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制度【优秀8篇】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企业管理制度【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管理制度 篇1

谈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构建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财务管理的主体来看,民营企业存在着管理者财务观念淡薄,财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民营企业财务的最大问题在于整体管理水平的落后。在我国的民营企业中,相当一部分管理者文化素质不高,不具备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素质相对较高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管理者,又普遍存在着长于技术而拙于管理的现象。大部分民营企业主缺乏财务管理的意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记账”、“算账”上,普遍存在着不依法建账、兼职做账、突击做账、以票代账、白条抵现的现象。这势必会造成企业财务管理的无章、无序和混乱状态,导致暗箱操作盛行,企业信息失真,给财务工作埋下隐患。同时,更为严重的是民营企业的财务主管人员大多也未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由于家族式管理,大部分民营企业由管理者本人的亲属担任会计、出纳,甚至出现出纳人员领导财务工作现象。这些隐患的危害在创业初期尚不明显,但一旦进入资本化、规模化经营后,它们的影响力就会逐步扩大,最终将导致企业走向衰退与没落。

其次,从财务管理的客体来看,民营企业的财务活动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筹资活动方面: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严重滞后。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被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所困扰。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自身的原因。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管理科学化的欠缺,往往达不到银行规定的信贷标准。而且,相当多的民营企业资信相对较差,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取得抵押担保贷款困难。二是体制上的原因,民营企业与国有银行在所有制上的差异,造成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距离,银企联系不强,使民营企业获得贷款困难。

(2)投资活动方面:缺乏科学性,盲目追求多元化。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老板懂市场、会营销、善交际的。占80%以上,而擅长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只占36%。换句话说,许多民营企业老板扮演的角色是高级采购员、营销员、公关先生,而不是企业家、经理。因此,民营企业在投资中经常表现出轻率和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上,只看到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分散风险作用和将企业规模做大的虚荣成就感,而忽略了企业扩张与其资金实力、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及内部管理等方面的矛盾,忽略了跨地区、跨行业乃至跨国的多元化经营是需要条件的,且多元化经营也不一定能满足人们分散风险的初衷,反而可能导致财务分散、风险增大。事实证明,在世界经济500强中,没有几个企业是靠多元化经营安身立命的。

(3)日常经营活动方面:不注重流动资金管理,企业资金沉淀严重。

民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财务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对内对外资金管理不善,致使资金呆滞甚至流失。由于缺乏对客户经济实力的调查和信用的了解,草率发货,产生大额货款的长期挂账,催款无门。在供产销方面,民营企业大多缺乏统一指挥和计划,形成材料物资超储、成品库存积压严重,而且这些不良资产长期挂账,导致账实不符、财务状况虚假。

②不注重日常现金流量的管理,营运资金波动大。很多民营企业缺少资金使用的长、中、短期计划,缺乏现金流量管理观念。特别是在经济繁荣时,企业可选择的机会多的时候,更容易忽视财务管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隐匿在盈利光环下。此外,许多企业在扩大规模新增固定资产时,动用日常周转的流动资金,压缩了营运资金,使资金紧张愈加突出,进而造成经营资金周转不灵,使企业无法正常运作。

最后,从财务管理环境的内部构建方面来看,民营企业的财务核算制度不健全,财务监督控制机制薄弱。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外部环境的构建主要依赖于政府政策的制定和相关机构的支持,而内部环境的构建,则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制度建设。民营企业在自身财务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

(1)没有建立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性值得怀疑,账实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在内的会计核算程序并不能得到保证,从而严重影响到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而使财务信息失去应有的经济价值。

(2)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据有关对民营企业的调查显示,民营企业财务上的内部控制要么形同虚设,要么就根本没有设置。对会计职责的分工不明确,混岗现象普遍,即使是大型民营企业的会计职能分工明确,但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和审核程序,也无法形成对财务的严格管理,很容易造成资产的内部盗用和流失。

二、改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1、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素质

