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就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它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台阶,为了今后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该为自己做一个职业规划了。那么职业规划书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整理的人力资源工作计划【通用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由于企业刚刚设立人力资源部门,时间尚不足一年,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积累和沉淀,所以现阶段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暂时以企业战略规划为准,努力拓展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的工作,适时推动企业战略规划的实施,为企业整合重组后做大做强作好铺垫和准备。现阶段的重点就是完善企业《员工手册》、各种管理表单及规章制度,为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作好制度性保障。
二、招聘选拔与岗位设置
1、优化组织机构
梳理现阶段的组织机构图,结合现阶段的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需求,适当做相关优化,尽量做到组织机构扁平化,对所有部门进行简单的工作分析,分析途径可以通过跟部门主管面谈、部门员工沟通、阶段性工作效率考评等方法进行。适时增加相关部门及相关岗位,裁撤有关部门的冗员,做到组织效率最大化,组织机构的设立遵循于“面对现状,放眼未来”的原则。
2、完善企业员工档案
对所有在职员工的档案进行整理,做到一个员工一个档案袋,并最好编号。档案内容包括员工应聘资料、培训经历、工作考评材料、升职材料、加薪材料、奖惩材料、人生履历等。所有档案资料分纸质档案及电子档案,以便查阅,本着对企业及员工负责的态度,所有档案资料均属于内部保密范畴,店长或部门主管在得到人力资源部的同意后可以对所属部门内的员工档案进行调阅,调阅过程只限于人力资源部现场。其他情况均需通过人力资源部及总经理的书面审批方能调阅相关档案。所有员工在个人相关资料发生变化时(如结婚、生育等),需第一时间向人力资源部汇报并备案,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员工本人承担。人力资源部对员工档案的保密工作负全责。
3、拓展优化招聘渠道
(1)加强泰兴人才网招聘账户的信息更新及维护,尽可能参加每月1日及15日的现场招聘会。备注:现场招聘时须制作展板(易拉宝)。
(2)有机会的话多参加省市各人才交流机构组织的各项现场招聘会,一方面招聘并储备外地的一些优秀的行业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为企业做一个很好的外在宣传,对于企业的知名度提升有一定的好处。
(3)多跟当地(泰州大区)一些大中专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关系,计划参加一些学校的校园招聘,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储备优秀毕业人才。有可能的话可以在一些学校设立跟我们公司有关的课程(如茶艺、网络、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由我们企业组织专业骨干员工定期去上课,对企业的品牌推广有相当好的作用,是一项校企双赢的。合作。
(4)在当地电视媒体及平面媒体(含户外广告)做一些招聘的广告,考虑到成本的问题,此项工作可穿插在企业年度举办较大活动时的市场推广方面。
(5)跟同行业内的企业开展定期的互访及行业沙龙,了解同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对于一些专业的优秀人才可以适当保持联系并关注,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引进。(此项工作比较敏感,操作需谨慎)
(6)多参加当地的一些公益活动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扩大企业的影响力,从而吸引一些优秀的人才毛遂自荐。
4、建立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数据库
通过企业招聘工作的开展,将收到的应聘人员的资料进行筛选后,将优秀的及企业未来可能需要的人才信息及时输入到人力资源数据库,可以不定期的进行电话沟通,以了解部分人员的现状,对人力资源数据库的信息要及时的更新及维护。离职员工的相关信息也要及时入库,并注上离职原因,为以后的返聘工作作参考和铺垫。其中可设立黑名单,对于一些严重违纪的员工,避免其以后再次应聘。原则上被列入黑名单的员工终生不得返聘(含其亲属),离职后的员工原则上一年内不予考虑。
5、建立完善招聘计划及流程
原则上企业的招聘分为年度招聘及即时招聘两大类。年度招聘的岗位多为未来企业业务拓展的版块及相关管理(含储备)岗位,对于年度招聘的岗位人力资源部要提前做好招聘计划并呈报总经理审批,以便准备。所有招聘的工作开展需制定相应的流程,对初试、复试、笔试等做具体规定,以便招聘工作的顺利开展。
6、制定并完善部门及岗位说明书
对公司下属各部门及门店制定具体的工作职责,对具体岗位编写对应的岗位说明书(含任职人员的任职资格、岗位职责、直接上级、直接下级、薪资水平、特殊要求等),以便员工快速的熟悉本职工作,并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去。此项由人力资源部及各部门主管配合完成。
一、建立健全人事行政管理的各项规范及管理制度、员工手册等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规范及管理制度。
员工手册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企业用人留人的起码前提条件,员工从进入公司到岗位变动,从日常考评到离职,人事行政部都按照文件的程序进行操作,采取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希望能达到各项工作的合法性、严肃性。
二、劳动合同管理做好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及劳动合同档案管理等工作。
本年度工作计划的重点是
1、劳动合同签订,续签、终止及时性;
2、员工转正及时性;
3、劳资关系(劳动纠纷次数、原因等);
4、档案管理完整性等描述。
三、员工评价的收集
为进一步加强对员工在一定时期内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正确把握每位员工的工作状况,建立公司正常、合理的人事考核评价制度,从而为员工的奖惩、晋升、调整等提供客观依据。
根据公司目前经营状况,每月收集个门店人事评价表,对每个人进行考核评价。对不合格人员实行在岗试用、待岗培训或转岗,以保证员工队伍的高效率、高素质。
四、人力资源人力需求计划
(一)、人力资源人力需求计划目的
1、根据公司现状,结合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及需求情况,灵活选择聘用方式
⑴、参加吴江地区的周六大型人才交流洽谈会
⑵、在吴江人才招聘网上发布招聘信息
⑶、与劳务市场的中介合作把招聘信息放到中介那里请其代为招聘
⑷、内部培养
⑸、引进企业事业单位成熟的管理人才。并充分利用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吸引并储备一定数量的具备特定技能、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专业人才
2、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重要信息及决策依据。
(二)、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本公司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公司的战略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发展规模等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需求计划的制订应服从于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
