗工作
村卫生室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网底,为基层群众提供着最方便、快捷、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但我镇村级卫生所室的卫生服务功能有所弱化,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地方:一是村卫生室布局不够合理,缺少统一筹划,群众就医不方便。部分村室房屋破旧、医疗用房面积狭小,基本医疗设备陈旧、不足。二是村医诊疗技术水平较低,医疗服务不规范,容易出现医疗事故,医疗行为保障。三是药品保管松散,药品储存环境和保管条件差,威胁着群众用药安全。四是各项医疗制度执行不到位。
表现在消毒制度未严格执行,无消毒记录;一次性医疗用品毁型销毁记录无登记;处方书写不规范,无门诊登记和传染病登记;急救药品不全,个别村卫生室存在过期药品;卫生室环境不整洁诊疗场所卫生状况需进一步改善;大部分卫生室工作人员未穿工作服等等。新的一年,我们坚信在东华镇卫生院班子的大力支持下,在共卫科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在各位村卫生所室负责人的紧密配合下,充分发挥镇卫生院的监管职能,进一步强化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医疗,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服务,一定会实现村卫生所室与东华镇卫生院共同发展“双赢”的局面。
20xx年,XX市卫生局卫生统计信息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统计工作全局,以落实卫生部卫生统计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以抓卫生统计基础工作为突破口,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卫生统计工作,努力做到工作思路有突破,工作方式有特色,不断开创卫生统计工作的新局面,为“创卫生城”提供了数据支持。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提高认识
卫生统计直报工作是各级卫生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推进卫生改革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的法定义务。今年卫生统计工作在年报的基础上增加了季报表和月报表,各区(市)卫生局、局直各医疗单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卫生统计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配备专职统计直报人员和设备,并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积极做好协调配合,保证卫生统计直报工作顺利开展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数据收集审核,数据质量明显提升
20xx年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内容更多、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卫生统计年报共10张(1—1表至1—8表、医改监测表、卫4表),月报2张、季报2张,实时报2张(人力表、设备表)。为确保报表质量,重点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通过QQ、电话适时指导基层填报数据,对填报中的疑问进行解答。
二是通过直报的批量审核结果核实数据,用门诊人均费用、住院人均费用、病床使用率等指标来核实医疗服务的真实性。
三是核对清理机构信息,8月份对4526个医疗卫生机构信息进行了清理,如机构分类管理代码、经济类型代码、卫生机构类别代码、医院等级、设置/主办单位、政府办机构隶属关系等,确保了数据的真实可靠。
(二)加强统计队伍建设,统计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提升
注重加强统计专业队伍建设,为保障卫生统计信息工作质量稳步上升,我们着重抓好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一是严格要求统计人员执证上岗。二是加强专业队伍技能培训,积极参加省厅和市局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全市卫生统计信息工作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较过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三为数据分析,充分利用已有数据,挖掘新的更深层次的信息和资是逐步提高工作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三)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提高数据质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监察局、司法部?关于联合开展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贯彻执行情况大检查的通知?(国统字[20xx]3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卫生系统开展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贯彻执行情况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卫办综发[20xx]111号)和卫生厅关于印发卫生系统开展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贯彻执行情况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卫办?20xx?44号)的要求,对照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和?统计法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我局于7月29日至8月15日,在卫生系统开展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医院等级、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人数。通过检查,统一思想,明确职责,认真做好统计上报工作,加强报表管理,依据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表制度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等,规范报表、台帐的填报标准、指标口径一直,保证报表完整、清晰,真正做到“数出有据”。
(四)加强统计成果应用,服务于医改大局能力明显提升
在抓好卫生信息基础统计工作的同时,逐步提高工作要求,将工作的重心由传统的纯数据统计转变为数据分析与应用,阶段性的统计任务完成后,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形成翔实的分析报告。向市委、市府提供六县六城医疗机构、病床、人力等卫生资源状况和全市健康状况的相关数据;向发改委提供了各级各类卫生资源情况,向市环保局提供全市医疗机构个数、编制床位、实际床位、病床使用率、门诊人次。为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制定新的卫生发展战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还为市卫生局办公室、应急办、医政处、人事处、农卫处等职能部门及时提供了大量的卫生信息统计数据。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但面临的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形势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
一是由于统计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区县卫生局既无卫生统计工作岗位,又无经费保障,且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都是兼职,根本无法应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因此,造成人员大量流失,新人员有一段学习过程,常有数据不能及时上报的现象,影响全市卫生信息统计工作质量。
二是统计质量仍需提高。部分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对统计口径理解不全面,少数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统计数据反复修改,增加了工作量。今后,我们要采取措施稳定基层统计工作队伍,继续加大统计队伍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增强他们的操作能力,争取为领导决策提供更加可靠、及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