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总结【最新11篇】,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期即将结束,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忙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本学年的工作。展望未来,为了总结过去,扬长避短,使自己站得更高、走得更好,寄望明天的工作更为进步,现将工作状况总结如下几点:
一、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由于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要上好电脑课。首先,老师的计算机水平就要够高。所以我组把提高任课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作为教研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教研组教研时,我们很多时候都是相互学习讨论某种计算机软件或硬件的应用上,在平时机房维护、教师电脑维护中,我们也不断提升自身计算机水平,让专业化得到发展。校园配置了机房已有六七年,和同时期配备的其他校园的电脑相比,我校的电脑损坏率最低,这得益于平时的修理、维护与及时的更新。
二、用心组织教学教研活动
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中心,而如何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教师就应优先思考的问题。一年来我们重抓常规让教学保质保量,如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求做到: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
2、按照校园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yjbys.电脑科校园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
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自考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4、课后细反思,并结合校园信息技术教学设施的实际状况,针对性地选取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教学,本期重点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教学,所教学生绝大多数都能利用计算机完成教学自己的作业,同时注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处理潜力。
三、完成校园的电教工作
电教工作众所周知,十分繁杂、琐碎,能够说只要与电有关系都会找到信息组,大到机房维护、教师电脑维护、广播室、主控室、会议室、电子备课室,小到刻光盘、做课件、传文件、打字复印排版,我组成员自嘲是万金油,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会出此刻哪里。但我组成员兢兢业业,把每一件事都当大事来做,认真完成毫不马虎。能够说,信息技术组成员的认真、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精神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1、信息技术学科不仅仅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更是一门具有很多不同与其它学科特点的特殊学科,由于学科教学发展较缓慢,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摸着石头过河,工作收效不是很大。
2、部分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有畏难情绪,不善于动手操作,影响了今后的学习。
3、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潜力的。培养。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注意力。
4、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5、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6、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职责感的教育工作者,务必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状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我们将继续秉承我们的良好品质与风格,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上城小学的辉煌增砖添瓦。
新课改向我们展示的全新的理念,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学生观、质量关、人才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立足于学校加强校本培训,使老师们尽快地转变观念,全身心投入课改,真正走进新课程。面向全体教师,以信息技术培训、教育科研能力培训、新课程改革和青年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实效为目的,以新课程实验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予求得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动力源。通过实施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成为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教育工作者。现将本年度我校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培训,自觉走进新课程。
课改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是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大问题,实践使每个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于校本培训,不断学习,才能尽快地转变观念,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校本培训,我们重点解决了以下问题:
1、重新认识“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
历来有个说法“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随着时代的前进,大家意识到这种说法的片面性,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接触面大大增加,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教师只有一桶水,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如今教师不再是学生心目中的“百科全书”,即使再充实,也难以满足当今学生强烈求知需要。因此,教师的重任不再只是传授“一杯水”的知识,而是重在教会学生去自己寻找水源,这样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活水。
另外,给学生“一杯水”仍停留下把学生当成贮存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因而,上述说法是不可取的。通过校本培训,达成共识,教师主动地由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传授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围绕学生设计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2、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通过校本培训,“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大家通过培训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大家共同认识到,只有课改的教材,而沿用旧的教学模式,无异于是“穿新鞋,走老路”,老师自觉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了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从来没有如此活跃;教学从来没有如此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来没有如此高涨;师生关系从来没有如此融洽。
3、重新树立新型的“人才观”。
多年来,听课、稳当、学习好已成为好学生的标准,这些学生受到老师的青睐,得到老师的宠爱和呵护,随着校本培训的深入,老师们认识到,我们培养的是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今后的老年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童年,谁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掌握了主动,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了这一认识,老师们开始厚爱有创见的学生,不再认为它们是“出风头”,全力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的独创,一个活跃的、开放的、民主的课堂正悄悄地出现在昆明路小学这块育人的沃土上。
二、勇于实践,把实践纳入校本培训的内容。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同样校本培训也应占领这块阵地,让老师们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引入了竞争的机制,在全校每人做课改实践课的基础上,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推出典型课,在全校公开上,展示课改成果,从实践中汲取营养,我校教师的课多次在领导的听评中获得成功。
