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是再生力。支持他人提升和发展的心理能力称为再生力。李开复曾说,我发现,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是唯一比实现自己的梦想更有意义的事情。下面是整理的教研员工作总结(最新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芦溪县教育局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教研员,参加了清华伟新扶贫基础教研员远程培训,县教研室、县教师进修学校及中小学共66名教研员参加了这次培训。整个培训过程中,教研员们都能很好地解决工学矛盾,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参训,培训取得了园满成功。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积累了可贵的教研员培训经验:
1、领导高度重视是办好本次培训的关键。
县教育局领导对这次教研员培训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教育局业务副局长亲自抓这项培训,综教股全力抓参训人员调训,教研室全员全程参与培训,为办好这期培训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计划的科学性是办好本次培训的前提。
清华伟新扶贫办对培训的安排部署很精细,很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尽管是远程培训,教学站也能感到有章可循、有矩可依,使培训工作有序进行。尤
3、内容的高质量是办好本次培训保证。
本次培训,共安排了十个讲座,这些讲座不但体现了学科特点,还突出了前沿信息,把全新的理念融会贯通于讲学中,让教研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新课改的理解认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尤其是窦桂梅、王旭、贺林三位专家的讲座,深受参训教研员的欢迎。
4、组织服务工作到位是办好本次培训的保障。
本次培训自始至终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对每项培训活动和服务环节都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内部分工明确,外部配合紧密。我们的工作人员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尽心尽责,让教研人员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良好的培训。
在培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未能充分考虑到参训教师的实际情况。参训的教研员绝大多数来自基层,很大一部分家在山区,路程较远,交通不便,而下午的培训要到5:30才结束,这对他们来说是太晚了些,因此一过4:00,总会有不少教师请假赶路回家。
2、培训内容未能完全满足基层教研员的现实需求。少数教育专家的讲座,学术性强,理论指导性强,但远离教学实际,未能充分考虑基层教研员的接受水平与能力,使部分教研人员听课积极性不够高,影响了参训的实际效果。
3、培训服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学校办学设施及经费的限制,本次培训未能安排参训教师的食宿,给参训教师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便。
4、培训后的提高升华环节未能完成。本次培训,正逢全县各乡镇学校全面开展教学活动,不少参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骨干,因此,培训中未能安排1-2天时间进行讨论,失掉了提高升华的大好时机。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作为教研员有一段时间了。借助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强劲东风,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全面提高区教育教学的质量。这期间我认真履行教研员工作职责,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教研员只有过硬的业务知识与理论水平,才能解决教学、教研中的新问题。所以教研员必须不断的学习提升自我。特别是本学期深深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太多了。因此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本学期先后学习了新课程标准;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论;三环六步自主学习教改经验以及学案导学教学改革经验;“343”教学模式市体育教研课题的“六字方略”等。认真学习记好笔记现已形成10000多字的业务笔记,十几篇的反思、案例等,同时利用我区体育教师qq群上传了大量体育教学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在市教师研修网上发表十几篇博文。努力结合学习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构建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积极参加了市小学体育中级研修班的活动。每次学习重视自我反省,自我调整。通过学习深深感到:学无止境,不进则退,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学习和工作上的有心人。
