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校调查报告十篇
一、调查背景。
以女大学生为例,虽然他们和社会有一段距离,但社会上的潮流也能影响到她们,追求时尚,高档服装,化装品,减肥品等,都要花很多钱。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我们最先触碰到时代的前沿;也是我们,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更是我们该去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根据我小组的调查所知,在我国大学校园里,不少同学对自己的校园生活不满,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反映出学校的相关工作做得不到位,而且同学们也会因对校园生活的不满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做出消极行为。本应受到重视的这一问题,却在如今的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可以肯定地说,尽管之前已有零星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但是学校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仍不大。大学生满意度是指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一种总的心理感受与个人看法,它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了解大学生的满意度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在校学习的态度与倾向,而且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相关工作的绩效及改进方向。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满意度又是大学生满意度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指标。
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城乡卫生服务差距表现在应就诊和未就诊,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患者比例上,20xx年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中国城乡居民患病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城市为百分之五十七,农村为百分之四十五,患者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城市为百分之二十七,农村百分之三十,在出院患者病情未痊愈就主动提出要出院的占百分之四十三,自己要求出院患者农村百分之六十七是由于经济困难而城市只有百分之五十三,尽管中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最紧迫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城市医疗卫生服务和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差距,这些差距有桑重要的根源:
二、调查目的。
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我国在校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越来越多人能够上大学。上大学是很多人的梦想,他们都憧憬着大学校园的生活,然而当他们进了大学后才发现大学生活并非所想的美好,取而代之的却是对校园生活的不满,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对校园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与他们的学业和成长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对他们的大学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并希望能引起学校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关注,最终希望大学生对其大学的满意度有所提升,从而能够更好的学习。
三、调查问卷的分析。
加强对学生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教育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1、调查对象:二工大学生。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取得的成绩:校园危险建筑正在不断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宽敞、平坦的操场成为孩子们玩耍嬉戏的安全地带;一排排的灭火器成为校园安全的守护神;日光灯、各种教学电器设备走进了教室,让孩子们享受到了科技乐趣;学校的餐厅也总能吃上放心饭;各个学校针对安全工作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宣传教育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
2、地点的选择: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3、调查对象选择: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抽取30名同学(男女个半数)进行调查;调查的方法:以问卷的形式进行网上作答或在校园进行问卷调查
4、调查方面:食堂、晨跑、教学工作、硬件设施、规章制度、老师沟通、学习氛围8交通设施(校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5、调查的结果。
在莘莘学子的眼中大学是一个神圣而富有朝气蓬勃的地方。当然,学校是以教学为主、培养多方面人才的地方。反观此次的学生调查中,除了在学校设施上的不足,我们还看到学生与老师之间不仅存在着价值观与人生观上的差异,最重要的是我们之间也缺少了师生间的情谊。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现今社会是什么让我们的距离变得如此的遥远。以下是根据调查所分析的一系列问题所在。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很少能够达到互动的效果,特别在大课堂上。而在一些有关理论知识的科目,课堂上的学生要么缺席要么对它毫无兴趣。
评估是评学校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作用的效域和效度,其中一项就包括评价学校办学条件和设备的效用,对办学条件和设备进行考察。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校和主管部门加大投入,提高效率,使办学条件和设备不断改善,使其投人产出比不断优化,充分发挥办学条件和设备的可能性效用和现实性效用,提高其对教学需要的适应度和满足度。根据调查报告显示(二工大),二工大的硬件设施总体上来说是比较完善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学生宿舍。我们学校的学生宿舍分成三部分,河东、河南及小高层。河东宿舍的特点是每个厅有两个热水器,但晚上12点会准时断电到第二天早上六点。
1、河南宿舍及小高层宿舍则24小时都保持通电,但没有热水器,学生洗澡要到澡堂。对于那住在河南宿舍及小高层宿舍的学生来说,冬天或者下雨天洗澡就特麻烦,许多学生都希望在这一方面,学校条件若允许的话应给予注意。
2、学生分配不合理。有大部分学生反映学生宿舍人员分配不合理,主要是学校没注意到外地生与本地生的情况。学校有四人间宿舍和六人间宿舍,大部分外地生住的是六人间宿舍。相比较而言,外地生的行李物品会多于本地生的行李物品,而外地生又住六人间则显得宿舍空间过于窄小,因此,希望学校能在这方面给予注意。图书室外围(上网处)。说到图文楼,这是我们学校一处非常好的学习地方,个方面的设备都很完善,但有许多喜欢在外围上网的同学反映,2楼外围上网的地方夏天上网光线过强,还很闷热,主要是因为楼顶的玻璃装置。机房。学校机房的机器比较陈旧,反映也不是很好,包括实验室机房的机器,反应比较缓慢,这些都需要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改进。自习室。
据一些同学反映,自习室冬天过于寒冷,不利于学生静心自习,图文楼在冬天的学生则过多。希望学校同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个别自习室安装空调。交通。每到星期五的时候你总会看到学校周边的公交站台上有满满的人,如果你也是要回家,那么看到如此景像你会作何感想,其实造成我校公交车拥挤的原因是临近周末,许多上海的同学都准备回家,不仅是我们二工大的同学还有杉达大学还金融大学的同学共同乘坐公交车去地铁站,这样就形成了周末公交的压力。但是面对这种压力学校却看不见同学们的烦恼,每到这时候我最羡慕坐校车的老师了,不用挤公交,我希望学校可以看到我们的烦恼,建议学校可以同其他二所大学商量出更好的办法以缓解交通压力。
大学的校园就犹如一个“小社会”经常会举办一些多姿多彩的活动,在这小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尽情的发挥,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物的能力等等。据我们调查统计有58%的学生都乐意参加学校各类型的活动她们认为在活动中,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勇气,还增加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自己的交际圈也变得越来越宽广。但有近21%的学生却对于这些活动不予理会,认为这些都是些没有意义的事,不如将这些时间用在其他的事情上。
3、生源地域歧视。
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招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一、课题基本情况介绍
二、调研情况介绍
三、课题考察归纳总结
1.课题存在的突出问题
2.课题设计上应注意的问题
四、主题思想定位
五、参考文献
导 言 “西点”是中国人对西式甜点的统称。英文名词为Baking food,主要的意思是烘焙食品。它同中华烹饪一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受西方文化影响,如今,在快节奏生活方式中面包牛奶已经代替豆浆油条出现在中国人的早餐桌上。但是,中国西点消费的市场远远没有饱和,随着国外知名烘焙企业的大军压进,带动了国内烘焙市场品牌化方向发展。西饼、蛋糕房如雨后春笋般地越开越多,其中的一些连锁品牌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稳定客源。西点市场的发展,必然会促使烘焙企业加强西点品种和西点屋环境、服务的创新和发展,挖掘研发适合国人的西点美食,即营养又丰富并且适合各个层次西点爱好者的口味,店内环境优雅,装饰简约而浪漫,成为休闲短歇的理想之地。同时引进世界先进的快餐管理模式,从餐品制作到店面管理,每个环节都实现,系统化,标准化。
