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的思想汇报(精选3篇)

以下是可爱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理的3篇关于地震的思想汇报,欢迎参考。

5.12汶川地震党员思想汇报:灾难更凸显党性的光辉 篇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撼动中国也也震动世界的特大地震。一时间,无数房屋倒塌,公路被毁坏,无数条鲜活的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之下,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无数个家庭为搜寻亲人、失去亲人而揪痛着,与此同时,全国13亿人民的心也被地震灾区人民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深深的牵动着。作为中华大家庭的家长,党中央、国务院更是为灾情忧心如焚,在第一时间里国家领导人就到达了灾区,了解灾情,慰问群众,指导救灾。展现在人民面前的,曾经是美丽的城镇,祥和的村落,安居乐业的民众,如今,在地震的洪波侵袭之后,转眼就变成了破碎的山河,无家可归的灾民。如同所有美丽的故事在告一段落之后,主人公都将要经历一小段苦难而波折的行程一样,我们这个国家,在经历了将近30年改革开放的宏伟历程后,也必须要决然毅然的迎接这一场史无前例的重大挑战和考验。

党曾经带领人民创造了历史的巨大成绩,使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自改革开放的近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飞跃式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迈向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和全国所有的地方一样,四川汶川也是中国经济发生巨大变迁的一个缩影。那些整齐漂亮的城镇,那些现代化的设施,舒适和有保障的生活,都是改革开放的具体成果。这次突如其来的地震将这些成果毁掉了大部分,曾经安居乐业的人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房屋和必要的财产。看着这些自己亲手创造的果实被毁坏,党当然为此感到心痛。而更令党心痛的,是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的生命受到威胁,无数人在地震中受伤,需要医疗照顾,还有无数人虽在地震中幸免,但被困在与外界隔绝的村庄,陷入缺食少水的绝境,更有无数人被掩埋在墙垣瓦石之下,等待着生命的火速营救。

于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号召和指挥下,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大营救展开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迅速发出指令,指示抗震救灾。国家领导人亲赴灾区,指挥抗灾。各总部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迅速行动起来,成立了应急的指挥小组。各兵种在统一指挥下,迅速向震区集结。在地面交通中断,空中条件极端不利于空降的情况下,为了迅速摸清地震中心地区的情况,15名空降兵冒死在5000米的高空向地形复杂的震区空降。武警部队、消防官兵也迅速开赴震区,开展生命搜救行动。各地的卫生部门组织了医疗小分队,迅速开往震区救死扶伤。各地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震区,为震区人民送去紧缺急需的食品、医药、衣被、帐篷和水。无数的志愿者也自发组织起来,通往灾区的道路上志愿者络绎不绝。全国各地、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向灾区表达心意,支援重建。全国上下紧密团结,以整个国家的力量抗震救灾,这一点连西方国家都感到惊叹,外国政要、国际组织、外国媒介都纷纷表达了赞叹。中国的救援行动反映之快,人员和物资集结之迅速,充分显示了共产党执政的优越性,显示了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这次地震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如死神一般压迫生命的废墟之下,在满目创痍的瓦砾场上,一曲曲关于生命的赞歌正在谱写着。有18岁的花季少女、人民教师张开双臂主动承受墙壁跨塌的重压,而将三个刚上小学的孩子保护在单薄的身躯之下。她走了,把生命留给了别人。有怀抱婴儿的母亲在临死之前发出的手机短信,希望他能活着看到自己的写有爱他和祝福他内容的留言。更有营救生命的赞歌在地震发生后谱写着。人民某部队强行军60多公里,每人只携带一点方便面和矿泉水,成为第一个到达震中灾区的队伍。还有那个在被救后抬上担架情不自禁的向救他的叔叔敬礼的小男孩,他的那个手势成为这场大地震为数众多的标志性画面之一,定格在人们的脑海里。所有这些行动和故事无疑强化了我们对汶川大地震这场悲剧的强度的体认,同时也强化了我们对生命、对人间大爱的体认,强化了我们对党的领导、对党领导的人民子弟兵的奉献精神的体认。

在普通的故事之外,还有那样的一些人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形象让我们铭刻于心,无法忘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无数次了,只要是在中国,每一次发生灾情、险情,都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冒死在前。无论是洪水,火灾或是煤矿、道路塌方等,都是他们以模范带头的姿态,带领和吸引着人们,克服困难,排除灾情、险情。这次地震中,当然不会例外。我们无法忘记,地震前还在开会的某县办公楼里,当地震发生时,当地的县长只喊了一句:“共产党员,先留下!”混乱的人员立刻变的有秩序起来。他们能够在危险的时候冲在最前面,同样也能在最危险的时候,选择留下。我们无法忘记,美联社报道的灾区的那位乡干部,他的亲人在地震中全部失去了,当他正在红着眼圈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忽然接到了任务,就掉头匆匆的离开了。他的行为,为外国记者认识共产党员这一特殊的群体作了很好的注解。我们无法忘记,很多的党员干部在救灾时,靠前指挥,奋力救人,有一些是在强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还有很多却是连自己的亲人还埋在废墟里都顾不上。我们无法忘记,有一位年轻的人民子弟兵,因为过度劳累而牺牲了,而他不久前还刚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的行为使得他有资格称为一名共产党员,于是,他被党组织追认为共产党员。我们同样无法忘记,有很多的年轻人,他们很多是80后,包括战士,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通过在地震灾区的经历和见闻,提高了觉悟,净化了思想,积极的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有些还火线入党。通过在灾区的事件,可以充分说明,党是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磁场,震区是一个锻炼人的大熔炉,在熔炉里锻造的钢铁,去除了杂质,变得纯正了,自然就受到了磁力的吸引。