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财务”与“会计”不分,财务管理从属于会计工作,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往往仅限于营运资金管理。在财务管理已取代生产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核心的今天,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为此,民营企业应重视财务预算和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等工作,从大局把握企业经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并要在思想上提高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再认识,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同时,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民营企业还应聘请和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这些财务人员的责任不仅限于对企业资金、资产的记录,其工作重点应放在对已有资金的控制、对各项资产的管理、对企业的投资、筹资进行合理的管理上,应能从较高的理论角度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从数字变化的表面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活动,为改善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2、强化信用观念,提高信用等级,拓宽融资渠道资金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要素。若不尽快解决融资难问题,民营企业就缺乏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很容易被市场淘汰出局。民营企业要想摆脱目前融资难的困境,一方面必须强化信用观念,主动提高自身信用等级,做到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可以加强与大企业的联系,借助大企业的信用为其担保,获得银行贷款。还可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不断向银行通报企业经营情况,让银行能够把握住企业资金的流向,取得金融机构的信任,并按银行信用等级评定标准规范企业的各项制度,积极争取银行的信用等级评定。

3、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实现财务管理预算化

企业财务部门要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利润,认真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构建企业财务责任指标体系。企业应以销售预算为起点,并根据企业财力确定资本支出预算;根据“以销定产”的原则,确定生产预算,并据以确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预算,汇总编制产品成本预算和现金预算;最后综合编制预计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在每月制订财务预算时,为避免出现预算的差异,还应根据近期较为准确的财务信息资料及时修正财务预算指标。财务部门要按照财务预算目标加强管理,定期检查,严格考核,落实责任,兑现奖惩措施,形成以财务制度为主对经济行为的定性约束,以财务预算为主对经济行为进行定量约束的格局。

4、加强对日常经营活动的财务控制

一是合理估计和保证日常的现金流量。现金管理的起点正是估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确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时间,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的资金需要,并且保证非常及时地提供资金满足这些需要。这方面常见的错误是高估销售收入,低估了费用开支,或者在现金流量中没有加入意外开支的准备金。

二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企业一般都会存在大量的赊销,因此应收货款问题是屡见不鲜的。要想解决这个难题,从一开始就需要严格把关,把某些付款条件规定清楚,防止客户在事后故意拖延。如果应收款已经发生,企业就需要制定严格的回收政策。

三是加强存货管理。不良的存货状态是消散企业资金的一个严重威胁。每多花一块钱用于存货,就等于少花一块钱用于生产。所以,对每一种储存在库的产品,应尽量需要寻求理想的存货余额。

5、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民营企业不同于大型国有企业,在制定财务会计制度时,应当遵循针对性、操作性和强制性原则,制定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是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统一负责企业的资金融通、现金出纳、财会管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以对预算编制、决算实施工作;二是要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如现金、采购、报销、稽核等制度,实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是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强化监督机制。根据各岗位的权利和责任,强化财务人员的责任,规范财务工作程序,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坚决杜绝不规范、不合法的会计业务和财务行为的发生。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将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的经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财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企业管理制度 篇2

一、引言

自“十四五”规划提出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以来,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管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xx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为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导。在这一背景下,电力企业逐步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数字化管理。在电力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综合发展情况。因此,如何深化数字化技术应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成为电力企业管理者日益关注的问题。为保障人身、电网、设备、网络、消防等安全,降低电力企业运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需要应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充分结合安全生产实践,扩大技术应用范围,提升技术应用水平,进而实现对电力系统安全的有效管控。本研究在介绍不同数字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基础上,分析数字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应用推广中存在的阻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为数字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推广提供指导。

二、数字化技术与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概述

(一)数字化技术内涵

数字化技术是指嵌入在信息通信技术内或由信息通信技术所支撑的产品或服务[1],主要包含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2]。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数字化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挖掘技术、可视化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主要应用方式为围绕电力企业核心业务活动与资源进行预警与监测。

