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汇总22篇】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通用22篇)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1

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带着妻儿从城里赶回乡下老家,看望久居农村的父母。吃午饭时,年幼的儿子无意中看见老家装盛饭菜的碗底有刻字,仿佛发现了古董一般,十分好奇,缠着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看着儿子,我细细讲来。

碗肯定不是古董,其实就是家里用了几十年的普通瓷碗,碗底刻字其实是我父亲的名字。那时候,我家与所有农家一样,穷得响叮当,家中只有灶台、床、桌子、板凳和碗等简单的必须的生活用品。无论是四面漏风的灶台,还是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床,都是家里的珍宝。尽管桌椅已经缺脚,碗碟已经豁口,一家人都是珍惜又珍惜。 也因为家当不多,父亲尤其珍爱,在可移动的桌椅、碗碟、扁担等物件上都刻上自己的名字。儿子听说不是古董,又看见碗已破旧,觉得旧碗可以退休换上新碗了。现在的新碗多好看呀,木制的、塑料的、搪瓷的、不锈钢的,大大小小,应有尽有。儿子哪里知道,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已极大改善,父亲仍然秉承勤俭持家的家风,从不铺张浪费。俗话说得好,破家值万贯。这一些旧东西,父亲想扔却又舍不得扔掉,且不说这旧东西还有多少用处,最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它是家的经历,在它的上面,承载着家的温暖,包涵着一家老小平凡生活的点滴。你说,父亲怎么可能舍得丢弃呢!

那时,家中的碗真的少,基本人手一只,相对固定,谁也不会拿错。每次吃饭,父母都不准我和弟弟随意走动,要求我们在板凳上坐好,用手扶牢桌上的碗,主要担心我们把碗摔破。如有不慎,我们把碗碰到地上,没有摔出裂纹,捡起来继续使用。如果摔破了,无法修补,我和弟弟少不了挨一顿批。当时我无法理解,觉得父亲珍爱碗更胜于爱我们。现在想来,不是父亲不爱我们,只是家里的一碗一碟都来之不易,父亲珍惜家里的每一个物件。

父母靠挣工分养家糊口。家中的碗要是被我和弟弟摔破的不够用了,父母在家庭经济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总想方设法挤出点资金,在镇上逢集的日子从地摊上购回几只。农忙之余,父亲就用金钢石刀在碗底郑重的刻上自己的名字,刻上去的字虽然有些歪歪扭扭,但一笔一划溢满了珍爱之情。

那时,村里子女多的人家,长大结婚分家时,碗被当作一件重要家产来分。父母给子女分了碗,就象征着子女各自开始新的独立生活。那碗底上清一色地都刻有长辈的名字,只要没有摔坏,便犹如那代代相传的家风,一代接一代的往下传承,舍不得丢弃。

如今,用了几十年的碗的确实已经很破旧了,显得十分落伍,我劝父母把它们淘汰了,可满头白发的父母却怎么也舍不得。今天,从碗底的名字中,我给年幼的儿子讲长辈们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故事,让他慢慢知道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感恩、珍惜生活、热爱学习,并将优良传统永远传承和弘扬下去。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2

又是一年盛夏,位于珠江源头的云南曲靖市沾益区白水镇中心村委会老湾地林场,满山葱郁的树林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令人神清气爽;一股股甘冽的清泉欢唱流淌,捧起喝进口里,叫人顿感凉爽舒畅。现在,这里是以人工栽种的1.7万余亩华山松为主的公益林。在10多年前,这里还是缺水的疏林地,而回溯30多年前,这里就是一片无林无水的荒山。

村民们说,有这片树、有这么一湾山泉,大漫的功劳最大。大漫名叫宋祝漫,今年54岁,是老湾地林场的党支部书记。大漫说,住在山上的24户人家都是造林人,他们在这片山上圆了自己绿化家乡、造福人民的好梦。

话还得从1983年说起。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大漫的父亲宋凤城带领全家勤劳致富,通过开小窑烧砖成为万元户,得到乡里表彰。在政策鼓励和父亲的带动下,血气方刚的宋祝漫向乡里报名,与曲靖火柴厂签订木材供应合同,承包本村老湾地的荒山栽树,每栽一棵树厂里补助1角钱,待树木成材后可卖木料。他约上5户村民一起,说干就干,开启了植树造林的工程。因为挖树塘吃力、浇树苗吃苦,半年后,坚持栽树的只剩下他和二弟。

后来,有个不怕吃苦受累的姑娘刘外娥与大漫有了姻缘。没想到,结婚时,新郎官大漫居然把她直接娶到了老湾地山上牛毛毡搭的棚子新房里,4棵木桩支起木板就是新床,点燃松香用以照明。从此,他们种洋芋、点苞谷、栽树苗、浇幼树……常年吃住在山上,劳动在山上,一家人苦不堪言。“有时候赌气我都说要和他分手了。”刘外娥说。

树没栽几棵,火柴厂就倒闭了。但宋祝漫一家人还是坚持下来,一年栽几千棵,几年栽成一大片。30多年来,他们家单独造林2446亩。他们一家人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乡亲们,先后又有8户村民跟随他们上山造林。在各级的关心扶持下,林场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渐改善。看到9户农民定居山林,逐步通了电和路,有了发展前途,先后又有24户人家搬到老湾地定居,跟随宋家人上山种树、守林。宋祝漫加大育苗力度,免费分发树苗供村民们栽种,逐渐成就和壮大了林场。到20xx年,全村人植树造林达17444亩。20xx年,林权制度改革后,这片山林划定为国家生态公益林,划分给24户农户管护,每年国家按标准拨付管护经费。

因为钟情大山,因为热爱森林,因为义务植树造林,宋祝漫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20xx年被评为云南省劳模,家庭被表彰为“全国绿色小康户”。对于种树之初一家人住窝棚,缺资金、少技术等诸多困难,他没怎么谈,而是深情地说:多年来党和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了自己很多支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努力劳动,对得起党和人民……他带领村民们像看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管护着树林,从来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

付出终有回报。最让宋祝漫和所有造林人员欣慰的是,因为林木荫蔽,老湾地这片荒山,1993年开始出现一股“龙潭”,长年出水。如今,整个山林已有60多个泉眼,终年山清水秀。20xx年,适逢百年一遇的大旱,周边到处缺水,老湾地林区却流淌着30多股泉水。

20xx年,一名企业家看上了这里的优质天然泉水,经过一番考察论证后,投资在这里兴办了一个标准化水厂。到20xx年,围绕老湾地林场诞生了4个灌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宋祝漫进厂成为管理员,一些以前的栽树人及其子女进厂打工,在家门口赚钱。近年来,村民们发展林下经济,养鸡牧羊,人均每年有8000多元的收入,村民宋祝岗在林下养了7万多只生态鸡,每年收入达30万元。

“刚开始种树是为了钱,后来没有钱也要种,就图世世代代有个青山绿水。”宋祝漫说。

宋祝漫在老湾地林场圆了一个梦,这就是一个普通山区农民、一名农村优秀共产党员的梦,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予他路子,他就在属于自己的路上,筑就了一个绿水青山相伴的美梦。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3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这是外公的遗训,散发着浓烈的时代气息,每逢重要节日举家团聚之时,外婆都会给子孙们讲这句话,几十年如一日。

