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为主题的演讲稿(精选4篇)
大家好!
人人生而平等。平等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天对人性的关怀而赐予每个人的礼物。每个人一出生就与他人平等,不分地位,不分贵贱,不分种族,即使有任何差别。是平等让人与人之间存在公平的待遇,是平等让人拥有了追求幸福的权利。
一架飞往纽约的飞机上,一位富有的中年白人妇女被安排坐在一位黑人旁边。她怒目而视,而黑人却以微笑回应。白人妇女发脾气,说不能忍受坐在黑人身旁,要求换位子。几分钟后,空服员回来了说,经济舱已经客满了,但头等舱还有一个空位。而且她已经获得机长的特别许可,他认为要一名乘客不应该和一个这么令人讨厌的人同坐。随后空服员转向那名黑人邀请他到头等舱。顿时周边的乘客热烈鼓掌。
美国着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讲:“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
每个种族都是有尊严的,诋毁,谩骂的话不应数落在他们身上,友好的待遇不应被剥夺。白人妇女的无礼行为表明种族歧视思想在她脑海里已像毒雾挥之不去,平等从来不属于一个令人讨厌的人,尤其是黑人,即使他很善良。而机长和空服员的表现让乘客明白,上帝的儿女都是平等的,公平的待遇从不缺失。
杭州有一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因此也有乞丐或拾荒者进去阅览。他们要求是把手洗干净。有人不能忍受,找到馆长诸树青,说允许他们进入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而他回答道:“我无法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
他们也是一群平凡的小市民,轻蔑,厌恶的眼光不应聚集在他们身上,进入图书馆的权利不应被剥夺。人们的过分言语表明贵贱有别的思想蒙蔽他们的双眼,让他们看不到那些和他们一样平等的人,即使是卑微的拾荒者。而馆长诸树青恰恰欢迎他们的到来,让众人明白,大家是平等的,正义的天平从不倾斜。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我们是人生殿堂上的石块,因为平等,所以地位作用不能否定我们处于相同的高度。
请记住:平等是我们一出生就被赋予的礼物,而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是我们被赋予的职责。
大家好!
古今中外,对平等的追求是每个社会,每个人的共同理想。从唐代史学家吴兢的“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到法国大革命平等的思想,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但在现实中,人人是注定生而不等的,也是绝对不会平等的。随着诞生便存在的影响因素,如基因,家境,地域,以致于时代,都是千差万别的,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同时,也正是这种不平等,塑造了我们多样,而富有生命力的社会。就像一个鱼缸,有的鱼在上层游,有的鱼附在底层,这个鱼缸才会多姿多彩。所以,在客观上,差异是注定的,也是必需的。那么,我们追求的平等又是什么呢?
正像《世界人权宣言》所说:“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也就是说,不论你生在鱼缸的哪块石块下,追求幸福的权利,赢得尊重的权利,以及回报这个鱼缸的义务等,都应是平等的。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社会制度与人格的平等。
在社会层面上,平等,是对每个人生存的权利与状态的保障,是一种制度上的平等。比如九年义务教育,他让所有孩子都能够平等的享受受教育的权力。若没有他,也许在偏远贫穷的地方,教育仍将是贵族的特权,贫者永世贫穷。而我们的父辈,又有多少不是从外地,从一个村镇里通过常人不及的努力通过高考而来北京的呢?这也充分证明了,良好的制度是保证平等的客观要素。客观的差异是完全可以为自身的努力所填补的。
而人格的平等,应该是不被外界和客观因素所影响的。它是不分地域,不论朝代更迭的人性的终极追求。“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世代传颂的友谊佳话。伯牙官任上大夫,在江边抚琴偶遇砍柴而归的樵夫子期,“巍巍高山,洋洋流水”。音乐,驱使两个素未谋面身份相差巨大的人,刚一相遇便向那渺渺乐音一般,在云上相知。直忘却了这世俗的贵贱。只有平等的人格,才铸就了这段纯粹的友谊,才让灵魂最真诚的交流。
人格的平等,建立在尊重之上。即要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高贵的灵魂。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体现了传统社会中人们为了保全人格的平等宁愿挨饿,也不接受嗟来之食,哪怕危及自己的生命。也正是伯牙对人格的尊重,才留下“千古知音”的传说,留下了心灵交往中最动人的。一曲。在交往之中,我们首先要怀着尊重的情感;有了尊重,才有平等的交流,才可以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体会每个人带给自己的感动,相知相惜,完善自己。
平等的社会往往可以塑造平等的人格,而只有平等的人格才会形成一个平等的社会。而这一切平等的追求,都是建立在修身之上的。我们不应再抱怨差距,要做的是相信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跨上更高的平等的台阶。让我们,从今天起,怀着尊重的态度看世界,秉着平等的心与人交往。我们的内心将处处万物生长,百花齐放,像司马光所说的:“平而后清,清而后明”的和谐大同,清明太平的盛世,也就真正的到来了。
大家好!
