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合集25篇)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精选25篇)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1

本次培训有幸聆听了侯恕老师关于《课堂观察》的专题讲座,通过学习使我深受启发,备受启迪。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理念日新月异,以往的课堂听评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更不能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课堂观察活动从教学的不同维度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观察,观察到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观察结果重新审视与规范自己的教学,这种课堂观察方式是课堂听评课的发展趋向,对于授课教师更具说服力与实效性。 11月9日参加了汽车区二实验语文组的观课活动,我对此项活动特别感兴趣,主动接受了观察任务。我观察的维度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问题是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根据观察的维度与研究的问题,我制定观察点与观察量表如下:

一、 观察点选点说明

这节课是作文讲评课,通过例文的阅读,精美语句的分析 来帮助学生修改作文,在修改中使作文完美,从而培养学生作文思路与写作能力。本节课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与合作活动非常多,如阅读学生精美范文、修改关键语句、感悟写作思路、分析文章脉络与写作意图等,都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指导能力。这节课教师的指导质量将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有关键性。

影响,因此我选择教师的有效指导作为自己的观察点。

二、观察点及观察结果说明

我从二个方面来观察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一是教师怎样指 导学生自主学习,从教师对阅读(比如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前5分钟古诗词背诵、阅读学生优秀作文、自主修改作文中的语句等)观看图片、多媒体展示、学生课堂作文反馈的指导来观察。

三、观察结果分析及教学建议

在课前5分钟古诗词背诵部分,老师指导学生背诵了四首宋词,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句,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在第一次作文讲评与修改中,分析学生作文的脉络与精美的语句这一环节,教师分配任务,学生自主感悟、升华文中的语句。学生的思想得到碰撞,作文思路逐渐扩宽。学生在自修自改的过程中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时隐时现,将学习的权利完全放手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传授者变成引导者,当学生思维活跃时,教师则为倾听者与欣赏者,当学生思路堵塞“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则跃身而出,为学生搭桥铺路,指引他们“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在教师德有效指导下顺利完成自主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加强字词篇段章的训练,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标精神得到很好的落实。

几点建议:

教师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语句时,不能让学生完全表达自己的思路,老是打断学生说话,学生的想法得不到表达,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与能力的提升。

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学生讨论不到一分钟,教师就介入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了,介入的过早,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合作流于形式。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2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__大会议精神,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和辽北现代化小都市步伐。我于8月在文化局领导的陪同下,对我市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听取了文化局领导的情况汇报,深入文化基层单位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我市文化建设由宣传部指导,文化局主抓,文化局及各乡镇所属文化站21个,图书馆2个,文化馆1个,书店1个,电影院2个,文化室16个,从业人员230人;现有音像、书刊、娱乐、电子游戏、网吧等文化经营业户300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

随着开原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文化的职能和作用越来越大,文化在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实现辽北现代化小都市"文化繁荣"建设目标,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为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市基层文化建设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态势。

1、以争创先进为动力,推动文化建设

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积极争取省、市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并且主动协调乡镇党委、政府,卓有成效地开展省级乡镇"文化中心"、"文化先进村"创建工作,到目前,已建成省级"文化中心"2个,省级文化先进乡镇3个,省级文化先进村5个。此项工作成绩显著,排在铁岭市前列。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工作实践中,全市掀起了城乡共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热潮。通过开展城乡共建活动,基层的文化设施、设备明显改善;为广大群众休闲、娱乐、健身、开展文化活动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农村文化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2、全市文化活动走向市场,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工作逐渐向社会化、市场化迈进。我市举办的一些大型演出活动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全部实现商务动作,为我市文化活动提供了资金保证。全市民营文艺演出团体及音像、书刊、娱乐场所、电子游戏、网吧等个体文化经营户有了新的发展。各乡镇通过互相沟通,加大了改革力度,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把乡镇文化事业推向文化产业运作的新路子,并已取得较好效果。例如庆云镇文化中心通过产业化经营,年创收2.5万元,不仅解决了文化活动资金问题,减轻了乡镇政府的经费负担,而且促进了全镇文化活动的全面开展。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为解决全市农村文化站活动经费不足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经验。

3、以精品创作为重点,大力加强群众性文化活动

今年,我市已举办大型文化活动20多次,而且多次组织人员参加中央、省、市举办的大奖赛,分别在文化部、中央电视台、中央教育电视台、辽宁省及辽宁电视台举办的比赛中,获金奖9人次、银奖10人次、铜奖2人次,文化局获优秀组织奖。文化局创研室两部二人转作品获铁岭市参赛奖。随着《马大帅》一、二部的热播,今年赵本山又在开原拍摄了《乡村爱情》电视剧及正在筹折《马大帅》第三部,这必将进一步增加开原的文化艺术品位,推动开原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更提高了开原的知名度。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调查中看到我市文化建设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基层文化建设仍有不到位之处。

一是发展不平衡,市区内与广大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差距在拉大,农村中东部地区与西部差距也在拉大。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5个省级文化先进村都集中在西部,东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呈逐年下滑趋势。

二是资金匮乏,农村文化场所被挤占、卖掉的现象十分普遍,文化站站长几乎全是兼职,农村文化阵地破坏严重,市内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培养人才工作也因资金、场地限制难以开展,目前开原的文艺人才已出现青黄不接、难以为继的局面,这与铁岭建设文化名城,开原建设小都市的要求很难适应。

2、基础设施仍有不健全之处。全国文化先进县对硬件设施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具备五个以上大型封闭文化娱乐场所,而我市却没有相应配套设施。此外,还有一些文化站舍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已不能使用。文化设备短缺,陈旧落后,文化馆、站、室均缺少用于工作和开展活动的必要设备。有些乡、村图书室,至今还在书架上摆放着相当数量的80年代的中小学辅导教材及不符合当前形势的政治性图书和没有利用价值的图书,以充当图书册数。

3、文化市场监管仍有不到位之处。从目前调查的情况和群众反映的情况来看,对文化市场监督管理不到位是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是网吧吸纳未成年人进入和超时营业两个问题虽然经过多次集中专项整治,但仍然存在并且比较突出。在每天中午休息,晚上放学的高峰期内,全市70家网吧几乎个个爆满,每天上网的中小学生不少于1000人次。"未成年人养活网吧"已经成为业内心照不宣、家长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二是市内销售的音像制品、书籍盗版严重,有的产品盗版率高达50%以上。这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三是歌厅、茶社噪音扰民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市内投入资金装备了隔音板的歌厅、茶社不多,大部分都存在噪音超标问题,受到噪音影响的群众意见很大。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个别乡镇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仍然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要,不检查时不要的现象。定期研究、部署、检查基层文化工作不够,帮助文化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少,影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由于经济欠发达,市乡两级财政对文化投入的资金总量偏少,比例偏低,未能达到国家关于"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规定。必要的文化活动经费及人员开支难以保证。困扰、制约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3、陈规陋习改变难。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穷不思变,富不思文",思想守旧落后,对文化和科技不求学、不求用,仍然是走东家串西家,个别地方仍存在搞封建迷信或以打麻将为主要的娱乐形式。这种陈规陋习一时还难以转变,这给基层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因素。

三、对加强我市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市党委、政府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任务。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的文化建设,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对文化事业的认识。

党委、政府要站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__大会议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继续提高对我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加大领导力度,把我市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当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我市文化建设不断上质量、上水平。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人兴建、管理、经营文化设施。国家与集体、个人相结合、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的格局、实行目标与实效相结合,不断提升我市文化建设水平。

2、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

党委、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按照国家规定的"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在财政支出中确定对文化投入的具体比例,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建立以奖代拨的投资机制。鼓励创建文化先进县、先进乡镇、先进村、先进社区及建设乡镇文化中心、标准文化广场,保证有影响的重大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保证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文化单位的日常工作经费,保证专职文化工作干部开支,保证文化干部培训经费,加快我市文化设施建设步伐。

3、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

加强对网吧监管,争取上级文化部门支持,尽快落实终端统一控制接线时间,安装过滤软件等技术性措施,解决超时营业和黄色网页问题。加大巡查、抽检、处罚力度,严肃查处吸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违规经营行为。积极与工商、公安、电信、消防等部门沟通,加大联合整治力度,推进综合执法。

4、大力发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部署,组织开展好各类群众性大型文化活动。深入研究活动方式,不断创新,大力推行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等。继续打好"赵本山艺术"品牌,依托艺术团等团体,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文艺人才,活跃城乡文化市场,创作文艺精品,创出有开原特色的文艺品牌。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3

在传统佳节春节来临之际,松坎镇居民按习俗开始了玩龙灯。传统的万隆等由出龙、开光、请龙神、入户拜年、烧龙寄到程序组成。开光时,“先生”口中念念有词,将一切神灵的力量汇集一身,再赋予龙眼、龙须、龙尾等部分,让龙灯具有神力,保佑一方安宁。再到河边进行一番仪式与舞蹈后,龙灯便是龙神附身的神了。紧接着,龙灯入户拜年,舞龙队伍挨家挨户进屋赠与主人一番吉祥如意的话,大都是顺口溜的形式,既朗朗上口,又赠送了吉利。这时,主人家便要给付乌龙队伍一定的红包,以示感激。然后舞龙队伍便在屋里及门前舞蹈一阵,主人家点燃鞭炮扔向龙尾,习俗中称作“炸龙尾”,场面很是热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灯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对此,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入户拜年已成为一些居民的赚钱渠道。

在调查中,有97。3%的居民认为舞龙灯被一些人利用,以赚取钱财。在舞龙灯的队伍中,大多数都是游手好闲的'街头小混混,他们利用龙灯入户拜年讨喜钱这一习俗,在春节期间组织舞龙队伍,从中获取大量不劳之财。舞龙队伍由十人左右组成,一天晚上忙完后,每个人的纯收入为一百多块钱。这对于毫无一技之长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按照习俗,舞龙灯在正月初一出龙,直到正月十五才烧龙,也就是说,在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可以很轻易的获得近两千元的收入,这种既省力又赚钱的方式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赚取不劳之财的手段。

2、龙灯文化的内涵已渐渐流失。

在调查中,98。2%的居民认为如今的舞龙灯已经丧失内涵,没有意义。我们是中华民族儿女,龙的传人,舞龙灯是每年的传统活动,而今,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舞龙灯失去了其本身蕴藏的深厚文化积淀转而成为一种娱乐活动甚至是赚钱的手段,这无疑是一大悲哀!是传统文化的悲哀,是经济发展的悲哀,是民族精神的悲哀!而当我们把眼光转向其他活动时,我们不难发现,各项活动也正在或已经丧失其内涵,在利益的冲撞下改变了本质。我们只能遗憾,面对这种遗憾,我们是否该做些什么?

3、舞龙灯的不少民间艺术正在消逝。

在调查中,有94。8%的55岁以上居民看到过舞火龙,也就是俗话中的“打铁水花”,有76。5%的25-55岁的居民看见过该场景,而仅有3%的25岁以下的居民见过舞火龙。听老年人们讲过,在他们的记忆中,舞龙灯有几十种舞法,“龙咬尾”、“龙腾空”、“龙绕梁”、“二龙戏珠”等精彩形象至今仍深刻地留在他们的脑海里,回想起来依然赞不绝口,甚至拍案叫绝!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舞龙灯的人能变化出的形象越来越少,到现在,连舞龙灯的队伍都是有一些游手好闲之人临时组建而成,面对一群眼中只有金钱的财迷,还能奢望他们能表演出什么形象来?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物质上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满足,伴随而来的问题便是各种传统文化以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流失,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更应该关注各种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要铭记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了解其背后蕴藏的深刻意义。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能与民族精神一起源远流长,永不消逝。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4

一、活动背景

目前,我们小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知之甚少,为了让我们能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并且能够让传统节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继承,这个学期我们班开展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调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我们重点选了其中四个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作为子课题,并进行分组调查研究。

二、研究内容

了解各传统节日的起源;收集有关各传统节日的诗词;了解各传统节日的习俗,了解各传统节日饮食习惯;了解人们在各传统节日期间还进行哪些其他活动等。将了解、收集到的资料有序地进行整理,并装订成册。

三、任务分工

根据选择的子课题,我们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各组的任务分工如下:

1、烟花队:组长李子健、吴雨纯,主要负责调查研究春节的传统习俗;

2、胜利之光:组长涂广骏、王杨洋,主要负责调查研究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3、阳光队:组长吴梓渟、肖筱,主要负责调查研究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4、月亮之光:组长张方琼、肖依晨,主要负责调查研究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四、研究过程

首先,我们为这次活动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研究计划,确定各分组研究的子课题和人员。为了活跃这次活动的气氛,增强各分组的凝聚力,各分组都给自己取了积极向上的组名,还有响亮的口号。接下来各分组根据各自的子课题制定分组研究计划,分头进行调查研究。各分组通过看报、问长辈、上网查资料等各种渠道来搜集相关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的资料,并整理成册,写成研究报告

五、研究成果

各分组经过半个多学期的调查研究,搜集了不少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资料。下面就是各组的研究成果,搜集的部分资料。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其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风俗特色。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上古的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民间的说法是这样的: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子,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和影壁中。

倒贴“福”字。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5

(一)调查背景

党的xx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时代新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有利于扭转不良社会风气,发挥我们数千年来积累下来的道德智慧的效用,会对改善当前的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作用。用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和下一代,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战略需要。

(二)调查目的

为了加深当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了解传统文化在当地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三)调查过程

1、调查方式:一些网络社交软件

2、调查数量:90份

3、调查时间:20__年寒假期间

4、调查步骤:通过一些网络社交软件发送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整理统计

(四)对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分析

1、有74%的人喜欢中国传统节日,26%的人喜欢西方节日。

2、有100%的人认为京剧,诗词歌赋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40%的人认为看春晚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2%的人认为开派对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1%的人认为占卜算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有10%的人认为清真菜是我传统菜系,85%的人认为苏菜是我国传统的菜系,仅有5%的人不知道我国传统菜系是什么。

4、有20%的人认为纵横,重农,洛桑为我国传统学派,100%的人认为儒家为我国传统学派。

5、有75%的人认为我国传统戏曲为花鼓戏,黄梅戏,20%的认为评剧为我国传统戏曲,5%的人不知道我国传统戏曲是什么。

6、有10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四大名著。

7、有5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一部医学著作,有5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两部及以上。

8、有4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一部数学著作,有25%的人知道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两部及以上,有35%的人一部都不知道。

9、有3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一部农学著作,有35%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农学部著作两部及以上,有35%的人一部都不知道。

(五)调查总结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软实力的较量,并将在未来构架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在此我总结了一下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

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外患

一、部分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袭,如20__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__年韩国拟将“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__年10月,韩国在得过举办“韩国是印刷术的起源过”展览,并向联合郭教科文组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论证孔子、西施是韩国人,称汉字是由韩国人发明的…….