外公的生平事迹,都是外婆讲给我们的。外公生长在旧社会,家境贫寒,少年时就养成了疾恶如仇、不畏强权的性格,同时又机智勇敢。外婆娘家是小商贩,外公在那打杂,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在外求生实属不易,多次涉险,外公都能冷静面对,人财平安归来。后来,外公参加了地下革命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外公就到乡上任职。

旧貌换新颜,昔日贫苦家庭的孩子,如今翻身做主人,外公倍加珍惜,时刻牢记党的教导,勤政务实,大公无私。群众出行困难,就带领人民群众修路,把全乡人流量大的泥巴路都变成了青石板路;群众吃水困难,就带领人民群众建水池、修渠堰、架管道,等等。他始终做到大公无私,只要群众有合理需求的地方,都会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办实事。时至今日,这些基础设施仍然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功用。在个人生活上,外公从不以权谋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两袖清风,永葆共产党人的廉洁本色。

勤政廉洁的外公操劳成疾,于1964年逝世,年仅46岁。彼时家中最大的孩子是16岁的大舅,小姨尚在襁褓,抚育5个子女的重任落在了外婆肩上,她含辛茹苦、自强自立,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没有向国家申请要过一分钱、一粒粮。在外婆的谆谆教诲和辛勤操持下,舅舅五兄妹先后成家立业,有的后来参加了工作,有的仍然在务农或是做手工业,不论是在什么岗位,他们都怀着感恩之心,踏实肯干,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如今,外公外婆这根大树已是枝繁叶茂,四代同堂,大家庭发展到40多人,孙子辈在大表兄的团结带领下,传承优良家风,逐步成长为大家庭的中流砥柱,从事着外交、行政、司法、教育、医疗、经商等行业,在不同领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三代人的历史演变,积淀了“感恩、自强、团结、守法、友善”的优良家风。发扬优良家风,幸福生活千秋万载何足道哉!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每个公民都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建设和传承。《礼记?大学》中讲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培育出人格健全的社会个体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具有引领作用的党员领导干部,更是如此。党员干部应当在家风建设方面带好头、作表率。在立家风、正党风方面,许多优秀杰出老前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彰显出共产党人特有的风范风骨,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员干部的家风,是反映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窗口”,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

“俭以养德,德由俭来”,把乐于节俭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行为准则。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就有“勤于持家,俭以养德”之说。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唯有从小就接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才能真切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而防止产生优越感,自觉克服娇气心理。

节俭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就是从追求奢侈生活开始,逐渐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要自觉远离奢侈欲的诱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思想,不仅自己要以俭为荣,还要让子女过过穷日子、苦日子,使他们真正把节俭作为一种意识,嵌入灵魂深处,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成为生存智慧的理性选择。

“堂前教子,枕边教妻”,把严于管教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重要环节。家庭给人以归属感,成为人们内心情感最柔软的一部分。正因为此,家庭容易成为人性弱点的避风港,原则易在亲情面前变通,底线易在亲情面前突破。对家属子女管理不严,常常导致家庭不幸。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好作风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经常向家人宣传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划清是非、美丑、荣辱的界限,对枕边风善而从、恶而弃;对子女的不正当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同时,“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专一;要求家人洁身自好,自己首先要远离低级趣味。只有这样,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个追求进步的和善家庭、一个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家庭、一个和谐幸福的美满家庭。反之,一个普通家庭如果家风不正,易引发诸多家庭问题,而党员干部若家风不正,则易诱发腐败大问题。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看,究其原因,都与家风不正有关。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的大事。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风是培育人们形成正确价值观和高尚道德的重要途径。优良的家风,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社会最基层的细胞是“家庭”,家风是支撑一个家庭乃至家族世代前行的精神内涵。今天如何引导全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对社会转型期的坎坷与挑战,正是每个家庭不容回避的责任。家风应从党员干部带头,将中华文化传统精华与当代国人的价值追求结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良好家风的滋润和支撑。家风是一条小溪,或是更细微的水滴,但她绵亘不绝,从山涧、密林,缓缓流出,生生不息。当小溪汇成小河,汇成大江,形成波澜壮阔的大海,那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所在。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5

1991年冬季,随着新兵入伍的队伍我到了广袤的戈壁滩——一座绿色的军营。临行前,父亲一再叮嘱我要好好干,争取早一天入党。我知道,加入党组织是父亲多年的心愿,可种种原因导致父亲的心愿都没能实现。我郑重地对父亲保证,决不辜负父母的希望,一定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入伍后,我一切从严要求自己,把别人休息的时间用来学习和训练。有一天在训练的时候我的脚扭伤了,第二天还要比赛,急得我不得了,班排长都安慰我说这样的比赛以后有的是,不急于这一次,让我好好休息,争取早日把伤养好投入训练。刚好那晚上是我们班站岗,我就想着既然我不能参加比赛,我可以替战友们站岗啊,让他们好好休息有足够好的体力参加比赛。就这样,我自己在岗位上站了一夜,虽说后半夜又困又累,可想到明天战友们能生龙活虎地参加比赛,我坚持了下来。在第二天的比赛中,我们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由于表现良好,我如愿在第一年入了党。有的人说,有一部分人入党前和入党后不一样,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拼命躲。这句话警示我不能这样,真的那样做就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在以后的军旅生涯里我从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退伍回家伊始,离开部队的环境,不觉间对自己的束缚有所放松。 农村的环境虽说这几年随着上级治理力度的加大有所好转,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几个朋友坐一块喝酒聊天,不觉间就聊到了村容村貌上,我也是借着酒劲发了几句牢骚,总觉得朋友之间没什么,说过也就忘了。后来有一天去找朋友办事,走到门前就听到有人在屋里说话,刚好说的就是我那天酒后说的话,说我不该背后发牢骚,有意见也不去支部提。我才知道,我那么做是在给自己党员的身份抹黑,这是自己放松要求的结果。

从那之后,只要是和组织有关的事情,我都是积极和党支部去交流,没有在背后说过一句对组织不利的话,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我把党徽拿出来,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每天擦拭一遍。我要用闪亮的党徽提醒自己,不要给组织抹黑,把自己时刻置于普通百姓的监督之下。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6

我有一位党员父亲,这是我今生的骄傲。我的骄傲之处,是因为他用普通的“红色语录”告诉我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党员。

小时候,常听父亲念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凭我一个农民,累死累活也没办法养活你们七个兄弟姐妹。”父亲很争气,虽只念过三年书,硬是自学成才,当上了大队的会计,是人们眼中的“秀才”。由于父亲工作积极肯干,信念执着,又懂得农业技术推广之道,很快大队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前列。

1981年7月1日,被介绍入党那一天,父亲回家破天荒地喝了一回酒,满脸通红,自豪和幸福溢满心间。为了记住自己入党的纪念日,父亲设置的密码一律是“198171”。我曾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设这个密码呢?父亲笑了笑,又说:“党的恩情比海深。我们农民之所以能够享有好政策、过上好日子,都是党的领导。这些年,党给了农民太多太多的恩惠,我们不能忘本。”

凭着耕种与收获的热情,凭着挥洒在田畴里的汗水,父亲被县里聘为公社农科员。此后经年,他带领着各村各队,年年公社水稻产量争第一。感于斯,父亲又有“语录”冒出:“党员是一颗种子,到哪里都要深根开花结果。”

“我是党员,决不能让别人戳我的脊梁骨。”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父亲端上“铁饭碗”后,找他办事的熟人也多了。有一年过春节,邻村的一位村干部将一个红包塞给父亲时,父亲眼睛一瞪,坚决予以拒绝。国家计划生育实行结扎政策之初,许多计生对象拒不接受,包括我的姐姐在内。为了推动工作,他只得先从自家人入手,把姐姐的思想工作做通——“你不带头,我怎么开展工作,别人在背后会怎样议论我这个党员?!”