(二)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内涵

安全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对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点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预测、预警、监测、预防、应急、调查、处理,从而实现安全生产保障的各项管理行为[3]。按业务划分,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可以分成输电、变电、配电、调度方面的安全管理。

(三)数字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支撑。数字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应用中常见的逻辑是,利用传感器捕获设备运行状况的数据,然后将运行数据通过网络进行收集与整合,最后通过对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实现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电力企业提升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信息孤岛,使电力企业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在运检、调度等部门之间快速流转,各方能够更快地对安全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反应。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打造的安全风险管控平台为例,该平台可以配合移动可视化技术和移动视频装备,实现重要对象全覆盖监控、关键环节全过程管控。在输电环节,部署输变电设备监控平台,可以实现画面远程、实时监控;在配电环节,使用人机互动的抢修指挥平台,可以实现故障区智能研判。

三、数字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应用场景

目前,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常用的数字化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挖掘技术、物联网技术、可视化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各技术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如表1所示;(★)

(一)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是从庞大的数据中提取未知、隐含及具备潜在价值的信息的一种数字化技术[4],主要用于分类、聚类、模式挖掘和规则提取等[5]。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有关故障监控及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所需存储的数据量十分巨大,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充分挖掘海量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发挥数据价值。数据挖掘技术可用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监控、电力设备状态监测、评估与故障诊断等。1.输、变、配电环节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层次聚类算法分析输、变、配电设备监测的历史数据,可以获得设备运行状态的运行库。利用回归方法处理实时在线监测数据,可以实时预测设备运行状态,基于特定的报警规则,实现输、变、配电设备的监测与预警[6]。2.调度环节电网调度环节对收集与整理的数据质量要求高,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满足其应用目标[7]。例如,神经网络适合处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灰色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分析电网运行数据中出现的不完整数据。

(二)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指各种物体的各方面信息通过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温度与红外传感单元、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与激光读码器、无线传输单元等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网络。其目的是实现所有物体通过网络能够连接共享数据信息,方便物体识别和管理[8]。物联网技术在电力企业不同业务环节安全管理中有如下应用。1.输电环节物联网技术可以使输电环节中的主要电网一次设备全面提升感知能力,再结合自动化、调度、继电实现数据采集、大数据处理和智能分析应用等功能,能极大地提高输电环节的智能化程度。如可实现输电线路智能在线监测、输电线路巡视路线管理等。2.变电环节物联网技术可以监控变电站的电力设备、运行状况、环境监测等,开发智能变电站与输电环节、用电环节的物联网数据接口,从而把智能变电站打造成为智能电网下的电力物联网重要组成部分。如可以实现变电站安全作业监控、变电站智能化状态监测等。3.配电环节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配电环节的电子工作票应用、环境监测、远程视频监控等方面。如配电网智能运检管控、智能配电房设备台账监控等。4.调度环节在调度方面,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电力调度模型分析及优化、电力调度数据全网分析、电力调度方式及决策模型分析等。

(三)可视化技术

数据分析存在两个维度,一是强调机器的计算能力与人工智能,二是强调人机交互[9],后者以可视化技术为代表。可视化技术通过交互式可视化界面,辅助用户对大规模复杂数据集进行分析推理[10]。目前,可视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主要应用于视频监控及结合其他技术进行的图像呈现,如输变配电设施的实时监控、线路的巡查,以及设备耗电情况、人员工作质量情况等的可视化呈现。

(四)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按需、便捷地访问共享资源池的计算模式[11],其最大的特点是对互联网技术的渗透[12]。云计算能更加快速地处理海量数据,更高效地提供服务。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云计算可以通过对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进行深层性挖掘和分析,实现对电网状态的有效掌握和控制,从而有效提升电网安全性。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可以将天气数据和环境数据及监控数据作为主要的基础,来实现输电线路利用率的'提高,提升输变电设备的运维管理水平。

四、数字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应用的问题

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变革提供了可能。然而,在当前安全管理体系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展现,这是因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在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用问题与技术本身成熟度有关,也与文化、组织、制度、应对能力有关。

