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工作总结十篇
通过对“幼儿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解和学习有关文献,教师现在能够将数学教育活动与幼儿生活不同程度地结合,将幼儿的生活不同程度地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之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了数学教育的新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解决生活问题已成为了幼儿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
取得进步的地方:
老师们进一步理解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处处皆数学,所以,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求选材必须贴近幼儿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幼儿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学习数学。为幼儿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幼儿从实际出发,体验教学魅力。
教师不同程度地利用幼儿日常生活中含有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经验,使之为教学服务,使幼儿能更好地理解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注意观察,发现幼儿一日活动中有利幼儿数学发展的因素、情景时便进行随机教育,其结果是幼儿容易理解其中的数学概念。又如,孩子们发现车胎是圆的,很多房子的屋顶是斜的,幼儿园的玩具形状、颜色、大小不同,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有多有少,整理玩具时可按形状、颜色分类,散步时可说说花草的形状、颜色,户外活动可说说自己的所处位置,进餐时将碗、筷和勺一一对应,上下楼梯时数一数阶梯等等。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情景中获得到了数学知识和经验,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创设出真实、自然的生活情景,将数学目的渗透其中,这种情景将数学的计划性、目的性与幼儿生活融为一体,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学习。如什么时间上幼儿园?什么时间离园?玩具怎么归类?食品怎么分发?家里谁个子最高?班里清点人数有多少同伴没上幼儿园?怎么排队?等等。在生活中让幼儿时时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幼儿对数学感知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幼儿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内容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学会用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紧紧围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让一日生活充满数学教学。
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后,幼儿对数学活动的越来越感兴趣,特别是在数学区的各种游戏中,幼儿从一开始的幼儿盲目地操作或不愿操作,到后来数学区成为幼儿最喜欢、最爱去的区域,从中可以看出,数学区为孩子创设了自由活动的空间,能让孩子感到放松和愉快。
现阶段的幼儿活动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对有规则的的游戏比较感兴趣,爱玩这类的游戏,而数学区的游戏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是一种适合幼儿的游戏模式。我们利用每周不同的主题活动,开展各类游戏,使幼儿得到不同程度的能力的提升,并在各个领域渗透生活化数学,实现生活化数学与各游戏区的整合也有很多的研究价值。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了解幼儿,为幼儿提供感兴趣的材料。
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材料不仅能让幼儿明确数学源于生活本质,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在为幼儿准备操作材料时,有时感觉到了幼儿的厌烦情绪。但是自己这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善于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幼儿年龄偏小,有时很难体现。因此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充实教材,以增进幼儿的学习兴趣,成为我们数学教学的工作重点。幼儿园数学教育可以与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动、游戏和生活进行整合,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如在游戏中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学习加减法、比较高矮、长短、远近、快慢,区分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等,对物品进行分类,比较数量多少,购物时计算花了多少钱,生活中安排做事的顺序,春游时计划活动路线等,这些内容的整合使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更丰富了。
对这些生活中的内容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实际上是幼儿学习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和描述周围世界的过程,数学是抽象的,例如,14可以表示车牌号,也可以指鞋子的尺码,其实数字本身不具有实际意义,但当它与客观事物结合,便有了全新的含义。在幼儿眼中,以往他们看到的鞋子、汽车等具体事物,一旦与数字相连,就可能变成14路车、14码鞋子,习以为常的数字和生活中的事物就突然具有了新的含义,此时数学融入了他们的头脑,成为他们观察和思维的基本方式,幼儿以这种观察发现的方式感受着数学,这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我们在工作中做的还不是很到位,以后要在这些方面多做努力。有人说,幼儿学习数学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之中。但重要的是成人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这一途径,使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轻松获得简单的数学经验。因此,我认为每一节课,都应把生活内容引进课堂,让课堂教学生活化,整个学习过程更活泼、生动,充满生活气息,深化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从小就喜爱数学活动,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只有遵循了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这也是数学思想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真实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的乐趣。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数学的乐趣吧!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因为好习惯每天缠上一股,要不了多久就会牢不可破。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更是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以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所以孩子们重要的学习是在生活中。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孩子学习的课堂,包括幼儿一日“餐点”及“静息”也纳入了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一日活动皆为课程。幼儿午睡、来园、离园都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可往往会被我们忽视。我们往往只关注的是幼儿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幼儿的生活活动很少受到人们的真正关注。中国独生子女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智力开发,而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往往容易忽略,对幼儿生活活动的组织缺少方法,父母、祖父母包办代替多,孩子生活的技能差。