2、预期的员工流动企业以往员工流动情况数据和当前员工状况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会产生重要影响,员工流动率是制订人力资源需求计划的参照依据。
(三)、数据收集与需求预测
⑴、人力资源部统计、汇总格门店人员数量、工作岗位情况以及人员培训、人员流动、人员变动情况等数据资料,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⑵需求预测
1、人力资源部根据各门店填报《20xx年的招聘计划表》和《20xx年度标准配置表》分析,确定各门店人员标准配置。
2、盘点人力资源现状,统计人员的缺少、超多的情况。
3、统计预测短时间内未来可能离职人员,预测企业未来人员流失数据。
4、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各部门工作量的增长情况,预测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
5、汇总上述数据,得出企业人力资源的净需求量,制作20xx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汇总表。
与年度工作总结相同的是,年度工作计划同样需要hr对人力资源各模块涉及的工作有全局的把握,不同之处在于,工作计划更考验hr的预见性以及自信心。
曾几何时,当我们还是成人们眼中天真的小孩时,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你长大了要干什么”?现在,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我们所接受的最早的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职业生涯”这个词跃入了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有人说:人放对了地方是天才,人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当今职场中,有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心应手,有的人却“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人甚至在岗位上做得痛苦不已。职业生涯规划的提出为这种情况的改善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措施。
一、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和职务的发展过程。一个人的事业究竟应向哪个方向发展,他的一生要稳定从事哪种职业类型,扮演何种职业角色,都可以事先进行设想和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本文中的职业生涯规划仅指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其目的在于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以避免就业的盲目性,降低从业失败的可能性,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率的路径。同时,职业生涯的每一个过程,都会带来对自我能力的新认识,都可以使自己重塑个人的职业抱负。为此,我们要善于给自己树立阶段性的目标,使自己的追求逐步实现。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行业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与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摆在了很多人的面前。很多人认为,做好了人的管理工作,就可以做好任何工作,这也许正是吸引许多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的原因。
据统计,人力资源管理一直都是人才市场上的紧俏职位。在“中华英才网”发布的职场人气排行榜中,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榜上有名,并位列“十大人气职位”前五强。不论是金融业、房地产业,还是电子业、通信业,几乎所有行业的知名企业都在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一般而论,在市场开拓前期,企业为占领市场份额,急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进入成熟发展期时,则需要对人才资源进行重组优化,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人才资本,因而急需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这一切,使企业无论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数量还是质量,都产生了更高的需求。
有人认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受益的是眼界的开阔,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识,是管理知识最大的受益人。然而,在有的企业里,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却整天要为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算工资而忙碌,只有部门的高层管理者,才能从事人力资源整合,参与企业决策等重大工作。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其期待值也不尽相同,规划职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本身也面临诸多尴尬。
对于长期驰骋于市场的企业来说,对人才的管理已跨越了单纯的人才招聘,开始进入了更深层次的优化配置阶段,急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迅速增长,对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熟悉国际规则的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需求尤为迫切。从人才市场的情况来看,虽然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达300多万人,但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却不足9000人。对大多数企业而言,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是一将难求,因此各大著名企业纷纷高薪揽才,使得高级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持续看涨。有调查显示,外企人力资源主管的年薪约6-10万元,人力资源总监达到10-40万元;民企人力资源总监年薪也在10-15万元左右,均大大高于普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年薪2-5万元的水平。据了解,具有国际专家资格的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更是身价不菲,年薪最高可达80万元。
总之,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行业人才市场的总体状况是需求总量大,供给增长快,从业人员多,高级人才少。
三、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新入行者的职业规划
所谓新入行者,我们又可以称之为职场新人,是指刚刚加入某一行业的就业者,其中大多数为刚毕业的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新人,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大部分是指大学生。那么,人力资源管理新人在跨入这一职业领域时,该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呢?
