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良家风国旗下讲话稿十篇
挫折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虽然可能会给我们问的生活带来些不便与忧伤,但你只要合理的去认识、应对它,就会给你打来意想不到的启示与欢喜。
记得那是一个普通的夜晚,我正在屋子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上窜下跳,因为有三道三元一次方程我不会解。这三道题可难坏了我:给同学打电话吧,太晚了,不好意思;问父母吧,又怕遭到父母的责问。
“到底怎样办呀!”我埋怨道“哼,我不写了”我随手把手边的政治书拿起来,蹦到床上,随便翻了一页。
这页是直面挫折一课,顾名思义告诉我们有挫折要勇敢的去应对它。“是啊,靠天靠地不如靠自我,既然作业必须得做,那还不如用进取欢乐的态度去应对他呢。”
于是我静下心来,打开数学书,一页一页的翻,一页一页的查。最终在我的努力下,把三道题都解了出来。
是呀!生活就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头,而挫折就像是雕刻家的小刀,把平常的石头一点一点的雕刻成最美的雕像,让生活变得更加完美。
生活中的挫折同时有像是一把双刃剑,你进取地去应对就会让你在生活中披荆斩棘;相反,若你失落的去看待它,就会为你带来伤害。所以,只要乐观的去看待挫折,它就会像指路灯一样,让你到生活不再迷茫。所以生活需要挫折。
我爱读书,归功于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的父亲是乡村教师,做过30多年乡村校长。1963年师范毕业后,扎根在乡村,默默地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的母亲没上过几年学,但是受父亲影响,也爱读书。我们村子农闲时间打牌的风气很盛,我的父母不打牌,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父母爱读书的风气深深地熏陶了我们,影响了我们。
在我印象里,每年的农闲时节、星期天、寒暑假,一有空,我们全家人就会一个个抱着一本书,兴致勃勃地啃读。父亲的书种类比较多,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育、文学名著等,另外还有报纸、杂志、连环画等。因为父亲的书比较多,所以我们可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地选读。在读书方面,父亲简直就是一个“杂家”。村子里喜欢读书的人,也都到我家借阅。在当时村里,我家简直就是一个“文化中心”。
母亲读书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她只是随性而读,尤其是爱读文学类书籍。她常常把她读过的《封神演义》《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里的人物故事给我们讲。到现在,我都记得母亲讲起人物故事来总是津津有味,生动活泼。中国古典名著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小就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头脑。这为我们人生成长树立了一个辨别善恶美丑的标尺,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以至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不容易误入歧途。
书成了我的人生良师益友,大大提高了我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为我的成长进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良好的家风应该代代相传下去。
最初对灯光的记忆,来自一盏黑乎乎的煤油灯。那是我们那个年代驱除黑暗的唯一光源。一只用完墨水的瓶子,盖子上钻一小孔,孔中安插一根比筷子略细的铁皮灯芯,灯芯中贯穿一条棉花捻的捻子,一端浸于煤油里,一端微微露出。点燃了,便有一团微弱的火苗跃出。一片昏黄的灯光,便像梦一样晕染开来,梦里还能看到绽放如梅的灯花,还能听到噼啪的微响以及遥远的古言和村中的人事。这样的灯光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和少年,也给我的童年和少年升起了一缕生命的霞光。
晚饭以后,院子里的光线渐渐暗淡了下来,待到天完全黑透了,母亲才摸索着火柴,“哧”的一声,点燃放置在窗台上的那盏煤油灯,一片橘黄色的灯光便在土屋里弥漫了开来,闪闪烁烁的,像村庄的眼睛,像亲人的港湾,更像母亲的怀抱。一家人围着灯盏,坐在炕上,沉浸在一片温温软软的光明里。这时大哥会常常借着灯光,用十指做出各种形状,映射在糊着报纸的墙上,煞是有趣。有起伏的山,有狂吠的狗,有苍茫的树木,有奔跑的兔子。这大概是我看过的最早的动画片了,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也点燃了一个少年五彩缤纷的'梦。冬夜漫漫,窗外飘着雪花,西北风吹得破旧的窗户纸泼剌剌的响,而老屋的热炕上却温暖如春。那时我们一边剥玉米、拣黄豆,一边讲古言、说农事,其乐融融。
我记得,很多时候,母亲是常常坐在最靠近灯盏地方,因为她要就着灯光,为一家人缝缝补补。母亲似乎永远有做不完的手工活,她就像一尊雕塑一样,长年累月地坐在煤油灯下,低着头,弓着身子,默默地捻线、编织、缝补,打麻绳、绞鞋样、纳鞋底、剪窗花,一双勤劳的手,从不歇息,苦苦支撑着那个艰难而贫穷的岁月。春夏秋冬,二十四个节气,母亲一直在纺呀、纳呀、编呀,把一世的光阴和辛劳都纳成了她额头上的皱纹,把一生对儿子的期盼和祝福都织成了她眼角边的鱼尾。常常夜半醒来,我还能看到母亲在昏黄的灯光下低头劳作的身影,孤单而凄凉。如今,母亲已去世多年,但她老人家纺线的姿势、纳鞋的动作以及辛劳的形象和花白的头发,却镌刻在我的心底,时时浮上心头,挥之不去,每每想起,泪光莹莹。