(一)安全管理人员技术素养有提升空间

数字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应用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是安全管理人员技术素养不足。主要体现在安全管理人员对数字化技术的认知水平不足以帮助其应对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素养,关系到数字化技术应用后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改变。目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人才在技术素养上还存在提升空间,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欠缺,其技术应用能力还有待提升。以江苏省某县供电公司为例,人才断层现象日益显现,部分专业结构性缺员严重,输电运检、变电运维专业人员的人均年龄分别为52.5岁和48岁,老龄化问题相对突出;正式工技能等级取证率为57.64%;部分管理人员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不高,自我优化意识和创新意识不足,不利于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应用水平仍可提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理念的提出和推广,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已渗透至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目前应用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为例,平台可以标准化、精准化管控各类检修作业安全风险,对作业单位安全准入(含资质、资格证件)、作业计划管理、现场安全措施管理、安全督察管理、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等进行有效管理。然而,总体而言,数字化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整体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数字化技术以单点应用为主,应用点较为零散,集成度不高。目前,数字化技术在安全管理的应用多聚焦安全管理的某一方面,如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信息安全等,缺乏集成度较高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后续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仍需继续改进提升,以满足多场景、多角色、多维度的安全管理需求。

(三)数字化技术应用带来的其他问题

在数字化技术应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技术本身也会带来一些新问题,阻碍其进一步推广。例如,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数据收集环节,进而会产生个人数据的法律保护、技术信息流失等问题。应用数字化技术时,如何厘清数字化资产,实现动态而精准的数字化资产管理,提高数字化资产的弹性和健壮性,需要电力企业进行认真思考。对数据在收集、保管与使用中涉及的隐私问题进行解答或说明,目前也缺乏相关的管理办法与指导意见。同时,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安全管理变革,也会带来一些技术之外的新问题。例如,在推广布控球、无人机进行安全巡查时,原本巡查员的工作需要进行重组,甚至被取消,由此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社会分工结构性改变、技术性失业等问题。

五、数字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应用的建议

(一)加强人员技术培训,引进专业人才

数字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需要具有技术素养的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作为支撑。一方面,应积极鼓励各专业安全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取证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企业内部专业培训,不断增强员工队伍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应优化队伍结构,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建设优秀的管理人才队伍,这是电力企业落实数字化安全管理的必然要求。同时,数字化变革速度越来越快,为了应用数字化技术并抵御其带来的风险,非专业技术的其他职能团队,都应对数字化技术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二)推动系统软硬件建设,深化技术应用

在国内外软硬件良莠不齐、我国数字化环境尚未完全搭建的状况下,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软硬件建设,是电力企业需要面临的一大挑战。一方面,电力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软硬件,借助外力实现安全管理数字化;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满足自身需求的安全生产管理平台,深化数字化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在其他行业的生产、物资、基建等领域的应用日臻完善,但由于电力企业体量大、分布广,现有的安全管理技术仍未高效使用。未来5G技术的推广,可以提高数字化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电力企业应以此为契机,推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深度。

(三)妥善处理数据的隐私保护和安全问题

一方面,要区分数据的可用程度与安全等级。电力企业需要明确哪些数据不能公开使用,哪些数据需在有限范围使用,哪些数据应严加保护,并按可用程度和安全等级对数据进行分级管理,从规范角度进行处理;另一方面,要对安全防护技术不断进行创新,如采用加密保护技术或匿名化技术等,从技术方面改进数据的隐私保护方式。

(四)从安全管理需求出发,寻找数字化技术在其中的耦合点

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活动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过程中,应聚焦安全管理需求,而非技术本身。安全管理需求是主动驱动因素,技术辅助实现安全管理变革。例如,由于无法做到人员24小时全程对设备的巡检,于是引入了视频监控技术;无法对故障点进行准确的定位,于是加大单相接地故障、电缆故障测试仪等设备使用。引入数字化技术只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手段,最终仍应落地于安全管理需求本身。