20xx年8月10日,我们家乡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桑美台风重创。房屋倒塌,亲人失散……那一刻,干部和群众急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关键时刻,父亲大喊一声:“党员干部,跟我来。”说着,父亲顶着狂风暴雨,向最危险的地方冲去,组织救人。事后,母亲非常担心地对父亲说:“那水深齐腰,瓦砾横飞,多危险呀!”父亲淡然地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干部。我是党员,关键时刻怎能掉链子?”

父亲生活简朴,平时省吃俭用,也一直反对社会上的狂吃豪饮和铺张浪费,但捐起特殊党费却毫不吝啬,救济困难群众也毫不犹豫。汶川地震,父亲捐了500元;舟曲泥石流,父亲也捐了500元;玉树地震,父亲再捐500元。父亲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全国共有一个名字叫共产党员。我只是尽了一个党员的义务。”

父亲一直告诫我们:“记住,既是党员,就不能给鲜艳的党旗抹黑。” 我每次回家,他都再三叮咛我:“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父亲的“红色语录”直抵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深受教育。父亲今年已80多岁,每天仍坚持看新闻、读报纸。去年我们全家团聚时,县电视台播出了一条新闻:XX镇的王书记因贪污受贿而被开除公职。父亲唏嘘不已:“我跟他曾是同事,如今,他却成了党内的腐败分子。”晚饭时,父亲又少见地端起酒杯,把我们一家7个党员召集在一起,教诲我们:“我一辈子清清白白做人,希望你们也一样。党的风气,绝不允许在我们家败坏。”

父亲退休后,看见村部的党务公开栏大有“文章”可做,便经常提炼些“红色语录”,给乡亲们提供一个传播文化的阵地。用父亲的话说:“我什么也不图,就想给乡亲们做点事。”这不,“七一”快到了,父亲又开始准备他朴素却满含感恩之情的“语录”了。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7

《礼记·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作为心性的孕育之地,是纯洁性情的活水之源。

我父亲是一名老教师,奉行清白做人、堂正做事的准则。门前的对联是父亲亲手所书:气正风清五岳长安祥鹊舞,帆高水阔三江久治瑞云飞。自打我跻身进了基层公务员的队伍,他的心就没放下过。每年四五月,他隔三岔五地询问我到联系村指导防汛工作的进展。每年七八月,他又忧心着农民的稻谷收成,当听闻收成不错时,他便长舒一口气。他总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老百姓不易呀,他们能指望的可就是你们这些父母官了!”每次新闻里有官员落马,他都要告诫我说:“要时刻保持品行端正,切勿贪图一时之利而污千古之名,我不求你们多大出息,但求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

在他的熏陶下,我总是脚踏实地做好手头工作,尽最大的努力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满意而归。有时和父亲谈心时,言语中无意流露出“官本位”思想的苗头,他立刻板起脸来,严肃地批评我说:“古时县令是九品芝麻官,而你如今,品都称不上,切不可摆起官架子,要时刻记住,你的职责就是为民服务,不是作威作福的!”父亲一记警钟就把我妄自尊大的思想震碎在了萌芽中。

父亲崇尚圣典治家。他要求我从小熟读《大学》《礼记》《尚书》《论语》,每到年末都要接受考试。父亲会把题目藏在新年的红包里,我要依题作文。文章中若有日益精进之处,他会不吝溢美之词地夸奖我,若字里行间透露出急功近利、偏激歪斜的念头,他就会严肃地批评指正。我自小到大的所有文章都被他精心装裱,挂在书房里。父亲常说知耻方明理,明理而信天下。文学经典能浪沙淘金传承千年,自然有它的可贵之处,每个年龄段重读一次,心灵都得到净化洗礼,总能收获豁然开朗的顿悟和茅塞顿开的坦然。

正因如此,我一直都保持着读书写字的习惯。心神不安时,我常借助写字来平复心绪。在这眼花缭乱的世界,每遭遇诱惑迷茫时,只要独自静下来,写一写字,躁动、焦虑、惶恐便能一一消散。

我坚持写日记,特别是工作以来,每日三省吾身,通过日记分析一天的进步和不足,长此以往,积累经验,锻炼自己处事能力,方能日渐长进。基层农村工作复杂多变,一项新的举措往往历经重重周折才能铺开。日日熬夜加班写材料,做农户思想工作,各处碰壁各路委屈。有时给父亲打电话抱怨,他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石总是要牺牲一些才能撑得起高楼大厦的,要么不选择,选择了就不要后悔。”他教育我觉得空虚乏陈的时候就多读书,多写字,书里的世界能丰富人的内心,沉静人的思想。

我能乘风破浪,家风是坚固的船艇;我能正直不阿,家风是坚挺的脊梁;我能坚守奉献,家风是骄傲的号角;我能节节向上,家风是温暖的阳光。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8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从我们的指尖流逝。我们能抓住的唯有记忆。

冬天的早晨,我的早餐常常是一小碗醪糟鸡蛋,这是我的最爱,一碗热乎乎的醪糟喝下去,全身立刻暖和了。有时候点缀几个汤圆,滋味又不一般。

这种独特的口味,源于我对母亲童年制作醪糟的记忆的眷恋。

有些回忆就像河底的鹅卵石,一直沉寂在那里,只等到了温暖的冬天,一个清晰的早晨或者黄昏,它们就浮出水面,和我相见。

那时候糯米种植极少,因为产量低,只在水稻田边种植一圈,提前收割了放在旁边单独晒干,为的是家里有糯米到了中秋节打月饼以及腊月酿制醪糟。母亲的醪糟酿得特别好,左邻右舍经常向她请教,有的主妇甚至直接请她去家里指点。醪糟这道独特的小吃,是母亲特意准备的正月里待客的必需品。拜年的客人来了,先要煮一碗加蛋醪糟作为茶水,然后到了午时才吃正餐。

