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明调查报告十篇
一、前言
在当今这个物质为主导的社会里,正确的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尤为重要。对于当今的大学生而言,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立身做人的内在需要,更可以促进大学生脚踏实地的追求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甚至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意义。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栋梁,他们的道德素质尤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道德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它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令人困惑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下,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值得思考的。因此我做了这个关于大学生道德素质调研的报告。现将此次调查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调研结果说明
1、在诚信问题上,特别是考试诚信意识上,总体来说是有待提高的。
考试作弊是绝不允许的,但也是无法避免的。在大学生对考试作弊看法的调查中显示,有56%认为可以选择作弊,总比补考要好;28%对考试作弊很反感,并表示自己从来不作弊;仅有极少数人认为作弊没什么大不了。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有根深蒂固的诚信本质的,大部分学生从心里是很不愿意作弊的。
在大学生的诚信程度调查中,数据显示52%的人认为大学生的诚信程度一般,44%的人认为诚信程度比较好,还有4%人认为大学生的诚信程度非常好。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大学生自身认为诚信程度良好,但仍需加强。
2、在遵纪守法方面,大部分同学在认知上肯定遵守校纪校规的必要性,但在实际行动中因具体情况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遵守情况。
例如,在问及学校刷卡规定时,有74.82%的同学认为,刷卡规定可以对确保宿舍安全起很大作用或一定作用;只有14.96%的同学认为刷卡只是个形式,起不了什么作用;还有4.74%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遵守刷卡规定而且刷卡太麻烦。以上数据表明,大约七成的同学肯定刷卡规定的必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同学考虑更多的是成天进门刷卡的麻烦。因此大部分同学刷卡都是在楼管阿姨或执勤生的监督下强制完成的。只有小部分的同学能够在不管有无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刷卡。
此外,在问及面对学校食堂排很长队打饭时,你会如何想?有3%选择了“管他呢,直接去窗口挤一挤,很快就能打到饭”;47%的人选择了“看见熟人快打到了,就让他帮忙打饭”;35%选择了“他们都去排队了,我也去排队”;15%选择了“排队,是我们应该做的,很好,我也去排队”。其中虽然95%的同学不会破坏排队的秩序,但只有15%的同学是心甘情愿的主动排队,说明我们的道德素质人需提高。
5、在消费观问题上,同学们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特别是金钱观有待于转变。
在问及“对于大学生之间存在的攀比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有0.73%的同学选“提倡”,68.98%的同学选“不提倡”,18.61%的同学选“看家庭经济情况而定”,有10.22%的同学选“视潮流趋势而定”。而在问及“如果你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你会和同学攀比吗?”有6%的同学选“会”,49.27%的同学选不会,有36.86%的同学选“有的方面会,有的方面不会”。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总体上不提倡攀比,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存在着讲排场、比阔气、高消费等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在“知”和“行”这两个方面对不起来,出现了偏差。
6、在人际关系方面,重视人际关系,但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也有市场
当代的大学生在“利己”思想的影响下,越来越不关心他人或者说不懂得关心别人,在问及“当舍友生病的时候,你会主动地去关心她/他吗”,只有73.72%的同学选“会”。而其他的同学都选“不会”或者“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关心他”。
在问及“熄灯后,舍友已经休息了,你会开灯看书吗?”,有18.98%的同学选“会”,38.22%的同学选“不会”,30.66%的同学选“偶尔”,8.39%的同学选“考前会”。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利益化了。在问及“在期末考之前,你拿到一份很好的期末复习资料,你会怎么做”时,有5.84%的同学选“会一个人用”,26.64%的同学选“和好友分享,不让其他人知道”,47.81%的同学选“与班级的同学分享”,还有10.95%的同学选“其他”。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同学们都认为人际关系很重要,并认为那是找工作的关键之一,但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颇有市场。具体表现为越来越不关心他人或者说不懂得关心别人,还表现为时时从“利己”出发,帮助同学往往是有条件的,或者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人际交往时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毫不为他人着想。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然而在我们身边却有人随地乱扔垃圾。这不仅破坏了环境,而且还成了一种陋习。乱扔垃圾是遭到唾弃的,也是人们鄙夷的。从扔垃圾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究竟如何。因此用此问题来对大学生的素质做些了解。图五数据显示,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不会随手乱扔垃圾,从这点上看,大学生的素质依旧存在。而那些社会上热议的,大学生素质沦陷等观点和实例实则少数。其中有百分之四十五的人从不乱扔垃圾,无疑是个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好公民,也当之无愧作为国家的栋梁,祖国的花朵。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大学生自己的是怎么看的呢?数据显示,有百分之七十八的人认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一般,百分之二十二的人认为大学生的素质比较差。在大学生对自己的思想状况调查中显示百分之四十六的人认为自己的思想道德状况良好,百分之五十的认为自己的思想道德状况一般,还有百分之四的人选择比较差和不清楚。由以上可以看出,大学生自身对思想道德素质还是蛮有信心的。但对整体大学生道德仍需加强。
三、总结及建议
(一)总结
大学生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成长也是值得关注的一方面。从该调查总结,大学生整体素质良好,整体大学生的素质也良好,但仍需加强。另外,从分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还可发现:往往大一比大二、大三学生的道德观和道德水平稍强些。从生活观察和体验,加上我们的认真分析,我们认为其中的原因有:
①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他们由于刚刚踏入一个新学校,一个新城市,出于这种陌生感,他们或多或少对人对事都要客气些,所以更能体现道德水平。
②大一新生高中时期本就很纯真,过渡到大学这个新的阶段还没有很久,因此还保留着那份纯真,待人待事都比较礼貌认真。
③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熟悉了周边的环境,对人对事都为现实利益考虑,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道德观念也日益现实化,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而从性别上来看,男生在一些大问题上体现的道德水平更高,而女生在细节的事情上体现出更高的道德水平,其原因可能是男女性别本身所存在的差异所造成的。在城乡学生关于道德观的对比中发现:来自农村的学生在些行为上体现着更为明显的文明些,但也存在着问题。而来自城市的学生由于从小置身城市,在礼貌方面表现的明显些,而在一些现实利益方面则体现的更为自私些。不过这只是从某些方面的分析。究其原因可能是从小所受不同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个人自觉锻炼和修养中逐步形成的。面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现状,我们既要进行客观分析,同时也要以历史的眼光正确对待,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对策。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对学校的建议: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学校应该义不容辞。
首先要树立开放式德育观念。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应该把大学生德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同各种载体、媒介相结合,通过更多的形式和渠道广泛开展育人活动,做好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工作,形成多维开放的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体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学校园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同学们的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身作则,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是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老师对自己要求严格了,学生也会以老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教育也尤为重要。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刚从中学过来,他们对思想道德观念有时把握不准,在发现问题时,我们不应“一棍子打死”,一味地批评他们的缺点,而是对他们进行正面性的引导。同时,对于学生的缺点,可以通过谈心方式首先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讲道理和方法让他们及时改正。此外,培养大学生的德育意识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文化修养。
2.对家长的建议: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做好孩子从小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所以家长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家长可以多培养孩子一些道德素质,买些好书提高孩子的道德修养。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和很多优秀的人谈话。通过多读书,会使他们拿里面的理念和现实生活中自己的生活理念对照,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3.对社会的建议:大学生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他们的行为举止和社会紧密相连。社会上人们的言行都可能影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所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也需社会做个好的榜样。
4,对国家的建议:现如今很多大学生对这个作为大学生并不自豪,而且也失去了信心。可能由于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待遇不是很理想,得不到该有的价值等原因,国家可以出台些政策,来些优惠使大学生重拾信心。
一、调查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学生形象,创建文明的校园。
二、调查对象:
勘查与测绘学院08级同学。
三、调查形式:
问卷形式(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
四、调查内容简介:
调查大学生自身的文明礼仪程度和对本院大学生整体文明礼仪的看法。
五、调查结论:
以下是问卷调查统计:
1、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公共场所,你会注意小声说话吗?(很注意90%,有时会忘记10%,经常忘记0%,从来不在乎0%)。
2、碰到老师会不会主动问好?(总是35%,熟悉的老师会60%,偶尔会5%,不会0%)。
3、上完课或下自习后自己的垃圾会不会带出教室?(一直是55%,有时会35%,有人提醒会5%,不会0%)。
4、离开图书馆的座位时会主动将椅子和取下的书放回原处吗?(总是会80%,记得时会10,有人提醒时会8%,没这个意识2%)。
5、对于大学生普遍的在公共场合的亲密行为,你的看法如何?(反感,认为不符合大学生的身份25%,无特别感觉,但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60%,比较认可他们的行为0%,无所谓15%)。
6、上课你会把手机关机或调静音吗?(一定会95%,重要的课会0%,老师提醒会0%,经常不会5%)。
7、在食堂中是否会自觉排队打饭?(当然会85%,人少时会5%,有时着急会插队10%,从不会0%)。
8、宿舍中有同学休息时会不会注意保持安静?(很注意60%,有人提醒时会5%,兴奋时会忘记35%,不会0%)。
9、看见水龙头及厕所中水流不止会主动让其停止吗?(会100%,心情好的时候会0%,忙的时候不管0%,不会0%)。
10、看到别人丢失的饭卡你会怎么办?(尽力找到失主并交还25%,交到失物招领处70%,放到原处不理他5%,占为己有0%)。
11、你觉得当前长春市大学生整体文明礼仪状况如何?哪些地方应该进一步必进?(说脏话10%,不注意个人、公共卫生20%,公交车上不让座10%,不注重课堂纪律20%,不爱护公共设施10%等等。)
六、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从统计这40份问卷中,我们看到了08级大部分同学的文明礼仪是很好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们的文明礼仪需要改正。
从他们对我院大学生整体文明礼仪状况的提仪中,我们看到了我院大学生们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很多不良的现象。说脏话,不注意个人、公共卫生,公交车上不让座,不注重课堂纪律,不爱护公共设施,不排队打饭,在公共场合有亲密行为等等。
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两点建议:一、校园呼唤文明行为,学生应自身加强自律,争做一名文明大学生;二、相应的宣传工作尚需加强,让同学们了解与自已相关的事情细致些。长期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思想根深蒂固,要想改变这种思想,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
不可否认,我院绝大多数学生的素质是高的,能够做到“文明行事”,但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这是因为大家反对这种不文明现象的态度还不是很坚决,虽然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但没有从行动上去杜绝这种现象,有的甚至“两耳不闻窗外事”,持听之任之的态度。
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不文明行为是素质低的表现,应加强教育,但实际生活中大家没有用行动来反对不文明行为,没有尽力阻止它们的发生,在客观上默认了它们的现实性,滋长了各种歪风邪气。因此我院分团委特举办这个“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争做文明大学生,创建文明校园。
有人不禁要问:文明到底有多远?其实并不远,只要你愿意给每一个人同样真诚的微笑。文明到底有多远?其实并不远,只要你愿意弯腰拾去地上的一团纸屑,只要你走路时多弯一下,这样我们就会离文明越来越近!校园应该存在文明的火种。
校园文明,事关我们自己切身利益,影响长远。有了好的校风,优良的校园环境,对我们身边的发展、学习都有立杆见影之效。
更重要的是它反映我们学院师生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折射。这是形象问题,又是由其内在本质决定的,没有良好的个人素质是很难达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关心,共同努力!歌德曾说过:“理论之树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才是长青的。”
愿这郁郁葱葱的生活之林开出更多的文明之花,点缀我们的校园,装饰我们的生活。文明的钟声已经敲响,生活的交响曲还在延续。
我们坚信明天的太阳是崭新的一轮,我们的校园文明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加分哦。
校园是一个安静清净,供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走过校园的每个角落,我们期待看到的是一片和谐的景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开始出现在大学的校园里,并且频率呈现上升趋势。那么,这些不文明现象有哪些呢?它们又是怎样破坏校园的和谐的呢?为此,我做了一次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的小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对象为本校在校大学生,共1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有96份,主要针对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的投票,及其产生原因和解决建议。问卷调查结束后我对这96份有效的问卷进行了整理,得到以下结论:
1.“语言粗俗,举止不雅”名列榜首
在问卷中列举的十二个不文明现象中,“语言粗俗,行为不雅”以47%的得票率高居榜首,成为校园十个不文明现象之最。参与调查的同学大多对此现象表示不能接受。他们认为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修养,语言粗俗,脏话连篇的人会让人感觉难以忍受。而且大多数校园斗殴事件的起因也是口角之争。也就是说,个人素质修养问题仍然是大学生最应该注意的问题。
其次,“教室、图书馆乱占座”以31%的得票率紧随其后。在大学校园里,教室和图书馆属于公共资源,每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但这不代表同学就可以乱占用。有一部分同学表示“乱占座”是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因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有些同学是第二大节的自习时间,却在第一大节就把图书馆的座位占了,让其他同学“有座难寻”。而且一般情况下,教室或是图书馆有张贴有“公共资源,请勿占座”的标语,但同学们都视而不见了。
其它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还包括“乱涂画破坏课桌、公物”、“随地吐痰、乱扔乱倒”“在公共场合男女同学间的行为过于亲密”“教室里吃东西”“浪费水电和粮食”“抄袭作业,考试作弊”“食堂打饭菜不按秩序、乱插队”“图书馆、教室、会场手机铃声或接打手机”。
2.校园不文明现象的产生原因:大学生素质有待加强
调查中超过五成的学生表示校园之所以存在这么多不文明现象,是因为个别大学生素质低,自我约束能力不强。那些同学没有公共意识,仅仅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也有同学表示大学生不文明行为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这一代人浮躁的心理状态。在现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大学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在个人处事上更多的只考虑个人的利益而忽略了他人的利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代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更偏向于功利主义。
当然,也有同学表示,这些不文明问题的产生,学校也有部分责任。大学生在校园中学习和生活,学校提供场所和资源,但同时却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导致某些大学生将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带到校园,从而各种不文明现象也随之产生。
3.改变这些不文明现象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
大学生来到学校不只是接受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接受道德教育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学四年是为道德观,世界观打好基础的时候。为什么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在社会上拥有较高的地位和较好的发展环境呢?因为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普遍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看当代一些成功人士,他们的.专业知识只是在他们的发展规律过程中起了辅助作用,而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良好的品德习惯。
大学生要将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道德兼收并蓄,才有能力有资格推动文明的发展。大学生代表着未来,代表着主流。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杜绝不文明行为是我们的责任。只有大学校园这块土地成为文明的地方,我们的社会才能得到净化。减少不文明现象,大学生本身的努力是最重要的。增强社会责任感,多一些对别人的关心,是我们要做的。
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管理者,应该致力于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究竟什么是酷,什么是维护自己的权利,怎样做能既利于自己又利于别人。”在观念的改变中,大学生需要正确的引导。学校已经在青青的草坪边,设了一些亲切的标语牌;宿舍的楼道里,也挂了清新可爱的提示。我们不妨在水笼头边挂上牌子,告诉大家现在全球的水资源状况;在食堂挂上富有人情味的牌子,提醒大家自觉排队严厉的规章制度和惩罚措施对叛逆的大学生来说,只会缘木求鱼。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去引导,反而是长远又有效的途径。
此次调查虽然很小,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对身边不文明现象是有着共识的。我们大学生,作为优秀文化的承载者与创造者,要全方位地与国际接轨,我们要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只有我们“小题大做”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才能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身边的环境及整个国民的素质。
一、调查工作概述
(一)、调查概况
20xx年秋对我实习所在的小学(x县基金小学)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掌握当前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提高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研目的、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抓手。为加强校际学习联系,进一步探索具有各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子,打开学校德育与教学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三)、调查切入点:
此次调查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即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为主要切入点展开调查。
(四)、调查时间及对象: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x县基金小学及该校部分教师、学生
(五)、学校概况
x县基金小学原名大埠中心小学,是一所始建于1934年的名不见经传的典型山区小学,因条件所限,学校规模极小,校园破烂不堪,当时的校园面积仅有3000多平方米,校舍不足1000平方米,且一半以上还是低矮破烂、阴暗潮湿的一级危房。在校的学生也不过200多人。因为校舍严重不足,周边村庄里的许多学龄孩子都无法入校读书,只能分散在另外几个教学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队的土仓库里上课。就在这一年,正在寻找资助对象的洪逸挥先生,在赣州市旅游局的牵线搭桥下,与大埠中心小学结上了不解之缘,大埠中心小学也从此更名为基金小学。
