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交接班制度(精选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交接班的基本要求
(1)两班交接工作时由班长负责交清全部情况,保证生产连续进行。在交班前半小时交班班长应对岗位的设备运行情况、生产情况以及环境卫生情况作一次全面检查,作好交班准备。
(2)交接班的人员应要做到上不清下不接。若在交接班期间发生故障,交接班人员可以共同协商处理,如不能解决,则按级上报,逐级服从。不《》能隐瞒事故。
(3)接班人员必须在正点前15min到现场,与交班人员进行交接。
(4)交接班必须在生产现场进行二级对口交接(组长对组长,操作工对操作工)。
(5)待接班人员检査完毕,交接班双方必须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
交接班的内容
(1)交生产:各项工艺运行指标的执行情况,核对原始记录的事项及数据是否真实、完整、清楚。
(2)交设备:设备的运转、故障处理及检修情况;
(3)交安全:劳动防护用具和设施、消防器材完整,故障或事故的处理正确;
(4)交指示:正确传达上级的有关指令及执行要求。
(5)交工具:工具的数量及使用情况。
(6)交卫生:设备擦拭干净、岗位整洁。
(7)交思想:学习的相关内容、思想动态、好人好事。
班前班后会要求
班前会应认真介绍上一班工作情况,班长布置作业计划和提出工作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班后会应进行民主讲评,班长宣布任务完成情况及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制度(Institution),或称为建制,是社会科学里面的概念。用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建制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及经济学的范畴之中。
制度是一种人们有目的建构的存在物。建制的存在,都会带有价值判断在里面,从而规范、影响建制内人们的行为。例如如果我们把选举制度看成是建制的话,不同地方的选举制度,规则都有不同,制度主义者便会解释这是不同社会对选举价值观理解不同所造成的结果。倘若一个社会认为应该表达多元声音,重于执政效率等其他价值观的话,那么选举制度便会倾向设定于有利表达多元声音(例如:代表制),多个党派都能借助此制度得到相应民意支持而被选出。
制度的概念有一个盲点,就是难以解释制度改变的原因。多年来不同学者均尝试加以解释,如社会上规范性价值观的改变、人们的行为互动、历史的因素会导致制度得到改革,可是始终难以充分解释政治现象。
1、目的
为加强起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起重设备。
3、职责
资产管理部负责编制、修改、补充该制度,并对制度的执行实施监督、考核。
设备使用部门严格按制度的要求贯彻执行。
4、实施细则
4.1交班操作人员负责对自己当班使用的。设备安全装置、设备运转、设备保养及发现的异常情况和维修情况填写到交接班记录中,记录维修情况时要注明维修日期及人员。
4.2接班操作人员负责对起重设备进行检查,并与交接班记录逐项核实并签字,如交班记录与实际不符可拒绝签字。
4.3如有故障发生,操作人员同时要记录维修人员到达现场日期和维修日期。
4.4交接班记录要如实、认真填写,如果弄虚作假或填写不正确、不认真,每发现一次处罚责任人50元~100元。
5、记录的保存与归档
交接班记录由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保存,保存期限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