阴冷的冬天,一个平常的早晨,母亲用升子量出一定数量的糯米,放在水桶里用清水浸泡,清水的多少要淹过米粒。同时把瓦甑子清洗干净,太阳底下晒着。糯米泡了一天时间,慢慢发涨了,晚上就可以用甑子蒸了。我最热心参与甑子蒸糯米,一步不离地跟着母亲脚后跟,看她的操作步骤。奶奶先烧起热腾腾的锅,母亲在转灶,每一步都很神圣庄严,好像一个隆重的仪式。只见她在锅底下掺水,轻手轻脚地放上瓦甑子,等瓦甑子加热了,再把淘洗干净的糯米倒进甑子,拿筷子在糯米上插几个透气的孔,如果不插孔,糯米会踏气而熟得不均匀,无法酿出好的醪糟。插好了气孔,再用过滤豆腐的纱布严严实实地捂住甑子顶部,防止漏气,最后盖上锅盖。灶里的火烧得旺旺的,糯米在甑子里悄然变身。膨化熟透的糯米饭香在甑子里随着白雾腾腾的蒸汽飘进了我们的鼻子里,最自然的食材在最原始的厨具里飘出最原味的浓香。我紧跟母亲脚步去灶房间查看糯米的熟透程度,也顺便有一点小歪心思在作祟。因为母亲为了安抚我这个小馋虫,常常把刚腾出来的糯米饭搓一个鹅蛋大小的饭团给我,趁热吃或者蘸白糖吃,比普通的米饭香多了,而且是手抓饭的吃法,不用拿筷子和碗一本正经的吃食,那就是母亲临时做的一个最香甜的零食给我和弟弟解馋。小的时候我和弟弟得了饭团就捧在手心欢欢喜喜地跑到外面去一饱口福了,也顾不上看接下来的工序。后来稍长几岁,我还有耐心留下来看母亲怎样酿制醪糟。

每次的甑子蒸糯米十有八九都能在母亲揭开锅盖,拿开纱布的时候恰到好处地熟透了,母亲凭她的最本真的生物钟和直觉,把蒸糯米的时间控制的刚刚好,蒸出来的糯米饭不硬不软,正是适合酿制醪糟的原材料。灶房的后面有一口石头做的水缸,装满井水的缸子上正好可以放一张簸箕,用来凉蒸熟的糯米。把甑子用冷毛巾捧出来,直接倾倒在簸箕上,用筷子把那些熟透的糯米拨拉散开,均匀地摊在簸箕中央,有时候还会为了散热快、不粘连,还洒下一些生冷的净水。晶莹剔透的糯米粒儿像一簸箕白花花的珍珠,洒满了我的眼前。我吃完一个饭团还想再吃的时候,母亲就不允许了,一是为了保证醪糟的原料,二是怕小孩子吃隔了食,因为糯米饭粒冷了以后吃起来就硬棒棒的不好消化了。我收起嘴馋的心思,却并不愿意离开那带给我非凡滋味的吃食。转来转去,肚儿吃得饱也需要活动,也是为了等母亲忙完杂事,我好看她如何酿制醪糟。

不久,母亲做完灶头上的一些收拾器皿的杂事,就要准备酿醪糟了。母亲把早就从集市买回来的曲子捣碎拌在水里,那比例我不知道如何描述,反正母亲心里很清楚,她把曲子水大致均匀地撒在凉了糯米饭上,用双手捧起那些因为水的介入不再粘连的饭粒,反复拌匀,每一粒饭粒都接触到了曲子水,每一粒饭粒都各自散开,成为一粒即将进入发酵的米酒原子。把这些拌匀了曲子的饭粒装进一个瓷盆,盆沿和簸箕都收拾得妥妥帖帖,一粒不剩。用一层塑料薄膜把盆沿密封起来,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干猪草铺就的大铁锅里,周围严严实实地覆盖起来,达到密封保温的效果。做这些步骤的时候,母亲一般不让我提问或者根本不回答我的问题,说要安静,别吵走了酒神。夜深了,那神秘的干猪草堆里,像种下了一个美好的愿望,那一夜的瞌睡也分外香甜。接下来的日子就是静静等候。如果天气不是特别冷,那就等瓷盆里的醪糟自然发酵出酒。如果气温太低,母亲会在铁锅下面沤火,升一点温,保证发酵的盆中物有足够的温度,也不会要明火,怕温度过高烧坏了。母亲很是小心翼翼地对待。

平常的生活事情在继续。我和母亲都关注着那口大铁锅。终于有一天,母亲说闻到醪糟的香味了。慢慢揭开瓷盆上那些遮蔽物,心怀忐忑的捧出瓷盆,母亲先不解开塑料布,掂着瓷盆的重量和内容物的晃悠,来判断醪糟是否酿好。直到像一个新郎官揭下新娘的红盖头一样揭开塑料薄膜,母亲惊喜地说:好醪糟!我赶紧凑上去看盆中的醪糟是个什么形状。我看见曾经满盆的糯米已经成团的漂浮在一层清凉而又黏稠的液体之上,母亲那一双筷子把悬浮物拨动得在盆子中转起圈来,我连忙为母亲拍起小手鼓掌。母亲好似为了奖励我,挑了一点醪糟放进我嘴巴里说尝尝,我咂巴嘴巴,甜甜的,入口化了。接下来我们全家会煮一顿鸡蛋醪糟吃,然后母亲会把醪糟装进一个陶瓷坛子里,搁置在一个阴凉角落,等来客人了,等过年了,等拜年的亲戚来了,我们都可以吃到一小碗浓浓的醪糟茶。

母亲酿醪糟的情形常常在我独单凝视老家的方向的时候浮现出来,像电影画面一样逐一呈现。母亲不只是酿醪糟才这么郑重其事,她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像酿醪糟一样,力求完美,心口如一。

如今,母亲年纪大了,已不大亲自动手制作醪糟。家里陶瓷罐子里时常还是装了半罐醪糟,这些醪糟都是从市场买回来的,这种小作坊批量生产的醪糟在标准的温度、不变的配料下,变成了同一种味道的复制,远远不及童年时母亲亲自酿制的醪糟那么诱惑人心。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9

父亲是我的超级偶像,他是镇上一位中学校长,是一位有着20多年党龄的党员。母亲说父亲是吃了好多的苦才有今天的,他只有高中文化,凭着一股韧劲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自修完了本科文凭。他兢兢业业教书,勤勤恳恳育人,锐意创新,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成果丰硕。

记得有一天晚上,学校的王老师提着一些礼物来找父亲,拜托父亲在评选职称时给予关照。父亲很生气地说:“你来我家做客我热烈欢迎,评职称的事,学校会严格按照教研组推荐、学校初步评定筛选、报教育人事部门审批来操作,你只需要按照有关要求准备好评选材料就可以了,不要搞这些名堂,坏了规矩!”出门的时候,父亲把礼物叫王老师带回去。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父亲从来没有收别人的一件礼物,甚至很多时候,他都是自己贴钱帮助别人。父亲经常告诫我“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这就是我的父亲,他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位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

这些往事虽然过去很多个年头了,但我久久不能忘怀。它们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方向,使我的步伐迈得更稳健、更坚定。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10

