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实习计划(精选30篇)
近一个阶段,上级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学校体育的文件,学校体育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个性是学生在活动时间上得到了有效保证,使学生在每一天都能有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我们体育组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和校长室的工作计划,在学生课外活动的计划上作了尽可能合理的安排,安排如下:
一、活动课实施办法
课外体育活动要到达散而不乱,这就要求有合理的安排,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进行管理,班级内进行分组,在固定区域内活动,体育教师进行指导、评比、检查。根据学生特点,年龄差异分别给学生设计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兴趣小组又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能充分显示出学生的才华,教师给予学生展现的舞台,有田径、篮球、排球、羽毛球、橡皮筋、棋类(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四国大战等)等小组,参与活动的学生都要进行选项,这些兴趣小组有专人负责,定时间、定资料,不断提高训练水平,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为上级学校培养和输送体育艺术优秀人才。
课外活动是重中之重,它是学生每一天能有一个小时锻炼时间的保证,怎样才能到达整齐,充满朝气,那么严肃的练习必不可少。
首先,体育教师要指导好。第二抓好体育委员的训练,第三抓班主任工作,对班级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评比。
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广播操汇演,学校健身运动会、各体育单项或游戏的比赛,这些文体活动不但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创造性,而且给和谐校园增添了活力,使学校校风、校貌得以改变,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实施活动要求
1、班主任要求到位,并且尽可能参与学生的活动。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由班主任组织出教室,进场地,展开活动。
2、各班级务必整好队伍(和广播操队形一致:两路纵队),由体育班长带领进入场地,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地方进行集合。
3、根据学生对活动资料进行选项,体育组经过统计后,进行分项活动管理,各活动区域由班主任老师统一老师指导并发展班级干部协助督察。
4、倡导发展个性特长,活动课中要求学生们用心参与,不能不活动,必须要动,熟练掌握一个体育锻炼项目。
5、由班主任老师指导及时发放与回收器材,对故意损坏或丢失的器材做好统计,并要求学生赔偿。
为了进一步丰富我校校园文化,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局20__工作要点文件精神,落实我校“阳光导航幸福成长”办学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达到“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身、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的目的;以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结合本班情况,特制订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大课间活动,既有效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文体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良好心理素质和集体精神。同时,通过大课间活动的师生互动,增进了师生情感,有利于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性。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合理地安排大课间活动的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全员愉悦的目的。
4.规范性原则。实行“三定——反馈”制度,“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反馈”则是每次活动都要将详细内容记载到活动记录本上,便于在期中、期末开展总结交流。
5.安全性原则。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每个活动小组每次活动都要清点人员,防止和避免活动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1.校园集体舞、广播操
2.体育趣味活动:如跳皮筋、踢毽子、玩呼啦圈…
3.跳绳(花样跳、跳长短绳等)
4.棋类活动
5.球类俱乐部 (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等)
五、管理措施
1、加强宣传作用,大力宣传大课间活动对学生健康成长意义和作用,使全体师生达成共识:大课间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可以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健康和谐发展,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
2、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
六、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并协助文体教师指导活动。
2、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
3、体育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
4、室外活动时间班主任、配班教师必须管理到位。
5、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七、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一第六节课后三十分钟
一.课外学习和实践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办法,真正把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制定本计划。
二.课外学习和实践预期目标
1、加强对培优补差的常规管理.。
2、认真组织相关的学生参与活动中去,要一半学生参加培优补差。
3、通过培优补差,使绝大部分(90%)的学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4、认真做好参加学生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优和补差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三、课外学习和实践内容
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四、课外学习和实践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及时做好辅导工作。早读和晚自习下班要准时到位。
2、认真制订培优补差工作计划。定培训人、培训内容。
3、重视个体差异,针对个别学生知识缺漏下班个别辅导,并注意启发学生思考,不占用自修或课余时间集体讲课。
4、定期对培训的学生进行考试和检测,及时了解培训情况。
5、优秀生的辅导,与学科竞赛结合起来,作业设置与批改落到实处。
五.课外学习的时间、地点和实践方式
1、地点:各班级教室
2、实践方式及时间:
(1)集体辅导,利用辅导课,解决集体存在的问题。
(2)个体辅导,利用辅导课或其它空余时间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3)课堂辅导,授课间隙有目标、有意识地解决当时的问题。
一、生物学课外活动资料安排的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资料应以课堂教学资料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如讲叶的结构,就配合做叶脉书签。讲环节动物之前,可开展采集和养殖蚯蚓的活动。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资料既要相互配合,又不能脱节,也不要重复。有的教师用课外活动时间来补课或复习,这显然是不对的。应根据不一样年级的生物学课程,结合学生的兴趣来安排活动资料。
2.应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一样,课外活动应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中要讲授理论。如养蚕小组主要进行养蚕活动,在活动中运用和学习有关知识。有的生物教师不注意以植物学知识去指导学生采集制作植物蜡叶标本,致使学生对做的很多标本都不认识。有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果蝇的杂交实验,多次组织学习有关原理和步骤,不放心学生动手做实验。这些都直接影响课外活动的效果。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景来安排资料。如当地植物资源丰富,就可进行生物资源考察和采集制作标本活动。学校周围是农村,就可安排农作物的栽培、农业害虫的调查及防治等资料。学校要绿化学校,或承担有栽培食用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等生产、科研任务,就可结合需要进行安排。有的学校生物学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当地动植物资源的考察,还就地取材制作了很多动植物标本。不仅仅有利于当地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所制的标本支援了许多学校和科研单位,并为本校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创造了充裕的物质条件。
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资料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如春天适合植树种花草,观察青蛙的发育;夏天适宜各种野外考察活动;秋天利于采集昆虫标本,培育菊花新品种等。活动资料还要研究学生的爱好、知识基础及年龄特征,资料的深广度及份量都要适当,与资料相适应的活动形式也要多样化。避免成人化,并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导致影响课内学习及身体健康。
二、生物学课外活动资料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采集制作生物标本适合初一二年级的活动小组。采集对象可根据当地资源及教学需要而定。植物可采集不一样的根、茎、叶、花和种子;各种植物类群;本地特有的或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油料等植物。动物还可采集各种无脊椎动物和鱼、蛙、龟、蛇等小型的并允许采集的脊椎动物。采回的生物,根据需要和可能制成各种标本。植物可制成蜡叶标本、浸制标本和立体标本等。动物可制成剥制标本、浸制标本、骨骼标本、透明标本、血管色素注塑标本,昆虫标本及生活史标本等。
2.植物观察、培养、栽培、解剖、生理实验以及杂交实验生物学教学中常需要植物活体(包括微生物)作实验或演示观察。组织有关年级的活动小组长期管理,并探讨一些与教学有关的解剖观察和生理实验。这不仅仅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本事,还可作教师实验教学的小助手。高中学生可做植物组织培养和杂交实验。
3.动物的饲养、解剖、生活习性的观察动物学教学和实验,需要各种动物活体,课外活动小组开展饲养小动物,并作解剖及习性观察的研究,不仅仅可解决实验材料,并且还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本事和观察本事。
4.自然界生物及其生态观察即组织学生到学校郊外或动、植物园,直接观察各种生物的分布、生态环境,生物各类群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识别常见植物、动物;进行生物个体生态观察和各种植物群落的考察。
5.参加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这是生物学课外活动的重要资料。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资料。
(1)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在校内外积极参加绿化工作,可要求每人每年种必须数量树木,并落实种好管好的职责制。有条件的还可建立自我的花木苗圃。
(2)保护有益动物,消灭害虫。开展爱鸟周、爱鸟月活动,招引益鸟,进行濒危鸟类的人工孵化、饲养及放出等活动。保护稻田青蛙,创造适宜蛙卵和蝌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参加拯救熊猫等珍稀动物的活动。配合协助消灭当地危害较大的农业虫害。