1.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
通常在一个人力资源部门里,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有不同的分工。一般由5部分组成,包括人员招聘、员工培训和发展、绩效评估、薪酬福利管理、人力资源规划等。由于缺乏从业经验,人力资源管理新人大多要从基础做起,也就是做人力资源助理。
2.积极完成自己的工作
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先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领域,并将其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目标。做事要不怕吃亏,要实干,自我价值的砝码就是不断地付出。其实,投机取巧成得了一时,成不了一世,的确没有唾手可得的利益。实干是态度问题,巧干是方法问题,两者要相得益彰,随之的结果就是自身能力和水平的迅速提高。成长的过程中呈现了一条规律,做得越多,见得越多,本事越大;锻炼越多,吃亏越多,能力越强。
3.思考自己将要走怎样的路
由于人力资源从业者可以接触到企业很多的发展计划,在规划人才储备、制定应对市场变化的战略等工作时,需要了解企业的长远规划并制定与之相符的工作方案。因此,了解企业不同的业务知识,对人力资源管理新人的成长很有必要。在对企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人力资源管理新人可以再确定自己下一步将要发展的方向。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新人可以多与同行或者上司沟通交流,在作出决定后不要后悔,一切还是要向前看。
当然,不管怎么样,我们首先必须要确定自己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兴趣。对于那些希望进入本行业的求职者,应该多收集一些与行业相关的信息,以便对人力资源管理行业有较深刻的了解。这可以使求职者确定自己是否真的适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自己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少走弯路,顺利地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
(二)遭遇职业发展瓶颈时的对策
职业规划是人才与职业进行配对的规划,它不但是人们对职业的选择,也是对企业的选择。在人的一生中,职业规划并非一次就能完成,它可能会随着人的成长与变化而不断出现,是人们经营自己未来的一项长期的战略工作。作为一个具体的社会人,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可能会产生一种困惑,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事业,却十分困难,这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人力资源专家建议,人们这时应勇于打破职业生涯中的遇到的瓶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重新进行规划,选择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1.明确自己遭遇职业发展瓶颈的原因
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有些人常常感到疲惫并因此影响工作热情,似乎职业发展已经到了顶峰,对自己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既迷茫又有点力不从心,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职业危机感。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指导企业其他员工进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保持充分的冷静,理性分析自己所处的职业环境。也许是因为对工作失去了兴趣,也许确实是因为对工作力不从心了,也许是因为对现在的工作条件不满意,也许是渴望晋升,也许是暂时的职业疲劳……不管如何,我们都应该先找出原因,然后再想办法解决。
2.坚定职业发展的信心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中,如何才能使自己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怎样才能够有进一步的提升?相信这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职业人士都会考虑的问题。职业生涯的基石是真诚、实在,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真诚的人、实在的人、勤快的人,他们不会被烦杂的人际关系弄得心神游移。事业的成功需要用心灵去拥抱,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应该用心去做到最好,哪怕在别人眼中是一份枯燥的工作,也善于从中寻找乐趣,做到日新月异。不怕挫折意味着善于坚持,许多事情的成功往往在于坚持最后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的命运往往只有两种:一是被淘汰,即使你过去成功过;二是再生,成为真正的精英。
3.平和面对晋升
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综合能力,经验定位和学历的契合程度决定了发展高度和方向。即使是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的硕士生也很少能直接成为人力资源经理,也得从基础做起。通常情况下,中国企业具备3个层次:助理、主任、经理。发展顺利的话,1-2年的助理,3-5年的主任,7年以后可达到经理。随着职位的。提升,各个层次的要求自然也不同。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学习充电是必不可少的晋升准备。好的学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仍是找到好工作和晋升的阶梯,而经验是能力的铺垫,是晋升的前提。就目前情况而言,要想成为著名大企业、外企的人力资源总监比较难,要多积累专业知识、经验以及人脉,多方寻求发展。但是,只要真的是千里马,总会有出头的时候,切记不要急功近利。
4.理性应对职业转型
据有关资料表明,约有80%以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至少有过3次跳槽经历。那么,对于这些指导别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来说,自己如何做到成功转型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主要有以下七个发展方向:
(1)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谋求发展
初入职场,都会从人力资源助理做起,处理一些档案整理等最基础的活;然后可以晋升到人力资源专员,负责培训、薪酬、招聘等项目;再接下来就是人力资源经理,负责人力资源管理整个部门的运作;人力资源总监,一般都只有在大型集团公司才会有,他们要配合公司战略目标的实施,有时甚至会上升到成为公司的最高层领导。
(2)做猎头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人事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招聘和用人经验,培养了独特的。用人理念和招聘眼光,可到猎头公司做猎头工作,为企业寻找千里马。
(3)做管理咨询顾问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的增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转向做咨询顾问是条不错的出路。以企业工作经验为依托,咨询会更有底气,并且有实战性。
(4)做培训师
走这条路的人士逐渐多了起来,但要较高的条件。第一,学历要高,越高越好;第二,曾在著名的企业工作过5-8年,且是高管人员;第三,有丰富的培训经历和相关工作业绩;第四,有良好的口才,亲和力较强;第五,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5)成为劳动争议处理专家和法规咨询专家