我的爷爷是一位老村支书,在村里威信很高。小时候经常看到爷爷召集村干部在大队部礼堂开会,觉得爷爷很威风。记得有一次开会开到很晚都没有散会,原来是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对经过群众推荐、个人自荐和组织考察的村支书后备人选进行集体讨论,每位班子成员都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酝酿,推荐4个人进行差额票决最终选择1名作为后备人选,不料票决结果为两人并列第一,一个是我三叔,一个是村东头赵家的二儿子,大家为此感到为难,等爷爷“定夺”,爷爷听完大家的意见后,郑重有声地说:“这次民主差额票决村支书后备干部,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我个人觉得赵家的二儿子比我三儿子更合适,一来赵家二儿子高中毕业,文化水平较高,二来他在村里办了养鸡场,并且这几年带领了一大批乡亲们致了富,这样的人才就该用起来”。就这样,退伍赋闲在家曾在部队多次获嘉奖的三叔就被爷爷无情“枪毙”了。后来,听奶奶说以前村里的村支书是村里的“土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爷爷就跟别人不一样,一“上台”就搞民主推荐、党政联席会等。

爷爷,是我人生的第一位政治老师,他用一生的时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他是我心中一面永远的旗帜。他用42年的党龄深刻诠释了一名基层干部的最纯正的党性。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11

几经轮回,降生于中华礼仪之邦。深感自荣。立于中原,仰望国文之粹,胜不能数,阅观央书,遥知贤才之众,比于星海;雅览诗词,方悟文笔之妙,自愧不如。而人、诗、书、风气则以家风相连。

书达成则有《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世之作,内容则以礼,孝,忠,义等为创作之脉。且多为家训警言。

人达贤则有顾炎武、孟子、曹植等大批旷世之才,其达贤之因则是家教之因。家立家法,以育儿女,方成其才。

达咏则有《游子吟》《家风诗》《静夜思》等,以家为系,创作出经典之作,脍炙人口,古为今用。

几经风雨层浪刷,不改家风仍在续。

中华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之久,且在今经济全球化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家风却不为所动,且被弘扬于中华。

一声问候,你可曾注意了?当在学校听见学生一句亲切的问候:“老师您好!”或当在一条大街上听到小孩对一个外国朋友说 :“hello,uncle。”这你不必惊讶,因为这些孩子的父母曾经也是这样礼貌的孩子。只不过孩子们都继承了这样的家风!

一丝关怀,你可曾注意了当你深夜工作,孩子把一件外衣套在你身上,你可觉得温暖的不是你的外衣,而是你孩子对你的心。当你咳嗽之时,孩子一声不响跑到药店帮你买药,你可曾注意?当在红灯绿酒,车水马龙的街头上,你看到一个小孩蹒跚地捡起街头的垃圾又蹒跚跑到垃圾箱旁,踮起脚尖,放其进去,你不必惊讶,就像不必冬去春来,四季轮回而惊讶;也不必感到稀奇,因为家风已蔚然成风。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勤俭节约,尊师敬长。扬我中华颂家风,响彻世界人人知。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12

今天给家里打电话,父亲接的电话,想想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打了,跟父亲讲:“我在这挺好,没得什么事情,都挺好的。”然后父亲可能是感冒了,一边咳嗽一边嘱咐:“我只要晓得你在那边没有什么不好就行了,没事的话多看看书,比什么都强,别天天盯着个手机,费眼伤身又伤神。”想想也真是如此,自己从小也是被父亲这样教育长大。从小父亲都告诉我:书中自有黄金屋。

记得小的时候,家里姊妹多,他孤身一人闯南走北,苦累委屈都自己藏起来。但是他只要一回家,我总能看到在他床头有一本书,经常放学回家的时候,会看到父亲坐在屋子里看书。

小时候我最喜欢过年,除了可以有新衣服穿外,最期待的是准备春联。我们家的春联不像别人家的直接到集市上去买来贴上,而是父亲自力更生,用半天到一天的时间想写什么,然后一张纸、一支笔,十来副对联就出世了。有时,父亲会觉着哪个地方不太完美,让我跟他一起思考。我最爱干这个了,尤其是当我积极思考得出的一个想法得到父亲认可的时候,那种喜悦,那种开心,能让我激动好几个夜晚。等到十来副对联经过父亲的精心打磨之后,他会让我站在面前认真地给他读几遍,他边听边点头。定下来之后,他会带我一起去商店买一张大红纸,回来让我跟他一起把红纸裁好,准备好毛笔和墨汁,接下来我就会在旁边一边欣赏着父亲洋洋洒洒的大毛笔字,一边帮他挪动红纸。跟父亲一起完成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心里总是非常开心。

我崇拜我的父亲,不仅是因为他一身的才气和英俊挺拔的外貌,最重要的是他有着很强的韧性。我们姊妹五个的生活学习,家里的每一项开支都要他和妈妈操心。父亲一生做过很多事情,给人种过地,贩过药材,当过厂长,在乡里、村里都做过事。父亲的坚韧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性格,我也开始慢慢变得不愿放弃,变得坚持到底,我要感谢我的父亲,让我学会了坚强,坚韧,而这些东西会影响我的一生。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13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行为方式和文化氛围,体现了一个家庭的风气和风尚,往深处说就是一种信念传承。对于多数人来说,家风不一定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无需对人念叨,不必对人表白,而是更多地包含在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中,内化于日常言行中。

说起我家的家风,我觉得,重视教育、热爱读书是我家的传家之宝。这一良好家风的形成,也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的祖父是一名老党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以后,祖父一直在家乡教书育人,是享誉一方的优秀乡村教师。他从教育40余年,称得上桃李满天下。曾经师从祖父的学生们,没有忘记老师当年的教诲,每当从外地回来都会特意前来看望祖父。去年,我的祖父八十大寿时,这些学生又专程从祖国各地回到小城,祝贺老人的寿辰。

再来说说我的父亲,父亲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由于从小生活在教师家庭,我的父亲从小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听我爸爸说,在他小时候,祖父经常给他买来精彩有趣的课外书,《动脑筋爷爷》《闪闪的红星》等许多有趣的故事,陪伴他度过清贫而又快乐的童年,也促使他做起自己的写作梦。参加工作以后,有了经济收入,爸爸把工资的一大部分都用在购买文学、历史、社会学书籍上,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工夫不负有心人,虽然父亲并不具有很高的写作天赋,但还是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圆了自己的写作梦。

生活在这样一个书香世家,我从小接受的就是“开卷有益”的教育。在家里,不是祖父陪我读书,就是爸爸陪我读书,伴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我读书的范围很广,不仅仅读教科书,也读课外书;不仅仅读故事书,也读科普读物。广泛的阅读使我拥有开阔的知识面,也筑起读书进取的“成才梦”。20xx年,我考入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年近八旬的祖父成了校友。

好的家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重要影响。在我看来,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养成重视教育、热爱读书的好家风,建设“书香中国”就不是梦。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14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生活中没有阳光;生命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我的父亲年轻时就读过不少书,比如《红岩》《青春之歌》《野火青春斗古城》《俄罗斯的水兵》《卓娅和舒拉》等,听爸爸讲,他在老家上学时,花4角钱就能买到《列朝诗集小传》。小时候,我们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到了晚间,一家四口人趴在被窝里,听爸爸讲故事。

