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调查报告范文十篇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解学生对我院就业工作的总体评价和认可程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因此,学院针对20xx届毕业生进行了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满意度进行专项调查。
二、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1、调查的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学院即将毕业的20xx届毕业生,共发出调查问卷2220份,回收2214份,回收率为99、73%,其中有效问卷2214份,有效率100%。
2、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为了了解20xx毕业生对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满意度。调查的时间为20xx年6月—20xx年7月。
3、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由学院就业指导部门牵头,会同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共同实施进行,调查的方法是通过用人单位走访及利用毕业生返校时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内容采用自编的《毕业生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满意度调查查卷》,主要包括: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内容、我院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我院就业网站的内容、我院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我院举行的各类就业招聘活动以及我愿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工作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方面
本项调查涉及: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内容、我院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我院举行的各类就业招聘活动、我院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工作以及对我院就业工作的建议等方面。
经过综合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在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方面,非常满意的占了81、23%,满意的占10、97%,一般的占6、80%,不满意的占1%。这一方面说明了本学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值得肯定的。
在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内容方面,非常满意的占82、51%,满意的占9、97%,一般的占5、40%,不满意的占2、12%。说明就业指导课对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应该重视;同时,也学院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在我院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方面,,非常满意的占85、32%,满意的占7、34%,一般的占7、24%,不满意的占0、1%。由这两方面可以看出,学生对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是非常满意的,也证明了学院相关工作完成的很好。这就对学院的就业及教学工作有很大的鼓励,这也使我们有信心在做好就业市场拓展、组织好招聘活动、强化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更进一步围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调查数据显示,对学校的培养及就业满意方面,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了95、53%,说明我院的学生培养工作及毕业生就业工作还是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认可,是卓有成效的。
2、就业信息度方面
本项调查涉及:、我院就业网站的内容、我院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方面。统计结果如下:
在我院就业网站的内容方面,非常满意的占89、25%,满意的占4、23%,一般的占5、50%,不满意的占1、02%。以上数据说明,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就业工作已经能够很好的与网络接轨,更加的与时俱进,更新的效率更快,服务的更加周到。
在我院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方面,非常满意的占90、37%,满意的占3、38%,一般的占3、12%,不满意的占3、13%。由此可见,经过本院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我院对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对毕业生的就业有了更大的帮助。
3、就业招聘活动与企业交流方面
在我院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方面,非常满意的占92、03%,满意的占4、68%,一般的占2、17%,不满意的占1、12%。在我院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工作方面,非常满意的占
93、67%,满意的占3、83%,一般的占2、17%,不满意的占0、33%。这说明我院对毕业生的培养工作得到了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了同学们的充分肯定。
4、总体工作满意度方面
在我院就业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方面,非常满意的占95、01,满意的占3、88%,一般的占0、89%,不满意的占0、22%。同比上年的调查数据,今年同学对我院的就业工作的满意度的优秀率又增加了12%,这既是今年工作的欣慰,同时,也是对来年工作的一个好的展望。希望在新的一年,本院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会有更新的突破。
四、建议与对策
通过对毕业生在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调研,我们认为,作为学校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毕业生提高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质量。
1、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普及就业的相关政策规定,培训毕业生的就业技能技巧,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另外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教育。从大学新生入学起,就业指导人员就应向学生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个性和价值观,发展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观念,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造就“自主、敬业、有所长”的高素质的高职生,做竞争场上的强者。