在这个食品质量安全十分重视的今天,不可否认的是,新鲜食品更是现代人们的最爱, “西点”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生活趋势。
调研时间:
调研地点:
郑州市国贸360广场,万达生活广场。
调研方法:
实地考察、网络搜集、阅读文献资料。
考察内容:
西点房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表现方式、经营理念。
调研目的:
1、了解西点行业的市场现状及具体状况,同时分析该行业在城市的整体情况。
2、收集一些西点房的市场分布,销售价格、销售状况,销售人群以及销售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此找寻西点房在企业形象上的最佳突破点。
3、了解西点在消费者心中所存在的主要档次及消费理念,以及消费者对其他品牌的主要认知度和对品牌的喜爱度。
4、了解消费者的喜好、习惯、年龄层次,确保能更好的定位西点房整体形象的设计效果。
5、观察同等西点房的不同企业理念和经营方式,了解它们各自的优势及销售情况,以及能更好的把它们的优势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以寻求更好的设计理念。
6、为圆满完成自己的CIS企业形象设计课程做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充足的准备。
一 课题基本情况介绍
如今在城市繁华的商业街区,常常可以看到各种装饰典雅的面包房、西饼屋、蛋糕店等,这些西点房由于环境优雅,干净卫生,产品琳琅满目,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这次我选择的课题是西点房整体企业形象设计即VIS,通过自己的市场调查和收集的资料独立创作完成一个系统化的突出企业精神为出发点,运用整体形象传达的现代化设计的西点房。新鲜美味的食品是现代人们的最爱,它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生活趋势。由于都市压力大,很多人会常常很紧张地或在诸多顾虑下吃东西。唯有在愉快的心情下,才能把它当作一种享受,所以好的销售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我的具体内容是通过对西点一些文化背景了解和现代人们对于西点房环境的一些要求和喜好,结合西点房整体的理念和文化设计出西点房的整体形象,考察市场上的西点房有很多在色彩方面采用绿色做为企业的标准色,我希望能够对市面上的西点房整体形象有所创新,设计出大多数消费者能够接受并且喜欢的西点房,简约而不简单同时设计出我自己的特色。
二 调研情况介绍
我去郑州的.商场实地考察一些知名的西点房,收集相关资料,以及了解了各个品牌文化理念,并且和一般的西点房进行比较。在仟吉西饼考察的时候,店员告诉我们“仟吉”的产品是定位于注重生活质量和时尚品味,注重健康饮食的消费者市场,为消费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品质和对时尚生活的追求,在为消费者带来方便生活的同时,更注重产品的质量,仟吉的企业主色调为墨绿色,代表仟吉环保、低碳的时尚潮流,辅助色为金色和白色。金色代表仟吉提供给每一个客户尊贵的服务;白色代表着仟吉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从事生产、销售,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卫生。在商场里,考察了唐恩都乐的糕点屋,它是一家出售以面包圈为主的烘烤甜点以及咖啡等食品的快餐店,与仟吉和好利来相比,没有仟吉和好利来适应大众消费者,它的企业形象主要就是用鲜活绚丽,和缤纷诱人的色彩,容易被小朋友识别和喜爱,在选址的时候也要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位置,周边环境对企业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餐饮市场的快速发展,西式的面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所以企业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要注重企业文化,考察仟吉西饼之后,又去了面包心语,和85°C和好利来等西点房,
它们的糕点包装形式都有不同,为了更好的识别西点房,每个西点房会把标志辅助图形印在包装袋,杯子,餐具上,糕点的造型也各具特色,色泽鲜艳,造型可爱的糕点容易吸引青少年,而且每段时间出新品,什么样的节日出什么样的蛋糕,老人不爱吃甜品,所以很多西点房做的糕点有专属老年人的,但是总体来看,去西点房的消费人群还是以青年和上班族居多,现代社会很多青少年和工作者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一般的西点房和有企业形象设计规整的西点房比,消费者还是会选择后者,企业形象也是一个企业向前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尽管它的产品价格会比同类产品的价格贵,但是消费者愿意去购买,这就说明一个企业的形象对消费者也有很大的影响。
这段时间所有的见闻和所得的关于这次课程设计方面有关的内容做了梳理和总结,希望这份调研报告能够完整的体现我这次CIS设计的课题的设计意图和创作必要。在本次调研中我主要是实地考察,搜集资料进行比较,鉴赏和学习。了解市面上的西点房的企业形象和经营模式、目标消费人群,通过自己的调查,我更加深对自己所要创作对象的内容、性质、特点 和消费者对象等等作出正确的判断,了解西点房的形象实质。
三 课题考察归纳总结
这次市场调研我主要去了知名度较高的西点房,仟吉西饼、85°C、面包新语、元祖等...这些连锁的品牌的西点房在选址方面都有相似的特点,都是在交通枢纽人员流动大的街道,学校密集区和入住率高的高档社区。这里的消费群体大多是学生、小孩,上班族,他们大多的习惯是把西点当作早餐,快餐,零食等,其消费特征有几方面:崇尚知名品牌,大多数消费者买糕点和面包时首选知名的西点房,而一般的面包店西点房市场占有率不大,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品牌的知名度较高,另一方面这些知名西点房的环境优美,企业形象的识别系统鲜明,大多数西点房为了更多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人性化的在西点房配置了休息区并且提供无线网络,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西点房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其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要不断的改进,提高消费者对西点房的满意程度,只有这样西点房才能更好的立足和发展。
四 主题思想定位 我想做的西点房是以极具区隔力的清新绿色,给人新鲜、健康、时尚的氛围感受。店面和店内一律选用白色和绿色,使店内看起来干净、整洁、舒适。店内所有餐盘、杯子、桌椅、服装等,上面都有西点房的标识,使顾客加深对本店的认识,西点房的企业形象设
根据县教科所有关教育教学调查工作通知的要求,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分析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状况,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1、从管理层面来讲目的不明确,作用不清楚是校本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产生其他问题的根源。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和方法总结提炼出研究成果,再将成果又反过来作用于学校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和学校发展的教学研究活动。所以首先应该让教师明确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学校应该拿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是可行性的方案,计划。而不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方案和计划。
2、从教师层面来看研究水平有待于提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⑴职业倦怠,有的教师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但是不愿意研究。要真正解决一些教学中存在的实质性的问题,需要下一番功夫。发现问题绕道走,轻松一会是一会。⑵有的教师想研究,但由于水平有限,研究不出成果。
⑶教师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较差,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校本教研不仅仅是坐下来开教研会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共同互相探讨,资源共享。所以说没有一个好的团队,不能够很好的合作,是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的。
3、从研究层面来看
研究对象不确定,研究程序杂乱无章
今天想研究这个,明天又研究那个;头绪不清,程序混乱、措施不具体,对存在的问题搞到茫然,研究方法陈旧,究方式单一。
【对策一】: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定要体现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真谛,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确定的问题确是教师在教学中生成的,而不是外来的;要体现客观性,不能凭少数人的主观臆断闭门造车而确立。因此,在确定研究对象时,要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首先要让教师进行搜集、整理,在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学校进行筛选、甄别,最后再确定要解决的问题与对象。确立的研究项目越小越好,越具体越好。
【对策二】:开展校本教研到底要遵循哪些程序呢?我认为这几个环节是必须到位的。
首先要选择确定研究的对象。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活动才有的放矢。因此,我们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第一道程序应该是动员全体教师搜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学校(或教研组)再进行梳理,选择确定要研究的项目、对象。
其次拟订实施方案。对象确定之后,如何开展研究要一套周密地、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它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校本教研“有序性”的体现。方案中必须凸现出研究对象(问题)、人员分工(职责)、期望效果(目的)、活动步骤(过程)、活动管理(指导与评价)、成果提炼(归纳总结)与推广等这几个基本的构件。