本着“幼儿园一日活动皆为课程”的理念,我们从本园幼儿实际出发,从20__年10月起开展了课题《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这个学期我们主要进行了幼儿午睡及入离园活动的研究。
晨间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重要的环节。所谓“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这个“晨”是每个人一天生活的开始,当孩子们早上醒来,身心处于预备阶段,入园后的第一个活动是晨间活动,晨间活动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一整天的生活和学习。合理地安排晨间活动,不仅可以使整整休息了一夜的幼儿肢体得以舒展,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同时通过活动还能调节孩子的情绪,激发他们的活力,促使幼儿心情愉快,精神百倍地去迎接一天的新生活,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并且,晨间活动的合理安排,可以使幼儿因为一夜休息而积存的旺盛精力得以宣泄,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育活动。因此,合理安排幼儿的晨间活动,提高晨间活动的实际质量尤为重要。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发现,很多孩子在入园、离园时,不能主动和家人道别,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时,声音很小,不主动;或眼不正视,没自信,或蛮横无理、任性撒野,教师对这些细小环节不是很注重。
在具体的研究活动中,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生活活动和课程相结合。
通过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我们转变了观念,统一了认识,我们深深体会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皆为课程”。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不仅关注到孩子的学习活动,更关注到孩子的生活活动,采用故事、儿歌等形式开展幼儿生活活动,使幼儿园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锻炼活动一体化。
这学期我们课题组老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吸收其它幼儿园在幼儿生活活动组织方面的成功经验,有好的方法和措施大家一起共享,一起讨论班里的个案,解决好个性问题,做好相关理论材料的收集工作,将我们的课题努力进行好。
例如: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一些幼儿在离园时,总是很难管理,我们就组织研讨,大家共想对策,组织了有离园的教育活动,编写了有关离园的儿歌,通过这些活动,幼儿离园时,能安静进行各自的活动,忙而不乱,很有秩序。
又如:在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上,把有关幼儿生活活动的内容安排进去,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加强研讨,并探讨有关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在小班、中班、大班生活活动内容各有侧重。如:小班:学习穿衣,学习自己独立睡午觉,学习自己大、小便。在组织策略方面,小班比较适合儿歌、故事法。
2、定期研讨。
课题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强大的理论基础之上,没有理论的引领,研究很难顺利开展。因此课题组明确分工,每月至少定期研讨一次,每次研讨都有专人负责。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力争解决。平时课题组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每周四、周五业务学习时间加强理论学习,丰富自己的底蕴。课题组每个成员轮流主持学习,让每一个成员都获得提高。一学期以来,我们已集中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幼儿常规教育面面观》、《幼儿午睡的组织与管理》、《幼儿入园活动的尝试》、《还离园活动一个精彩》
等理论专著。通过学习,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重要性。
3、问题与困惑
(一)在关注幼儿生活,把幼儿园幼儿生活活动的实施纳入课程,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幼儿自主、培养自理能力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把生活活动纳入课程,计划性不强,个别化教育效果还不明显,课题组成员研究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如何有系统地进行研究,如何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使教师成为研究型的教师,这是我们困惑的问题。
(二)在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内容,有效组织幼儿的入园、散步、午睡、喝水等环节方面,在今后要加强研讨,和全园教师分享成功经验,在下阶段,重点研究幼儿午睡、午餐环节,为幼儿创设良好氛围,减少不必要的消极等待现象,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家长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在孩子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方面、在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在下阶段,我们要有效利用家长资源,把家长看作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合作者,使我们的课题研究产生实效,使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成长,但是家长资源该如何利用,该如何转变部分家长的观念,这也是我们困惑的问题。
(四)我们课题的选题非常有现实意义,开展课题研究,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我们获得了很多,我们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着,我们渴望专家的引领和指导。
在学校领导和总课题组的关心指导下,我组美术课题工作以“发展学生想象力”为核心,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倡导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参与美术文化传承、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美术教育理念。在本学期开展的课题工作中,我们努力学习新课标精神,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转变教育观念,理清思路,进入新的课程环境中去认识美术教学,站在新的教师角色位置感受新课程给教师与学生带来的创造和发展空间,在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现将这学期课题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把握教改动向,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作为课题组长,我积极组织开展每月的教研活动,收集各种资料和图片,认真做好体会和收获的记载。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教改动态,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对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寻找新的理解和追求,并在教学中把这些理念落实到课题实践中。从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修养。
