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的思想宣传范文(精选5篇)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做出了重要论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xx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不仅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正因如此,在党中央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概念之后,社会各界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概括来看,已有观点认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括更依靠创新驱动、更高的生产效率、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合理的资源配置、更优化的经济结构、更加注重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小的贫富差距、更注重幸福导向、更加注重防范金融风险、更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式,等等。笔者认为,在“高质量发展”的诸多内涵中,应着重关注如下六大突破口,它们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而且是“高质量发展”其他内涵的“因”。
第一,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增长核算的视角来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主要包括资本、劳动、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四大类,其中TFP可以细分为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理论和国际经验均表明,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源泉。然而,我国在过去三四十年的高增长过程中,主要靠的是资本和劳动等要素驱动,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偏低。不仅如此,产能过剩等问题导致我国难以继续依靠资本积累拉动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则使得我国难以通过增加劳动力数量拉动经济增长。在此境况下,只有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二,提高资本质量和人力资本质量。第一点所述的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并不意味着不再关注资本和劳动投入,而是不再追求资本积累的规模和劳动人口的数量,转而追求资本质量和人力资本质量。就资本质量而言,最近一二十年房地产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由此形成的是非生产性资本积累,再加上产业结构有所失衡,还有不少行业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因此我国资本积累的质量并不足够高。要想推动“高质量发展”,亟须改善资本质量。就人力资本质量而言,高校扩招以来的二十年里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但由于部分高校过度扩招导致招生规模远超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因此教育质量还有提高的空间。未来应深化市场化改革,让民间资本更好地参与到教育事业中,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本质量。
第三,缩小贫富差距尤其是财产差距。由于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一般低于低收入群体,所以贫富差距的扩大会使得居民整体消费倾向趋于下降,从而减少全社会的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既需要缩小收入差距,又需要缩小财产差距。具体而言,就是要深入贯彻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等举措来缩小收入差距。
第四,防范并化解金融风险。20xx年国际金融危机等事件表明,金融风险一旦爆发将会给经济体带来严重冲击,因此要高度防范金融风险。近年来我国也日益重视防范金融风险,并且在去杠杆、抑制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泡沫化风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金融风险与隐患。比如,企业偿债压力尚未得到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区域性风险和隐性化问题较为突出。降低金融风险才能够为经济与社会平稳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使人民更有安全感。因此,要想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防范并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尤其要增加民生和社会保障支出。以往我国的财政支出有相当一部分用于“上项目、搞投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支出相对偏少。“高质量发展”要求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因此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尤其要增加民生和社会保障支出。需要强调的是,增加民生财政支出结构还有助于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减少他们为应对教育、医疗和养老等问题而进行的预防性储蓄,从而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第六,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实现了持续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也带来了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开始接近高收入国家的下限,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的好坏已成为衡量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20xx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污染防治作为未来三年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中央高度重视污染防治,这为“高质量发展”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
综上可知,上述六大突破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把握好这六大突破口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顺利转变。不过也要认识到,“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制定“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以及“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这些工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要做好打长期战、持久战的准备。
总结党成功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不断释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真理性力量。党正是依靠和运用这一思想方法领导中国人民从过去走到现在,也必将依靠和运用这一思想方法领导中国人民从现在走向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要继续领导人民进行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就要继续推进思想革命,用思想的力量来引领社会革命;必须勇于自我革命,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是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回望四十年改革开放历程,指出:“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四十年前,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开启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四十年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相互激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更加深刻地感悟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伟大力量。
历史告诉我们——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基础和前提。