2、学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沟通,努力拓展就业市场,帮助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是学校的重要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若想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取得成功,一是所培养的学生要具有符合市场要求的过硬素质,二是要重视产品的营销策略。因此,高校必须加强与社会的.沟通,积极向社会宣传推荐毕业生,充分发挥学校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作为高职院校要积极发展与对口企业的合作关系,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大就业市场的建设力度,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3、教学要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高职生的培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学校要从办学思路、招生规模、招生措施上下功夫,加快专业调整的步伐,大力推动教学改革,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创新实施以职场教学为主的创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加强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调整,合理调节与就业市场不适应的专业和课程。同时,学校要着力提升高职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本调查表明,大部分毕业生将专业知识不够、技术能力不足看成最困扰求职的罪魁祸首。因此,要想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的高职生,学校应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构建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等等,并把推进双证书制度作为重要的一项教学工作来抓。
4、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创业教育,提升创业素质
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素质要求、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引导等也是高校应预重视的课题。
5、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
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当前毕业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6、毕业生应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
同时,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占有者,而且应该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尽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数量还不多、规模还不大,但其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的就业教育,实施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使自主创业成为今后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让更多的毕业生以自主创业的形式迈向社会。
一、实习基本情况
1、实习时间: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2、实习地点:实习地点32个。在自治区内25个实习点,区外7个实习点。具体实习地点详见附件一,20xx届本科毕业生实习情况统计表。
3、实习内容:实习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本专业范围内的工作,另外也有个别
4、实习人数
(2)实习指导教师。共17人。由于实习点多,地点分散,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和本学期任课教师及相关行政人员全部参加了实习指导工作。
5、实习成果数据统计
(3)收到实习教师每人一份实习总结报告,共17份。报告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能力、纪律情况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二是结合实习单位的意见,对自己指导的每个学生给出综合实习成绩。三是就毕业实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等。全体学生综合实习成绩全部合格。
二、实习表现与效果
达到了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同学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本次实习采取分散形式。原则上以就业实习为主,同时与毕业论文选题相结合。本届实习的单位覆盖面很广,企业总体水平也比较高。实习收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参与企业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外贸谈判、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同时认真完成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成绩良好。实习单位的反馈情况表明,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大多数学生能胜任单位所交给的工作。在毕业设计单位和有些企业,实习学生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实习方式。实习单位指定指导人员师傅带徒弟式的带学生,指导学生的日常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以双重身份完成了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他们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同学们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了实习单位及其指导人员的一致好评。
3、实习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
4、组织管理。实习领导小组成员亲自到实习单位,检查和指导实习工作,协调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
指导老师们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尽职尽责,对保证实习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实习开始时,老师们深入学生和实习单位,阐明实习大纲及实习计划内容,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过程中,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具体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深化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做好具体工作;在业务不多的实习点,引导学生找事做,挖掘他们的实践经验;检查学生实习工作日记,掌握实习情况,指导工作及时有效;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老师们认真做好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及评定工作,参加实习交流会,完成实习总结报告。指导老师平均每周与每个学生交流一次。指导方式有电话、电子邮件、下点、面谈等。基本达到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习质量的目的。
