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告一段落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后,我们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了更多的进步,来为这一年的工作写一份工作总结吧。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工作总结的开头该怎么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阶段性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XX年底,教育部办公厅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中,我校被评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这份殊荣给了我们肖东一小更大的鼓舞。我校是浙江省首批艺术特色学校,是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这是我校开展艺术教育、创学校特色文化校园的又一大成就。这份殊荣的获得给我们的艺术教育带来了更大的信心、更广阔的前景。两年来,我校抓住机会大胆创新,力争在全面加特色上,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教育作为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纳入艺术课程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中,努力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一、传承环境有“声”有“色”
为了让学生能更多的了解姚剧、接近姚剧、亲近姚剧,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搭建多种平台,两年中我们不断拓展环境宣传的力度,积极营造“姚剧进校园”的艺术氛围,从“声”“色”方面发挥环境育人润物无声的作用。
从“声”上,我们在学校的网站上,除了专门开辟一块姚剧栏目作姚剧的知识介绍外,在网站上增加为了我校学生表演的姚剧视频,还有学校姚剧小明星各自的视频唱段;学校还利用校园音响系统,把经典姚剧唱段作为午间音乐播放;在每周的“校园之声”、“红领巾广播台”中专门开辟了一块学生才艺展示,展示各班的优秀学生的姚剧演唱;另外在上学期中专门邀请了本校毕业在余姚姚剧团实习的陈伶杰、周涛、芦熠文、李文浩等几位学生来母校登台演出,使在校学生从他们的优美唱段中感染到榜样的力量,享受姚剧的魅力,对姚剧产生喜爱之情,接受心灵的熏陶,又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从“色”上,学校在教学楼的一个楼道上,挂满了“姚剧特长生”的照片;在教学楼二楼的大厅,开辟了一堵冠军墙,把在宁波市级以上的各种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学生和考上艺术学校的学生照片挂在此墙上。时刻激励学生要学有所长,为校争光。学校的宣传窗、教学走廊、礼堂、室内体育馆、音乐等教室发挥着“墙文化”的宣传作用,刊出有关艺术教育活动照片,有“十佳小明星”的合影,有北大舞台才艺展示等的特写镜头,尤其是把个别姚剧“小明星”的大幅写真照挂到教学楼的走廊上:韩红身着戏装的形象让孩子们羡慕;沈贝贝手捧“全国十佳奖”奖杯接受记者的采访让同学们咂舌;黄垚增与越剧王子赵志刚、央视主持人白燕升、美国戏迷威廉等名人一起的合影让小戏迷们向往…而且每学期、每学年的宣传布置无论从内容、形式、时间、呈现方式都有不同的变化,以引起孩子们的好奇与兴趣:如这学期一开学学校的宣传窗就刊出了姚剧兴趣小组在暑假的活动剪影,今年暑假里我校还开辟了操场墙加强姚剧传承的力度、、、、这些既为学校增添文化氛围,也对喜欢戏曲的学生产生激励作用。
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的引导,鼓舞着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着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吸引着学生,将姚剧传承的种子埋在了全体学生的心里。
二、传承活动有“血”有“肉”
1、课堂活动为传承奠基
为了使这朵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奇葩在校园绽放得更加灿烂,成为一道有特色的亮丽风景,课堂成了“姚剧进校园”普及并实施艺术教育的主阵地。为了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小学生学姚剧》,安排三年级以上每班每两周一节姚剧课,面向全体,扎实普及,创设校园内唱姚剧、学做人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初步了解姚剧的发展情况,了解余姚的民风民俗,激发学生学习姚剧的兴趣。为了给学生提供一种快捷的途径,缩短了学生摸索的时间。我们采用了“赏—念—学—唱—演—编”的基本教学框架。通过听、看、唱、学、奏等形式来感知姚剧的曲调,体会姚剧的演唱特色,体验姚剧的表演风格,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爱乡情怀,酷爱戏曲艺术的兴趣,继承家乡戏曲的能力,从而达到保护地方的非物质文化的目的。
2、社团活动为传承加力
社团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交汇点,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拓展他们的兴趣和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人格在活动中得以雕塑。为了提高和扩大姚剧进校园的影响和效果,学校针对学生对姚剧喜爱程度及艺术表现力,成立了姚剧兴趣小组,利用晨间和课外活动时间由本校教师进行唱腔指导,利用周六假日邀请余姚姚剧演员以及沈守良、王育红等姚剧名家来校指导表演,吸引了很多同学加入社团活动。
3、竞赛活动为传承添彩
