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时光
20__年5月31日
二、实习地点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北岸,南岸接线工程
三、实习目的
透过外出的参观实习,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桥梁的上、下部构造及桥梁的几种常见的桥型、了解桥梁方向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对桥梁的感性认识、为学习的<桥梁工程>专业课增加更近一步的认识。
四、实习资料
经过了两个学期的学习后,我们开始了精彩的<桥梁工程>外出实习。
5月31日,往日的太阳被浓密的乌云遮挡了,温度适宜并且十分舒适(虽然之后下了点小雨)。我们从学校出发,乘坐校车,大概用了三个多小时,就到了马鞍山工地。早已在集合地点等待的项目经理和总工给我们做了工程简明的介绍后,便带我们深入了工地。
在那里有必要对我们的实习地点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加以说明。据老师介绍,马鞍山长江大桥起于当涂县牛路口(苏皖界),接拟建的溧水至马鞍山高速公路江苏段,在马鞍山江心洲位置处跨越长江,止于和县姥桥,暂接省道206线,全长36、140公里,其中长江大桥长11、000公里,南岸接线长19、490公里,北岸接线长5、650公里。
我们这次去的地方是南岸接线高架路部分和长江大桥北岸工程。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南岸接线长19、32公里,路线起点大桥南端,终点位于皖苏界的马鞍山当涂县牛路口,与拟建的马鞍山至溧水公路江苏段相接,设大、中桥2座,涵洞道43个,通道17道,匝道及立交桥5座。我们观看的是其中的一段工程。桥梁工程实习报告。包括预制箱梁施工段和现场满堂支架浇筑段。在预制梁段,老师带我们从一个简易的扶梯上到高架桥,桥上的护栏还没有浇筑,只绑扎好了钢筋。桥梁的主体结构已经完成,只剩下桥面铺装了。在桥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能够进人的洞口留在箱梁的上表面。老师介绍说这些箱梁都是在预制场预制而成的,因为箱梁不一样于其他形式的实心梁,故在浇筑时箱梁内部需搭设模板,这些洞口正是供施工使用。在现浇梁段,我们看到有一部分已经浇筑完成,另一部分只绑扎好了钢筋,还没有浇筑混凝土。南岸接线工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形式,我们明白:普通混凝土框结构由于跨度小、柱网密,无法满足多种功能的需要,而预应力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预应力混凝土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效能,在相同条件下,它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小,重量轻、刚度大,抗裂性和耐久性好,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挠度(甚至无挠度),节约钢材40%-50%,节约混凝土20%-40%,个性在大跨度结构中更为经济。
在张拉预应力连续梁桥结构中,结构构件在承受外荷载前,预先对外荷载产生拉应力部位的混凝土预加压应力,造成人为的压应力状态,预加压应力能够抵消外荷载所引起的大部分或全部拉应力,这样在外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拉应力不大或处于受压状态,使混凝土结构不开裂,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结构的耐久性。箱形梁的截面为闭口截面,其抗扭刚度和横向刚度比一般开口截面大得多,可使梁的荷载分布比较均匀。箱梁一般做的较薄,材料利用合理,自重较轻,跨越潜力大。箱形截面梁更多的是用于连续梁,t型刚构等大跨度桥梁。从现场来辨认此梁采用的是后张法。后张法指的是先浇筑水泥混凝土,待到达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构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在预制场内我们能够看到其整个的施工过程。先制作构件,并在构件体内按预应力筋的位置留出相应的孔道,待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到达规定的强度(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后,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利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依靠构件端部的锚具将预应力筋的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使其产生预压应力;最后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构件构成整体。