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认真负责。不仅指导具体工作,还无私的介绍自己的工作与社会经验。
5、校企关系。实习前后系领导带领实习老师专门拜访、答谢实习单位,实习结束时系里向实习单位发出统一格式的感谢信。实习学生积极配合企业工作,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实际工作绩效对企业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校企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6、总结交流。返校后召开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发言谈经历,谈体会,谈感想,论题丰富,论据翔实。实习指导老师亲临交流会,既肯定了同学们的成绩,又指出了实习中的不足,并对同学们的观点或体会进行了点评。对就业应聘以及将来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实习改进建议
1、增加实践环节。学生们共同的体会之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从销售终端的商品管理、价格确定,到渠道控制、广告投放、新品开发及至市场调研,都需要宽泛的理论知识支撑。有的单位工作专业性较强,学生下班回来找书找老师求教,其他实习点的同学也主动参与出谋划策。极大的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同学遗憾学习时不够努力刻苦。一个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同学们希望都能参加一次实际营销策划活动,以系统地了解企业运作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虽然有二年级的社会调查实习,但专业性不强,投入不足。如果三年级设一次短期专业性社会实践,会促进学生学习,进一步增加实践知识。如果增加实际营销策划内容,会加大教师工作量。但是,增加社会实践环节,确实是实现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尤其有助于学生就业。我们初步计划增加营销策划实践工作项目,使目前学生的参与人数从5%增加到10%。建议学校把专业性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
2、承认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的工作量。目前教师指导社会调查实习、毕业实习都没有计入教学工作量,所以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也出现了上面三番五次强调但总是难以见效的实际情况。包括毕业论文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需要教师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收到效果。总结经验可知,无论社会调查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还是策划活动,每个好成绩的取得,都投入了指导教师大量的工作甚至个人的研究成果。所以,在进一步规范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同时,应该肯定教师的工作量,才能激励教师投入,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达到实践目的。而承认教师工作量最有效和透明的办法之一就是把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
3、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实习中了解到,目前社会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可是,我们的学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客观表现为企业一般招聘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其实企业的真正需要的是人才,这里折射出来的是:应届毕业生不算是人才。我们不能改变招聘条件,只能使自己成为人才。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人才,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首先,要研究营销人才的内涵,然后以此调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学生知识和素质要求等。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重视就业率,就业率是学院生存的重要基础。
4、毕业实习规范化。以规范实习材料为重点,在实习大纲中明确要求,实习总结中落实到位。以严格实习成绩为切入点,强化实习效果。以计入教学工作量为动力,激励教师投入实习工作。
院系名称:
《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是我组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申请时,我们是作为一个课外业余任务来完成,经过一番网上浏览、网上问卷调查发现这个课题的具有很大的研究性,社会、国家和高校的关注度极大。由于我们小组在资金、人力、物力、时间、个人学历等因素的限制,调查难度远远超过我们申请课题前的想像。对于我们大专生来说,要作到大范围且研究的极大深度同时极具学术性,是不怎么现实的。因此,出于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我们组员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网上搜集相关材料等形式,调查自己周边大学生(在校就读大学生),其结论和数据也是具备科学性,确保实践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作品质量。
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专业:
年级:20xx级学号:
实践者姓名:报告撰写人:
课题题目:滨州市未就业毕业生3、关于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基层团支部的成立,40%同学希望它能提供考研信息咨询,35%的同学希望它能提供推荐考研学校的帮助,20%的人希望它能提供住宿等生活帮助和心理压力疏导。此外,同学们建议基层团支部应分布在大中城市的人才交流中心附近,并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管理,随时了解未就业毕业生存在的困难,能够及时发布和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
其中,在对现在工作最满意的方面选择中被调查者大都选择了与同事的和睦相处这一项,而对现在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中我们预先设计选项较高的薪水一项则出乎我们的意料。
第三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4、大部分未就业毕业生面对未来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找朋友倾诉和记日记、网络日志的方式缓解未就业带来的压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自己倾心的工作。
5、经调查统计,自己的性格和兴趣、薪酬与福利、个人发展机会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前三位因素。对于自主创业,被采访者普遍认为最大的困难是财力不够和缺乏经验。关于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扩招造成的应届毕业生供给过多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是毕业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如50%的同学认为是自身专业专业知识不足,另外各有35%同学认为工作经验欠缺和无社会背景造成自身就业困难。