(3)除害灭病,增进健康。参加消灭老鼠,捕灭蚊、蝇等活动。协助学校搞好学生视力调查和健康普查,以及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卫生工作。
6.参加生物园、生物角工作生物园或生物实验园地,是配合生物学教学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的场所,是露天的生物实验室和教室,也是生物学课外活动的重要基地。它可用来上生物学课,或进行观察、实验、参观及实习;并供给教学演示的实物、标本及实验材料;在生物园开展生物学课外活动,可利用活的生物,进行科学实验;生物园还是绿化、美化学校的重要支柱;此外,结合当地农业生产需要,利用它进行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可向农村示范、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因而中学应创造条件建立生物园。土地较多的,如农村中学,可选整块地建园;土地较少的,如大、中城市的中学,则可因地制宜,利用楼顶、阳台、花坛及边角空地开辟园地。园址设在学校或附近。园地规划视其面积而定,面积甚小,应先满足生物学教学要求;面积大则可划分为植物分类区、动物饲养区、生态区、苗圃、温室、工具室等。各年级生物学课外活动小组,均可在园地进行种植、饲养、育种及生理实验等,并可参加生物园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生物角是学生课余观察活的生物、标本等教具及实验的场所,也是生物学课外活动的一个基地。由于上生物课演示的时间短,教具、材料少或小,生物角把演示的教具陈列出来,让学生课前课后充分观察,有利于提高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观察本事;结合生物角的建立、计划、陈列及管理,开展生物学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扩大,加深所学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本事。生物角设置在实验室教室或教学楼一角,也可设在学校走廊及宣传栏等处。生物角内可陈列生物活体、标本、模型、图表及实验,课外读物、优秀作业及课外活动成果等。并附上说明及思考题。陈列物应配合生物教学进度随时更换。各年级课外活动小组,可协助教师搜集陈列品、编制说明和思考题,并参加生物角的建设和管理。
7.宣传生物学知识可经过出墙报、办展览、专题报告、电影晚会、伟大生物学家纪念会等,宣传生物科学新成就。并向当地群众宣传优生、防止环境污染,爱护有益动物,保护生物资源,以及除害灭病、计划生育等知识。
8.组织生物学智力竞赛和游艺会如生物讲演比赛、生物猜谜等。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状况,用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文体活动,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目标与主要工作
(一)目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潜力,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为广大学生带给礼貌、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1.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依据学校的实际状况和所在地区特点,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在体育、文化艺术、科学普及、游戏娱乐诸方面,创设出具有地区特色的学校品牌活动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构成学校的特色,使广大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特长。
(1)体育:继续持续原有的田径、足球等传统特色项目的发展,重视设计并开展各类体育游戏活动。
(2)艺术:开展以少儿舞蹈、书法、美术、电脑板报、红领巾读书沙龙、小荷修改组等活动。
(3)科技:巩固现有的科技制作、小发明、三模比赛等品牌项目,巩固和拓展新的特色项目,构成品牌。
2、开发教育资源,拓展活动的空间。
坚持校内外的有机结合。利用校外的活动设施与场所,如少年宫、体校等校外机构,以及校外教育基地、文体场馆的作用,并协调好有关单位与机构,为双休日、寒暑假开展活动的学生带给更广阔的空间和多彩的形式,满足不一样特长、不一样兴趣、不一样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社区与家庭的参与,为“工程”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3、建立完善的制度,强化安全,规范运作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对指导教师和活动设施严格把关,并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建立起职责保险机制,依法处理伤害事故。
4、确保时间、落实阵地,开展学生课外活动
学校每年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不少于2周课时的活动:每一天午后自主学习时间安排“天天唱、天天练、天天读”活动,部分学生另安排兴趣拓展,如电脑、书法、美术、舞蹈等活动;每周有二节课时间开展以体育游戏为主的活动;每周安排一个早晨开展“欢乐晨练”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期间,每月安排3-4个半天的时间开展活动。
5、确保课外文体活动的投入
推进“工程”实施作为“工程”实施的保障,学校透过各种渠道,获得社会的支持,并注重对实施“工程”的投入,保证活动的开展和安全。
6、精心组织,提高质量
学校课外文体活动是否能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活动设计与组织。活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要善于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种形式,使活动具有针对性,满足不一样层次学生的需求,并构成寓学于乐、寓炼于乐的活动。决不流于形式,走过场,以及专业化、强制性的现象出现。
7、善于总结,构成特色
实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重要的是能够依据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构成具有特色的活动项目。而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开发与整合教育资源,善于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活动的方案与计划,构成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取得较好的成绩,提高活动整体质量。
一、指导思想
我们1-6年级阅读课外活动以学校课外活动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为载体,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内涵丰富阅读写作氛围,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活动目标
1、整体目标
通过语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丰富文化知识内容,提高全体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实现目标
通过开展语文阅读与习作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习作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促进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读写能力,充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三、活动对象:
1-6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报名参加。
四、活动组织小组:
组长:由学校聘请专人担任。
组员:由组长聘请各年级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写作有专长的语文教师担任。每个年级一位组员。
五、活动要求及评价指标:
1、组长需对阅读活动小组组员负责,要有严格的考勤制度和考核体系。
2、每位组员必须有本组活动方案(包括计划、
教案、实现目标等)。
3、每学期每个小组必须拿出本小组活动成果,并做好汇报工作(如阅读比赛成绩、习作比赛成绩)。
4、要求每位组员领导本组的每个同学积极参加市、区、学校组织的各项语文活动,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5、学校学期末评选最佳活动小组。
6、指导老师要在活动结束后,写出案例,并通过案例分析,探索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策略,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六、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周二、三、四下午3:30-4:20、周六上午或下午
一 目的:
课外活动是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成立生物兴趣小组。
二 对象:
非毕业班年级学生
三 时间:
每周二第八节
地点:
生物实验室及校园内
四 内容:
1、解剖桃子,认识果实
2、认识豆芽
3、壁虎爬行实验
4、简便快速测定发芽率
5、叶片上印像
五 指导教师:
生物组全体教师
教案1:
解剖桃子,认识果实
对于桃子真是太熟悉了,从小至今吃过的桃子不计其数,因此桃是果实,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作为果实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取一个桃来解剖一下,会对于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有所帮助。
将桃用清水洗净,以免有桃毛粘到皮肤上刺痒。揭开最外面那层皮,就露出果肉了;去掉果肉露出桃核;砸开硬壳看到里面有种子,种子外面还包着柔韧的种皮。桃子的外皮、果肉和桃核的硬壳合称为果皮。可见桃的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图16)。
杏、李、樱桃的果实跟桃的果实极为相似。苹果、梨、山里红等果实,葡萄、西红柿、茄子的果实虽然含有种子的数量较多,但也是由果皮和种子构成的。
菜豆的果实就是豆角。掰开一个豆角看到里面有种子。幼嫩的时候,我们吃的主要是果皮(豆荚),成熟了果皮变干燥,把果皮去掉就剩下了种子。由此可见,果实成熟后,有的果皮肥厚多汁,这类果实叫做肉果;有的果皮干燥,这类叫做干果。
如果说“核桃与桃的果实是同一类”你可能不信,要是能看到秋天的核桃树就会清楚了。市场出售的核桃经过加工与树上刚结出的不一样。刚结出的核桃最外面是比较厚的绿皮,剥下去才见到核桃的硬壳。绿皮与硬壳就是核桃的果皮,我们吃到的是它的种子。
根据果实的特点我们来做一道题:奶奶去菜市场买菜,买回2斤黄瓜,1斤蚕豆,2斤土豆,3斤西红柿,1斤葱头,2斤茄子。你算一算在这些蔬菜中有几斤是果实?几斤不是果实?
多数果实由于传粉和受精作用子房膨大形成,这样的果实里面有种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果实有时不含种子,这种现象该怎么解释呢?原来这些果实没有经过传粉、受精作用,是由雌蕊的子房和花的其他部分发育成的。比如香蕉就是由穗状花序下部的雌花直接发育成的,所以里面没有种子。菠萝主要由多汁的花轴膨大而成,里面当然也没有种子。
教案2:
认识豆芽
豆芽是我们常见常吃的一种蔬菜,它不仅鲜嫩可口,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无机盐等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我这里说的认识豆芽,可不光是知道它能吃,重要的是弄清它的各部分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和它本身对于这种植物有什么作用。
当妈妈买回豆芽菜或是家里泡黄豆生出豆芽的时候,取出几个进行观察,可以看到饱满的豆子上面拱出一个白嫩嫩的小芽。剥去外面的种皮,再轻轻将两个豆瓣掰开,你看到了什么?啊,在两片肥厚的豆瓣当中还夹着两片小嫩叶!(见图1)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应该知道,一粒完好的豆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体。豆子萌发的时候,最先冒出种子之外的小芽叫做胚根,它会一直向土壤深处扎去,形成植物体的根。豆瓣中夹着的小嫩叶叫做胚芽,它则要拱破土壤见到天日,形成植物体的茎和叶。两片豆瓣叫做子叶。种子刚萌发,还不能自己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也不能自己制造养料,得靠子叶提供营养物质,怪不得它们长得又肥又大,原来,里面贮存了丰富的“食物”啊。在胚根和胚芽之间有胚轴,起联系的作用。胚根、胚芽、胚轴、子叶这几部分合起来又叫做胚,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胚胎,或者说是新的幼小的植物体。
其他植物的种子也具有上面所说的那些结构吗?让我们找一粒泡大的玉米粒,用刀片将玉米粒纵着切开。看切面,哟,跟豆芽不一样!(见图2)那么,它们有胚吗?有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吗?