开展多彩的竞赛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等的优秀品质,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人团结、合作、尽职尽责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
镜头一:20XX年5月27日下午,在校园的体艺馆中隆重举行“姚剧大奖赛”活动,并举行“20xx年姚剧特长生”的评比活动,由国家一级演员沈守良、寿建立等姚剧名家担任评委。经过前期的班级初选,有60多位同学进行了报名,经过学校第一轮的预赛,本次活动向我们展示的是进入决赛的23名同学。在活动中,小选手们个个斗志昂扬,放开了最美的歌喉,激发了最饱满的热情,在比赛中赛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使自己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镜头二:20XX年7月15日,在宁波白云儿童艺术剧场,40名从全宁波市68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的150余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的选手相继登场,为由宁波市文联和宁波市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宁波市第三届“相约梨园”校园戏曲大赛总决赛奉献了高水平的'对决。这次活动肖东一小选派了7位学生报名参加,从预赛、复赛到最后的决赛,肖东一小的学生给在场观众、戏友,留下了很好的影响。点评老师均给予较高的评价,甬剧名家沃幸康老师还打趣地说,姚剧唱那么好了就直接来我们甬剧团算了。最后5位学生参加了决赛,并获得了2金1银2铜和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在颁奖晚会上,金奖获得者诸慧栋同学再次演唱新编姚剧唱段《买年货》,他那自然流畅、口齿清晰、韵味纯真的清唱,较好地唱出了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生活的那种无奈和窘态,引得了台下观众爽朗的笑声和热情的掌声。韩祺玄和张赵鑫虽然只得了银奖和铜奖,但他们的表演让专家老师眼前一亮,评价他们就是姚剧未来,晚会上再次让他俩搭档表演《双推磨》,征服了全场观众。
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竞赛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展现自己的风采,提高自己的能力,达到传承与宣传的效果。
4、汇报活动让传承绽放
保护传统的姚剧,仅仅囿于校园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在姚剧走进学生家庭的基础上使之迈向社会,做出了为社会服务的尝试:上街宣传、到社区去、参加比赛、到兄弟学校去等活动宣传、弘扬了姚剧文化,也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镜头一:20XX年8月13日上午,因中国关工委教育发展中心的邀请,带着《双推磨》选段和表演唱《姚江水,长又长》两个节目,参加了在首都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校园文化艺术节,同学们正在表演姚剧《姚江水长又长》。随着那优美流畅的姚剧音乐的进行,背景大屏幕上带来的是余姚美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景观、丰富的名优特产和人们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画面。同学们充满深情、形象生动的表演,把文献名邦、山水城市、幸福城市诗意般地呈现给了观众,也征服了评委。肖东一小以独有的地方戏曲艺术节目,在舞蹈节目居多的艺术活动展演中脱颖而出,两个节目双双获得表演金奖。
镜头二:20XX年8月10日到14日,应中国关工委教育发展中心、中国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全国校园文化艺术节组委会等单位的邀请,肖东一小学生赴香港参加了“首届‘我的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香港文艺会演。”8月13日,在香港新界西贡社区中心礼堂里,肖东一小的同学们表演了姚剧情景剧《阳光雨露沐春蕾》。节目故事讲的是发生在余姚城区一个患白血病的孩子历经多年,战胜病魔,品学兼优,感恩图报,立志成才的真实故事。这个节目用叙事的方式,给我们带来了要珍惜生命、挖掘潜能、回报社会的正能量,唱响了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努力的主旋律。节目紧扣活动主题,姚剧曲调优美,孩子唱腔纯真,博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高度评价。
肖东一小的孩子们有很多的梦想,要把姚剧唱到全国、全世界的各个地方,把我们的家乡戏———姚剧传遍全国各地。继前年去北京表演姚剧之后,今年又去了香港演出,他们的梦想正一步一步地在实现。
在过去的两年中,肖东一小姚剧社团的同学们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多次为广大村民、居民和企业职工表演姚剧节目。他们认真并赋有童真的表演赢得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为弘扬地方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传承效果有“花”有“果”
两年来,姚剧犹如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两岸郁郁葱葱,花果飘香。在这儿,姚剧传承的种子有了萌芽,有了开花,有了结果,有了收获,有了超越,呈现出满园春色的局面。
镜头一:20XX年5月29日,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文化馆承办的余姚市首届超级戏迷大赛中,来自余姚市21个乡镇、街道,以及专程从慈溪、上虞、金华等地区闻讯而来的共280组选手登台亮相,我校的陈红烨同学获个人组银奖,俞庆庆、杨燏斌同学获团体金奖。另外参加总决赛的所有选手和参加颁奖典礼的入围奖选手都将聘为余姚市文化馆戏曲团队签约戏曲演员,并颁发聘书。