二、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蚀,西方洋节掀起热潮,快餐文化盛行、日本卡通动漫、美国电影、韩国电视剧等外国文化产品的大量引进。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不少人也开始在接受外国生活状态潜移默化的接受了他国的行为价值观,有识人士已经开始思考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商业性中潜藏的文化危机,传承至今,中国传统文化耐寒减弱且造人捷足先登,这不能不给国民敲响了警钟。

三、外来节日冲击盛行,民族优秀传统节日反倒被漠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上诗歌都是传承着我们中国民族特有的节日,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内涵,然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只在民间断断续续地传承着各种习俗,没有正规的宣传,没有正规的保护传承,在民间传得艰难而断续;倒是所谓的“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在国内流行不衰。我并不排斥外来文明,只是不希望看到民族的东西最后被丢在社会的角落里。

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内忧

一、重大文化事件,领导从不做准备。中国有一个非常严重的现状,那就是不管什么事件,领导永远都没有做准备。之所以不做充分准备的人,那是因为有人替他准备好了。清华大学校长没把自己赠给宋楚瑜先生的篆文看清楚,那是因为他自己没准备,是别人准备好了给他“上上台面”就罢了,尴尬当然在所难免。这只是一个缩影,但是影射了一个社会文化的怪圈。领导不是领导,而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充台面的人,如果是这样,那还不如请个明星

二、社会乱用成语,误导群众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应该吸取了清华大学校长前车之鉴的教训,可是刚一出言,就发生了低级文字错误,“七月流火”……哪怕他后面慷慨陈词也已经无济于事。在这里用一条歇后语评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很多时候,社会的语言结构是由文化人、媒体来引导的,而很文化人和媒体都在乱用成语,把涂料说成是“好色之涂”,宣传治咳嗽的药就说“咳不容缓”,这是文化人带来的悲哀,误走文化路线将会让社会文化变得混乱无序。

三、语文、民族历史受到国人的冷遇。我们的语文和历史是国之瑰宝。从甲骨文开始,我们的文字就传载着我们先人的思想;从北京猿人开始,我们的历史就开始辉煌演绎……美国——号称超级大国的繁华社会,它的历史只有三百多年,它连最起码的传统文化都还得沿袭英国的。然而,不管是在教育考试上,还是在社会活动上,凡是涉及语文和历史的,都视为是副科附属物,这多么悲哀。随便抓一个在大街上的年轻人,问“开元盛世”是指哪个朝代的,战争什么时候开始,他们都支支吾吾搔头挠脑不懂回答,这难道不是悲哀吗?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6

实践人:

田盼文

班级:

20xx级艺术设计五班

学号:

20xx132255

实践时间:

20xx年1月1日到2月1日

随着大一上半学期的结束,迎来的维持一月的实践假期,第一次写实践报告,每天走街串巷的去寻找各种美食,感觉挺好,把自己以前吃过的没吃过的美食都能尝了个遍,河南省的美食好多好多,各种各样;热枕的欢迎四面八方的朋友来到河南,来到我的家乡;来了解河南风土人情,尝尝河南的传统美食,下面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河南比较有名的传统美食。

河南省是以面为主,是生产小麦玉米的大省,人尽皆知的我们河南有烩面,河南的烩面以羊肉汤为主,烩面的面非常筋道,烩面的汤汁用羊肉大骨头熬的,汤汁非常的香浓,从下面的图片就能看出来,我在这里写着,就有一种想吃的冲动。

烩面可以算我们河南的传统美食,代表了河南省,河南人憨厚好客的个性;河南烩面价钱公道,而且分量超足,最重要的是够美味,是普通老百姓所能接受的;推荐一个面店——合计羊肉烩面,据说是用飞机轰炸出来的美食,在抗日战争时期流传了一段历史故事

烩面的面非常筋道,是河南烩面的一大特色,因为河南烩面所用的面是河南小麦磨出来的面,非常健康;面的颜色非常晶莹剔透,光看着就非常的有食欲。

而且河南的烩面里面有好多小佐料,比如提鲜的香菜,香菜也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没有打过农药,颜色特别的鲜艳,香菜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有的人就不喜欢吃香菜,点烩面的时候只要说明就可以了;除了香菜,还有干菜、木耳,一碗烩面里面有好多东西,一碗烩面非常丰富,里面的食物面面俱到,非常的`有营养价值。

在我们的家乡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面盆,是瓷的,这个盆一用就是好多年,就像家里的聚宝盆一样;每天都小心翼翼的用着。因为是瓷的,有用了很多年,像家里的一个成员一样,每次用就感觉有了感情一样,生怕它摔着,几乎每一天有要用到。在我们河南,我们每天早上晚上都会喝粥吃馒头,有时候还会每家每户腌咸菜,早上的时候就不用炒菜,就可以吃馒头咸菜,每家每户虽然腌的咸菜工序都一样但是每家每户腌的味道都有差别,都有自己家的独特的味道,这种味道会跟着你的一生,永远存在于你的记忆里;在上的粥有一种特有的玉米粥,关于这个粥,还有一段说道;山东和河南是挨着的,有些地方还是有相同的地方,这种玉米粥就有相同的地方,把颗粒的玉米打成散的,小颗粒状,做饭的时候,当水烧开的时候,把它均匀的下锅,熬的过程中要用勺子不停地搅,当那些黄色的小颗粒开始粘稠粘勺子的时候就可以出锅啦!

我们早上喝的粥各种各样,有小米粥、豆腐脑、八宝粥、豆沫,还有非常有名的逍遥镇胡辣汤,我们早上就非常喜欢去早餐店里去买胡辣汤,配着油条或油饼,或者买几个菜包子肉包子,把他们泡到汤里,绝对是一道美味。还有一种小笼包,一个人可以下一笼,用一个小碗放点醋放点辣椒,用筷子夹一个,沾着配料,现在想着就像流口水,还有一种美食,也是早上吃的,叫糖糕,是一种小圆饼,咬一口里面的糖汁就会往外流,特别甜。还有一种长的比饺子大一点的食品叫菜角。

河南的人都是以面食为主,这跟河南省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从小我们都是吃面,一天不吃点面食就觉得缺点什么,所以到了黑龙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7

一、调查目的:

时至今日,新一代的人却纷纷过上了洋节,渐渐淡忘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春节临至,身为华夏子女,更应了解这丰富多彩,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春节,现在我就带大家领略一下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及其文化内涵吧!

二、调查时间:

20xx春节期间

三、调查地点:

甘肃省天水市

四、调查对象:

家中及附近男女老少,风俗习惯,网络,书籍

五、调查方式:

通过自己家过年、上街走访、询问、观察,向老人们了解,通过书籍网络,实地考察进行查询,观看家乡春节节目“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宵,这年才算过完了,我居住的天水市甘谷县的春节习俗也是十分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通过亲身体验,上街走访,网络书籍我更加了解了我的家乡的春节习俗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接下来我将从腊月一直到正月十五来一一介绍:

1、腊月二十三—“送灶爷”

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下午,家里的妇人,尤其是经常在家做饭的女人会准备好“献饭”(是一种由小碗盛装的、用土豆丝,粉条,炸豆腐片,炸鸡蛋等做出来的色香味美的饭菜),通常家里厨艺好的妇女会将它做的色香味俱全,而且食材更多。不过,妇女们将会使出自己的最好的厨艺献给“灶爷”。让他上天言好事。女人把厨房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在灶前放一碗水、一把草、一把五谷,这是给灶神坐骑的草料。然后拿来献饭供奉在锅灶的正中心,让灶神享用,以示堵口。烧香画马,磕头作揖打发灶神上天汇报主家一年的善恶好坏。在烧香化马时,念念有词,最为普遍的颂词“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颂灶神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供的糖果甜又甜,见到玉皇说好话,回到家里降平安”然后放炮以示欢送。之后每天早晚要烧香磕头。至今有这样的讲究:婆媳做饭是要说说笑笑,就是让灶神爷知道一家过的和睦幸福。长幼有序,对老人不能恶言,不能不敬。对上门的人不论贵贱要笑脸相迎,做到谦恭谨慎。因为灶神爷时时观察你的一举一动,否则会得报应。

2、腊月二十四到二十五—“扫房”

这两天家里人都会忙着打扫房间,庭院,厕所,猪圈鸡舍等,过个干干净净的年,万象更新。只要在家的家人这两天都上阵,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3、腊月二十五到二十九—“办年”

家里的年轻人会去街上买年货,不过现在交通方便了,需求也大了很多,于是大多数人都去甘谷县城里,有的还去天水市里面买。好菜,好肉不管贵不贵,想要得都买下。说到肉我们甘谷县人大多是自家养猪的,所以猪肉一般不会买了。买些鱼肉等等。还有写对联的红纸或者直接买写好、印刷好的,门神,香。

小伙子,姑娘们都打扮得神采飞扬、花枝招展。说不定就找个好对象,等到年后初五、六就准备定亲。

4、腊月二十九—蒸馒头,炸“块块”

馒头一般常见的,不过有大小两种。“块块”有很多种,面是前几天就准备,已经发酵好的,要看家里妇女的厨艺怎么样了,手巧的女人会做各种各样,色香味美,脆而不干,甜而不腻。女人们会使出十八般武艺,将“块块”做得最好。得到正月里来的客人、亲戚的赞。

5、腊月三十日—“耙对纸”,“接先人”,“年夜饭”,“守岁”。

“耙对纸)”即春联,在我的家乡,家家户户要贴上新的春联,其含义是以示辞旧迎新,期冀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它也暗藏着每个家庭对新一年的期待;家里有当兵的:“人军属门上光荣匾,战士胸前英雄光”等等。“对纸”一般是由村里的老师,老文化人写的。一清早孩子们就拿着由大人裁好尺寸的红纸,去老文化人家去写;

“接先人”是一种北方的祭祀活动,也是活着的人怀念先人的一种方式。届时,一个家族的男人和小孩在下午5、6点聚集在放排位的一家,年长者拿着香盘(有香,斟饯即浆水或者茶水,),中年人拿着纸钱(有印刷和自己用模印的),少年拿着鞭炮等等。人到齐后就出发到大路上朝着埋葬先人的方向,磕头祭拜。之后大家一起边放炮边回到那一家在门口跪拜并烧香放炮,表示将先人接回来了。之后知道十五将先人送走之前每天早上每家的女人都会做好献饭供奉在排位之前。

年夜饭有饺子,煮骨头(其实是煮猪肉),等等;

守岁是全家都在一起吃着瓜果,看着春晚,聊着这一年来的见闻及收获,青年们打着扑克,喝着酒,吃着菜,等着00:00点的到来。等到00:00是准时放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6、大年初一—“去拜年”,“迎喜神”,“压岁钱”,“去庙里烧香”

“去拜年”:早上6点起来穿好衣服,青年和孩子们一起去各家的亲房(家族的.人)给先人烧香,给长者拜年。

“迎喜神”其实是迎喜神和财神,一般都是男人和孩子去打麦场上拿着香,斟饯,去迎接喜气和财气。

“压岁钱”,“去庙里烧香”和平常一样。

7、大年初二到初六—拜丈人,走亲戚

8、正月“抬老人家(神像)”

“抬老人家”的具体时间各个村子都不一,我们火石屲组是在大年初三。我们村子里没有“老人家”的神像,我们村人信仰的是龙王爷,去隔壁河南村“抬”,这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老一辈人说是认为将神像抬出来游街,与民同乐,神保佑四方百姓和驱散邪魔。

9、正月初九—烟花表演及社火,耍秧歌表演

正月初九这天我们贯寺村庙上有好看的焰火表演,因为这天是众神的节日,也可以说是我们贯寺村的庙会,到时会有周围3个村子的社火表演齐聚一堂,甚是好看。焰火表演更是火树银花,精彩绝伦。

10、正月十五—元宵节,“送先人”

过元宵节就是吃一个“饺团”也是一种面食,有浆水的(酸的),有汤水的。

还有就是“送先人”:家族的人去原先接来的地方送别先人。

六、调查心得:

通过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我想,春节所以得到大家的重视,是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的愿望,人人都希望生活的幸福、美满,希望工作顺利,前途无量,忙忙碌碌一年,所有的苦恼和愤懑都将在大家彼此的祝福声中消散,在彼此的祝愿中积聚力量,春节,给了每一个人畅舒胸臆的机会。春节还意味着团圆,在当今亲情日渐淡薄的形势下,春节提醒孩子“常回家看看”,在老人期盼的目光中体验家的温暖。春节也意味着春意融融,春天来了,万象更新,忧愁的、幽怨的、有恩的、有恨的都沉淀在冬天的冰雪中,当春风轻拂杨柳、小河潺潺歌唱时,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光阴流转之速而增添宽容和大度。春节实在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节日。春节是四季之首,我们的足迹将踩出新一行。生命的里程又开始了一次始发,所以多一点期望,就多一份珍惜;多一点幻想,就多一份激情。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8

一、基本情况

(一)调查背景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的要素,是使学生有归属感和自豪感的精神支撑。优秀的校园文化品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大学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大学文化,建设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本校特点的大学文化,是摆在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和各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调查目的

1.初步、有效地了解当前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的现状。

2.针对学院这个地区作一定的调查,探究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存在的问题。

3.通过调查得出结论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得到完善与发展。

4.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对全社会的文化建设将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在对我校调查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

(一)校园文化的畸形化

1.课桌文化。当前,在大学生中有一个不良现象,就是在课桌上舞文弄墨,乱写滥画,直接的后果便是导致课桌上字迹斑斑,划痕累累,几乎很难找到一处“尚未开垦的处 女地”。此外,刻画现象也很严重。从反映的内容来看,格调高雅的“精品”不多,而平庸之作过滥。或以桌面为考试作弊之依托,或宣泄个人情感之体验。课桌的整洁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的公德修养,折射出大学生的心灵世界。随手在课桌上涂画,顺便把课桌当作稿纸挥洒,这便是大学生公德意识淡化的表现,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下降、自律意识淡薄。

2.宿舍文化。宿舍是大学生的“家”,是集体学习、休息、娱乐与交际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场所。学子们在这个自由天地里用自己的言行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时代特色的宿舍文化。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变异、社会文化的缩影。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对于培养合格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宿舍文化中出现了许多恢色的潜流,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宿舍的精神环境,也影响了大学生良好风貌的形成。宿舍装饰渐趋世俗化,各种明星风采、美人玉照把宿舍装扮得花里胡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个人内在精神素养的提高。宿舍语言渐趋庸俗化,一些粗野的词汇在宿舍中使用频率极高,宿舍里的污言*语与公共场所的高谈阔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广告文化。在五花八门的校园文化中,还有一种“广告文化”。学校专设的广告栏、宿舍楼的黑板、食堂的墙面以及其他人流量大的地方都形成了广告文化的地盘。广告名目繁多,海报、通知当属家常便饭,其他家教信息、售货广告也是屡见不鲜,其中更混杂着诸多非主流广告。近来,代x广告也名目张胆地出现在高校的广告栏中。