这几部分结构都有,只不过有所不同。在吃玉米的时候,你注意过没有,轻轻一咬,往往从玉米粒基部挤出一个米粒大的小白东西,这就是胚,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种子内贮藏的营养物质,不过这些营养物质没有贮藏在子叶里,而是在胚乳里。它的子叶只有一片,又那么小,不可能承担贮藏营养物质的重任。胚芽、胚轴、胚根等结构与豆芽是相似的,在适宜的条件下也可以萌发出新的植物体。
豆类的种子中有两片子叶,叫做双子叶植物;玉米、小麦等种子中只有一片子叶,就叫做单子叶植物。
看起来,种子里面最重要的结构是胚,有它才能有新生植物体的各部分;还要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场所,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养料。反过来说,只有具备以上结构才能称其为种子。
那么,我们就来辨认一下图3中哪些是种子,哪些不是种子。
在上图中,蚕豆、西瓜籽、蓖麻籽是种子;土豆是块茎、茄子是果实、蒜是鳞茎,因而它们不是种子。你猜对了吗?
教案3:
壁虎爬行实验
如果已经有实验证明壁虎能够在垂直的墙壁和玻璃上自由的爬行是和壁虎的足有钩爪,有长满自毛的榴皱两个结构有重要关系,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钩爪、褶皱在爬行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实验设计:
①剪掉钩爪,观察壁虎爬行;比较未剪掉钩爪的壁虎孤行情况。确定壁虎钩爪在爬行中的具体作用.
②用胶带(或类似的方法,但不能剪掉褶皱)贴没褶皱,观察壁虎爬行情况;比较未贴没褶皱的壁虎的爬行情况。
结果分析:确定壁虎褶皱在爬行中的具体作用。
教案4:
简便快速测定发芽率
购买种子或播种,应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以便确定种子的质量或播种量。在此介绍一种既不需要专门仪器又简便快速的方法。
1.用品
有绳纱布袋一个、保温水瓶一个。
2.方法
待测种子吸水后装入纱布袋。保温水瓶盛半瓶40℃左右的温水,若无温度计测定水温,则可用1份开水与2份凉水混和成的温水代替。将装有种子的纱布袋悬于保温水瓶内,不能接触水液,绳系在瓶塞上并塞住瓶口。
3.效果
由于瓶内温暖、潮湿又有氧气,极利于种子快速萌发,可以缩短测定时间。在室温低于20℃条件下用此法测定更能显示出方便快速的特点。
教案5:
叶片上印像
你想留像在叶片上吗?不妨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方法如下;
1.实验前两天,取一盆天竺葵(或选室外一棵小树)用黑纸包住1—2张叶片。
2.去掉黑纸。取一张底片放在叶上,叶底托一张黑纸,再用夹子将两块玻璃上下夹住叶片,使底片与叶片贴紧,阳光下晒3~4小时。
3.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待叶片成白色时,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
4.在漂洗过的叶片上均匀地滴上碘酒,3~5分钟后用清水冲净碘酒,就可看到像已印在叶片上了。这是因为光下绿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由于底片的遮挡,叶片各部分的光照强度不同,制造的淀粉多少不同,加碘酒后产生的蓝色就有深有浅,所以叶片就显出像了。如将此叶片晾干、压平,系上彩带就成为一张有像的树叶书签。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培养环保生态教育意识。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绿色环保意识。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环保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刘欣国副组长:徐亮
组员:各班主任。
(二)活动时间
每周一、二、三、四、五下午第三节课
(三)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
设两个层面的活动:
1.以体育(篮球、乒乓球、跳绳、田径、跳远、跳高)、美术、舞蹈、科技等组成校级兴趣活动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环保、阅读、英语、跳绳、踢毽、乒乓球、羽毛球等,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学到技术,形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详见课外小组活动安排表。
四、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辅导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辅导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学生的环保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课外活动计划5
一、开设音乐课外活动小组的目的和要求
21世纪的人才需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的共同发展。几年来,我校极大的开展课外活动教育。音乐课外活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小组开展了合唱队、舞蹈队、小乐队等等活动小组,并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大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修养。
二、辅导方法:
1、乐队:采取集体基础教育和技能辅导。不同的乐器单独辅导,集体训练。根据不同的程度,分别辅导。程度差异不大时开始集体配合,练习合奏,既增强个人的技术能力同时也锻炼集体的配合能力。
2、舞蹈队:以基本功为基础,锻炼形体,加强韵律感。逐步渗透各种风格和民族舞蹈的基本要领和音乐节奏的特点。采取集体辅导,个别纠正。在训练一定时间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进入规定动作训练,在进行规定曲目动作练习。
3、合唱队:统一发音位置,练习合理呼吸,咬字吐字清晰,声音独立稳定。练习曲以简到难,有小到大,循序渐进。并吸收新成员。
三、小组成员的考核:
按小组成员在活动中出勤,练习时的态度,演出成果等进行综合评价,把考核分等记入音乐活动小组的考核记录表。
四、活动预期成果:
本学期的音乐小组在期末要达到的标准:乐队要能上学期的基础上掌握多种常用曲调,合奏多首小乐曲。舞蹈队每个人的基本功要有相对的提高,都能有自己的一个完整舞蹈,有多个完整的全体配合舞蹈。合唱队能演唱多首合唱曲目。
一、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内容
(一)生物学课外活动内容安排的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如讲叶的结构,就配合做叶脉书签。讲环节动物之前,可开展采集和养殖蚯蚓的活动。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既要相互配合,又不能脱节,也不要重复。有的教师用课外活动时间来补课或复习,这显然是不对的。应根据不同年级的生物学课程,结合学生的兴趣来安排活动内容。
2.应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应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中要讲授理论。如养蚕小组主要进行养蚕活动,在活动中运用和学习有关知识。有的生物教师不注意以植物学知识去指导学生采集制作植物蜡叶标本,致使学生对做的很多标本都不认识。有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果蝇的杂交实验,多次组织学习有关原理和步骤,不放心学生动手做实验。这些都直接影响课外活动的效果。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如当地植物资源丰富,就可进行生物资源考察和采集制作标本活动。学校周围是农村,就可安排农作物的栽培、农业害虫的调查及防治等内容。学校要绿化校园,或承担有栽培食用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等生产、科研任务,就可结合需要进行安排。有的学校生物学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当地动植物资源的考察,还就地取材制作了大量动植物标本。不仅有利于当地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所制的标本支援了许多学校和科研单位,并为本校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创造了充裕的物质条件。
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如春天适合植树种花草,观察青蛙的发育;夏天适宜各种野外考察活动;秋天利于采集昆虫标本,培育菊花新品种等。活动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爱好、知识基础及年龄特征,内容的深广度及份量都要适当,与内容相适应的活动形式也要多样化。避免成人化,并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导致影响课内学习及身体健康。
(二)生物学课外活动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采集制作生物标本适合初一二年级的活动小组。采集对象可根据当地资源及教学需要而定。植物可采集不同的根、茎、叶、花和种子;各种植物类群;本地特有的或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油料等植物。动物还可采集各种无脊椎动物和鱼、蛙、龟、蛇等小型的并允许采集的脊椎动物。采回的生物,根据需要和可能制成各种标本。植物可制成蜡叶标本、浸制标本和立体标本等。动物可制成剥制标本、浸制标本、骨骼标本、透明标本、血管色素注塑标本,昆虫标本及生活史标本等。
2.植物观察、培养、栽培、解剖、生理实验以及杂交实验生物学教学中常需要植物活体(包括微生物)作实验或演示观察。最好组织有关年级的活动小组长期管理,并探讨一些与教学有关的解剖观察和生理实验。这不仅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还可作教师实验教学的小助手。高中学生可做植物组织培养和杂交实验。
3.动物的饲养、解剖、生活习性的观察动物学教学和实验,需要各种动物活体,课外活动小组开展饲养小动物,并作解剖及习性观察的研究,不仅可解决实验材料,而且还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自然界生物及其生态观察即组织学生到校园郊外或动、植物园,直接观察各种生物的分布、生态环境,生物各类群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识别常见植物、动物;进行生物个体生态观察和各种植物群落的考察。
5.参加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这是生物学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在校内外积极参加绿化工作,可要求每人每年种一定数量树木,并落实种好管好的责任制。有条件的还可建立自己的花木苗圃。
(2)保护有益动物,消灭害虫。开展爱鸟周、爱鸟月活动,招引益鸟,进行濒危鸟类的人工孵化、饲养及放出等活动。保护稻田青蛙,创造适宜蛙卵和蝌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参加拯救熊猫等珍稀动物的活动。配合协助消灭当地危害较大的农业虫害。
(3)除害灭病,增进健康。参加消灭老鼠,捕灭蚊、蝇等活动。协助学校搞好学生视力调查和健康普查,以及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卫生工作。
6.参加生物园、生物角工作生物园或生物实验园地,是配合生物学教学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的场所,是露天的生物实验室和教室,也是生物学课外活动的重要基地。它可用来上生物学课,或进行观察、实验、参观及实习;并提供教学演示的实物、标本及实验材料;在生物园开展生物学课外活动,可利用活的生物,进行科学实验;生物园还是绿化、美化学校的重要支柱;此外,结合当地农业生产需要,利用它进行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可向农村示范、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因而中学应创造条件建立生物园。土地较多的,如农村中学,可选整块地建园;土地较少的,如大、中城市的中学,则可因地制宜,利用楼顶、阳台、花坛及边角空地开辟园地。园址最好设在学校或附近。园地规划视其面积而定,面积甚小,应先满足生物学教学要求;面积大则可划分为植物分类区、动物饲养区、生态区、苗圃、温室、工具室等。各年级生物学课外活动小组,均可在园地进行种植、饲养、育种及生理实验等,并可参加生物园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生物角是学生课余观察活的生物、标本等教具及实验的场所,也是生物学课外活动的一个基地。由于上生物课演示的时间短,教具、材料少或小,生物角把演示的教具陈列出来,让学生课前课后充分观察,有利于提高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观察能力;结合生物角的建立、计划、陈列及管理,开展生物学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扩大,加深所学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能力。生物角设置在实验室教室或教学楼一角,也可设在学校走廊及宣传栏等处。生物角内可陈列生物活体、标本、模型、图表及实验,课外读物、优秀作业及课外活动成果等。并附上说明及思考题。陈列物应配合生物教学进度随时更换。各年级课外活动小组,可协助教师搜集陈列品、编制说明和思考题,并参加生物角的建设和管理。
7.宣传生物学知识可通过出墙报、办展览、专题报告、电影晚会、伟大生物学家纪念会等,宣传生物科学新成就。并向当地群众宣传优生、防止环境污染,爱护有益动物,保护生物资源,以及除害灭病、计划生育等知识。
8.组织生物学智力竞赛和游艺会如生物讲演比赛、生物猜谜等。
二、生物学课外活动的指导
生物学课外活动是由生物教研组责成生物教师组织和领导的。其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人们常说:学生的兴趣之火是老师用自己的兴趣去点燃的。指导好课外活动,首先是教师对生物学有浓厚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还必须有良好的指导方法。
(一)建立健全的活动组织
根据学生自愿参加和教师挑选相结合的办法,按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组成课外活动小组,成绩优秀和中等的学生均可参加,但必须本人自愿,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同时还要与教师全面考虑和合理挑选相结合。小组要有教师负责指导,并选出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来作正、副组长。参加小组应有连续性,可从初一到初三以至高中毕业。
(二)确定内容,制定计划