再次就是抓落实,在有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方案之后,只有按计划一步一步地狠抓落实,校本教研工作才可能取得实效。
【对策三】:将教与研存于同一体,教中有研,寓研于教;将有形的活动转化为教师的“隐性”的研究,让教师在心灵深处进行思考、反思;将集体行动转化“单兵”作战,让给教师自主研究的时空。是否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⒈抓自我反思。针对已确定的研究对象,教师课后对课堂教学作理性反思,自我检查在教学中对问题所解决的程度,用“课后记”形式归纳出自己新的体会、见解和观点。这种方法对于第一线广大教师(特别是片小的教师)来讲是最实际、最可行的“校本教研”。
⒉抓案例分析。抓住自己或他人的某一典型的课堂教学或几个教学片断进行深入地评析,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解剖,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这种方法对于解决已确立的研究对象,特别是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大有裨益的,是最有效的“校本教研”。
⒊抓同伴互助。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针对某一个问题通过相互听课,议课把解决的方法梳理出来形成新的模式,再用新的教学行为去检验所产生的教学模式的合理性,促使新一轮问题的滋生和新方法的产生。这种瞄准一个问题进行集体反思,不断使教学方法更为完善、教学行为更为优化的研究方式,是最实在的“校本教研”。
以上所讲,是根据工作中所掌握的信息,对当前开展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建议。简而言之,只要深刻领会校本教研的真谛,牢牢抓住其“对象、主体、程序、方法、目的”这五个核心要素,我们的校本教研工作才能走出误区。只要我们来真的、实的,莫来假的、虚的,校本教研是绝对能够取得预期效果的。
一 调查题目:学校社团活动调查
二 调查目的:掌握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其成员对社团活动的要求,进而对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指导。
三 调查对象:学校各个社团部分成员
四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学校各个社团随机且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全校共发出调查问卷150份,收回131份,回收率达87.3%。在对这150分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撰写了此份调查报告。
五 调查结果:
1、社团开展活动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满足成员要求。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其结果表明:成员希望社团开展的活动能够锻炼参与者的能力、能增长成员的知识、能扩大成员的交际圈(或交到一些朋友)、能够给大家带来快乐、能展现成员的能力或风采。这与他们加入社团的初衷基本上是一致的:有87%的成员希望社团开展的活动能够锻炼他们的能力,同时有86%的成员反映他们加入社团的目的之一是锻炼自己的能力;有87%的成员希望社团开展的活动能够增长他们的知识,同时有62%的成员反映他们加入社团的目的之一是能学到一些知识;有52%的成员希望社团开展的活动能够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同时有73%的成员反映他们加入社团的目的之一是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有59%成员希望能从社团活动中获取快乐,同时有20%的人直率的表示他们加入社团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好玩。由此易知,社团的活动如果做好了以上几个方面,不但能做好活动,还能从根本上满足成员的要求,从而解决困绕社团多年的问题,诸如成员活动参与度不高、成员对社团不满等。除此之外,社团还应开展一些能够展现成员风采的活动,因为有50%以上的成员希望社团开展的活动能展现成员的风采。但是我们的社团在这些方面还做得不够,58%的成员反映自己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48%的成员反映自己学到了一些知识,50%的成员反映他们通过社团活动扩大了自己的交际圈,52%的成员反映他们从活动中获得了快乐,更令人忧虑的是,有25%的成员反映他们从活动中一无所得。由此可见,社团的活动还没有达到成员的要求,各社团应该更加明确活动的目的性,尽最大努力达到成员的要求。
2、活动的数量及质量。根据我们的统计,成员对社团举办的活动看法如下:认为是活动少、质量低的成员占总数的25%,认为是活动多,质量低的占13%,认为是活动多、质量高的占26%,认为是活动少,质量高的占21%;认为活动多的成员占总数的39%,认为活动少的占46%;认为活动质量高的占47%,认为活动质量低的占38%。所以,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社团的活动都没有达到一半成员的要求,各社团应该高度重视这种情况,提高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3、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影响成员积极性的原因。成员是社团活动的基石,成员的积极性如何,将对社团活动的开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成员的积极性是值得肯定的,有35%的成员认为自己对社团活动是积极的,50%的成员认为自己是比较积极的,10%的成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对社团活动不积极。此外,从问卷主观题答题的情况来看(有超过50%的成员答了主观题,而且答得比较仔细),成员的积极性也是比较高的。但是,很多活动组织者抱怨成员不来参加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对此作了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虽然成员自身有一定原因,但更多的是社团的原因。68%的成员反映他们没能参加活动的一个原因是时间冲突,25%的成员反映他们没去参加活动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觉的活动没特色、不够吸引人,25%的成员根本不知道有活动开展,此外因为对活动不感兴趣、活动无实际意义、活动质量太低等原因而没参加活动的分别占15%、13%、13%。从上可以看出,参与活动的成员少,其关键还是社团活动各方面的工作没做好。所以,要将成员的积极性转化为成员的高参与率,关键还是要做好活动各方面的工作,使活动能够吸引成员的参与。
4、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可否认,社团举办的活动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社团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此次调查,我们对社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作了调查,得出如下结论:76%的成员认为活动存在成员参与度不高的问题,38%的成员认为活动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37%的成员认为活动存在组织松散的问题,33%的成员认为活动存在活动形式单一的问题,31%的成员认为活动存在通知不到位的问题,26%的成员认为活动存在流于形式、无实际意义的问题。对于社团活动存在的各种问题,各社团必须高度重视,不要在同一个地方犯两次错误。
5、成员对活动的参与程度。因为成员不是社团的管理者,所以各社团成员对活动的参与程度都不高甚至根本没有参与。但是,成员要求参与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30%的成员希望参与活动策划、实施的全过程,50%的成员希望部分参与活动的策划、实施过程,50%的成员希望能够参与活动的总结。所以,各社团应该重视成员的要求,给成员提供必要的机会,提高成员对活动的参与程度,使成员得到更多的.锻炼,使活动能够做的更好,也为社团的传承做好准备工作。
6、促进沟通交流的活动。良好的沟通交流,对促进社团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是成员强烈的愿望。根据我们的调查,有93%以上的成员希望社团多开展一些加强成员交流沟通的活动,对此他们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理由:1、能够增进成员间的感情、友谊,打破管理层与成员的隔阂,使大家对协会有归宿感,使社团更具凝聚力。2、大家在沟通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且能锻炼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3、扩大成员的交际圈,能够找到好朋友。4、有助于做好社团工作。在今年,某些协会已经举办了加强沟通交流的活动,如就业协会、英语俱乐部等,但并不是所有社团都有此类活动,希望没此类活动的社团能够开展此类活动,已有的将活动定期化,尽可能做到一月一次。
六调查体会
活动是展现社团风采最直接的窗口,是社团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是社团最关键的工作。希望该调查报告能帮助社团开展好活动。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孜孜不倦的努力,只要我们把握好方向,社团的活动将会越办越好。
时间:20xx年5月1日9:00-10:45
采访对象:
一、管理者简介:
企业名称:天津市南开区学而思培优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管理者:环球置地广场校区x主管
职责:招生,平时对老师的培训,管理学生,组织活动等。
公司构成:总公司(总部在北京),分公司(全国多个省市),片区,校长,片区主管
二、采访情况介绍
我们对刘主管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采访,采访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背景和教育机构的基本情况
2、管理者职责(包括日常的工作流程和基本工作情况,管理模式等)
3、管理者心得(包括管理经验、收获、建议和处理上下级关系等)
三、采访概况
1、准备工作:
(1)分工明确,提前准备好采访大纲和问题。
(2)联系好管理者,商量见面时间和地点。
(3)做好采访工作,有人负责会议记录和采访记录。
2、制作采访大纲
(1)管理者背景和教育机构的基本情况
(2)管理者职责(包括日常的工作流程和基本工作情况,管理模式等)
(3)管理者心得(包括管理经验、收获、建议和处理上下级关系等)
四、采访内容
针对采访的3个方面提出以下具体的问题:
(一)管理者背景方面
1、您好,很高兴能进行本次访谈活动,那么请问您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贵公司的一些基本情况?