2、强化集体备课,协同攻关本学期我们不断加强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备课组活动,实现资源互补,优化组合,一改过去单打独战、各自为教的局面,通过几教几评和听课评课制度,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邹小琴的《刻纸》和我的《美丽的叶子》等美术开放课获得好评。从而有效地营造了课内课外的教研气氛,增强教师教学水平。为课题的实施奠定基础。
3、开展课题实践,在美术课堂上渗透多元互动的有效性研究我们认真抓好课堂教学,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他们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实现创造性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让美术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生活,鼓励学生对各种材料、工具的特性进行尝试和探索,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
4、开展美术兴趣小组,积极进行展示老师每周组织开展三次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作能力、欣赏能力。“六一”期间,并将学生绘画手工作品展示在校园,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习兴趣。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起到非常好的交流互动作用。
存在问题:
不善于总结经验,在教学工作中,有许多好经验,好方法,应该认真总结形成文字材料。
今后,我们将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为学校的教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秋去冬来,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课题实验期末总结。我们课题实验班在总课题组王冰教授的组织领导下,在我园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指导下,通过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预期的科研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在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中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而极有收获的学期!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专项任务为突破口,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总课题组在20xx年7月的苏州“中班工作总结,大班课题开题”会议上提出了:坚持“一个模版,十大结构”的主题探究教育活动设计原则,继续实践预设与生成的弹性课程方案。并在小组会议上明确落实了以“民族服饰”为我园课题组的必选专项研究任务。我们在接到任务后,以各种方法收集、查阅了与民族服饰有关的资料和物品,并为主题的顺利开展做了相关的环境布置和发放调查问卷等铺垫工作,幼儿园教研工作总结《课题实验期末总结》。我们课题组的三位老师坚持以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协商讨论,寻求最好的活动实施方案,及时总结活动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使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在主题活动中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发展。
20xx年11月30日,我们根据科研的具体要求,按时向总课题组提交了必选专项任务中三个不同年龄班以“民族服饰”为主题的整合式探究活动设计方案、实施过程记录及实验数据和效果分析的所有有关文本和多媒体课件。这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小班的《汉族幼儿服饰》、中班的《美丽的苗族服饰》和大班的《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
20xx年12月13日,在南宁军区幼儿园的“大班研究任务阶段性汇报”的小组会议上,总课题组的王冰教授提出了“以一个具体主题为中心展开的三年网络整合式研究”的新科研要求,我们根据班上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预设生成了“以汽车为切入点,交通工具为中心”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班级进行纵向螺旋递进式生态主题探究活动。我们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三位老师齐心协力,相继完成了小班《我爱小汽车》中班《陆地上的交通工具》和大班《交通总动员》三个自选专项任务。
xx年9月我园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幼儿园阅览室的创设与使用促进儿童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子课题的研究工作,作为分享阅读实验园,我们深入学习分享阅读先进的教育理念,依托幼儿园阅览室的创设与使用在促进儿童自主阅读能力发展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本学期,我园课题组教师共同努力,围绕幼儿园阅览室的创设与使用,促进儿童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进行了多次专题调研。在课题负责人的王燕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题组活动,广泛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现将课题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课题开题以来的研究情况
9月初,课题组即按实验方案拟出的实验阶段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着手开展有关的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组建研究团队
本课题由园长亲自挂帅,副园长、教研组长、保教主任为核心,一线教学骨干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小组。他们都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更好地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2、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1)制定课题工作会议制度。
(2)制定阅览室管理制度、阅览室阅读制度。
(3)制定课题研究资料的管理制度。
(4)制定课题组成员分工与合作制度,提高工作效度。
3、开展扎实的课题实施工作
(1)为了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从多方面(廊道、墙面、靠垫、书袋书架摆设、标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温馨、舒适、优雅的阅读环境。
(2)收集图书。采取幼儿园购置一点,家长、幼儿、老师各搜集一点的办法,搜集整理了大量的书籍供大家参阅。
幼儿读物(从图书的功能来看、从内容的体裁来看、从主题来看、从图书的风格形式来看、从图书与教学主题的联系来看,应遵循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难度适宜的图书这一原则。)
幼儿分享阅读读本(含大、中、小班的分享阅读的读本)。
教师读物(幼儿教育、教师博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类、百科全书等)