如今,该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面积翻了几番,危房全部被拆除,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和宿舍楼,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得到大大的改善,学校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目前已拥有学生1167人,教职工46人,且30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2/3,比原来增加了近三倍。
XX年来,逸挥基金会以一种全新的精神理念一直关心学校的成长,使学校管理大大加强,办学质量显著提高,由全县后进一跃进入了先进行列。在XX年举行的三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抽考中,该校成绩分别名列全县同类学校第一、第二名。XX年起,在全县抽考中,该校又连续四年取得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师生中还涌现了一大批工作、学业、操行优秀分子,受到各级表彰,其中有一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加上学校其他各方面均取得不错的进步,从XX年起至今,该校连续获得“市文明校园、德育示范学校”、“红领巾示范学校”、“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文明校园创建先进单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众多荣誉。
二、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x县基金小学把校园文化建设置于体现学校理念、学校精神、学校品位的高度来积极构建,使其在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过程中,较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支撑。
一、精心设计,构建绿化、美化、知识化的校园环境。
在创建过程中,学校在布局调整、建筑设计、区域划分、小品点缀、绿化配套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构建。尤其在学校内部环境的建设上,以“从新”、“从特”、“从细”来装点布置。目前,校园内教室、宿舍、走廊、活动室都能做到美观洁净,而各式宣传橱窗、画廊、黑板报上丰富多彩的内容成为全校师生经常驻足,翘首以待的一道可口的精神快餐。展现在各区域的宣传标语、校训、名人警句无不体现出师生们的人生信仰或教育理念。教师、学生的一些书法、美术作品的点缀,加浓了学校典雅怡人的文化氛围,给师生提供一个赏心悦目、充满生机的教育空间。学校的校园环境真正成无的诗、无声的歌、立体的画。
二、规范有序,形成制约、自律、激励的法治环境。
以法治校、以法治教,应是实现学校管理序化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校园文化的重要原则。近三年来,学校依据学校章程,建立与健全了一系列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系统性特点的规章制度,使学校在校园管理、评先荐优、行为规范、考绩考勤等诸方面有章可循。在制定或修改每一项制度时,学校都组织教师或学生积极参与,发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力求各项制度能为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共同接受。
三、与时俱进,倡导开拓、进取、创新的人文环境。
x县基金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视人文环境的构筑,尽最大限度地把时代信息、时代精神、时代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之中,使学生能做到“立足校园、关注祖国、放眼世界”。一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直接成为“世纪论坛”。在这“世纪论坛”上,讲话者歌颂改革开放以来的丰硕成果,介绍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畅谈个人的社会责任,描绘献身四化、献身祖国的宏伟理想,所有这些,激发了全校学生爱校爱国、立志成才的热情。
四、以人为本,优化培养特长的活动环境。
校园文化的建设应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应当以人为宗旨,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校园文化的张扬与渗透,来鲜明学校理念,鲜明教育理念,发展师生个性、陶冶师生情操,增加师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律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近几年来,学校采用“坐标式”来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横向以时间为序,在每学期,每学年中具体规划好面与点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内容的安排主要依据纪念节日、传统节日、学校特点来组织。纵向以空间为序,通过阵地建设来组织安排活动。近几年来,学校充分利用一切文化宣传阵地,音乐、美术、书法等兴趣小组、学校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使教师与学生都有共同参与的空间,都有“露一手”的机会。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既普及又有提高,使全校师生在活动中激发了兴趣,发展了个性,培养了特长,形成了风格。形成校园文化的鲜明特色与风格。
五、调查收获与思考
当代的学生具有“兴趣多样化,生活多色彩,成才途径多”的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满足他们求新知、求技能、求娱乐、求交际、善表现的愿望及要求;能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有利于他们在知识、能力、道德、情操诸方面的发展。因此,全面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建设在陶冶学生情操,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能激发调动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的剩余精力得到渲泄,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利用。
二、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起到自觉维护班级、学校的荣誉,激励他们为全面成长而努力学习、认真探索。
三、校园文化活动能调剂、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轻松愉快的休息,同时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校全方位、多角度为学生成长、成才进行研究和探讨。
四、可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将来走向更高一级学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五、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优秀的校园文化寄托了全体师生的理想、希望、要求,满足了全体师生共同的需要,使学校群体产生强烈的内聚力量和激励力量。同时能够激发全体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个体对群体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越发达、愈成熟,群体心理就愈协调、相融的越统一,学校对个体的吸引力、凝聚力、激励力就愈大,群体意识就愈强。另一方面,处于社会中的体现凝聚力、激励力的学校形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扩散、传播,还会使外部公众对学校的信念、目标、育人的有效性也产生认同和信心,这样就可以强化学校内部的自信力,从而将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总目标。
今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用4至6年时间实现创立国家级生态县的目的,并将生态文明村建立作为创立生态县的根底性工程来施行。为了促进生态文明村建立,县政协课题组就此问题进展了专题调研。
一、生态文明村建立的初步成果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一年来,我县生态文明村建立,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优美、城乡构造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民富裕安康、社会全面进步〞的目的,扎实、有序推进,获得了初步成果。
一是全县54个生态文明建立试点村建立逐步推开,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观,根底设施建立得到加强。各镇村以改善镇容村貌为打破口,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东邵渠、高岭等镇大力施行生态恢 复工程,对废弃矿坑进展整治,恢复植被和地貌。高岭镇完成生态林抚育2500亩,并对10000亩绿色速生丰产林进展科学补植,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各乡镇加快了根底设施建立的步伐,溪翁庄镇“两水〞工程进展顺利,日处理污水2500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日供水5000吨的供水厂主体工程完工,年内将投入使用。西田各庄、十里堡等镇各村通过改水改厕,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有效地解决了污水乱排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全县生态文明试点村之一的白道峪村,投资200万元硬化村路,栽植花草,营造生态景观林;投资53万元,改造饮水工程,让全村群众饮用上干净水,部分村民开场以太阳能、沼气作为主要生活能源,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通过环境综合整治,一些村庄呈现出绿树掩映、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的生态新景象。
二是农村生态经济有了初步开展,主导产业已现端倪,涌现出一批生态经济示范村。各镇村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开展生态产业,一批村级专业化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巨各庄镇蔡家洼村投资xx万元,建起占地500亩的巨龙生态观光园,栽植10余种水果,是全市屈指可数的高标准绿色生态园区之一。它安排了300多人就业,人均可增收5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园〞。
三是农村生态文化建立逐步推进,人们生态意识有所增强。县委、县政府启动了“生态县建立百村行〞活动,通过普及生态知识、科技知识,为创立国家级生态县和生态文明村营造了良好的气氛。各乡镇 普遍开展了“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生态知识进农家〞、“创立生态文明户〞等活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和绿色消费。溪翁庄镇石马峪村兴起“环保大集〞,全村男女老少人人捡拾白色垃圾,不仅有效地改善了村庄环境,而且增强了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冯家峪镇与北京崇阳光田设备合作,共投资147万元,完成了4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的播送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镇有线电视覆盖率到达100%。随着有线电视入网、村级健身公园、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等根底设施的建立和完善,农民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生态环境意识逐渐深化人心。
二、生态文明村建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环境综合治理任务仍然艰巨
从整体看,由于落后的经济状况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长期影响,我县大部分农民生态意识薄弱,农村脏、乱、差的环境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厕所简陋、人畜共处、柴草乱垛、垃圾污水随意排倒堪称当前农村的四大“顽疾〞。如厕所多属地坑式,无任何保洁措施,尤其夏季,不仅气味难闻,而且成为苍蝇的主要滋生地,加之粪便无专人管理,渗入地下,易造成地下水源的污染。近年来,我县农村养殖业开展很快,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工程。但个别村因场地有限,人的生活区和家畜家禽饲养区未能做到严格别离,人畜共处易造成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尽管一些村对垃圾进展处理,但因工艺和设施简陋,只是就地、异地填埋,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此外, 我县早已提出农业消费制止施用化肥,但至今未能禁绝,化肥施用在部分地区还相当普遍,影响了区域环境质量。