伟大的社会革命往往伴随着伟大的思想革命,而伟大的思想革命通常先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发生。
马克思告诉我们,出现社会革命的主要原因是既有的上层建筑无法适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当上层建筑及其主要代表人物不想或者不能解放思想、看到客观存在的实际以及蕴含其中的客观规律,就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就无法准确把握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更不能有效回应它的需要,上层建筑就会滞后于时代发展,催生社会革命。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解放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集中体现,强调要打破经验思维、主观偏见和既得利益的束缚,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变革和精神状态的提升,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没有思想的彻底解放,就做不到真正的实事求是。客观实际在不断发展变化,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符合变化的实际,真正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行动是思想的落实,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标和归宿。
伟大的思想革命本身不是最终目的,哲学家们关注的是如何解释世界,而关键在于怎样改造世界。思想革命旨在引领和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用思想指导行动,通过社会革命使得上层建筑及其政策决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能够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解放思想的出发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臆断、固有经验和本本教义出发,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是使主观符合客观、理论符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改造客观世界。
不以实事求是为归宿的解放思想,很可能流于空想,成为胡思乱想。在马克思以前,西欧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来说就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解放思想有余,实事求是不足,提出的一些主张想法过于脱离实际情况,脱离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最本质的特征和规定,是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关于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解放思想是为了发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实事求是。背离了实事求是,不以实事求是为追求和依据,解放思想就会失去方向和目标。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的统一。解放思想必须实事求是,敢于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解放思想,不敢坚持实事求是就谈不上解放思想。同时,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使主观与客观一致起来,不解放思想就做不到实事求是。我们越是坚持解放思想就越能实事求是,越是坚持实事求是就越能解放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仍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
事物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实事求是就永无止境。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意味着发展后的生产力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要求,呼唤我们继续推进解放思想,做到新时代的实事求是,推动事业的新发展。
1978年11月24日,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个村民饿着肚子签下生死文书,对集体土地实行大包干。他们打破的,是实行了20xx年的人民公社“大锅饭”制度,他们建立的,是将要在全国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打破“大锅饭”制度是解放思想,冲破了一些意识形态观念的束缚;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实事求是,符合了当时农民农村农业的实际。可以说,当时小岗村的改革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结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后,小岗村的村民“最满意的是大包干解决了温饱,最不满意的是经济没有发展上来”。经济没有发展上来的原因在于村民小富即安的思想,温饱解决后就进取不足,思想解放不够、制度创新不足。
四十年后,小岗村又掀起了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推动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合作经济、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当年土地由“合”到“分”,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然要求;现在土地由“分”到“合”,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目前,小岗村大部分土地已实现流转,农业走向规模化经营。
小岗村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要敢于自我否定,自以为非,自我超越。小岗村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社会革命的缩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
做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不容易。这既要方法论上的思想解放,又需要世界观上的思想解放。
伟大的革命需要伟大的思想。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无论是大的社会制度的更替,还是重大的社会变革,无不有伟大的思想解放作先导。
解放思想有大有小,大解放大发展,小解放小发展,不解放不发展。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解放应该是大解放,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勇于自我革命,敢于自我否定,敢于自以为非,敢于自我超越,用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
解放思想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思维方式上的解放,主要体现为方法论上的创新;一是思想观念上的解放,主要体现为世界观上的革命。二者相比,世界观的革命更为根本,更为彻底。
多次强调,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当前,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自我革命,同样也面临两方面的任务:一是方法论上的革命,勇于革掉自己不够先进的命,改变本领恐慌、本领不足和本领落后的现状,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使我们更具先进性,永远走在时代前列。二是世界观上的革命,勇于革掉自己不够纯洁的命,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的问题,自觉进行自我净化、自我革新,变得更具纯洁性,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
二者归根结底都需要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不二法宝,更是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想保障。
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实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党、我们的干部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既要解放思想,走在前列,引领方向,又要实事求是,干在实处,掌握方法,使二者相统一。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素质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解放思想,能务虚;二是能够实事求是,善务实。即新时代干部队伍既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又要有高超的落实能力。