二、结合实际工作,以教研推进教育教学
1、重抓学业测查
学业测查是对体育教师的一个工作认可,在今年3月份市里的文件一出,我区的相关文件也相应的走到了各个学校的一线教师手中。由于今年的体育测查有一个大项的新增——教学进度的收集,所以在区里的会议中教研室武主任也对各校的负责人作了重点布置,最后全区有三十多所学校报回了教研室,由我最后发给了市教研室。这也只是工作的开始,在工作的逐步开展中,很多学校对这次学业测查中的改动细节,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比如:今年五六年级新增的跨越式跳高,它的成绩的如何界定,标准是什么?前抛实心球的的动作中双脚可以离地吗?肩肘倒立的动作如何去教、如何评比?武术操能不能算武术动作等等,而这些疑问,我们在自己的qq群里面都进行了一定的交流。在4月9日到15日的这一个星期里,我们还对全区的中小学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彻查。从成绩来看各所学校的情况不同,导致各自的成绩不同,但总体说来,田径的成绩为最好,其次是武术,再次是体操。原因是田径教学是体育教师经常安排的教学内容,也是各种测试的主要内容,所以成绩较好,在初中尤为突显。武术动作的成绩受到对文件的理解不同,和对武术动作的认识不同,再就是教师的自身能力、和学生的素质不同,使得武术的成绩不如田径。体操的成绩是三项中最差的,原因在于大多数教师对所授内容安全顾虑,在教学中练习的次数和质量上不去,再加上个别学校的器材短缺影响到了体操的成绩。当然,其中也不乏学业成绩优秀的学校,比如小学组的____小学、____二校,中学组中的万五中和万四中等,教师对于学业测查的内容掌握很到位,学生的动作很规范,成绩也是小学彻查学校中较好的。在5月份我区迎接了市里的抽查。
2、培养新生力量
在2月份的中研班会议中我得到了市里有青年教师团体大赛这一信息,回到区里马上给领导做了汇报,接下来在全区的教研会议中任务就布置下去了,而且要求每个学校都要先自己校内进行一次赛讲,将最好的教师选出。我们学校也是将30岁以下的所有教师都组织起来,校长、书记、副校长、教导主任作为评委,选出了代表我校参加区里比赛的教师。在4月初区里专门组织全部参赛的教师进行了动员和比赛规程的说明。小学体育有12人参赛,地点是在____小学,学校领导给予了相当大的配合。最后是______小学的贾____娜老师获得了第一名,并准备参加市里的比赛。
3、推广六字方略
今年,是实施“十五”规划的第一年,我区努力推广“明理、得法、提高”的六字方略,致力于创设良好的教学及科研的工作环境,发挥整体效应,开展教法及学法的研究、教学指导和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有实效的教科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十五”期间进一步促进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推进全区的素质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先是在qq群中上传了群共享文件,将太原市的中小学体育课题“明理、得法、提高”展现给群里的教师,具体的实施过程是通过各个学校的教研活动去落实。同时利用本次青年教师的比赛,先给青年教师打下理论基础,在全区各科参赛教师的集体培训后,我们又对所有的体育教师进行了培训将六字方略得到落实。比如指导教师如何在三维目标中体现,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展现出“明理”这两字,在过程与方法中体现“得法和提高”;又比如在课前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中多下功夫对于落实“得法”有好处,在课中让学生多重复体育的专业术语对于落实“明理”有好处,在课间加入测评、展示,对于落实“提高”有好处等等。经过这样的培训,在本次的比赛中,许多的教师在课上都有不同的方式来体现“明理、得法、提高”的这六字方略。如大唐实验小学的郝俊峰老师在执教武术《弹踢冲拳类组合动作》时,就不断的让学生跟着自己重复动作名称,而且在开始复习武术基本功时,加入了各个动作的来由,使得学生对冲拳、弹踢等动作有了新的认识,也了解了如何在现实中如何运用这些动作;在课中还利用电视、电影等媒体的武术动作进行了引导,吸引了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于此同时,他给了学生很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给了很多分组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能感受到自己学到了东西,自己有了提高。
紧张的一个学期已过去,但新的课程标准的落实推广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会将自己的“分片帮扶”继续开展下去,会将更新的理念传播到每一位教师那里,让每一个孩子受益。
身为一个教研员,听课、评课可谓是自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汉语文母语教学环境的人文透视与改善对策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后,我才真正去收集资料,从而感到的确有需要我们反思的地方。
一、对传统与现代评课标准的反思
传统评课标准忽视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新课改以来的评课标准注重了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却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个性——灵性、情感、风韵!