我们一行人来到施工现场的高架桥下,有的桥已经建成,还有的只有桥墩立在地面上。按桥的用途,桥梁可分为公路桥、铁路桥、公路铁路桥、农用桥、人行桥、运水桥、专用桥梁。按跨越障碍物的性质,桥梁又可分为跨河桥、跨线桥、高架桥和栈桥。故我们面前的桥称为城市道路高架桥。
为了让我们更深的了解桥梁的上、下部构造,老师给我们仔细的讲解道:桥梁的支撑结构为桥墩和桥台。桥台是桥梁两端桥头的支撑结构,是道路与桥梁的连接点。桥墩是多跨桥的支撑结构,桥台和桥墩都是由台(墩)帽、台身(墩身)和基础组成的。
在我们正前方,有两个桥的墩柱立在地面上,正有工人透过脚手架在其上搭建模板。从模板搭建的形状能够决定这是一道梁,老师说这种结构称为盖梁。
柱式墩台示意图
那什么是盖梁呢?盖梁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粱有何区别呢?原先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具有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不一样的受力特点和破坏特征,因此,对于跨高比小于5的钢筋混凝土梁要按深受弯构件进行设计计算。广泛用于公路桥梁的钢筋混凝土排架墩台在横桥向是由钢筋混凝土盖梁与柱(桩)组成的刚架结构,实际工程中需根据不一样状况按简化图示来计算钢筋混凝土盖梁。
中午我们吃了简餐之后就奔向另一个目的地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北岸施工现场。
透过项目部的工程介绍我们明白: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主桥桥型方案为主跨2×1080m三塔悬索桥,桥位于江心洲桥位。主桥净宽33m,设计车速100km/h。桥跨布置为360+1080+1080+360m,分北引桥、北锚碇、跨江大桥、南锚碇、江心洲引桥5大部分。我们参观的是中交二航局中的mq-03标段:左汊主桥北边塔。其中心里程为k6+920、00,距离长江大堤100m。基础采用54根φ2、5m钻孔灌注桩,桩底持力层为微风化泥质砂岩;钻孔桩钢护筒外径2、8m,长度25、15m,设计中思考钢护筒作为永久结构使用。承台为矩形,平面尺寸为69、6×32、1m;承台顶标高为+7、00m,承台厚6m。边塔结构设计为门式结构,由(下、中、上)塔柱,塔顶装饰及下、上横梁组成,其中塔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下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塔高(从塔座顶面算起)为165、3m,桥面以上塔高约为132、2m,主塔塔柱横桥向宽度为6、0m,顺桥向宽度为8-10m,塔柱间中心距:塔顶处35m,承台处43、5m,斜率1:39、6、
课堂上我们学习到:悬索桥是以承受拉力的缆索或链索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由悬索、索塔、锚碇、吊杆、桥面系等部分组成。悬索桥的主要承重构件是悬索,它主要承受拉力,一般用抗拉强度高的钢材(钢丝、钢绞线、钢缆等)制作。由于悬索桥能够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并具有用料省、自重轻的特点,因此悬索桥在各种体系桥梁中的跨越潜力,跨径能够到达1000米以上。荷载透过缆索传到两边的地锚上。在现场我们看到了地锚锚固体系。
五、主要收获及体会
持续了一天的实习已经结束了,一天的时光不能说很长,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是永远无法忘却的回忆。
透过<桥梁工程>的外出实习,我对桥梁的几种常见桥型有了新的认识。个性是参观各种桥型的同时还有老师细心的讲解,使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了桥梁的上、下部构造及桥梁的一些附属设施。同时,此行也给我们带给了一个拓宽桥梁专业知识的机会,并且提高了大伙对桥梁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对<桥梁工程>课本的不熟悉,这次实习自我的准备有些不足,我还有很多的知识没有掌握扎实。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做到多看、多听、多问,并且逐渐巩固和拓展自我的桥梁专业知识。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潜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齐,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我由知识、潜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潜力,为自我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名拥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利用假期我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我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学好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个月的实习时光中我学到了关于桥梁设计及施工的许多问题。