(二)校园文化现象的不良表现

1.平时的轻松,考试时的紧张——成绩作为积分体制中最重要的元素。但大多数同学在平常不原付出太多努力,仅愿在最后一个月中打拼,打着临时抱佛脚的如意算盘。

2.逃课现象——上课虽然重要,但一些“逃课者”总会为自己构建各种理由,使自己信服。

(三)校园非主流文化

校园非主流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同时也与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关系密切。它的形成主要受以下两方面的影响:

1.社会变革的影响。作为社会最为敏感、最为活跃而又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大学生较之其他群体对社会变革有着更大的热情,这种激情使得他们容易成为接受、复制乃至创造新文化的先锋。总起来说,社会变革给校园文化注入了一股健康、清新和鲜活的血液。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就是激情与浮躁同存。成功期望目标与自身总体素质不相适应,许多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评价体系的青年学子一时很难适应,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困惑、行为无序等。校园非主流文化正是这一现象的折射与投影。

2.大学生自身心态因素。社会变革使青年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影响。大学生脆弱的心理难以适应社会冲击所带来的困惑与阵痛,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心理困惑与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浮躁化的言行,校园非主流文化即是其反映。

三、针对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将采取一些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

育人离不开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小景,宽敞明洁的校园道路,万紫千红的绿化景观,明亮宽敞的教室、图书馆,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增进了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应有重点地搞好校园主要景点的建设,办好宣传橱窗、阅报栏、标语牌等,让校园的每一个景点都发挥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自律,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的行为操守更加规范。

(二)、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价值观

加强诚信教育,既要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等生动直观教育方式的作用,使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意义和价值,更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聘请企业老总现身说法,说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三)、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表率作用

开展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首先要规范自身的办学行为,教职员工也要做好“诚信”的表率,为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教职员工在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诚信品质,对学生树立诚信道德意识、确立诚信价值观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与学校领导相比,广大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接触更为密切、更为频繁,教职员工的品质和形象是一种强大的潜在教育力,它容易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而自觉地接受和仿效。这种选择是单靠任何外力的灌输和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为此,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过程中,广大教职员工要努力加强诚信文化修养,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在学术上要做到勤奋刻苦,严谨创新,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生活上要做到忠诚老实,不贪不欺;在与他人相处上,要诚实为人、诚恳待人、诚心感人、诚意服人,以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四)、建立学生个人诚信电子档案

学生诚信档案内容可涵盖校内外,分两大类摘要:讲诚信言行和不诚信言行。具体可包括诚实记录、信用记录、特别记录,具体内容如诚信书、个人资料、品行说明、助人为乐及学习效果、经济状况等。诚信档案的记录时间始于学生进校,止于学生毕业,并于每学年结束时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到毕业时,还可为用人单位提供该学生在校的诚信记录,供其参考。诚信内容的输入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诚信档案内容上网,接受全体师生员工的监督。学生只要输入自己的学号,教师输入教工编号

即可进入网站查询、浏览,并可对诚信内容的真假发表看法或提供相关信息。

当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的同时,还需制定相关的诚信制度与之配合。如把“是否诚信”作为学生入党、评优的一项必要条件,也可制定学生个人和团体在诚信方面表现突出,为学校争光方面的奖励制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诚信档案功能的化。

(五)、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

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中,面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十分必要。这里,我们不妨把引导诚信称为“疏”,把建立诚信制度称之“堵”,“疏”与“堵”两者是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疏与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推动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有堵没有疏,就不能从源头上有效抑制不诚信行为的产生;有疏没有堵,诚信者受不到鼓舞,不诚信者受不到处罚,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就难以树立,校园诚信文化氛围也难以形成。为此,在疏的同时,还得在建立和完善诚信制度上下工夫。学校要按照诚信文化建设的需要,修订完善与诚信相关的校纪校规,建立和完善与诚信相关的奖励、约束、处罚机制,公开公正地接受师生与社会的监督,真正使诚信者受到鼓舞和奖励,使不诚信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六)、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校风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的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教育艺术。

(七)、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学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强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特点,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校园文化经常是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很多活动都需要学生集体参与,需要有相互协作的精神。每个学生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构建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了师生的心理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校园文化为学生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塑造学生形成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

四、结论和建议

结论、依据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各方面完全认可的比例太小,不无说明我校关于校园文化的建设还有待完善。

2.学生对我校校园建设前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这会是我校未来各方面建设的一股精神筹码,是对我校校园发展的有力支持。

3.通过调查研究以及相关数据说明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应加强和完善,需要不断的创新,创造出新的校园文化。通过调查,我们不仅充分了解了学校同学对于学院目前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及看法,而且也能为加强和完善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为同学们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4.我们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应更加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视校内文化设施建设,加大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重视校园景观建设,搞好绿化美化,重视校园综合治理工作,还有,教师要修养师德,应当从事业出发,构建理解、协作的良好人际关系,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要尊师、勤学、守纪,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校宣传教育工作队伍,以高质量地完成党交给的宣教任务。用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建设这支队伍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队伍的力量,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工作能力等等。总之,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9

调查人:

调查时间:20xx.01.15~20xx.02.15

调查地点:江苏省泗洪县

调查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的理念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出。

然而,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不尽相同。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家乡地区(江苏省泗洪县)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家乡人民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街头问卷与网络问卷结合) 调查对象:随机调查

一、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各行各业都不相同,在此次随机调查中我发现,家乡人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打工和种地;当然,由于环绕成子湖,渔民们捕鱼为业;此外,还有基层服务工作者如医师等依靠工资生活。不同人群经济能力不一样,调查之后发现贫富差距还是很明显,县城中基础建设完善,人民生活条件较好,乡下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家庭条件较差。

二、文化发展状况

此次调查主要在农村展开,参与填写问卷的好多人都只是小学初中毕业,(部分人员由于仅参与过扫盲班或未接受过素质文化教育无法参与问卷调查填写)很少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并且,大多数人对于文化的概念仅仅局限于学校。只有部分人员提到文化活动,他们的建议是增加文化活动,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同时,较多人提出家乡应建设一所较好的中小学。总体而言,家乡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有待加强。

三、个人看法及建议

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有待提高,经济与文化并未共同发展,经济发展比文化发展迅速,县城发展比乡村发展迅速。外出打工是乡村人普遍的选择。于是,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等现象颇为普遍,使孝亲敬长成为一部分人难以实现的梦想。好在如今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兼顾文化发展,努力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在寒假期间,县政府的“春风行动”让人暖心。由政府牵线搭桥的大型企业招聘会在春节前后举行,乡镇公交免费送达,数万个岗位对外应征。号召泗洪人回乡就业创业,带动泗洪经济发展,使家人团聚,创造美好新生活。乡村文艺汇演、元宵灯会等节目也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此外,建议关注农民生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希望多多举办文化方面的活动。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10

一、调查时间:

20xx年春节

二、调查目的:

通过观察家人、朋友的过节方式,体验传统节日的意义

三、调查过程:

(一)参考资料:春节传说——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二)家人准备过春节的过程

为了准备过春节,爸爸妈妈从春节前几天就开始擦玻璃、洗床单,直至将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不仅我家,邻居们也是如此,往常不够整洁的家在这一番收拾下亮丽起来,好像换了一个世界一样。街道在保洁员的扫帚下似乎变得宽阔了,因为一尘不染而让自己有了愉快的心情,因此周围的人虽忙忙碌碌却无不喜气洋洋。

春节购物也是一大风景。没跟爸爸妈妈进商店,总要慨叹人多为患,收款台前长长的队伍在传递着这样的信息:购物,是春节一大工程,且是人人必得参与的工程。有钱的买贵的,钱少的买贱的,总而言之,不花钱似乎就不叫过春节。

准备年货更是让人忙不迭休。奶奶忙着炸东西,各种炸货装了慢慢一篮子。家家各类吃食无比丰富的储备在冰箱里,冰箱也变得沉甸甸的。烟火鞭炮更不用说,从小年起就接连不断,直到十五还是此起彼伏,充满祥和气氛。

春节这一天则是大家亮相的日子。人人打扮的光鲜亮丽,连同美好的祝福和喜悦的笑容奉献给每一个人,人们称这一活动叫“拜年”。就连春节晚会的第一个节目也是“拜年”,向全国人民拜年,祝福人们事事如意,祝愿家家美满,人人期盼因为祝福让新的一年更顺利,更完满。

春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凝结在人们的情怀中,即使有那么多的洋节,却难敌春节的魅力,没有哪个节日像春节这样隆重,这样深入人心。即使远渡重洋的游子也在春节这一天多一些对亲人、故国的思念,捎来深情的问候。

其实我想,春节所以得到大家的重视,是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的愿望,人人都希望生活的幸福、美满,希望工作顺利,前途无量,忙忙碌碌一年,所有的苦恼和愤懑都将在大家彼此的祝福声中消散,在彼此的祝愿中积聚力量,春节,给了每一个人畅舒胸臆的机会。春节还意味着团圆,在当今亲情日渐淡薄的形势下,春节提醒孩子“常回家看看”,在老人期盼的目光中体验家的温暖。春节也意味着春意融融,春天来了,万象更新,忧愁的、幽怨的、有恩的、有恨的都沉淀在冬天的冰雪中,当春风轻拂杨柳、小河潺潺歌唱时,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光阴流转之速而增添宽容和大度。

春节实在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节日。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11

一、认识历史的需要

与物质类文化遗产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所不同的是,物质类文化遗产是以物化的固态的方式来展现其历史认识价值,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活态传承的方式来实现其历史认识价值和意义。可以说,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事项都具有历史认识价值,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给人类以启迪。

二、文化创新的需要

人类社会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创新的源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向国外学习,从异域文化中汲取营养;二是向传统学习,从本土文化中汲取精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科学创新各个新领域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认识历史的需要,同时也是创建新文学、新艺术、新技术、新工艺的需要。

三、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正如《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所说,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社区、各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以及在民主、宽容、社会公正、各民族和各文化间相互尊重的环境中繁荣发展起来的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人类非物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与体现,一定程度上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四、重建社会秩序的需要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社会群体的发展都需要凝聚力,而一个群体或者民族的凝聚力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来自于文化认同。我们今天所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除了在保护中国千百年来积淀起来的各种传统艺术形式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外,还应充分考虑到这些传统表现形式在传承中华文明,特别是传承中华道德文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由林林总总的岁时节令、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口耳相传、手手相递的技艺绝招……构成的,但它真正的魅力远远超越于表现形式,这里面有一个“产”,在这个“产”里,接力了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思想力、创造力、生存力,可以激发起全民族的情感、骄傲和力量,这个“产”可以成为一个人一生永远的牵挂。

当过春节、划龙船、窗花剪纸、赏琴品诗……这些中国人几千年日常生活中的最为基本的部分逐渐消失,当游子回到家乡寻找乡间古乐、寻找泥塑公仔、寻找傩舞却遍寻不着,当文化逐渐地与别国越来越趋同,这种文化淡漠的背后,会不会是民族情感的淡漠?如此好有一比,假如全世界多样化的植物物种消失,仅仅剩下粮食这一类物种的时候,那时的地球将会是何种景象?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要拯救和保护由祖先创造并且正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历经千百年,在千锤百炼的锻造中传承到今天的传统市井文化和乡土艺术,那些绝活,那些描绘在《清明上河图》里以及尚未描绘进去的一切生动丰富的文化遗产。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12

调查地点:xx市主要茶店

调查时间:、 —、

研究目的:通过对合肥几家茶店的调查,了解茶文化、茶叶品种以及茶店的装饰风格。通过对茶馆的调查,可以实地观察茶馆,分析具体案例,增加商业空间设计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应该注意的问题,为茶馆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加深对室内综合设计课程的理解。

研究结果:

茶文化:茶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因此,中国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发挥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必然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在历史文人的生活中,传统茶文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一直都很密切。齐秦书画洒诗茶& rdquo,或者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米油盐酱醋茶茶不可或缺。随着茶文化发展到现代,茶的社会功能更加突出。大致有21个重要方面:以茶会友、以茶交友、以茶赠礼、以茶代酒、以茶倡诚、以茶示德、以茶为范、以茶养性、以茶为媒、以茶祭祀、以茶禅修、以茶作诗、以茶作画、以茶载歌载舞、献茶。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和规范,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它是一个多民族、多社会结构、多层次的文化整合系统。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涉及中国哲学、社会学、文艺、宗教等学科。经过一千年的历史,中国的茶文化是用所有的文化代码呈现给我们的。悠久的历史积淀,让中国茶文化显得如此厚重。因此,在茶馆或茶馆的设计中,更加注重其历史文化的表现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茶馆装修类型:

1、传统的茶店设计,大多是历史文化背景或名气很长的茶店,利用历史优势或地域优势,继承传统文化特色,形成具有传统文化魅力的茶馆。

2、复合茶店设计,传统茶店设计是茶与饮食、茶与娱乐等相结合而形成的茶文化现象。比如餐厅、客人、餐厅设立茶馆,茶文化与饮食文化紧密结合。或者专门做素菜茶道的`叫茶餐厅;或者喝杯绿茶,下棋打牌,听听音乐唱歌,自娱自乐,这叫茶友室;或者音乐茶馆、戏曲茶馆、书店茶馆、书店茶馆等。

3、时尚茶馆设计时尚茶馆设计是茶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这种&茶馆一般规模小,格调高雅,文化情调浓郁,文化特色鲜明。现在流行的茶馆,比如红茶馆,绿茶馆,各种时尚的饮茶场所都可以列在其中。与文化的融合,通过相互补充和融合,使各种类型的现代茶馆相互融合,充满活力和无限魅力,吸引着无数人。不同风格的茶馆装饰让你领略不同的风情,或庄重典雅,或质朴古韵,或西化典雅。其中传统风格崇尚庄重典雅,采用中国传统木框架构造室内沉箱、天花板、屏风等装饰,采用对称的构图方式,文字庄重简洁,空间氛围宁静,典雅简约。

设计要点:

通过对茶馆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茶馆设计中的设计要点。第一,需要茶文化的精髓,因为喝茶已经成为一种深刻的文化,茶店的经营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而是一种时尚的茶文化产业。茶馆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密不可分。茶馆设计的要点是结合现代茶文化的含义,一方面推广茶文化,另一方面引导客人感受茶文化。

茶馆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环境、知名度和独特的风格。在茶叶店的装修中,前台应该给人的印象是干净、有礼貌、耀眼,或者简单、优雅。茶店设计的要点应该是让顾客留下深刻印象,让顾客愿意认真享用各种茶叶礼盒和茶具。架子可以是玻璃柜,也可以是多架子,灯光柔和明亮。商品销售区应该具有开放性和文化感,给人的感觉是,这个销售区的目的不是销售,而是展示,展示一种文化,一种品质,一种风格。卫生间也是一个茶店卫生和品质的重点展示,茶店设计点的小地方要保持干净有特色。