最近一段时间,我阅读了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感触很深。
这本书讲的是美国的一段悲惨历史——贩养黑奴。人们把他们口中那些所谓低贱的人当做东西进行交易,由人贩卖给地主们作为奴隶。工作做不好,就用鞭子抽打他们,还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水。真是惨不忍睹。本书中的汤姆就是一个黑奴,他被黑奴贩买到了一个残酷的白人手中,为此,汤姆受尽了人间的苦难:汤姆不肯和其他人一样,做一个残忍得看管黑奴的头头,于是被主人鞭打不给饭吃、不给水喝……最终,汤姆叔叔死在了那间破茅房里。
读完全书,我不禁流下了伤心而又悲愤的泪水。我想对那些人贩子说:“你们为什么要贩卖人呢?你们为了钱就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你们真是该死!”在那时,美国等国歧视黑人,看不起黑人,之重视白人。我要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种族之分,没有肤色之分,因为我们人人平等,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正如夏洛蒂。勃郎特所说:“我们是平等的……至少我们通过坟墓平等的站到上帝面前。”每个人都被这句话所征服。每个人都经历了少年、中年、老年,每个人都会失败、成功,每个人都是生命,有什么不一样呢?为什么就不可以和睦相处呢?不管穷人、富人,请你都要尊重他,不管高贵、低贱,请你都要尊重他,不管残疾、健全,请你都要尊重他,不管是主人、奴仆,请你都要尊重他,因为人人平等……
请你记住一句话:“我们是平等的……至少我们通过坟墓平等的站到上帝面前!”在这个社会上,在这个世界里,人人平等!
大家好!
杭州图书馆因实行“零门槛”阅读而感动众多网友,馆长因认为人人生而平等,给了乞丐、拾荒者等人阅读的机会,尊重了他们阅读的权利,从而获得了多数人的尊敬。试想一下,馆长自然明白让这群群体入馆会遭遇有些人的不满,但他义无反顾,并拒绝了其他读书的不合理要求,为什么?因为他明白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人人生而平等”的口号在18世纪喊得石破天惊,划开了中世纪欧洲阴沉的夜幕。在启蒙运动时期,卢梭等大批思想巨擘呼唤众生平等,给了很多人平等的权利。从此,多少革命志士为了这个追求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1世纪的今天,我们早已实现人人平等,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人凭借家世、地位、金钱等就自命不凡,自以为高人一等,就践踏了别人的尊严。
柏拉图曾说:“城市,不仅是富人的城市,也是穷人的城市。”此言不虚,有差别便有强弱,社会就存在弱势群体,他们也许经济窘迫,他们也许身有残疾……但他们同大家一样,都具有高贵而自由的灵魂,他们享有平等的权利,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们。也许是一句关怀的话语,也许是一个理解的眼神,虽然微不足道,却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这个社会有点冷漠,多数人遗忘了平等地对待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原则,忽略甚至歧视弱势群体。而馆长的零星之火却温暖了一片荒原。
平等地对待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当我们呼吁应当完善制度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可以关怀、尊重他们,唤醒社会的良知。这让我想起了逝世已久的戴安娜王妃,她贵为王妃,大可以颐指气使,凌驾于民众之上,但是她没有。相反,当艾滋病人提出想见她一面的要求时,她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而且主动提出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陪着病人走过了最后近一年的岁月。当被媒体追问原因时,她坦然回答:我们都是平等的人,不管她是谁,得了什么病,我都要尊重她。戴妃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成为公认的“世界最美的王妃”。最美,美在她平等地对待他人。
平等地对待他人,关心呵护弱势群体,让平等之种.种在心间,用尊重之水浇灌,开出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