根据各年级生物学课程内容、教学及生产科研的需要,学生的兴趣和基础,以及开展活动的条件等,由全组共同确定活动内容。讨论、制订活动计划,计划应明确活动内容及其目的要求,具体拟出活动计划表,包括活动时间、内容、地点、准备工作及负责人等项目。计划应向每个小组成员公布。现附一个中学初中二年级上学期课外活动小组的活动计划表(见第248页表24)。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课外活动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课外活动的主人。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但也不要放任自流,教师在活动中仅起指导作用。即协助学生制定活动计划,讲授有关理论知识,解决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检查活动情况和效果,表扬和鼓励学生,最后帮助学生作好总结。
(四)认真总结
总结是课外活动的重要环节。可采取以下形式:
1.举办成果展览会可展出课外活动小组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或制作的标本等成果。既能使小组成员得到提高,又能使其它学生受到教育。
活动目的:
1、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动员和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学习雷锋活动,对培养一代新人的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2、坚持以贯彻落实党的__大会议精神为统帅,引导学生增进爱国情感,热爱传统文化,提高道德修养。
3、经过开展尊老助孤献爱心活动,引导广大师生以自我的言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4、经过活动,加深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在学习生活中时刻关注雷锋精神,长期构成学雷锋的氛围。
活动时间:
3月1日3月31日(三月份为学雷锋活动月)
活动资料:
一、3月1日3月9日各中队学雷锋活动总动员。
各中队号召少先队员学习雷锋精神,教育学生自觉主动地在学习生活中时刻关注雷锋精神,作好长期学雷锋的准备。
二、学校大队部开展系列活动
1、倡导学生每一天为同学做一件好事,每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等。
2、充分利用社区,开展感恩社会活动。如慰问福利院孤寡老人。
3、鼓励学生帮忙生活、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三、召开一次主题中队会
各中队开展以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为主题的主题队会,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礼貌礼仪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四、中年级开展黑板报评比活动。
活动主题:雷锋就在我身边、雷锋在我心中
活动要求:板报主题要鲜明,资料要切合班队实际,大力宣传班中的好人好事,找出最有代表性、最有意义的好人好事来做典型。由各中队干部负责组织少先队员出好这一期板报。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学校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好处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带给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贴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透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活动时间
每周一、二、三、四、五午时第三节课
(三)活动资料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状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
1、以体育(篮球、乒乓球、跳绳、田径、跳远、跳高)、美术、舞蹈、科技等组成校级兴趣活动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阅读、英语、跳绳、踢毽、乒乓球、羽毛球等,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学到技术,构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潜力。具体详见课外小组活动安排表。
四、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务必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资料,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状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资料、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资料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状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辅导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辅导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我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别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又感情的进行唱游活动,能够随着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以及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寓教育于舞蹈活动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行为规范、尊老爱幼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舞蹈活动中享受到美和欢乐。
1、开学之后,对学生进行强化基本功训练,教师通过有趣的基训,使学生腿的开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
2、当学生在地面完成软度开度的训练以后,可以进行把上规范而且简化的芭蕾训练,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3、下一个训练是中间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这个训练主要解决形体、中心、控制和呼吸,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4、通过组合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更好的服务于平日的舞蹈之中。
二、活动内容以及措施:
1、热身运动:在训练的15分钟左右时间里,让学生做一些轻松、简单的热身运动,使孩子们的身体和情绪适应课堂训练的准备,避免用力过度。
2、地面训练:儿童的生理特点是人小稳定性差,但是软度和开度较好,而软度开度又是舞蹈动作的'根本点,所以要运用平整的地板来帮助孩子们进行软度和开度的训练,主要措施有:
(1)脚背和膝盖的训练
(2)肩的开度和前腿的软度训练
(3)旁腰和旁腿的软开度训练
(4)胸腰和腹肌的训练
(5)脊椎和胯骨的训练
(6)胯部和臀部的训练
(7)胯部和腿部的综合训练
(8)节奏和方位的训练
(9)后腿和背肌的训练
(10)踢腿和力量的练习
3、把上训练:遵循先双手扶把,熟练以后单手扶把,由于有把杆的依附,孩子们的形体和姿态容易正确,为中间训练打下基础。
具体措施有:
(1)直立和半蹲训练
(2)擦地推脚背练习
(3)压腿练习,分为压正腿和压旁腿
(4)大踢腿
(5)下腰游戏。
4、中间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在中间训练中,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形体、重心、控制和呼吸。
具体措施:
(1)手的姿态的训练
(2)小跳训练
(3)点转
(4)控制。
5、能够随着音乐做动作,节奏准确,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
6、排练几个小型的舞蹈,通过这些组合来锻炼学生。
一、活动名称:
校园定向越野比赛
二、活动目的:
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图的用途,并且能够学会使用地图,如怎样辨别方位、识别图例、比例尺的大小与实际范围的关系等;
2、对本学期所学习的区域地理的基本知识进行巩固,如掌握一个大洲、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地形、气候特点或者经济特点等;
3、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
4、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三、准备工作:
1、几份学校附近区域的大比例尺地图,标出不同方位的六个目标地点,其中包括有图例的几个地点;
2、在对应的六个目标地点分别布置两位同学“蹲点”,分发不同颜色的彩笔;根据本学期所学区域地理的知识准备出一些小题,题的难度要大体相当,分发到各个目标地点,目标地点前两个分发《认识大洲》这一章的题目,中间两个目标地点分发《了解地区》这一章的题目,而最后两个目标地点为《走进国家》一章的题目,保证公平;
3、“蹲点”同学尽量藏在相应位置的隐蔽地点,增加活动趣味性;
四、内容及步骤:
1、准备几张白纸,标上序号,准备秒表;
2、自由报名,抽签定组,把全班同学分为六组,每组发一张地图;
3、小组抽签决定出发顺序,分发带有自己组编号的白纸,每隔三分钟出发一个组,并分别计时;
4、小组可自由选择到达目标地点的顺序,到达后用相应彩笔在白纸上做标记,再抽题答题,完全答对、答完整后方可继续前进;如不会答,可放弃,但需在用时上加两分钟;
5、所有地点都找齐后,返回出发点,计时结束,比较用时,时间最短的前三名予以奖励。
6、活动结束后所有参加活动的同学开展交流讨论会,分享经验,并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活动感想。
五、注意事项:
1、比赛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2、“蹲点”同学要公正,耿直,保证比赛结果的公平。
六、活动总结:通过这次活动,我希望各小组同学都能学会正确使用地图的方法。
若想保证比赛的顺利,每位同学都需认真复习,掌握知识,因此,希望前期的工作能够真正起到激励同学们学习的作用。再者,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较多,这些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而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孩子们多多交流,增进理解,建立友谊,培养起合作探索的团队精神,为以后步入社会养成良好的社会品质。而在活动之后布置交流讨论的环节,希望学生可以养成多总结、多反思的好习惯。
七年级一班课外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杨海明 副组长:赵明亮
组员: 七(1)班全体学生 (二)
活动时间
每周一、二、三、四、下午第三节课(三)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 1.以体育(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美术、音乐、等组成兴趣活动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阅读、英语、跳绳、踢毽、等,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学到技术,形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详见课外小组活动安排表。 四、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一、 基本情况分析
正确书写汉字是一个涉及到提高我们民族素质的大事,不可等闲视之,而当前学生写字的现状,又很难令人满意。他们缺乏严格的要求和训练,学生在书写方面的问题很多,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卷面不整洁,滥用不规范的简化字,写错别字的现象也很常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决定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成立一个书法课外活动小组,以达到学生书写正确规范,整洁美观的基础上,有一定的速度,即写得熟练,流利的目的,以适应学习的实际需要。
二、 活动目标
1、学会毛笔、钢笔的正确执笔,用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2、掌握汉字书写的一般技法和规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活动安排
(一)时间: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中午自习时间,进行训练。
(二)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
(三)辅导老师:陈嫦
(四)教学程序
1、写字与书法
2、执笔、书写姿势
3、运笔方法(1)——起笔、行笔、收笔
4、运笔方法(2)——提笔、顿笔和轻重
5、运笔方法(3)——转笔、折笔和方圆
6、运笔方法(4)——中锋和侧锋
7、运笔方法(5)——藏锋和露锋
课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能力,通过相互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现制定本学期的课外活动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现在学生的体质正在不断下降,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是有用的,而且是必要的。学生们很喜欢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在以前的活动中,可以看出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思想上显得更加团结,在体质上更加强健,这是良好的反映。但也看出班干部在组织上还有点无序,学生在活动中还不能守好规则,自律意识不强。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动手意识,培养探索科学的信心,发展学生创造生活美的能力。
2、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