〔二〕因盗采铁矿造成的植被恢复难度较大
我县北部山区铁矿资源较为丰富。近两年来,一些人把盗采铁矿石作为“致富〞路径。尽管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乡镇进展了有效治理和打击,但盗采盗运现象没有根本杜绝,库北某镇仅6个村就因盗采留下18个废弃矿坑。盗采造成矿产资源大量流失,而且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恶化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要恢复原来的地貌、植被,需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并要投入大笔资金。高岭镇为治理废弃矿坑,已投入300多万元。此外,由于采矿区多在密云水库上游,盗采盗运铁矿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将会影响密云水库的水质,给密云经济和社会的开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农村生态经济尚未形成强势
农村生态经济只是刚刚起步。尽管大部分村在经济构造调整中已分别确定了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果业和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但尚未形成商品优势和规模效益。近年来,虽然出现了“西白莲峪柴鸡蛋〞、“生茂鲜菇〞、“密水鲜鱼〞、“密云甘栗〞等一批知名生态品牌产品,但无论是在首都还是在外埠,其市场份额的占有率都不高,有人曾形象地说,密云的农产品是“吃什么都有,卖什么都无〞,因此对区域经济开展的奉献率不高,农民还不能依托主导产业增收致富。作为农村二、三产业的主打工程山区民俗旅游业也是如此。我县自 1994年在京郊率先开发民俗旅游,经过xx年开展,已建成民俗旅游村35个,民俗旅游户1500多个,从业人员近万人。但近年来由于宣传攻势减弱,扶持力度不够,标准管理缺位,加上自身根底薄弱,民俗旅游内容单调,客源严重缺乏。据理解,目前,全县民俗旅游户还剩下800多户,减少了近50%,作为山区农民致富主导产业的民俗旅游业形势比较严峻。
〔四〕农村清洁能源还未全面推广使用
全县90%以上农村仍以煤、柴作为主要能源,品种单一,本钱较高,加之农民用能设备落后,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县就在农村推广沼气清洁能源使用,当时共建成沼气池7000多个,其中绝大多数为户用沼气池,但由于缺乏规划和扶持力度,使沼气等清洁能源在农村推广使用后继乏力。据有关部门调查理解,目前,我县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农户仅有多户,仅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5%,和先进地区相比,我县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的政策和扶持力度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县政府能源办在西田各庄镇白道峪等村推广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获得了一定的经历,但全面推广那么受到资金和效劳管理体制的两大限制。在镇一级,能源开发和推广工作,有的是部门代管、兼管,有的那么根本没人管,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也就缺乏工作的原动力。而在一些经济开展薄弱村,由于受经济状况的影响,村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清洁能源的推广举步维艰。
〔五〕一些措施缺乏过硬的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村建立拉开序幕以后,各乡镇和部分村根据环境整治的需要,相继出台了一些措施。有的乡镇购置了地埋式垃圾箱和垃圾清运车,组建了垃圾清运队伍,但因缺乏过硬的制度保障,能否坚持持久,令人担忧。因为,我县有的乡镇方圆二、三百平方公里,行政村多达二、三十个,自然村近百个,且许多村地处深山区,交通不便,采取垃圾“村集、乡运、县处理〞方法,不仅难度大,而且本钱高,要做到全县340多个行政村的垃圾日日清、处处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六〕农民作为生态文明村建立的主体意识不强
生态文明村建立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广阔农民的参与意识、参与热情和参与行动,农民应成为生态文明村建立的主体。但是,我们在调查走访中发现,许多农民对于生态文明村建立这样一个对自己消费、生活和行为方式将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举措不理解,认识不到位,参与热情不高,行动缓慢。例如,一些村在农民中推广“三格式无害化污水冲式厕所〞,当地镇政府、村委会和县推广部门都给予了资金补助和物资支持,每户农民只需投入100元到200元即可,但有的农民就是不干,认为“既然政府为我办事,就得替我出钱〞。甚至在自家改厕当中,还要政府为自己的劳动付工钱。
三、关于生态文明村建立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严格规划,在施行中确保规划的刚性
建议县政府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和本县有识之士,根据生态修养开展区的功能定位和镇村经济社会开展的不同特点及程度,编制全县各村生态建立的详尽规划。详规应表达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坚持高起点,分步施行,循序渐进,在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文化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依托主导产业搞建立。二是详规要具有刚性,经县、镇人民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必须严格遵守,不能朝令夕改。三是加强根底设施建立要注意保护耕地和农民的实际利益,防止不顾主客观条件和群众意愿,用行政手段人为“造村〞的现象。
〔二〕通过综合整治,打造良好生态环境
一是要实在解决好垃圾污染问题。在总体上施行“村收、镇运、县处理〞农村垃圾处理的同时,根据当地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遥远山区、贫困地区可在解决好防渗漏的情况下,采取填埋的方式。还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根底性作用,明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那么,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国内外资金、企业,包括激活民间投资介入本县垃圾处理系统的建立。从长远的观点看,要对农村的消费生活垃圾进展资源化处理,做好垃圾分类,研究以垃圾制造有机肥料和发电等,到达变废为宝的目的。
二是实在解决好生活污水等无害化处理问题。根据投资少、工艺可靠、排放稳定达标的要求,采取建渗水井和微生物方法等小规模污水处理技术,杜绝户户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可在我县主要乡镇和大 村采取“人工合成湿地技术〞。用这种方法处理污水,污染物去除率高,不滋生蚊蝇,有利于水体净化,还能有效地防止污染地下水。它原始投资少,无动力消耗,运行本钱低廉,污水处理结果到达中水标准。由于人工湿地与当地自然环境互相协调,可建立湿地公园,构成新的景观。
三是加大打击盗采盗运铁矿石的力度并搞好所破坏的地貌、植被的生态恢复。实行公安、地矿等部门结合执法,对非法采矿点一律炸毁,对采矿机械一律处理掉。发动和组织当地村民参与对矿产资源的管理,有关镇村应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采矿地区各村的农业产业构造调整,开展特种种植、绿色养殖、生态旅游等产业和工程,向荒山要粮、要果、要富裕。
〔三〕因地制宜,构筑生态产业支撑
每个村应根据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开展规划,紧扣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突出培育并强化生态农业、民俗旅游等主导产业,推广农牧结合式、种养结合式、农林结合式,以及综合式、庭院式等多种小型生态经济形式,打造密云的“有机鱼消费村〞、“有机果品村〞、“生态旅游度假村〞、“休闲观光村〞。结合生态文明村的建立,加大投入和从业人员的培训,进步民俗旅游村的档次和程度。要利用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的良机,开发本地高附加值的绿色食品。争取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户户都有致富工程,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开展思路、一项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措施〞的方法,推进广阔农民的 持续增收,尽快实现小康目的。
〔四〕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构筑良好人居环境
一是加大中心村的投入建立,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吸引自然村人口向中心村集中。今后,应由政府统筹规划农民的住宅建立,以减少农民单家独户的投入,如地基、给水、排水等可作为公共设施工程统一规划建立,节省资金和能源、资源消耗,进步公共设施的利用率。二是通过规划设计,综合开发,科学合理地安排居住的各种配套设施,尽可能地做到住宅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大力做好改厕工作,推广水冲式环保厕所;创造条件,逐步使农村居民生活区与畜禽饲养区别离,杜绝生活污染和各种传染病的发生;要大力推广使用节地、节能、节水、治污等生态环境新技术,采用绿色环保建材。三是根据生态人居环境的要求,把村庄绿化与村庄建立、美化环境结合起来,逐步做到“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目的,要尽可能选择和采用本地特色树种、花卉,在搞好绿化美化的同时,促进本县相关产业的开展。农村道路硬化要因地制宜,具有渗水、集雨的功能。充分表达环保的特点。
〔五〕以绿色消费为导向,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
政府统一指导农村再生能源开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取县内外招标或委托的形式,吸引技术实力雄厚、经历丰富的专业能源公司参与密云的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按照“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那么进展运作,在推广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播放科教片、组织参观、推广太阳能和沼气使用 的示范典型引导农民。二是以养殖业的开展促进沼气池的建立利用。三是成立清洁能源物业效劳中心或在乡镇一级确定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技术效劳人员,经常深化农户面对面指导,解决农民在建立、使用中遇到的困难与技术问题。技术人员可兼职经营沼气池和太阳能设备配件业务,方便群众购置配件。四是在完善好原建的根底上大力抓新建,并充分考虑到财政的实际承受才能,防止片面追求数量。
〔六〕在专项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上注重实效,抓住重点
为了确保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立的顺利进展,县政府已明确县财政每年拨款4000万元,五年共计2亿元。有关部门在加强有效监管,防止滥用、挪用的同时,应科学安排好专项资金的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对重点村、重点工程进展重点扶持,不搞撒“芝麻盐〞。应对改水改厕,垃圾消纳、清洁能源推广等关键性工程加大投资力度,做到投一笔便有起色,落一处便有效果,使有限的资金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镇政府也要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并吸纳农民自有资金用于生态文明村建立。
关于效劳光山县生态文明建立的调查报告
“县检察院效劳生态文明建立的调研报告非常深化,所提问题、原因及建议非常切合光山实际,请县委办通过工作通讯转发,以期促进各乡镇及相关局委学习、考虑、研究和运用。〞日前,光山县委书记文宗锋在该县检察院呈报的?关于效劳全县生态文明建立的调查报告?上作出肯定批示。光山县委办公室向该县各乡镇及相关局委印发了120份工作通讯。
去年八月份,光山县检察院开展了“两效劳一配合〞活动。为了获得实效,该院抽出精干力量组成3个调查小组,对全县生态文明建立的总体情况进展调查,着重分析该县开展生态文明建立的独特优势、开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提出推进对策和建议。
