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情况调查报告(精选3篇)
世界无烟日,针对“90后”大学生开展的一项吸烟情况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受访者第一次吸烟是在初中,他们大多是受好奇心驱使。几乎所有受访者都知道二手烟的危害,但只有三成人会劝阻他人吸烟的行为。
吸烟多是受好奇心驱使
参与本次调查的共有4017名“90后”大学生,男女生的人数大体相当。调查显示,受访者中有过吸烟史的人占比35.5%,他们吸烟的最大动机是好奇心驱使,其次是为模仿他人和缓解压力。
调查发现,这些“90后”烟民的吸烟史普遍不短,上高中前就开始吸烟的近六成,42.9%的人在初中第一次接触香烟。这些年轻的烟民中,近九成能把每天的吸烟量控制在5支以内,有34.5%的人平均每天连一根烟都抽不到。
结果显示,受访者多是在心情不好、感觉压力太大或饮酒后吸烟,还有人感到孤独、疲惫时会点上一支。
仅三成人会劝阻吸烟行为
调查显示,97.8%的受访者知道吸二手烟的危害,但当他们身处二手烟的环境中,仅有三成人会进行劝阻。此外,59%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不应该吸烟,九成人介意自己的男(女)朋友吸烟,不赞同女生吸烟的超过八成。
吸烟早可能是受环境影响
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负责人吕文龙表示,“90后”烟民中近六成人是在上高中前就开始吸烟,说明他们可能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日常生活以及接触的影视剧中,吸烟都给尚处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孩子以很大的诱惑,他们尝试吸烟也是追寻一种酷的感觉。”
超过三成的“90后”吸烟人群每天抽不到一支,说明这些人还没有形成很大的烟瘾。“这其中可能有公益宣传的原因,对吸烟有害健康做得比较广泛和深入。所以这些孩子知道吸烟太多对身体不好,因此会控制自己的吸烟量。”吕文龙说。但这些“90后”有时因社交需要,或者是遇到苦闷烦心的事,也会想到要抽一支烟。
近年来,迫于学业、家庭、社会的压力,青少年自杀率越来越高,青少年的心里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教育。明确地把心理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内容来看,心理教育包括两项基本任务:一项是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业成功。另一项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我们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对社区近200名学生做了调查。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
一、青少年在这个年龄阶段情绪很不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受自尊心的影响。青少年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很爱面子。这有其积极的一面,如要求自己在学习中不甘落后,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如在生活中比穿戴、讲排场。由于强烈的自尊心,表现在情绪上,一旦自尊心受到威胁或伤害,他们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或愤怒;表现在意志上,青少年会努力维护自身的形象,对于别人的嘲笑、蔑视反应强烈,对于教师的忽视、压制、不公平对待非常敏感。
2、心境的欢乐与焦虑交替。由于青少年主客观矛盾的增多和青春期生理发育,其心境主要有欢乐和焦虑两种,欢乐源于青春的活力,焦虑主要由于学习负担所致。
3、意志控制增强,情绪逐渐稳定。青少年的情绪虽然比之成人易生易消,但毕竟比孩童时期有较大的抑扬,并逐渐趋于稳定,表现为意志对情绪的调控能力逐渐提高,情绪逐步带有文饰、内隐、曲折的性质,以及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
4、自觉坚韧性品质有所提高。青少年已能把个人目的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并逐步学会使个人目的自觉服从于社会利益。与此同时,青少年克服困难的毅力随年级升高而增强,这同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和集体舆论的约束有很大关系。但总的说来,青少年的情意品质还不够成熟,在挫折和失败面前,还是容易表现出迷茫和动摇,并产生悲观、畏难等消极情绪。
二、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看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因而形成了青少年时期的特定的基本矛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新的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2.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3.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4.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青少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离心理正常状态从而导致不适应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期,因此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工作不容忽视。
三、心理教育工作的紧迫性
由于升学的导向与压力,学校往往采用了一系列措施强化学习。频繁的测验考试,题海战术,学生分数排位等等,导致竞争意识超前移入,学校内部竞争激烈,压力剧增,使青少年学生无休止地陷于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之中。
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之间的攀比心、家长的严加管教,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也不可避免地滋长,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方面都出现了一部分促使青少年心理偏离正常状态的不利的因素,对学生心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注重加强青少年心理教育不但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
**街道利用寒暑假,在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到了三个帮助即:帮助学生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避免其出现不利的心理状态;帮助出现了不利心理状态的学生及时摆脱这种状态,恢复正常状态;帮助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康复,使之恢复健康状态,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全乡五失青少年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从摸底各村(居)五失青年情况来看,全乡共有五失青年9人,其中男青少年5人,女青少年4人,主要分布在**村1人,**村1人,**村3人,**村1人,**居委会3人。据调查了解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青少年自身原因。如(自身不能站立)和(聋哑)身体残疾导致失学。第二,监管人原因。如韩宇轩和父母离异,父母离异后对其子女不管,爷婆无能力管教。又如父亲残疾,母亲离走、和父亲死亡母亲离走,父亲精神病,母亲出家离走,导致三青年失管。第三,社会原因。如父亲在外打工,母亲患病,爷婆年老多病和残疾等家庭原因,对该青少年失管。
由此可见,出现五失青少年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某一种原因造成的。要改变目前的状况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才能使问题得到切实有效解决。
二、多措并举关爱帮扶五失青少年
乡关工委对五失青少年高度重视,在思想教育上、生活困难帮扶上做了大量工作。通过采取各种方式教育,争取财政拨款、社会捐助等方式,给予五失青少年最大程度帮助,使其感受到社会大家庭温暖,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
(一)健全组织,齐抓共管,关爱帮扶五失青少年
各村(居)设专职关工小组副主任负责五失青少年关爱帮扶工作。针对五失人员,乡关工委牵头,由学校、妇联、团委、派出所、司法、民政等部门组成的关爱帮扶小组。积极邀请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出山,加强对五失青少年的关爱帮扶。
(二)积极倡导,广掘资源,积极帮扶失学青少年
加强对失学青少年的帮扶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如由市统战部门负责帮扶,家修建房屋,乡村通过多渠道争取资金解决修房困难,终建成了楼房。对失去双亲的孤儿,乡政府纳入低保范围,民政困难救助,解决家庭困难。学校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结对关爱方式,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三)建立台账,掌握动向,加大对失亲、失能青少年的关爱帮扶工作
各村(居)加大了对失亲、失能青少年的关爱力度,通过开展心理辅导、亲情陪伴、爱心捐助等志愿服务活动,弥补失亲、失能青少年家庭教育和亲情关爱的缺失,让他们树立自信,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人间的温暖。同时建立失亲、失能青少年情况台帐,掌握其生活、心理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