(一)新课程教育理念培训。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我们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培训的重点任务来抓。以新课程、系列读本为主要培训内容,分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业务学习,并做好笔记。
本年度,学校组织了三次校际间交流活动,三份九连初中语文、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来我校交流,四月初√★√,我校数、理、化教研组教师去九连中学观摩学习,六月份,各学科教师代表去含山中学听课取经,每次活动后,组长都及时召集教师座谈、讨论、总结、学习先进思想,以达到共同提高。
(二)课堂教学基本能力培训。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业务技能的竞赛,立足岗位,以赛促研,以赛“练”人,以“赛”育人。本学期开展了“三课”活动,以活动促进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我们各教研组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围绕自己的课题,结合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实际,结合课堂实践,确定一个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将课题研究与我校教学实际和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语文、化学课题已申报至市局备案。
三、机制构建。
要使校本培训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就必须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不断调整,充实内容,逐步建立校本培训的体系,构建校本培训机制。为此,我们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负责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列出培训对象、内容、时间、形式,及早公布,使培训明确有序,进展顺利。初步建立了一套考核与奖惩制度,实行过程监控,结果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四、取得的几点成绩。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其表现在:通过培训,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了我校课堂教学的特色。常规教学充分体现了我校的教学特色,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使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校的教研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教育科研走出了特色之路。
不过,校本培训中我们还有不少困惑:
1、学校想办法为教师外出学习创造机会,但学校财力有限人员紧张,一些有价值的学习机会错过了。
2、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设想很好,但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不具备大范围开展,学校缺乏高层次人才对教师的培训,致使一些计划得不到实施。
总之,xx年度是校本培训硕果累累的一年,但我们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新的一年为我们提出了高的要求,我们一定使校本教研搞得更加有声有色,让校本教研之花开得更加艳丽。
4月13日,我市组织开展初中信息技术网络研讨活动,全市近240名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一线教师参加该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发挥市学科教研指导组的引领示范作用,丰富信息技术学科教研活动内容,使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常态化开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本次教研活动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由市教科所统筹策划,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指导组具体组织,市高新区设主会场,各县区初中学校(中心校)设分会场。活动由学科教学研究指导组组长张皖军主持。
亳州市黉学英才中学的薛丛瑞老师作了题为《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聚焦有效课堂》的报告,她从本学科现状、有效课堂、考前规划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案例,同与会教师分享了有效课堂中的五个措施以及教研中的实际做法。
蒙城县的李飞老师、高新区的李学东老师、涡阳县的王志强老师、利辛县的汪燕南老师、谯城区的宿华然老师分别以《重课堂、抓素养、应测试》《分层次培养的行真课堂》《从容练习、轻松应考》《聚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扎实抓教学从容迎学考》为题作了交流发言。他们分析了自己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基础,介绍了各自的教研经验和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
市教科所信息技术教研员程齐苗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和教研现状,建议信息技术老师要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思考、设计教学活动,并根据教学设计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活动,要思考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和要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信息技术教师要多从自身的专业发展来思考,及时关注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强化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加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实施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要基于教学中的真实问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20xx年11月9日,西门初中迎来了一群有技术有活力的老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信息技术老师。他们从不同层面诠释了面向未来的信息技术课堂发展方向。活动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课堂展示,八位风格各异的老师展示了不同主题的课堂,每一节课主题新颖,教学设计巧妙、灵动,可谓精彩纷呈。
第二环节是教学研讨,八位上课老师对自己的课题进行了说课。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全流程总结反思,教师之间进行了一次思想的碰撞,一次智慧的交流。
崇寿初中高级教师霍文科作为学校教育共同体的`代表,重点对西门初中两位教师执教的课堂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评析。这两节课流程设计精彩、教学环节一环接一环,设计的任务都注重开放性和拓展性,体现出两位教师对教材解读到位,对综合化作品教学把握准确、深刻。同时建议:徐跃老师执教的《让篮球动起来——动画补间动画》一课,如果最后作品创作环节能给同学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呈现更多样化的作品,会使课堂更加精彩。黄幼平老师执教的《分而治之——Scratch自定义模块》一课,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多样评价方式,以评促教,会使教学效果更加有效。
市教育局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马老师作活动总结。马老师肯定了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上课过程,对各位老师的精心准备和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同时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马老师对“面向未来的信息技术课堂”作了专业、具体的指导性建议,“面向未来的信息技术课堂”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各个维度进行创新,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特点,不要拘泥于课本教材,可以尝试突破常规的教学方式,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本次活动是“面向未来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的开端,以后的探索中要不断迭代、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从而呈现出更加完美的教学状态和教学效果,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优质的课,这也是教学研究重要的素材和方向。
通过本次活动,西门初中的同学们见识了更多样、更精彩的信息技术课堂,用创意、惊喜的作品表达出对课堂喜爱有加,对“面向未来的信息技术课堂”也表示更多期待。活动圆满成功,期待下次更精彩地学习!