爸爸每次外出回来,总会给我买一些小人书、小画报,每当我考出好成绩,得到的奖励总是书,我的新年礼物也少不了书。空闲时,妈妈也会和我一起看书,时常就书中的故事谈谈自己的见解。于是,在绘画、故事、童话和寓言中,我领悟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在名著当中感受着文学的魅力和做人的道理,逐渐明白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应该禁止的。

生活的脚步一刻也不会停住,我们一天天长大了,尽管很多事情只能深埋在心底的一个角落里,可是,我们父女读书的经历总是不能忘怀的。我一直没有忘,多少年间,我和爸爸一到晚间就会钻进书房,随便找来一本痴迷的书,啃嚼着,苦读着,书是我们父女俩的精神支柱和情感寄托。在读鲁迅、老舍、朱自清、徐志摩、冰心、巴金、梁晓声、培根、安徒生、泰戈尔、高尔基等中外作家的经典文辞后,深刻体会到里面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哲理,领略着忠信孝悌礼义廉耻。随着眼界不断开阔,我的思想也日趋成熟,便提起笔来写些新闻稿件和随笔,与孩子和学生一起分享,感受着生活的其乐融融,以及世界的美好。

20xx年2月,我的女儿降生了,顷刻间,我们体验到初为父母的幸福、甜蜜与牵挂。与此同时,孩子的喜怒哀乐和点滴故事也融入小家庭的生活。女儿满月后,白天,我们夫妇二人很少有时间看管孩子,都是我父亲在耐心照看着,自打孩子牙牙学语,父亲就为她买了画册书、人物挂图、《白雪公主》、《孙悟空》、《安徒生童话》、《365夜故事》等绘本,让孩子翻阅。我发现,孩子听着音乐和读书声就会安静,有时,她会在歌声与读书声中悄然入睡。

父爱如山,父爱似海,父亲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却给了我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15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家庭,许多精典的家训、严谨的家规、良好的家风,传承和引领千家万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汇聚起一种强大的正能量。

良好的家风是党员干部廉洁齐家的时代要求。党员干部的家风,是良好党风、良好社会风气的关键。从党员干部的家风中折射出国风、政风、社会风气、民族风貌。

党员和党员干部应当在家风建设中做榜样。《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规定了党员必须遵守的四条规范: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对党员领导干部规定的四条廉洁自律规范是: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准则》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紧扣廉洁自律主题,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和优良传统作风,重在立德,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广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使廉洁自律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用良好的家风引领社会风气,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良好的家风是凝聚社会信心,激发社会正能量的软实力。在社会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爱护环境、遵纪守法”,开展以礼为核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开展以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治家、睦邻友善”,开展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美德教育。构成今天中国社会中最强劲的清纯民风、最珍贵的情感基础、最坚实的发展动力。

每个家庭成员必须要具备心正、心孝、心善的品质,尤其是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更应用“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的准则严格以身示范,以孝文化引领良好家风,以良好家风带动社会风气,传递社会的正能量,弘扬时代的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16

什么是家风?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家风又指门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做人做事的道德准则。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训、家规和家风,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良好的家风,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

怎样把传统的家风与现代家教意识结合起来?家与国,家与社会,道德与法,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我想,它们应该是一种相互依托,互为补偿的一种关系。在现代社会里,家庭结构的单一化,亲情被逐渐的疏远,无人赡养的孤寡老人,冷漠的人际关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困扰着人们。

人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从这个细胞里表现出的东西,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而这个家庭细胞的主体就是家长。一个优秀的家长,应该带给家庭正能量,比如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热爱事业、追求美好。这些点点滴滴的优良品德时刻会影响到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让他们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先进思想的教育。让家庭的每一个成员知道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需要承担的家庭义务、社会角色。明确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使传统道德发扬光大。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弘扬家风,让慈悲、仁爱、善良、孝顺的美德成为新时期的主旋律。播撒正能量,让文明之风、和谐之气、友爱之情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流。摒弃私利之心、贪欲之气、奢靡之风,树立一种高尚、文明、健康的家风,让我们每一位人成为一个有修养、有道德、有爱心的人。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17

我是一名党员,从事党政工作有10多年。家风传万代,和睦处世长,这是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的。

我老家在农村。父母都很孝顺,奶奶在世时,因为年龄大了,吃东西要软一些的,每次我母亲做菜,都会给她单独做一份,炖软一些。

父母经常教导我们,要与人为善,亲戚邻居遇到困难时,伸手拉一把比什么都强,远亲不如近邻等等。我们自己有了孩子,也教导他要尊敬长辈,有好东西要与人分享。我们注重孩子全面发展,让他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学习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孩子在爱中成长,懂得做人的道理。

好的家风能助力孩子的成长,特别作为一名党员,严以律己,身教重于言教,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的孩子,有利于走上社会,更好的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

好家风是福,它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好家风是钥匙,它能开启我们的幸福生活;好家风是你我之梦,它让我们的梦想启航,顺利到达理想的彼岸。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18

小时候多次听父辈们说过,我们祖籍皖南歙县五忠堂,祖父名为胡锦文,清朝授登仕佐郎。我外祖父则是桥头兄弟状元后裔,生有三子一女,我母亲小时候就是她父母和三位兄长的掌上明珠。父母受到严格的家风家训教育,我们做子女的也都受益匪浅。

大哥给我讲过这么个小故事。他从记事起,我家大门上的春联“斗方”每年都是“存心济世,以手援人”,开始他并不懂其中内涵。在1950年写春联时,时年8岁的他闹着学写大门“斗方”上的毛笔字,父亲答应他把那八个字的意思说出来后让他写。大哥悄悄去问母亲,才弄清楚“斗方”上八个字的真正含意。这件事不仅让他懂得了父亲给每个患者治病时的良苦用心和无私付出,还从中悟出了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去做的道理。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是父母亲经常教育我们的话,之前对这句话并没有深入的体会。三年自然灾害时,家家户户吃不饱饭,邻村有位姓孙的大娘却经常给我家送来黄花菜,这在当时真如同雪中送炭。有一次我悄悄问孙大娘,你们家怎么有那么多黄花菜啊?孙大娘告诉我,你父母亲人好啊!前几年我生病因为家里穷,给我看病钱都不收。现在你家人口多有困难,我送点野菜来表表心意吧!这一训导也成为我们兄弟姐妹的自觉行动,养成我们关爱他人的好习惯。父亲在溱潼乡医院工作40多年时间,但凡有父母知道有困难的患者来院就诊,父母都是倾其所能给予帮助。

“尊重他人,亦如尊己”,这曾是父母挂在嘴边教育我们的口头禅。1982年前后,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连续3年带民工去京杭运河整治工作工程,当时大都是人工挑挖运送,工程任务很是艰巨复杂,有的村民工因为看不惯带队干部高高在上,纷纷以休息罢工来发泄不满,从而影响了工程进度,后来只好全营“突击”扫尾巴。而我和民工们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还经常和大家一起分析施工难题,研究施工方案,并及时宣传工程施工中的好人好事,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连续3年,我们村都获得了泰县水利工程团和营部奖金奖状。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历,我曾先后担任过村团支书、农技员、治保主任、党支部书记以及乡综治办副主任、广电站长等职务,之所以做什么工作我都能脚踏实地,尽心尽力,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是因为我坚持遵循了这条家训。