3、加强活动的计划性,严密组织,提高活动效果。
三、活动措施: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如:跳绳、踢毽子、新年文艺演出等,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2、利用班级图书角,组织开展读书活动。
3、在重大节日,开展适应节日特点的活动。
4、保证活动时间,在每天的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活动,切实达到活动目的。
5、做好活动的记录,在每次活动后都对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为后面的活动打好基础。
6、抓好个别辅导,让个别差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7、发扬集体精神,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8、发挥年级组的合力,组织适合学生活动的班级集体项目,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就其内容来讲,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引人入胜的科普读物,组织观看有关化学录象和电影电视,制作教具,装配简单仪器等,甚至进行一些简单的探索性实验。总之,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大纲范围以内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也可以是大纲范围以外的内容。
活动目的如下:
1、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实验活动,使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训练化学实验技巧
由于化学课程的紧迫并不容许节节都是实验课,因此学生对实验的技巧、仪器运用等方面都较为生疏,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就能给予他们很好的机会去练习、了解。
3、提高观察力及思考力
微型实验的过程、内容及仪器的配合都是由学生设计的,而设计之先,学生必须对实验有很好的认识,故需自发的参考其它书籍去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力,更加上有些化学实验与日常生活有很大关系,引起了学生对四周环境观察以及思考的兴趣。
4、课堂理论的实践
由于课程紧迫,并不能有太多时间给与学生们对所学的理论进行实验,故出现理论多而实践少的问题,而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就给予学生一个好机会在课余时间去进行更多的实验。
5、培养合作精神
除化学知识外,学生更能学习到怎样在群体中协力合作。因为每次实验均需要各个同学各自的构思,还需组员之间的通力合作下,实验方能成功,因此培养到学生的合作精神。
6、提高组织能力
在每次实验之前学生都需要自己构思实验用的仪器、方法等,故亦能加强学生的思考及组织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组织能力。
活动内容
1、自制净水器
【实验用品】矿泉水瓶、沙子、小石子、较大石块、 纱布、棉花、剪刀
【实验步骤】
(1)学生分工洗干净石块、瓶盖钻孔、剪掉平底
(2)学生动手装实验用品
(3)实验过滤浑浊水的效果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不会浑浊的现象探究。
【实验用品】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 学生分组制取二氧化碳
(2) 把值得的二氧化碳通过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并完成化学方程式
(3) 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浑浊消失,溶液又变澄清
(4) 学生讨论溶液为什么会由浑浊变澄清,并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刻都会和数学打交道。新课标要求我们要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力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能够唤起和发展学生对数学及其应用的稳定兴趣,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二、活动目标:
1.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数学海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增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三、具体措施:
1.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增加趣味性和全面性,扩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每次数学活动都有主题,要求与正规的课堂教学有明显区别,决不能成为变相的加课时,也不能成为“补课”活动,但应尽量与当前学生的数学课内的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如:可将教材中的“课题学习”融入活动中。
3.数学活动要讲求实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活动内容:
对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课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几何教具制作、趣味数学、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小故事引入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体内容:
七年级:
1.数学学习方法介绍;
2.中外数学史介绍或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3.数学之美—生活中的数学;
4.巧拼“七巧板”;
5.正方体的展开图及物体的三视图;
6.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
7.抛掷硬币,感受概率;
8.探讨什么样的多边形可以铺地砖.
八年级:
1.古建筑中的旋转对称欣赏;
2.黄金矩形—雅典帕德嫩神庙,感受数学之美;
3.面积与代数恒等式;
4.电脑键盘上的字母为何不按顺序排列;
5.用替代物模拟实验估计机会的大小;
6.笛卡尔的故事;
7.图形中的趣题;
8.心率与年龄—实践与调查
九年级:
1.黄金分割—体验大千世界中奇妙无比的优美图案;
2.数学与艺术的美妙结合—分形;
3.高度的测量(如:测量教学楼、旗杆、大树等);
4.通讯录的设计—使其利用率尽可能的高;
5.中点四边形—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6.漫谈收视率—体会抽样调查在生活中的应用;
7.通过调查、分析写一篇以“改进我们的课桌椅”为题的有说服力的短文,以此体会亲自调查做决策的重要性。
在学校,课外活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能力,通过相互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现制定本学期的课外活动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现在学生的体质正在不断下降,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是有用的,而且是必要的。学生们很喜欢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在以前的活动中,可以看出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思想上显得更加团结,在体质上更加强健,这是良好的反映。但也看出班干部在组织上还有点无序,学生在活动中还不能守好规则,自律意识不强。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动手意识,培养探索科学的信心,发展学生创造生活美的能力。
2、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
3、加强活动的计划性,严密组织,提高活动效果。
三、活动措施: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如:跳绳、踢毽子、新年文艺演出等,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2、利用班级图书角,组织开展读书活动。
3、在重大节日,开展适应节日特点的活动。
4、保证活动时间,在每天的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活动,切实达到活动目的。
5、做好活动的记录,在每次活动后都对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为后面的活动打好基础。
一、开展课外活动的意义:
进一步落实新的基础教育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把创新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智慧和活力”,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我校将继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二、目的和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和体育活动,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愿望。通过活动,学生可以获得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郑江涛
副组长:李谢山、张建民
组员:吕文梅、杨德军、赵建霞、杨黎明、孙永强、李宁、,甘维华
(二)活动时间:
第三节每周一、三、四中午
四、利益集团活动材料及目标:
1、通过合唱、舞蹈、绘画、书法、折纸等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2、通过“足球、乒乓球”等多种体育活动,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
3、通过“读写、数学、阅读”等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巩固和提高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指导思想
兴趣是学生的内驱力,引发学生浓厚的情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农村中学英语学习缺乏语言环境,学生遗忘现象比较比较严重,出现学时会、用时忘的现象。长此以来,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偏差,慢慢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有效的课外活动是用丰富的多彩的游戏、对话、竞赛来提高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把阶段性的英语知识加以总结,为英语语言的信息加工提供机会。每举行一次活动,学生就多一次重新考虑和寻找材料间内在联系的机会,使一些新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相联系,把所有的孤立知识条理化,中学英语教学的活动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仅靠纯课堂内教学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我们应树立大课堂的教学观,重视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为了丰富中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开设中学英语兴趣小组。
二、活动目的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语感,培养听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且使学生的英语发音纯正,能够在一定的英语语境中用英语思维并表达,锻炼学生的胆量,使其能够更好的辅助英语教学,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开展英语兴趣小组活动:
1、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语感,常用话题等等整体素质,为日后更多的比赛打好基础。
2、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3、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
4、 有效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具体活动计划如下:
时间:单周星期三(课外活动时间) 地点:学生活动室
参加活动小组学生名单:(另附)
要求:每位同学必须按时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团结协作。不准迟
到,更不能无故不参加,否则按旷课记录。
活动内容:
1.学生自我介绍,及学生唱英语歌。
2.根据话题,进行讨论,编对话及表演。
3.英语词汇大比拼训练。
4.学唱英文歌。
5.讨论英语学习方法,用英语去表达,做2-3分钟的口语表达。
6.根据话题,进行讨论,编对话表演。
7.自由对话(用英语交流)。
8.英语词汇大比拼。
9.英语学习方法探究及实践。
10.书面表达写作技巧训练。
一、问题的提出与开展课外活动的概况
(1)、20xx年我校决定把高中两年制改为三年制,对这文-革后第一批三年制的学生应该按什么指导思想来培养?这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大学党委向我们提出 不看你们的 升学率 要看你们的 成材率 。对这个指导思想怎样理解?怎么贯彻?我们从大学听到有不少中学毕业生 高分低能 ,而且很少有学习优秀的同学报考"农、林、水、地、矿、油"等国家很需要的专业,对这些问题又该如何来解决?我们回顾了附中"文-革"前的办学经验,并联系到我熟悉的无线电系的主要业务骨干都是青少年时期的"无线电爱好者",特别是想到我们有责任培养出能为事业献身的"李四光"式的人才,于是我们就想通过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志趣、形成他们自己的理想、并通过课外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我们向全体教师讲了这个设想并对各个教研组提出了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的要求。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逐步做到将课外活动列入各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并作为学校考核考研组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给教师下达教学任务时,同时下达"任课"任务与"课外活动"任务(或班主任任务),并同样计入教学工作量(因课外活动备课任务重,工作量的权重比讲课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排入课表予以保证。教务处有专人负责"课外活动"教学管理。基本上做到了对课外活动"四定":定时、定人、定活动计划,定组织管理。