镜头二:20XX年10月25日,肖东一小的姚剧兴趣小组成员又参加了在慈溪举行的余慈地区的姚剧大奖赛,同样获得了丰硕的成果,7位学生包揽了青少年组的金、银、铜牌,在肖东一小这块姚剧传承基地上又增添了更多的光环。
镜头三:20XX年5月,诸慧栋、李梦凡两学生,经余姚市戏剧家协会推荐,参加了第十七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评选活动。最终经过表演录像评比,两生双双获浙江省戏曲小梅花评选二等奖,两位同学唱姚剧参加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的评比开了余姚的先河。
镜头四:20XX年暑假,在宁波市青少年中华才艺“未来之星”首届评选活动中,我校学生李梦凡通过专家的评审和现场决赛,最终获得戏曲组第一名,被评为宁波市首批“未来之星”。
肖东一小那些唱姚剧的孩子们,在近两年里参加了省、市乃至全国的戏曲比赛和艺术展演活动,不仅获得了优异成绩,而且唱响了具有古老神韵的余姚腔,传递了幸福城市的正能量,展示了肖东一小的教育品牌,唱出了学生心中的自信与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的姚剧进校园活动,发现和培养了不少孩子的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也挖掘和提高了孩子们艺术表现力。继陈伶杰等四位学生考上余姚艺术剧院的姚剧团之后,又有冯碧莹、张泽芳、孙红艳、俞庆庆、王肖龙、胡佳莹、韩金涛等同学,考上宁波、嵊州、绍兴、浙江等艺术学校,分别学习越剧、绍剧和昆曲,为艺术院校输送了优秀的戏曲苗子,也为传承和繁荣祖国的戏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校开展姚剧校园活动已有10个年头了,学校已探索出一套地方戏曲进校园的成功经验与模式。《小学生学姚剧》获得了“省非遗校本课程”一等奖;关于姚剧传承基地建设的经验文章分别入编《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丛》和《浙江特色学校风采》。《浙江教育在线》上也挂出了学校“传承姚剧,特色立校”的经验介绍。《余姚日报》用大篇幅介绍我校“校园里,姚剧声声”。20xx年学校分别接到宁波市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的邀请,参加了宁波市和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经验交流会,学校关于姚剧传承基地建设的经验均在会上作了书面交流,徐百昂老师荣获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先进个人。
随着“姚剧进校园”活动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传承经验的不断积累,信心百倍、永不满足的肖东一小一定会学校将更重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的作用,成为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优秀文化人才的重要阵地和示范“窗口”。
从竞选班助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星期了,无论是竞选前的准备还是正式成为一名班助这期间的工作,我只想说,我的热情有增无减。
班助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面临着新身份的考验,期待使我跃跃欲试,新的体验让我不断刷新自己对班助的认知。通过这段时间正式的担任,我觉得作为一名班助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最最重要的是责任。事无巨细,统统亲力亲为。在正式的迎新前,我们几个班助都受到了班助的迎新培训,从迎接新生报道到报道资料的审核,宿舍的入住以及各种问题的解答,突发事件的应对,我们都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军训服以及被褥的发放也很考验责任的细致程度。一套一套的清点,一遍一遍的核实,每次上楼下楼累的不行的时候,内心总是叫嚣着,但是真正清点工作开始时,注意力也随之集中,绝不敢怠慢。
最重要的是听指挥。新生军训期间,是新鲜感最为强烈的时期,大学生活怎样,大学怎样,这些都是未知的。军训又是一个军事化锻炼的过程,约束和教条是最为明显的特征,所以听指挥就尤为重要。新生初来乍到,到处都是他们没有涉及的领域,学院的适时规范就为他们大一一年的作风与行为习惯做了保障。再次,听指挥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守时。遵守时间在致学严谨,办事认真的国人眼里,自古是中华美德。所以遵守时间安排也是我衡量新生表现的重要条件之一。
其次便是勤快,杜绝懒散。新生军训期间对我们班助最大的考验便是早起晚归。作为一个懒癌重症患者,这绝对是一个挑战。五点十分起来洗漱,带队,六点四十带回,吃饭,七点四十带队,十二点带回,下午带队,晚上听讲座、报告带队,九点左右带回。较上一年与我们的班助分居宏业北苑,今年与新生同住宏业大概是最好的消息了。减少了工作量的同时,也增大了工作量。我们对新生寝室的可控力更大,所以检查更为频繁,要求更为严格。我们的三个新生女寝,偶有出现在不合格名单上。
最后便是打成一片和学姐的威严。我的年龄尚小,比新生班级的一半要小,四分之一同岁,四分之一要大。所以跟他们也更融洽,很快就能打成一片,交流起来基本无等级无障碍,他们的疑难也能很放心的告诉我,好为他们解答。但是……!学姐要有的威严还是要有的,不然在行动力上很难使他们信服并且无法让他们好好听指挥。这样会妨碍到以后的班级建设。所以该板起面孔的时候还是要板起面孔,太好的脾气只会害了他们。
写到最后,军训也要拉下帷幕,我们和新生的接触,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当我们哈气连天睡眼惺忪的跟队过去,学妹问了我们,你们累吗,后悔吗。我们班助私下也讨论过,后悔吗,累吗。我只想说,我只后悔面试竞选时没有表现的更好。仅此而已。我想当班助是大一时的梦。接到通过消息时我的舍友都说真好你如愿以偿了吧。班助是一种传承,昨天照相,我站在班助的位置,恍恍惚惚,我们大一照相时,我又站在哪呢?
