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动员励志国旗下讲话(精选3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在这个充满绿意、生机盎然的季节里,苦读三年的初三学子们马上就要怀着一颗激越的心走进中考的考场,提笔书写自己美丽的人生。
今天是5月25号,离中考仅有30天,可谓时不我待,形势紧迫。
三年的艰辛与付出,一千个日日夜夜的奋斗与追逐,为的都是同一个梦想:“考个好成绩,上个好高中”。
九年级的同学们,你们满载着智慧与经验,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们前行的步伐。龙门待跃,你们一定会快马加鞭、奋力一搏;青葱岁月,你们一定会划上唯美的句号,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那么,你做好迎战中考的准备了吗?在此,我向同学们提一些建议:第一、心里有一种信念。它叫做坚持。从小学一年级入学到初中三年级,我们经历了九年的学校教育。这是一场长达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的马拉松赛跑。我们从第一天种下希望起就意味着九年后才能收获理想。
荀子曾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当你想松懈的时候,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是这么鞭策自己的:决不放弃!决不决不放弃!决不决不决不放弃!第二,眼前有一个目标。同学们在考前都要有一个目标,我觉得很好,而且很有必要。目标定好了,能激发我们的潜力和创造力,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为可能。象,再付出努力去超越他。
第三,肩上有一份责任。周当年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体现了一个炎黄子孙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之际赤诚的爱国之心和历史责任感。今天的中国蒸蒸日上,国际地位举足轻重,百姓生活已无衣食之忧,这就为我们的学习提供充实的保障,让我们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用知识武装自己聪明大脑的过程之中去
第四,手中有一套技能。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武侠小说里,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没有一身好功夫在江湖上难以立足。有的凭借身高体壮,孔武有力;有的凭借身轻如燕,飞檐走壁;等等。在中招考场上没有一点真本事也是成不了最后的胜利者的。通过几个月的摩拳擦掌,我想现在正是大家显露真功夫的时候了,如果想把自己的本事练得全面而均衡,那就如当年的习武者一样闭关修习,远离一切闲杂之事,全身心的投入到这次的中招考试中,这样你才能笑傲“考场”。?第五,脚下有一地汗水。所谓“天道酬勤”,是说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可以这么说,所有的成功者都是趟着汗水一路走来的。?效益,三能节约时间。“勤”是一切的根本。
而对于六、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现在也到了总复习阶段,?即将迎来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不仅是对同学们本学期学业成果的一次大盘点、大检阅,更是对每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一次挑战,是对同学们的自信心、自觉性、意志力、诚信度的一次考验。我知道,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当学习标兵的愿望,都想为爸爸、妈妈和老师争光。因此,我们大家都应该高度重视这次考试,切不可掉以轻心。只要思想上重视了,你就会全力以赴、扎扎实实地搞好期末复习,取得好成绩也就有了保证。
同学们,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真正的英雄敢于直面重重困难,敢于正视重重困难。面对中考,面对期末考试,相信你已们经做好准备了,要对自己说,我会全力以赴!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在这里,我代表全校老师,在中招来临之际,在期末考试到来之前,表达心愿和祝福:我们将倾注所有心血,为你们保驾护航。
同学们,人生不拼不精彩,缺乏竞争和考试的人生不完整!考试在即,你做好准备了吗?请记住,“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三(3)班的黄逸可,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感悟高三》。
漫漫求学路,我们已经走过了十二个春秋,如今踏在高考门口的我们,更是感慨万千,我们清楚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挑战的时刻,一个奋斗的时刻。