温馨的煤油灯,于我不但是一份深深的母爱,更是一盏求学路上的希望之灯。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激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全国上下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场面。那时家乡还没电灯,于是煤油灯大显身手,它照亮了万千学子求学路上的梦想。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的夜晚,我在那盏昏黄的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一个晚上下来,鼻孔里会沾上一层厚厚的炭黑。我永远难忘那段清贫而快乐的岁月,更难忘那盏摇曳的煤油灯,它指引我走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让我看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
童年所有记忆,似乎都与煤油灯有直接的联系。在煤油灯下,我懵懵懂懂地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也品尝到了亲情的温暖。更让我懂得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人生道理,记住了耕读的家风,明白了勤俭的家教。
传承家风家教,有时,只需把心里搁置已久的那盏油灯擦一擦,点亮。心灯常亮时,心才不会害怕,人才不会迷途。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时候,我常常听到父亲吟诵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父亲的目的是要我们知道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父亲常常对我们说,他在青平中学读书的时候,家庭困难,有一次一个亲戚送给他三毛钱的咸鱼,他吃了一个星期。父亲不但节约粮食,而且事事处处上他都体现出厉行节约的作风。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摆设酒席的人越来越多,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大红请柬满天飞,人们疲于应付。父亲一贯以来都反对摆酒席的,他认为那是铺张浪费。
人生一世,结婚大事。记得堂兄结婚的时候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婚礼也办得风风光光,那情景依旧清晰如新。伯父家杀猪宰鸡摆了几十桌酒席,空中飘着诱人的香气,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鞭炮声震得惊天动地,好不热闹。
我与妻子登记结婚时,已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事了。因为我是家里的老大,在乡镇机关供职,那时候父亲是镇的主要领导,所以周围的亲朋好友都认为,这么大的事必须大摆酒席隆重庆贺!已有不少的亲友在帮我们择好佳期了,说哪天哪天是好日子。谁知道,恰恰在这个充满喜庆时段的一天傍晚,对于是否要摆酒席,父亲在征求我的意见后,温和地点拨迷津:“我们和亲友们都不富裕,干吗非要打肿脸充胖子?再说,在时间上也安排不过来,不要麻烦大家啦。”父亲的开导,我和妻子都乐意接受。就这样,我们按照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宰了一个鸡,买了两斤猪肉,回到弘农堂祭拜了祖宗,然后炒了几个青菜,全家人热热闹闹地庆贺一番,举办了结婚仪式。
“两朵红花一线牵,勤劳致富两相连,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这是客家人世代流传的一首民歌,在父亲勤俭节约思想的教育下,我们精打细算,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父亲真的是小气吗?不是,他有着一副热心肠,待人宽厚,对远亲近邻,都极尽相助,至今依然有许多借出的款项成了呆账,他却极少提及。只是父亲认为,摆酒席无论于公于私,都是极大的浪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儿子考上了大学,虽然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也是一件值得亲人们骄傲的开心事。正在这时候,妻子接到一个摆大学酒的请柬,她征询我们是否为儿子的入学摆酒席。谁知道,正为孙子考上大学舒坦欢笑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摆酒席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是作为长辈的我们要作表率,教会孩子勤俭节约。”20__年,我们家搬进新楼房,当提及摆酒席时,他说,连中央都行文不要摆酒席,你们身为基层干部,应该执行党和国家的规定。自然这酒席是摆不成了。
父亲以他的实际行动发扬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深深地影响到我们子孙后代。愿这种传统传承下去。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调整心态,诚信考试。
本周我们就将迎来期末质量调研,如何才能以更好的状态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呢?