比起班助,我觉得迎新志愿者的称号也是不错,志愿者本就不求回报,甘之如饴。之后的将来,更多人与我为列,与新生同在。
教育局党委《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争做桃乡育人先锋”活动的实施方案》下发以后,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先后召开党支部会、党员会、全体教师会认真学习,并且根据根据局党委的活动方案,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自己的《活动方案》,成立了以校长、党支部书记张建民同志为组长的、分管政教的副校长武甲军同志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我们认为此项活动“功在当今,利在万代”,所以把创先争优活动,从党员队伍,扩大至全校教师,使每一个人,都能立足本职,争先创优。为加强上下交流,采用了支部成员包级部的方式,方便了教师和领导小组的联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总结、交流活动中的经验、教训,为做好下一步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每周研究创先争优工作的会议,均有张建民校长主持,在活动中张校长始终走在教师的前列。
领导带了头,群众有劲头。在校党支部、校委会成员的带动下,全校掀起了创先争优的热潮,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岗位,纷纷制定自己创先争优的目标,并制定了创先争优的具体措施;学校把教师的这些材料张贴公示,时刻提醒每一位教师牢记自己的目标。
在认真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我校重点抓了计划的落实,首先从创建平安校园抓起,因为大家认识到,不能给师生创造一个平安祥和的生活、学习环境,其他的都无从谈起,所以制定了副校长带班制,中层干部轮流值班(,就是,每天有一名副校长在传达室带班,具体负责检查值班(员是否到位、值班(否负责,每天除传达人员靠上值班(,还配备四名中层干部,全天值班(值班(部自觉地在值班(“争先创优”,有效的杜绝了学校周边伤害事故的发生。
同时,学校还在管理的精细化上“争先创优”,最成功的要数候课制和教师日志的书写,候课制,使教师、学生能在物质上、心理上充分的做好课前准备,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良好基础;而《工作日志》的建立,有利于教师及时的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做好以后的工作,还能有效的激励教师开创性的开展各项工作。
学校还制定了《备课作业检查细则》,为激励教师在备课作业中创新争先,还特设了创新加分制度,使教师的备课作业在规定的范围内,百花齐放,特色纷呈。
全体教师在“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中“争先创优”。全校教师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采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家访,在家访中创先争优,*******员明秋丽老师在家访的时候,发现很多时候家长会迫不及待的问很多自己孩子的问题,有时候会令我们无从回答。所以在家访的时候,要对孩子各个方面的情况都掌握,这样才会使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被教师看重,从而理解并支持我们,让家访工作收到明显的效果。有一次他到刘彩凤家中去,发现她妈妈是神经病,爸爸也年过六旬,家境很不好。她爸爸问孩子在学校的一切表现,说要是考不好就让她退学,明老师推心置腹地讲了该生在学校的良好的表现——学习、思想、品德、劳动等,明老师回来后还向学校申请救助该生,经过研究,从学校的助学基金中拿出四百元钱救助该生,使她又能在学校里安心学习。事后明秋丽老师深有感触的说:“作为班主任就有必要知道孩子所有的事情,不论家庭的还是学校的”。
为将活动引向深入,活动小组定期召开交流会,及时发现典型,对发现的典型,及时表扬,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认真总结经验,对总结出的经验及时推广,并发送至校园网上,目前已上传有关文章36篇,使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快速前进;大胆汲取教训,对在活动中出现的懈怠、应付、走过场的教师,及时批评提醒(他一把。通过以上方式,不断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
在活动中,教师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除及时评比展览外,都进行分类存放,积累了大量的珍贵资料,成了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校的“争先创优”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会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胜利。
本人于20xx年6月毕业于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原名:供暖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一年就过去了,这一年里对我来说是极其富有收获的一年,我也在这一年里由一名毕业生转变成了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
一、角色转变
我于20xx年7月正式加入广东光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从事暖通空调的设计与现场施工跟踪工作。由于刚刚毕业,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心里有期待,也有不安。能做暖通空调的设计工作,一直是我在学校的期待。如何尽快适应新环境,实现工作角色的转换,是我面临的首要问题。进入公司后,经过公司的岗前培训,在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以及对暖通空调专业知识以及职业角色转变的学习和自我调整,我迅速的适应了新的环境。了解公司文化,熟悉工作职能,顺利地进入了工作状态,完成了从学生转变为职业者的角色转变。