父母教育我们崇仰克己,修身循理,勤俭节约,和睦友善;教育我们诚实守信,惜福感恩、以德为根,严谨做人;教育我们穷不落志、富不癫狂,人能负我、我不负人。在父母严谨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个个向上有为,有的成为人民教师,有的成为白衣天使,有的成为媒体记者,并全部加入党组织,成为本行业的佼佼者,大哥胡亚民还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博导、专家。尽管子女们都已各自取得不菲成绩,但父母到晚年时还在督促教导,甚至到20xx年,父亲还亲自写信到远处西南边陲的大哥,教育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更要严于律己,更要艰苦朴素,决不能忘记根本。就在我母亲去世前不久,父母还曾双双步行到溱潼邮局,为缺少资金的溱潼镇湖西老年活动站订阅了六份报刊,以那一百七十多元的收据给我们上了最后党课。

值得一提的是,至今我大哥还精心保存着父母从1962年他考取西安交通大学后直至20xx年双双去世前给他的三百多封来信。俗话说:家书一封值千金。他正准备把父母给他的这些信件认真整理,印刷出版,目的主要是让家训家风激励儿孙后代奋发向上,不断前进。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19

家风,一头连着家人,一头连着社会,尤其是官员家风,对社会风气和政治生态的影响具有“乘数效应”。部分官员家风败坏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政治生态正向循环的一股逆流,阻碍了道德和法治的循环,阻断了纪律与规矩的通行,堵塞了清廉干部的晋升通道,甚至隔断了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成为净化政治生态的“家梗阻”。

在慨叹一些不良现象,纠结于不正之风的源与流时,正家风成了我们正本清源之举。我们的领导干部应弘扬、传承好先贤伟人们的良好家风,切实当好家庭的“掌门人”。

“齐家”是儒家的祖训,前系于“修身”,后与“治国,平天下”直接相连,说明“修身”是“齐家”的基础,“修身”与“齐家”更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一身不修何以治国?一家不齐何以平天下?居家正方能居官正,居官正方能正天下。化解政治生态“家梗阻”,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而家风建设是个关键节点,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犁庭扫穴,直捣黄龙”的韧劲,内外联动、清除积弊、疏通堵塞,让“正能量”流动起来、传递起来,从而涤荡浮躁势利腐化之风。

可是,时至今日,我国有关官员家庭教育及相关制度的建设还很薄弱,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官员家庭教育体系和家庭价值观标准,树立一把衡量家风荣辱的尺子。并根据官员家庭价值观,开展全方位教育,规范家庭成员行为,使其各尽所能、各司其责,形成官员守廉、父母嘱廉、妻子助廉、儿女孝廉,一家老小共度“廉关”的家风格局,由“利益共同体”向“道德共同体”转变。

目前,各地纪委在“家庭助廉”方面已有一些探索和实践。一方面要把官员家庭私生活从“幕后”搬到“台前”,及时向社会公布家庭成员信息、直系亲属关系及从业状况,接受社会公众的检阅和监督。另一方面要探索新任官员家庭财产公示制度,并对官员“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朋友圈”进行全面考察,把经得起“晒”、经得起监督的领导干部放在重要部门关键位置。

建设好家风,自然要求各级官员带头身体力行,系好家风建设的第一粒“扣子”,要以《准则》《条例》为镜,把牢党规党纪意识,树起家风建设精神坐标;要把家风建设细化落实到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各个方面;要敢于亮出家风,震慑歪风陋习,把官员家风转化为家庭代代传承的优良传统。

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官员作为一方的“父母官”,唯有家风这个源头真正清廉了,才能在私利纠结中撕得开脸,在理想信念上提得起劲,从而促进政治生态良性循环。愿各级官员积极“修身”“齐家”,在良好家风吹拂下畅通“家梗阻”,保一生廉洁给自己,送一份幸福给家人,树一方口碑给百姓。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20

“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这是我在《淮安王氏家谱》中看到宋代著名的文人苏轼为王氏家族撰写的《三槐堂铭》中内容。

三槐王氏,是王姓人家的重要一支。上溯远古黄帝,到东周太子,太原王姓到开封三槐。宋代兵部侍郎王祐在后汉后周时就名声显扬,后侍奉宋太祖、太宗两朝,能文能武,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可是最终因性情正直而不为当世所容,官场失落后,他在院中种下三棵槐树,发誓说:“我王家子孙一定会位列三公!”并为此立下家风家规,以激励王氏后代要立志进取,不懈奋斗。其三子王旦果然不负父望,后为北宋丞相。其孙懿敏任直谏事。曾孙王鞏崇尚道德而善诗文,以此继承家风。“王城之多,晋公所庐;郁胡三槐,惟德之符”。所以当时的著名文人苏轼会对王氏祖孙和家族极力称颂。

千百年来,无论王氏多少个世代,无论身在何处的三槐王氏子孙,都能秉守祖训家规,耕读传世,奋发进取,以德立族,以孝事亲,以勤持家。

《淮安王氏家谱》全书约30万字,记录了王氏三槐堂淮安这支的发展轨迹和主要轶事。全书包括谱序、始祖、各房世系、大事记、史话等重要内容,还主要记载了明朝年间,三槐后裔的江苏淮安开始祖一世公王小峰,其为东林党人,为躲避宦官魏忠贤追杀而从无锡王巷迁到苏北安东(现在的涟水县)隐居,成了王姓这支的始迁祖和一世公。小峰公,又名启运,字驭六。《淮安府志》《安东县志》有载:“安东,王启运,字驭六,崇祯己卯举人,博学工书。”他娶涟水孝廉任杭州知府嵇宗贤之女为妻,不久妻逝。继娶胡氏,生有正宇、丽宇、乾宇三个儿子。王姓在淮安和涟水是个大姓,瓜瓞绵绵,当年最兴旺的8大房都有传下后人,而且家族空前繁荣。并立有自己的家族家规。刚出版的《淮安王氏家谱》中,最重要的是收录了《王氏族规》,内有“祖训”“家训”“家规”“规戒训诂”等条项。如“祖训”中有忠、孝、勤、俭四字,包括上而事君,敬父如天,日出而作,量其所入等内容。“家训”中有教子读书,非望子弟早贵,而在定志,将来不失足。读书明理,发愤为学等。“家规”中有不准虐待父母,不准歧视兄弟,不准放荡行为,不准铺张挥霍,不准沽名钓誉,不准好逸恶劳,不准窝赃庇奸等。“规戒训诂”中有顺父母,睦兄弟,和宗族,务勤俭,勤耕读,谨丧祭,慎嫁娶,安本分,禁非为等。这些族规家训,是千百年来王氏家族发展繁荣、安命立身的根本。