桥梁设计原则:
适用、经济、安全、美观。
桥梁设计程序:
包括:前期工作、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桥梁的规划设计:
包括:野外勘测与调查研究、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平面布置、桥梁的桥梁体系、造型与美学。
桥梁的体系主要有梁式体系、拱式体系、架刚桥、组合体系;桥梁的设计必须要满足美学要求。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务必注意各方面的问题并解决它。制定桥梁标准问题:
根据前面调查的运量或流量先要确定线路等级,其次要确定允许车速、桥梁坡度和曲线半径。还要委托地震研究机构,进行本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从而确定桥梁抗震标准。此外还要确定航运标准、航运水位、航道净空、船舶吨位以及要求的航道数量及位置等。航运标准影响桥梁的高度和跨度,直接影响桥梁建设规模以及设计时如何满足航运的需要。因此设计部门务必与航运部门充分协商,慎重对待。
自然条件及周围环境问题:
为调查自然条件及周围环境而进行的勘测工作称为草测。为此要收集万分之一地形图,进行纸上定线,在实地桥位两岸设点,用测距仪测得跨河距加以校正,并进行现场核查。
本阶段的地质工作以收集资料为主,辅以在两岸适当布置钻孔进行验证。要探明覆盖层的性质、岩面高低、岩性及构造,有无大的构造,断层。并从地质角度对各桥位作出初步评价。
要对各桥位周围环境进行调查,包括桥头引线附近有无要交叉的公路、铁路、高压线、电话线;附近有无厂房、民房要拆迁,有无不能拆迁的建筑物,有无文物、古迹。
本阶段的水文工作十分重要。如发现地质有问题时,直到初步设计阶段,桥位尚可作适当调整,但水文方面如存在问题,其影响则不是适当调整桥位能够解决得了的。
水文工作一般要求带给设计流量,历史、最低水位,百年一遇洪水位,常水位状况及流速资料。在带给这些资料时要思考上游是否有水库及拟建水库的影响。要透过资料或试验,论证河道是否稳定,主槽的摆动范围,以及桥梁建成后本河段上、下游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
桥式方案比选
桥式方案比选是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重点。一般均要进行多个方案比较。各方案均要求带给桥式布置图。图上务必标明桥跨布置,高程布置,上,下部结构型式及工程数量。对推荐方案,还要带给上、下部结构的结构布置图,以及一些主要的及特殊部位的细节处理图。各类结构都需经过检算并提出可行的施工方案。
推荐方案务必是经过比选后得出的,要经得起反复推敲。采用什么桥式和跨度务必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切忌先入为主,搞一窝蜂,赶时髦,或在某种主观意志的支配下,必须要搞个什么桥式或必须要搞个多大跨度。所谓科学性,具体体此刻方案比选时要贯彻“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在桥式布置中首先要慎重确定桥梁跨度,个性是主跨的跨度。采用大跨度对通航有利,也可减少费力费时的基础工程量。但是桥长相同时采用大跨度相对小跨度而言造价要高,工期要长(较小的跨度能够采用多点施工,平行作业的措施),故要加以综合比较。
桥跨布置务必在掌握充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要研究在高、中、低水位时的航道轨迹。通航桥跨要与航道相适应,要能覆盖各种水位时航道可能出现的变化。一般状况下,桥梁跨度应比航道要求的标准宽度稍大,留有必须富余即可,过大则没有必要。
桥梁跨度的大小也受到自然条件及施工条件的限制。如果基础的设计、施工困难,施工时航运繁忙,则要减少桥墩而加大跨度。近年来,我国桥梁上部结构,个性是大、中跨度的桥型发展很快,并且基本趋于成熟。所以在编制桥式方案时,可供选取的余地比较大。从使用角度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连续体系的桥型就应优先思考。
基础工程在我国发展相对较为迟缓。钻孔桩在设计、施工、检验技术方面已趋成熟,施工简便,质量可靠,陆地或浅水地段使用比较有利。水中基础采用钻孔形式也是可靠的,但在如何选取施工方案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和可能。沉井基础也常常是值得比较的基础类型。
桥位问题:
至少就应选取两个以上的桥位进行比选。遇某些特殊状况时,还需要在大范围内提出多个桥位进行比选。桥位比较的资料能够包括下方一些因素。
首先是桥位对路网布置是否有利。过去大型桥梁选取桥位时,总是以桥梁为主体,线路走向服从桥梁。这样线路往往要绕行,甚至导致布置上的不合理。此刻由于建桥技术的发展进步,要树立什么地方都能修桥的观念,就应把桥位置于路网内一齐思考,尽量满足选线的需要。
比较造价时,要把各桥位桥梁本身的造价与联络线的造价加在一齐进行比较。桥梁建在城市范围内时,要重视桥梁建设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
还要比较各桥位的航运条件,即航道是否顺直,尤其是桥位上游有无足够长的航道直线段。