其设计要点的基本要求是:明亮、整洁、美观、和谐、舒适,能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有利于身心健康。茶馆设计的主要功能是品茶,既有生活功能,又有文化内涵。随着茶文化的不断普及和现代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茶店的客户基础明显增加,茶业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经营茶店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茶馆空间的设计理念:

1、自然性:对自然的渴望和追求是景观空间永恒的主题。在空间的处理上注意将自然美引入茶馆。作为茶馆景观中的自然元素,主要有植物、水、岩石等。

2、内向:茶馆景观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创造的独立景观,具有内向、私密、向心的特点。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一种亲切舒适的心理感受。茶室的普通使用者也更容易在情感和心理上相互信任和亲近,所以在现代茶室空间中,它成为人们乐于聚集和交流的空间。

3、实用性:现代茶馆空间首先要满足使用者对景观的感受,如阳光、新鲜空气、流水、花香、泥土等。实用性要求茶室的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用户。所以设计针对性很强,从功能的设置和布局要以满足特定用户为目标。

在调查、总结和分析中,茶馆的装修风格大多是中式风格,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式风格的运用更能体现茶几文化的历史。茶室整体建筑风格简约内敛,适合人们放松放松。楼梯巧妙的设置得当,营造出多重空间格局,让人在行走的同时感到无聊又充满乐趣。设竹、木、花、小品更增添乐趣。茶室借用场景的使用,让人们在品茶的同时享受外面的动静场景,增加了一种感官体验。根据茶文化中茶和水密不可分,茶中必有水,所以很多茶房把这一点运用到空间的装饰上,加入小水景等与水有关的小场景,巧妙地将水运用到空间中。

在调查中发现,为了增加空间的氛围,大多数茶室会装饰上许多迷人的风景或仿古的框架、屏风和一些带有古代味道的装饰品,不仅会使整个空间变得单调,而且会给人创造一种意境,使顾客流连忘返,增加销售额。

在一些茶馆的设计中。场景这个重点体现的淋漓尽致,利用亭台楼阁、楼阁、楼阁以及中国古建筑的一些杰出代表,将民族传统建筑艺术体现在设计中。建筑景观中点缀着亭台楼阁,会给花园增添素雅的色彩。茶馆还利用屋檐、横梁、门窗来雕刻吉祥的人物、鸟、动物、花、鸟和植物,以及一些砖雕和绘画来增加它们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吉祥寓意。还有一些把茶馆设计成仿古建筑的茶馆,古朴富丽,雄浑秀丽,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觉。当我走进这样一个茶馆时,我意识到的是深厚传统文化的沉淀,在和谐、尊重、清晰和沉默,文化氛围。

这次调查让我们对茶文化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也为我们接下来的设计提供了很多素材和灵感。以下方案主要围绕展览进行设计,主题要结合茶文化和传统文化。注重体现茶和意境,以展示我对茶展空间的理解。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13

兰坪县石登乡住着白族、普米族、僳僳族、彝族、怒族、汉族等少数民族,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服饰、民居、节日、风情和习俗,给当地增加了绚丽的色彩。在石登乡生活和繁衍的各民族同胞勤劳勇敢,善良好客,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不仅克服了山高谷深所带来的种种艰难,将先进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在高山峡谷、崇山峻岭之间发展种植、养殖业,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还在劳动之余将生产生活的感悟溶汇到歌舞、习俗、喜庆活动中,创造了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一代代传承至今。

普米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普米族民风朴实,为人善良忠厚,性格刚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北部高原地区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普米族乐器四弦,称为“比柏”,主要用作普米族集体歌舞“搓蹉”的伴奏,普遍流传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河西乡、通甸镇、金顶镇、啦井镇、石登乡、营盘镇等普米族地区。

图1石登乡山村老人

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体现在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的方方面面,而石登乡各少数民族的歌舞又以其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以其独有的魅力和特色在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普米族的《搓搓》《祭三脚》《给羊子》,僳僳族的《莫广》《优夷》,白族拉玛人的《喔腊喂》《噢开夷》,以及怒族的《阿楼西杯》等。

在石登中学,感受最深的就是这里的酒文化,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有时间都会聚集在一起,这里的夜晚才是烂漫与宁静。石登街上总是有一群人围成一个圈在跳锅庄。

图2石登锅庄

独特的地理环境,交通的不便,长期以来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难已与外界沟通交流,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各自适应生存环境的行为、观念、态度和生活方式。原始宗教信仰:太阳神崇拜、图腾信仰、神山崇拜、本主崇拜、灵魂观千百年来支撑着当地居民的精神世界全部。在这雪山纵横、山高谷深、传说弥漫的世界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超自然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相互叠压、渗透、交错,构成多样、多重、多层的立体文化结构。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是原始宗教的活化石。

来人可尽情的欣赏传统的秩序和自然风光之美,然而传统正无奈的走向终极。当地中青年对本族文化的淡漠使之部分民族文化濒临失传。

在怒江的深山峡谷中,尚有未经现代文明完全染的地方。先人一步的去领略少为人知的生活存在,无疑是一种优厚待遇的被赐予。在朝晖里,阳光下,迟暮中。以不同的方式:乘车或纵马或徒步,去尽其所能的穿越和跋涉。在怒江以高山峡谷为旅、传说歌谣为伴。因此,石登乡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的娱乐活动。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14

x镇位于x县的边陲,西与x省x县相接,南与x县相邻,是两省三县的交界处,距县城80多公里。辖有10个行政村,217个村民组,约2.2万人口。

这里风景优美,景色迷人,民风朴实,群众热情好客,实属休闲度假之福地。辖区内有山是x省著名旅游景点,为中国佛教二祖禅师所创,是其练法之地,上有二祖禅刹(又名云中石屋)、太白书堂、南崖瀑布、洗马春池、赤壁丹砂银河夜月、乌牛古石、银河夜月、北岭松风八景十分闻名。这里曾经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国内革命时期,群众的革命热情都非常高昂,游击队活动都曾十分活跃,狠狠的打击日伪寇和反动派,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巨大的人民力量。

x镇位于大别山腹地,属于农村山区,以前交通闭塞,道路险窄,人们以种田地为生,生活比较贫困。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这里,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这里的境况也得到了大力改善,路变得更宽了,与外面的的交往也多了。人们不仅靠种庄稼,也学会了种茶叶、植板栗、大棚蔬菜,并且渐成规模。许多剩余劳动力在外地务工带回了不少技术和资金,在家乡办起了企业,人们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好起来。

这里历史悠久,地方风俗习惯甚多,民间文艺活动也十分频繁,笔者近日就本地的民俗文化进行了一些采访调查,现就所见所闻进行一些总结和阐述。

一、乡风民俗

民俗,顾名思义,民间的习俗。乡村的人民比较乐意保留传统,他们把先人们创造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都继承下来,甚至还有美丽的传说。

1.佛祖豆粑是我镇传统营养食品,也是农家最便捷的饭食之一。现在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是人们馈赠亲友的礼品,或招待宾客的佳肴。每年秋冬农闲时,农妇会选择优质稻米,配绿豆、黄豆、豌豆、花生、小麦等多种杂粮,采集松针作烘干原料,烘烤、切丝、晾晒,经精细加工而成。人们一边感受丰收的喜悦,一边体验着亲友相聚的欢乐。制成的豆粑品鲜味美,还便于运输和保存。然而豆粑的历史可追溯到禅宗鼻祖慧可大师。相传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初居山开辟道场,立意改变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现象,寻求补充众僧身体必需的营养品。佛祖把五谷杂粮配南方稻米,精心加工成为山众僧的主要食品,于是豆粑流传至今。

2.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一天,全国上下,家家团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过一个团圆年。小孩开心地围着家长要压岁钱,从不顾虑父母是否同意他们这样做,只是随自己的心情行事。这一天,他们总是很有收获。在团圆饭以后,成年人大都不睡觉,要过了午夜12 :00会有人去休息。朴实的农民把这称为守岁,满满的守完了今年的,明年才会有好的开始。对于春节,农村里总会有很多规则和礼节春节之前,家里的一切事物必须清理好,要除旧迎新;打扫房间时一定要向屋内扫垃圾,不然会扫除财气;初一上午,不可以叫醒任何人,打搅别人的美梦,以免赶走他人的瑞气;初一整日不可向他人讨要东西或钱物,若不然,则会使他人漏财,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村里的人总会在除夕以前还请力所能及的债务。或许你会认为他们是有些迷信的,但其实那只是人们对于新一年的美好期望。只有在春假期间,忙碌的农民才会得到真正的休息和放松;他们才会放下彼此之间的成见,和平地过活;贪睡的人才能够真正地睡饱。对于农民来说,春节是幸福的,春节是美丽的严冬一过,春天就要到来,万物复苏,又可以种植庄稼了。他们兴高采烈地燃放鞭炮,舞起龙灯、鱼灯,到寺庙里烧柱香、抽支签,他们真的愉悦了。

3.元宵戏灯。戏灯是一种集体活动,全村人筹钱来请人扎灯。灯的种类有很多,如:龙、刀斧手、竹马、花篮、花灯。龙只有一条,两个刀斧手,五匹竹马,花篮两只,花灯是越多越好。再就是人物,人物是最繁杂的,一共要扎壹佰零八位,主要人物是闻太师、姜子牙、包青天等一大批为国为民的忠臣义士;再就是神仙,如:送子观音、文曲星、七仙女、唐僧师徒等一批神话人物。到了戏灯的那天傍晚,驮灯的人们排好队,按照顺序出门。首先走在前面的是举着两排肃静、回避的牌子,接着是两排刀斧手,再后面就是闻太师、姜子牙这中间按照一定的顺序排下去,最后的是观音撒净。紧跟在人物后面是舞龙的、耍狮子的、骑竹马的、挑花篮的,夹杂在他们中间的是鼓手和锣手。戏灯的时候,阵阵的锣鼓声吸引来一大批观众。人们跟着灯跑。戏灯的到每一户,那户人家就要放礼炮迎接,还要摆贡品贡品的种类很多,如红枣、花生、蛋、烟酒等。接灯之前,要检查灯是不是亮着的,如果是熄灭的,就不让进,那样会不吉利。戏灯的在你家转了一圈后,你要给糕点、茶食、红包等,以图个吉利。狮子进门时把口张得大大的,出门时把口紧闭,这样就吸走了你家的晦气,新的一年就会变得更好。戏灯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它主要是为了增添春节的喜庆气氛,同时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就是风调雨顺、岁岁平安、六畜兴旺、万事如意。

4.八月十五中秋节时,老奶奶会将月饼做的大大的,然后在里面填满好吃的核桃仁,蜂密,花生米等,形成独具新特色的大花月饼。出嫁的女儿会在这一天带着儿女和丈夫去娘家送中秋礼,一块肉加上月饼或是什么东西的,礼品虽不一样,但心情都一样高兴。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其氛围不是我等所能用笔描绘出来的。

5.俗话说,男人当婚,女大当嫁。20几岁的姑娘小伙当然不能呆在家里,等待爱情的悄然而至。他们会错过每一个热闹的聚会吗?当然不会啊!男孩女孩在庙会和秧歌会上彼此吸引的事儿还真不少。他们一但瞅对了男方会请一个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去的时候人们一般带一盒点心算作见面礼,媒人和女方家谈好后,男方和女方就可以正式恋爱,慢慢接触了。如果男女方在彼此的了解后,认为对方就是自己的另一半时,会提出订婚的请求,当然提出的对方肯定是男方,这样他们就已经迈出了进入婚姻的第一步了。男方会在订婚时大摆酒席的时候,托媒人给女方家送去彩礼,真正到婚期一到,男方会托媒人再去送彩礼,女方家也会为女儿送一些出嫁品。新娘子出嫁一般在中午12点离开自家去婆家,当地也有哭嫁这一习俗,新娘子会由一个特定属相的男性亲戚背出家门直到从车离去,新娘会哭着与家中的亲人一一告别,结婚酒席三天后,女方会带着男方回娘家探望家中的父母。第四天娘家的亲人朋友会带着祝福和希望去男方家看望女方。

6.红白喜事,有红即有白,丧事一般办的有声有色,算是生的人对已熟者的一种缅怀和纪念。花圈,纸花,纸马,庭院等丧葬用品是必不可少的。死者在死后三天才可以下葬,一是死者家属有足够的时间购置丧葬用品,二是让死者的灵魂可以在家多停留几日与亲人的梦里相遇,死后三天,即不葬之昌,亲人们著白衣,戴白帽,排成三列纵队跟随着棺木之后,或哭泣或沉墨。家属在亲人逝世三年之内不能贴对联等,并在亲人逝世十年后置办酒席,宴请宾客以怀念逝者。

本地的乡风民俗还有很多,举不胜举,如果你来过这里你一定有所体验。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必将在以后的岁月里大放光彩,照耀古今。

二、民间文化

随着经济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文化站室建设退步明显。近年来,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自觉意识增强,一改过去的单纯求乐意识,科普、法律宣传、读书看报也融进了文化站室建设中去。新修建的文化站室趋于多功能化,尽可能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镇还把电影院改进为集放映、演出、集会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中心。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战绩斐然,普及率达到100%,绝大多数农民都可以在电视上接受信息、新知识,观看电视节目成为农民最普遍、最有效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各村文体活动室建有图书室。镇文化市场建设也有新的起色,除以往的台球厅、电子游戏厅、练歌厅继续红火,近年又兴起了网吧,农村集镇与城市一样共同进入网络时代。

总体上讲本地农村文化活动比较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有所提高表现在:一是农村文化活动得到普及。镇每年都斥资开展大型文体活动,如庆国庆晚会、全镇篮球比赛等。由于从农民自身的愿望出发,活动质量也有提高。二是农民文化生活有所改善。据调查,农民已习惯于把腰包里的钱投入到文化生活中去,不再排斥对玩乐的支出,可见农民渴望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如今在农村,自资聘请健身操教师、农作物专家、科技信息部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邀请艺术团演出,电影队放映更是常见。农民自发举办活动占了农村文化活动很大的比重。打麻将、扑克、下棋、打乒乓球等传统活动继续显示很强的生命力。三是农村文化活动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成效显著。镇文化部门通过阵地宣传、图片展览、文艺宣传等形式向农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广大农民振奋了精神,坚持了信心。活动的实效性让农民真正受益,也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了一个台阶。

总之,本地的民俗甚多,文化建设虽存在一些不足,但成绩显著。但我相信,今后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民俗文化必将得到发扬光大,造福后代。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15

调查背景: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一、调查对象:

本村村民

二、调查方法

聊天

三、调查地点:

自己家,村民家

四、调查时间:

春节期间

五、调查人:

李玲玲、房子雯、王泓力等

六、调查准备:

笔、信纸、照相机

七、调查经过:

1、上网了解并搜集图片,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

2、访问附近的街坊、亲戚朋友,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进行分析问题。

3、了解当地春节习俗,并写下详细的调查记录。

4、最后总结资料,说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调查结果。

1.春节的起源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2.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有扫尘、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除夕守岁、放鞭炮、发压岁钱、拜年等传统习俗。

3.家乡的春节

在家乡,除夕贴春联,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我们孩子就放烟花,快快乐乐的迎接新年。

老话儿说得好“初一初二满街走。”除夕夜后,就是大年初一,人们穿好新衣,清晨来来往往的拜年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都是拜年声,小辈给长辈拜年,不光小孩,就连老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笑容。大年初一吃饺子象征了团圆和福气。。主妇在包饺子的时候会在饺子里放硬币,谁要是吃到了就是最有福气的人。吃完饺子人们都各自出门拜年,给压岁钱,街上还会有一些奶奶们跳舞、扭秧歌,此刻,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

八、调查结果:

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通过这次的关于潍坊春节习俗的调查我对春节习俗的由来和演变也有了更新一步的了解。感受我们节日悠久的历史,人们在过年时的开心,加强了过年的味道。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地很多的春节习俗尽管在形式上有了不少变化,但大致上都是在春节讨个大吉大利的好彩头,为新的一年做个好的开始,寄托了人们对将来的希望,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九、我的思考:

我们可以通过本次调查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春节文化,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领略中国文化魅力,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节日,发扬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中国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象征着美好、幸福。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由于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的旧习俗也有了新的变化。但不管生活变得多么现代化,春节依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我希望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璀璨文化可以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8

农村的过年最为朴实和热闹,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传统习惯相对于城市保持的时间要长。但随着我国社会变化的加快,从90年代开始,农村传统的过年活动在慢慢地变化,有些持续了几百年的活动慢慢地消失了,传统意义中的“年”所具有的价值正在被淡化,人们逐渐用新的方式来度过新年。过年越来越被其它因素诸如经济状况和文化教育等所左右。

生活好了,吃穿自然不再讲究了。家人团聚这一意义仍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多忙,外出打工或上学的人总要赶回来吃年夜饭。但最热闹的这几天一过,很多人就早早回去了,气氛马上冷清了许多。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但由于社会发展,过年方式也并不再单一,而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学生我也对现今人们的过年方式通过网络投票展开了调查,调查数据如下

通过网上统计显示

a.回家和父母家人一起过;18(90%)

b.回不了家不能和家人一起过;2(10%)

c.除夕会看央视春晚;9(75%)

d.除夕不会看央视春晚,可能玩儿些别的或睡觉;3(25%)

e.年饭自己家人做,在家吃;11(91.67%)

f.年饭找人做或出去吃或订餐送到家里;1(8.33%)

g.春节不外出了,就在家附近会会亲友什么的;10(90.89%)

h.计划旅游、爬山……等外出活动。1(9.11%)

数据表现及其分析

纵观整体,大部分春节活动仍然并无多大变化,与家人团聚,看春晚,在家吃年饭,走亲访友的去拜年仍为多数,但多元化的活动也逐渐萌芽,一些习惯也将逐渐被取代,人们春节期间的活动也将更为丰富,过年方式也出现了向多元化发展的势头。总而言之,人们的过年方式将更为丰富多彩。

在怎样丰富的过年方式,团聚永远是其中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一部分。活动也必以团聚作为基础。但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即便是在以团聚为主旋律的春节期间,虽然回家和父母家人一起过的占有90%,但仍有10%的参与者因工作各种原因无法与父母家人团聚。团聚的传统开始有些崩裂。相信因无法回家的人们也会以其他活动(如聚餐)来实现“团聚”,共度春节。

央视春晚即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我们过年的活动,自1983年开始,除夕看春晚也逐渐成为了习惯,甚至成为传统。虽然现在人们对央视春晚褒贬不一,春晚也越来越无法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仍有75%的参与者坚持收看春晚,除夕不会看央视春晚,可能玩儿些别的或睡觉的人占有比例25%。虽然看春晚这一新兴而传统的过年方式开始逐渐被其他活动所取代,但仍占很高比例,可以看出人们对春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除夕期间,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吃年饭是再惬意,温馨不过的事了,人们到是也没有打破共吃年饭的传统,但是场所方式却有所改变,在外吃或订餐的占8.33%。91.67%的人仍然在家里吃年饭,在以后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以后不再自己做饭而外出或订餐的比例会整体增加。

在春节期间的活动中,计划爬山,旅游等外出活动的人开始萌生,春节活动逐渐多样化,9.11%的参与者有丰富的春节活动,而90.89%的参与者只仅在家附近会会亲友。但走亲访友也不是春节期间的唯一活动了,丰富的外出娱乐活动也必定将成为新的春节亮点。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16

北京邮电学教授宋俊德曾指出“农村信息化不仅是能打电话、能上网,更应该满足农民获得、交换信息的需求。除了农村通信实现基本的‘村通’工程以外,信息化建设也必须得到重视”。“村通”的目的是要促进农业发展,而农业发展的出路是在于助农民找到致富的方法,而农村信息化恰恰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我们针对区所辖农村进行了实地的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此项报告。

一、农村网络现状

区下设两乡,共有行政村10个,总人口3。39万人。根据实地调研,目前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业务已经全部覆盖;宽带互联网业务除了海格村外,其他九个村实现了光纤到村、宽带到户;无线数字电视实现村村通。另外,区的十个村屯现已经具备了基于固定电话业务开通的平安互助功能,此功能不但实现了村民危难时能够自救,而且还实现了村民之间的互助功能,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农村信息化应用状况

(一)在七个农村中小学中,除了海格村外,均开通了宽带互联网业务,实现了农村学生的互联网内容教学,但在教育资源远程共享方面,由于资金问题,均没有实现。

(二)农村部分农民家庭购买了电脑,使用了宽带互联网业务,达到了在网络上索取农业信息、与外界沟通的作用。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有517户农民家庭使用了宽带互联网业务,占农民家庭总户数的4。26%。农民目前对电视、互联网的应用还基本停留在娱乐休闲上,还没有真正把信息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缺乏正确引导。

(三)所有的村均没有建立信息服务站,没有一个公共的、可供全村农民共享的信息服务系统,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农村信息服务的推广和应用上的引导。致使绝部分村民依然在沿袭传统的耕作意识,从众意识强,思想落后,距离建设新农村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我区农业信息化工作有了较进展,但农民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乡村后,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农民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主要表现为对信息情报应迟钝、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敏感性。因而对信息技术需求欲望低。这种现状,使农村仍然存在着信息流、物流不畅,生产、销售和需求相脱节,一些农产品被压等压价,甚至出现滞销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这一点必须形成共识。

(二)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农民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农村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实现信息化,人才守键。由于农业发展相对落后,信息技术人才很少,尤其是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更少。同时受经济能力制约,很难吸引外地人才。

(三)农村信息服务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农村信息服务推广离不开政府统筹协调,才能使各个领域协调一致地将涉农信息有效落地,才能通过信息服务实现调整产业结构、扩销售渠道、提高农户收入的目标。这不仅需要对此项工作增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在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中,增财政投入。由于财政困难,信息化建设缺乏专项资金扶持,加之村集体经济薄弱,以致信息化建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

四、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转变农民观念,提升农民素质,改变农村的风貌。农民可以通过上网查价格、上网查政策、上网选择良种、上网销售和采购,在网上听课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网络信息在农民心中会成为一种依赖,成为学习实践、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信息化不但能增长农民的见识,还会增强公民意识,渐渐学会运用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村民自治的水平也将会明显提高。

(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如今电话、电视、电脑多源的信息渠道使农产品价格公开透明,销路增多,农产品坐地增值。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直接影响了再生产取向,也将自发地引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譬如山西省应县龙泉村以产胡萝卜为主,过去没有网络,胡萝卜找不到销路,只好喂牛。自从有了网络后,从未滞销,而且价格高。通过网络还从日本引进了新的优良品种。如今按订单生产,远销东南亚。胡萝卜种植面积达到了6000亩,占全村耕地的一半。每年户均收入两万元,人均6000元。胡萝卜的量生产,又带动村里发展起了胡萝卜科研、加工、冷库储藏等产业链。龙泉村先后上马5座冷库、4个储藏库、1个高产试验中心。村支书刘建银说:“鼠标和键盘已经成了新时代农民的锄头和镰刀,是离不开的生产工具”。

(三)推动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目前远程医疗、网上门诊、住院预约、远程视频诊断等等网上医疗功能均面向社会开放,极方便了社会就医途径。另外,农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种疾病的防治、预防和保养。农村信息化工程带来了农村远程教育。通过有效建设远程教育网,使农村中小学连上北京101远程教育网,通过互联网,成立好课堂。以此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拉近城乡教育差距,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缓解农村师资匮乏的问题。

五、几点建议

(一)增强信息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农村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广干部群众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协调信息化建设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投入力度。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必须依靠资金支持。一是政府每年财政预算中要有计划地安排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二是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加投入力度,积极扶持农村信息化建设;三是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专项资金。通过信息化手段扶农村脱贫致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增值和应用管理,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宋俊德教授提出“内容建设比网络建设更为重要,而这项工程通信运营商是无法自完成的,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宋教授建议“在通信运营商搭建了信息沟通的平台后,各级政府、研究院所、科技单位应该有意识的在农村信息化问题上形成共识与合力,依据各自的长处为农村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如先进的种植方法、防灾方法、预警信息等。同时,政府应该给予实施内容交流平台建设的单位一定的支持,如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我区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应该在各村建立信息服务站,聘用专兼职信息员。作好信息分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一些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具有指导性,推动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充分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村各专业协会、农研所、村干部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信息收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信息内容的本地化,增强时效性、正确性和实用性,最终使信息服务惠及广农民。

(四)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为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人才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培训力度。一是对信息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二是积极探索合适的方式,组织引导龙头企业、种养户、流通户、有文化的农民学习信息网络知识,通过组建农民信息协会、农民科技协会等形式,开展“网络联乡村,信息进万家”活动,组织带动农民上网利用信息实现增收;三是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到农村工作。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17

成员介绍

王天成 俞文婷 毛阳凡 余佳慧等7人。

调查背景

通过对老娘舅中式快餐店的调查,了解中西餐饮文化的差异。

调查形式

以健康小卫士的名义,参加老娘舅餐饮公司举办的名义职工一日行活动。

调查内容

了解老娘舅的餐饮搭配,从中体会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对顾客进行调查访问,了解他们对中国传统快餐的看法和建议。

调查分析

老娘舅的每一份套餐都是有一份主菜一份蔬果和一分水蒸蛋或一份贡丸冬瓜汤组成。

主菜通常是家喻户晓的家常菜,如红烧狮子头,笋干老鸭煲,宫爆鸡丁等。

因此每份套餐都是荤素搭配,营养丰富的。肯德基和麦当劳等知名的洋快餐的烹饪方式住要是煎和炸,用料也是以肉食为主。而中国传统菜肴的烹饪是以炒煮蒸炖为主,在饮食上更讲究荤素搭配。

走访反馈

我们访问了一些在老娘舅吃饭的顾客,当问到为什么不选肯德基,麦当劳而选老娘舅时,大部分顾客都认为中国传统的快餐在饮食搭配上更合理更健康。

建议想法

我们许多小朋友喜欢吃炸鸡块,汉堡包,薯条等油炸食品,其实这些东西不仅没营养,还会导致肥胖。而中国的菜肴样式多种多样,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又全面。因此建议大家少吃油炸食品。

反思感言

曾经在马路上见到过许多身材胖胖的老外,现在我明白那是因为他们吃的油炸食品太多。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了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新时代的小主人,因该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做到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迎接更好的明天。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18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基础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西方文化的侵入,使得这些美德与文化已经和正在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受到忽视和挑战。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也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为了复兴传统文化教育,多方面多渠道在学校做好传统文化教育,特做此次调查,以了解目前我校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以便更好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二、调查目的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1、比较全面地了解当今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

2、根据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

3、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学生更好地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二)调查内容

1、小学生对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日期、传说神话和音乐书法等知多少。

2、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三)调查方法

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调查表共有10道选择题,每题有3—4个供选答案。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本校六年级部分学生。

(五)调查步骤

1、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表,分发调查问卷。

2、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六)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有关小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利用学生自习时间进行,共计发放70份,收回70份。

在调查中:

1、有关中秋节是什么节?76%的学生选择了C秋高气爽祭月的节日,21%的学生选择了B思念亲人的节日,3%的学生选择了庆祝丰收的节日。

2、在关于“关于那些是属于中国传统节日中?”,99%的学生同时选择了清明节和端午节。

3、在关于“端午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90%选择C五月初五,10%选择了A八月十五。

4、在关于“清明节代表性风俗是什么?”84%学生选择B扫墓,16%选择其他。

5、在关于“中国的“文房四宝”是哪四样?选择砚台、毛笔、宣纸、墨的78%,22%选择了其他。

6、在关于“你知道哪些中国的传说和神话?(请写出三个。)78%的学生写出了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等,16%写出了两个,6%写出了一个。

7、在关于“你会补充下列对联吗?”70%学生能够按照楹联的格式正确补充,30%学生填错或不会填。

8、在关于“你喜欢听中国古典器乐吗?比如说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60%学生选择B比较喜欢,听过一些;14%学生选择C一般,但是对名曲有机会会考虑听一下;18%学生选择A很喜欢,听的很多,甚至可以辨出曲名;8%学生选择D不太喜欢也不太了解,相对更喜欢流行音乐。

9、在关于“你能区别一般的书法字体吗,比如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60%学生选择B可以区分,但看不出某个名家字体;24%学生选择C勉强可以;13%学生选择A能,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些名家的字体;3%学生选择D不能区分。

10、在关于“你对学校开设国学启蒙社团有何看法?”95%学生同时选择了ACD三个答案,即A能让我们更热爱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C能让我们更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D学习传统文化很有趣也很有用,我愿意学习和继承;5%学生选择B增加我们的学习负担,效果也不大。

(七)调查结果对策分析

今天的孩子对古典乐器很陌生,古时经典名曲基本上没有听过,即使听过没有深刻体会,或者说欣赏不好这样的音乐。在调查中,当问到“你喜欢听中国古典器乐吗,比如说高山流水、二泉映月”时,有180人选择了“不太喜欢也不太了解,相对更喜欢流行音乐”,占所有调查人数的36%,有158人选择了“一般,但是对名曲有机会会考虑听一下”,占所有调查人数的31.6%,仅有36人选择了“很喜欢,听的很多,甚至可以辨别出曲名”,占所有调查人数的7.2%。如何让现代的小学生喜欢传统名曲无疑是摆在复兴传统文化教育目前的一个难解问题。