学期即将结束,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本学年的工作。展望未来,为了总结过去,扬长避短,使自己站得更高、走得更好,寄望明天的工作更为进步,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几点:
一、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由于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要上好电脑课。首先,老师的计算机水平就要够高。所以我组把提高任课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作为教研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教研组教研时,我们很多时候都是相互学习讨论某种计算机软件或硬件的应用上,在平时机房维护、教师电脑维护中,我们也不断提升自身计算机水平,让专业化得到发展。学校配置了机房已有六七年,和同时期配备的其他学校的电脑相比,我校的电脑损坏率最低,这得益于平时的修理、维护与及时的更新。
二、积极组织教学教研活动
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中心,而如何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教师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一年来我们重抓常规让教学保质保量,如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求做到:小学信息技术工作总结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
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自考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4、课后细反思,并结合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设施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本期重点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教学,所教学生绝大多数都能利用计算机完成教学自己的作业,同时注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
三、完成学校的电教工作
电教工作众所周知,非常繁杂、琐碎,可以说只要与电有关系都会找到信息组,大到机房维护、教师电脑维护、广播室、主控室、会议室、电子备课室,小到刻光盘、做课件、传文件、打字复印排版,我组成员自嘲是“万金油”,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会出现在哪里。但我组成员兢兢业业,把每一件事都当大事来做,认真完成毫不马虎。可以说,信息技术组成员的认真、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精神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1、信息技术学科不仅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更是一门具有很多不同与其它学科特点的特殊学科,由于学科教学发展较缓慢,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摸着石头过河,工作收效不是很大。
2、部分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有畏难情绪,不善于动手操作,影响了今后的学习。
3、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注意力。
4、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5、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6、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我们将继续秉承我们的良好品质与风格,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上城小学的辉煌增砖添瓦。
3月31日,以“聚焦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为主题的克、沪、滇初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在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市各区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为期一天的活动。
在上海援克教研员张杨旭老师的主持下,本次活动拉开了帷幕。活动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三地信息技术教师展示“过程与控制”单元的连续三节课,接着是三地优秀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分享,最后由三地专家分别进行点评。
第一部分:三地线上观课
克拉玛依地区由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张永平老师带来课程《谁动了我的小灯——初识“过程与控制”》,以小灯的亮灭贯穿整个课堂,通过学生实践操作,判断计算机上连接的Macrobit硬件小灯亮灭的触发条件并展示小灯的控制程序,引导学生思考控制小灯的关键语句,引出过程与控制的定义。并通过学生探究活动,对典型场景的分析,总结出过程与控制中“输入、计算、处理”三个典型环节,使学生会对“过程与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数字化学习能力。
上海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张心诚老师的《生活中的好帮手——“探秘自动门”》一课,通过探究生活中常见的自动控制门的原理来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与控制,与学生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自动门的“输入—计算—输出”控制过程,最后,通过优化自动门来提升本节课难度,针对优化自动门的控制系统开展了发散性的讨论,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强化了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民族中学胡双庆老师执教课程《上课铃的变迁——“过程与控制”的发展》,胡老师从铃声的起源讲起,每天清晨公鸡打鸣拉开了一天的序幕到现在的铃声使我们的学习变得井然有序。最后胡老师通过让同学们自己设计上课铃声的过程来了解过程与控制的重要环节,体会、思考触发的条件及结果。