答:我们公司是学而思,有总公司和分公司,分公司有不同的片区。总公司设立在北京,分公司遍布全国各个省市。
2、那作为教育机构,贵公司的基本人员构成是怎样的呢?
答:总公司有总经理,分公司也有对应的负责人,分公司有不同片区,在各个校区分为校长和片区主管、片区老师。
3、那您在贵公司是担任什么职位?
答:我是在环球置地广场校区的主管,主要负责平时本校区的招生,对老师的培训,管理学生,组织活动等。
(二)管理职责方面
1、您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日常工作流程?
答:平时对老师的培训,管理学生,组织活动等。招聘老师以及安排老师讲课,招生、备课,对学生进行培训。
2、您在日常工作中有遇到紧急状况吗?可以举一个例子吗?
答:如果教学老师临时有事,并且学生已经准备上课,就联系和安排更高级的老师对基础班学生进行教授,这样既安抚了学生不满的情绪,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更高的教学质量的课程。对临时的授课老师是一种挑战,也是很好的处理方式。
4、您平时怎样管理员工?
答:进行授课安排,培养老师的管理能力,培养新人。
5、在管理员工的时候,哪个方面难度最大?
答:性格方面,会有冲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和性格,遇到事情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所以要了解各个老师不同的性格,从而更好地进行管理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6、您最喜欢的员工是哪种?为什么?
答:能力强、性格外向和对工作有激情的员工。要考虑教育机构的特殊性来说,对于教学生一定要性格开朗。在能力方面,特别在招聘的时候,学历和工作经验是考虑的一部分,但是个人能力是最优先考虑的方面。因为教育机构这样的特殊性来说,个人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进度和教学品质,这也关系到企业的发展。
7、在贵公司怎么处理上下级的关系?
答:上传下达的作用,上级下达指标,下级压力较大,进行鼓励政策。
8、贵公司针对员工会有相关的培训吗?可以举例说明。
答:一年有两次,特别是在思想交流,针对励志方面,需要大家提升干劲,提升感染力。
9、您怎么看待公司的硬性规定制度?
答:作为中层管理,一定要遵守规定,不要挑剔制度,因为制度是经过以往前辈的累积而成,要懂得适应规章,如果不能适应,就要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
10、员工如果发现制度不合理的情况会作何处理呢?
答:会议提出意见,要让大家能够接受自己,同时我们也能接受他人,学会沟通和理解,最后要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
(三)管理心得方面
1、您认为成为一个管理者,需要为此做些什么?
答:我认为要接受一些管理的培训,多和领导接触,除了完成本职工作,适当地帮上级做事。
2、那您认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是让大家信服,因为管理者要做一个好的示范,带动领导他们向自己学习。
3、在管理模式上,公司有没有什么奖惩方式?可以举例说明。
答:我们是奖惩累积制,比如按照规定提前完成了指标或者整个团队有很优秀的表现,月底会有聚会和旅行。而对于有一些惩罚,比如说罚钱,如果是初犯就发的少,如果再次犯错,每次就进行累加。而这个惩罚的钱就用到每次聚餐和旅行的费用。
4、作为一个管理者,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作为管理者,不能只要自己做好,要领导一个团队做好,考虑地更多,站在高处能够更好地理解,更加成熟得思想。曾经觉得想法很幼稚,现在觉得很成熟。
5、就目前的工作情况而言,您认为您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呢?
答:对职责进行分配,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多给下属锻炼的机会。要给他们机会,多进行鼓励,让他们更加自由地完成工作任务。
6、如果遇到一些事情,出现消极情绪,您怎么处理?
答:要学会情绪管理,遇到消极情绪要学会自己消化,要学会公私分明,不能传染消极情绪给学生,要有教书的责任,不计较太多,这也是慢慢锻炼和经历过来的。
7、工作上难免会遇到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
答:寻求上级或者同事、其他校长的处理方法,根据优缺点做出自己的判断。
8、如果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这个应该怎么做?
答:积极寻求沟通,根据性格不同,也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冷静一下。
9、您怎么处理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答:要分配好工作和家庭的时间,处于工作时间认真做事,学会分开处理,因为作为教育机构中,基本还是比较自由的,如果遇到突然状况和冲突,要知道人性化管理,做事情要有目的。
10、最后您成为管理者经过了很多努力,如果给年轻人一点建议,您认为年轻人应该怎么做?
答:提高个人能力,做事要有目标。靠个人能力的提高,不断地培养自己,要有向上的冲劲。
五、采访心得
通过这次与管理者直接的对话,我们有如下收获:
1、特别对于《管理学》的这门课的小组任务,让我们实际感受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和管理者直接接触,进行采访,能够让我们进行社会调查,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提高我们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大概了解知道了管理者作风,为未来的职业素养打下基础。课堂和实践相结合,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大家就可以相互解决和合作,交流和分享,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这就是合作的好处。在实际采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要有积极应变的能力。
2、要重视和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要充分利用在校学习时间不断夯实我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要肯去学、肯去钻、肯去精益求精。
3、要多学会做人的方法并多花一些心思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学会做人是我们必修的一门课程。如今在校的我们,交际圈较为狭窄,对自己今后生涯的顺利发展非常不利。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就更加重视培养自己的为人处世能力及经营并维护好自己的人脉资源。
4、要摆正心态,对工作要严谨、认真、负责,乐观面对未来所从事行业的发展前景。心态决定成败,细节铸就辉煌。我们去应聘工作岗位,是想施展自己的实力,更是想为所在公司创造利润和价值,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为公司的负担。在人才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任何一个公司都不会接受一个心高气傲、做事磨蹭、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员工。
5、要积极投身实践中去,去经历,去感受,去领会。获取知识和提高技能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前人的经验中去获取;二是从自己的实践中去获取。而最重要最可靠最有价值的还是自己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等。实践出真知,这是千古以来不变的真理。
6、要积极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独立决策和执行的能力。
7、对管理的知识有一些了解,特别作为一个管理者来说,无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管理者,大都是知识工作者而公司对于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大都是很宽松的,无法对知识工作者进行严密和细致的督导。工作者必须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完成工作任务,自觉地为公司做出贡献,自觉地追求工作效率。而这种工作主动性靠的是什么,我想靠的就是自我管理,靠的就是一种自我管理能力。一个管理者能不能管理好别人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验证过,但管理者却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一个好的管理者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努力工作的态度外,还要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很善于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使自己的每项计划、每项工作都有目的、有条理、有系统,只有科学系统的制定工作计划、利用好时间,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