二、专业学习
学无止境,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如今强烈的社会竞争下,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我,才能随时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在学校里,课本上的知识,很多都没有在工作工程上那么直观,虽然学校可以学习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刚步入社会的我来说,这些知识的应用,实际的结合,很多跟书上不太一样,实际工程中,考虑的细节也更多,尤其还有跟其他专业的沟通。要把学校学来的专业知识,应用在实际工程,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力不从心。但公司安排了入职指引人,我从这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身上学到了很多我想学到的东西,很多在工程中应用的知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亦师亦友的前辈,让我大大缩短了适应工作的时间。也非常感谢所有前辈在工作中给我的帮助。
在专业师傅及老工程师的耐心指导、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我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并积累了一定的实际设计经验。把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初步融入实践设计中,获益良多。经过实际的设计工作和对各种技术问题的思考与总结,本人已成长为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和施工现
场处理能力、基本掌握对专业技术问题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手段、能较好总结各类技术问题的工程技术设计人员。工作期间,不断的学习和累积,逐步完善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在这一年里,与同事合作完成了许多项目的设计工作,其中包括:
通风专业方面:松山湖的瀚林湖花园、天骄御峰、景湖豪庭、肇庆锦绣山河项目等
空调专业方面:肇庆锦绣山河西广场、山河酒店等
通过对这些项目的通风空调设计实践,以及对项目的跟踪管理,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使我对本专业的设计要求、规范和标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清晰的感受到了设计的重要性,尤其是加深了我对暖通空调专业知识的认知和应用能力。而这些工程也顺利通过设计院的图纸会审,目前正在现场施工,看着自己设计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期间,我还参加了暖通空调专业的一些培训和讲座,紧跟专业发展的动向,时刻关注专业的发展,更新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专业前辈共同探讨学习,这些对我的职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自身修养
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还必须要有机遇,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在思想方面,从一名幼稚粗心的小孩成长为一名成熟懂事的职业者,团结同事,积极主动,鉴定政治立场,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性,使自身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具备较高的修养,才能立足于社会。
取得的工作成绩只是过去的一页,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不断的求知和探索,创造出新的成绩,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应尽之力。
以上是我对从事暖通空调设计工作一年以来的阶段性技术工作总结。这段时间的工作实践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也确定自己的成长有很大的意义;但对于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深感还有很长的路程需要自己继续努力走下去,通过对专业实践总结,积累经验、扬长避短使自己成为一位出色的暖通空调专业技术人员,为国家的建设事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到村任职的阶段性工作总结本人自到村任职到现在已整二个月时间,从讲台到田头,无论是工作环境、工作对象,还是工作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保持不变的是我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心。现将此阶段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本阶段工作的重点:以熟悉情况为主
多途径了解村情民情,走进百姓家中,走入田间地头,聆听老党员老干部的介绍,虚心向两委会同事请教,结合自身的领悟,初步了解了相关的情况。我村位属黄桥老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特色不明显,集体经济几为空白。但民风纯朴,群众发展愿望强烈,投资环境较优。我村水陆交通便利,文革河、南干河贯穿全境,229省道、宁靖盐高速从东西两侧经过,县道双园路将我村分成南北两部分。目前顾高镇工业园区已向我村延伸,为俞庄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良机。如何充分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是当前我研究俞庄进一步发展出发点和着眼点。
