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程度调查报告【通用三篇】

关于诚信程度调查报告(精选3篇)

关于诚信程度调查报告 篇1

摘要:对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诚信的观念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对于社会诚信度评价较低;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反映出对于诚信的认知与诚信观念的信奉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赤峰市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对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现状进行分析,对强化诚信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问题,原因,诚信对策,加强诚信教育

信用乃立身之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时下,我们身边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失信"现象。它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640份,有效问卷626份,调查对象为赤峰学院07级和08级学生,调查内容涉及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对社会诚信状况的看法、学业诚信、日常生活方面的诚信等。

一、调查的相关内容

(一)关于对社会诚信的看法方面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学生普遍认同。在调查中,63.3%的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认识层面来讲,多数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33.3%的同学认为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且是一种法律约束。但是,也有33.3%的学生认为成信已经不适合今天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同的人、事有不同的判断。从对别人要求的角度,学生对于别人的诚信品质要求普遍较高,70%的学生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原则,不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持基本原则。从自己的角度讲,53.3%的学生认为在人的成长经历中最重要的是诚信。但也有不到50%的学生选其他选项,结果颇令人失望。

在几个关于交往中的诚信问题中,大部分学生都是从自身出发,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96.6%的学生回答最信任的人是自己的父母,有46.6%的学生回答最信任老师,也有63.3%的学生回答最信任自己的好朋友。有86.7%的学生说信任讲诚信的人,46.6%的同学认为自己身边讲诚信的人较多,但是,50%的同学的答案是“一般”。

理想层面与现实操作,对他人的要求和自己的遵守,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诚信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操守被学生认为是重要的,但诚信作为一种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并没有充分体现,即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操作存在较大的差距;诚信作为对他人的品质要求体现得较强烈,而作为自己的道德实践则较差,即对别人要求什么与自己做到了什么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较多学生来讲,诚信不是作为一种一以贯之的品质修养,而是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在实际生活中是否遵守诚信,不少学生的做法是“视情况而定”。

(二)关于学术方面的诚信问题

在“如何看待目前学术界的学术腐败等问题”一题中,46.6%的学生认为学术腐败与诚信原则相抵制,应该坚决抵制,有助于纠正学术风气,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学术风气有很高的期望;在“如果无人监考,是否考虑作弊”一题中,有76.7%学生回答“不管别人抄不抄,一定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在“您是否有过抄袭论文的经历”一题中,13.3%的学生回答会自己写,从来没抄过论文,43.3%的学生回答会在论文中整段抄袭,但绝不整篇抄袭,尚有10%的学生回答为了应付作业,经常抄袭论文。对于做作业的态度上,66.7%的学生回答偶尔抄袭,只有20%的学生回答从来没抄过其他人的作业,当自己作业没做完时,有66.7%的学生选择如是跟老师说没有做完,并且承诺过几天补上。从调查中发现,36.6%的学生有过作弊念头,但是由于学校处罚严重,从来没实施过。

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笔者在与同学座谈时曾听到这样的声音:过去一个人作弊被发现了,自己感到很羞愧,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而现在情况并不那么严重,周围人对他的行为甚至可以表示理解。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作弊的成本比过去少得多了,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手段上的,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

(三)关于信贷诚信的问题

调查发现,66.7%的学生认为对于国家助学贷款,无论如何也要还上。这说明很多同学认识到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契约,而没有简单的看作是国家的一种资助。诚然,国家助学贷款有资助的性质,但贷款首先是作为一种契约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履行。在“如果你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是否会按时还贷款”一题中,66.%的学生回答会按时还款,13.3%的学生回答到时再看,看工作后收入情况而定。对于校园中普遍存在的透支手机卡现象,70%的学生回答决不会做这种没有诚信的事情,也有16.7的学生选择看当时经济情况,如果经济紧

张就考虑透支或更换电话卡。在回答捡到钱是否归还等一系列问题中,买东西多找钱立即归还的有83.3%,在校园里捡到钱包,原物归还的有83.3%,另外,有63.3%的学生得到100元***后会交给银行,我们都感觉如果这时发自内心的话,整个社会会更加美好。