6、大部分未就业毕业生的生活水平处于中等,月消费在500元左右,由家里供给,主要作为基本生活费。
(二)面对面采访部分:
下面将逐个分析了解到的滨州医学院、滨州职业学院、滨州学院和滨州技师学院的就业情况及未就业毕业生的思想现状。
【摘 要】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伴随着政府政策引导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创业意识,就业方向也悄然发生转变。通过对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研究,我们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在创业前准备的真实状况,分析大学生创业现状问题,给大学生提出创业前的建议。
我国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应试教育的思想。这种思想同样延伸到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中。所以,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被动地传授知识与技能,缺乏对事物的探索与分析能力,缺乏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高智商低能力的大学生随处可见。有一位19岁的四川大学的学生在放暑假时想要看看自己的女朋友,为了给女友一个惊喜。他并未告诉自己的女友,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后来他迷路了。无奈之下,他竟站在街上大哭起来。直到警察赶来才解决此事。在危急时刻,人类最基本的应变能力,生存能力,我们认为他没有
通过与这些大五的学生进行交谈,我们了解到,医学类院校中普遍存在着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原因已经在前文中分析过了),大部分人选择考研。如该校一个70人的临床医学专业的班级会有50-60人选择考研,最终大约能考上20-30人,除此之外,还会有4-5人选择从事医药代表的行业,2-3人选择与公立医院签订五年工作合同的合同工(每月工资800-1000元),4-5人在个人诊所等地临时就业以及3-5人其它选择,也就是说未就业毕业生大约占45%的比率。这些未就业毕业生还会有一半选择继续考研,另外一半的同学通过降低对工作环境、薪水的要求(如选择在乡镇医院就业等)临时就业。据了解,私立医院对医学类毕业的同学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但考虑到其不稳定性且没有“五险一费”的劳动保障,因此,几乎没有同学选择去私立医院工作。择业时大部分人选择回家乡就业。就该校来说,影像专业和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能达到50%-60%。总的来说,与其他几所学校相比,滨州医学院的同学承受的就业压力最大。
大学生就业率一直是社会极为关注的话题,中国每年有近800万毕业生要面临就业的选择与被选择,对全面能力突出的学生,就业只是入行,跳遭才是归宿,但对综合能力较弱的同学则感觉到明显的危机,大学生就业的高潮与低谷两极化特别明显。而且大学生毕业谋职后的成长也良莠不齐,各有取舍。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综合质量,了解本科生毕业后适应工作及社会情况,为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提供可靠依据,特采取问卷调查及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一背景与目的
考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是每名大学生及其家长的追捧理由,也是当今中国人公认的成人标志,汲取更多的知识,拓宽就业渠道更是每名大学生及其家长对考入大学的最终愿望。但现实与理想是有差异的,高校教育系统的不全面性教育方式的不完善性以及学生本人学习刻苦的程度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所学专业的应用等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业质量,致使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出现了就业收入成就等明显的阶梯式发展结构。为了弄清教育因素和个人因素对学生毕业质量和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特做此次调查。
二调查过程
利用暑假2个月7月31日至8月31日之间的时间,在省市对20__、20__、20__、20__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展开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认真做好访谈。对结构式访谈采用了实地电话网络访谈等形式。此次调查问卷共设计题目五大类61项,问卷的内容主要是对个人基本情况就业与工作情况综合素质与作用本科教育情况本科改革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调查主要涉及了等个学院,系系系系系等个专业,数据全面翔实可靠。
三结果与分析
1.个人基本情况分析。参与调查的100名本科毕业生中,男性71人,女性29人。在校期间曾入党担任班干部得过表彰奖励以及奖学金的仅3人,占3%,在校获得的专业技术证书主要以英语四级,计算计和会计为主。从这组调查数据看,本科毕业学生中的娇娇者可谓凤毛临角,平庸化的现象极为普遍,所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是基础教育类的居多,英语水平处于入门及格阶段。
2.就业与工作情况。参与调查的100名本科生中,就业率97%,有3人未就业,创业的比例是零。找工作的途径75%是学校,25%的毕业生是在人才交流中心,98%的毕业生只有一次工作经历,2%的毕业生有一次以上经历,从事的行业中,金融业17%,商业21%,事业单位16%,外资企业35%,个体企业11%;从事工作后取得过年终考核奖荣誉称号发表专著论文以及科研项目的只有5人,参加培训学习的45人。从这项调查结果看,本科生就业是以低技术含量低风险低收入为主流的,而且45%的毕业生需要在就职后重新学习专业知识,接受岗位技能培训,在短期内取得成就的基本没有,只有5篇论文发表。特别在生产岗位上由于资历浅,技术差,获得年终奖及生产标兵的概率是零。
3.综合素质与作用分析。对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功能诚信社会责任感基础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关知识外语水平信息获取加工利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15项内容进行综合调查,每人问卷总分225分,平均得分只有148分,折合百分制人均分数65.7分,刚刚超过及格线,毕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
4.本科教育进行分析。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所学专业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基本适应的占71%,适应的22%,不适应的7%。对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需要基本适应的占55%,适应的27%,不适应的18%。本科教育方面,共对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课外学习等15个项点进行调查,每张问卷每人75分,实际调查分数52分。在教育改革方面,认为母校教授讲课质量一般的是主流,占62%,对其他方面有意见的取平均数,占38%。认为大学改革中受益最大的项目则分化较大,对专业对口教授讲课实践教育环节提高大学生人文与科技素质等广泛被推宠,其他项目由无人提及。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认为一般的65%,高的5%,较高的30%。认为母校培养人才的突出特点中,对职业道德理论实践社会适应的满意度较高,平均占70%,其余取平均数。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毕业生对学校的教育满意度不好,对个人接受教育的质量不乐观,特别对自身综合素质尤为不满。