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他在浙江工作时,既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又植根浙江发展浙江,生动体现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坚持战略的思维、开阔的视野,不就地方论地方,而是要把地方发展放到全国、全世界范围内看机遇、看挑战、看不足;“植根浙江发展浙江”坚持务实的态度,在全国和全世界的范围内,找准浙江需要的、擅长的和能够驾驭的,促进了浙江的科学发展。
新时代党的干部应当做到能务虚、善务实,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解放思想相对务虚,关注可能性,但“虚功必须实做”,培养树立跳出来看问题的思维习惯,打开思维空间,自觉破除思想僵化和保守的桎梏,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勇于冲出既得利益的藩篱,来一场思想的自我革命。通过思想大讨论,实现思想上的解放和境界上的提升,从而引领行动的务实。善务实,要做到实事求是,要跳回去办事情,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抓住发展机遇和时机。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要求领导干部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保持党员干部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要做到善于洞察先机,把握趋势,站在前面指引方向,带领队伍;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赢得群众的主动认同和积极追随。在现实工作中,尤其要避免两种倾向:尾巴主义和命令主义。
党的xx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和能力素质都有显著变化。但毋庸讳言,当前一些干部身上仍然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不作为、不担当等问题。这些问题成因复杂,但从思想方法角度上看,其中很大一部分干部的通病是,想问题办事情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出发,只讲一般的和空洞的原则要求,拿不出正确管用的具体办法,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缺乏解放思想的勇气和担当。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及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本领不足,就会落后于时代,不能认清时代趋势和发展要求,甚至落后于普通群众的认识,成为群众的“尾巴”,难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创新变革,结合实际创造性推进工作,甚至以己推人,压制改革,阻碍事物前进,成为改革的绊脚石。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渐次展开,改革就会触动利益,产生阵痛,更加需要领导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严格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关注普通干部群众的合理关切,避免“命令主义”。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兴学习和调研之风,来一场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做到先知、真知、知真。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从思想教育、选贤任能、考核评价、容错纠错、能力提升、关心关爱、凝聚合力等7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其中,最值得关注、意义最大的,是以科学的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一是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用什么样的干部,就有什么样的导向。《意见》提出,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这就是要形成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的良好导向。
《意见》要求,坚持从对党忠诚的高度看待干部是否担当作为,注重从精神状态、作风状况考察政治素质,既看日常工作中的担当,又看大事要事难事中的表现。这就要使干部们明白,积极担当作为是对党忠诚的重要表现。树牢“四个意识”,不在于调门高,而在于有实打实的行动。
《意见》强调,坚持有为才有位,突出实践实干实效,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这就是要营造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的良好氛围。
《意见》指出,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公平公正对待干部,对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符合条件的要大胆使用。这就是说,对那些敢闯敢试、敢抓敢管而得罪人的干部,组织上对他们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
《意见》还提出,坚持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根据具体情节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使能上能下成为常态。这就是要让那些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干部得到警醒、受到淘汰,让“为官不为”的人感到“为官不易”。
二是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如何考核评价干部,对干部发挥着指挥棒作用。《意见》提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这就是要让付出得到回报,让耕耘得到收获,避免出现多干多出事、少干少出事、不干不出事的逆向激励现象。
《意见》强调,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当前,干部考核评价还不够精准,《意见》要求体现差异化要求,合理设置干部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式方法,有利于调动和保护好各区域、各战线、各层级干部的积极性。
《意见》要求,完善政绩考核,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防止不切实际定目标,切实解决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就是要解决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只有表态、没有落实的问题。
《意见》还提出,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使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
三是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有的干部不敢担当,跟怕犯错误有关。《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妥善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等原则,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以及挽回损失等情况,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对给予容错的干部,考核考察要客观评价,选拔任用要公正合理。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
作为专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一份文件,《意见》直面一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凸显了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体现了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总结长期以来干部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化了对干部选拔和管理规律的认识,着眼于从机制上解决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干部要有新气象新状态新作为。中央制定出台这样一个文件,释放了鼓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强烈信号,发出了勇于攻坚克难、积极奋发作为的动员令。这一文件的贯彻落实,一定能够消除干部的担心顾虑,提振他们的信心勇气,调动和保护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干部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从政道德意蕴和要求,而且要在新时代管党治党实践中切实加强从政道德建设。
新时代领导干部讲政德的三重意蕴
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这种政治品德的核心就是理想信念坚定和党性原则坚强,体现为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任何时候都以党的利益为重,以党的要求为先,表现为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严守党的规矩、执行党的路线。可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从政为官最高最大的“德”。