由于工作关系会经常处理一些企业人事劳动纠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积累了处理这方面业务的实践经验,对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大有益处。当然,对相关法律不仅要有浓厚的兴趣,且有一定的研究,并愿在此方面发展下去。
(6)转行到业务部门
在觉得工作发展出现“瓶颈”时,不妨换个思路考虑一下,即轮岗或是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由于比较了解各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可以进入到公司其它的一些业务部门,从事一些管理工作。当然,要实现这个转型的前提是具备业务部门的专业知识。
(7)转换职业
现在许多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因各种原因正在考虑转换职业,谋求新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状况远没有达到人们期望值,与其他一些行业的发展相比较有一定的滞后性。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才可能有大起色,这需要大家长期的共同努力。
人力资源职业需要一定的积淀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人力资源从业者必须对一个组织有了足够的研究,才能形成个人的一些管理思想,经常跳槽,固然增加自己从业经历的幅度,却对深度无益。只有勇于面对自己在职业规划上出现的困惑,想办法解决它,才能让自己在职场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任何一点从工作中得来的体会心得都是宝贵的,如果能持续记录心得,并经常与同行进行工作上的交流,那么对促进职业生涯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如果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确实不适合自己,那么越早更换职业就越有利。
四、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展望
目前,大多数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都认为其前景是广阔的,道路是宽阔的。但是,一部分当今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精英却表达了他们的担忧,他们的一些观点,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些趋势。
随着各类管理咨询机构的出现,其以专业的服务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人力资源外包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随着IT技术信息化,网络化服务的增加,人力资源管理浅层次的功能越来越被剥离,这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能力提出了更多要求。
有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并无“专业”可言,或者说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并不重要,当人力资源管理从过去的行政服务走到今天的科学化管理;从招聘到薪资,从素质测评到组织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越来越讲究专业化,专业化则要求科学化,科学化则强调规范化。当我们日益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时却背离了管理的对象——人。人是有感情的,不能一切按照所谓的规范化、程序化去操作。所以,有经验的领导总是说:管理是科学,更是艺术。这提醒着人力资源经理们:所有的政策条文都是死的,如果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老是局限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上,局限在执行政策的层面。而当人力资源管理只局限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时,人力资源管理就成为一种重复性工作。任何工作一旦可以重复,那它就有可能被计算机所取代。这时,人力资源管理就会面临失业的危险。
还有一种有趣的观点认为,可以把人力资源的工作用一个金字塔来表示,塔底为大量的信息管理工作,塔尖是战略贡献,那么现实中众多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日常工作都是沉于塔底。如果把这方面的事务实现自动化或者外包,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就有可能往金字塔上端推进,让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们做一些更有价值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发展具有“金字塔效应”,越在低端的人数越多,竞争越竞争,越往高端,人数越少。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断提升自己,从金字塔底下往上走。具体到个人的发展,可以从个人兴趣、能力特长、个性特点等方面来考虑自己的发展道路,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找到自己的定位。
五、结语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那种追求安稳、从一而终、依赖社会、消极等待的心态已经完全不符合潮流,几十年一贯制的职业计划必然成为博物馆的收藏品,所有的人都开始感受到新世纪的职业观。
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非传统的创新做法常常会取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第一件事就是要改变自己,改变既有思维,放宽眼界,不局限于某一组织或企业,而是站在人力资源管理产业发展上来考虑问题,并且要有财务观念和市场意识。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入行门槛很低,并不表示人力资源管理这个职业不需要专业技能,而且现在市场真正缺乏的是有操作力的中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他们能够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企业中进行实施,这部分人是很稀缺的。我们要把现在从业者的素质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所需要的素质能力区别开来。现在对于我们来说,要成为一个高价值的人,要学的东西很多,如业务的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等等。我们要有学习的能力,这样不管将来如何变化,我们都能跟上变化。
总之,惟有超前一步的思维,才能有超前半步的行动,也才能在未来复杂多变的国际化竞争中把握先机。我们不要轻言放弃,与职业生涯的搏斗里有着喜悦与欢欣。敢于走进职场,善于游刃职场,永怀信心,保持激情,用自己的毅力和勤奋,终身学习,终身进取,终身提高,这样才有能力应付环境的任何变化以实现自我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企业有义务最大限度利用雇员的能力,并为每一位雇员都提供一个不断成长以及挖掘个人最大潜力和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这种趋势得到强化的一个信号是,许多组织在越来越多地强调重视职业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主要的建筑砌块。许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成功执行依赖于细致的人力资源规划。通过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一个组织能够确定它未来所需要的技能组合,然后利用这个信息为其招募、挑选以及培训和开发实践制定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在培训和开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力资源规划具有价值,而许多公司却忽视了这一机会。其中的一些公司把这看做是太困难的事或太使人感到挫折,而另一些公司甚至没有意识到对它的需要。