课堂教学评优标准,我们把它看做语文教学环境中一个处于相当重要地位的环境要素,我们搜集了能够获得的各种量化评价表。
我们首先用重视还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标准,将这些评价表分为传统类与现代类。分析结果如下:
1、20xx年仍在使用的评价表中,传统类与现代类的比例为39:13。
2、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时间界点为20xx年,各校的转化情形与该校的教育科研开展情形成正比关系。
3、重点学校、教科研先导校的评价标准对外具有扩散性。
4、学术报告会、高层次竞赛课评价标准对学校评价表的修订具有直接影响。
这一状态要求我们应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使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尽快能在学校中得到落实,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权利。
我们又以重视学科个性与忽视学科个性为标准,以20xx年为界点分为四类,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传统类中重视与忽视比为51:1;
现代类中重视与忽视比为8:5。
如以重视语文教学个性衡量,仅一所学校XX年春所制评价表附列了一句:“要考虑语文教学的个性”。
我们又对语文评优课评价表进行统计分析,也发现一般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技术”、“教学效果”为主体分项,而对“教学个性”不够关注。
基于上述状况,我们建议各校制定评价表时,应考虑教师对教学个性的追求,考虑共性之外就学科个性另立评价项目。
二、对优胜课与落选课的反思
因评价标准的制约,每次都会对参评课排出顺序,选取优胜,给予表彰。于是,优胜课成为学习的样板,而落选课便成为警诫的案例。
优胜课都是相对的,相较于落选课,它代表了当时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一般来讲,优胜课具有下列特征:
1、能够体现当时教改的理念取向;
2、能够符合评课活动的举办期待;
3、能够应和评委人员的教学口味;
4、执教教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
5、教师、学生、评委形成和谐的教学场。
对优胜课的态度调查显示:
1、认为“优胜课多是表演课,其法可用于参赛,不适于日常教学”者占36%;
2、认为“优胜课代表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应学习借鉴,用于日常教学”者占52%;
3、认为“对优胜课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长则取,短则弃”者占11%;4、认为“对优胜课取排斥态度,喜欢横挑鼻子竖挑眼”者占1%。
这告诉我们,凡举办评优课活动,应将活动宗旨广泛地告诉参与者,参赛者应是为研讨而来,不是为获奖证书而来。活动结束,应以报告的形式,将研讨成果广为宣传。
对于落选课,我曾进行抽样分析,主要是那些评委分歧较大的课。冷静分析起来,虽各有不足处,但有两点是很值得注意的。
第一,具有超前意识的课,因不合当时主流而被淘汰。反思起来,如当时能给予肯定该多好!
第二,具有个性追求的课,因不愿随大流而被淘汰。反思起来,如当时能尊重个性该多好!
这告诉我们,评优活动结束后,应组织评委或另行组织专家组对所有参赛课,特别是具有分歧的课进行冷静分析,做出客观评价,以供人们借鉴。
三、对说课、评课的反思
说课与评课,是近年评优课活动中的重头戏,是最能体现评化课活动科研探讨特质的两种形式。只有参与了语文教学环境改善对策研究之后,我才真正认真剖析这两项活动。
对于说课,说课者多从微观角度展开述说,讲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程序安排,而宏观层面的述说却不多,建议说课者,除谈自己的教学实践外,也谈一下自己课的教研取向:如体现什么教学理念,追求什么教学个性,展示什么样的语文教学风格等等。
对于评课,有评委评说与公开评说之分。一般来讲,评委的评析较为客观,均会一分为二的进行分析,先赞扬优点,后指出不足,提出希望。这里侧重说一下公开评课,公开评课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研讨方式,如果有时间,我认为应多安排一些,但公开评课常会出现二极倾向,一是赞扬太多,这样会使参赛者翘尾巴;一是批评过多,这样会使参赛者失去信心。因此,我希望评课者发言前,先认真分析一下执教者的得与失,能作出客观的评说,特别是有吹毛求疵习惯的同志,应注意全面地看问题。
但我个人的习惯是,不太重视所评课自身的得与失,而强调他的课引发了我哪些思考,对我日后的工作有什么启发。
20XX学年的教育教研工作告一段落了。回顾这一学年的教研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全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作为学校教研员的我们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本校的教研工作。
一、与教师结成学习的伙伴,是我们工作的任务。
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积极进行教育思想、教学理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读和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把教改的精神和内容,融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当中。在校本教材的研发过程中,我们总是先从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总体目标的制定——→具体内容的编写——→教学建议的提出等方面入手,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准备工作。作为教研员所带的教师队伍应该是一支情感、态度、价值观各异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的复杂群体。首先要走进教师、体察教师、了解教师、做到心中有数。遵循校本研发的精神实质,做到:“先收集、先整理;没实践、没理论”的原则。分步骤有针对性的研发,指导教学,促成不同类型教师获得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努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前往特教的前沿省市,学习观摩特殊教育资源库做好周边省市的二级培训并带回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安装软件。同时也参加了由中国盲文出版社主办世界数字信息无障碍研讨即盲文出版与盲校教育研讨会。学习和参观了一些新研发的盲用信息化产品,并带回了专为视障人群开发的“妙笔”,使盲人朋友在摸读盲文图书的同时,能通过妙笔同步听取相同内容的有声读物。人性化的设计,大大地提升了盲人获取知识、共享文化资源的渠道,受到广大盲生的喜爱,并在助残日时现场由盲生亲自演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08年上半年,应吴忠特殊教育学校的邀请,前往该学校参加观摩课的学习和指导并进行研讨。具体承担的。是评委和评课的任务。共计听课4节。通过这种“集体备课——示范教学——教师点评”的方式,帮助广大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收到“众人搭台——一人唱戏——大家收益”的效果。