这次的实习,是我第一份工作,带给了我非常多的感受。作为毕业实习,我非常明白,这次实习意味着我将暂时脱离学生生活,而踏入工作岗位,与社会接轨。这次实习不单单是要求我把在学校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地运用于实践中,更是对我为人处世,应变能力等等综合素质的考验,只有在这里面得到充分的历练与学习,我才能具备真正的合格素质,学会如何工作。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有过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曾担心自己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上层的注意,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上层的肯定。回想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而在工作岗位,却是要天天面对巨大的压力。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半年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到平常老师让我们学会自习的意思。在超市的实习中我基本用不上在学校中学到的企业管理知识,只是作为一个92食超的小员工,每天做着加货理货的工作。虽然只是这样的工作,但在这一过程中,我通过认真的观察和认真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工作中的知识,了解了为处事的重要,这都将成为我实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
想到踏上社会,我们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由于存在着利益关系,又工作繁忙,很多时候同事不会像同学一样对你嘘寒问暖。而有些同事表面笑脸相迎,背地里却勾心斗角不择手段,踩着别人的肩膀不断地往上爬,因此刚出校门的我们很多时候无法适应。环境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一个冷漠没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有些主管对我们小员工十分不友好,每时每刻都在找你不对的地方,天天训新人,而面对副总时就拍着马匹,笑面迎人。我也从中了解了社会竞争的厉害关系。
一直以来,我都是依靠父母的收入,而有些时候花钱也是大手大脚的。但在工作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父母挣钱的来之不易。实习的工资微薄,每个月的生活费甚至还需要父母的不时接济。这样子的情况,若是在社会上独立生存,那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自上班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努力改掉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在买东西之前都会精打细算一番,考虑考虑这是不是我必须要用的。我还控制自己的各项支出,连时不时的浪费习惯也改正了。这样的转变,连爸妈都感到有些惊讶,也十分开心,认为我在工作中成长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
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矗这次实习,让我更加充分地了解了这个社会,与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各项素质,从而对自己的将来充满了信心。相信通过这次的实习,我能更好地胜任我将来的角色,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为了解当前XX县家长学校的现状问题,提升家长学校在社会教育中地位与作用,加强家校互动,共同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高,近日,XX县妇联联合共青团XX县县委、县关工委、县教育局利用暑期时间对家长学校进行专题调研,在调研中,采取问卷调查、电话调查、召开座谈会、走访有关领导、专家、学校负责人、老师及家长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全县家长学校的现状,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此次调查,问卷发放到全县27个乡(镇、街XX办事处)的74所公办高中、初中、中心学校和5所民办中小学,收回问卷50份,回收率63.3%;发放家长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率64%,并用相同内容电话调查家长300人;走访县领导5人,县教育局领导3人,县有关专家、教师17人。
(一)家长学校的组织领导健全从收回的问卷来看,所有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学校领导小组,配齐了家长学校领导班子,大多数家长学校的校长均由学校校长或副校长兼任,学校的中层领导或教学骨干兼任了家长学校的校委会成员。如江五小,由一名曾担任过乡中心学校校长的副校长兼任,学校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和六个年级的年级组长为家长学校校委会成员。
(二)家长学校规章制度较完善每个学校都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做到了每个学期有工作计划、有课题安排、有总结汇报,有10多所学校还有家长学校开办的照片资料、讲课资料等。如江镇五小建立家长学校工作制度、例会制度、学员制度、优秀家长评选等制度。
(三)家长学校经费保障相对较好在问卷调查或电话调查中,除了8所学校没有填报经费保障情况外,其余71所公办、民办学校都在办学经费上单列了专项经费给予保障,最多的是3000元,最少的是1000元。
(四)家长学校教学活动能够开展调查显示,XX县所有家长学校每年都会开展一两次活动,最多的开展了四次活动。从活动开展情况来看,活动时间不固定,有的在学期初,有的在半期考试后,有的在期末前,个别的在发生特殊事情时。活动内容主要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形式举行。县城中小学还与移动、电信等部门建起了家校沟通的校信通平台。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高。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家长素质的重要场所,是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在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家长,都在认识上存在着对家长学校重要性认识不够高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将家长学校办学情况列入管理考核内容,对家长学校活动没有具体明确的刚性要求,从而导致对家长学校的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散;而主阵地学校一方,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质量尤其是学生考试成绩上,应试教育特征特别明显,而没有把家长学校当作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扩展,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大格局的重要环节;在家长一方,对家长学校知之甚少,除了开家长会或班主任偶个打个电话联系外,根本认识不到家长学校的功能、作用,在调查中,甚至还有30%的家长从未听说过家长学校,更不用说参加家长学校的活动了。
二是保障力度不够大。思想认识上不高直接影响家长学校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
师资保障力度不够大,所有的家长学校师资均是由行政领导或年级组长兼任,没有专门从事家长学校教学、研究的师资力量,从而使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没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其次是经费保障力度不够大,虽然每个学校安排了1000-3000元不等的办学经费,但这仅仅满足家长学校的一些资料性准备工作,解决了不了家长学校办公经费、师资补助费、活动设施费、场地费等,成为制约家长学校的一瓶颈;第三是活动时间保障不足,调查结果显示,我县中小学家长学校普遍存在活动时间不足的问题,按规定,家长学校每学年活动四次,而我县中小学中,一年活动达到四次及以上的不足20%,80%的学校一年活动一次到三次,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
三是活动平台载体不够丰富。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县大多数学校的家长学校活动仅限于期中期末开展部分电话交流,抽样选取少数学生家长参加家长会,城区部分中小学建立了校信通,活动平台载体少,活动形式单一、呆板,学生家长参与率不高,积极性不够,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范围小、频度低、效果差。四是活动内容过于单调。从调查情况来看,家长学校的活动内容主要涉及学习方面(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纪律方面(学生在校情况表现)和家长辅导方面(辅导家长如何协助孩子适应生活),对孩子的身理心理成长规律特点、家长教育能力、儿童保健、法律常识等方面,很少开展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在活动形式上,主要以学校确定的主讲者一言堂为主,缺乏家长与学校的交流互动。五是家长学校教师组成不够合理。在对家长的问卷调查和电话调查中发现,家长学校的指导人员基本上为本校教师,占90%,其中学校管理人员占43%,聘请的专家、有经验的家长仅占10%。在家长学校任课的教师中,来自本校的老师所占比例更高,一些农村中小学全部是本校行政管理人员、老师,城区学校个别是有经验的家长和在儿童教育方面有一定研究的专业人士。因教师和管理人员自身在家庭教育指导上的水平和能力上的不足,家长学校的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六是教材使用不规范。我们从调查中看出,我县所有的家长学校均没有稳定、有效的教材,所有的课程都是根据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或老师的兴趣爱好设置,教学缺乏针对性、时代性、全面性。七是教学管理重形式轻内容。尽管各个家长学校设定了管理目标,拟定了家长学校规划,制定了学期工作计划,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但这些都是纸上谈兵,在教学实际中,没有认真的去抓落实,使家长学校流于了形式化。