5.本科改革建设进行分析。改进的方面以实践校风学风和就业指导培训的期望较好,就业后的困难主要集中在掌握的知识少掌握的技术差任务量大以及收入低等,对母校的要求几呼没有,未收集到有价值的要求。
四调查结论
1.毕业质量定性:
1.1本科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较差,影响学生毕业质量的因素主要以专业课设置不合理,与社会和工作应用不接近,以及学生本人在校期间不受重视很少参加组织活动和未接触高技术含量的知识为主。
1.2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差,多在低技术要求工种低风险行业以及低收入岗位工作。
1.3本科毕业生的工作成就较差,客观上因资历浅技术含量低而没有建树,主观上自身不具备科研革新创造的能力,也致使无法取得成就。
2.提高质量对策
2.1改进专业课设置,建议针对某一行业调置,可考虑定向培养人才的教育改革。
2.2提高教授教学质量,建议出国申造或与同等或高等级院向加强横向交流。
2.3为学生创造更多进步的机会,发动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建设,增加大学生入党组织的名额,多设立奖学金。
内容摘要:
毕业大学生逐年增多,面对各种毕业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择业方向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众所周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逐渐被“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新的就业制度所取代。同时,面对着国家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政策和每年庞大的高校求职大军,各高校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种种消极心态。作为大三的学生,一年后就要面对这些问题,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进行调查,有利于帮助我们缓解压力。解决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压力
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并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到缓解这些心理压力的方法。
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目前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调查他们的学业水平。择业要求及其它考虑因素。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这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别。学历。专业。所在年级。就业水平。就业还是创业。工资水平要求。工作地点。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是否继续深造。就业方式。家庭因素。是否担心找不到工作。缺乏的能力。调查问卷收集方式主要以网络收集为主。资料收集时间为一个月。后续工作包括: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主要因素归集,调查造成因素的原因,总结所分析的内容,收集各种解决心理问题的建议,总结收集到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三)调查数据分析:
1、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男女比例:男同学占46.2%,女同学占53.8%。说明调查的学生当中女同学比较多,但男女比例相差不大,接近一比一,有利于后续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学历:本科生占73.8%,专科生占26.2%,调查的学生当中本科生较多,而我们目前所读的是本科,此数据说明后续数据的分析比较接近我们的状况。
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在的年级:大一占10.8%,大二占33.8%,大三占41.3%,大四占12。3%,其中大三的学生较多,其观点比较接近我们大部分人目前的观点,说明后续数据有可取性。
4、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读专业:外语占6.2%,电子占9.2%,化药占6.2%,计算机占7。7%,会计占10.8%,金融占9.2%,其它专业占50.8%,说明调查的大学生中所读的专业种类繁多。
5、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就业的占83.1%,选择毕业后创业的占16.9%,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就业,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选择就业的大学生大多都因为创业有一定风险且需要资金而选择就业,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则大多都有资金支持且愿意接受创业的风险并相信创业能带来就业机会而选择创业。
6、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就业的占83.1%,选择考研的占7.7%,选择出国留学的占9.2%,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都选择毕业后就业。另外一部分选择考研的学生,大部分都觉得读完研究生后找工作会比较容易,且愿意多读几年书;一部分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则大部分家里比较富裕,有足够的资金供其出国留学,且普遍认为出国留学归国后会比较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7、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留在毕业城市工作的占61.5%,选择毕业后回家乡城市工作的占38.5%,说明大部分同学都打算留在毕业城市工作,原因包括:觉得在毕业城市找工作较容易,在毕业城市工作比较有发展潜力,家乡城市较落后等,更有部分人认为没有一番作为就回家乡很没出息。
8、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工资水平要求:1000——xx元的占26.2%,——3000元的占41.5%,3000——4000元的占9.2%,4000——5000元的占9.2%,5000元以上的占13.8%。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3000元比较适合,主要原因有:刚毕业,工作经验不足;认为不能胜任很高收入的职位;工资太低的会觉得自己跟没读过大学的人待遇一样等。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比较保守,但又不会太低,足够解决日常用度的工资水平。
一、 调查课题
大学生就业观念以及如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
二、 调查对象
年级结构:大一占16%,大二占21% ,大三占28%,大四35%
性别结构:男生占45%,女生占55% 。
三、调查步骤及时间
调查总体时间:20xx年2月1日——20xx年2月29日
调查步骤及时间分步:
1、 确定调查研究的课题:20xx年2月1日
2、 起草调查内容及方案:20xx年2月2日
3、 确定调查对象并展开调查:20xx年2月3——13日
4、 调查社会实践活动情况:20xx年2月14——2月28日
5、 调查分析总结:20xx年2月29日
四、调查的问题与目的
本次调查的问题主要涉及大学生目前的大学生活,以及就业理念,就业观点,在业余时间是否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如何分配自己的业余时间。
五、调查步骤
(一)、调查前言