人们会说:高一的生活如刚离枝桠的樱桃那样新鲜。高二则犹如透着阳光的雾霭。高三——刹那间所有的比喻都是显得干涩无力。面对接踵而至的试题,面对不绝耳畔的叮嘱和期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沉重,然而我们的心里却充满了激情。既使书山题海,我们也有理想为帆;即使有过失败,我们也有“一笑泯恩仇”的洒脱;即使路途遥远,我们还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信念。我们正踏上一条莘莘学子前仆后继、义无反顾的荆棘之路,没有“浪子回头”唯有“破釜沉舟”;我们也正上演一曲汇集芸芸众生悲歌喜泪的人间苦剧,没有无言的空虚,唯有艰苦的奋斗。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在冷冽的寒风中埋首书海的火红的笑脸,才有了在昏暗、微弱的灯光下凝神的身影。也许你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失意,也许你在不断的迷茫中徘徊,我们所能做的更应该是放松心态,享受高三。我们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厨房中走出来,手里端着满满的一碗汤,生怕汤会洒出来,于是你便盯着那碗汤。可是,愈顶着那碗汤,它愈容易洒出来,甚至灼伤了手。想要汤不洒出来,秘诀就是不要盯着那碗汤,放松心态。
在忙碌中学会充实,在逆境中寻找坦然。在座的我们,都拥有一个理想,黎明前总是黑暗的,面对眼前的泥泞,要时刻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超越自己,走向未来,采撷自己的理想。这更是身为高三学子的我们应该有的姿态。
青春不再沉默,更不应害怕挑战。每一次迎接困难的经历都是生命进步的契机,徘徊沉默的人只能在别人的脚下望洋兴叹。如果你的付出还看不到结果,那更不该放弃,因为成功正缩在紧裹的壳里偷偷的窥视你,你若经不起放弃的诱惑,走了,成功就会缩回脑袋,以后别想扣开他的壳。当你试着静下心来,用心去体味,你会发现:可以奋斗、可以感受,这追求幸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高三是一段人生最值得珍惜的经历,它是一种成长,一种蜕变。走过高三,凯旋可品尝它的甘甜,折戟可品尝它的芳醇,无论如何,我们愿意去经受高三的挑战,去体味这个年龄稚嫩的沧桑,去设计构筑属于我们的梦想。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父亲正陶醉在元曲的意蕴里。但是他不是在读,而是在唱,唱到结尾,他还把嗓门提高,一句一句把声调拉长。
从小我就是这样听着父亲唱唐诗宋词、唱元曲。父亲坐在木格窗下的八仙桌前,拿着一本竖排版的古书,他微闭着眼睛,握着书本,唱得摇头晃脑,唱得抑扬顿挫。唱一阵子,就拿笔抄写一阵子,每一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我觉得他不单单是写字,他是一边书写,一边思想,他把诗里、词里、曲里的意境都写到笔画里了。
那时小小的我,很是好奇,好像那词曲里有非常迷人的东西,让父亲感动和陶醉。父亲不但自己唱,还一句一句地教我。有时他还拿着《新华字典》,一点一点给我解读。跟着父亲,我们家姐弟三个,从小就会背诵了不少唐诗宋词。
在故乡院子里的榆树下,我们坐着铺在地上的凉席,或者荡着拴在两棵树之间的秋千上,母亲教我们背诵毛泽东诗词,至今我对那首《卜算子·咏梅》还记忆犹新:“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我记忆最深的是关汉卿的《一枝花·不伏老》尾曲: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曲因为读起来朗朗上口、押韵,口语化、通俗化,我也很愿意跟着学。父亲告诉我,关汉卿多才多艺,是元代四大家之一,一生写了很多杂剧词曲,广为流传。这首曲是他的自画像,字字珠玑、精彩纷呈,表现了关汉卿的铮铮铁骨以及耿直、坚毅的性格。
长大一些,自己能对着书看原文了,因为已会背诵,觉得理解的就快一些。尤其是翻到自己会背的那些篇目,就像见到老熟人,特别亲切,忍不住再细细赏读,懂了其中更深的寓意和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社会背景。
记得初中时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老师在黑板上写,我就在下面跟着背诵,通过老师的讲述,我对马致远和他的作品有了更深地理解,我似乎看见在夕阳西下的光景里,一条古老荒凉的驿道上,一个书生牵着一匹瘦马郁郁独行,不远处的老树上缠着一道道干枯的藤条。几只寒鸦在枝头蹲就,一动不动,像树上长成的黑疤。另一边,小桥弯腰静默,河水缓缓流动,有炊烟自农家的屋顶冉冉升腾。瘦马跟着书生,书生跟着瘦马,哪里是他们漂泊的方向?同学们都很惊讶,问我,咦,还没学你怎么会背?我有点儿暗自得意。
现在我们家姐弟三个都已经成家立业,每个人的家里都有整整一面墙的大书橱。不光我们喜欢阅读,我们的孩子也是从小爱上了读书。
读书能让人洗涤灵魂,摈弃日常里的杂质,沉淀思想的河流。能让一个人变得目光澄澈起来,慈爱起来,柔和起来,仿佛是涉世之初的明亮和单纯,能让一个人更加阳光更加自信。在全民阅读的今天,这种家风会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