2、完成低视力教室的设备配备标准工作。根据全国视障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会议决议,为我校提供现代化的低视力教室的设备配备一套,以提高我校盲教教学设备设施的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盲教投入甚少,关于低视力教学相关情况只是听说过,但从未见过和使用过相关的设备设施。为此,我们利用下班时间进行多次的网络搜寻、大量地查找及调研和走访,了解相关设备的各种信息并归类整理,最终以表格的形式统一成一个完整的设备配备标准。
3、利用上海教师来我校学习指导之计,我们进行了公开课的讲授。课后进行课堂教育教学的探讨。在评课的过程中,注意营造民主、平等的研究氛围。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研究气氛下,教师的研究意识才能被激发,才能用心的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与上海教师一道分析、反思教学,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教师点滴鲜活的经验,让上海教师的经验在我们的努力下提升为规律性的东西,以便于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进行自身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我们工作的目标。
多数教师认为,原来教学得心应手,现在觉得教学越来越难了。教师们的这些困惑、茫然与问题,仅仅依靠教师原有的经验,依靠教师从书本上寻找答案,同伴之间相互切磋,解决起来是有局限性的。因此需要我们教研员的专业引领。我们深深的意识到要指导教师实施新课程,不能凭已有的教研经验对教师妄加指点、评析,而需要静心学习,潜心研究,改进教学研究方式,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为此,我们不断地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从中汲取切实可行且成效显著的为我所用。我们的工作性质在“研”。我们在教育理论的学习领悟方面相对于一线教师有优势。因此,如何将所学、所获及时转化给教师?我们就用心的去看大量的各种教育理论书籍尤其是特殊教育教学理论、杂志及好的课堂教学案例,摘抄要领,领会精神,努力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基于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案(课)例为载体,立足于落实校本教研,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本着以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倾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人民教育》、《教育现代化》、《中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育》等刊物为自己终身学习的必读物,坚持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相结合,摘录大量的有价值意义的案例及教育教学的文章,作为鞭策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汲取其中的高位思想和理念,及经验之所长,在反思与感悟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所以,我们将大量名人思想与自己个人的思想渗透后融为一体,以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着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也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及教研活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三、做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者,是我们工作的职责。
教研员的研究离不开教师,需要做好服务性的工作,每学期制定计划,为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我们十分珍惜每次外出学习、看课的机会。这种听课、看课、学习、研讨、交流的方式,吸收的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精神;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番智慧的撞击;不仅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发展提高。所以说: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及时总结推广教改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推动教学改革是我们工作的职责。我们的工作精神是:甘为人梯,任劳任怨,辛勤耕耘,无私奉献。
由于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学校教学管理存在不足,课堂教学方面严重滞后,教育科研水平低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一名教研员,如何搞好教育科研工作?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样值得我们去反思。那么我们教研员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这也是我们作为教研中心的一名教研员急需要思考和有待于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今后思考与建议。
作为教研员的我们今后应该做什么?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去考虑: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还有许多困难,尤其是在特殊教育学校实施新课程更是困难重重。要解决这些困难,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和支持。而作为教研中心,从教学研究、服务和指导的角度目前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扎实有效全面地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开展专题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加强教研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1、着力校本教研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深化学科教学设计的研究,让先进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为。