虽然诚信归根到底是一种道德义务,但道德义务的实现并不单纯依赖于道德本身的力量,而是需要一个外在的约束机制来调整和控制这种道德价值的取向。在一个法制昌明的社会,诚信体系之所以健全是由于制度对诚信的反面——不诚信的约束力太强大了。一个人完全置道德义务于不顾,他无法承受违反这种道德义务所要面临的举步维艰的处境。因此,在很多问题上,对契约的遵守本身就能够保障道德的实现。

(四)关于生活中的诚信问题

中国的传统美德中有拾金不昧,也有“一言九鼎”。大部分同学在回答“看到别人遗留在水池上的物品时会怎么做”时,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80%的学生回答不是自己的东西绝对不拿。46.6%的学生在和朋友越好会面的问题中回答风雨无阻,按时到达,33.3%认为朋友说不定也会迟到,等雨后再走,20%的同学认为朋友能理解自己的迟到。有46.6%的学生在答应帮同学完成一件事后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做,43.3%的学生会尽力而为,完不成也没办法。对于网络诚信,63.3%的学生回答自己有时说实话,有时也会骗人,只有16。6%的人回答自己会真诚的对待网友。

诚信是一个人在与外界更好交往的基石,试想,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怎么能够在社会上站住脚呢?还有不少的学生对这方面存在着侥幸心理,这样给自己在社会上的生活带来不便。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跟一个骗子交往。在大学校园这个还算良好的环境内,我们应该日益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严于自律。

(五),对诚信教育的态度

7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多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当然,也有10%的学生持反对意见。70%的学生希望通过电影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56.6%的学生想通过实践活动,36.6%的认为开设道德修养课更好一些,但是我个人认为上课的效率实在是太低。6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23.3%的认为很有必要,60%的认为有必要建立诚信法规,33.3%的认为很有必要,这也说明了大家对诚信的渴望。

通过调查,大家对诚信教育还是很积极的,通过教育,加上大家的自律精神,都养成诚信的好品质就再好不过了。

二、诚信危机形成的原因

在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弱化,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下降,这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社会转型期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诚信意识弱化。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深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文化的影响。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些新变化使大学生在行为认知、道德评价中产生错位,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的一种途径。这对大学生心灵的腐蚀是不可忽视的。

教育本身原因促使学生诚信意识弱化。教育乃“百年大计”,但如今社会上出现的“重物质、轻信誉”的现象已逐渐蔓延到教育领域。教师个人的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诚信表现。学校在具体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和不诚信,也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产生了负面影响。

大学生自身对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诚信”作为一种德性,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当前社会对于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价并不高,而大学生对于本群体诚信道德的认同度也较低。大学生在对于所属群体和个体的诚信道德的认同上出现了矛盾的心理。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既有内在修养,又要求外在约束和规范;既是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高校应从多方面加强诚信教育。

教书育人,注重诚信。诚信是道德修养、成才做事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书育人一定要抓住诚信教育这个根本,时时事事处处突出诚信教育。首先,教师要作表率和楷模,作到“言必信,行必果”,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其次,课堂教学要随时注重诚信教育。再次,发挥校园网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网络道德,开发健康积极的信息资源,使网络成为高校一个新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

自我管理,引导诚信。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学生的自立意识、自主意识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要引导学生自觉认识诚信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学生干部、学生党团员以身作则,作诚实守信的模范,发动和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情感,变为诚信行为;引导学生建立诚信自律制度和相应的考评体系,让学生创作诚信格言而自勉自律。

实践教育,突出诚信。现阶段学校的诚信教育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实践环节。学校可与企事业单位等建立诚信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感受诚信行为的机会;在专业见习与实习阶段重视对学生诚信实践的指导;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各种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劳动、调查、参观、宣传中传播诚信文化,宣讲诚信思想,学习诚信事例,实践诚信原则,塑造诚信品质。需特别强调的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只有在法律制度、现代信用制度不断完善的保障下,在家庭诚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积极配合下,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顺利实现对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干预。

关于诚信程度调查报告 篇2

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正确的诚信意识有助于促进正确的诚信行为。因此,本次调查以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为主要调查主题。有效卷率为100%。

总体评价是:大学生对于诚信意识有着高度的认知水平,但是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

从调查问卷来看,性别的区别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影响不大。本次问卷中,专科学历的大学生占20%,本科学历的大学生占80%,但是从结果来看,学历的区别也不影响对诚信意识的认知程度。城乡差距拉大,但是大学生受过了高等教育,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的学生都对诚信意识有着较高的认知。