为了写好这份报告,光山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付大银亲自查阅相关资料,拟定调查提纲,指导确定选题和调查思路,屡次面对面指导调查,力求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提交一份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深化实地走访等形式,历经两个多月的时间写出?关于效劳全县生态文明建立的调查报告?。万余的报告从三个方面分析资源开发对该县环境的影响。在此根底上,该院提出了推进该县生态文明建立的五项对策建议、
一是坚持“理念为先〞,突出政府主导作用,注重制度建立引导;二是不断进步全县环境质量,深化推进美丽光山建立;三是构筑生态经济格局,带动产业构造调整;四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创立工作,建立美丽乡村;五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联动机制。
报告还详细阐述了该院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的几项举措、一是依法履行批捕起诉职能,严厉打击盗伐林木、非法猎捕野生动物、非法采矿〔砂〕、非法占用农用地等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刑事犯罪。二是严肃查办生态环境建立领域的贪污贿赂及破坏生态资源环境、重大 污染事故背后的渎职渎职犯罪。三是履行诉讼监视职能,扎实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平安犯罪立案监视专项活动〞,充分利用立案监视、检察建议等手段,防止对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有案不查、隐瞒不报、以罚代刑,甚至充当其“保护伞〞,促进有关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使生态环境监管职责。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建立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五是积极延伸职能,结合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结合典型案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宣传教育,形成各方参与、全民发动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气氛。
前言:道德观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系统的认识和看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的道德观念却在下降,尤其体现在我们当代大学生身上。作为知识青年的我们应增强我们的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现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和道德水平,我们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展开活动,在12月5号晚的教学楼506对晚修的大学生派发些调查问卷,从而收集有关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主体: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所以对于社会而言,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如何,将会影响社会的整体结构,也会对和谐社会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现状是怎样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下,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值得思考的。
我们对于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主要从四个方面综合考虑,情况如下:
一,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关注
大学生对自己以后要从事的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有26%表示清楚,69%的大学生表示很模糊,也有少部分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大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的目的,有21%表示是为以后进入相关行业打基础,也有74%表示是为应付相关资格的考试,,也有少部分的大学生只为了应付老师的要求;大学生是否有意识地在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有74%的大学生肯定自己在主动地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也有13%的大学生分别表示自己没有或还没想过自己在培养职业道德;最后一项,大学生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习得职业道德知识,主要是通过各专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校组织的专家讲座和政治课理论课堂教学,也有少数大学生通过自学,自费参加相关讲座等方式。
从以上的情况分析,很明显大部分的大学生都认为职业道德对自己以后所从事的职业有很大影响因素,也为自己以后要从事的职业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以便能获得美好的未来,但也有一些大学生可能认为现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点早,所以还没想好什么去做些准备工作。在以上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出有不少的大学生并没有关注职业道德,或许是他们还没接触过职业环境的气氛。我们建议大学生能有序地去了解自己该追求的目标,并认真着去完成,不要在大学这段美好的生活荒废梦想的田园。
二,大学生对职业道德在工作的看法
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有过打工或社会时间活动经历,我们从这一方面调查得出这样的数据。在打工或社会时间活动中,有82%的大学生表示他们体会到职业道德素质在工作中很重要,并表示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易被开除,而剩下的18%没有填答,主要是他们还没工作过,在82%有过工作经历中的43%表示表示他们现有的职业道德水平与单位要求相差较大,因为他们仅懂一点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对具体行业的一点不懂,而其余的大学生表示他们现有的职业道德水平与单位要求相差不大,基本上能符合单位的要求,从而胜任单位的工作;有88%的大学生对于课堂职业道德教育,也就是思想品德教育与实际要求很贴近,而12%的大学生表示课堂职业道德教育与实际要求仅有很少部分有用,从这得到的情况,可想而知学校开展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大部分的同学还是很有用,并且能很好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继而改善他们的职业道德。同样的,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他们最反感的是什么呢?48%的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最反感的是做事吊儿郎当,用人单位提供薪酬,如果我们不认真做事,这样用人单位还需要我们吗?15%的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最反感的是缺乏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一个团队或小组里最重要的,没有好的团队精神就没有好的效率,还有20%和17%的大学生分别认为用人单位最反感的是打工者对薪酬要求过高和频繁跳槽,这些都是打工者对自己认识不清,没有明确的准则和基本原则。
三,大学生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看法
在对当前大学生的“诚信”水平,有91%的大学生认为大多数人讲诚信,还有7%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普遍不讲诚信,且仅1%的大学生表示在严格的监督下就讲诚信,否则就不讲,从这数据中可以得出,大学生的“诚信”水平表现良好,即大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和谐,且和善,“诚信”是职业道德的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如果在社会中,人人不讲诚信的话,社会的整体结构还有完整吗?在不完整的整体结构的社会,人人没有真实可言,都生活在虚假的世界,就像电脑中的虚拟空间,是故人人得重视道德的培养。你认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所含的主要方面最重要是什么,我们提供了四个选项,分别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睦互助,团结协作;勇于竞争,不断创新。我们根据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分别得到72%,12%,11%,5%,从调查数据的情况统计分析,我们认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所含的主要方面最重要的.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因为对于工作单位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敬业,即能忠于自己的职业,也有不少的大学生认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不可缺少,在职业道德上各有重要的价值,是体现一个人身上最基础的素质。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行业不断涌现,随之新的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出现,大学生如何适应这一变化,98%的大学生表示要不断学习以适应各种能力,也有2%的大学生认为只具有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即可,还有一个好的情况,即没人选择不闻不问。是的,在21世纪的世界,不论经济,还是政治总是在快速的发展,我们总得快速适应这一变化,而不断学习以适应各种能力,便是快速适应这一变化。 在中国的大学中,每位新生在开学的第一学期都得上思想品德政治课,从这可以看出,国家满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那么我们看看大学生对学校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的看法,65%认为学校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有必要,以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为教材了解更多,也有32%认为学校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只要在现行教材已有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即可,3%的大学生对学校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认为是不必要的,现行课程中所含的内容已足够。
四,大学生对学校的职业道德课的想法
在调查问卷中最后的三项,我们对调查数据的情况统计分析,得到大学生普遍认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从大一开始,也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在大学三年都应该有且有各自的侧重点,大学生认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所采取的重要方式是76%的到相关企业或实习基地学习,3%的二课课堂教学,13%的专家讲座,8%的各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加强自身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是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最起码要做的基本原则,只有自身的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才能获得前进的动力,即不会荒废大学的时光。总体而言,大部分的学生对学校的职业道德课还是蛮认可,认为他们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也能培养自身道德践行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