(一)提高对家长学校重要性的认识。家长学校以未成年人的家长及抚养人为主要对象,是为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而组织的成人教育机构,是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场所。一是政府要重视。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家长学校建设,为家长学校提供政策、人力资源和经费支持,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家长学校建设纳入学校入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把家长学校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指导考核力度,提供构建“三位一体”立体化教育格局的前提条件。二是学校要重视。学校要明确办学宗旨,将家长学校纳入学校日常工作范畴,建立健全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各项活动,并为活动提供必需的活动场所及场地设施、师资、经费等保障,为家长学校活动有计划开展提供物质基础。三是家长要重视。家长是家长学校的主体,家长学校是为家长服务的,家长要把家长学校作为了解孩子身心特点、获取育儿知识、交流育儿经验、提高育儿水平的重要阵地,理解、关心、支持、参与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共同推动家长学校往良性轨上发展。
(二)加强家长学校办学工作研究。一是要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提高教育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增强理论指导家长学校工作的实效;二是加强家长学校热点、难点工作研究,特别是当前广受诟病却又无可奈何的应试教育、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成长社会环境的优化、留守儿童的心理矫正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为家长学校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出谋划策;三是要强化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只有注重质量,才能保证家长学校有效进行。为提高教学效果,家长学校要一手抓授课内容,一手抓讲课技术,在丰富内容的同时,提高讲课的艺术水平,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对教育教学质量高的教师,予以一定精神和物质奖励。四是要建立家校互动长效机制。要建立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加强家校互动,为学生家长及时提供必要的心理、教育、方法、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以对学生关心负责的态度去打动家长的心,引起家长共鸣,达到点拨、劝诫和引导的目的,为家长教育培养孩子提供科学指导。
一、课题的提出: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人近千万,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8%,中学生为55.2%,高中生为70.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近视?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近视,与年龄有关系吗?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视的。
2.调查询问同学,了解他们是怎么近视的。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校一共有多少人近视了。
4. 了解近视可能会引发的并发症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学校共有56个人近视。
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22.8%患有近视,初中近视率猛增到55.2%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0%。
近视成因较多,据我们猜想,造成近视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被灰尘或污水刺激导致近视,个体因素,营养体质因素和睡眠因素。导致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做的太晚,使睡眠不足,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摄入大量的德和蛋白质。
眼球各部分较小,晶状体大小基本正常,前房浅。高度远视眼眼球小。视较小、色红、边缘不清、稍隆起,类似视炎或水肿,但矫正视力正常或与以往相比无变化,视野无改变,长期观察眼底情况无变化,称为假性视炎。 现在小学生近视率很高。虽然近视存在某种的遗传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外界因素的影响。目前除了配戴眼镜外,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唯有持久地开展预防措施。中学生极高的近视率和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更多的是因为用眼习惯而导致近视的发生。近视预防的重点也在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近视的危害 从其近视的程度来讲分为轻度、中度、高度、超高度近视四类。轻度近视一般在300度以下,这时的近视很多是假性近视和真假混合性近视。家长应该着重防止近视往高度发展。中度近视一旦控制不住,发展成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日常生活不便,升学、参军、工作都会受到限制,还会诱发眼部疾病、遗传给下一代。高度近视一旦控制不住,发展成为超高度近视(1000度以上),视网膜随时可能脱落
四、结论
通过对调查的分析,我发现近视的原因有:
1. 看电视距离太近;
2. 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 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4.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
5.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
6.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 长时间的坐在电脑、电视前;
8. 不合理饮食;
9. 在车厢里看书
10. 遗传因素
11. 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12.从整体来看,作业负担较重的同学占大多数,作业负担随年级的升高而加重。
13.无论是哪个年级在做作业时都没有好好的让眼睛得到休息;而在校休息时间又一次随年级的增高呈递减趋势。
14.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都是对眼睛有治疗作用的,但却没有引起同学的高度重视。
15.近视人数虽然远远高于非近视人数,但不佩戴眼镜的人却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这表明同学们对近视的问题还不够重视!
16.其中的因素,像:姿势不对、用眼不当之类的毛病,我们可以努力克服、改正;像灯光太暗或太强之类的,我们可以调节;像防护不当、用药不当之类的,我们可以尽量避免; 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每日坚持远眺、坚持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2、学习时要有充足的光线,光线要从左侧方向来。不要在光线不足和耀眼的阳光和强灯光下看书写字。
3、看书时作姿要端正,读书或写字时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不要睡在床上或边走路边看书。更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上读书写字。
4、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也不要躺下看书。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5、不要长时间使用视力,每学习50分钟后,应当休息10分钟。
6、看电视的次数不要过多,时间不要过长,要控制在1小时以内。距离不要太近。至少隔两米远。
7、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要记住眼科医生给大家的劝告: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上网、看电视不要连续超过一小时,不要在太强太暗的光线下看书,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坚持作眼保健操很重要。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它。从我国近视人口数量看出,我们国家的近视的人口很多,这些人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小学生,充分体现我们中小学生不爱护眼睛,才会近视的,我希望我们大家一点要爱护眼睛让3亿这个数字成为历史,让更多人打开这张不近视的“窗户”。
关于小学生近视问题研究调查
1、每天作业做多长时间?
a. 2小时以内 b. 2—4小时 c .4小时以上
2、中间是否休息眼睛?
a. 是 b. 否
3、每天上网、看电视多长时间?
a. 2小时以内 b. 2—4小时 c. 4小时以上
4、在校休息时间是否休息眼睛?
a. 是 b. 否
5、是否滴抗疲劳眼药水?
a. 是 b. 否
6、是否认真做眼保健操?
a. 是 b. 否
7、是否近视?
a. 是 b.否
(请近视的同学回答以下问题)
8、从什么阶段开始近视?
a.小学低年级 b. 小学高年级 c.初中
9、近视后是否配戴眼镜?