首先,问卷调查关于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情况。

在对待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经费的主要来源问题的回答中,约有70%的学生回答是父母供给,约有0.5%的学生选择民间借款,约有1%的学生会选择助学贷款。30%的学生认为家庭对负担自己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有很大的困难,51%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困难,19%的学生认为没有困难,这说明大多数的家庭要负担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在问及“如果大学生觉得家庭难以负担自己在校的学费或者生活费时,首先想到的是那种筹资方式?”有23%的学生回答是向亲朋好友要钱或者借钱,0.6%的学生回答是由家庭向银行贷款,也有0.4%的学生会选择从民间高息借款,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占40%,约有20%的学生也愿意勤工俭学来筹资。很多学生并不把申请助学贷款,回答是名额有限的学生占40%,其余的回答有贷款手续繁琐,贷款额度太小,贷款条件苛刻,贷款利率太高和贷款程序透明度低的学生的比例分别是22%、1%、20%、8%和9%。虽然申请助学贷款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仍然有80%多的学生持十分赞同和比较赞同的态度。

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在调查的所有问卷中有80%的学生没有申请助学贷款,在20%的申请了助学贷款的学生中,90%多的学生把贷款用来缴纳学费,当然极少的也有用于基本的生活开支,报考费用和购置消费品等。很多学生想通过贷款来继续学业,因此,对助学贷款的性质和偿还责任大多都有一定的了解,不了解的学生只占10%。应该说大多数的学生都有良好的道德修养,90%的学生表示愿意及时偿还所欠贷款,但是仍然有些学生会说不愿意或者是情况而定。

同样,30%的学生在偿还所欠贷款出现困难的时候会借债偿还,也有30%的学生会延期偿还,当然,也有个别的学生认为能不还就不还,这说明极个别的学生还需要加强诚信意识的培养。虽然很多学生表示愿意及时偿还贷款,但是以后是否有能力及时偿还是要按情况而定,70%的学生认为如果没有及时还款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无固定经济来源和工作后收入太低无力还款,其余30%的学生选择不知道如何办理还款手续和毕业后去向不明,没有主动跟银行联系,或许,这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贷款机制还需要更加完善。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不及时偿还贷款的不良记录将来会被所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有关相关部门共享,是否会对您的还贷意愿产生影响?”只有极少数的学生选择没有影响或者说不清楚,其他90%多的学生选择有重要影响,一定会履约还款。毕竟没有及时偿还贷款反映了一个人的诚信情况,没有人或者单位机构愿意与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合作。

其次,问卷调查关于大学生信用意识状况。

90%的学生同意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世中非常重要。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整体诚信意识较高。同时,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容易被身边的人接受,绝大多数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值得依赖的人,对待自己的承诺会尽力兑现。大学生们从小被教育不能说谎,在成长的道路上,很多人都学会灵活看待关于谎言的认识,40%的学生认为人绝对不能撒谎,也有50%的学生认为可以撒谎,但是一定要是善意的,当然也不排除有10%的学生认为说谎没有什么大不了。

对于诚信意识的状况也反映在借阅图书馆的书籍、校园枪手、考试作弊和履历造假等的问题上。60%的学生表示职位自己方便而不考虑别人,不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同时,80%的学生认为校园枪手的出现涉及到一个人的道德问题,应该大力禁止。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的学生对以上两个现象表示出无所谓的态度。大学生作弊应该是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有60%的学生回答自己有过作弊的想法但是未付诸行动,只有2%的学生回答自己没有过作弊的想法及行为。

同样,有60%的学生认为作弊不可取,但是可以理解,只有10%的学生认为作弊是不可容忍不道德的行为。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为了顺利就业,有些毕业生会在自己的履历上作假,对待这个问题认识,有约一半的学生认为这种行为是无奈之举,但是也是不诚实的行为。因为有60%的学生认为出现造假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求知受挫带来的负面效应。毕业生大多都想要一个薪水较高的工作,在毕业就业过程中,在于一个单位签约后,面对另一个更优越的单位的招聘时,又70%的学生认为要遵守合同,选择先签约的单位。有20%的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从这几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来看,大多数的学生有较高的诚信识,但是在现实面前又出现了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向背离的现象。