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早在20xx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就在题为《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文章里强调:“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真正干出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政绩。”“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品质和最高从政道德,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尺。”党员干部要像所要求的那样,时刻牢记“为了谁”的根本性问题,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人民。党员干部不仅要涵养谦虚、善良、诚实、勤俭等品德,更要自觉以党员领导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警醒自我,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廉洁自律、修身齐家,真正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良之友不交、不法之事不干,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亲情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新时代加强政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环节。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决定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指出:“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的今天,部分党员干部受到封建腐朽道德文化的影响和西方价值观念的侵蚀,出现理想信念丧失、党性原则抛弃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当地政治生态,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加强从政道德建设,培养党员干部的优良政治品德。
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重要举措。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人心向背,影响着社会风气,塑造着党的形象,决定着党的命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并明确提出“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20xx年1月,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加强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有利于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党员干部道德品质的优劣,影响甚至决定党的执政能力高低,决定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的强弱,对贯彻党的执政理念、落实党的执政要求、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可见从政道德对于党员干部执政能力、执政本领的重要影响。为此,新时代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加强从政道德建设。
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新时代党员干部政德建设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经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和专题教育活动,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执政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但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因此,需要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新时代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建设。
健全法治规制。目前,我国已出台约束党政公职人员行为的各种规定,如《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对从政道德与干部作风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对从政道德的约束性还不够强,建议推进从政道德法治建设,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分类分层、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应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私德等;评价指标应细化,建立层次分明、科学合理的一整套评价标准、规范、机制和体系;评价方法上,要综合运用正向与反向测评、定性与定量测评等方法。坚持客观指标与主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考评过程、结果、方式的多元参与、客观公正和科学合理。
建立教育机制。要建立针对从政道德的常态化教育机制、加强相关教育培训。综合运用道德讲坛、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现场体验等方式,增强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不断追求更高的教育目标和更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党的各级干部教育院校应常年开设“从政道德修养”专题课程,作为所有主体培训班的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
努力站在前人(尤其是巨人)的肩膀上!这应是每一个体、每一代人的共同价值追求。马克思作为人类思想史和发展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伟人,无疑值得我们关注、学习、追随。而首先需要做好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认真阅读马克思,细心读懂他的文本、读懂他的实践、读懂他的追求。
要阅读马克思“说了什么”,更要阅读马克思“呼唤什么”
马克思的思想阐发,以批判精神著称于世。他的语言和文字,如同一支支投枪和匕首,义无反顾地刺向错误的思想、陈旧的制度、不公的现实。从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起,马克思就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正是这一意识使马克思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显得十分深沉并富有远虑,能从风平浪静中洞察到潜在的危机和方向。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大声疾呼:“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在同这种制度进行的斗争中,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它不是解剖刀,它是武器。”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这样,在浓浓的忧患中不断艰辛探索——《共产党宣言》的呐喊、十月革命的炮声、南昌城中的红旗、天安门城楼的宣告、改革开放的澎湃——忧患意识融入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中,成为马克思主义宝贵的、不可缺少的组成因素。进入新时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醒全党,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
这种博大凝重的“忧患意识”,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意识和发展意识。它所激发的是人们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历史担当,是促使人们在危机中不断完善自我的希望和动力。它以理想的名义观照现实,却不是以理想诋毁和代替现实;它表面上是对现实的警惕,内在却是沉毅地对待社会人生的一种理智的、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
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必须有主流声音的建构,必须有“最大公约数”的认同。需要以正能量、建构性来表达社会良心和民族责任感。我们应该科学地引导各种社会心态特别是负面情绪,树立和传递自尊自信、乐观豁达、开放包容、踏实拼搏、积极向上、恒毅追求的思想认识,更多地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态度去看待他人、看待社会,并观照自己。
要阅读马克思“学了什么”,更要阅读马克思“创作什么”