家长读物(育儿经验、教育理念指导、父母必读、幼儿食谱等)
亲子读物(亲子周刊等)
对参加分享阅读幼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目前幼儿及家长阅读情况。
(3)观察幼儿在分享阅读课程中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求知欲望,利用幼儿读书卡来记录幼儿的真实表现。(附:读书纪录表)
并分别针对参与分享阅读的幼儿和未参与分享阅读的幼儿进行纪录,以做参考数据。
(4)为了培养幼儿建立起一定生活规则意识,逐渐行成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在阅览室建立了“图书小医院”幼儿可以随时利用修补工具为损坏的图书进行修补。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展示分享阅读的教学活动。
(6)开展期末“阅读之星”的评选活动。
(7)教师做好各班课题总结,并收集好一些相关的影像资料。
二、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本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孩子的变化: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自主阅读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够获得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阅读经验。
2、家长的参与,营造了亲密、信赖、和谐的氛围。
3、课题研究工作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存在问题:
1、阅览室的使用上,每月安排家长阅读的时间过少。
2、课题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3、非分享阅读班的幼儿兴趣与求知欲望不是很浓厚。
努力方向:
1、探索多元化的阅读形式,利用情境感染、环境浸泡、欣赏阅读等方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将阅览室的制度继续完善。
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回顾近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感到,在课题指导王燕老师的关心指导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的研究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制定下一步工作的计划,使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下去,更好地促进孩子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作文教学困扰着语文课堂:学生才思枯竭,怕写作文;老师翻阅千篇一律的作文,索然无味,作文教学走进了一个死胡同。究其原因,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写作公式化、简单化,从而造成学生思维土壤的沙漠化。这种僵死的教学模式泯灭了学生灵感的火花,扼杀了学生思维的活力,失去了作文教学的本来面目。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民族的创新水平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了作文教学必由之路。
时光如流水,转眼我校 “创新作文”课题研究已有两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各位课题研究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工作,逐渐摸着了一些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活起来,新起来的门道,现将本人两年的实验工作进行阶段小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教育科研的首要条件,也是课题研究的关键。因此,我特别注重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课题开题伊始,我定期参加课题组教师学习总课题组的搜集到的关于创新作文教学的最新资料、新课程标准与课题相关的文章,观看教学录像,通过学习,转变了观念。此外,我们还要求课题组成员自学业务理论,在课题组集中学习时进行交流,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积极参与课题教研,提高业务。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学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两年来,通过倾听外出学习老师的报告,我不断汲取新鲜血液,为课题实验寻找理论依据。另外,我还积极参加在本校和兄弟学校二中组织的课题研讨,听了一些质量较高的创新作文观摩课。每个学年,我都精心准备,上一节创新作文汇报课,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达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的目的。
三、认真做好“五个一”工作。
为提高老师教学教研能力,学校课题组要求每位实验教师每个学期上一节研讨课,交一份优秀作文课教案(或案例)、一份教学反思、写一份实验工作总结、写一篇论文。本人每个学期都能积极完成,其中,论文《观察与写好记叙文同行》、《调动多种感官,增强作文能力》获全国一等奖、《写活人物,细处传神》获全国二等奖。汇报课《告别童年》得到校领导与同事一致好评。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又接近尾声,其实,本学期的时间很短,也难怪不知不觉就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绩。下面就简单的小结本学期的课题工作。
一、制订计划,加强落实
开学初,根据学校课题组计划制定个人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并在工作中围绕本学期“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落实。并取得很好的成绩,本学期是课题研究的中心阶段,课题研究成果,已经初见弥端。
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本期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首先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理论学习,本学期我校理论集中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使我们的课题研究有知识支柱,使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认识到课题研究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
三、本学期课题研究成果
本学起初,我校进行了五个课题的研究,并在研究中有针对性的加以总结。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工作:
1、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2、每月按时参加学校的课题集中研究学习,并认真撰写学习笔记。
3、跟踪观察学生个案,并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课堂和课后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每月都在详细做好观察笔录。
4、每月及时把科研进展情况和个案分析进行总结在课余和休息时间,以便课题组老师们共同探讨,互相学习沟通。
四、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开始,我能积极参与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本学期,课题组进行了说课评课活动,在每次的活动中,我都能认真学习、记录,和课题组的老师座谈,交流,并把评课意见上传到个人博客上。在评课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学到很多新的理念。本人虽只是课题组组员,但能够按时参加课题组活动,并按时完成为课题组任务,每月参加一次小组会议,积极发言,并在月末及时上交课题组各项资料。