当对其人力资源无法进行适当地规划时,雇主们被迫在事件发生后而不是之前作出反应;那就是说,他们是反应性而不是选动性。当这一结果出现时,一个组织就不能正确地预见其未来人员需求的增长。在最好的情况下,这样的公司也许将不得不在最后一分钟里进行人员招聘并也许会因此找不到最佳的候选人。在最糟的时候,这个公司也许真的出现了人员不足的问题。
如果一个公司把人员不足问题拖延长的一段时间,它也许最终会因各种可能的结果而吃尽苦头,举例而言,这种人员不足的情况可能导致现有雇员面临巨大的压力,就好像他们在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协助的情况下努力应付额外的需求一样。而且如果所需要的工作没被完成,公司也许会面临订单退回情况的增多,这将导致商誉的下降、竞争的增加和市场份额的减少。
为了推知其人力资源的需要,一个公司首先要预测它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即:在未来的某一时点上完成该组织的工作所需要的人员数量和类型),然后再预测公司的供给(也就是预期已经被补充的岗位)。这两个预测间的不同之处意味着公司的人力资源需要。然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就是解决这种需要。
成功地完成任何一项工作都不仅仅需要动力,还需要一定的能力。一个人是否会选择做一个职业往往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从事这些职业的能力。因此,必须弄清楚自己到底具备何种技能--或者说,企业的雇员具备何种能力。
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侯,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要想对职业锚提前进行预测是很困难的,这所产生的动态结果。有些人也许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职业锚是什么,直到他们不得不做出某种重大选择的时侯,比如到底是接受公司将自己晋升到总部的决定,还是辞去现职,转而开办和经营自己的公司。正是在这一关口,一个人过去的所有工作经历、兴趣、资质、性向等等才会集合成一个富有意义的模式(或职业锚),这个模式或职业锚会告诉此人,对他或她个人来说,到底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
许多人认为他们之所以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管理职位,是由于他们认为自己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1)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完全以及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人际沟通能力(在各种层次上影响、监督、领导、操纵以扩控制他人的能力);(3)情感能力(在情感和人际危机面前只会受到激励而不会受其困扰和削弱的能力以及在较高的责任压力下不会变得无所作为的能力)。 清楚地认识自己只是完成了职业选择这一任务的一半。你还应当确认哪些职业对你来说是正确的(就你的职业性向、技能、职业锚以及职业偏好而言)并且在未来的若干年中是有着较高的社会需求的。 为了改善你所做的职业选择,企业及雇员可以做而且应该做两件基本的事情。首先,你自己必须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负责。然后进行职业规划的关键是进行自我透视:(1)透视个人希望从职业中获得什么;(2)透视个人的才能和不足;(3)透视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它们是否与自己当前正在考虑的这种职业相匹配。 了解雇员的职业兴趣、职业锚以及他们的技能,然后将他们放到最合适的职业轨道上去,这种做法是运用“人事”功能来帮助雇员实现个人成长和自我发展需要的途径之一。 企业能够做的最重要事情之一就是争取做到为新雇员提供的第一份工作是富有挑战性的。 然而在大多数组织中,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似乎并不是一种普遍的事实,反倒更像是一种例外情况。比如,在以研究开发性公司为对象的一项调查发现,在22个公司中,只有1家公司有正式的向新雇员提供富有挑战性工作的政策。而这正如一位专家所指出的,如果考虑到在招募、雇佣和培训新雇员过程中所的大量精力和金钱,我们将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管理失误”。 另外一些企业则完全不同,他们通过赋予新雇员以较多的责任而“在一开始就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在此萨顿公司和丰田公司,即使是流水线上的工人也会被立即分配到由具有高技能和强大工作动力的同事所组成的自我管理工作小组之中,在这些自我管理小组中,他们必须快速地学会变成一位具有高生产率的小组成员。 在新雇员与其上级之间往往存在一种“皮格马利翁效应”。换言之,你的期望越高,你对自己的新雇员越信任、越支持,那么你的雇员干得就越好。因此,正如两位专家所说,“不要将一位新雇员安排到一位陈腐的、要求不高的或不愿提供支持的主管人员那里。相反,在一位新雇员开始探索性工作的第一年中,应当为他或她或找到一位受过特殊训练、具有较高工作绩效并且能够通过建立较高工作标准而对自己的新雇员提供必要支持的主管人员。” 新雇员进行自我测试以及使自己的职业锚更加具体化的一个最好办法是去尝试各种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通过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进行工作轮换(比如,从财务分析到生产管理再到人力资源管理等等),雇员们获得了一个评价自己的资质和偏好的良好机会。同时,企业也行到了一位对企业事务具有更宽的多种功能视野的管理者。工作轮换的一种扩展情形被称为“工作通路”,它是指认真地针对每一位雇员制定他们的后续工作安排计划。 主管人员必须明白,从长期来看,向上级提供关于自己所属雇员的工作绩效评价的有效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因为保护直接下属的短期利益而提供不实的信息。主管人员需要将有关被评价者的潜在职业通路的信息加以具体化——换句话说,主管人员需要弄清楚自己正在依据何种未来工作性质来对下属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以及下属雇员的需要是什么。 在企业不能让雇员知道企业中有什么样的职位空缺、晋升的标准是什么,以及晋升决策的如何做出的情况下,工作绩效和晋升之间的关系就被卡断了。晋升作为一种奖励的效用就大大降低了。 因此,许多企业制定并发布了正规的晋升政策和晋升程序。 空缺职位及其对从业者的要求都将公布出来被传达到每一位雇员。 这种做法的净效应是两方面的:(1)企业确保在出现空缺职位时,所有合格的雇员都能被考虑到;(2)在雇员的脑子里,晋升变成了一种与工作绩效紧密相连的奖励。
职业管理:帮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所有的管理者,乃至组织员工,都认为“职业管理” 是员工个人的事情。特别是在我国由于长期左倾保守思想的影响,谈“职业管理”,似乎就是个人奋斗,搞个人主义。但是,随着把人视为最为重要的一种资源,在组织中广泛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以来,人们发现:加强组织中员工的职业管理,实际上,是与组织的目标是一致的,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管理手段。所谓职业管理是指组织提供的用于帮助组织内正从事某类职业员工的行为过程。职业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利益共同体:企业和员工的结合点
既然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加强员工的职业管理是一致的,那么,它们二者的一致 性怎么体现,或者二者的结合点在哪里呢?