在进行自然条件的比较时,要思考到地质条件对基础工程的设计、施工难度以及工程规模有直接的影响。要思考是否存在难于处理的自然条件,譬如水个性深、覆盖层软弱层个性厚、基岩软、构造发育、基岩破碎、风化严重、溶岩、岩面高差个性大等不利地层存在
对环境保护的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
经综合比较,根据每个桥位的不一样着眼点,选定一个桥位作为推荐桥位。施工设计
对推荐桥式方案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主要结构的施工方案。施工设备清单、砂、石料源、施工安排及工期等。
概算
根据工程量、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标准定额编列概算。各个桥式方案都要编列相应的概算,以便进行不一样方案工程费用这一项目的比较。
按照规定,初步设计概算不能大于前期工作已批准的“估算”的10%,否则方案应重新编制。
根据具体状况,对概算适当调整,能够作为招标时的“标底”。
在主管部门审批初步设计文件时如对推荐方案提出必需修改的意见时,则需根据审批意见,另外编制“修改初步设计”报送上级审批。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阶段要进行补充勘探(简称“技勘”)。在进行补充勘探时,水中基础务必每墩布置必要的钻孔。岸上基础的钻孔也要有必须的密度,基础下到岩层的钻孔应加密,还要透过勘探充分决定土层的变化。
技术设计阶段的主要资料是对选定的桥式方案中的各个结构总体的、细部的技术问题作进一步研究解决。在初步设计中批准的科研项目也要在这一阶段中予以实施,得出结果。
技术设计阶段要对结构各部分的设计提出详尽的设计图纸,包括结构断面、配筋。细节处理、材料清单及工程量等。
技术设计的最后工作是调整概算(修正概算)。
在施工设计阶段还要进一步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补充钻探(称“施工钻探”),个性是对于重要的基础。支承在岩层内的基础要探明岩面高程的变化(一般不再布置深钻孔)。
根据批准的技术设计绘制让施工人员能按图施工的施工详图带给给施工用。绘制施工详图过程中对断面不宜作大的变动,但对细节处理及配筋,个性是钢筋布置则允许作适当改善性的变动。
根据施工设计资料,施工单位编制工程预算。
施工设计能够由原编制技术设计的单位继续进行,也可由中标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设计时,如对技术设计有所变更,则要对变更部分负责,并要得到监理的认可。顾名思义,施工设计文件是为施工需要而编制的,不管是由设计单位还是由施工单位编制施工设计文件,均务必贴合施工实际,满足既有施工条件及施工环境,务必是能够直接按图施工的文件。
实习小结:
大学生活是紧张而又充满期望的日子,学习的闲暇时总是憧憬着背起行囊,远离亲人朋友以及师长护佑,去走真正属于自我的路。然而当我们最后能够像刚刚长满羽毛的雏鹰般离开长者们搭建好的巢穴,独自一人走上社会工作这个大舞台时,却发现人生的道路原先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经历一番狂风暴雨的。
实习生活中,让我学会了不少东西,原先的那种心高气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学习。当我摆正自我的心态,从初涉社会工作的被动状态转变到开始适应社会的主动状态,以放松的情绪,充沛的精力重新回到紧张的学习工作当中时,我忽然有种这样的感受:短短一个月,仿佛思想又得到了一次升华,心中又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畅徉于实事当中,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给自我定个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取。
此次实习使我走出了校园,来到了工地实习,在社会这个大学校中学习实践知识。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社会,感受社会。
一、前言
首先,我想解释一下取这个标题的用意。在高考申报志愿的时候,我看重土木工程专业的前景,所以选择了这个专业,但当我一步步的深入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却发现了很多开始不知道的事情。就如大家所熟悉的那样,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很难学的专业,同时就业以后的环境也是一个很艰辛的专业。很多时候,我们要到遥远的祖国边疆或者偏僻的高原山区去建设一座祖国需要的桥梁,但是这种建设往往就要花费三年左右的时间,这三年的时间里,每年我们基本上只有过年正月的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待上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都不算什么,最主要的是我们前往的边远山区往往渺无人烟。我们桥梁工程的老师有过切身的感受,那三年里,没有集市,没有消费的地方,最痛苦的是有了的钱也没有地方花出去。这就是桥梁工程专业以后的就业环境,知道这些后,我当时哑然了,在内心深处只有苦笑,苦笑当时为什么选择了这个专业,为什么选择了土木工程。