第二部分:三地线上案例分享
三地案例分享部分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克拉玛依附属学校信息教研组长屈天姿、上海市青浦区世界外国语中学教师乔雯、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民族中学教学副校长李兆华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案例剖析。他们表示要设计符合学生思维模式的环节设计,更好地实现学生知识的自我构建。同时屈天姿老师提到课程环节设计应当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课程案例的设计要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知识的自我内化,强调知识结构的迁移递进。乔雯老师认为理解系统实现过程与控制的原理,对于理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过程与控制系统至关重要。李兆华副校长强调将课程中复杂难懂的知识通俗化,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从而实现了课堂的生动化、通俗化和高效化,实现对学生发展、计算思维和树立数字化学习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三部分:专家点评
克拉玛依市教育研究所信息技术教研员杨巍强调三地教研需要大家拿出三股劲,干好三样活,对待工作要有冲劲,有韧劲和有巧劲。在认真备好每堂课的'同时,打破常规,滴水穿石,精研细磨的过程中,对教材的反复琢磨,反复尝试,让信息技术课程充满勃勃生机,更好的发展,任重道远,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许升波老师认为三位执教老师呈现的示范课都异常精彩,三节课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理念,三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也非常扎实。此次三地教研活动使三地的教学团队、教学理念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更深层次的交流和碰撞,必将点燃我们教学改革和进步的希望。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张汶老师认为课堂中用问题引发有质量的互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学生不仅仅是操作者,更重要的应该是一个理解者和设计者,通过教师有意思的问题和有质量的互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下功夫精心的设计。
第四部分:活动总结
主持人上海援克教研员张杨旭老师最后也谈了自己的感受,他提到: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虽然本次活动是对未发布的义务段课程标准的一次预研究,课相对还比较稚嫩,但是每一节课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存在。他指出,教师课下的每一份努力和付出都会在课堂中得以体现。课程标准给我们绘出了明确的“路线图”,教师的课堂给我们列出了详细的“任务书”,专家的点评给我们排出了科学的“锦囊计”。作为援克的一份子,他希望自己是搭建三地过河的“桥”,致富的“路”,也是让三地摇钱的“树”,始终为串联三地成为连心的“家”而努力奋斗。
此次三地教研活动作为一个桥梁,连接的不仅仅是三地的信息技术教师,更是三地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思想,使大家能增强沟通联系,有所收获,为推动三地信息技术的发展共同发力,推动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改革再上新的台阶!
依据学校未来发展规划,加强新课程改革,促进有效教学,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全组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全新办学理念指导下,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以有效教学理念为先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究为重点,积极探索“学-行-思”教研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落实教学常规要求,钻研教学大纲,把握教学要点,积极探索“以学生为本”的有效教学模式,改变旧观念,深入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力量共同探讨和寻找教学中面临的难题,开展集体备课和个性创意的学案式教学尝试,定期进行教学设计检查,落实教学常规,开展教师之间进行互相听课、磨课和评课,共享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全组成员定期按时参加市级、校级组织的各类交流活动,外出参观学习,准时参加省教师培训计划,认真总结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每次活动都制订丰富的。活动主题,内容切合实际,探究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所师生面临的困惑,把好的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大家共享,提高教师业务综合能力,按原定计划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并做相应的记录,发布到教研组博客里共享。
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市、校级教学比赛,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市微课程制作比赛中,潘XX老师获得了市一等奖;
在市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了市三等奖;
在XX市学科命题比赛中,全组老师坚持素材原创、题型新颖,发掘教材紧扣学科指导意见,取得了市二等奖。
全组教师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协助互学,共同提高。营造了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计划开展更多的集体活动,放松的同时增进了交流,加强集体的凝聚力。