结束语:通过调查我们感觉到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我们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在我们的小组工作中,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终于把这份调查做完,使我们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x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省市区各级政府都把生态环保工作作为重大的战略任务加以落实。为促进我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快创新型和谐社会示范区建设步伐,区人大常委会决定对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一次专题审议。根据工作安排,今年4月,由丁乃江副主任带队,城建环保工委牵头,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对我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组先后听取了区文明办、建设局、农业局、发改局、各街道等单位的有关工作情况及部分村、部分区人大代表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还通过视察等活动实地考察了部分环保生态项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围绕“环境立区”战略,区管委会、政府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制订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生态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加强了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形成了领导重视,目标明确,认识统一,各项责任落实到位的良好工作局面。20xx年专门成立了以张耕主任(区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生态区建设的领导,同时设立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建设(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生态区建设的日常具体工作;20xx年又专门成立污染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区污染减排工作的统筹安排。区政府每年以签订年度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将各项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街道、部门,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形成了“层层发动,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区政府及职能部门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和宣传手段,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各级领导对生态环保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为生态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通过《天堂硅谷》等宣传媒体及大型公益广告牌、墙报等宣传专栏,把生态环保理念引入社会各个层次,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二是深入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工地”等“多绿工程”创建活动和“安静小区”、“环保模范企业”的创建,精心组织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周、环境警示教育等活动;三是加强环保培训和宣传力度,先后针对生态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创建、 iso14000国家示范区、绿色gdp与循环经济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培训,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三)编制了生态规划系列,完善了我区生态环保工作完善的规划体系。在全面制定《杭州高新区(滨江)生态建设规划》基础上,先后拟定近、中、远三个阶段的建设目标,为我区生态环保工作提供了宏观的、科学超前的规划保障。特别是在各XX市控规、详规及重点区域城市设计中把生态环保规划作为重要内容,编制了《白马湖生态创意城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沿江景观生态规划》、《水系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规划》和《地下空间规划》等生态环境、景观控制保护规划,完善了路网、河网、给排水网、人防、交通、绿化、电力、燃气等环境基础设施配套规划,有效形成了专项规划与区域规划的点面结合和生态景观功能的呼应效果。
(四)加大了生态环保投入,完善了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点、线、面”的网络构架。近年来,区政府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加大环境保护设施的投入。一是加强污水管网系统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区域截污纳管力度。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先后建成雨水管网230公里,污水管网 145公里,污水提升泵5座,日处理10万吨污水预处理厂1座,先后集中精力对高教园区、西兴工业园区、联庄社区、之江社区、中兴社区、浦沿沿江化工企业、农民多层住宅等大型区域进行专项截污纳管整治,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先后完成了西兴街道七甲闸村、星民村,长河街道傅家峙村、张家村、汤家桥村,浦沿街道浦联村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建成日焚烧垃圾600吨绿能发电厂1座,垃圾中转站3 座,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先后投资130万元建成大气自动监测点一个;投资400万元建成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等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完成了 68家重点企业在线监控设施的安装和标准化排污口建设。二是实施“生态工程大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碧水工程”方面,实施了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和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投资4000余万元顺利完成了电化集团、龙山化工、油脂化工等“三化厂”截污纳管工程;投资1440万元,取缔沿江采沙码头8个,拆除区域内沿钱塘江全部15个排污口;关停水质较差的长河水厂,实行全区统一供水“一张网”,水厂一期工程将于20xx年建成使用;完成新浦河、永久河、建设河、四季河、时代河、铁路河、花园徐直河、槐河、长二河、陈家河、西兴直河等河道的综合整治和水生态系统的恢复,今年又计划新开工16条河道综合保护整治。三是加大城市心肺景观功能投入。着力建设了 “一环、六带”的网络状绿地系统,江滨绿地、道路绿地、河道绿地、生态公园、广场绿地及居住片区公园等集中绿地建设基本普及,沿江景观带一期工程建成,白马湖区域保护和建设完成整体规划,古镇老街和民居故居的保护有条不紊地开展,沿路沿河的生态廊道随着城市道路建设和河道整治快速推进。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类生态公园12处,累计新增绿地468余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3.4平方米。“蓝天工程”方面,通过创建和巩固烟尘控制区,基本消除了冒黑烟现象。通过开展“禁燃区”工作,保证了我区清洁燃料的使用率达到92%以上。“清静工程”方面,通过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以及有效的整治措施,声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三是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完成了杭州都市(精品)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东江围垦中低产田改造等生态农业项目。申报立项了浦沿街道东冠社区的园林绿化建设项目,杭州之江园林绿化艺术有限公司的优良园林植物种子园、采穗圃基地建设项目和杭州滨江精品农业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以“无公害”为重点,积极推广示范群体质量栽培等新技术10多项,推广应用新设施、新设备、新材料20多种,较好地巩固了各类示范点建设成果,同时积极引导组织区内食品企业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全区累计通过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数20个。
(五)制定了生态环保政策措施,优化和提升了全区产业结构。坚决实施“一优先两严格三一律”政策(即: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产业;严格按照产业导向目录、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功能标准的项目一律不引进、对于不符合清洁生产和节约能源的项目一律不批准、对于污染治理难度大的企业一律实行关停并转)和新项目“六个坚决不批”政策(即不符合规划的项目坚决不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项目坚决不批、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项目坚决不批、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项目坚决不批、不符合总量控制要求的项目坚决不批、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项目坚决不批),坚决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确保建设项目环评率和“三同时”执行率100%。三年来累计否决有污染的招商引资和技改扩建项目100个,从源头上杜绝了新污染源的产生,为我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各项资源的保障。
近年来,我区的生态和环保工作领导重视,上下齐心,措施扎实,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首批通过了省级生态区基本达标验收;在市政府对15单位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验收中,取得了全市第一名,并在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大会上被授予优胜单位;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80%;内河水质得到明显提升,基本消除了劣五类水体;区内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连续下降,提前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污染减排指标。
最近,中央文明委在全国部署开展“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这标志着一场旨在纠正公民旅游陋习、提升公民文明旅游素质的攻坚战正在打响,可谓正当其时,有利于维护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推进国家“软实力”的构建。
然而,我国公民旅游陋习由来已久,影响较深,要想使公民养成良好习惯、提升文明素质必须多管齐下,夯实基础,狠抓养成,如此标本兼治,持久不懈,才能塑造出有尊严、有涵养、有活力的文明健康的中国游客形象,让公民的旅游形象为国家形象增辉添彩。
一、旅游不文明行为的现象:
1、公德缺失。
如在公共场所不守秩序、喧哗吵闹、排队加塞等,自认为习惯所为,无伤大雅,谁也管不着,但这种不讲社会公德的行为,唯我独尊,置周边人于不顾,有损自己,也“伤”及他人。
2、违章违规。
如随地吐痰、随意刻画、乱扔废弃物、攀折花木、越位游览、违章野炊露营、随意给动物喂食等。景区提示、导游提醒,明明有禁令,却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此种不文明行为当为突出,影响较坏,破坏较大。不少古物严禁拍照,因照相机闪光灯会对文物表面造成损坏,可一些游客仍然偷偷甚至明目张胆拍照留念。
3、“入乡不随俗”。
游览中不尊重旅游地习俗、触犯宗教禁忌。出国后不了解境外文化,甚至了解一些也不放在心上。如在中国,看到可爱的小孩喜欢赞美几句甚至抚摸一下头部,但在泰国,除和尚外,任何人不能抚摸他人头部,也忌讳赞美自己的婴儿,据说这会引起恶鬼对婴儿的注意。作为国际旅游,这种“入乡不能随俗”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容易误导“他者”对客源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很容易使“他者”对客源国的形象作出消极、歪曲评价。我国公民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对我国国际形象的消极影响即源于此。