二、本阶段工作的关键:是抓好班子建设
因种种原因,历史上我村的两委会班子不团结是顾高镇公开的秘密,而且长期如此,造成各方面工作的滞后,在群众中形成较坏的影响。我刚到时,顾高镇党政领导们也非常担心,怕我不能发挥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形成工作的被动局面。正如我在面试时承诺的一样,我用我的诚心去打动每一个村组干部——谁的家人有恙,我第一时间亲临病榻慰问;谁的家庭有难,我第一时间伸出扶助之手;谁的家中有喜,我第一时间登门真诚祝贺;经常性的组织一些联谊活动,密切每个人的关系。点点滴滴的努力如春风化雨润湿着每位村组干部的心,而大家以涌泉报达我的滴水之恩,短短几十天的时间,我却点燃了整个班子的热情,每一项中心工作都能走在全镇的前列,受到了上至党政领导下到村中百姓的高度赞赏,这也是我二个月中最值得自豪的事。
三、本阶段工作的重心:是完成中心任务
九月十月的顾高,是一片忙碌的热土。九月三日报到的下午,就立即进入工作状态,镇要求突击开展几十亩的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劝说动员的工作量大,要求深入每一户相关家庭,同时土地流转的程序复杂,而又来不得半点含糊,因为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但在我的带领下,此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初步实现了工作的开门红。在土地流转没有收兵的时候,新一项工作任务又如军令一样下达——九月二十日前完成村内所有的河塘沟渠的整治,以确保接受省相关部门的验收。我村由于以往组织的瘫痪,几年都不曾进行河塘沟渠的整治,工作量可想而知。但军令如山倒,没有任何的借口和理由落后,而影响全镇的大局。我带头,所有村组干部跟上,带领村所有的闲置劳动力没日没夜干,短时间内高标准地完成了要求,甚至还有余力帮扶了西芦村的工作,受到了初步的考验。接着就时国庆期间的综治维稳,我走家串户,逐一排查化解矛盾,保证了国庆期间我村无一例上访现象和无一处安全生产事故。最近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是秸秆禁烧工作,我村的前任村支书就是因为夏熟的秸秆禁烧工作不力而被降级处理,所以本季的秸秆禁烧工作让我压力空前。但困难并没有吓倒我,我和村组干部一道找问题找对策,找到了一条“着力宣传、逐户劝说、加大查处、做好疏导”的十六字方针,通过高音广播高频的宣传,让秸秆焚烧的政策、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和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妇孺皆知。所有村组干部逐户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个别重点户我亲自上门,直至答应让我满意才离门。加大处罚力度,做到有火点必处罚,几乎是不近人情,而且从村组干部做起,此期间的党组织的威摄力在我村是空前的。同时,通过对秸秆的“全量还田”技术的推广,或“田头堆腐”技术的应用,以及与奶牛养殖场联系,使稻草变废为宝,形成双赢局面。至今,我村的秸秆没有出现一处在田地里焚烧的现象,被外村看成是一个“传奇”,也使我村的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了检验。
四、本阶段工作的考验:是树立自身形象
我在见面会上的表态就是:立明镜做人,树标杆做事。因此到村的每一天我都在时刻提醒自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每一个花钱项目都通过会上研究会后通报,让每一个人明白和放心,做到用好每一分钱。绝不花集体的钱为自己办事,但经常用自己的钱为集体办事——如为村组干部添置办公用品,如现金慰问受火灾的村民,如安排相关人员的工作餐等等。做每一件事,我都身先士卒,不拿身份,不做甩手掌柜,不对自己降低工作标准要求,甚至为了体谅相关村组干部而“自找苦吃”,如在此期间的秸秆禁烧的夜间值班全部是我一个人承担,一张折椅一件大衣伴我一个整夜。我记得这样一句话:群众对于干事的党员干部最服气,对干净的党员干部最敬重。我会用“干事”和“干净”,树立好自身形象,赢得民心,赢得一唤百应。
五、本阶段工作的忧虑:是如何改变落后
当前俞庄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经济与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俞庄的道路是全镇最落后的,俞庄的新农村建设是全镇唯一没有启动的,俞庄的村部是全镇最破旧的,俞庄的邻里矛盾是全镇最复杂的,而这一切的一切归根到底是由于村经济的落后所造成的。集体经济如何发展?如何招商引资?项目能否富民?高效农业如何实施?钱从何而来?贷款,集资,还是上争资金?这些问题经常让我辗转反侧,甚至是彻夜难眠。
记得刚上任时,我的老师顾永忠主任说过一句老掉牙但又让我时刻谨记的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不是官,但也是一级组织的负责人,老百姓在看着我,在期待着我,上级党组织寄予厚望,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所以,二个月来我不曾给自己一天的假期;所以,二十来我不曾离开顾高半步……
根据分工,我科室负责名教师培养工程建设工作。半年来,在局领导的关心帮助和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初步完成了半年既定目标,为更加有效地做好下一阶段的名教师培养工作,现将半年来的一些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 目前名师教师培养工程开展的情况
1、市级工作推进情况
3月18日,XX市“三名工程”动员大会以后,我们按照局领导提出的“激活细胞、底层突破”原则,设计了“三步走”的整体活动方案:即第一步理清思路,统一思想,第二步搭建平台,强力推进,第三步精心策划,科学选拔。目前前两个阶段已顺利完成。