六、结论

本研究梳理了数据挖掘、物联网、可视化等数字化技术在电力企业输电、变电、配电、调度等环节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场景,重点分析目前数字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应用中存在的几类问题,主要包括人员技术素养不足、软硬件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及数据隐私保护不够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推动系统软硬件建设,妥善处理数据的隐私保护和安全问题,以及寻找数字化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耦合点等,以期为数字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深化应用提供一定的管理启示。

作者:张恒 周杰 梁文彪

企业管理制度 篇3

1 目的

为使加油站安全活动更有实效,真正达到员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使安全活动制度化,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加油站的日常安全活动管理。

3 职责

3.1班组长组织开展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二次,安全活动时间不得挪作它用。

3.2加油站站长制定年度安全活动计划,安全管理人员结合单位实际,开展月度安全活动计划;做好日常检查,将其纳入安全责任制考核当中,并组织本站各项安全活动。编制《安全活动计划》。

3.3站长参加班组活动,检查安全活动记录情况并签字。填写《班组安全活动记录》

4 工作程序

4.1安全活动要求

4.1.1安全活动要做到有领导、有内容、有记录,站长和安全员要对记录进行检查和签字,并做总结。

4.1.2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如收看安全教育录像、分析事故案例和组织应急演习等,通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达到教育员工的效果。

4.1.3站长必须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具体规定为每月参加两次。

4.1.4要充分发挥班组兼职安全员的作用,落实安全员的安全职责,提高活动效果。

4.2活动内容

4.2.1学习安全生产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知识,基本功训练项目、总结上阶段的安全生产情况,提出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的对策和要求。

4.2.2结合上级下发的事故通报,组织分析、讨论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举一反三,吸取教训。

4.2.3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生产异常情况紧急处理能力的培训和演练,定期开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和自我保护能力的训练。

4.2.4进行安全座谈,就安全管理和隐患整改等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

4.2.5开展安全标准化培训等。

4.3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 引用文件

5.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

5.2《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xx)。

6 记录

《安全活动计划》aqbzh-jl/5-20;

《班组安全活动记录》aqbzh-jl/5-21;

企业管理制度 篇4

一、食堂管理员职责:

1、负责采购物品的鉴定、验收和监督管理。

2、负责建立食堂物品台帐,对物品使用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督管理。

3、负责炊事员的'日常工作安排和事务管理。

4、在特殊情况下,食堂需要帮助料理厨务时,负责组织机关帮厨人员

二、炊事员职责:

1、负责日常饮食的采购和加工,与管理员共同拟定每周食谱。

2、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思想,学习研究营养学,不断改进炊事技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搞好职工用餐服务。

3、做好厨房厨具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正常使用。

4、下班前要对食堂的水、电、气、门窗等进行安全检查,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三、就餐人员管理制度:

1、任何人不得提前就餐,用餐前一天提前登记用人餐数。外出执行公务人员必须回职工食堂就餐的,须提前说明原因,以便合理安排用餐数量。

2、就餐人员应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保持餐厅干净整洁;不乱吐骨屑,不乱扔垃圾。

3、在餐厅就餐人员应根据自己用餐量取餐,主副食品不得带出食堂,按量盛取、注意节约,不得随意浪费粮食。如需带离餐厅用餐,必须经食堂炊事人员同意,严禁将食品带到办公室内用餐。

4、餐后将残渣剩菜倒入泔水桶内并将餐具清洗干净后放入碗柜。

企业管理制度 篇5

为了更好地做好公司的各项节能减耗工作,公司成立节能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一、节能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节能领导小组在组长组织下,领导企业的节能工作,实施企业能源管理的基本任务,统筹、综合、协调、管理企业的各项节能工作。

2、贯彻执行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节能方针政策、法规、标准,组织制定节能管理细则、节能目标和各种有关管理标准、制度并组织实施。