一、专题学习有针对性,紧密联系教学实际
专题学习是教研组活动的固定项目,每周有专人负责。为了避免专题学习仅仅停留在念文章、读杂志的形式表面,所以在开学初的教研组计划中就针对新课标、新教材与我校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实际,确定了“学习落实新课标、发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逐步提高课堂实效”的三大主题,每月再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专题,这样就将理论学习的范围与内容紧密联系在教学实际中。由于专题学习的内容直接针对组内成员的教学工作,非常有实效性,所以大家的参与意识强,学习的态度端正。每次的专题学习后,还要由该专题负责人在论坛上发专贴进行全组交流,大家将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毫无保留的进行讨论。由于每次学习的专题朴实而实用,直接指导组内成员的教学和工作,而且这些专题学习都是从每个成员的教学中积累、沉淀而来,每个人都感到专题学习与自己有关,自己也话可说。这样,使组内的专题学习从教学中来又到教学中去,一学期来,组内的专题学习似乎成了教研组活动的开场白,而且由此而引发,延伸的活动与探讨也丰富了我们的教研组活动,使大家真正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这学期我组共进行了12次专题学习,其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五种“流行病”及其防治》、《信息技术课程初高中知识衔接问题的策略研究》两大专题学习,可以说掀起了我组学专题、用专题的高潮。
二、公开课以专题学习为理论指导,并在教学实践中消化理论、提高课堂实效。
这学期的公开课,我们采用了从没有尝试过的同课异构形式,对于这个新鲜的教学形式,我们先是进行了4次专题学习,从它的含义、作用、形式、实施步骤、到教学案例,让每个上课的教师要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和认识,并以此拿出设计方案,进行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再进行教学实践。尽管这次活动的周期长,我们进行了2个月才完成这项活动,但在随后由此引发的评课、专题讨论中,大家对此项活动的感想和收获都是发自心底的感慨。而且每个人员在论坛上的发言都可以独立成文。在这项活动中以年轻教师文桂红、何倩、和吴芳三位教师进行的《多媒体作品开发的一般过程》和《流程》的三个案例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三位教师从同学科和跨学科大胆的进行了同课异构,将在同课异构专题学习中的理论进行了实践,即是对专题学习成果的最好检验,同时也给其他教师起到了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消除了大家对于同课异构专题学习中的诸多疑惑。使大家对于今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了更多更好的思考和设想。
三、课题研究与学校管理网络化的目标想结合,服务与学校教学。
这学期我们组的课题研究被确定为市级课题,这无疑对组内的成员是一种鼓舞和鞭策。我们从课题开题报告到实施又重新严格的进行了规划和设计,从每月课题研究的负责人到每月的组内汇报制度,使课题研究的开展能真正人人参与、落实到位,不搞形式。在这学期末,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电教信息化管理网站初步调试成功,该网站由电教信息发布系统、电教设备管理系统和电教室预约系统三大部分组成,该网站的建立为实现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搭建了重要的平台,也为学校的网络教研提供了有利的服务保障。这个课题成果是我们整个信息技术教研组智慧的结晶和劳动的回报。
四、把网络教研作为教研组活动的新形式,与传统教研形式相辅相成
由于信息技术在网络教研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所以信息技术教研组必须给予其他教研组技术上的指导和引领,为此我们专门在教研组会议上对于如何开展网络教研和网络教研的形式进行了研讨和实践。并充分利用学校的校园网、bbs论坛、个人博客等平台,把专题学习、评课、问题交流与研究这些传统的教研形式网络化,并摸索新的网络教研形式以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其中吴芳等老师的开展的网络视频课堂活动、刘全英等老师开展的师生论坛、赵心亮等老师开展的网络作文活动,将传统的教研形式网络化,扩大了教学交流范围与影响,拓宽了教师与学生的视野与交流渠道,更为我校的网络教研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以借鉴的方式和方法。
五、发挥专业特长,服务全校的
教研和教学活动。
为了配合和支持全校的教学和教研活动,开学初我们就制定了针对全校专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全组齐参与,无偿对全校7个教研组80多位专职教师进行了博客、论坛、校园网的专项培训,共计18次,并每月结合学校的月度考核对教师的网络教研工作进行检查,共计4次,专项检查2次。之后还为学校后勤人员培训12次。在培训中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培训中加强与其他教研组的交流和理解,在培训中提高了全组成员的团结合作意识。
六、把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展示学生能力与信心的舞台。
这学期的第二课堂活动,我们组内的成员在教学时间和内容上都能做到有计划,有落实。在四月份的全国第九届中学生电脑作品比赛中,每个年级均有作品参赛,其中部分学生的作品在吴忠大市获奖。在五月份开展的高二年级通用技术作品比赛活动中,由于准备充分,形式多样,评选出来的作品,无论是手抄报,还是小发明、小制作都受到大家的好评,其中高二(3)班王鑫等同学的小发明《可折叠的饭盒》,受到新加坡理工学校丘教授的肯定。在活动中,学生对于技术课的热情更加高涨,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学生自信心得到加强。也使我们这些教师对自己的学科有了更大的信心。
本学年信息技术教研组紧紧围绕我校信息化建设目标开展工作。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以课堂模式改革为突破,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现将本学期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
