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培训学习总结(实用3篇)

地理教师培训学习总结(精选3篇)

地理教师培训学习总结 篇1

x月xx日上午,我们地理组12名老师,怀着追求教育的真谛,提高教学水平的梦想,在李校长的率领下,风尘仆仆远赴师大,参加研究型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在为期五天的培训学习中,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教育的.理念、教育研究的方法,使我们获益匪浅。但给我印象最深,最有启发意义的,就是华师大兼职教授张新所讲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东尼·博赞所创造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整个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用线条、图形、颜色、词汇、符号等元素,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被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能够增强使用者的记忆能力、立体思维能力和总体规划能力。它既可呈现知识网络,也可以呈现思维过程。基于思维导图的的学习过程能很好的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思维工具,在高中地理复习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复习内容多、时间紧的情况下,思维导图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建构性学习和知识整合,能够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提高复习效果,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反思我们在地理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以下这些现象:①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是书看得懂,题却不会做;②教师用不同的方法讲解地理原理和规律,学生在课堂上听明白了,课后遗忘率高,或是认识模糊;③很多学生对熟悉的问题能解决,面对新的问题情境不知如何思考。这些现象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比较零散,没有建立知识体系;二是思维能力较差,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

当下的高中地理复习课教学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是由于地理课时较少,教师忙于新授课与习题课的教学,很少进行复习课的教学;二是由于复习课所围绕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曾经学过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相差很大,有的学生已完全掌握,没有新奇感,容易沉闷、枯燥,而有的学生对概念规律还没完全理解。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复习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复习教学效率低下。

在地理复习课中,常发现不少学生,书本掌握较熟练,题目也做了很多,但考试成绩不理想(尤其是较难的考题)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多数是未经思维加工而被迫机械记忆的零散、单一的概念,枯燥的原理规律;所获得的能力是回忆和再忆;在知识应用时不能建构概念及相关知识的命题框架,不能应用知识到新情境中解决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思维导图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充分运用各种有助于记忆的视觉元素,如图像、数字、颜色等,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记忆力,增强其理解力,自我建构知识网络。因此,在高考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软件或用粉笔板绘知识网络图,则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记忆。引导学生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自主建构有机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发展。

思维导图作为认识工具应用到复习课中,还可让学生根据知识脉络自行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先让学生通过浏览整节或整章的知识,并依照自己的理解画出思维导图,再根据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概括要点,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课后,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评价,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为了鼓励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每次上交的思维导图列入平时成绩评价体系。这样学生就改变了传统的做笔记的方式,主动参与了知识的回顾和提炼过程,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达到灵活迁移知识的目的。所以,思维导图应用到复习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迷惑的概念清晰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机械的记忆灵活化,深奥的原理形象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最终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在由多变少,所学的课本由厚变薄,知识的迁移能力在提高。

运用思维导图实施“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其方法和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教学目标,准备备课笔记

复习课开始之前,教师要分析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必须掌握的主干知识,运用思维导图制定总目标与子目标的关系图,使重难点知识一目了然,更好的把握知识体系的框架,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更合理化。

(2)明确任务,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

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知识的复习之后,展示未做好的思维导图,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查找资料,熟悉教学内容,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在这一环节,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勇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提出个人想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共绘思维导图

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明白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协商,交流思想,共同绘制一张思维导图,小组成员再次对第一张思维导图的分析和反思,修正认为改变的地方,并重构思维导图,形成小组的最终讨论结果。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注意对时间的把握,并保证学生在交流中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因势利导地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

(4)及时归纳总结,适时问题拓展

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选取一张思维导图,组织学生共同分析,找出不足,加强完善,对于不足之处要给予指导,对于创新之处要鼓励。对于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要进行系统讲述,并变换问题的角度与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附注一些典型例题,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知识得到迁移、发展,同时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适当调整,如内容较多时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和明确问题,自主探究并绘制个人思维导图,这样既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又可以使学生对所复习内容有一定的熟悉,让课堂教学会更加有效。

思维导图仅用线条、图形和符号等,把一节课、一个单元甚至一本书的内容梳理并压缩成关键信息及其联系所组成一张图,删除了冗长杂乱的信息,保留了关键的内容,不仅便于加速知识的累积,大大减轻了记忆的负担,而且将知识点依据彼此间的关联分层、分类管理,使知识的管理和应用系统化。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就可以迅速检索出所需的知识,做到触类旁通,思考问题周到全面。

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的实施,改变了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地理学科注重用图来表达知识结果,促进知识的理解,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识图、绘图能力。

通过学生思维导图的作品,教师能够知道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对学生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做出指导并形成教学方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予以关注,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

地理教师培训学习总结 篇2

初一年级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湘教版的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经验与体会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

地理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x人为一组,每组给12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12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发展。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本学期我校的地理学科从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初一为例):学生课堂表现占25%,(包括:课堂纪律、《地理填充图册》作业、地理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题目以选择、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 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景点时,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答出了十多处。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地理的课堂教学。

地理教师培训学习总结 篇3

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初中教师专业适岗培训,由衷感谢教育部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每位教师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非浅。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此次适岗培训的学习,感悟许多。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一切,也是我不足和欠缺的,我总以为做一个教师只要上好课,教好学生就可以了。现在我才明白,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长期的浸染,何来驾轻就熟。在此次培训中,我比较全面学习了上级规定的必修课目,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认真完成各项作业。通过网络培训,我总的感到,个人的自身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努力把学习培训内容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次远程研修学习中,我按时观摩学习了每一个专题的讲座,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政治教学的指导和解读。对每一个专题的问题都和本期研修同僚进行了探讨,同时按时完成了作业。积极参与交流,广泛阅读了同僚提交的作业及发表的文章并及时做出评论。

网络学习让我和同行们走到了一起,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尽情的聆听着专家精辟的讲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相互交流,收获着知识,收获着喜悦,收获着友谊。回顾这段学习的日子,有艰辛,也有喜悦和欣慰。一路走下来,从开始的激动、不知所措到现在地理教学中问题的豁然开朗……这一切让我的收获变得灿烂无比。在这次适岗培训学习中,我按时观摩学习了每一个专题的讲座,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地理教学的指导和解读。对每一个专题的问题都和本期研修同僚进行了探讨,同时按时完成了作业。积极参与交流,广泛阅读了同僚提交的作业及发表的文章并及时做出评论。

远程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平台。虽然看视频、做作业很累,可是我的心里是充实的,甜蜜的。因为我分享着智慧,享受成长的喜悦。在培训中,我获得一个个的灵感,使课堂充满机智,充满活力。我的视野开阔了,我的见识深广了,我的思想活跃了。

远程培训让我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适岗培训的形式,视频、与同仁互动式的交流等深深地吸引着我,朴素、真实的交流与评论,让我感动,得到启发。每一专题中的各个观点,很好地解决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原来在教学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迪。让我能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通过学习,让我茅塞顿开。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还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我们要与时代同行。我们的课堂变革与学校变革,与社会变革血脉相连。通过学习,我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转换。希望今后的我能够立足课堂,跨越时空,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时代性和社会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