灾难是一座心灵的学堂,灾区的故事教育了一些人,同时也改造了一些人。一些人通过教育,更加懂得了生命的可贵,亲情的重要,更加深刻的感受和理解了来自全社会的关爱。一些人通过教育,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找到了奉献的意义,走近了党组织。我没有亲历灾区,没有那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但我通过报纸、电视了解了灾区的故事,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党性的光辉。一些人通过灾区的经历成长了,进步了,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但我从抗震救灾中体会到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体会到了共产党领导的优越性,从而使我更渴望加入党组织,成为光荣的一分子。我期待着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汇报人:李永红

2008.7.10

关于四川汶川7.8级地震的思想汇报 篇2

对所有中国人来说,2008年5月12日无疑将成为一个永远无法忘却的惨痛记忆。这一天下午2时28分,在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一场里氏7.8级的强烈地震,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截至目前,四川、重庆、甘肃、陕西、云南等地已有8533人遇难。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面对天灾,我们可以对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心生怨怼,但我们更明白,怨天尤人不会让逝者复活,那些埋在瓦砾下的幸存者正在用血红的双眼期待我们的拯救。

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再显临危不惧、万众一心的民族本色!

灾难发生后,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总理当天便赶到灾区,在灾区第一线指挥救灾工作。、武警官兵再次出现在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方,全力抢修通往汶川的道路,在无法通车的情况下,战士们步行向灾区急进,为抢救幸存者争分夺秒。在四川,全省党员、干部被紧急发动起来,医疗队、救灾物资正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在北京,支援灾区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医疗专家组也已飞往灾区,为灾区人民带去专业的抗震救灾指导。

在互联网上,亿万网民时刻关注着灾区人民的安危。数百万网民在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网站留言,向死难者哀悼,为幸存者祈福。还有网站向全球华人发出紧急呼吁,号召全球华人同舟共济,帮助灾区同胞重建家园。

灾后10多个小时发生的一切证明,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越发挥出中华民族中流砥柱的作用;越是在危难时刻,社会主义制度动员社会一切力量为人民服务的优越性就越突出;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就越团结、越坚强!

我们相信,即使震中灾区被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重建一个新的汶川。救灾,不仅仅是简单物质重建,如何抚平那些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人的心灵创伤,也是需要我们努力做好的工作。远在千里之外的全中国人民是灾区人民的坚强后盾。

生命是最珍贵的,每次面对重大天灾时,我们都能万众一心,因为我们心中有爱。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任何灾难吓倒过、压垮过,中国前进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思想汇报 篇3

5月12日上午,四川的天气如往常一样朦胧中透着些许晴朗,人们如往常般开始了自己平常的一天。或许就在那个上午,某位母亲正幸福地与将走进学校的孩子吻别。或许就在那个上午,一群老人还在公园精神饱满的打太极拳。或许就在那个上午,某位老师还在带领学生朗朗的晨读。或许就在那个上午,某位公司职员还在为股票的起落而欢欣或者沮丧……这一切平常中的平常,是否在现在看来已成为了一种最高境界的幸福?而当最为平常的事物现在变为遥不可及的奢望时,这是否又是人间最大的悲剧?

没有先兆,没有预警,地震袭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震动了中国,震碎了四川,也震痛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关于那次大灾难,我已经不想再一次重复那些大家都熟知和心痛的数据。在地震发生的那些日子里,每天浏览着来自各个媒体的新闻报道,眼泪总是时刻伴随着沉重的心情,每天都被一种悲伤的情绪深深笼罩着。直到今天已将近2个多月了,但脑海中还是不断闪现出地震后那一幕幕的情景:残垣断壁中那伸出的一只沾满泥土和血迹的手,还在微微地颤抖;一个被水泥钢板压住全身的男孩子,那痛苦而又充满求生欲望的眼神;一个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学生生命的年轻老师;一对用血肉之躯掩护了自己幼小婴孩的母亲;一只握紧笔杆的小手,紧紧捍卫着做学生的尊严;躺在废墟里依然用手电筒看书的女孩;一个刚刚从废墟里被解救出来的小孩子,躺在担架上拖着受伤的胳膊向战士们致敬……一幕幕,我刻骨铭心。