二、旅游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广泛存在,既跟旅游活动自身的某些特性有关,也跟现阶段我国旅游者素质普遍较低而旅游消费教育管理又长期滞后有关。具体来讲,不文明行为现象复杂,呈现多因,旅游者、环境、管理方均有“责任”。
1、文明程度不够。
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异地性和暂时性,这一特征在旅游者行为上则表现为道德感弱化、责任约束松弛、占有意识外显等特点。旅游者随意丢弃废弃物、乱刻乱画、随意采摘等行为多源于此。旅游者文明程度不够,认为可以不拘小节。外出旅游是休闲,凡事不必认真。不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在这种“模糊”心理驱使下,一旦空间置换,便极易放松,暴露自己。一些旅游者国内国外“判若两人”,国内还能注意形象,但走出国门,便语言不美,行为不雅,甚至违法乱纪,关键在于文明程度不够,修养不到家,不能做到“慎独”。
2、跟客观环境有关。
有些不文明行为是旅游者“自愿”,如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完全是个文明程度不够所致。但类似于过马路不走斑马线,不看红绿灯,这些行为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客观环境造成的,此时稍微缺乏自觉性,便很容易促成不文明行为的出现。如国内交通人多车多,尤其是上下班拥堵高峰期,许多人担心影响上班不得不“明知故犯”,一次“侥幸”成功,助长了更多次数“侥幸”的发生,结果养成了习惯。如果交通便利,秩序井然,恐怕就不会有人担心误点而产生毫无意义的“闯红灯”想法。
3、管理不善造成。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尚不成熟,景区管理尚需完善,行业运作尚需规范。入境、国内、出境三大旅游市场中,出境游起步晚、发展猛,政府、业界对这一与我国经济发展并不协调的“火热”现象准备不足,被动适应,不能及时出台有关规章,管理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景区设施不足,服务不周,导致旅游者“非自愿”违规,如垃圾桶间隔较远,厕所指向不明,卫生打扫不及时,容易使旅游者产生“不合作”心理,做出不文明行为。加之诚信机制缺乏,旅游者处处提防导游人员“欺客”、“宰客”,无暇顾及不良习惯。领队劳动强度太大,未能尽到提醒告知的义务。这些因管理服务不到位都容易在旅游者身上体现出来。
四是文化习俗差异。有些不懂礼仪、违章违规、破坏习俗、触犯禁忌等不文明行为,固然与游客缺乏文化涵养、旅游常识及旅游规范意识等因素相关,但很大程度是由于地域、国度文化习俗的差异造成的。云南、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常见山坡、路边或城市中建有许多石头砌的“马王堆”,用于指示方向或象征吉庆,有的游客便感觉不伦不类,有失环境自然,类似这种行为当地是很忌讳的。外国人对中国人询问年龄、收入、婚否颇为反感,其实对中国人来说则是一种客气。请人吃饭不停劝吃,本是国人的热情,却让外国人受不了。文化习俗不同,旅行知识缺乏,入乡不能随俗也就在所难免。
三、提升旅游文明素质的对策:
提升我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景区、旅行社以及每位游客的共同努力。固有的景观是不变的,但公民旅游素质的养成是可以培育的。优美的景区、文明的游客,才能真正形成旅游文明的亮丽风景。
1、加强教育引导。
教育是提高人们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最重要的方式方法,要教育人们“先做人、再做事”,传统的道德观不能丢。一要强化思想认识,增强游客“形象感”。通过短期培训、旅行告知、发放资料等形式,使游客深刻认识到个人形象在出游中的重要性。在国内是代表省、市的“地域大使”,在国外则担负着中国和中国人“形象大使”的角色,一言一行,皆为他国评判中国的直接依据,当慎之又慎。二要推进道德认知,提高游客对道德规范的知晓率。要把培养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作为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长流水、不断线,采取新闻宣传、知识竞赛、举办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对国人加强关于国际礼仪方面的教育宣传,首先从国内旅游抓起,形成文明旅游的新风尚。
2、注重优化环境。
环境育人,环境约束人。置身于良好的环境,公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就会得到提高,不良陋习也会得到约束而不随意放纵。优化环境要以推进道德养成为切入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景区、文明旅游”等创建活动,引导公民革除各种旅游陋习,培养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针对一些人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不文明、不礼貌问题,强调公民要做到“三管六不”,即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不口出脏言。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杂物、不乱贴乱画。管住自己的腿: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花草。同时要大力推广先进典型。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们进行自我修养,追求更高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径。用先进典型的事迹和精神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去年导游英模文花枝先进事迹的`广泛宣传,对提高旅游从业人员道德素质,弘扬旅游行风正气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生逢英模辈出的时代。只要牢牢把握时代要求,遵循宣传规律,讲究科学方法,就一定能使典型宣传在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工程发挥更大作用。
3、建立长效机制。
目前存在的很多旅游不文明行为,正是长效机制缺乏所致。一方面,要加大告知的力度。告知的前提是要尽快出台具体的出游规范。应充分借鉴国外这方面的经验,如美国旅行商协会制定的《生态旅游十戒》、加州制定的《旅游者伦理规范》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使游客出游管理有规范,行为有依据。旅行社要搞好行前的文明礼仪培训,游客报名后必须参加,培训结束后现场进行文字考核,直至合格为止。另一方面,要措施有力,严格执法。有些陋习单靠教育是不能改变的,必须有罚款和硬性的制裁。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多次“犯规”的游客给予处罚,有效制裁游客在景区及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不能因为乃小事一桩而熟视无睹,对小事不重视,必然会出大事。
对小错不纠正,必然会出大错。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之差所体现的就是点点滴滴小事的汇集之中。新加坡、韩国对不文明行为的惩罚帮助国民形成了良好习惯,值得借鉴。特别是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拥有出境旅游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管理和指导,其举报中心应增加境外游文明礼仪事件处理功能,凡经查实,对屡屡造成不良影响的领队和组团社要进行批评教育和责令整改。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目的:
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此次调查,旨在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素质现状,让当代大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做事;遵纪守法,能够自我警醒;自我评估,提升大学生公德修养。大学生公德素养的提升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大学生公德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公德,因此大学生社会公德取向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报告,我们提出意见与建议,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素养。
一、前言
(一)摘要
本文以在河北大学进行的有关“大学生公德现状”的随机调查问卷数据为分析依据,结合当代大学生对目前社会公德现状的一些看法,再加上我们调查小组各个成员认真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得到了关于当代大学生公德现状的不完全分析结果,包括大学生公德现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并且提出我们的一些合理化建议,为大学生的公德修养变得更好做出我们的小小贡献。
(二)引言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因此,社会公德是我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德操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支柱人才,其个人素质决定着我国的未来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仅需要自己的人才有着高超的科技水准,更需要其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科技可以强国,而伟大的人格却魅力却可以真正赢得人心,只有高尚的灵魂才能真正赢得尊重,一个国家的灵魂只有强大才能真正称得上强国,而作为这个国家最优秀的未来的代表的大学生,他们的公德水平是否能让人满意,是否真的能展现出我们文明古国的风范,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因而,对大学生的公德水准进行调查,势在必行。为了更好的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公德状况,我们决定以大学生公德现状为主题展开研究。
二、调查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收回12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100%。
我们调查小组从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这五个方面剖析大学生目前公德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大学生日程生活中最能体现大学生素质的一项社会公德,并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公共场合行为文明等方面。
在我们的调查中,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有82.5%的大学生会积极让座;12.5%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并且大多数人能够将这种文明礼貌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然而仍旧有5%的大学生表示不会让座,这说明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为每一件日常小事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另外对于在超市购物时,会不会破坏超市物品,比如捏方便面、巧克力等行为的调查,其中2.5%的大学生表示经常会这么做,15.9%的同学表示偶尔会有这种行为,81.6%的同学则从来不会这么做。说明目前大学生的文明礼貌意识还是很深厚的,大家对于自己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不过也有少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不文明礼貌的行为,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是需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二)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更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品德。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三)爱护公物
公共设施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大家的共同物品,也是国家为了方便我们的生活而投资的设施。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保护公物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此次调查的有关题目是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出现的物品“课桌”而做的调查:
你对教室的“课桌文化”怎么看?