本学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辅导老师33人,校外聘请的23人。此外,我们还聘请了清华、北大、体院的教师、学生、研究生和海淀区少年宫等单位来帮助我们开展各种不计入课时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并鼓励支持教师参加校外的有关学术活动。
目前学生中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20xx年每周固定活动的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包括各种科技小组,各种学科小组和体育、美术、摄影、文艺等各种小组)有49个,在高中开设了音乐欣赏、美术、历史、逻辑、矢量代数、计算机、科技发展史等七门选修课。合计参加人数约90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75%,此外还经常举行各种讲座、科普报告、放映科技电影,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考察等。在83年北京市开展的全市"爱科学月活动"中前后约二个月的时间全校组织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参观活动,二次地学考察活动,十次科普报告与讲座,八次科技电影,参加各种活动的有四千多人次,制作各种科技小作品150多件。写出科学小论文上百篇,被评为北京市《爱科学活动月》先进单位。
从81年开始我校教育研究室汇集了学生中写得较好的小论文60篇印成了8个小集子(其中83年出的有3集31篇)。
二、初步的收获与体会
去年暑假我校第一届三年制学生毕业了,我们做了初步总结,联系到校内其他年级的一些情况,我们感到有些同志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二课堂"或者教育的"第二渠道"是有道理的。
作为一种育人的渠道,"课外活动"有它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与原来的"课堂教学"相比有它优越的方面,比如:
(1) 处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今时代,作为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内教学的内容和教材都不可能迅速的变化,因此如果说"第一课堂"是着重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那么这"第二课堂"可让学生更多地接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未来,把今天的学习与将来的理想与事业联系起来。
(2) "课外活动"有更强的"实践性",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要亲自去认识"客观世界"并试着"改造客观世界",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间接知识"。
(3) "课外活动"要求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性,它又没有各种考试的压力,因而更易于改变目前教学过程的"老师抱,学生靠"的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索"与"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4) "课外活动"能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清华附中的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是报考理工类大学的,我们觉得要使学生能适应"三个面向",就要努力培养他们具备健壮的体魄,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实现社会主义"四化"的理想与抱负,有为事业献身的精神,有"求索"与"创新"的精神,有"拼搏""不服输"的精神,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有百折不挠的毅力,有实践和动手动脑的习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有扩展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工作能力。概括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打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树立理想"作为一种育人的渠道,我们感到正确的开展"课外活动",在树立理想,提高素质与培养能力方面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从下面几个方面具体的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 "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志趣,激发其"求索"和"开创"的精神,确立其志愿和理想;有利于教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有利于学校早出人才出好人才。它是提高学校"成才率",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渠道。从去年毕业生的志愿报考中,我们已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它的影响,例如参加了"美术小组"的十一名同学全部报考并录取到了建筑系。
更可喜的是过去较少报考的"农、林、水、地、矿、油"专业,今年有较多学生报考了,在三年制毕业生198人中报考"农、林、水、地、矿、油"专业的有32人,其中第一志愿有三个,考分都在517分以上。王晖同学从初中开始一直是生物小组的积极分子,他写的《冬小麦春化》的科学小论文获海淀区一等奖,去年以517分的考分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
为了实现培养李四光那样的地学家这个目标,我们现在从初一开始就组织了地学课外小组,组织他们听科普报告,搞实地考察,附中学生会已组织了"地学爱好者"协会,(正副会长都是学生担任的,老师是顾问),要求参加的人很多,第一批他们吸收了50多名会员。
(二)开展"课外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激-情,有利于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课内的学习。
(1) "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在"学习动机的激发"中依靠"分数排队""竞赛"或"要降班"、"考不上大学"等办法都是不能持久的,而且有时有副作用,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要求"并逐步引导、提高到"为四化建设的需要"而学,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将会是持久的,不断发展提高的,通过"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内在求知的激-情,有时也比课堂教学有优越的方面。
(2) "学习心理学"特别强调"学习的迁移",也就是知识的扩展与运用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方面开辟了广阔的领域,知识的扩展也好,运用也好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去实践,而"课外活动"无疑能起到一些课堂教学不易起到的作用。
毕业生198人,团员167人,党员1人,报志愿时全部服从分配,报考外地志愿的有185人,(其中第一志愿12人),报考"农、林、水、地、矿、油"的有32人,报考军事院校的8人。高考上线的194人,够重点学校录取线的180人,取入清华、北大、中国首都医科大三校的共119人。考理科180人总平均分为503.6分,考文科18人总分平均为465.4分。体育达标率为98.47%,优秀率为57.36%。身体素质逐年上升,全年级平均值为。
三、启迪与设想
"课外活动"的作用给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提供了某些启示。如果要说它是"第二课堂"或"第二渠道",那末事实上它是与"第一课堂、""第一渠道"千丝万缕、息息相通的,在我们有些教研组这二个渠道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
如生物教研组是开展课外活动较多较好的一个组,"课外小组"大量的成果成了课内的教学实验了,应中央电视台的要求教研组编写了"中学生物实验一百例",在该台播出。课外小组采集制作的大量实物与标本为课内讲授提供了样品。课堂教学也已经从教室扩展到"清华园"与"圆明园",上绪论课时,按教师编的"清华园内植物调查"和事先选好的路线组织学生观察。教师留的课外作业也常有"观察和收集"的题目,去年初二学生的考试也作了一次改革试验,事先出题让学生到"水木清华"进行"生态调查",用已学过的动、植物知识每人写个"调查报告",然后在全年级开了一个"生态调查"报告会,会上都可以提问,这一试验引起了请来参加会议的专家、老师和记者的极大兴趣《北京科技报》在头版进行了报导。
地理课不像生物那样方便,远处考察如去山西、内蒙、青岛、广东、四川等地只能是少数骨干利用假期进行,但在讲高中地理"地壳和地壳的变动"这一章时组织了全年级250人野外观察,来回用一天时间,回来后写考察报告,成绩记入记分册。开始一年是利用星期天请了北大地质系七、八位教师帮助讲解,现在已纳入教学计划中,课外活动小组所得的大量资料,教师将它编成作业给全体同学做,如用清华园内煤耗量的调查资料做"清华园大气现状分析"的作业,用实测的万泉河东支流的纵横断面,监测到的污染情况数据编制了"万泉河东支流水体污染现状评价"的大型作业,现在他们又准备通过"圆明园水系"调查的课外小组来积累资料,以编制"圆明园水系水量平衡计算"的作业。
(一)生物学课外活动内容安排的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如讲叶的结构,就配合做叶脉书签。讲环节动物之前,可开展采集和养殖蚯蚓的活动。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既要相互配合,又不能脱节,也不要重复。有的教师用课外活动时间来补课或复习,这显然是不对的。应根据不同年级的生物学课程,结合学生的兴趣来安排活动内容。
2.应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应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中要讲授理论。如养蚕小组主要进行养蚕活动,在活动中运用和学习有关知识。有的生物教师不注意以植物学知识去指导学生采集制作植物蜡叶标本,致使学生对做的很多标本都不认识。有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果蝇的杂交实验,多次组织学习有关原理和步骤,不放心学生动手做实验。这些都直接影响课外活动的效果。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如当地植物资源丰富,就可进行生物资源考察和采集制作标本活动。学校周围是农村,就可安排农作物的栽培、农业害虫的调查及防治等内容。学校要绿化校园,或承担有栽培食用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等生产、科研任务,就可结合需要进行安排。有的学校生物学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当地动植物资源的考察,还就地取材制作了大量动植物标本。不仅有利于当地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所制的标本支援了许多学校和科研单位,并为本校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创造了充裕的物质条件。
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如春天适合植树种花草,观察青蛙的发育;夏天适宜各种野外考察活动;秋天利于采集昆虫标本,培育菊花新品种等。活动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爱好、知识基础及年龄特征,内容的深广度及份量都要适当,与内容相适应的活动形式也要多样化。避免成人化,并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导致影响课内学习及身体健康。
(二)生物学课外活动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采集制作生物标本适合初一二年级的活动小组。采集对象可根据当地资源及教学需要而定。植物可采集不同的根、茎、叶、花和种子;各种植物类群;本地特有的或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油料等植物。动物还可采集各种无脊椎动物和鱼、蛙、龟、蛇等小型的并允许采集的脊椎动物。采回的生物,根据需要和可能制成各种标本。植物可制成蜡叶标本、浸制标本和立体标本等。动物可制成剥制标本、浸制标本、骨骼标本、透明标本、血管色素注塑标本,昆虫标本及生活史标本等。
2.植物观察、培养、栽培、解剖、生理实验以及杂交实验生物学教学中常需要植物活体(包括微生物)作实验或演示观察。最好组织有关年级的活动小组长期管理,并探讨一些与教学有关的解剖观察和生理实验。这不仅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还可作教师实验教学的小助手。高中学生可做植物组织培养和杂交实验。
3.动物的饲养、解剖、生活习性的观察动物学教学和实验,需要各种动物活体,课外活动小组开展饲养小动物,并作解剖及习性观察的研究,不仅可解决实验材料,而且还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自然界生物及其生态观察即组织学生到校园郊外或动、植物园,直接观察各种生物的分布、生态环境,生物各类群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识别常见植物、动物;进行生物个体生态观察和各种植物群落的考察。
5.参加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这是生物学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在校内外积极参加绿化工作,可要求每人每年种一定数量树木,并落实种好管好的责任制。有条件的还可建立自己的花木苗圃。
(2)保护有益动物,消灭害虫。开展爱鸟周、爱鸟月活动,招引益鸟,进行濒危鸟类的人工孵化、饲养及放出等活动。保护稻田青蛙,创造适宜蛙卵和蝌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参加拯救熊猫等珍稀动物的活动。配合协助消灭当地危害较大的农业虫害。