3、组织制定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

4、组织制定并实施规划,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计划及年度节能计划。

5、组织审定企业年度各类能源消耗指标和节能指标。

6、审定企业的重大节能成果和重大奖惩事宜。

7、检查企业的。各项节能工作。

8、组织召开节能工作例会,进行节能工作的计划、布置、检查、总结。

二、节能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节能主管部门为企业节能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是企业节约能源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部门,在企业节能领导小组、主管能源领导下,负责做好企业节能任务的综合和协调管理,督促、检查企业的各项节能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企业节能领导小组的决定,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节能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

3、具体开展企业的能源利用普查、能量平衡测试和能量审计。

4、具体组织编制企业节能规划、节能技改计划和年度节能计划并汇总入全厂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中。

5、参与审查企业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工程设计,确保工程设计内容具有明确和正确的节能评估,合理选用节能工艺、设备和材料,并协助工程管理部门,抓好节能工程竣工验收和效果鉴定工作。

6、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发、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总结交流节能技术和经验。组织广大职工开展节能合理化建议活动。

7、负责对企业各单位用能进行计量监督、统计监督和能源节约的巡回检查。

8、按月、季、年汇总各单位能源消耗报表并做好能耗分析,编写节能简报,节能工作总结和各种能源报表,建立节能管理技术档案。

9、根据企业节能奖惩制度,审核公司内各部门节能奖惩的依据,提出节能奖惩方案,报节能领导小组后实施。

10、协助人力资源部,组织节能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节能管理和技术素质。

三、班组节能员的主要职责。

1、组织各岗位正确使用能源,维护好耗能设备、器具、保温隔热设施和能源计量仪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反映到机动或计量部门,尽快消除隐患或故障。

2、组织各岗位及时准确地填写有关能源的原始记录和指示图表。

3、对违反能源管理制度和合理用能标准等现象,要及时制止,登记或向上级反映。

4、协助节能领导小组进行节能教育,开展节能合理化建议活动,总结交流、推广应用节能经验。

企业的管理制度 篇6

一、预算管理要点。

(一)预算部署。

集团公司总裁办根据总裁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于每年2月部署集团公司下年度++全年预算工作,集团公司财务部设计细化预算方案、表格,填报说明并下发各编报公司和部门。

(二)组织保障。

各编报公司要成立预算编制领导小组,总经理亲自挂帅,销售业务部门、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完成本公司或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三)编报范围。

集团公司范围内所有经营公司、内部核算考核部门、管理部门均应编制预算,包括各分公司及其下设经营网点和办事处、销售业务部门、各职能部门、运作机构等。

(四)编报方法。

编制预算采用上下结合、综合平衡方法,自上而下分解目标、明确任务,自下而上层层填报、逐级审核把关、汇总,最终进行综合平衡。

(五)预算审批。

集团公司财务部收集汇总总体预算,呈集团公司总裁办平衡论证、上报集团公司总裁批准,各基层公司或部门预算由各分公司平衡、论证、审批。

(六)预算控制。

各编报部门要发挥预算指导、约束作用,根据审批后的预算开展日常经营管理活动,集团公司根据各公司部门预算和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评价。

(七)编制原则。

1、必须考虑到逐步逼近集团公司发展中长期目标。

2、当年指标增长必须高于市场容量增长。

3、要保证自己增长要高于主要竞争对手增长。

4、在综合考虑投入前提下,利润增长必须高于费用增长。

5、要考虑人工成本占利润合适比例,保证具有竞争力人均创利水平。

二、预算内容。

(一)集团公司预算种类:集团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1、产品、商品盈利预算。

(1)集团公司主要产品、商品盈利预算表。

(2)集团公司主要产品、商品销售地区分布盈利预算表。

2、成本预算。

(1)集团公司主要产品、商品单位成本预算表。

(2)集团公司制造费用预算表。

(3)集团公司技术服务成本预算表。

3、期间费用预算。

(1)集团公司营业费用预算表。

(2)集团公司管理费用预算表(分公司填列)