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尤其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并且呈上升发展的趋势。由于毕业生处于毕业――择业――就业的人生转折关头,其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心理变化均存在着较大的调查意义。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已经大学毕业但至今未就业。当我们不断在讲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的家庭是什么感受?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分析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波及范围的扩大,全球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困难期,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国的企业。而企业受难的同时无疑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压力。金秋十月,大学城中涌现出了这样一类人,他们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形色忡忡,步履焦急,他们就是在求职路上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难这是一个老话题了,年年提,政府、社会、学校年年在努力,而大学生则年年撞的“头破血流”。另外,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一片暗淡,不少企业进行了大面积的裁员,大多数企业则选择大幅度缩减招聘人数,这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虽说是所谓“金秋”的季节,远在太平洋另一岸接踵而至的消息带来的却更多的是冬天的寒意。如此危机四伏的经济环境下,不少公司都或多或少的面临着各种困难,国内外诸多公司收缩开支,压低成本,而在这当中,人力成本便成为了一个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于是乎,如今的大学生找工作也似乎变的比往年更难。
众所周知,20x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x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x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x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20xx年沪上高校毕业生比今年增加9000人,突破15万人大关,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机,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缺乏胜任力。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
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应试教育的思想。这种思想同样延伸到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中。所以,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被动地传授知识与技能,缺乏对事物的探索与分析能力,缺乏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为了解西乡塘区高校教师对汽车的需求状况及消费特征,探索老师对汽车在价位、品牌、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以期获得有关数据信息,为4S店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特进行此次调查。本次调查由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服1001班陈源组小分队承担,调查时间是20xx年5月7日至11日,调查方式为入户(办公室)问卷访问和去汽车4S店进行专访,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为80名高校教师,访谈对象为4家汽车4S经营店销售顾问。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本调研小组将调查内容予以总结,其调查报告如下:
一、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 样品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主要是广西大学、民族大学、经干院、农职院这4个高校各
级各系办公室教师,发放问卷80份,收回80份,其中有效问卷78份。在有效样本中,男性教师为43人,占总数的55.13%,女性教师为35,占总数的44.87%。其中45人是已婚,占57.69%,33人末婚,占42.31%。
(二) 个人收入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的年收入是在5万~7万之间,从南
宁市总的消费水平来看已经算是中等偏小康的了,样本中只有12.82%的教师年收入是在3万以下的,这足以说明高校教师的消费水平还是不错的,汽车经销商应当重视这一消费群体。
二、 专门调查部分
(一) 以下内容都可以结合样本的属性进行分析如:不同的婚姻状况、收入、性别、文化程
度等 ,同时也可以根据其中的几项进行多元对应分析。 1、 高校教师的年收入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教师的年收入主要集中在3万至10万之间,其约占总样本容量的76.92%。虽说收入不是很高,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由于教师的收入比较稳定,再加上各种奖金、财政补贴,以及汽车经销商对高校教师购车采取的一些优惠政策,因此高校教师对于汽车还是相当有购买力的。
2、 在近期1~2年高校教师是否有换/购车意向的情况
从图中看到,在样本容量为
78个教师的调查中,有意换购车的就占了一半多,足有66.7%,这说明了高校教师会基于种种原因想要换/购汽车。
3、 高校教师的品牌购车意向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选择的是品牌是国产民族或者国产欧美合资的。选择这两个品牌的占了
69.24%。
4、 高校教师对于汽车的个性需求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高校教师购买汽车最主要看重的是安全性与经济性,其占了总量的66.67%。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知识丰富的人群,教师在购车时拥有更多主见与理性,特别注重爱车的实用性与便利性,对于外观大气、技术先进、使用安全的车型尤为青睐,而且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教师对爱车的选择标准也大不同。
5、 高校教师购车动因情况
从图中看出高校教师购车的主要动因是出于实际的需要,比如交通需要。高校教职工购车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方便上下班,。由于大学城离南宁市区较远,并且大学城内目前缺乏教职工宿舍,各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地点又不稳定,在上下班途中均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大大影响工作效率。多数教师反映,有了自己的车之后,节省了大量时间,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6、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购车时所选择的颜色是红色与黑色,选这两种颜色的教师占了总量的54.1%,最少的是墨绿色。原因这两种颜色除了好看,耐脏之外,还能衬托出驾驶员的气质。
7、 高校教师对汽车的期望价位
从图中看出8万~12万是大多数教师的首选价格。其中想要购买10万以上的就占了70以上,说明高校教师购买力不容忽视。
(二)汽车经销4S店对于高校教师消费群体看法的访谈
1、请问贵公司对于高校教师这一消费群体的关注程度如何?