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然后今天的小学生很多无法辨认行书、草书、隶属和篆书。在调查中,学生们当问到“你能区别一般的书法字体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吗?”有208人选择了“勉强可以”,占所有调查人数的41.6%,这个选项是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多的,有189人选择了“不能区分”,占所有调查人数的37.8%,选择能区分的只占20.6%,书法艺术在孩子的心理是陌生而无用的东西,印象现在学生们用的最多的是水笔,写的楷书,关于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古代字体,大概有79%的人无法识别,这一状况令人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后继人才感到担忧。

三、对策与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应努力拓展传统文化的舆论空间,营造浓厚的学习传统文化社会氛围。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首先,相关文化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工厂、军营、车站、机场、码头等各种公共场所,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载体,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让广大群众处处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时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其次,大众传媒要通过设专栏、办专刊、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研讨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舆论环境;再次,文艺界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创作演出活动,让传统文化走上艺术舞台,进入影视节目和文学作品;最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完善法规、制度措施,强化全民保护意识,培养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和良好习惯。

(二)增加传统文化课程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传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官方记载的经史子集还有口头传说、传统艺术、民俗活动、节庆礼仪、民间工艺等;还有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比如岭南文化、秦 晋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地域文化类型。”这些文化遗产如经史子集一样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所在。如果让小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必须在小学生日常接触的学科课程中体现出来。在课程设置方面,应选以识字为主的蒙学教材《三字经》、《弟子规》。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19

活动主题:

我爱家乡·古风新唱

活动形式:

上网查阅文献、实地考察

活动内容:

利用寒假时间,实地调研、走访、考察当地传统文化、民风民俗以及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的情况、了解当地党和政府的文化发展政策。

实践活动成果:

淮南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淮南,淮南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东与滁州市属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依舜耕山与合肥市属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属寿县、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属颍上县,亳州市属利辛、蒙城县交界,东北与蚌埠市属怀远县相交。市境最东端位于上窑镇泉源村朱家大山与凤阳山交界处施家洼,最西端位于凤台县尚塘乡侯海孜以西与利辛县接壤处,东西长78公里;最南端位于唐山镇施家湖以南瓦埠湖水面,最北端位于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线凤台县与蒙城、利辛县交汇处,南北宽51公里。全市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91平方公里,凤台县面积1030平方公里(含毛集)。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

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之所以被称为“淮南”,是有历史渊源的:汉代开始在这里设置了淮南国,从汉代到两晋再到宋朝,这片土地先后经历了淮南郡、淮南道、淮南路等以“淮南”命名的建置。清末民初,这片土地上发现并开始采掘煤矿。1930年,国 民政府在九龙岗设淮南煤矿局,发展成为淮南矿区,标志着现代“淮南”的开始。1949年1月18日淮南矿区解放,1950年设县级淮南市,1952年6月改设为省边辖区。1977年1月,凤台县划属淮南市。至此,全市辖田家庵、大通、谢家集、八公山、潘集五区和凤台县。

三、我生活在淮南市凤台县,凤台县是安徽省淮南市唯一的辖县,位于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缘,地处北纬32度至33度,东经116度至117度之间,古称州来,又谓下蔡。《清一统志》有这样的记载:“县有凤凰台,相传曾有凤凰至,因名凤台。”。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置县,沿革至今。人口62.5万,其中乡村约人口50万。全县辖城关镇、河东经济开发区、新集镇、岳张集镇、朱马店镇、顾桥镇、刘集乡、杨村乡、桂集乡、xx乡(现更名为凤凰镇)、尚塘乡、李冲回族乡、关店乡、古店乡、丁集乡、大兴集乡、钱庙乡,共17个乡镇,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77个村民委员会。居民以汉族为主,间居回、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土家、羌等2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有7300余人。

凤台

改革开放以来,凤台县社会和经济面貌均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水利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四五”普法先进县等荣誉;是全国中部百强县、安徽经济“十强县”和安徽财政收入“第一县”,被誉为“淮上明珠”、“皖北江南”。

凤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有煤、磷矿石、石灰石、紫砂土、耐火土等多种矿藏,尤以煤的储量为最,可开采量达120亿吨;磷矿储藏量为180万吨;紫砂石境内储藏量为70万吨;高岭土境内储藏量为3000万吨。境内已建成新集、张集、丁集、顾桥等煤矿,“亚洲第一大深井煤矿”——顾桥大型煤矿也已建设完成并投入开采;凤台电厂建设如火如荼。凤台已成为安徽“火力三峡”的重要基地和全国深井采煤第一大县。凤台县交通便捷,淮河水上交通发达,淮阜铁路横贯境内东西,凤台、桂集、张集三站镶嵌其间,距京九线上重站阜阳站仅百公里。四条省道穿境而过,且有合徐高速公路、合阜高速公路可利用。距合肥骆岗机场百余公里,蚌埠机场几十公里。

凤台县坚持文化与经济比翼起飞,诠释出县城发展的新内涵。凤台是全国花鼓灯艺术之乡,花鼓灯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花鼓灯艺术研究基地与“安徽省陈氏花鼓灯流派生态村”也已落户凤台。粗犷而细腻凤台花鼓灯的艺术,被誉为“东方芭蕾”,不仅跳红大江南北,而且多次出国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由花鼓灯衍生出来的全国稀有剧种一一推剧,同样深受沿淮人民的喜爱。凤台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安徽花鼓灯会暨首届淮河花鼓灯文化节,凤台花鼓灯专场作为安徽省“庆元旦文艺专场演出”在省城隆重推出,首开安徽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整场调演一个县节目之先河。

景区:茅仙洞风景区、焦岗湖景区、焦岗湖、地质公园等

茅仙洞风景区位于凤台城南3公里处,三面环水,淮河绕境而过,素以“淮上胜境”著称。山中林壑优美,佳树葱茏,山下淮水如练,牵来绕去,山石倒长,南仰北倾,斜指南天。自古为佛道两教传习胜地,更是游览佳境。其景点有茅仙古洞、古寿唐观、淮河第一硖、古香山寺、灵龟听禅、淝水之战古战场等诸多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焦岗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淮南市西南部,北距毛集镇1公里,102省道沿境而过,交通便利。焦岗湖以“水”闻名,东与风景秀丽的八公山,南与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构成独特的山、水、城旅游金三角。该景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既有芦苇荡(鸟的天堂)、荷花淀、仙侣湖、渔业观光园、水上人家等水上景观,又有湖畔垂钓、芦荡探幽、荡舟采菱、湖中戏鸟、渔家寻乐、浪遏飞舟等休闲项目,兼有焦湖红心鸭蛋、醇香酒糟鱼、活鱼干吃、水晶贡圆、五香狗肉等特色产品,还有“仙侣下凡”、“黑龙遭难”、“神猴探宝”、“赵匡胤困南唐”等美丽传说,堪称“养在深闺八未识”的生态旅游处女地。20__年7月,毛集实验区获得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20__年2月,焦岗湖旅游区被评定为“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

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是地球之上的生命圣地。1978年,淮南八公山脉发现古生代寒武系的须宛类、环节类、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测定其生命形态在8.4亿年以前,国外权威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将他们命名为“淮南虫”化石。20__年,中科院考古队在八公山又发现了古猿牙齿化石,距今300多万年,石现最早的古猿化石。八公山已于20__年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淝水之战这里是古代战争中理想的屯兵之地。五代南唐时,南唐兵马据寿州,被后周军队围困,南唐元帅李景达驰兵救援,据此一隅,并在四周的山头上设置十八连珠寨,与后周军队作战。《宋史·张永德传》载:“世宗亲征寿州,领军前至,紫金山唐人列十八寨,战备严整。”而周世宗则在石山口筑寿唐关,前拒唐兵,后与下蔡呼应。所以便留下了军事要塞寿唐关。寿唐关在东、西楼山两山口之间,是凤台通往寿春的交通要道。西距双峰山一公里,西边是烟顶山峰,古时有烽火台,寿唐关全是青砖砌成,关口拱形,可行车马。两侧据岗峦之山势,“南绾寿州,北控下蔡”,东边层峦叠嶂,紧衔古南唐,关前为险坡陡道,两侧青山对峙,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过关而下,可见“女儿泉”。寿唐关又称“梳妆台”,是为纪念宋代女英雄刘金定而建造,当年刘金定南唐救驾,首先攻占了寿唐关,在此安营扎寨。南唐兵将寿唐关团团围住,而刘金定毫无惧色,依然在关上梳妆打扮,然后再催动战马,手舞金刀杀入敌阵,杀得南唐军四散而逃。后来,人们为了歌颂这位女英雄,于是寿唐关也称“梳妆台”和“过驾楼”。

凤台一中银杏是三国时东吴大将周泰花园的观赏植物,树龄1800多年,树高28米,冠径26米,树干直径2米多。老枝盘曲,遒劲苍老,但扇形树叶却郁郁葱葱,缀满枝头,根部向周围突出地面30--40厘米,形成形态各异的湖石状。占地约200平方米,他傲然屹立在凤台,气势雄伟,古时形成接近凤台城的标志。这棵古树历尽了世态沧桑,经历了坎坷的折磨,三国争雄、吴楚争霸、逐鹿中原、两晋纷争,历代王朝的更替,记述了近两千年的史实。古时群众寄予多少神话传说,白果老爷,巨蟒大虫,医病免灾,又传说怀远林姓旅客,拴马在树下休息,马鞭拴在树上,因赶路匆忙,忘记了马鞭子,回到家中洗脸时,盆中现一白果树影,树枝上挂着马鞭子。这些神话了的老树成了群众崇拜的对象,于是祈福的,求药的,经常不断,南面空地上树立了七、八对旗杆,树旁香烟缭绕。1938年7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凤台,拆掉了文昌宫,又在树上搭起瞭望哨。一天夜里,倾盆大雨,雷电交加,老树西南从顶到根约两尺多宽的树皮被雷击掉,日军在遭到“人怨”的`同时又看到如此惊人的“天怒”,于是就撤去瞭望哨,龟缩在碉堡中了。1945年这里办了学校,老树被围在校园内,凤台解放了,创办凤台中学,清晨早读,白果树下书声琅琅,老树“得其所哉”又焕发了青春。现在为市一级古树名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劫后余生,枯木逢春。正是:

劫后春又生,银杏强不阿。

青春枝叶茂,默默抚沉疴。

落红洒园圃,爱苗护花棵。

生机天难老,何惧苦难多。

凤台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截至20__年4月底,县内有公办中学4所、小学3所、幼儿园1所;民办普通高中达3所、初级中学5所、小学5所、幼儿园23所,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机构增加到4所。民办教育为全县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增添了活力。境内的凤台一中始建于1945年,是一所安徽省示范高中。多年来,学校以科学的管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在本地区享有较高声望,成为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茅仙古洞凤台历史上人才辈出,战国时少年上卿甘罗、三国大将等历史名人即生于此地。淮南王刘安在这里招八公炼灵丹、聚贤才著书立说,一部《淮南子》留传千古,一笺豆腐方惠及后人。境内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茅仙古洞,西汉道家古刹清天观与现代碑刻交相辉映;硖山口,两峰相峙,一水中流,被誉为长淮第一峡,壁立千仞、渊深百丈的黑龙潭与之带水相连;植物活化石千年银杏树、战国名将廉颇墓闻名遐迩;这里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八公山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产于此;有着“华东白洋淀”之称的焦岗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也是个不错的去处,该生态区20__年被评定为“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20__年又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此外境内还有清代慰农亭、赵匡胤的马扒泉、刘金定的梳妆台等名胜。

凤台县在大地构造上届淮河台彻,长期受下降运动控制,地面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仅淮河南岸大山和凤台林场以及县城西部刘集一带,出露元古界和古生界地层。构造形迹则以断裂构造为主,且多隐伏于第四系之下。县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自然比降为1/7000至1/10000。凤台县地势平坦,多为平原地区,地质状况良好,大部分地区在海拔25米以下。县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带,在南和东南鄙,距县城7至25公里处,是剥蚀构造带,主要在大山镇的淮磷、后胡、芦塘、局沈、投子集等行政村以及李冲回族乡和刘集乡境内,犹如岛形突出地面。

凤台道教只有茅仙洞“清大观”一处,属全真派。茅仙洞位于县城南3.5公里的三峰山南坡,在茅仙洞风景区内。据清《凤台县志》记载,汉宣帝地节中(前69—66年)茅仙道教创始人之一的茅盈曾在洞口处建草庵一座,居此修炼,该洞遂名为茅仙洞。随后历代均有宗教活动,并相继易名为硖石寺、兴福寺、兴复寺、清天观等,道、佛交替居守,较为频繁。清光绪年间,由全真派二十世道长葛明兴与其师弟金大椿、谢春胜率徒李至高、童至方、谢宝胜共同住守。茅仙洞道教活动再次复兴。清光绪十七年(1892年)道长葛明兴、金大椿化缘募捐修建地藏王殿。光绪二十年又铸八卦钟一口,重达千斤,现置院中。尔后,道长李至高、童至方,通过原为本观道士以后弃道从军升任怀庆府总兵的谢宝胜,化缘募捐,于茅仙洞口上方兴建三仙楼,供奉三茅真君神像,井修通山路和桥梁多处。这时茅仙洞的宫观殿宇,楼台亭阁,复具规模,香火旺盛。民国23年(1934年),道长苏理纯率徒化缘,把三仙楼、山门、中殿、客厅、地藏王殿全部修葺,使茅仙洞焕然一新。民国24年改名为“清天观”。苏理纯又派徒弟苏宗善到上海化缘,“辟谷”(不进饮食)七天七夜,感动施主,化得巨资,又在大殿后修建五间楼房。苏宗善虔心修行,不吃烟火食,赢得周围信徒叹服,其后信教人员日益增多。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和七月三十的两次庙会,都是盛况空前。民国27年日军侵占凤台后,社会混乱,民不聊生,香火减退,茅仙洞开始衰落。1950年后,茅仙洞道长苏理纯在帮助县人民政府兴建公房时触电身亡。苏宗善、崔宗轩主持教务。道长苏完善1956年列席了安徽省政协会议,1957年和1958年出席了全国宗教会议。在1957年全国道教协会上,被选为全国道教协会理事。1966年期间,茅仙洞丈物珍藏,毁坏殆尽,宫观亭台,断壁残垣,道教活动,几近湮灭。道长苏宗善于1978年去世。现在由道长崔宗轩主持教务,并有纪诚修、李诚意两个徒弟。1984年在党和政府及省道教协会关注和积极倡导下,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茅仙洞(清天观)为省级重点开放的三、座道观之一,与皖南齐云山,怀远禹王宫同为道教圣地。1985年,市、县设置茅仙洞风景开发区工程指挥部,发起募捐修复茅仙洞活动,印发募捐倡议书,邀请、上海、合肥的学者专家帮助策划,聘请、扬州一带能工巧匠,参加施工。建起地藏王大殿一座,三清殿一座,凉亭五个以及清天观、石阶、围墙、公路等。原有宫字几乎全部恢复,而且增添了园林和接待