a. 是 b.否
调查目的:了解我校食堂服务的整体情况,进一步提高食堂的工作质量,营造和谐的就餐环境使师生们能够得到更好的饮食服务为收集并解决广大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调查范围:校内
调查对象:学院全体师生
调查内容:主要食堂环境,附加饭菜价格、饭菜质量、食堂卫生、食堂服务、就餐时间、剩菜剩饭的浪费等
调查时间:x年xx月xx日
调查步骤:市场考察、食堂实地调查、调查归纳和总结、提出解决方案取样、调查方法:抽样、问卷调查法,样本量为50份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眼光评判**市第二中学的服务质量水平,审视**市第二中学服务质量存在哪些问题,目的是确定学校食堂服务中引起学生不满的主要因素。调查问卷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您觉得我校食堂环境如何? A.良好 B.一般 C.较差
2.您曾在食堂饭菜中吃出异物么A.经常 B.偶尔 C.从未
3.您觉得食堂环境是否够整洁A.很好 B.一般 C.很乱
4.您觉得我校食堂环境需要提高么? A.很有必要 B.还行 C.没有必要
5.您曾经因为我校食堂环境问题而外出就餐么? A.经常 B.偶尔 C.通常 D.几乎不
您对我校食堂环境问题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么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校同学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共发放“饭店服务质量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0份。
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我校的设施环境水平比较不满意,认为我校地理位臵较优越、价格较为也合理并能给予优惠;可卫生状况不好。
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同学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我校环境问题的
归纳引起同学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大部分同学认为我校食堂环境一般,但也有少部分认为良好
2.大部分同学从未从饭菜中吃出异物,还有一部分偶尔吃出异物,但也有少部分经常吃出异物
3. 大部分同学认为我校食堂环境一般,不太整洁,有部分认为很乱
4.部分同学认为食堂环境需要提高
5.大部分同学经常外出就餐。
现在的现象应该严重引起我们的重视 还有同学提建议:
①:食堂卫生管理不规范,责任心不强,清洗力度不够
②:用餐间异味较浓
③:工作人员在上班是没有按照规定穿工作服,戴口罩,衣服太脏
④应该改善伙食,增加有营养的食物。应该再增加些窗口以便同学们更方便
⑤:还应该增加管理人员
⑥:应该多打扫食堂
⑦:加快做饭速度
应对措施
(一)食堂部分
1.改善饭菜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不在食堂就餐的同学也是因为不满十食堂饭菜质量和服务态度。希望学校后勤能够重视这一问题,督促十食堂改善饭菜质量,提高服务水平。饭菜的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菜的品种不够丰富、品种更新慢、量少,服务单一等方面,望食堂加强多元化经营,增加服务的质量。另外,消毒碗筷不应该收费,对比五食堂就做得很好,只收取一次性碗筷的费用,有利于促进环保。
2.建立沟通反馈渠道
学校应不断建立并完善食堂的沟通反馈渠道,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意见。将已有的意见簿真正落到实处,建议食堂可以一星期开展一次经理接待日,由经理负责接待同学的来访并解除大家的疑惑,加强食堂和学生间的交流。
二、食堂管理人员经常和学生打交道,住在一栋宿舍里,彼此之间比较了解,为了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及时了解同学们对食堂方面的问题,可以不妨设臵意见簿,将同学们的问题和建议记录下来,同时定期让入住学生填写对宿舍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考核表。
摘要:对川、渝、云、贵四地817名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小学教师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校本课程特色和质量等问题有所思考,体现其开发校本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大部分学校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序开发校本课程并付诸实施,但也遇到了时间、精力、经费、资料不足,开发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欠缺,专家指导不够等困难。要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及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正确认识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努力追求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西南地区中小学
一、调查目的
当前,我国有关的课程政策已经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内容,并且在制度上予以了保证,但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以往“高度集中”的课程制度使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缺乏课程开发的经验,因此,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校本课程实践的基本情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和“盲目跟风”,为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保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切实推进。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四川、重庆、云南及贵州四个省(直辖市)中进行随机抽取样本,参加调查的对象是已经开展了校本课程实践的中小学。共有重庆20所中学和20所小学的400人,四川10所中学和10所小学的200人,云南10所中学和10所小学的200人,贵州5所中学和5所小学的100人。样本的抽取在保证代表性的前提下,也考虑了操作的可行性,故样本的大小在四个省市中有所差异。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自编问卷,是根据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总结,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如对校本课程的内涵、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校本课程的特色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办法等方面来编制有关问题,在试测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正式问卷。问卷主要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为了广泛而深入地了解校本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经验和问题,在单项及多项选择题中设有开放式选项。
调查实施时,我们以参加我校校本课程培训的领导及教师为访谈对象,讲清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委托他们将问卷发放给他们各自学校的教师填写且给予寄回,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17份,回收率为90.78%。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及其意义的认识
1.校本课程的内涵
调查发现,教师对校本课程内涵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及不够全面,43.1%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就是学校或教师自己编写教材,有26.6%的教师将校本课程等同于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还有18.4%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是上级主管部门布置下来的一项工作。
2.校本课程的价值
82.1%的教师认为开发校本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程;79.6%的教师认为可以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课程观念;75.8%的教师认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是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38.7%的教师认为是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3.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有93.9%的教师表示有必要开发校本课程,只有3.4%和3.7%的人表示没有必要开发校本课程和不清楚。
4.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
调查结果表明,有43.9%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是由教研组或年级组开发,28.3%的教师认为是由教师自主开发,21.3%的教师认为是学校指定专门人员开发,也有6.5%的教师认为是专家学者开发。
以上问题反映出一线教师及教育管理者已经认识到开发校本课程对于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等的重要价值,因此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是对校本课程的内涵及开发主体的认识还存在着差异。
(二)教师对校本课程特色及质量的认识
1.校本课程的特色
调查发现,有93.3%的教师认为适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就是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也有4.3%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特色是与别的学校完全不同的校本课程,只有2.3%的教师认为不清楚。
2.形成校本课程特色的条件
有90.8%的教师认为学校办学理念明确,全校上下达成共识有助于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74.1%的教师认为学校有良好的校风传统有助于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42%的教师认为学校有悠久的历史有助于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46.1%的教师认为学校有良好的声誉有助于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
3.校本课程特色应如何体现
有81.4%的教师认为应体现在课程的内容上,77.4%的教师认为应体现在课程的实施方式上;76.1%的教师认为应体现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上;63.3%的教师认为应体现在课程的目标上;19%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特色应体现在课程的名称上。
4.成熟的校本课程应具备的特征
有90%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要有明确的目标;86.4%的教师认为有完整的文本材料或其他材料;76.4%的教师认为有专门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67.3%的教师认为有固定的任课教师和教学时间;63.2%的教师认为有确定的名称。
5.好的校本课程应该具备的特征
有90.1%的教师认为受到学生的欢迎是好的校本课程;85.4%的教师认为教师愿意而且能够承担该课程的教学是好的校本课程;68.4%的教师认为应该得到家长和社区人士的支持;45.8%的教师认为应该得到专家的认可;29.1%的教师认为应该得到学校领导满意。
以上问题表明,目前大多数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已经意识到校本课程特色和质量的重要性,重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的整体建设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思考了衡量校本课程质量的标准,体现出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多数教师把适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看作是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重要指标,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而凸显校本课程特色的关键在于学校办学理念的明确。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情况
1.参与者
关于所在学校参与开发校本课程成员的调查表明,有93.9%的人回答有教师;84.3%的人表示有学校领导;39.2%的人回答有专家学者;36.6%的人指出有家长和社区人士。
2.管理者
通常,学校主管校本课程开发的人主要有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调查发现,选择校长或副校长为校本课程管理者的人占全部问卷人的48.3%,选教科室主任的占23.0%,选教导主任的占20.6%,选学科带头人的占8.1%。
3.对自身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估计
对自身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估计是教师对课程实施的把握度及自信的表现。调查表明,有66.0%的教师认为自己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有21.1%的教师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也有13.0%的教师对自身能力于开发校本课程不清楚。
4.开发校本课程所做的准备工作
调查表明,76.9%的人表示所在学校调查了本校的课程资源;66.2%的人表示本校开展了掌握学校的师资力量的工作;63.6%的人表示本校分析了学校在本社区的地位和作用;58.4%的人表示本校进行了了解学校发展历史的工作。
另外,83.1%的人表示本校开展了了解学生兴趣和需要的工作,62.7%的人表示本校接受了专家学者的培训或辅导,55%的人表示本校征求了同行的意见;44.7%的指出本校征求了家长的意见。
5.课程资源的利用
调查发现,72.8%的人指出所在学校利用了本地区的风景名胜、民俗风情;66.8%的人指出本校利用了当地的文化设施;66.1%的人指出本校在利用课程资源时注重学校的历史传统;65.3%的人指出本校利用了学校的教学设施。
6.校本课程的实施安排
调查发现,84.8%的人表示所在学校安排了教研组或课题组研究;62.3%的人表示本校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安排了专门的教师、时间、地点等;57.6%的人表示本校要求教师按事先安排好的方案进行教学,53%的人表示本校安排了领导同行的听课。
在学校实施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上,有48.1%的教师选择每周安排1课时,26.7%的教师选择每周2课时,8.1%的教师选择每周3课时或3课时以上。
7.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要困难及原因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困难,76.5%的教师认为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64.1%的教师认为缺乏相关的资料;62.8%的教师认为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术;50.1%的教师认为缺乏规范的评价。
分析困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83.4%的教师认为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是经费的缺乏;70.4%的教师认为缺乏专家的指导。40.1%的教师认为是教师能力有限;15.4%的教师认为是领导不重视;14.8%的教师认为是家长不支持;
8.开发校本课程面临问题的解决途径
76.3%的人回答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主解决;75.6%的人认为教师相互研讨解决;69.5%的人回答向专家咨询解决;63.8%的人回答是借鉴其他学校的做法解决。