即使“图书馆里足印”的著名典故已不完全可考,但客观留存下来的马克思的学习笔记、读书摘录、心得体会、提纲手稿等,也足以向我们印证这位伟人勤奋好学、孜孜以求的一生。这种可贵的好学、博学精神,当然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秉承。我们也应该广泛而宽容地阅读各领域、各方面的理论成果,以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更具有开阔的理论视域。但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学习也不是满足于“知道”,更不是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固然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对包括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继承,但绝不是这些成果的简单拼凑,而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理论革命。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中国学术界不断反思,要求摆脱“以苏解马”的传统解读模式。近年来,“回到马克思原初语境”等理念得到拓展和彰显。对此,我们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这种开放的、多视角的、紧跟时代的总体研究逻辑转换,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不仅有助于我们放眼看世界,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富启发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隐藏于其中的中国学者自身理论研究思维方式的进步:从对一种话语的简单重复走向多种话语的参与式对话、从对结论的评论走向对提问方式的质询。但一个潜在的问题是,在这样一种新的阅读和研究模式中,我们如何才能够像当年的马克思一样,找准自己的理论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理论的发展?在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域中,人们常说的“要学会学习”,对于阅读马克思显现出了特殊的意义。
世界上从来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的担当首先就是不能忽视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能忘了扛什么旗、领什么路。随着中国由大向强的迈进,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果我们更多的还是搬用一串串“高深”的概念,模仿一套套“时髦”的体系来解释当代中国,就很难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只有像马克思当年在学习前人成果基础上实现划时代创造那样,我们才能踏踏实实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理论。
要阅读马克思“看了什么”,更要阅读马克思“怎么来看”
马克思一生涉猎领域广泛,著就了百科全书式的经典。正如恩格斯深情回顾的,除了著名的“两大发现”,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阅读马克思,当然应该追随他的目光,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把握马克思各个领域的创见,而不是分立、割裂、肢解他的思想。这也正是近年来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块整钢”的原因和意义所在。美国学者海尔布隆纳曾经在《马克思主义:支持与反对》一书的导言中写到:“今天有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中有的把马克思的著作原封不动地加以捍卫,有的要把马克思的著作几乎全部加以改变;有的认为资本主义的情况基本上如马克思所云,有的认为《资本论》的分析已不再适用;有的想突破禁区,涉足宗教和精神分析领域,有的认为这些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的邪门歪道;有的骄傲地自诩为正统派,另有人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已蜕变为意识形态……”出现这种混乱情况的原因何在?其根本症结在于,有些人太紧盯和固守于马克思的具体言论,而忽视了恩格斯曾经反复告诫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经典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就在于其中蕴含着回答时代问题、解决时代课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例如,马克思在逝世前,还在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并且具体关注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他关注的真的是电学本身吗?如果是这样,我们或许真的应该得出结论:那个时代的电学早已被超越了,因此马克思主义也应该“过时”了。事实并非如此,“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由此不难得出结论,超越具体知识和技术之上的深沉的历史感和发展观才是马克思真正关切的。与其说他留给我们的财富是那些关注点以及具体的卓越判断,毋宁说是他为我们示范了应该在什么层次上以及应该如何关注和判断这些问题;与其说他更多看到了现实社会的“如是性”,毋宁说他更多追问了“应如何”。因此,阅读和追随马克思,更根本的不在于了解马克思将目光投向了何处,甚至也不在于把握他深邃的目光捕捉到了什么,而是承袭他依凭怎样的方法论才洞察到常人无法捕捉的奥秘和真理。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做好啃硬骨头、过险滩的各方面准备,一项前提性基础性工作就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透彻地看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我们不仅要知道应该关切什么,更需要学习和思考应该如何关切。每位同胞都应该自觉“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不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不能沉溺于鲁迅所批评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
要阅读马克思“写了什么”,更要阅读马克思“为什么写”
马克思一生笔耕不辍,用热情、勤奋和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这个宝库中无论是其生前已发表还是未发表的,其身后已被整理还是待被整理的,都值得我们视若珍宝、潜心研读。但在我们倾心于在思想层面考证其渊博知识、欣赏其优美文字、汲取其精彩论断的同时,更需要意识到这座宝库的根基是火热而伟大的实践。马克思是一位理论家,更是一位实践家;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革命导师。他呕心沥血致力于的是全人类的解放,而不是书斋式地解释世界;他核心关注的是无产阶级的命运,而不是象牙塔式地建构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性形态,不仅包含有知识理性,更包含有实践理性。而后者所蕴含着的价值追求在某种意义上来得要更深沉更根本,就如同我们对自己的母亲、自己的祖国的热爱一样,如果总是需要理智地提醒自己去热爱,这至多只能算是有知识有教养,而只有那种血脉相连、深入心灵底蕴的热爱才是一个人的真正感情和价值观。所以阅读马克思主义绝不能把价值观层面的追求置身事外。
马克思本可以过衣食无忧的体面生活,但他数度经济异常窘迫;马克思本可以过安居乐业的稳定生活,但他数度被强制驱逐出境;马克思本可以过天伦之乐的闲逸生活,但他一生为人类之解放奔走呼号。他虽然没有富贵荣华,但“卡尔·马克思”凝铸成了人类思想史的重要里程碑。是什么支撑马克思选择和成就了如此灿烂辉煌的人生?答案或许不是唯一的,但远大的价值追求一定是至关重要和最为根本的。
从马克思的传记和当时的有关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人生的第一个职业是报刊工作者——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起,成为该报编辑。20多岁的年纪,马克思还没有成长为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的深邃思想家,但即使仅仅作为一位年轻的职业报刊人,他也是成功的,这种成功既表现在马克思的报纸深深打动了当时广大民众的心灵,更表现在他只是摇摇笔杆子就已经能让当时的统治阶级惶恐不安。而不论是对人心的打动还是对统治阶级的鞭挞,都主要不是来自马克思的文采,而是来自他的使命感。在马克思看来,“写作”不再简单地是作家的个人行为,而是一项社会工作——“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由此,我们或许就不再难理解,为什么马克思留下的彪炳千秋的思想遗产中多是笔记和手稿。就是因为马克思更多地不是为了发表写作,而是为了思考写作;不是为了自己写作,而是为了人民写作;不是为了当下写作,而是为了历史、为了未来写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能否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关乎党运国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一往情深爱经典,凝神静气学经典,皓首穷经研经典,与时俱进用经典,让马克思主义绽放出耀眼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