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的存在与发展,是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工作的。相应地,一个员工的发展,也是离不开合适组织、集体的存在的。看来,组织与员工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二者都是为了求得良好的发展,这是目标上的一致性。比如,联想集团、方正集团、实达集团等企业在媒体上宣称:在多少年之内造就多少百万富翁。其实,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目标,也正好迎合了员工发展在利益方面的期望。当然,也是吸引卓越人才为企业发展效力的有力激励措施之一。没有这些人才的努力,企业不可能发展;没有良好的企业环境,这些人才也难以成为百万富翁。因此,企业与员工在利益追求上是共同的,这也是职业管理的有机结合点。难怪有企业在努力倡导、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比如,塑造了“从16个人到16 个亿”的神话的实达集团就建立了一个包括企业所有员工在内的新的“利益共同体”。这一“企业利益共同体”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更新,并且实施了“以人为本”的观念:
(1)使员工成为企业实实在在的主人。员工持股从本质上承认了劳动力、智力也是资本。同时也从根本上避免了人才流失,凝聚了人心,形成了一支富有团队精 神的队伍。
(2)使人才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使知识能创造财富。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人发展的基础上的,企业是人们实现人生梦想的地方。实达人从这一观念出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即产业报国,发展成材,充实富有。而正是这样的“利益共同体”,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使实达产品成为知名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工作适宜性:员工与企业的优化匹配
企业组织与员工相互依存、二者之间建立利益共同体等等,是以企业与员工之 间的相互选择、相互认可、相互接纳为前提的。随着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就业机制的形成及实施,任何企业组织在招聘、选拔、录用自己需要的人才之前, 都会进行必要的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及人员分析等,以便对用人岗位的性质、特点、工作规范、企业文化及对人员的素质、能力、经历要求等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当然,作为现代理性的职业人在求职或转换工作之前,都会对自己的理想、价值追求、能力、经历等进行较为客观的自我剖析和自我定位。只有在劳动力市场当用人的企业组织的要求与寻求相应职位的职业人的条件相匹配时,组织才能与求职 者达成一定的契约,使求职者成为组织的一员,即组织员工。这便是企业组织对员工实施职业管理的开始。 接纳的责任:企业对员工的关心 当求职者来到企业,成为企业组织正式的一员开始,组织就应采取接纳的态 度,对员工实施职业管理。职业管理作为帮助组织员工的一种行为过程,应从三方面理解: 1.职业管理是组织为其员工设计的职业发展、帮助计划,有别于员工个人制定的职业计划。是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将员工视为可开发增值而非固定不变的资本。通过员工职业目标上的努力,谋求组织的持续发展,因此,职业管理带有一定的引 导性和功利性。 2.职业管理必须满足个人需要与组织需要。职业管理力求满足员工的职业发展需要。组织只有充分了解员工的职业发展需要后,才可能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帮助员工找到自己的答案,向他们提供相应的机会。同样,只有满足了员工的职业需要,才可能满足组织自身人力资源内部增值的需求。一方面全体员工的职业技能的提高带动组织整体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在职业管理中的有意引导可使同 组织目标方向一致的员工个人脱颖而出,为培养组织高层经营、管理或技术人员提供人才储备。提高人员整体竞争力和储备人才是组织的需要。对职业管理的精力、财力投入和政策注入可以看成是组织为达到以上目的而进行的较长期投资。组织需 要是职业管理的动力源泉,无法满足组织需要将导致职业管理失去动力源而终止。员工个体的职业需要是职业管理活动的基础无法满足员工个体的基本职业需要将 导致职业管理活动失败。 3.职业管理的内容广泛,涉及面广。可以说,凡是组织对员工职业活动的帮助,均可列入职业管理之中。主要包括(1)针对员工个人的,如各类培训、发展咨询、心理辅导、工作-家庭联系、讲座以及为员工自发强化技能、提高学历的学习提供便利等等;(2)针对组织的各种人事政策和措施,如规范职业评议制度、建立和执行有效的内部升迁制度、劳动保护与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迈向卓越:员工对企业的奉献 职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帮助员工的职业发展,以求组织持续发展,实现组 织目标。因此,职业管理假定:只有组织员工的卓越发展,才有组织的目标实现。