本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在今后的研究中也会遇到的困难和艰辛,但我们坚信,凭着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在以后的研究中一定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
城关镇解放小学
何建红
20xx、6
在课题《幼儿游戏中农村资源的有效挖掘》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科教兴园,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体中班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实践,使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它还是一只羽翼未丰,举步蹒跚的丑小鸭,但毕竟使教师和幼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了预定的阶段性目标。
在研究课程、研读孩子的历程中,我时时为孩子的创造感到惊讶和感动和快乐。在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在课题的研究活动中让我学到了很多,我和课题的研究的亲密接触使我对快乐又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课题研究开展两年来,教师教育教学的知识信息扩大了,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自身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每一位幼儿有了更细致的了解,和孩子们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我们的教育观念有很大改变,我们更理解:最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孩子能感觉自己的成就,体验快乐,也让我们教师自己在工作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体现幼儿成就的快乐,促进教师的快乐。对幼儿好的行为或表现给予肯定,赞赏和鼓励,使幼儿能够更有信心,更积极地做好事情,完成任务。在本学期的课题活动中,我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我要严格遵守研究制度,认真执行研究计划,和课题组各成员相互协作,相互学习,为推动课题的研究进程尽自己的力量。
(2)我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教研,变“要我教研”为“我要教研”。
(3)在课题研究的各项活动中,积极面对开展的业务学习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常规课展示活动中,积极发言,踊跃探讨,将研究真正落实到课堂上。
(4)面对课题实验中的有些困惑,恳请领导、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
孩子的发展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把视眼转向孩子,将孩子的发展、需求作为教材选择的依据。我们关注了每个孩子,关注了孩子们发展的每一个寻常时刻,分析了形成某些行为的内在因素,孩子才能真正在各种活动中积极体验活动的快乐、成就的快乐,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需要,才能真正为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增添生命活力。
总之,我认为想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教师,无论从自身生命价值的呈现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都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追求,不断得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课题研究活动就是一个良好的平台。
自20xx年2月至今,我校开展“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人文关怀的实践研究”已经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本学期,我们仍处在实施阶段。为了研究工作能在下一学期更加有效地开展、实施,现对课题研究情况做以下小结:
一、学研同步前行。
理论学习是课题研究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积极查找和学习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书籍、论文,并对那些感触颇深,印象深刻的段落进行摘录。尤其加强对《走进心灵》、《人民教育》、《班主任工作漫谈》等著作的学习,其中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和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班主任艺术研究获得了新的感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此外,助理室及课题组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书籍或篇目给老师们阅读;定期或不定期播放教育名师、优秀班主任的讲座等影像资料;邀请班主任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倡导老师们积极参与网络教研,在网络中寻求专家的专业引领,寻找同伴间的教研支持;不定期选派老师外出学习培训,而后利用教师会时间,请他们汇报学习心得,使得人人共享培训、学习成果。
二、搭建交流平台。
1、每月组织开展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我们将我校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作为宝贵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让这些老师介绍自己的经验和体会,畅谈班主任工作的苦与乐,共同探讨班主任工作中人文关怀的点滴经验,探讨如何改进教育方法。通过交流,使青年班主任懂得,优秀班主任成长的动力来自于"五心"――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关心,来自于对工作的热情,来自于对事业的追求,来自于心甘情愿的奉献,从而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学会反思,逐渐成熟起来。在彼此的带动下,班主任积极探索,形成自己班级的教育教学特色。
2、每月组织班队活动研讨。
班队活动课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一次精心设计的班队活动所起的作用远胜于一百次空洞的说教。为促使班主任老师精心设计好班队活动课,我们组织全体班主任在校内开展班队活动观摩与研讨活动。主题由承担活动的班主任老师自主拟订,要求结合研究课题,立足学校德育工作。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着统一校服,向全校班主任老师公开展示。活动中,每人认真填写“班队课听课记录表”,活动后,结合刚才的呈现加入自己的思考,在“评议”一栏中写下自己宝贵的看法。
这样的活动,引起了班主任老师对班队课的重视,提高了班队课的实效性,也给学生带来了难忘的经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3、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广。以校园网、校报、校教科研信息等为校级阵地,为广大教师提供发表自己文章的交流自己科研成果的平台。以校园网络平台为窗口,进一步鼓励每位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论文等,并积极发送至“博客”,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教育资源的共享,营造乐于探索教育科研的浓郁氛围。本学期,我们与学校总部合作编印校报4期,校教科研信息5期,小学部教科研信息4期。进行了校级教科研论文随笔、案例评比,评选出一批优秀论文,并把优秀论文推荐到报刊发表、参加校级以上论文评比。一学期来,教师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获奖文章xx篇,学生发表文章、竞赛获奖xx人次。此外,还组织评比班主任优秀手记,并结集编印《走进心灵》教育叙事集。
三、课题研究所得
1、丰富认识。
2、喜得荣誉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倾情投入,群策群力,潜心钻研,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教师文章获奖发表情况