(3)除害灭病,增进健康。参加消灭老鼠,捕灭蚊、蝇等活动。协助学校搞好学生视力调查和健康普查,以及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卫生工作。
6.参加生物园、生物角工作生物园或生物实验园地,是配合生物学教学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的场所,是露天的生物实验室和教室,也是生物学课外活动的重要基地。它可用来上生物学课,或进行观察、实验、参观及实习;并提供教学演示的实物、标本及实验材料;在生物园开展生物学课外活动,可利用活的生物,进行科学实验;生物园还是绿化、美化学校的重要支柱;此外,结合当地农业生产需要,利用它进行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可向农村示范、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因而中学应创造条件建立生物园。土地较多的,如农村中学,可选整块地建园;土地较少的,如大、中城市的中学,则可因地制宜,利用楼顶、阳台、花坛及边角空地开辟园地。
园址最好设在学校或附近。园地规划视其面积而定,面积甚小,应先满足生物学教学要求;面积大则可划分为植物分类区、动物饲养区、生态区、苗圃、温室、工具室等。各年级生物学课外活动小组,均可在园地进行种植、饲养、育种及生理实验等,并可参加生物园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生物角是学生课余观察活的生物、标本等教具及实验的场所,也是生物学课外活动的一个基地。由于上生物课演示的时间短,教具、材料少或小,生物角把演示的教具陈列出来,让学生课前课后充分观察,有利于提高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观察能力;结合生物角的建立、计划、陈列及管理,开展生物学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扩大,加深所学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能力。生物角设置在实验室教室或教学楼一角,也可设在学校走廊及宣传栏等处。生物角内可陈列生物活体、标本、模型、图表及实验,课外读物、优秀作业及课外活动成果等。并附上说明及思考题。陈列物应配合生物教学进度随时更换。各年级课外活动小组,可协助教师搜集陈列品、编制说明和思考题,并参加生物角的建设和管理。
7.宣传生物学知识可通过出墙报、办展览、专题报告、电影晚会、伟大生物学家纪念会等,宣传生物科学新成就。并向当地群众宣传优生、防止环境污染,爱护有益动物,保护生物资源,以及除害灭病、计划生育等知识。
8.组织生物学智力竞赛和游艺会如生物讲演比赛、生物猜谜等。
生物学课外活动的指导
生物学课外活动是由生物教研组责成生物教师组织和领导的。其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人们常说:学生的兴趣之火是老师用自己的兴趣去点燃的。指导好课外活动,首先是教师对生物学有浓厚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还必须有良好的指导方法。
(一)建立健全的活动组织
根据学生自愿参加和教师挑选相结合的办法,按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组成课外活动小组,成绩优秀和中等的学生均可参加,但必须本人自愿,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同时还要与教师全面考虑和合理挑选相结合。小组要有教师负责指导,并选出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来作正、副组长。参加小组应有连续性,可从初一到初三以至高中毕业。
(二)确定内容,制定计划
根据各年级生物学课程内容、教学及生产科研的需要,学生的兴趣和基础,以及开展活动的条件等,由全组共同确定活动内容。讨论、制订活动计划,计划应明确活动内容及其目的要求,具体拟出活动计划表,包括活动时间、内容、地点、准备工作及负责人等项目。计划应向每个小组成员公布。现附一个中学初中二年级上学期课外活动小组的活动计划表。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课外活动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课外活动的主人。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但也不要放任自流,教师在活动中仅起指导作用。即协助学生制定活动计划,讲授有关理论知识,解决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检查活动情况和效果,表扬和鼓励学生,最后帮助学生作好总结。
(四)认真总结
总结是课外活动的重要环节。可采取以下形式:
1.举办成果展览会可展出课外活动小组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或制作的标本等成果。既能使小组成员得到提高,又能使其它学生受到教育。
一:主导思路
根据六年级(2)班级学生实际,从了解毕业班学生的兴趣、潜力和需要方向着手,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从健康+健康的两个健康理念出发,那就是:一是要学生的身体健康,二是要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带给感知条件、表现机会、创造自我、学习课外文化知识和构成良好习惯的机会,为学生终生学习和构成健康的人生观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
在网络科技发展迅猛的这天,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能够说直接影响学生的将来。因此,本班的课外活动将主要以开展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活动为主,以远程信息技术的手段,引导学生透过课外活动的渠道,初步认识网络科技知识,和正确使用网络技术,以此到达提高学习潜力的目的。作为语文教师,课外活动中将以语文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为基础,带动学生其他课程的提高。透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知识类活动,培养学生爱好语文的情趣,从小培养和发展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感受与鉴赏潜力、表现和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丰富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传播中华民族精神的情感体验,从而到达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
三:活动设想
(1)透过网络进行少儿文学作品欣赏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和掌握汉语言文字的认识。
(2)开发汉语言文字的感知力,体验语言文字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少儿文学作品,乐于参与学校组织的校内、外活动。
(4)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友爱精神。
(5)透过播放学生每次活动的实况视频片段,使学生认识到自我的优缺点,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到达提高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参与兴趣。
(6)从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与鉴赏的潜力。
(7)透过本人的《绿色原野》,展示现代科技信息教学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手段。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快捷性和可利用性;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网络科技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渴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认知潜力。
(8)透过网络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向学生疏导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有效地强化学生健康的网络理念,从真正好处上做到“健康+健康”的学生健康理念培养。
(9)每周安排一节透过电子计算机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班级课堂、课外活动资料的活动课。使班级教学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10)具体活动安排是根据语文课程进展状况和学生的课后掌握状况随机待定。
一、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学校安排,特成立四年级课外阅读欣赏兴趣小组。
二、活动内容:
各小组将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包括背诵古诗本、文学作品点评;名家名作赏析;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名家名著。
三、活动对象:
四年级各班学生。
四、活动时间:
周三上午第一节课
五、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
六、主要措施:
1、指导孩子读书:比比谁读得多,争当小书迷。
2、懂得合作,读书小组协作阅读、创作,布置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写作。
3、玩一些积极有益的游戏,丰富学生的体验,收获成功,感觉快乐,学习与活动结合,让学生在“乐”中学。
4、鼓励学生多背诵,多积累,多创新,学会欣赏名篇佳作,会运用一些好词佳句。
一、基本情况分析
现在学生的体质正在不断下降,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是有用的,而且是必要的。学生们很喜欢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在以前的活动中,可以看出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思想上显得更加团结,在体质上更加强健,这是良好的反映。但也看出班干部在组织上还有点无序,学生在活动中还不能守好规则,自律意识不强。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动手意识,培养探索科学的信心,发展学生创造生活美的能力。
2、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
3、加强活动的计划性,严密组织,提高活动效果。
三、活动措施: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如:跳绳、踢毽子、新年文艺演出等,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2、利用班级图书角,组织开展读书活动。
3、在重大节日,开展适应节日特点的活动。
4、保证活动时间,在每天的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活动,切实达到活动目的。
5、做好活动的记录,在每次活动后都对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为后面的活动打好基础。
6、抓好个别辅导,让个别差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7、发扬集体精神,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8、发挥年级组的合力,组织适合学生活动的班级集体项目,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文体活动,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目标与主要工作
(一)目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为广大学生提供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加强学校自身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我校的文体教育资源,力争20xx年全校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学生人数达到100%,并形成二三个具有学校特色的活动项目,争创小学课外文体工程示范校。
(二)主要工作
1、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实施“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实施“工程”的具体工作,制订长期、短期规划和相应制度,组织并设计好学校、年级、班级开展的文体活动。
具体如下: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组员:(美术组长)、(音乐组长)、体育组长)
2、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一支专兼并举,高素质、有特长的指导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在文体方面的特长,加强教育与培训,形成一支素质较高且相对稳定的学校指导教师队伍。
(2)建设一支指导学校活动,培训学校教师的专业队伍。发挥具有文体特长教师的优势,共同组成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的指导与培训队伍,促进学校指导教师特长的形成,提高活动的质量。
3、构建四个层面活动
开展以学校、年级、班级和小组为四个层面的活动,且每一层面的活动都能够形成独立的系列,促进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灵活性、趣味性和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良好的活动环境。
学校在兼顾各个层面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以年级为特点的课外文体系列活动,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完善的整体。
4、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加强对家长和社会的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家长会、宣传栏、资料、学生等途径,引导家长和社会正确认识实施“工程”的意义。