这些人中,有的人走了,有的人留下了。然而,走了的还依然活着,留下的却更加坚强!正如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巨大的震灾面前,生命显得是如此的脆弱。在那用水泥钢铁铸成的墙垣倒塌的瞬间,也许生命就由此而终结,来不及思索,顾不得逃离。然而,不论如何惨烈,毁灭中依然有微薄的希望之光穿越死亡孳乳我们的内心。

我们敬爱的温总理,在第一时间搭专机前往成都受灾第一线,亲临指挥救灾。后来总理哭了,再后来甚至泣不成声,全国人民都被这一刻深深的触动,这就是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老一辈的领导党员如何看待自己的国家,看待自己的人民那种深切的情怀-----容不得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同胞深受灾难。当总理嘶哑的声音大声呐喊着:“我是温爷爷,我一定会把你们救出来” “千万百计进去,时间越早越好,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我只说一句话,是人民养着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的那一刻时,我看到了“以人为本”不是只流于政府的一纸空文。当子弟兵冒死步行挺进汶川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人类与死神抢夺生命权的悲壮。当各大媒体大都在第一时间撤换了娱乐信息,自觉将地震报道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我们看到了媒体作为社会公义与良知的代表终于站直了脊梁。当无数国人走上街头捐钱献血,还有大批志愿者赶赴震区救灾,我们看到了血浓于水的民族凝聚力和赤子之心。一个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一个群体的生命是强大的。生命的伟大在于不屈不挠,在于顽强的抗争,在于心与心的相通,在于手与手的相牵。

那些日子,我们流下了许多泪水,因为悲伤,更因为感动,但我们的心真正的走在了一起。死亡夺去的是生命,而它不能夺走的,是创造生命的爱,以及继续生存的希望。在这样艰巨的考验面前,生命惊人地显出了巨大强悍的力量:它脱离了肉体,却实现了生命的延续,在生命的延续中升华了生命的主题!不哭的“可乐男孩”、可爱的“敬礼娃娃”、“不怕”的唱歌女孩……他们在面对压顶的灾年表现出的乐观面孔和那一丝轻松的微笑,让哀恸的中国感受亮色,给所有走过悲伤的人以特别的鼓励。他们没有失望,反而向世人展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镇定和勇气。那一张张坚毅、乐观的脸,一双双永不放弃的眼睛重新点燃我们生活的希望;还有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为灾区人民祈祷、祝福、献爱心;看到了受灾群众在灾难之后积极投入到重建家园工作中的坚强不屈。这就是勇敢的中国人!我们可爱的亲人! 在这场地震中奔走在抗灾第一线的共产党员,以及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用他们微薄的身躯撑起了灾区人民希望的蓝天;是他们,给了那些还压在废墟中的人们生还的希望。作为一名党员,我确切体会到肩负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我们最亲最可爱的人!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时刻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一切,经过这次地震,我发现自己更加的理性,更加的成熟了,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也懂得了作为一名党员的真正责任和内涵。祝福灾区的同胞们!祝福我们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让我们携手同心,发动所有人的力量,众志成城与灾区的同胞们一起重建家园!现在的我们都有一个义不容辞的任务,就是办好我们的奥运,建好我们的家园!

在5.12地震过后,我一直不停地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何而来?又该怎样而去?”。假如那些在震灾中睡去了的人们能够醒来,他们又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我想,那些上学的孩子醒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学习;那些总是没有时间去看望父母的儿女,一定会倍加孝心地常回家看看;那些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关照孩子的父母,一定会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呵护自己的孩子;那些曾经消极生活的人们,一定会变消极为积极,十分地珍惜现在的生活;而那些一直热爱生活的人们,一定会因为这场浩劫而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一定会因为这份沉甸甸的珍贵而迸发出对生活最大的热情!也许人生只是一个过程。虽然每一个生命相对于人类的历史,相对于整个宇宙只是一段时间的激流,就像夜空中的流星,划破夜幕的刹那间,转瞬即逝。然而,即使如此短暂,每个人的生命却也是足够的,因为生命只存在于当下。

因为有了当下,才有了过去;因为有了当下,才有了未来。我为何而来?又该怎样而去?似乎在追问过去,似乎又在探究未来。然而,问题的答案却存在于“当下”!生命的短暂,我们无法预料和裁判,在时间上,它是脆弱的。然而,生命可贵,我们完全可以提升生命的质量,升华生命的主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这样写道:“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朋友,将那些深埋在废墟下的生命精神汲取到我们的灵魂中去吧!超越生死,升华生命!我们应将有限的时间和生命投入到对社会都有意义的事情上去!抓住当下,把握现在!将个人融于社会,将小我融于大我,用“小爱”筑就“大爱”,用“小善”成就“大善”吧!

2008是充满希望的一年!2008也是充满激情的一年!祝福我的祖国和人民!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