(3)集团公司管理费用预算表(职能部门填列)

(4)集团公司科研开发成本预算表。

4、资本预算

(1)集团公司固定资产添置预算表。

(2)集团公司新项目投入预算表。

5、集团公司资金预算:现金流量预算表。

6、财务预算。

(1)集团公司损益预算表。

(2)集团公司资产负债预算表。

(3)集团公司经营指标预算表。

(二)各经营公司应编制预算表格式样(管理费用预算表同营业费用预算表)填表说明及要求。

1、分公司损益预算表:规划编制分公司全年损益状况。

(1)产品、商品销售收入:填列各产品、商品销售收入,考虑到各分公司现状,其产品、商品销售收入可以合填。

(2)对内销售收入填列本公司内不同销售业务部门之间内销收入。

(3)折扣销售填列给代理客户返点、奖励等金额。

(4)回佣收入填列从集团公司各销售业务部门取得销售返点、奖励金额。

(5)递延毛利:由于欠款销售,账面所反映而因未收款而没有真正事实毛利金额。

(6)预提奖励基金暂不填列。

(7)预提递延毛利准备金:递延毛利中,毛利金额为负金额部分毛利合计金额。

(8)对外销售净折扣折让:给零售客户购货折扣折让,一般情况该款项只允许客户继续购货使用。各分公司根据情况有发生则填列。

(9)上年数据根据前十一个月实际情况和三月预计情况之和填列。

2、分公司资产负债预算表。

规划编报公司全年平均资产,负债、权益结构及状况,填按各财年十二个月平均资产负债情况填列各项目。

3、分公司主要产品、商品销售方式构成预算表:反映各分公司内销、外销以及外销中代理,行业、零售分布情况。

(1)产品、商品类别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原则是同集团公司各销售业务部门经营产品、商品类别相同,主要产品、商品列示要达到预算损益表销售收入80%,剩余20%列入其他项目。

(2)集团内部销售:向其他分公司销售或返销集团公司。

(3)代理销售:产品、商品销往同公司签定代理协议或合同贸易性经营单位经济业务,一般需开具增值税发票。

(4)行业销售:产品、商品销往某行业或系统大用户,其购货目的是直接使用经济业务,一般购货金额、数量较大,次数较少,开具普通发票即可。

(5)进货额在100万元以上代理客户详细清单。清单内容为代理客户进货产品、商品名称、进货数量、进货金额。

4、分公司从集团公司主要产品、商品进货情况预算表。

体现分公司作为集团公司主销售渠道管理原则和产品、商品构成情况。

(1)分公司从集团公司进货包括从各地进货。

(2)产品、商品类别预算表。

(3)从集团公司取得返点、奖励金额等按上年各销售业务部门政策测算。

(4)进货金额数据为不含税金额。

(5)欠款规模金额为含税金额。

(6)填列数量、金额要考虑市场降价因素,保持其数据合理性。

5、分公司主要产品、商品盈利预算表:产品、商品类别预算表,主要反映主要产品、商品盈利水平和构成情况。

6、分公司营业费用预算表:主要反映销售业务部门费用开支水平。

(1)预算销售业务部门费用。

(2)预计人数为全年平均人数。

(3)表中各项目按表中填列说明项填列。

(4)预计不发生项目不填列。

7、管理费用预算表:主要反映职能部门费用开支水平。

(1)预算非销售业务部门(如财务部、商务部、总经办等)费用。

(2)预计人数为全年平均人数。

(3)表中各项目按表中填列说明项填列。

(4)预计不发生项目不填列。

8、分公司固定资产添置预算表:反映固定资产添置情况。

新添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在5000元以上,附详细清单,清单内容包括:名称、单价、数量、金额、用途。