而后,我的观念却改变了,暑假的时候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途中一次的搭船沿长江行驶,我生平第一次见到如此伟大的桥梁,也是第一次从桥下窜行而过认认真真观察一座伟大的桥梁。这一次我对桥的认识开始有了改观。而后通过桥梁工程专业认知实习,老师带我们调研了五座大桥,又一次切身接近了桥梁。同时,我所申报的一个大学生科研计划训练项目(SRTP)的课题就是《城市桥梁美学研究》,通过前几次的调研,我对桥梁的美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我对桥梁开始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深深地发现“桥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物”,它那挺立着的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支柱犹如一柱擎天,把周围一切的事物都衬托得如此渺小,它就是大江大河上最伟大的奇迹。想到这儿,我发现建筑过程的艰辛也是值得的。当有一座雄伟的桥梁在你的手中诞生时,那种成就感是任何事情都无法比拟的。
二、正文
(一)首先介绍一下这次专业认知实习的过程。
我们桥梁1班和道路1班在高永老师的带队指导下,先后前往杨公桥立交桥、嘉陵江石门大桥、高家花园大桥、重庆长江大桥、菜园坝长江大桥、鹅公岩长江大桥进行了实地调研。从而,我们把所有类型的桥梁都调研了一遍,包括立交桥、斜拉桥、钢构桥、梁式桥、拱式桥、悬索桥。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实习中的知识收获:
1、梁式桥。主梁为主要承重构件,受力特点为主梁受弯。主要材料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多用于中小跨径桥梁。简支梁桥合理最大跨径约20米,悬臂梁桥与连续梁桥合宜的最大跨径约60—70米。
2、拱式桥。拱肋为主要承重构件,受力特点为拱肋承压、支承处有水平推力。主要材料是圬工、钢筋砼,适用范围视材料而定。跨径从几十米到三百多米都有,目前我国最大跨径钢筋砼拱桥为170米。
3、刚架桥。是一种桥跨结构和吨台结构整体相连的桥梁,支柱与主梁共同受力,受力特点为支柱与主梁刚性连接,在主梁端部产生负弯矩,减少了跨中截面正弯矩,而支座不仅提供竖向力还承受弯矩。主要材料为钢筋砼,适宜于中小跨度,如立交桥、高架桥等。
4、斜拉桥。梁、索、塔为主要承重构件,利用索塔上伸出的若干斜拉索在梁跨内增加了弹性支承,减小了梁内弯矩而增大了跨径。受力特点为外荷载从梁传递到索,再到索塔。主要材料为预应力钢索、混凝土、钢材。适宜于中等或大型桥梁。
5、悬索桥。主缆为主要承重构件,受力特点为外荷载从梁经过系杆传递到主缆,再到两端锚锭。主要材料为预应力钢索、混凝土、钢材,适宜于大型及超大型桥梁。
(二)感受:桥梁大师茅以升的时代已不再。
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桥梁最初的感性认识,大多都来自于小学里的那篇课文。不知道到现在是不是还有许多人能像我一样还能把那陌生的文字从记忆中打捞起。“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没错,赵州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桥梁工程技术的代名词。同样,也有另一篇课文,它讲的是中国桥梁工程史上的代表人物,茅以升的童年故事。故事大抵是个故事,有演绎有艺术渲染的需要,但字里行间,是中国近代工程发展的艰苦与老一辈工程师们的辛酸。两篇课文,让我们凭空意识到了桥梁的存在是那么的必须,而长久以来我们竟把这必须当作了理所当然,把前辈们的奢侈品饕餮般挥霍。如今,在这份逼人的庄伟前,我不得不再次把目光投向桥梁,一个那么熟悉而又顿显陌生的名词。桥梁,既是一种功能性的结构物,又是一座立体的造型艺术工程,也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景观工程,桥梁具有一种凌空宏伟的魅力。这种重新审视,让我不由地愧疚。桥梁,再熟悉不过的称呼,居然承受了那么多变革,也背负了那么多陈旧……从钱塘江大桥到杭州湾大桥,技术上的完善,表现形式上的趋于多样,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工程奇迹无不像我们暗示着,茅以升的时代已不再。
三、总结
通过这次桥梁工程专业认知实习,我从老师对我们的讲解中学到了很多,也从实地调研中学到了很多,认识了很多。尤其是老师给我们讲解他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以后去了施工单位怎样去适应,怎样去面对那些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我从中感受颇多,学到的也很多。我们作为大三的学生了,也该去了解一些社会中真实的甚至腐朽的东西了,了解这些是为了能让我们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而不是一味的去愤青,去埋怨这个社会。这也是我实习后的一点感受。当然我最大的感受还是:
桥梁——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