9.对开发校本课程过程的监控
调查表明,有72.5%的人表示所在学校为开发或完善校本课程组织过相关的教研活动,有49.6%的人指出本校通过现场课等方式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展示;49.3%的人表示本校有专门的校本课程的教材和其他学习资料;41.9%的人表示本校有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机构,37.9%人的表示本校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
另外,对校本课程实践情况的考查,有75.4%的人指出所在学校采取了检查教师的教案及相关资料的方式;73.6%的人表示本校采取了任课者说课、专家或同行评课的方式;52%的人指出本校征求了学生的意见;45.8%的人认为所在学校是聘请专家学者予以评估。
10.校本课程的评价
关于校本课程的评价,有36.8%的人表示本校组织专家、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已开发的课程进行了评价,42.5%的人表示学校还没有进行相关工作,20.7%的人表示对此事不清楚。
调查发现,开发校本课程的学校基本上以一线教师为开发主体。部分学校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序开发校本课程,表现为有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机构和明确的负责人,组织过相关的教研活动,开展了课程资源调查、校情分析、学生兴趣调查、专家培训等相关准备工作,注意了课程资源的利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并通过检查书面材料、征求学生的意见、请专家学者评估等形式,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监控。同时,开发校本课程的学校都能够将校本课程付诸实施,一般保证每周1-2课时作为实施校本课程的专门时间,安排了专门的教师,并有教研室或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和听课评课活动。但是在校本课程实施中,不少学校也遇到了时间、精力、经费、资料不足,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专家指导不够等困难,其中部分教师对自己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估计不足,可能导致教师被动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开发与实施不能深入进行、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质量有限等问题。
四、讨论与建议
(一)正确认识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
当前,广大学校及教师已经认识到校本课程对学校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及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访谈中发现,真正尝到开发校本课程“甜头”的学校不多,还是有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任务,或者是为了“赶时髦”,“为科研而科研”,而不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开发校本课程。其原因既有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比重小、地位低的原因,也有国家课程、必考课程任务重、压力大的原因,致使校本课程实践在学校中处在一个“时冷时热”的“尴尬”境遇之中。为此,正确认识并真正理解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学校的发展、学校文化的重建是当前学校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学校的发展不可能仅由考试分数、升学率、硬件设施等指标来体现,其灵魂和核心是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品性。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学校生活中长期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既是挖掘和展现已有学校文化的过程,亦是进一步改造并提升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课程形态,其开发主体、开发模式等不同于国家或地方课程,需要一种新的制度予以支持,即民主的、自主的、合作的、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这对于学校文化的重建无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其中包括教师职后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一些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表现出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模糊、知识储备不足、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等问题,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此,有必要更新教师的课程观念,增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转变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角色。鉴于学校工作头绪多、各项工作彼此分离会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实际情况,以开发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际上是将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当作教师培训的过程,通过具体的教育事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和途径,这样可以多方兼顾,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努力追求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是决定学校办学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折射点”,是依照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传统开发出来的一种课程类型;而开发校本课程并致力于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思考、探索并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的过程。学校的办学特色,包括校本课程的特色,主要是由每一所学校学生的实际发展基础和需要、学校的办学思想、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等差异而决定的。
首先,明确学校独特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通常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包括教师学生的现实需求、学校环境和教育资源的特殊性、学校举办人的教育理想和理念等而确定的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它既有与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又有适合于本校实际且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差异性,是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必须以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为“圭臬”,努力使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能够体现并实现学校办学宗旨。
其次,资源与优势评估。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以决定开发什么和作何种程度的开发。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等。在资源评估的基础上,认清学校自身的优势所在。
再次,特色资源的开发。任何学校都处在一定区域内,学校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地方传统、文化氛围等因素都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及其课程建设。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社区环境,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挖掘其潜在的课程资源,开发出特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从实际出发,选择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开发模式。如重庆市某小学,因毗邻本地的一个气象站,多年来坚持开展名为“红领巾气象哨”的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采集一些气象知识,进而了解气象科技,逐步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基于学校已有的资源优势和教育传统,该小学开发出独特的名为《气象与生活》的校本课程。
最后,保障机制的建立。要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和评价措施的完善来实现。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估制度来予以保障。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重视对校本课程方案的评价与监督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对开发校本课程进行经常性的指导与监督,明确校本课程方案评价的责权意识。如重庆市北碚区设立由教师进修学校、课程专家及学校教师代表组成的课程审议委员会,专门审议评估学校课程规划方案。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来规范和保障校本课程开发的品质,引导学校开发出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另一方面,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进行的,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实际与特点,所以很难采用统一的评价手段来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成效。要保证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学校必须有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学校围绕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常规的自我评价工作,不断反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
课程特色形成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重视对校本课程特色的追求与打造,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开发校本课程的真正价值,从而有效实现以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及学校发展的目标。
(三)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建立和评价体系的完善,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
课程多层次评价体系可分为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和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两个方面。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又可分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和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评价。但是,目前这种评价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操作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偏差。调查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开展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多数学校忽略了同伴教师、教师自我及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在评价对象上,多数学校重视对有形成果,即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产品──“文本化”校本课程的评价等,而忽略了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考查等。
要克服以上不足,首先应该把校本课程开发看成是一个民主、开放的动态过程,体现参与、互动、对话、合作、民主、多样性的原则。这就需要在评价过程中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等共同参与评价。
其次,动态的课程开发过程需要过程性的评价,校本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而且要关注过程,要力求评价的动态化、连续化、日常化。一是关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包括准备、编制和使用三个阶段。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要进行准备阶段的背景性评价、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和使用阶段的诊断性评价等。例如,对开发校本课程过程的评价,可以了解教师的参与程度,了解教师的知识能力能否保证课程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了解教师在开发过程中所获得的专业发展,了解开发校本课程的程序步骤是否完整和规范等等。二是关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特别是学生的成长发展状况,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否满足,了解学生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体验与收获等。
再次,校本课程评价的功能要突出激励功能、反馈功能、改进功能。校本课程开发立足于学校社区特色资源开发及本校师生的成长上,所以课程评价应该充分尊重学校师生以及学校和社区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要避免用唯一的标准对不同学校的校本课程作简单的“优劣”划分,而应该以“适宜性”为原则,把切合本校实际、体现本校办学思想和特色、教师愿意承担并能够胜任、学生欢迎并有实际收获等,作为衡量校本课程质量的标准。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工作,对校本课程的评价重在发现问题及时修正,以使校本课程不断完善,真正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一个“亮点”。而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舞台”,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不断更新课程观念、充分课程知识、提升课程实践的能力,从而促进其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础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崔允氵郭.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4.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版.
5.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6.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教育出版社.版
7.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与实做[j].课程.教材.教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