9、分公司财务考核及经营指标预算表:主要反映考核经营指标情况。按表中计算公式填列。

企业管理制度 篇7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为了使本企业的员工了解并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员工素质,满足本企业现实业务和未来发展需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因为工作性质需要或晋升后任职新工作的需要,个人或部门推荐人员提出申请报送人力资源部审议,呈总经理审批后可参加外派培训,并依人力资源部及财务部管理制度办理外派培训手续。

第2章外派培训管理规定

第3条外派培训人员的资格

(1)参加外派学习的人员应首先满足外派项目对人员学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2)如无特殊批准,满足参加外派学习资格的`人员应为已在本企业工作一年以上、年度考核优秀、有意愿在本企业长期工作的员工。

第4条外派培训的内容

外派培训的内容包括由政府法令规定或由政府单位主办及核定的技术职业资格评定方面的培训本企业必需的特殊专业知识或技能培训、海内外参观和交流考察、mba(emba)进修培训、中高层经理的硕士或博士的学历培训等。

第5条本企业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于上一年度末提出外派培训计划并报总经理批准,下一年度的外派培训原则上按此计划严格执行。

第6条参加外派培训的员工应填写《员工培训申请表》,由人力资源部进行资格审查和核准;临时决定的外派项目,申请人须首先填写《外派培训申请表》,并经部门经理、人力资源经理和总经理审批后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7条企业统一支付每人平均外派培训费用5000元以上的培训,受训员工应与企业签订《培训协议》,双方签字后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执行。《培训协议》一式两份,受训员工和企业各执一份。工资待遇按协议规定执行。

第8条对无需签订培训合同的外派培训人员,培训期间应视其正常上班,薪金发放标准按本企业相关薪金制度执行。

第9条取得学历的培训,培训费用由员工先行支付。受训员工取得学位后,凭学位证书、毕业论文、学费发票可获得一定比例的学费报销,并为企业服务满一定期限(具体如下表所示)。未满服务期限约定的,需支付违约金,违约金计算方式是:未满期限的比例×报销金额×3。

学历培训报销一览表

取得学历学位报销学费比例服务期限

学士60%2年

硕士80%3年

博士100%约定

第10条参加外派培训的人员返回后,应于上班后五日内将培训教材、书籍、学习笔记、培训记录和资格证书等有关资料送交人力资源部审核,部分材料由人力资源部归档保管,其受训成绩也应当登记到《员工培训记录表》。如培训项目为海内外参观和考察,须提交《参观考察报告书》给人力资源部,供考核之用。

第11条参加外派培训的人员返回后,应提交参训报告,并将所学知识整理成册,有选择的列为培训教材,并担任相关讲座的讲师,将培训所学的知识、技能传授给相关人员。

第12条外派培训人员的费用须在返回后七个工作日内经本部门经理和主管副总批准、人力资源部和相关主管报销的部门审核后,办理报销手续。

第13条差旅费报销时,应先送人力资源部确定受训资料是否全部送回。人力资源部经过核查后,要在报销单据上注明,如未经人力资源部确认,财务部不予报销办理。

第14条取得学历的培训,一般于业务时间去学习,培训费用由员工先行支付。受训员工取得学位后,凭学位证书、毕业论文、学费发票可获得一定比例的学费报销,并为企业服务满一定期限。

第3章附则

第15条本制度呈报总经理审核批准后颁布实施。

第16条本制度中未尽事宜,可随时进行修改和增补,并呈报总经理审核批准后生效。

企业管理制度 篇8

1、凡进厂进行二级维护以上级别维修(含总成)的车辆,竣工出厂均需发放合格证。

2、车辆维护竣工合格证由厂总检验员签发。

3、总检验员应认真核对承修车辆的维修、检验(测)记录,并进行最终检验,确认车辆维修项目符合技术标准后,方可签发合格证。

4、合格证上应注明承修车辆进、出厂时间、车号、发动机号、车架号等相关信息。

5、合格证必须按顺序号签发,经加盖单位印章并由签发人签字后方为有效,存根归入维修档案。

6、不得对未经维修的`车辆或外单位维修车辆签发虚假合格证。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