员工的卓越,有赖于组织实施的职业管理,在组织提供的有效职业管理中,员工迈向卓越,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组织。看来,有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员工卓越能力需要组织和员工双方共同的努力。 1.作为员工个人,应做到: (1)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未来唯一可以确 定的东西就是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如此,不管是个人,还是用人单位,为了确保自己的市场竞争地位,都应努力“投资”建设一种学习型的组织。 (2)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人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人的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翻开名人传记,你会明白一个永恒的人生真理:心态就是一切。积极健康的心态,会引导你迈向卓越;消极颓丧的心态,会令你一蹶不振。 (3)未来的世界属于不断创新的人。人生最为可怕的一件事,就是“把错事做得很正确”。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你做对了一件事,并不意味着你永远都可以沿袭这一做法。请记住:变则通,通则达。 (4)认可组织文化、价值追求,高度忠诚组织发展目标。 2.作为企业组织,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尊重员工职业发展需要、帮助员 工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措施,实施人性化与理性化相结合的职业管理方案。
莫让职位成鸡肋
眼下,人才流动已经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了。然而,许多人在试图重新规划和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时,常常感受到“鸡肋”的矛盾和痛苦。拿在一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杨先生来说,他从事的计算机维护工作,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再也调动不起他的'太多激情,年初,他就有了“跳槽”的冲动,想趁着年轻去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企业试一试身手。但是,在这个单位所拥有的一切又让他割舍不下:安宁的工作环境,稳定的收入,各项福利……两相权衡,杨先生没有轻举妄动。然而他日渐觉得眼前的这份工作像是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想一想,我们身边的这种“鸡肋现象”其实很多。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用人机制并存却又相互隔阂的局面。一种是以任命、旱涝保收、安稳等为特征的传统用人机制,另一种则是以竞争上岗、多劳多酬为特征的新型用人机制。由于两种机制之间的差距一时难以跨越,人才在二者之间还不能做到自由流动,对于习惯了一种体制的人来说,要突然进入到另一种机制下就需要很大的勇气。
同时,大多数人虽然都有接受挑战,增加新体验的愿望,但同时又会有向往安稳、接受保护的心理。在面临职业选择时,这两种不同的倾向便形成了一个难以两全的问题。豁达的人可能干脆选择其一,然后死心塌地走下去,而另一些人则生出“鸡肋”的感叹。
既然是“食之无味”,只不过因为舍不得抛弃才保存了下来。可以想见,对于鸡肋,人们不会再对它投入多大热情。因此,一旦某个职位让人产生了鸡肋之嫌,用人单位首先会吃亏,企业效益和行政办事效率受影响当不足为奇。而个人的抱负得不到施展,才华被压抑,又何尝不是一种损失呢?
所以说,莫让职位成鸡肋。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用人单位做一些改变,来防止自己提供的职位变成员工眼里的鸡肋。与其养人不如用人。企业如果不能为人才提供足够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和充分的发展机会,即使用物质的手段留住了人,也难以摆脱“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尴尬。
其次,整个人才市场应该尽快完成两种人才机制之间的过渡,为人才流动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让人才在选择职位时多一份轻松,少一些顾虑。
就个人而言,提高自身能力最重要。假如你的素质过硬,技能高超,拥有一只自己打造的“铁饭碗”,自然也不会在一只鸡肋面前左右为难了。
职场话题:当忠诚已成往事
跳槽、跳槽,进入20xx年以来,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跳槽”的味道:认识好久的客户,最近打过电话去却被告之“已经走了好久了”;分别三个月的朋友再见面时派给你一张新换的名片;报纸上关于企业高层哗变、集体跳槽的新闻也接连不断。当真这是一个自由的时代,我们可以轻松地走,了无牵挂?
于是有了这样一个话题:如果工作单位对你很不错,也许上司或老板对你尚存有知遇之恩。这时,有一个更好的机会来到你面前,高出许多的薪水,更加诱人的工作环境,你会选择毫不犹豫地离开呢?还是“舍利取义”留下来?你会因为有违自古以来的“忠诚”原则而心生忐忑吗?