积极参加市、区两级组织的教研活动,大力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培训不断提高组内教师教科研水平,刘肖红参加区优质课评比获区二等奖的好成绩,另外刘肖红在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前为全体高二学生举办复习迎考小讲座,效果良好。
二、校园网络基础性环境逐步完善
本学期我组利用自己架设的LearnSite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协办了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刘肖红利用LearnSite平台开设了《全景图的制作》市级公开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市中心组老师和本区多位教师的赞赏。余振清还为高中信息技术中心组的几位老师介绍了LearnSite教学平台安装与我校实际应用的情况,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服务。另外信息技术组教师还将配合学校不断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为学校教育现代化出谋划策。
三、认真扎实地抓好高二年级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工作
本学期我校高二年级利用学校购买的网络版测试系统进行了紧张有序的复习和测试,多次进行软件更新、试题库加载。为了使我校学生能够顺利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本组同志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提前倒排计划,为学生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反复加以辅导,多次进行模拟测试,掌握学生最新情况,这次考试已顺利结束,我们全组同志期待着本届学生的好成绩。
这个学期,我们信息技术教研组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先后花费资金十几万元为学校新添置了一个拥有三十台微机的电子阅览室,为一个拥有四十三台微机的旧机房从10M带宽的集线器升级到100M带宽的交换机,从而实现了我校两百多台电脑全部接入校园网的愿望,撤除电子备课室,新置课件制作中心,为每个学科办公室配备一台微机,解决了教师做课件、查找获取信息不方便的难题,并为三个计算机教室配备了新椅子。使我们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老师得到了莫大的鼓舞。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信息技术组的老师也在这个学期立足实际、搞好教学,并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个基础上,还为各级信息技术竞赛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现将这个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
对于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1、立足实际、搞好教学。
我认为教师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我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拥有一些转学生,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这些转学生之前从没有学过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是个空白,甚至不知道鼠标的用法,不知道开关机的方法,而其他的学生呢?已经会在网上邻居查找游戏,知道怎么将一个文件夹共享、隐藏、给共享加访问权限,有的时候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我们组的老师进行了“分层教学”的模式,并加强个别辅导、实现同学间一帮一、多帮一,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
在这学期里,我从思想上,利用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一学期来,我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默默无闻地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这些肯定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变得更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好每一样工作。
2、立足教学、搞好教研组工作计划
学校要求初二年级使用导学案,而为了中考,教学容量较大,导学案并不太适用,在资料和导学案同时使用的情情况下,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刚开始阶段运用导学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但是,由于是复习,有些学生对内容掌握的较好,而有些学生则几乎和没学过一样,讨论起来比较费劲,不能同步进行,使教学进程受阻,有好学生吃不饱,中等学生吃不好,差学生吃不到的困惑。同时,每周课时比较多,在选材料、选题方面不够仔细、认真,没有做到精选。最后,由于初二年级多媒体不能用,在利用课件展示地图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地理学科是离不开图的,而学生手里没有书,只靠教师手绘难度较大,时间上也不太允许。
在教务处的要求与指导下,这个学期的教研组工作是非常正常的,每个月都有教研组工作小结,集中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落实,并有记载,每月至少有一次专题性理论学习,内容针对强,且有带头中心发言,积极参加教研组的课堂教学专题性研究。每月组内至少开出两节研究课,每月至少听课四节以上。并做好听课笔记。
在这两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许多的经验当然也有许多的不足。面对不足我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学习总结,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画、敢画、会画,并且保持他们绘画中的天真、质朴、充满趣味想象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绘画的质量。