(二)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转变教研方式,倾斜一线教师为教师成长搭建舞台。
2、牵线搭桥,加强各省市学校之间的校际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3、以点带面,率先培训一批本校骨干教师,让他们在校本教研中发挥引导的作用。如果说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三个必备要素的话,那么我校的校本教研面临最大的困难恐怕就是专家引领了。把请进来送出去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教师外出培训作为一种长效机制。不断地学习各前沿特殊教育学校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以各级学科培训为抓手,加强对教材研读的指导。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学科培训的作用,并为教研员提供交流教研工作经验和想法的平台,发现典型,及时加以推广;另一方面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指导教师理解和把握新教材。努力做到:“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以学促改。”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做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同时促进自己成长。
总之,引领全校教师走——“科研兴校”这条不变之路。从而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发展和提高。永远是我们教研工作的重要职责。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学期的教研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教导处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配合下,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紧紧围绕教研先导,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的教学特点和现有条件,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工作
1、8月下旬,根据县教研室统一安排,我校积极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课标。教师经过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课标统一考试,部分教师名列该学科前列,如杜婷、王永利、崔海鹏、王海霞、彭红芳、李晓霞、荆飞龙、崔俊杰、栾晓霞等。
2、多年来,我校始终把教师培训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培训活动,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并要求教师积极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根据县教育局统一安排,本学期我校分别派宗洁霞、李素云、程慧芳和荆飞龙四位教师到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师大等国内知名院校参加培训,他们返校后,教务处组织了相关讲座,教师共享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3、本学期开学初,教研室与校领导沟通,制定了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的简单方案,组织全体一线教师认真做好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要求教师
们认真做好学习笔记记录,把学习的过程作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过程,进一步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过程,进一步坚持与时俱进,拓宽思想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思想上的坚定性,行动上的自觉性和工作上的创造性的过程,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理论修养。(每位教师写两本笔记:政治理论笔记和业务学习笔记。)
二、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教研是分不开的,教研为了更好地教学。所以教研室专门负责督促教学中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们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以及疑惑之处及时记录下来,经常反思有助于教学观念的更新。(每位教师间周完成一篇教学反思,并要求每节教案中体现教学反思。)
三、开展听课评课、比赛活动
(一)本学期,教研室延续上学期的听评课方式,第一轮听评过关课,第二轮听推门课。教研室工作总结校级领导带领中层领导及一线教师,认真听课、评课,
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听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原方法和手段。听评课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也是教育业务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的方法之一。为了查清教师教学质量一直很差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在评课时,对课做出综合分析。分析过程中,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问题。要对教师钻研教材、处理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教学程序的设计诸方面做一透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具体改进的意见。这是一个”诊──断──治”的过程。例如,我校的王茹老师(应聘教师),之前讲课紧张、抓不住课堂重点,学校组织教师集中听课指导,现在她上课教态自然、课堂教学流程顺畅、重难点突出。
(二)11月7、8、9日三天,我校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积极参加”送培下乡”活动,认真聆听名师授课、专家讲座,老师们受益匪浅。