1.引言
在我的生活里,很容易做事半途而废。为什么呢?是因为我没有目标吗?很明显不是,说起目标我可是会滔滔不绝的。是我没有学习的兴趣吗?恰恰相反,我实在是兴趣太广泛了。那是我没有计划性吗?也不尽然,我每天睡觉之前都会列出明天的任务清单。那是怎么回事呢?在我经过学习后我明白了:我所谓 目标 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真正的目标是要明确的、具体的,是可衡量的,目标要与行动一致,同时目标还要实现,有时间性和挑战性。职业生涯规划书帮助我客观认识自我、准确进行职业定位,确定前进的方向,制定奋斗的策略,将目标分解,从而激励我坚持走下去。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规划无疑是有益而有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书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书。
2.自我分析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也是不相同的。一个人要成才首先要选择一条合适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首先要明白自己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因此,自我分析是职业规划的第一步。
2.1喜欢干什么——职业兴趣
希望做有关人力资源、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工作,使人的能力都得到最优的组合和发展,帮助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与职业发展方向,自己设计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做自己真正的主人。通过测评得出:
我的职业兴趣类型顺序为:
类型名称 得分 类型解释
社会型 7分 为人热情,擅长与人沟通,人际关系佳
管理型 6分 乐观主动,好发表意见,有管理才能
艺术型 5分 思维活跃,创造力丰富,感情丰富
常规型 4分 忠实可靠,情绪稳定,缺乏创造力,遵守秩序
研究型 3分 思维慎密,擅于分析,倾向创新
实际型 1分 做事踏实,为人安分,不擅长社交
我的分析:可以得出,我的职业兴趣类型是SEA型:喜欢与人打交道,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人,同时感情丰富,有创造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发现自己喜欢与人沟通,对周围人的细微变化有很敏锐的洞察力,有自己的想法,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别人生活的更好。同时,不喜欢和别人一样,思维活跃,有想象力,很感性。我的朋友、父母也认为我对社会管理型职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2.2能够干什么——职业技能
测评得出的结果:
能力类型 得分
基本智能 8
言语能力 7
数理能力 9
推理能力 9
人文素质 7
信息分析能力 8
我的分析:我的数理能力和推理能力较强,说明我又比较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语言能力和人文能力相对较低,说明我在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上还有所欠缺,需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锻炼和积累,从而弥补我这两方面的不足。
2.3最看重什么——职业价值观
测评得出以下结论:
价值类型 得分
经营取向 5
经济取向 1
支配取向 3
自尊取向 4
志愿取向 8
家庭取向 3
才能取向 5
自由取向 1
自我实现取向 6
上表是我在九种职业价值观中的得分,其中得分最高的三种是最能反映我进行职业选择时首先看重的价值。因此,从图中来看,我的主要职业价值取向是:
(1) 志愿取向
志愿取向者富于同情心,把他人的痛苦视作自己的痛苦,乐于帮助别人,为大众服务,做事不计较报酬、回报,而更在意自己是否有效的给他人提供了帮助。
志愿取向者在工作中:
优势 劣势
富有同情心 可能不够客观
喜欢帮助他人 易受他人或环境影响
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 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2) 自我实现取向
自我实现取向者不关心人所共有的幸福和一般惯例,一心一意追求个性、探索真理,对收入、地位乃至他人全然不顾,喜欢向自己的能力及可能性的极限挑战,并把它看成是生存的最大意义。
自我实现取向者在工作中:
优势 劣势
重视他人感受与价值 可能不够客观
做事目标明确 对自身利益考虑不够
有强烈的发展、提升意识 有时过于敏感
我的分析:我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之源,以解决他人职业发展和心理方面的问题为自我实现的途径。而我工作的最大动力就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喜欢对社会有重大意义的工作。想做教师、咨询师、公益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一、工作内容及优先级
(一)工作内容:
1. 员工信息管理
2. 员工考勤、薪资管理
3. 劳动关系管理(签订劳动合同、保密协议等)
4. 社保公积金开户
5. 公司各项制度建立
6. 人力资源规划(组织架构梳理、人员编制计划)
7. 招聘
8. 员工培训
9. 企业文化建设
(二)初期人力资源工作优先顺序
不紧急 A.员工信息资料管理 B.员工考勤、薪资管理 C.社保、公积金开户 A.人力资源规划(组织架构梳理、人员编制计划) B.企业文化建设 A.劳动关系管理(入职一个月内必须签订劳动合同) B.公司各项制度建立(考勤制度) C.招聘 D.新员工培训方案 紧急 重要 不重要
二、各项工作开展计划
1.盘点公司人力资源现状,收集整理员工信息资料建立员工资料库。(附件1为员工信息记录表格,可试用。)
2.拟定劳动合同模板,员工入职一个月内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并归档。
3.拟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范招聘、入离职、考勤、薪资等管理。
4.梳理公司组织架构、根据公司战略需求制定人员编制计划,确定岗位、人员需求。
5.制定新员工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周期、课程内容、讲师团队建设、培训考核等内容。定期对在职员工开展公司制度、企业文化、专业知识、行业信息培训。
6.设置日常考勤统计报表、薪资报表。
7.开通各招聘服务平台,开展招聘工作。
8.公司社保、公积金开户。(公司证照齐全后可办理,员工社保3个月内可补缴)
9.将公司企业文化整理成文,通过各种形式宣导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