南宁市高新区广缘雷克萨斯4S店
销售顾问:不是很关注。一般高校教师会买中低档的车,中档偏多。首选价格10万~15万元。因为高校教师的收入虽然稳定,但相对于雷克萨斯这一品牌的高档车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就算能买得起的也是一些收入较高的校长或者教授之类的,不过他们为了不太张扬也不会买这么贵的车。
南宁市高新区一汽大众4S店
销售顾问:稳定的收入来源、较好的社会形象、独特的消费品位,还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往市郊方向发展,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刺激着老师们的购车需求。而且相对目前南宁市西乡塘区各高校教师的平均收入,受访的老师们的收入水平处于中上级别,这个级别也正是多数汽车经销商最看重的收入人群。因此高校教师是我们公司倍加关注的潜在消费群体之一。
2、请问您认为哪些教师想要买车?
销售顾问:我认为目前南宁市西乡塘区各高校主要有四类教师的购车意向比较强烈:
年轻未婚教师——这个群体的老师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特别喜欢一些刚刚上市的新车型。在他们看来有了车就能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和交际圈,未来发展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购车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职业投资”。
英语、艺术类女教师——这个群体的老师对于时尚和潮流的嗅觉比较灵敏,更加期待寻找创造更多灵感的创意激情生活,而兼具创意性与实用性的汽车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学校行政管理已婚教师——这个群体的老师相对普通老师来说,工作的内容和范围更广更复杂一些,出于工作的需要购车的也不在少数。
高学历教师——这个群体的教师大多是各个学校的“顶梁柱”,承担着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加班基本上是家常便饭,为了让工作与生活更好地衔接,让工作之余多出一些休闲时光,买车代步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3、为刺激高校教师购车的欲望,请问贵公司过去或近期对这一群体采取过哪些促销方式?
销售顾问:每逢节假日,我们公司都会对教师购车时给一些优惠,比如在价格方面可以相应降低,在贷款买车首付时,别人要首付30%,而教师则可以只付20%,贷款年限别人只可以到3年,而教师则可以到5年等等。
三、 关于高校教师购车意向的二手资料
各高校教师购车的不同说法———购车习惯因专业而异
购车是跟教师的专业方向很有关系的,实用性强一点的学科,比如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购车教师相对来说更加多一些,其余的可能等到年纪大了才会有购买实力。———华南师大李老师
我买车主要考虑外形和品牌,虽然想支持民族工业,但对国产车的品质还不是很放心,所以选择通用。———广东工大龚老师
我算是广州有私家车的第一批人,第一辆车是原装进口的本田,因为日本车的操作性和经济性都不错。换了现在这辆别克君威2.5G,是想换换口味。如果以日常代步为主,第三辆车会选择皇冠;如果只是为了满足欲望的话,我会选择越野车。———冯副教授
10年前我就有了第一辆爱车———一汽大众的奥迪100,到今年为止已经换了三辆车。其实我平常用车少,通常都乘坐楼巴或公交车到市区上班。买车原因一是喜欢,二是钟爱自驾游。用车最多的时候是周末或者假期,与朋友集体驾车出游。———天河某高校叶老师我认为,没有汽车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市区打车比开车方便也更节约,却不自由。但有车就有了一种自由,空间上的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生活。———冯老师
我在市区和大学城两边跑,比较喜欢广州本田的车,我已经把买车列入了“第二个5年计划”。但现在还是会考虑先有房子后有车。———周老师
我的家人不在广州,所以现在渴望有自己的车。以后回家小聚就方便了。现在只要有空,我都会通过网络、报纸了解某些车的性能和有关情况,甚至跑去车行转转。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丰田凯美瑞算是比较合适的,口碑也好。而且丰田车也不容易贬值。
———中山大学张副教授
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给本来就就业困难的我们更添了一层霜。如今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受到我国各界的关注。同时也给我们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严峻的考验。为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式,我们更要清楚的认识其严重性,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应对它!因此我们开展了一次“毕业生就业调查”活动。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查方式及范围:
本次活动主要采取查阅资料、网上调查等方式,针对各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
1:20xx年毕业生就业环境:
据统计今年,中国将有611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外加去年未找到的毕业生210万,可预计20xx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而08年这一特殊的年间我们不仅遭遇到了金融危机的重创,还经历了刻苦铭心的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下,20__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20__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一方面我国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萎缩明显,企业校园招聘也相应畏缩。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 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这给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20xx年就业现状:
1.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现在就业形势开始冲击传统观念,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迫于就业压力,渐渐地“不重学历重技术”,“不选本科选专科”。从目前很多高分考生开始选高职来看,说明家长和学生的观念已经开始慢慢改变。在本科院校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市场化,更符合当前就业形势,为专科层次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近期特别是今年以来人们更加不注重学历的,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了学技术,或是直接就业。
2.热门专业与需求形式:
从20xx-20xx年5月中旬毕业生行业就业情况来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五大行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其中,制造业是目前吸纳毕业生最多的行业,本科学历各年度比例分别占到29.98%、29.10%和43.29%,专科学历各年度比例分别占至 41.33%、43.55%和56.37%。
一、调查目的`:
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飞速,市场竟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大学生,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最新社会人才动态需求,做好准备。
二、调查人:
等五人
三、调查对象:
深入农村,城镇,企事业单位,调查走访社会各阶层
四、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五、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即将踏入大四,面临即将实习找工作问题的我们,对大学生就业知之甚少。
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利用暑假时间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个小调查。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二、大学生区域就业心理分析(农村、城市)
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2)城市学生选择工作注重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学生最注重行业前景
从数据统计来看,城市大学生在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大学生最注重的是行业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个人喜好方面,城市高与农村;在行业前景、办公环境和其他方面,农村高于城市。
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依然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生源地的就业生的就业背景不一样而导致的。城市的学生因为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对比较自由,以后跳槽或者的短期内选择新的工作的机会比较大。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以行业的前景为主,愿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较稳定的工作。
(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注重发达的大城市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体工作,中小城市和国外,没有人愿意选择在县城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看重具体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发达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和国外。这个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实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是城市,包括农村的学生的就业取向也比较侧重大中城市。
(4)来自两地的大学生都教青睐国营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乐意选择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在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自主创业上,来自的城市的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是,两地大学生都较青睐国营企业。
(5)信息产业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职业部门
从数据统计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最青睐与信息产业,依次是金融保险业、教育业、制造业、政府部门、科研部、房地产和服务行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最青睐信息产业,依次是教育业、科研部、政府部门、房地产、制造业、服务行业和金融保险业。
三、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缺乏实际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业人数过高。因为大学毕业将面临一个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而这一过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资。大多数企业侧重倾向于那些有实际技能,以及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学生。而我们的调查记过显示,当今的大学生在这个方面更为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业率不高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已毕业和即将毕业的人来看,平均就业率为49%以下的占29%,50%-69%的占28%。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业人数过多,就业生自身的条件相对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另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学生选饿出国或者读研究生。
五、在求职途径的选择上,现场招聘会、上网和亲友介绍成为最主要的途径。也有少数人选择报刊和上门推荐。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在就业途径还是比较侧重于现场招聘,不过网络招聘也已经成为近来部分学生求职的途径之一。
六、现在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具备了道德品质修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相对与前三种能力,竞争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应变能力大家认为较弱。
从这个调查的结果我们也不难联系现实情况分析出由于缺乏实际的实践技能是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业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
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二、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品德不应该受冷落,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
三、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
调查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不能畅通、有效的让大学生了解,这其中缺乏沟通。似乎看到这样的现象: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上自有一套体系,而这套体系与招聘大学生的单位联系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养大学生,而事实上对该怎么培养大学生以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缺乏了解。而建立一种基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