(三)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岗位练兵的积极性、提高个人教学基本功,为优质高效课堂夯实坚定的基础,学校于12月25日在会议室和各年级备课室内举行了全体学科教师粉笔字书写比赛。要求全体教师在规定的时间里,书写自己抽到的一首古诗。真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比赛中,老师们写得端正大方,舒展有力,形体美观,更难得的是,每位老师的态度都极其认真,令人惊喜。
最后经过评委们公正、公平地评议,评出最佳奖贾景辉、张金辉、王茹、韩文娟等14位教师。
通过比赛,促进了各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从一定层面上切切实实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对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苦练教学基本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规范板书设计等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的一定的实效。
四、加强教研工作,提高业务水平
1、延续之前的教研时间,间周召开教研会,要求教研组长认真作好记录,同时要求各位教师根据教研会议拟定的主题,自行完成教研内容单页记录。教师是教育行为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基本的问题,所以每位教师都积极参加教研。
我组借助于“兼职教研员”这一平台,在我校校本教研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提升语文教研组整体实力。在于其他教研员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都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识广博的学科带头人乃至名师名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拥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所以努力工作,发挥自己最大能量,把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在一年工作经验基础上,我今年工作开展起来比较顺手,逐渐摸索出来提高自身素质,带动大家共同进步的好方法。
1、传在传导中指明方向
“传”就是传导教育。“传”侧重于思想锤炼,是入门前的基础性工作。宣传新时期的教育方针,熟悉学校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取得的成就,影响带动其他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树立教书育人思想,严谨治教,努力钻研业务,争取尽快胜任工作。
①介绍自己的教学经历。注重积淀自己的师德,确立指导教师的形象,使年轻教师深入了解优秀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起到感染青年教师的作用。
②进行业务讲座。我结合自己先进经验准备业务讲座,教授其他教师如何进行备课、说课、评课的讲座;作为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功。
③开设创新、示范课。我每学期要上一堂示范课,由组内教师进行评课,进行研究。给予其他教师仿效和借鉴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从而体悟教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实现教学模式的举一反三。
④教学科研传导。每当自己的论文发表时,我就会和其他教师谈自己这篇论文写作的体会,和写作的思路,为年青教师的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2、帮在帮助中丰富经验
“帮”就是帮助改进。年轻教师,特别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工作积极性高,但缺乏教学经验,我们老教师要帮助他们,对他们进行“引”与“扶”,多听他们的课,课前参谋,课后小结,寻找差距,不断完善,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帮”侧重于业务修补,是提高年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必经之路。同时我以随堂听课为主,检验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其真实的教学水平。
(3)带在带动中培养能力
“带”就是带动激励。年轻教师充满朝气,富有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善于竞争的特点。因此在工作上要“给担子”、“出点子”、“加偏食”等,教给其科学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才干,培养独立、协调工作的能力。“带”侧重于给年轻教师提供机会,是年轻教师学会收获的关键环节。
二、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我今年对帮带年轻教师研究多一些,但是对学生、对课程研究少一些,课程改革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教师研究的重点。就要求教师将主要的精力聚焦到课堂教学领域,去研究、去实践、去构建生命化、生活化、主体化、互动化的教学活动;为课程改革服务,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去教,努力开发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各种课程资源;为课程改革服务,就要求教师积极进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改革。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在开发校本教材,构建我校语文教学新模式方面进行细致研究。
一路走来!我的兼职教研员工作,作为个人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我参与的国家级十一五规划课题获得中国德育专业委员会教学成果三等奖,我以及课题组成员撰写的多篇论文发纷纷获奖,我个人也被评为国家级先进实验教师,我将忠贞不渝,直到永远,并将继续为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身为一个教研员,听课、评课可谓是自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汉语文母语教学环境的人文透视与改善对策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后,我才真正去收集资料,从感到的确有需要我们反思的地方。
一、对传统与现代评课标准的反思
传统评课标准忽视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新课改以来的评课标准注重了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却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个性——灵性、情感、风韵!