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寺庙殿宇蔚为壮观,成了淮河流域旅游胜地。

“十二五”时期是凤台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根据国内外形势特点和凤台县情编制本规划纲要,旨在阐明凤台县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扩大开放合作,动员全县人民抓住和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编制其他专项规划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责提供重要依据。

1、加快凤台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2、大力推进工业化,积极培育潜力产业

3、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4、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5、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7、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8、优先发展社会事业,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9、着力保障民生,加快构建和谐凤台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实践活动感想:这次社会实践,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我的家乡--凤台的美丽,更加领略到了她的魅力,美丽的凤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着美丽的风景,有着很多让我自豪的东西!凤台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但却是淮南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凤台高速发展着,人们越来越富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日子越来越好,美丽的凤台有着悠久的历史,出了无数的人才,我为凤台感到自豪!凤台正生机勃勃地发展着,凤台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成为有用的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可爱的故乡,为自己的家乡建设作出一份贡献,回报家乡!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20

近年来,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以九江学院为例,在校大学生拥有电脑人数占到在校学生人数的78%,手机更是人手一部,因此营造文明、和谐、绿色、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至关重要。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使用网络和其他媒体的情况,从而分析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机制及其机制构建研究》课题组专门制作了调查问卷,对九江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报告内容。

一、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概况

(一)调查目的。为了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独特作用,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建设机制及其机制建构,分析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更好的利用网络文化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调查对象。随机调查了九江学院各二级学院的在校大学生400人,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及提出问题进行汇总。

(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发放450份问卷,回收420份,其中20份为无效问卷。

(四)分析方法。本次调查报告采用spss相关性分析,分析过程中使用spss19.0中文版分析软件分析调查问卷所得数据。产生了一系列相关性分析结果。同时本调查报告所采用的图标,均来自spss相关分析软件生成。误差较小,便于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样本与资料。本次调查的样本设计考虑到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以及不同性别等方面的因素。具体的抽样过程如下:首先确定九江学院主校区所有院系的名称,也就是学院的抽取,并分别给这些院系进行随即编号,然后在抽取的学院中发放问卷。其次是年级的抽取。最后是具体的对象抽取。依据整体分层抽样方法,到最后一步时就要具体到每个人即样本。在09、10、11级内各抽出150名学生,最后收回420份样卷资料。

(二)结果与分析

1、你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程度是什么?大部分大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程度并不高,约有47.5%的同学基本了解,还有47.5%的同学对新媒体技术的概念比较模糊。甚至还有5%的同学不了解新媒体。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意识并不高,了解的渠道也不广,致使产生了这个结果。

2、你在学校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会经常使用新媒体技术如网络、手机飞信、微博、微信吗?只有12.5%的同学表示有时会用,依赖性不强,没有同学几乎不用和完全不用,而有近87.5%的同学表示使用频率比较高,经常使用。足以见得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手机飞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的依赖性较强,使用频率较高。这种现象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人面对面交流的能力下降了很多。

3、在校园中,你平均每天利用电脑、手机等上网的时间是多少?被调查的所有同学每天至少用电脑、手机上网1小时以上,32.5%的同学上网时间1-2小时,45%的同学上网时间是3-4小时,15%的同学上网时间超过5-6小时,少数7.5%的同学上网时间在6小时以上。此现象说明大多数同学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少,并越来越信服于网络这个平台。

4、在学校生活中,你是如何利用电脑、手机等工具使用新媒体技术呢?被调查的同学中利用新媒体最多的方式是浏览微博、网页,约占92.5%;其次是看电影、听音乐,约占82.5%;再次是网络聊天、购物,约占75%,看书、学习72.5%,最后是32.5%的同学用来游戏、娱乐。此现象说明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好好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并且对用网络来学习的意识也不高。

5、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你认为哪些新媒体技术应用较为广泛?

6、相对于报刊、广播、校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有哪些?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同学们认为更加方便快捷、涵盖的信息量更大、覆盖的范围更广、形式更为创新。这种现象说明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提高占主导位置。

7、你认为新媒体快速发展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较大影响的有那些?对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影响,90%的同学认为丰富了校园社团文化、扩大了活动宣传面,77.5%的同学认为方便了班级事务通知及发布,充足了学生日常生活、娱乐,70%的同学认为对学校教学、教务系统管理,35%的同学认为丰富了校园党团组织文化建设。此现象说明在社会中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还是占据主导位置,大家也较重视新媒体的发展。

8、你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如何更好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从调查结果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应该关注大学生网络上诉求意见的解决;二是进一步搭建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增强学生、社团活力;三是加强新媒体在校园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方面的引导;四是建立网络意见领袖队伍,鼓励发表积极言论;五是重视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培养,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由此可见,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生学习、交友、休闲、购物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日常行为、上网环境、网络法规观念等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是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运用,同时还引发了人类思想观念、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商业模式等方方面面的变革。新媒体对大学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最终将可能重塑大学的文化。置身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管理者必须加强文化工作的自觉,抓住新媒体赋予的变革机遇,有效应对新媒体带来的种种挑战,努力建设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的大学文化,夯实大学的基础。

(一)切实转变观念,确立适应新媒体的大学文化观。新媒体对大学的影响,观念层面最为深刻。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必须转变观念,确立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化观。结合新媒体的特征,对于新媒体条件下的大学文化,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从空间上看,要走出“象牙塔”,面向社会,视野更加开阔,决不可局限于校园的狭小空间。二是从时间上看,要更加迅捷,增强应变能力;要更加长远,面向未来,决不可短视。三是从内容上看,要更加丰富,主动把握社会动态,决不可自我隔离。四是从主体上看,要更加多元,尤其要尊重大学生作为大学文化主体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与大学生对立起来。五是从方法和手段上看,要更加注重互动,避免简单说教与灌输。总的来说,新媒体条件下的大学文化,应当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亲切、更强调互动。

(二)改革课程设计,将新媒体知识和技术融入通识教育。新媒体是观念和技术的融合,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对新媒体理念的认知,对基本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已成为当今时代大学生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为此,大学有必要改革课程设计,将新媒体知识与技术纳入通识教育,提供与新媒体相关的课程,为大学生认识新媒体、掌握新媒体、运用新媒体提供更多的选择。这样,即表明了大学对于新媒体的开明态度,同时也有利于紧跟新媒体的发展节拍,掌握新媒体的最新动态,避免陷于被动局面。

(三)建设数字校园,加强对新媒体的掌控与运用。如今,新媒体作为人类新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已经融入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理应在新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方面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对此,大学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应适当超前规划大学的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提升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水平,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广大师生运用新媒体创造必要的条件,避免成为信息社会的孤岛。

(四)加强舆论监测和引导,为大学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在新媒体时代,几乎人人都有麦克风,导致缺乏意见权威,在许多问题上众说纷纭,众口难调,很难取得一致。具体到大学校园,就是主流文化话语权被削弱。特别是各种亚文化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对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有时候甚至混淆视听。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校园文化更加多元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更加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时常可能面临价值判断的迷茫和价值选择的困境。因此,必须加强舆论监测和引导,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消除各种错误观念的误导,增强大学生的鉴别能力,确保他们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大学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21

调查组名:好孩子组

调查目地:使人们更加了解七夕

调查方式:上网查阅资料、口头讯问、翻阅书籍

调查内容:七夕的由来,七夕的习俗,关于七夕的诗歌,当今人们对七夕的看法。

调查内容: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节日——七夕。

七夕的由来与一个很美很美的传说有关,这个故事的雏形最早见于《诗经》,后经历代流传和加工,最终形成了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叫牛郎,他是是人间孤儿,父母双亡之后,常受兄嫂欺负。兄嫂和牛郎分家,只给牛朗一头老牛。织女是天上一位聪明美丽、擅于织布的七仙女。有一次她与其他仙女一道到银河洗澡。牛郎在老牛示意下,来到银河边将织女的天衣偷走。织女不能重返天宫,遂于牛郎结成夫妻,生有一儿一女,自耕自织过着幸福美满生活。天帝知道后大为震怒,派了天兵天将到人间将织女抓回天宫。牛郎十分悲痛,抱着一双儿女哭作一团。老牛临死前,嘱咐牛郎在它死后穿上它的皮即可携儿女上天宫去寻找织女。牛郎照老牛的吩咐做了,挑着儿女来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织女时,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金簪,在空中一划,二人之间顿时出现一条波浪滚滚的天河,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泣。织女和牛郎及他们儿女的哭声感动了天帝,天帝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相聚一次。每逢七月七日,便有无数的喜鹊在天河两岸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此相会。每到七夕,大家就会出门去看牵牛、织女星渡河相会。而那一天,也就成为了现在流传甚广的七夕节。

当然,在七夕这天还有很多习俗,像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等等,这些习俗在这天都是必不可少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于七夕节的看法,想法以及理解已经都不尽相同了,传统意义上的观看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已经不能满足更多年轻人的需要,因此,我们对一些人进行了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未成年人:七夕节基本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了,还是和往常一样,唯一的区别可能是身边的气氛不一样了。

年轻人 :都不太相信传说,觉得没有真实性,也没什么意义,大都选择过外国的情人节。

中年人 :对待七夕节的态度就比较自然一些,他们会比较倾向于与家人团聚,共同分享七夕节美丽传说的快乐。他们与年轻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更加理智一些。

老年人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非常喜欢七夕,很怀念过去,怀念年轻的时候,很渴望过七夕,但他们最渴望的还是在这天可以和家人团聚。

通过调查发现,古代人会选择东西祭拜天神,因为他们对传说深信不移,相信拜见了牛郎织女就能获得一年的大丰收。而现代人通过科学,了解了传说的不真实性,或者换句话说,还没有得到证实,所以更多的是作为情人节来过。古代人过七夕节更加形式化,一些固定的过法是不可改变的,这和当初人们的迷信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现代人的过法更加随意,大多已聚会,旅游等为主。没有什么固定的特别习俗。

调查感想:

七夕是人们团聚的日子,也是情侣们十分向往的日子,时间的推移,也足以改变一些习惯,古代人们迷信教条的过节方式,例如祭拜牛郎织女的习惯,也已经流传了几十年,才慢慢被颠覆,现代人的思想,创新意识等很多东西都慢满推进了,于是想尽方式去过特殊的,有意义的七夕节,传统的逻辑方式已经慢慢被人所抛弃,不再满足与那些陈旧的观念,玫瑰花,浪漫的东西是人们的首选,七夕节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忠贞不虞,浪漫,美好,充满幻想的羽翼,为这个节日铺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22

题目:体验民间文化,感受节日气氛

系部名称: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大二班级:汉语言《1》姓名:

实践单位:周口淮阳乡村

实践时间:20xx年2月3日至20xx年2月25日共22天

实践目的: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生活的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在农村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个人生活的家庭背景,我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我对农村的了解进行了如下分配。我首先对美食方面比较感兴趣,因此我在朋友的帮助下,了解了我们那个地区的饮食文化习俗。我又和朋友调查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然后对节日进行了记录。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周口的文化习俗时,我们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我们农村的过年习俗其实和城市过年的习俗差不多。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过年的习俗: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

一、初二满街走

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我们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春节的准备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 “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农村还有一些地方喜欢把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祭神祭祖

春节时,我们那里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水果等,这些不仅是我们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我们那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守岁与“年夜饭”

我们那里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过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

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大初一早上我们那个地方,要起的很早。起来之后要放鞭炮,烧香,吃饭,拜年。

拜年

大年初一的早上,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拜年,一般情况下家里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要给老人磕头的。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上午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初三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串亲戚

从初二开始大家都要走亲串友了。初二我们有外甥要去给舅舅拜年,在我们那里舅舅说话是比较有权威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去给舅舅拜年。在初三闺女回娘家,在这一天。大家都会带很多东西去娘家拜年。初四要去姑姑家或者阿姨。 “破五”吃饺子,吃面片

“破五”也就是初五。初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吃面片,是为了补去年所有的不好,今年把不好留在昨年。正月初六是财神爷的生日

正月初六,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在正月初六的早上大家起来的比较早,因为正月初六是抢财的好日子。大家起的早就是为了今年生意兴隆,多挣点钱。

正月初九是老天爷的生日

在这一天,大家也都很重视。起来洗刷完之后要烧香,祈福希望老天爷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健康快乐。

从初九一直到元宵佳节。大家似乎没有什么大事,就是吃吃喝喝串亲戚。元宵佳节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还有在元宵节大家都喜欢放烟花,吃元宵。吃元宵代表着团团圆圆。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但是呢!现在生活都在变化好多风俗都已经被遗忘了。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大人才能记得。

实践总结: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如我们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近些年来,我们的过年的风俗文化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一些细微的变化使我们的春节文化,慢慢越来越淡。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观的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我们要具体分析。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而我们的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23

调查目的:通过对首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调查,深入了解各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类型和特点,揭示其内在规律性,发掘其特色与创意。与我校类比,借鉴,同时探究现今大学生普遍关注与积极参与的活动。

调查对象:清华大学,对外经贸在校学生

调查方法:浏览网页、采访、问卷调查。

一、 清华大学校园活动调查分析

理论学习方面:清华学子财富论坛第64场“海权兴即国家兴”

卡巴斯基先生清华讲演——国际网络安全

惠普全球副总裁兼首席战略技术官(csto)shane先生清华大学演讲会

领导力发展论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

实践技能方面:各大企业校园专场招聘会

清华创业计划大赛

cuba半决赛 清华大学vs华侨大学

实践相册--清华大学-xx年年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摄影展

清华大学首届智能车对抗大赛

文化艺术方面:清华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二十周年会庆

中国曲艺家协会进入清华大学进行交流演出

清乐华章――清华大学研究生大型文艺演出

清华大学xx年法国文化周

第二届学生国际象棋文化周

清华大学首届紫荆露天电影节

清华大学香港文化节

“一二-九”合唱

体育活动方面:拥抱20xx——清华大学新生奥运风采大赛

纪念“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五十周年专题活

马约翰杯体育比赛

xx年年清华大学学生体育活动月

11.12男生节

3.7女生节

总结:这些校园文化活动涵盖理论学习、科技创新、实践技能、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形成了健康高雅、文明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更侧重于理科。就时间安排而言,每一个月都有不同类型的活动,加上每一个系,每一个社团的活动,很庞杂。清华有着很多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其活动总体特征是多而杂。

分析:以清华大学“女生节”辐射效应为例——

清华大学的一系列活动,往往都能引起巨大反响。其中,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普及最广的莫过于每年的女生节。女生节不仅仅是一种口号,它已经成为了清华的一种传统和招牌活动。而且其影响正在逐年扩大。究其成功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女生在清华的比例较小。

“物以稀为贵”,自然会得到重视。这是其自身优势。

2.节日创意迎合了青年追求新意、追求浪漫的主旋律;