第一步:理清思路,统一思想。全市三名工程动员会结束后,我们便会同教育科于3月20—4月10日,分别在轵城、沁园、玉泉、梨林、下冶等乡镇召开“三名工程”工程推进研讨会。期间,按区域邀请各中心校校长针对各自单位的实际情况交流对三名工程的看法,畅谈对三名工程的设计打算,并对三名工程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地交流。同时,我们也就“三名工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和与会人员进行了沟通。达到了互通信息,上下联动,理清思路,统一思想的目的。
在研讨会以后,我们又在4月20日—29日,到济水、沁园、北海、轵城、克井等5个中心校,邀请中心校业务负责人和各学校的业务副校长就学校开展的名教师培养工作的情况和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研究。在调研期间,我们发现部分学校对三名工程的政策把握不透,活动意图理解不深,过分陷于方案的修订和专业技术等级的划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名教师培养工程在基层学校的推进速度和力度。对此,我们提出了“学校推荐教师,中心校搭建平台,教体局出台政策”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名教师培养工程的步伐,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名教师培养工程中来。
第二步:搭建平台,强力推进。4月25日我们在与分管领导汇报并取得支持以后, 5月5日,在沁园路小学成功举办了“XX市名教师培养工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走进沁园”。来自全市各中心校的百余名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观摩活动。会后,我们又对下一阶段名教师培养工程做了具体的要求和部署。此后,我们又在5月26日,6月5日,6月12日分别在济水一中、轵城中心校、王屋中心校开展名教师培养工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期间同有28名优秀骨干教师登台授课,有600余名学科教师、教导主任和中心校领导参加观摩,先后有10个中心校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另外,玉泉、五龙口、下冶、坡头4个中心校也以类似形式开展乡镇级别的名教师培养工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参与活动教师的总人数超过1500人次。这些活动的开展,集中展示了主办单位的教师授课水平,促进了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经验的交流,提高了一线教师学名师,做名师的内驱力和参与度。为名教师培养工程的下一阶段开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2、部分基层单位的一些做法
沁园中心校出台了“五大”举措,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全体教师争当名师的积极性。一是实施“决战课堂”战略工程。他们在“生本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 3月份全面启动了“有疑必究,延迟判断”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试验活动。二是大规模开展以“赛管理、赛课堂、赛素质、赛特色”的“四赛活动”。三、在全体教师中实施“首席教师制”。经过小组评议→学校考察上报→中心校认定,选拔出来的首席教师,中心校颁发证书,给予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享受学校班子待遇,参加班子会议;每年1000—xx元的教研经费补助;每年一次的外出学习机会。截止目前,已有十名教师被认定为首席教师培养对象。四、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十个五”评选工作。即在教育、教学、科研、宣传、读书等十方面各评出五个先进个人。五是开展“感动校园月度人物”评选工作。从3月份开始,凡在某一方面为学校做出贡献的或在某一方面感动校园师生的均可入选,现已有七名教师被评为“感动校园人物”,中心校隆重为他们进行颁奖和表彰。
王屋中心校依照“全员参与,共同学习,整体提升,浮出名师”的名师培养思路,实施开展五项工程,打造名师。一是实施以文明素质教育为载体的师德教育工程;二是以读书交流为载体的知识更新工程;三是以课堂模式创建为载体的教学理念更新工程;四是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技能提高工程;五是以优质课竞赛为载体的综合素质提高工程。
下冶中心校按照“分步走、分层管、看进步、求实效”的指导思想。 要求各个学校出台了3-5年中长期规划,涵盖校舍建设、硬件配备及内涵管理、特色创建等方面,清晰具体,科学翔实。并对全镇中小学的创建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各校把名教师创建做为“三名”创建的重心和切入点,并把教师按照业务技能划分层次,按照优秀课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阶梯培养模式,分步分层实施。工作中,实行领导包年级、外出培训、观摩学习、师徒结对、教研组竞赛、表彰奖励等各种手段,激发大家的创建积极性。
济水一中在开设“周末大讲堂”为名师搭建平台的同时,采取多项新措施,推进“三名工程”,加快“名师培养”步伐。一是制定了科学可行的活动方案和考核细则,对名师培养工程细化和具体化;二是开展“济水一中教师三年成长规划”,建立专门的教师成长电子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科学规划,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实施“德育导师制”,学校结合“名师培养”目标,建立了规章制度。促进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成就后进生的教育实践中,提升自己;四是开展“同课异构”,深化“三环自主教学”,打造高效优质课堂,为名师培养搭建课堂展示平台,张扬名师个性魅力。