虽然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但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部分学生在取得一定进步后有些松懈,不肯进一步去努力。又如:一些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些畏缩过份依赖老师,不能自己努力克服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以后的兴趣小组活动中继续思考,寻求一些更有效、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有效的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
3、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组内三位教师平时注重自己的文化、业务学习,能攻记一本教学理论书,泛读两种以上杂志,撰写一定质量、教学论文,卡片摘记每月十张以上。任何教学活动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条主线,信息技术更是如此。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笔者参加了20xx年浙江省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备课会,参加了温州市低年级信息技术备课会,组内三位老师参加了市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研讨会。笔者制作的两个课件被市电教馆评为两个一等奖,在该次评比中一等奖仅十三名,为我校争得了荣誉。
4、竞赛辅导成果较好
本学期我组组织学生竞赛辅导八十余次,合计八百余人次,温州市信息学奥赛中,吴艳丽老师指导的朱蕾同学以温州市第十四名的成绩获得了瑞安市唯一的三等奖,为我校及我市争得了荣誉。我校的周允庆同学被市电教馆选拨为瑞安市三个之一的选手参加温州市青少年现场网页制作比赛,比赛未果,我校的胡玉树同学被市电教馆选拨为瑞安市五个之一的选手参加温州市现场手操报制作比赛,比赛未果。但本身能参加就是一种荣誉,说明了市教育局、电教馆对我校信息技术教学的充分肯定。
我校现有三个学生电脑房,1个多媒体厅,1个电子阅览室,一个机器人实验室,今年又花了四万余元添置了笔记本电脑,现共有电脑240余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设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信息处做好了全校计算机配置情况的统计工作,实行统一标签、统一编号管理,并且及时做好了学校计算机的维护和更新工作。
5、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
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自考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根据上述工作总结,我们深深感到,只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做好20xx年工作计划,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就能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能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
回顾这个学期以来,我所从事的高二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来说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
从教学上我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在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着重抓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处理信息能力的工作。
(2)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使得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要领得以传授给学生。
(3)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信息技术学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上好每节课对于老师,对于学生都是很关键的。我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资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4)我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农村学生和县城学生参差不齐,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这些农村学生在以前对电脑接触较少,甚至不知道开、关机的方法,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我进行了“互帮带”的模式,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
(5)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从互联网上下载了很多资料供自己学习。从行动上,学电脑技术、教学技能等。
(6)做好机房维护工作,争取每节课每台机器都能正常运行,及时处理故障,保持室内卫生。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完成了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
虽然在自己的主要工作上没有出现大的失误,但还是有许多做得不到之初,主要是上班迟到的情况,以后努力改进。
建议:
1、机器配置落后,数量不够:
(1)我校高一、高二机房微机使用时间已久,机器配制落后,虽说坏了可以修,但速度越来越慢,4m的网速机器半天没有反应,学生性急,乱捣腾两下就死机了,建议尽快更换。
(2)高二每班有60个学生,机房机器每台能正常使用也就35台,每节课20多个学生无法接触电脑,建议增加机器数量。
2、计算机教师缺乏必要的工具,这些年来一直是自己买了为公所用,去年也只给配备了螺丝刀和钳子,安装系统的光盘一直以来是自己刻录自己用,除了自己笔记本电脑所带的刻录机,学校虽然有一刻录机,但并不能随时方便使用,手头缺乏大容量u盘,用到了如果自己没有也得到处借用,每次有高考报名等任务得到处借打印机。建议学校以后考虑配备必需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