我们认为首先,要做到诚信考试。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是以节操为本,以诚信为基。老师也教育过我们:宁可是诚实的90分,也不要虚假的100分。诚信不但是一种自尊、自重、自爱,更是真实的自我、坦荡的自我、诚信的自我,这是一种光荣。如果你想在考试中作弊,想在考试中投机。那么我想试问,你将会拿着通过丢失自己的尊严而得到的高分去炫耀吗?还是捧着那通过违背自己人格的而拿到的荣誉去讥讽别人的诚信!在那短暂的虚伪谎言下,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生命不可能在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你只会在其中堕落之后再堕落,如同吸食毒品,一点点地吞噬你自己的精神你自己的人生!这是一次学业水品的测验,更是对你我诚实品质的考验。
其次,我们要调整好心态,积极健康地迎考。大多数同学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这是正常现象。适度的考试焦虑可以维持一定的兴奋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但是过度的考试焦虑会给我们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如:情绪上的担忧、烦躁,认知上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行为上的坐立不安、手足无措,身体上的食欲下降、睡眠不好等。
下面,我们和同学们分享一些调节考前情绪的方法。
1.掌握放松情绪的小技巧,比如深呼吸啊,想象放松啊,肌肉放松等。
2.正确的对待考试,我们要认识到:考试只是一种评估你的学习情况的一种方法,分数只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
3.增加自己的自信心,我们要相信自己一学期的努力和付出可以在考试中得到发挥和展示。
4.加强学习,调整节奏。在现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保持高效、充实的学习节奏,会让我们拥有更加自信、从容的状态。
5.考试前要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注意适度参加体育锻炼,使大脑保持清醒的状态。
希望同学们都能以诚信的态度,良好心态应对期末,在期末质量调研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我们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孩子。
自古以来,孝敬长辈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做人要从“孝”字开始。
可是现在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爷爷奶奶的心头肉,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什么是孝敬,怎样孝敬还真不知道。于是一幕幕生活情景展现在我们面前:放学了,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焦急地在校门口迎接着,一看到自己的孩子便马上抢过孩子的书包,将孩子抱上车子,经过小摊前,有的学生叫着嚷着要买这个,要买那个,家长们拗不过,只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总是很感慨。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现今的孩子对父母的了解却是少之又少的,对于亲情的感悟也有所欠缺。在媒体上我看到这样一项调查,一个班54名学生,知道父母生日的只有5个,知道爷爷奶奶生日的一个也没有,会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只占4个,能经常与父母沟通谈心的只有1个,在节日时向父母送礼物以示祝贺的也只1个……同学们,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爱,不敬,只知享受,不懂感恩,那他怎么能很好地去爱他人,爱集体呢?更不用说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了。
中华五千年,从古到今,涌现出了很多孝敬长辈的感人故事,他们不仅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啧啧称赞,更是我们这些后人所应该仿效的,如《元觉劝父孝祖》、《汉文帝为母尝药》、《黄香温席》、《陈毅探母洗尿裤》等等,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述两个古人孝敬长辈的感人故事:第一个故事:汉文帝刘恒是汉朝的一位皇帝,汉高祖第三子,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汉黄香,九岁时丧母,伺奉父亲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黄童就是指的东汉时期的黄香。
父母之爱是最无私的,他们“施恩不图报”,我们做儿女的唯有好好孝敬他们才能表达我们的这份感恩之情。“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不是空谈、不是口号。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就行动起来,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比如:
1、主动问候。每天上学前和长辈说声:“再见”,放学到家,说声:“爸妈好!”,长辈为我们做事,要说声:“谢谢!”,不要以为这是应该的。
2、听长辈的话。长辈讲的话要听,不要和他们顶撞,要理解长辈的一片苦心。
3、参与家务劳动。长辈养育了我们,我们应为他们多做事。这是每个晚辈都有应该做到的。家庭中的事也就是你自己的事,要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扫个地,收个碗,抹个桌,端个菜,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4、不给长辈添乱。懂事的孩子是不给长辈添麻烦的,更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操心担心。比如,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要老是让父母提醒你;努力学习,让父母为你的学习放一百个心等。
5、关心长辈的健康。一直以来都是长辈关心你们的冷暧,你们听的最多的是,吃饱不?冷不?你们从没关心过他们的健康,我提议,同学们今天回家后可以向长辈说这样几句话:爸爸你冷吗?冷要多穿衣服;妈妈你累吗?累了要注意休息;爷爷你饿吗?我这里有好吃的给你吃等等。让自己敬重的长辈们获得一份喜悦和快乐。
同学们,每位同学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尊重师长、孝敬父母,做新时代的刘恒和黄香。
我的讲话完了! 谢谢大家!