3.活动具有普及性。

无论什么专业,无论什么国家,民族,无论是否有专长,无论什么年级,都可广泛参与。

4.校方高度重视

校学生会,团委,以及各系,前期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女生节前夕已经把清华大学bbs留言板的封面换成了“女生节”的主题封面;在校内多处制作宣传海报;紫荆园宿舍区内随处可见书写着“祝全体女生节日快乐”的条幅;校团委专门制作专题电脑幻灯片在礼堂放映。

5.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几乎集合了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比如女生节之“看吧”——播放各国原声电影;“暖吧”——男女生打破界限,齐聚畅谈;“逛吧”——举办游园会……举办女性讲座;各商家的女生节商品促销优惠进校园;学校周围的商铺跟风打折;女生节服饰大赛;

6.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自由度高。

除了官方的活动,各系,各学院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性,有的系男生在凌晨聚集女生宿舍楼下唱歌;有的系男生精心准备了送给女生的礼物;有的是将教室用彩带,气球等装点得很有节日气氛;有夜晚用蜡烛拼的“心”字;有互动游戏环节;有食堂门口献花;围圈为女生祝福;放风筝送祝愿……

二、 对外经贸校园活动调查分析

(一)、xx年外语文化节(xx年年4月16日——4月21日)

1. 外语文化节开幕式

2. 美食节

3. 名家讲座,主讲人:《青年文学》主编、著名作家邱华栋

4. 放眼望世界——外国文化知识竞赛

(1)户外环节—身体力行 4月18 日 晚

(2)放眼望世界——外国文化知识竞赛决赛 4月19日晚

5.迎奥运万人签名活动 4月18日 晚

6.大使论坛——伊朗与中东问题。4月18日 晚

7.奥运国际篮球友谊赛 4月20日 晚

8.闭幕晚会暨第二届北京高校魅力之星大赛 4月21日 晚

(二).xx年社团文化节(——xx年年5月25日)

1.国际事务协会,举办“创业家精神论坛” 活动。

2.公共关系协会,跨文化交流协会,西部协会举办“民族风国际情”的晚会

3.第六届经贸拍卖节

4.礼仪知识游园会

5.地理协会举办“寻找北京的另一面”系列主题活动

6.心理协会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青春激扬”的朋辈活动,旨在以游戏互动的.形式为同学们,尤其是异性同学,构建一个心灵交流的平台。

7.由校体育部主办,银鲨泳协承办,在千鹤家园游泳馆举行游泳比赛

8.绿色协会举办地球

日安活动

9.校团委和国贸学社主办第四届经济观察周

10.自然科学协会举办趣味知识竞赛。

11.人文学社主办皮影公演

12.由爱心社举办:两届奥运会火炬手李舒倾情演讲

13.校团委、体育部、社团联合会主办,第二届羽毛球公开赛

14.吉他协会举办“吉他艺术音乐会”

15.力与美协会举办 “展示惠园风采,树我‘健美之星’”健身知识讲座。

16.年度风云社团评选及颁奖系列活动

(三)、xx年宿舍文化节

1.宿舍文化节开幕式——“祝福宿舍,祝福惠园”主题签名和赠电活动

2.“了解新家”主题座谈会

3.惠园宿舍文化风采展示会

4.健康生活知识竞赛

5.楼宇拔河比赛

6.宿舍吉尼斯比赛

7.趣味体育接力比赛

8.“家、缘、骄傲”主题寝室照片征集和拉票会

分析:对外经贸的活动大部分以都是坚持积极向上为主题,通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文化熏陶。该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出彩:1.惯于用一个系统性的专题来统领一系列活动;2.人文关怀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办的一些活动:装饰圣诞树,美食节,评点《士兵突击》主人公许三多,拍卖会……看似琐碎,但却是很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其受益。3.注重各个部门、社团之间的合作。很多活动都是几个部门一起合作,尤其是社团文化节。加深不同院系同学的交流。4.大胆创意。比如说十佳歌手比赛中加入“拉票会”这一环节,更能够考验选手的应变以及临场反应力,感染力;以及使用短信投票,网上选票的方式,着实一个“小社会”。

(四).校园文化活动分析结论

这两所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是首都高校中做得相对比较出色的。分析其活动的方式、内容、特点,以下几点是办好出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可以为我校所借鉴。

1. 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丰富。不要仅仅局限于一些官方的活动,要尽可能地多样化。

2. 应进一步扩大参与范围,使活动趋向精品化、常规化;我校也有一些品牌的活动,如:广院之春,风采之星等,但其还是仅仅局限于一部分人,且局限于文艺方面,不能真正地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使全体人都能够参与。

3. 必须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加强人文关怀,经常关注学生所及所需,从中挖掘活动创意。

4. 以提高同学创新意识为重点。加大活动的自由度和公开性,集思广益,激发参与者的创新意识

5. 加强活动的组织性、系统性。

6.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在校方的领导下,能够将不同学院,不同社团联合在一起做活动,形成统一整体,力避力量分散。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24

调查研究显示,很多同学(58%)都理解校园文化这一概念,这说明苏信校园文化建设初步完善,同学们校园文化意识增强。同学们(67%)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活动,如读书节等,这表明我校学生主动学习,学习风气很好。53%以上的同学见到老师主动问候,尊敬师长,讲文明,有礼貌,有道德。

上述现象值得发扬,与此同时,却出现了另外一些现象。

“结束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这并没有错,可是同学们应该明白:适当游戏休闲益脑,过度游戏伤神伤身,这一浅显的道理。比如说,长时间直视电脑,荧屏辐射会伤害眼睛,眼部过度疲劳,视力下降。

在教室玩手机,回到宿舍玩电脑。

缺乏诚信意识,出现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现象,以及占座现象。

把课堂当成食堂,把书桌当成餐桌,在课堂上吃食物,扰乱正常教学秩序。

等到断网才肯睡觉,这非但影响他人(室友)休息,还使自身不能有充足睡眠,无法保证次日没听课质量,可谓是损人利己。

解决办法:

1、针对占座行为、考试作弊行为,应加强诚信教育,严厉打击不诚信的行为,并做好“以诚实守信为荣”的宣传工作。

2、校方还应采取鼓励措施,建立奖惩制度,激励同学们天天学习,时时学习。每周评选“学习标兵”,参选每月的“校园之星”,年终设“学习模范”,各奖项设不同奖学金、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为实现“把课堂当成食堂,把书桌当成餐桌”向“把食堂当成课堂,把餐桌当成书桌”的转变而努力,使自习室座无虚席,课堂无旷课迟到,为全校师生营造更美好、更有效的学习氛围。

3、“宏观调控”作息时间。作息时间已与段络时间挂钩,建议断网时间提前至23:00,只是提前40分钟,却让同学们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利人利己,作息时间正常化,听课有精神。

4、应当让同学们正确认识电脑的作用。建议学院开展电子商务入门、office高级。

应用、flash制作、3D动画入门、网络检索技巧、计算机初级维修等计算机实用课程。

至于,一部分同学们过度游戏,校方或社团应组织电子游戏竞技大赛(仅限益智类游戏),引导同学们健康游戏,开展“计算机不是游戏机”宣传教育。

总结:

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而校园文化创造者的主体是学生,校园文化事业的中心问题应是尊重、接受和引导苏信学生的文化趣味。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尚需“取其精华,去其糟泊”,更不用说是苏信的校园文化了。

2024年文化调查报告 篇25

一、调查目的:了解西北民族大学学生本科生宿舍文化现状。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西北民族大学本部校区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按95%的置信水平,用sps抽样从5306个宿舍(男:20xx,女:3254)中抽取240个宿舍作为样本。用等比例抽样方法在6栋宿舍楼及每一层里科学分配样本比例,最后用随机抽样方法每一层楼里获得每一个具体样本。调查时,以宿舍为单位,小组人员深入每个宿舍,发放问卷。

三、调查时间:12月中旬

四、样本的情况:总体:5036个宿舍,男:女=2:3,按95%的置信水平,计算出样本240个宿舍(男女比例接近2/3),样本具有代表性。

五、调查内容:此次调查主要通过对学生们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方面的调查,来了解宿舍文化情况。具体以a、b、c、d、四类题作为量表来体现。

六、调查表的分析:此次调查,共发放240份问卷,回收240份,回收率为100%,利用spss13.0科学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其中有效问卷214份,有效率为82.3%。用spss13.0科学统计软件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专业类型、不同性别的西北民族大学本科学生的宿舍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进行了频数和相关性分析。

七、分析结果:

(一)物质文化(a类题)

宿舍的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宿舍器物的种类、位置的摆放、装饰形式及环境卫生习惯等。本次调查针对物质文化设计了四道题:a1:器物摆放情况、a2:装饰物类型、a3:清除垃圾的频率,a4:大扫除的频率。分析如下:

a1: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物品摆放整齐程度与宿舍成员的民族比例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其中汉族同学占多数的宿舍,物品摆放整齐程度较低。见下表:

宿舍物品整齐情况

装饰物方面,男女无较大差别。

a3:宿舍是否及时清除垃圾与宿舍成员的来源地、性别有相关性。与其他因素无关。见下表:

a4:宿舍大扫除的频率与所有变量均无关,从分析中可以看到,大一到大五,宿舍大扫除的频率都是一周一次。

(二)制度文化(b类题)

制度文化是指围绕学生宿舍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条例、公约等等。

在这次调查,具体分为四个方面:有无卫生值日制度、制度执行情况、熄灯制度、集体庆祝的规定,分析如下:

b1:在卫生值日制度的制定方面,调查显示,它与其他因素不存在相关性,对卫生值日进行频数分析,有值日制度的是79%,没有的是21%。见下表:

b2:卫生制度的执行情况,与性别、民族、学院有关,与其他变量无关。具体见下表:

b3: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熄灯制度与性别、年级、民族和来源地有相关性。具体见下表:

很明显,选“是”的女生男生要多一半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样本中,男女比例为2/3,女生基数较大,且5号楼(女生宿舍)学校规定有固定熄灯时间。

b4:通过调查分析,宿舍成员过生日集体庆祝情况与任何因素都无关。

(三)行为文化(c类题)

行为文化是指文明宿舍建设中开展的各类争先创优活动和以学生宿舍为单位在宿舍内外展开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此次调查将行为文化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有无昵称、宿舍交流常用语言、是否有否有人串门、共同爱好、经商活动、宿舍有无小团体、是否集体自习,共7道题。

c1、宿舍成员有无昵称或绰号与任何因素都无关。

c2、宿舍成员交流所使用的语言与生源地、学院、专业、年级都无关,与民族成分有相关性。见表:

c3、宿舍有无同学串门与年级、来源地、专业、民族比例无关,与南北比例有相关性。见下表:

c4、共同爱好

宿舍成员间有明显差别,且同一学院有多种爱好,见表:

注:x轴为爱好,顺序依次是睡觉、看电影、看书、户外运动、逛街、上网、打扑克、打游戏、体育运动、听音乐、聊天、其他。y轴为每一爱好不同学院所占比例。仅标注有较大差别的数据。具体数据如下:

爱好睡觉比例较高的是医学院(19.7%)、藏学院(15.6%);爱好看电影比例较高的是藏学院(19%)、新闻传播学院(16.7%);爱好看书比例最高的是文学院(18.3%);户外活动比例最高的是医学院(18.9%);共同爱好逛街比例最高的为(19.3%);爱好上网比例最高的是医学院(19.1%),爱好打扑克牌比例较高的是藏学院(25%)和新闻传播学院(22.2%),爱好打游戏比例最高为藏学院(29.7%),爱好体育运动比例最高的为医学院(27.6%),爱好听音乐藏学院比例也较高为21.4%,其他学院在听音乐、聊天方面都比较平均。

由数据显示,宿舍成员的是否由共同爱好与学院有相关性,藏学院同学共同爱好比较多,而维吾尔族同学的爱好比较少。

调查显示,不同学院在爱好方面差别较大,文学院有86.7%的人爱聊天,76.7%人爱看书;新闻传播学院爱好听音乐的人尽85.7%;维吾尔文学院爱好听音乐、上网的均占82.8%,爱好体育运动的占66.7%;蒙古语言文化学院爱好睡觉和聊天的最多,均占84.2%;藏学院爱好较为均衡;美术学院爱好看电影的最多,占64.4%;医学院爱好睡觉和上网的人数较多,各占70.7%。

调查发现,爱好与年级无相关性,与民族比例有一定关系,全是少数民族成员的宿舍,共同爱好比例比其的宿舍的都高,其中聊天、听音乐、睡觉比例都在65%以上。

c5c6c7、宿舍有无经商活动、宿舍有无小团体、宿舍成员是否具体自习都与一切因素都无相关性。

(四)精神文化(d类题)

宿舍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师生在宿舍管理的各相关活动时在其所特有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共同的心理状态。此次调查中将精神文化分为卧谈会、共同信仰,生活习惯与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对老师的评价,宿舍利益的争取,考研愿望分析6个方面。分析如下:

d1、分析得出,有无卧谈会与其他因素均无相关性。卧谈会议题与专业有一定的关系,调查中发现文学院、藏学院讨论爱情的人数较多,均占18.5%,而讨论时政的人数都较少;新闻传播学院刚好与以上两学院相反,讨论时政的人数占了25.5%,而讨论爱情的较少;而维吾尔文学院讨论时政的人竟然为0.00%。调查中还发现,所有卧谈议题中,谈论生活和爱情比例较高。其中,生活占了81.1%,居于最高。具体见表:

d2、有无共同信仰与宿舍成员来源地、成员南北比例无关,与学院、专业、民族比例有相关性,具体分析见表:

显然,民族比例在共同信仰中占有很大相关性。这也符合我们一般的评价标准。也从侧面证明了样本的代表性和调查的可靠性。

d3、生活习惯是否受到其他宿舍成员影响,d4、对老师的`评价,d5、有益宿舍的事会是否会集体争取,这三项与任何民族、专业、来源地等因素都无相关性。

d6、宿舍有人考研是否会影响到其他成员的考研愿望,与学院、专业、年级、来源地和南北比例无关,与民族比例有一定联系,全是汉族的同学受到的影响较小。从问卷统计来看,大二的较迷茫,此题的选择中,名项比较平均。

八、总结:

本次调查充分反映了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宿舍文化现状,达到了调查的目的。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变量与宿舍成员的民族比例、生源地,南北比例有关,体现了民族院校的特色。也体现了南北方不同性格在宿舍文化中的影响。学生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角,是学生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各方面教育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

调查的数据,还能为以后的调查所用,为从现状进入关系研究提供基础。

九、参考文献:

【1】《高校寝室文化的分析与研究》曲贵江北京:海淀走读大学

【2】《浅析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与特征》金鑫徐波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x年第6期

【3】《试论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唐春梅滕云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xx年第二期

【4】《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5】《论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结构的影响》胡银华张海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9第30卷第5期

【6】《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王汉生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