A 蛮不错,有品位 B不管我的事 C 十分讨厌
这个问题很贴切大学生的生活,而且这种问题我们每个学生都会碰到,因此得到的调查结果也比较真实。调查结果显示,19.2%的同学认为课桌文化蛮不错的,有的内容还很有品味;有24.2%的同学认为和不关自己的事,也不过问;56.6%的同学则觉得这种“课桌文化”十分讨厌,自己也不会做破坏课桌的行为。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爱护公物方面还是比较有自己的责任心的,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也能够从自身做起,有较高的公德意识。但仍有24.2%的学生不把这些问题当回事,显然他们的公德意识还不够高,没有能够意识到“课桌文化”在显示其娱乐功能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破坏了学校的公共设施。这一方面,我们大学生应该从自己的思想方面改变自己,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四)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周边环境的也在日益改善,大学生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很多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践行着自己保护环境的义务。
根据调查了解,在公园游玩时经常会乱丢垃圾的约占1.60%,偶尔会丢垃圾的约占41.40%,从来不会乱扔垃圾的占到了56.6%;在公园经常会践踏草坪的约有5.8%,偶尔会践踏草坪的约有55.9%,从来不会践踏草坪的占到了38.3%。从这些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现状。大部分的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还是很强的,在自能力范围内,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保护环境,我们大学生的表现也会是不错的。但也有一少部分的大学生,把保护环境当作了别人的事,不能够从自身做起、以主人翁的态度来保护环境。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有待加强。
(五)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
这次我们调查的相关题目是:
三、造成目前公德现状的原因
(一) 学校教育存在问题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反映, 是基础文明修养的重要内容, 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是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但传统的学校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多数学校往往过多地关心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和得失, 以此来评判学生素质的好坏以及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思想品德、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等重视不够, 特别是对社会公德教育缺乏计划性、长期性, 即使重视和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 多数学校也存在公德教育目标空泛、理想化, 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公德教育过程抽象、空洞, 学生中普遍缺乏道德实践, 道德行为能力不强, 进而造成道德愿望和道德行为相矛盾的现象。
(二) 家庭教育的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绝大多数家庭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极为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 也愿意花费时间去督促引导孩子的学习。但大多数家庭忽略了对孩子的社会公德教育, 普遍存在重智力轻德育的倾向。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 部分父母或长辈对孩子宠爱有加, 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对孩子犯的错误, 无原则地原谅, 缺少必要的教育引导。长此以往, 造成了孩子惟我独尊、性格粗暴等不良习气, 这种习气伴随孩子进入社会, 就会表现为目中无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使孩子缺乏公德意识。同时, 很多父母也忽视了自身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现实中, 很多父母不遵守社会公德, 不注重个人形象, 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孩子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三) 社会风气存在问题
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及不断适应各种社会规范并成为正式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尚处于未最后形成的阶段, 仍然较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助人为乐、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拾金不昧等良好道德品质被有些人认为是大话、空话、套话, 使其在调节、约束人们行为方面的作用弱化, 良好社会风气受到污染。面对社会上诸多的道德行为, 一部分大学生放弃了高尚的精神追求, 价值主体的唯我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价值评价的利己化, 致使部分学生重利轻义、重个人轻集体、重眼前轻长远, 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四)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思想行为弱点
此次调查中,我们还设了两个主观的问题:
1、你认为现在的社会公德的约束力怎么样?
2、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公德现状怎么样?
从数据可以看出,作为当代大学生, 具有思想活跃、积极向上、 富于想象力、勇于创新的特点, 另一方面辨别是非能力不强, 自控能力差,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没有完全成熟, 思想上活跃与混乱、单纯与复杂、自强与脆弱、理性与盲目等相互矛盾的状态在他们身上同时存在。
四、意见与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校园公德环境,切实强化对大学生的公德教育。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良好的公德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学校公德环境的优化来说,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环境的培育。首先,教育者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作用来引导学生、带动学生。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公德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以实际行动维护学生形象、维护自身形象,提高公德修养。第三,积极发挥舆论在学校公德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倡导公德意识,推崇先进模范,宣传优良的社会公德事迹,谴责不讲公德的行为,鞭挞丑恶现象,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人人讲公德、唾弃不文明行为的良好公德环境。另一方面要做好校园美化工作,以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熏陶人,感染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把社会公德教育纳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高校要重视社会公德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纳人思想品德课教学计划。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待人礼貌、宽厚、诚实守信、谦逊、恭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克己自制等优良传统。同时要努力用体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来教育学生,以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在教育方式上,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避免硬性的说教。促使他们利用认识到的社会公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有意识地不断实践,使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受到抑制,高尚的思想、行为得到强化。
(三)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加强社会公德日常行为的训练。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联系实际、向人民群众学习,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克服思想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培养大学生具有为人民服务和献身精神的重要环节,也是最直观、最生动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学校可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科技咨询、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并力求使各项活动的开展形成一种制度,以保证这些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大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深刻体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发现人民群众伟大,增强劳动观念,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增强他们的道德需要,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活动情境中去感知体验,从而在其中解决心理问题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公德认知和行为问题,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与公德行为习惯;根据形势需要, 各高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为一些处于不良心态的特别不良道德心态的学生咨询,帮其分析导致困境的原因,使之摆脱矛盾和困扰,正视自己的情况找到如何解决不良心态的方法,及时消除致使心理精神疾病的不良因素; 定期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并通过开展学习、交往、 情绪等方面的主体心理辅导,让学生学会自我保健、自我调节,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五)优化社会大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氛围之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 都要受到环境氛围的各种影响。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是搞好社会公德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也有赖于整个社会的社会公德水准得以提升。首先要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体的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正气,为社会公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其次,要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扬善惩恶的社会伦理机制, 利用道德的约束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是无形的然而又是非常有力量的,在人人讲道德讲丰貌的氛围中,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第三要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在全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以此促进和保障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良好,基本符合一名当代合格大学生的标准,但我们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王表示:“大学生依然单纯,素质并没有下降。”在得到社会肯定和表彰的同时,我们应时刻谨记肩上的神圣责任,时刻以社会公德典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弥补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完美,更好地做一名社会公德形象大使。
具体实施建议如下:
(一)用纯洁的力量再次感染大学生,让大学生给幼儿园或者小学生去上思想教育课,让他们去教小孩子们做人的道理,面对儿童纯真的眼神,我相信大学生会刻意注意让自己做得更优秀,在给孩子们讲道理的时候,也是再次洗涤自己内心的时候,相信多给大学生一些接近孩子们的机会,他们在给孩子们上完课后,自己的公德水准也会迈上一个新的层次。
(二)学校定期开展文明日,文明月活动,让学生在整个学校的公德行动中,去尝试着不断改变自己以前一些没有注意到的那些坏习惯,一点点改正。
(三)学校应改重视学生价值取向的培养,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那些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事,比如正义,学校应改鼓励学生对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提出建议,让他们乐于说出自己想法,敢于相信自己的是非判断,敢于为自己觉得对的事情去坚持,对黑暗的敢于去质疑。
(四)鼓励学生去从事一些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觉到自己有限的力量还可以去帮助甚至改变一些人,乐于做更多善意的事,这样善良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共得自然会提升。
(五)开展礼仪公德知识竞赛,让同学们在竞赛气氛中学到更多东西,耳濡目染。
按照阜文明办【20xx】27号文件的要求,阜阳市消费者协会联合阜阳市文明办在我市开展文明餐桌调查问卷活动。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活动以在我市各大酒店消费的消费者为主。活动共发放了问卷210份,回收问卷21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91份,有效率91%。,具体情况如下:
按性别份:男士92人,占48%;女士99人,占52%;
按年龄分:30岁以上的共63人,其中不了解当前开展的.文明餐桌创建活动与大兴勤俭节约之风的关系的有7人,占11%,了解的有56人,占89%;30岁以下的共计128人,其中了解的114人,占89%。
按文化程度分:大专以上(包括大专)82人,占43%,大专以下105人,占57%;
按是否本地人分:本地人168人,占88%,外地人23人,占12%。
调查结果表示:大多数消费者都知道并支持这个活动,酒店也积极配合,并主动提供免费餐盒打包服务。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消费者在点菜过程中没有理性考虑实际人数,普遍存在菜肴浪费现象,有的酒店不能主动出据发票等。阜阳市消费者协会建议: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文明餐桌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各餐厅采取的有效举措,大力宣传文明餐桌创建活动涌现的好典型、好做法、好经验,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文明的消费观,让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思想深入人心,促进节约利用资源,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餐饮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