课堂教学评优标准,我们把它看做语文教学环境中一个处于相当重要地位的环境要素,我们搜集了能够获得的各种量化评价表。
我们首先用重视还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标准,将这些评价表分为传统类与现代类。分析结果如下:
1、20xx年仍在使用的评价表中,传统类与现代类的比例为39:13。
2、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时间界点为20xx年,各校的转化情形与该校的教育科研开展情形成正比关系。
3、重点学校、教科研先导校的评价标准对外具有扩散性。
4、学术报告会、高层次竞赛课评价标准对学校评价表的修订具有直接影响。
这一状态要求我们应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使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尽快能在学校中得到落实,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权利。
我们又以重视学科个性与忽视学科个性为标准,以20xx年为界点分为四类,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传统类(均为1999年以前制表)中重视与忽视比为51:1。
现代类(均为20xx年以来制表)中重视与忽视比为8:5。
如以重视语文教学个性衡量,仅一所学校20xx年春所制评价表附列了一句:“要考虑语文教学的个性”。
我们又对语文评优课评价表进行统计分析,也发现一般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技术”、“教学效果”为主体分项,而对“教学个性”不够关注。
基于上述状况,我们建议各校制定评价表时,应考虑教师对教学个性的追求,考虑共性之外就学科个性另立评价项目。
二、对优胜课与落选课的反思
因评价标准的制约,每次都会对参评课排出顺序,选取优胜,给予表彰。于是,优胜课成为学习的样板,而落选课便成为警诫的案例。
优胜课都是相对的,相较于落选课,它代表了当时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一般来讲,优胜课具有下列特征:
a、能够体现当时教改的理念取向。
b、能够符合评课活动的举办期待。
c、能够应和评委人员的教学口味。
d、执教教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
e、教师、学生、评委形成和谐的教学场。
对优胜课的态度调查显示:
1、认为“优胜课多是表演课,其法可用于参赛,不适于日常教学”者占36%。
2、认为“优胜课代表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应学习借鉴,用于日常教学”者占52%。
3、认为“对优胜课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长则取,短则弃”者占11%。
4、认为“对优胜课取排斥态度,喜欢横挑鼻子竖挑眼”者占1%。
这告诉我们,凡举办评优课活动,应将活动宗旨广泛地告诉参与者,参赛者应是为研讨而来,不是为获奖证书而来。活动结束,应以报告的形式,将研讨成果广为宣传。
对于落选课,我曾进行抽样分析,主要是那些评委分歧较大的课。冷静分析起来,虽各有不足处,但有两点是很值得注意的。
第一,具有超前意识的课,因不合当时主流而被淘汰。反思起来,如当时能给予肯定该多好!
第二,具有个性追求的课,因不愿随大流而被淘汰。反思起来,如当时能尊重个性该多好!
这告诉我们,评优活动结束后,应组织评委或另行组织专家组对所有参赛课,特别是具有分歧的课进行冷静分析,做出客观评价,以供人们借鉴。
三、对说课、评课的反思
说课与评课,是近年评优课活动中的重头戏,是最能体现评化课活动科研探讨特质的两种形式。只有参与了语文教学环境改善对策研究之后,我才真正认真剖析这两项活动。
对于说课,说课者多从微观角度展开述说,讲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程序安排,而宏观层面的述说却不多,建议说课者,除谈自己的教学实践外,也谈一下自己课的教研取向:如体现什么教学理念,追求什么教学个性,展示什么样的语文教学风格等等。
对于评课,有评委评说与公开评说之分。一般来讲,评委的评析较为客观,均会一分为二的进行分析,先赞扬优点,后指出不足,提出希望。这里侧重说一下公开评课,公开评课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研讨方式,如果有时间,我认为应多安排一些,但公开评课常会出现二极倾向,一是赞扬太多,这样会使参赛者翘尾巴。一是批评过多,这样会使参赛者失去信心。因此,我希望评课者发言前,先认真分析一下执教者的得与失,能作出客观的评说,特别是有吹毛求疵习惯的同志,应注意全面地看问题。
但我个人的习惯是,不太重视所评课自身的得与失,而强调他的课引发了我哪些思考,对我日后的工作有什么启发。
根据重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关于公布20xx年教师市级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及培训对象的通知》(渝继教〔20xx〕22号)要求,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xx年1月8日—12日、5月10日—14日分别在**一中、**中学两所学校顺利完成“重庆市20xx年中学数学教研员培训班”两个阶段共计80学时的培训。
现将本次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专题讲座:跳出数学谈教育,培育教研员专业精神
本次培训的重头戏仍是市内外专家的专题讲座,但针对“中学数学教研员及兼职教研员”这一角色,在课程设置上,专家们的讲座更多地跳出了数学,站在数学教学以外来看教育、谈教育,旨在培育教研员们的专业精神。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徐**授为培训班带来了题为《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态与发展趋势》的专题讲座,详实地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以及世界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以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状。