父亲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父亲的教诲却铭记在心。
父亲上过小学,在他们那个年代有一点儿文化就算是“人才”了。他当过一年的民办教师,后来由于工作需要,父亲回村当了会计,为农民朋友记工分、记账,分粮、分钱。那时是大集体生产,秋收时节,白天统一收,晚上就要给各户分。我父亲和粮管员一起,父亲记账,粮管员称重,每次粮食分完他们总是走在最后,等把分到的百十斤粮食运回家已是三更半夜了,第二天还得按时参加集体劳动呢!日子一长,粮管员不干了。父亲笑呵呵地劝他说:“我们山里文化落后,需要人手,我书都不教就为回来和你一起干。干部就要多吃苦,少埋怨。”
父亲常教育我们:“做事要诚于心,实于做,谨言慎行。对人忠厚,诚信律己。”“我记账30多年从没记过糊涂账,更没想贪过一分一厘。”父亲用实际行动教给我们忠厚诚信,我和兄弟、妻子、儿子先后成为中共党员。我在30多年的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中,以诚信、忠厚为准则,多做好事,做好正事。不仅感受到桃李满天的幸福,更收获着人生的快乐。先后荣获广元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称号,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共产党员”,20__年又被评为旺苍县“感动校园人物”。
父亲的教诲让我向善向上,让我懂得了诚信忠厚的为人之道。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小国,国是万家,家风和国风一脉相承。好家风不仅是家庭的宝贵财富,而且是弘扬党风的重要根基。重温家训、重拾家规、传承好家风是弘扬党风、引领民风的基本路径。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共创美好校园环境》。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每当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整洁的操场上参加庄严的升旗仪式时,你想过没有?如果我们的操场上到处都是垃圾,大家还会专心参加升旗仪式吗?大家还有心情在这儿安心读书吗?校园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创美好校园环境是我们每个同学的责任。
然而,我们看到:在同学们积极认真地打扫后不久,校园的地面上就躺着一些垃圾袋、塑料瓶,甚至还会发现塑料袋、纸屑从楼上飞下来的情况。各位同学都扪心自问,你扔过吗?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其实,习惯就是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成长过程中养成的。只要我们坚持一天不扔垃圾,两天不扔垃圾„„一个月不扔垃圾,那么你以后就不会再乱扔垃圾了。只要我们人人都拥有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的校园就会变得更加整洁漂亮!
同学们,“忽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文明的一切是由一个个小细节构成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地乱扔垃圾„„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恶”,可能造成的后果就是使我们的校园变得丑陋、肮脏。我们还要制止其他同学不讲卫生的行为,看到果皮纸屑主动捡起。这些似乎让人不屑一顾的“小善”可以互相促进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令我们的校园更加干净整洁。我们相信,只要大家能够拾起一片“白色”,就能装点一雨“绿荫”,只要大家尽一份力,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加洁净的校园。
让我们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作出我们庄严的承诺: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共创美好校园环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合理饮食 健康成长》。 每年的5月20日是“全国学生营养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一句简单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我们每天的饮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食品是身体养料的直接来源,食品中包含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食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错,好身体对每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可现在的食品五花八门,各种食品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类垃圾食品也紧跟着出现在市场上,不干净食品、过期食品、方便食品、油炸食品、碳酸饮料,以及各种零食小吃等,甚至还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腌制火腿时喷洒敌敌畏,在生产泡菜时使用工业盐,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我们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不能只注重食物口味和方便,而是要多注重营养、卫生、健康等方面。
因为,不合理的饮食会影响身体的发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现象逐渐增多,发育期年龄越来越小。这给我们带来的是不言而喻的伤害。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合理进食的好习惯,而且要选择有益于我们健康的食物,抵制垃圾食品的诱惑。
在此我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倡议:远离小摊小贩,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说再见,让成长中的身体接受最充分的滋养,让我们用最健康的体魄、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每一天的学习,创造美好的未来!
我的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书是什么?我对着这个问题想了很久……
书也许是教师。因为里面的字字句句都在告诉我们自然的哲理。是它告诉我,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它让我们明白了古时候人类的语言;它让我们明白了如何用数字计算生活我们的生活因它而变得多彩,我们的家园因它而变得完美。
书也许是朋友。因为在我十分寂寞时,是它给我朋友一样的温暖,让我高兴。它让我们了解遭遇失败该如何应对;它让我们明白了发生矛盾如何化解;它让我们懂得该怎样关心他人……我们的学习因它而变得欢乐,我们的心灵因它而变得美丽。
书也许是家人。因为是它教我做人的道理,给我勇气、信心和力量。它教我分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它给了我家人的亲切,让我感觉到了亲情的力量。它犹如爸妈的教导,严厉认真。我们的天地因你而变得宽广,我们的空气因你而变得清新。
正如徐德霞所说:“一本好书,必须要让每一个读者心有所动,情有所通,学有所得。要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贴近时代。应对书籍,我们除了收获,还有思索与感动。”
我期望,这些伴随着我们成长的好书伴随着缕缕书的幽香,立在书架上百年不到,成为永远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