三槐淮安涟水的王姓这支子孙一直以来,恪守家训,以耕读传家,发奋上进自励。家学渊源深厚,历代都有读书人。一世祖王小峰为举人,1639年,明崇祯己卯诏举,官府以孝廉应诏,小峰公不就而赴应天府乡试得中,选拔进京参加会试而途中病逝。《淮安府志》和《安东县志》都有记载其博学善书,所著有《露涛》《天阿》《唐书》等著作传世。并有载其著名的“咏涟八景诗”10首,意境优美,寓意高远,为人称颂。二世祖正宇和三世祖应葵也都是太学生,读书励志,学识过人。历代族人中举人、秀才都有,做官出仕的人也不少,为邑人推重。到我爷爷宝金,人称“金大先生”,一直以教塾馆为业。

王氏子孙一直以祖上三槐故事为荣,严于家规,孝义传家。《淮安府志》《安东县志》记载我一世祖小峰公“性尤亢爽,事亲以孝闻。备棺槥施不能殓者”。是说一年疫病流行,贫穷人无力埋葬死者,他共施棺材五十口助葬。“当道拾遗金,固其缄,访遗主归之”。是说他一年在路上拾到人家丢失的钱,马上封好,找到失主,归还人家。“邑有民妇许氏为恶少所逼,自缢。启运白于官,率正其狱”。是说县里有一姓许的妇人被一个有钱有势的恶少爷逼得上吊身死,小峰公仗义出头,申诉到官府,让这恶少被抓进牢里,为这民妇伸了冤。还有三世祖应葵“孝行可风里,无间言”,孝父母事亲人的品行在家乡为人称颂。八世祖昌吉公在家门外南北要道大路旁挖一口水井,让过往的人可在路边井台歇歇脚,洗洗身上的风尘,喝一碗清凉的井水,于是人称这井叫“王砖井”,而远近有名。这些孝义之事,一直为家族后人自豪。还有宗祠上方的“出孝”“入悌”,规范王氏子孙的行为。是告诫后人不要忘了孝悌。王氏家族历来和睦邻里,事亲至孝,尊老爱幼,扶困济贫,所以数百年间,这支王氏宗族声誉远播,为当地人所敬重。

上世纪四十年代,我父亲王仕涛在家乡淮安参加革命,出生入死。1950年到抗美援朝,1955年,随军南下福建厦门,1957年转业在闽北光泽安家。记得小时候,我就经常听父亲讲解有关王氏的家风族规,讲述祖上三槐王氏的轶闻,讲述历代祖先读书上进,孝义传家的故事。教育我们要遵守祖训,像祖上一样,做一个于国于民,弘扬家族的合格子孙。也正是这样,父亲一生爱国爱党爱家,几十年严于律己,勤奋工作,勤俭持家,清白于世,为儿女的榜样。我们儿孙也奋发进取,清廉节俭,孝义为先,不辱祖训家规,不负父母期望。

三槐王氏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其族规家训,耕读孝义、爱国爱家的良好家风,以及历代先贤的榜样,是王姓能一直立于中国博大姓氏之林前列的根本。作为三槐堂子孙的我从心里升起一种对家族对先祖的敬意,同时也让我知道同脉同源的三槐王姓人,应如何传承先祖的家族精神,弘扬家风和宗族的家国情怀,不忘家族精神的正能量。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21

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培养良好的家风,是家族的需要,也是社会担当,更是党性体现。当上千万的党员家庭成为社会的榜样,将会引领形成健康向上的磅礴的社会风气,最终,改善党的作风,推动党的建设,促成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的滚滚洪流。

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成就事业的关键。不同的家风总是能体现不同的家族面貌,注重教育的家庭也许更能出现学者、教师、研究人员等,注重经济的家庭也许更能出现商人、企业家、营销精英等,注重政治的家庭也许更能出现公务员、社会人士、管理人才等,注重军事的家庭也许更能出现士兵、将军等。家风影响家庭人才的诞生,党员在营造良好的家风时,更要以更高更严的目标要求自己,要以身作则,团结和带领家人创造家族的辉煌,成就自己也成就党的事业。

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兴旺发达的基础。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无论贫贱富贵,良好的家风总能营造统一的价值观、人生观、事业观。对于党员来说,履行党员责任和义务,创造工作业绩,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作为家庭的一员,党员从小到大都受到家风的熏陶,良好的家风更有利于他的发展成熟。良好的家风是家族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壮大的必要因素。

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薪火相传的纽带。良好的家风应该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家风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的发展,推动着时代的向前。党的事业也需要薪火相传,需要无数个家庭的强力支撑,从这个角度上说,党员的家风建设有着不可推却的政治责任。良好的家风无疑与家族的昨天、今天、明天紧密相连。尤其是对于党的领导干部来说,败坏的家风往往是其走向坠落的源头。

良好家风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孕育于时代和社会的摇篮,成型于家族的共同努力,受益于自己和社会。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精选范文 篇22

儿时,我就爱听父亲讲革命故事。一个个英雄人物在我心中构筑起了光辉形象,让我对红色党旗充满了无限向往。

读书时,我学习了党史。当我知道了在革命战争的血雨腥风、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中,一代代共产党员前赴后继,奋斗不止,伟大的党便深深烙在我的心中。

毕业后,我幸运地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守卫一方安宁的人民警察。我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并暗下决心,一定要按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刚穿上警服时,我盼着在街头智擒窃贼,在小巷抓获逃犯。可现实击碎了梦想,工作在机关,每天面对的是翻不过的“文山”,游不完的“会海”。

那一年的除夕夜,我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我和同事伊哥一起值班。他说:“我给你讲一个共产党员的故事吧。在咱们呼和浩特市的东风路派出所,曾经有个叫吴文艺的所长。1995年的一天,吴所长带领民警抓捕一名歹徒。当他们把歹徒围堵在家里时,穷凶极恶的歹徒负隅顽抗。吴所长让其他民警靠后,自己冲在了最前面。突然,歹徒手里的枪响了,吴所长胸部中弹。他捂着伤口,向歹徒勇猛扑去。歹徒被抓获了,但吴所长却长眠在了他所热爱的这片热土上。”

我听了伊哥深情的回忆,沉默不语,心底却已是惊涛骇浪。正是因为有吴所长这样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党员,才有幸福安定的生活。而我呢,因为从事内勤工作,就觉得郁郁不得志。其实,只要干好本职工作,一样能为党旗增光添彩。那一刻,我经受了心灵的洗礼,也悟出了“党员”二字的真切含义,红色党旗在我心中更加鲜艳了。

20xx年7月1日,我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此后,我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嘉奖2次、先进个人3次。

20xx年,我通过遴选考试进入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工作。宣传工作让我有了更多与党员先锋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无私奉献的“爱心妈妈”张莲云、鞠躬尽瘁的“小巷总理”武荷香、扎根基层的“白衣天使”冀启瑞……他们是我身边的楷模,让我敬仰,引我前行。我以他们为榜样,在宣传岗位上恪尽职守,默默耕耘,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兑现着红色党旗下的庄严承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