5、创设品牌活动项目,形成活动特色学校。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地区特点,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在体育、文化艺术、科学普及、游戏娱乐诸方面,创设出具有地区特色的学校品牌活动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的特色,使广大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特长。
(1)体育:继续保持原有的田径、足球等传统特色项目的发展,重视设计并开展各类体育游戏活动。
(2)艺术:开展以少儿舞蹈、书法、美术、电脑板报、红领巾读书沙龙、小荷编辑组等活动。
(3)科技:巩固现有的科技制作、小发明、三模比赛等品牌项目,巩固和拓展新的特色项目,形成品牌。
6、开发教育资源,拓展活动的空间。
坚持校内外的有机结合。利用校外的活动设施与场所,如少年宫、体校等校外机构,以及校外教育基地、文体场馆的作用,并协调好有关单位与机构,为双休日、寒暑假开展活动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多彩的形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社区与家庭的参与,为“工程”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7、建立完善的制度,强化安全,规范运作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对指导教师和活动设施严格把关,并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建立起责任保险机制,依法处理伤害事故。
8、确保时间、落实阵地,开展学生课外活动
学校每年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不少于2周课时的活动:每天中午自主学习时间安排“天天唱、天天练、天天读”活动,部分学生另安排兴趣拓展,如电脑、书法、美术、舞蹈等活动;每周有二节课时间开展以体育游戏为主的活动;每周安排一个早晨开展“快乐晨练”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期间,每月安排3-4个半天的时间开展活动。
9、确保课外文体活动的投入,推进“工程”实施
作为“工程”实施的保障,学校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社会的支持,并注重对实施“工程”的投入,保证活动的开展和安全。
三、实施阶段与工作重点
1、第一阶段:*年*月--*年*月
*年*月--*年*月 制定规划,调整活动方案,初步尝试开展部分学校特色文体活动。
2、第二阶段:*年*月--*年*月
*年*月--*年*月
进一步完善学校“工程”实施,强化学生参与率与开展与培育学校特色项目;
3、第三阶段: *年*月--*年*月
全面实施,形成特色项目。
四、工作要求
1、领导重视,统一认识
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是当今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新举措,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实施“工程”的意义,重视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正确处理好课外文体活动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加强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课外文体活动提供时间保障。同时,把实施“工程”纳入到学校的办学规划之中,并建立起长期和近期的目标和计划,保证“工程”持久有效地开展。
2、精心组织,提高质量
学校课外文体活动是否能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活动设计与组织。活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要善于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种形式,使活动具有针对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并形成寓学于乐、寓炼于乐的活动。决不流于形式,走过场,以及专业化、强制性的现象出现。
3、善于总结,形成特色
实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重要的是能够依据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形成具有特色的活动项目。而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开发与整合教育资源,善于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活动的方案与计划,形成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取得较好的成绩,提高活动整体质量。
4、加强管理,注重引导
管理是实施“工程”的有效保障。学校在实施“工程”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做到方案科学、有效,保证活动的开展与质量的提高。同时,要正确认识指导教师的作用与角色,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健康、活泼、有益的文体活动,杜绝不健康、不安全的活动。
课外活动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课外活动不受或不完全受教学计划的控制,它主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好奇心等为基础,结合学校的条件开展活动,既可以充分发挥老师们的特长,建立各种兴趣小组,给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发掘他们的潜力,展现他们独特的天赋,使个性的发展丰富多彩,又可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把最新的信息引入到学生的认识范围之中,使学生们的知识经验更贴近现实生活,更能体现时代精神。
一、活动目的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也为了培养开拓型人才,本学期计划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二、活动意义
首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课外活动由于强调学生自主参与、自愿组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
其次,促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化。没有个性化,所谓个性的社会化就失去了现实意义,甚至是不可能的。社会要求各种各样的人才为他服务,在这一点上,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一致的,课外活动恰好能够在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体在个性化方面的需要。
第三,课外活动给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一般来说,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参加的,他们没有多少心理负担,有的只是探索的愉悦;另外,相对于课内学习,课外活动内容比较新颖,容易给人以新鲜刺激,使人身心得到享受;课外活动也能帮助学生学会利用闲暇,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其精神生活。第四,课外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发面也有重要作用。在普及层次的课外活动中,通过有计划的丰富多采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发展自己特长的领域,尤其对一些差生来说。另外,在提高层次的课外活动中,一部分学生可以脱颖而出。国内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学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学校教育虽然给他们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专业方面的成就,往往是与他们在青少年时代的课外兴趣和活动相联系的。
三、活动课程设臵:
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五大原则。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班师生人人参与,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课程设臵如下:
1、过障碍赛跑
2、走过独木桥
3、编花兰
4、丢沙包
5、跳绳
6、跳皮筋
7、跳大绳
8、跳短绳
9、踢毽子
10、接力跑
等等十几种体育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校是一个丰富多彩,而又能学到知识的地方。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精神,有效保证我班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落实,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每天一小时课外活动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把学校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年级班主任为成员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三、落实责任
明确工作责任制,确保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不折不扣的.施行。
建立健全多部门负责的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工作责任制和保障机制,确保活动时间上课表、组织人明确、活动内容有安排、场地器材有保障、安全及医务监督有保证,确保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不折不扣的施行。
责任到人。校长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活动落实的统一领导、协调、保障。
各班主任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活动的组织、规划、监督、落实。
体育教师、科任老师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责任人。
四、活动时间
大课间25分钟,上下午眼睛保健操10分钟,下午放学后自由活动25分钟。
五、活动项目
广播操、眼操、长跑、打篮球、打排球、踢足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绳、跳皮筋、踢毽子、跳高、跳远、赛跑、下棋、仰卧起坐、扳手腕等。
六、组织实施
1、当天的值班领导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和值周教师要加强课外活动的巡查,及时妥当地处理活动中的突发事件。
2、广播操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眼操由当堂授课教师负责。
3、放学后的活动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分天负责值班,其中班主任负责三天,科任老师负责两天,具体时间安排由班、科任老师协商解决。
4、冬季长跑活动期间,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课外活动必须组织学生长跑。
5、其他活动,值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选好组长,由组长带领大家活动。
6、值班老师要严密关注学生活动的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妥当地处理,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要及时报请值班领导甚至报请校长妥善处理。
七、活动评价
1、每学期期末都要组织一次“一小时课外活动”专项评价活动,按比例(每个年级两个优秀班级)评选该项活动的合格、优秀班级。
2、将该项活动的评定成绩纳入优秀班集体的评价之中。
为了贯彻实施好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开展好我班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本期我班的课外活动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到达预期的目的,特制定本期的课外活动计划,资料主要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状况:
本期我班共有学生66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28人,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没有多大的见识,对讲故事、画画、写字等一系列的活动不重视。
二、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并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
2、学会尊老爱幼,关心他人,明白这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这天的幸福生活。
3、学会灵活运用从课本中所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
4、练习书写汉字,使书写水平有必须的提高。
5、练习说话、写话,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说话和写话潜力。
6、培养学生绘画潜力,动手操作潜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必须的提高。
7、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体育锻炼。
三、体的实施具措施:
认真制定计划,认真组织每一次课外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在活动中发挥每一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人人参加,人人有提高,并作好每次活动的记录。
四、活动资料:
1、童话故事
2、学生战队训练
3、手工制作
4、阅读比赛
5、铅笔字学习与指导
6、画画指导
7、讲故事
8、打羽毛球
五、活动日程安排:
1、课外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
2、活动时间;双周的星期一第三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