原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在谈到教师培训、教师发展时,直掷地有声地说:“教师要成为‘五尊’之人!”“教师只有自己改变了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卓越课堂”究竟该如何推进?”“教师的快乐幸福究竟在哪里?”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副院长的专题讲座《走向“卓越”,困惑与突破》给了大家很好的答案。他还告诫大家,不能追求完美,高大全的卓越课堂反而平庸,要有模式,但不唯模式,思想、观念往往比模式更重要。在谈到教师的幸福感时,李院长说,幸福感是走向卓越的动力。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专家结合自己一线从教22年、教研工作30年的亲身经历从“认识”“实践”“体会”三个方面讲述了优秀教师的研究、发展之路。龚教授还告知我们: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发展!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包括: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智慧、专业生活。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副院长用生动的案例引导大家互动交流,感悟教研员的精神。王院长认为教研员应有主动的研究意识、研究追求、研究精神;应有实在的研究目标、研究行为、研究风格;更得有实践的、学理的`、精神的研究成果。
这些专题讲座,增强了参训教师们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激发了大家的“专业理想”“工作热情”。
二、教学实践:围绕课堂谈教学,提升教研员专业水平
“数学课究竟该如何上?”无疑这是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们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次培训仍然着力于教学,紧紧围绕课堂进行研讨。
培训班特邀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著名数学教育家、前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吕传汉教授作了《用“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促进创新人才成长》和《学科教学重在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两场精彩专题报告。吕教授从“问题提出的背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情境—问题’教学操作中应把握的一些关键”,“弘扬启发式教学,用好探究式理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
成都七中王**老师分享了他心目中的一堂好的数学课的标准。他认为,一堂好的数学课,必须有如下特征:教学目标要适度、具体,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大纲要求,符合数学认知规律;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要准确,不得盲目拔高,不得随意减弱;实施课堂教学方法要适用,要恰当,要灵活多样;教学模式要灵活多样,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跃学生思维状态,加强过手能力培养;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得当,教师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重庆南开中学教师杨**分享了他数学文化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案例。杨老师从生活数学、文化数学两个角度,搜集展现了大量鲜活的案例,灯谜与数学、数学与诗歌、测字与数学、对联与数学、书法与数学、流行歌曲与数学……大家在领略了数学的知识味、趣味、文化味,同时也为杨**老师执着于数学文化研究的精神所感动。“数学课原来还可以这样上!”这是大家听了南开中学杨**老师的《生活数学,文化数学》后的慨叹!
注重实践,在本次培训中,全体学员还走进课堂,听课,评课,研讨。
1月12日,全体学员听了**一中吴**、肖**两位数学老师的公开课。吴**老师上的是高一的内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B),肖老师上的是高二的内容: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5月13日,张**老师带领全体学员观摩了两节录像课:第一节是张**老师十年前参评研究员时执教的《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举例》,第二节是北京五中一位数学老师执教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观课引导思考,评课启迪智慧,通过这些聚焦课堂的实践活动,提升了大家的专业水平,收到较好效果。
三、经验交流:注重方法谈教研,拓展教研员专业视野
我们究竟该如何做研究?教研员该如何搞好教研工作?
在这方面,培训班班主任张**老师作了“讲课、说课、评课的基本要求及教学思考”“起始课教学与教学衔接研究”“数学教师要具有教研成果意识”三方面的专题指导,从“教研员的基本功”“教研员的课题研究”“教研员的成果意识”三个方面作了详尽讲述。
本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很多都承担了教研工作。在培训过程中,为了促进学员间教研经验交流,培训方把“写一篇开展某一专题教研活动的设计方案,并做好PPT,本次培训时作5分钟的发言交流。”作为本次培训的作业。
在交流过程中,学员们介绍了“初中数学送教下校暨教师培训活动方案”“春季高考复习研讨会实施方案”“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设计”“全动力课堂教学中初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研讨”等40余个凝聚着设计者心血、极具创意的教研活动设计方案,这应该是对近年来我市各区县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一次全面展示,一次深入的检阅。这个活动看似平常,但应是本次培训的一大亮点,为本次培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