思礼中心校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着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名师培养奠基。一是方面外出加大外出学习交流的力度,差走不足。二是完善机制,出台措施。他们先后制定、,确立了“教服务于学”的教学原则。强制规定了每节课的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三是搭建平台,集中展示。定期开展研修交流活动。
三、名教师培养工程推进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重方案,轻实施。在名教师培养工程时尚过程中,各单位都在制定方案,制定标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想了很多办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进行落实,有些甚至无法得到落实。这不仅造成了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也对今后名教师培养工程的深入开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重活动,轻课堂。有些单位在名教师培养工程中只注重轰动效益的活动宣传,但在活动结束以后一切照旧,所在单位教师日常教学活动,教研活动并没有丝毫改观。这种重视宣传活动而轻视日常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教师参与名教师培养工程的积极性。
3、重结果,轻过程。各种赛事获奖人员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该单位教师素养的高低,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过分地强调,宣扬获奖情况,而轻视日常教师素昂的提升,则是目前名教师培养过程中又一种常见现象。因为,赛事获奖要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且受益面很小,并没有绝对的代表性,这种过分关注获奖结果,而放弃对全体教师培养的发作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
4、重选拔,轻培养。选拔出优秀教师组团培养而放弃多数教师素质的集体提升是目前的有一趋势。我们需要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但我们更需要多数教师都“富起来”。对于专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欠发展教师更需要学校的培养和关注,这种典型的“短板原理”没有得到部分学校领导的关注。
5、重管理,轻关怀。名教师的培养除去相应的学科素养的理论知识以外,更需要人文的关怀和支持。而一些学校,过分相信制度对教师的约束力,而忽视领导对教师的亲和力。造成了“即便拿钱也不愿干活”的局面。严重者甚至出现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严重不足,优秀教师不愿干,一般教师不能干的工作局面。
6、重行政,轻规律。加强领导是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保证,也是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但是在学校,特别是教育这个特殊的行业里,我们的行政指导必须在教育规律的范畴下慎重的进行。否则,很可能出现“好心做坏事,好事办不好”的尴尬局面。比如学校关于促进教师展业成长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是否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执行过程中是否与我们设计的初衷相一致?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制约了我们很多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步伐。
三、下一阶段名教师培养工作的设想
1、提倡教师利用暑假期间,进行专业大阅读活动,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学习型假期。具体做法为:在网上发布倡议书,并列出推荐书目,供教师自主选择阅读。
2、抓住开学后的两个月时间,继续深入开展优秀教师课堂教师展示活动,争取每个乡镇承办一期。同时,积极筹划高中、职高学段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具体做法:在每期展示活动上,适时加入所在地校长管理展示活动,达到在单位时间内集中展示中心校三名工程的阶段性做法。
3、设计策划为期一个月时间的首期名教师培养对象的选拔活动,按照科学、公正、合理、实效的原则,选拔50名左右的培养对象并统一组织参加国家级理论研修学习活动15天。
4、学习结束后,统一建立“XX市名教师成长工作室”,集中展示本年度名教师培养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附:
名教师培养对象选拔活动的初步设想:
1、 报名:采用推荐上报与自主上报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让更多教师参与到名教师培养对象的选拔活动中来。
2、 笔试:该环节目的有二:一是考虑到报名人员过多无法逐一听课;二是考察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发展的理念。占30%的分值。
3、业绩条件:工作以来有关专业论文及课堂教学获奖证书均列入积分范围。该项分值占10%
4、复试人员确定:笔试+业绩条件,按1:3的比例确立人员
5、课堂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对随堂课的评判。该分值占20%;二是选拔评比时临时授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