四、科研存在问题:
1、教师素质发展不均。课题组的成员中,大多数的教师能积极进行课题研究,积极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但也有一些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需进一步的提升,导致在课题研究中常常处于被动的局面;
2、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还跟不上研究实践的需要,影响了研究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从上至下重视理论学习,重视班主任专业化教育的普及与指导,从而使人文理念自然地融入到课题研究中。
3、子课题研究进度不一。
五、课题探索方向
我们的研究不会因眼前所取得的一点成效而止步不前,相反地,我们只把其视为一个季节的劳动收成。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我们仍将携手与共,共同“耕作”,期待下一个丰收季节的到来!以下是我们预设的探索方向:
1、加强培训,不断完善自身。
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本课题组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将多听教育行家的讲座、课堂教学,多组织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使全体老师都能受益,使课题实验更有利地开展。
2、根据自己在实验中的经验得失,积极撰写叙事研究和案例分析及时进行课题研究反思。
3、探索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些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发现、探讨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使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我们的课题实验将更有成效。
我校于20xx年6月提交申报了课题《教师教学方式创新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研究》的教育研究课题,20xx年6月获商州区教研室批准立项。
本课题获批准立项以来,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及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已具体实施了半年多。下面就这一课题在第一阶段(20xx年)的实践研究作一简要小结:
一、组建课题组:
学校成立了以田岗会校长为组长,担任课题负责人,组员包括三位高级教师王银良、陈育红、张建运,各学科骨干教师闵立立、房坤、王涛、郭芳萍、武燕妮、郭运良、周方等共13人的课题组。
二、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农村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实践问题:农村教育是一个平台,如何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四、课题的研究措施
1、采用理论学习深刻研究课题。指导全校教师通过自学、讨论、写读书笔记、举行新课程改革专题报告会等形式,要求教师自觉学习《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中国教育报》、《陕西教育》等理论书籍,提升了全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理论素养,初步改进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
在该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形成适应新课改的`培训理念:
①理论自修;
②专家讲座;
③外出进修;
④学校讲座;
⑤骨干推动。
2、采用课堂观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在一定教学理念、结构和组织氛围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所表现的组织、言行等行为方式,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受教学目标、教师职业准则、教学管理规范和学生学习情况制约,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周期性和个性色彩,课题组初步认识到根本制约和区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它主导教师教学行为方向,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行为选择和行为组织,因此,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必须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支撑;二是课堂教学结构。改善课堂教学行为须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为前提,课堂教学结构是架设在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桥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必然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变革,进而优化教学行为。
通过课堂观察,初步提炼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六大策略,即教学反思策略、案例分析策略、校本教研策略、校本培训策略、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科研推动策略。
3、调查问卷与分析,实践研究活动推进有序。课题组在本阶段开展了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为课题正式研究打下了基础。
各学科主研人员围绕学科子课题在教研组内组织进行了该学科课堂教学行为现状与对策研讨会,通过教研组讨论交流反思,为该课题的有效性研究提供了素材。
4、回顾经验及时总结。
本阶段,围绕课题研究任务,我校开展了校内培训会、教研会,每次会议有研讨主题、研讨方式,并提出了操作性强、具体落实的研究措施和做法,及时总结经验,为课题研究活动指明了方向,拓展了本课题研究的内涵,提升了学校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效果
⑴全校教师提高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创新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全校教师的共识。
⑵全校教师通过课题带动,对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人人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关注课堂,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⑶全校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有效的校本培训与学习、校本教研充满了期待,为该课题第二阶段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五、总结与反思
在本阶段对于“教师教学方式创新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研究”的校本培训理念、原则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改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形成了一些肤浅的成果。但是,课题组对于该课题校本培训的理念、原则的研究尚显得宽泛和肤浅,对校本培训的内容缺乏明细的计划性,对教师校本培训的有效方式途径还很模糊,对课题研究的全员参与,对校本培训的激励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的构建以及对校本培训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困难很大,只有随着研究活动的深入,逐步理清研究思路,改善研究品质,有序推进,收敛模式。
经过课题组的总结反思,为本课题第二阶段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