在对“大学期间出现过那些信用不良行为”的回答中,65%的学生回答是没有任何不良行为。有20%的学生回答是拖欠学费,10%的学生回答是拖欠住宿费,5%的学生会大是电话欠费。当然,对于不良行为的出现,有50%的学生认为是经济困难,无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也有30%的学生选择是资金一时周转不开,20%学生的选择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环境,认为不会影响到下一次贷款.和忘记还款时间等答案。现在严重的诚信缺失的行为已经会有法律的惩罚,40%的学生认为今后无法向银行贷款或透支是最有效的处罚方式,也有40%的学生认为追究法律责任是最有效的处罚方式,另外,还有20%的学生选择没收抵押物,罚款和公布黑名单的方式。

本次调查中反映出大学生应该从传统诚信意识观念中吸收营养,同时,还要结合现实需要创作性的转化,把诚信作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树立。“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的观念。尤其是在申请特困生补助,贷款和缴纳学费以及自荐择业等关键时候,要讲求诚信,实事求是,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责。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诚信美德的并能为建设诚信社会做出贡献的优秀大学生。

关于诚信程度调查报告 篇3

调查目的:

诚信,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但是近年来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迟到早退、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伪造简历、拖欠助学贷款等等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我们对本校大学生进行了诚信状况调查。

调查对象:

从我校数千名大学生中,随机抽取的100名学生中进行详细调查。

调查方式: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查时间:20xx年04月20日——20xx年5月1日

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纸质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

本次参与调查的人中男女比例大约是1:1,在调查中,80%的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60%的学生认为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非常重要,是自己的原则,35%的学生认为视具体情况而定。从对别人要求的角度,学生对于别人的诚信品质要求普遍较高,60%的学生认为他人的诚信是相互交往的前提和保证。从自己的角度讲,50%的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40%的学生认为基本能,视情况而定。在“如果您要申请减免学杂费或困难补助,对您的家境会”一题中70%的学生回答会如实说,30%的学生回答会大肆渲染或稍加渲染。在“如果您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会”一题中,80%的学生回答会按时还款20%的学生回答到时再看,或者能拖就拖。在关于就业诚信的调查中,作为一种品质,诚信体现出很强的相对性特征。如55%的学生认为若是企业的领导者,对于大学生违约行为会视具体情况而定,理解年轻人的选择;60%的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简历的适当修饰是可以理解的;50%的学生认为签约后再找到自己更满意的单位然后违约是可以理解的。

在考试作弊的问题上,学生的回答结果较分散,作弊现象的存在上,同学们认为很大一部分的占20%,认为较多的占25%,认为较少的占46%,认为极少的占10%,可见,多数学生认为作弊现象是存在的,不同的是人数的多少而已。

在“您能否接受学生作弊行为”一题中,50%的学生认为不可以接受,39%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11%的学生认为只要不被抓就可以。可见,50%的学生是能认同作弊行为的。在“您在平时的考试中”,回答从没作过弊的学生占60%,偶尔作过弊的占3%,经常作弊的占5%,可见,约有40%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

1、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

2、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等等,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3、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4、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

从上看来诚信是最重要的,诚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冠名磊落。可是随着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改变,诚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诚信开始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大的裂痕,要让诚信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将诚信进行下去。因此,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会责任感,是现在我们最都应该关心的话题。

对于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建议: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会责任感,是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的话题。

1、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心”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要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万事万物都具有一片真诚的“爱心”,这样,社会就多了一片爱的天空,并且社会也会给予真诚的回报。不能让受骗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受了骗却去骗别人。要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大学生辨别社会真假的能力。只有自己不受骗,同时,也不会去骗别人。这样,社会才会得到净化,才会让“爱心”滋润人间每一个心

灵。

2、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摆在教书育人的首位,让中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道德教育。教师对其进行教育时,切忌大道理连篇,唠叨不停,这样极易引起中学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德育的障碍。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注意仪表,并提倡在校内使用普通话及文明语言。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言传身教,以情动人,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

3、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通过多种媒体对其进行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大学生解除心理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先进行教育时,要让他们看到社会的亮点一面,不要过分渲扬社会阴暗面,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的真实,以增强对社会的信任。

总结语:

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让他们能够在一个信任、舒适的大环境中茁壮成长,因为祖国将来的建设要等着他(她)们来继续完成。我们的社会是由这么多人组成的,以后的发展还要继续,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诚信的作用,不能够忽视诚信的存在,相信大家都能够意识到,诚信才是我们立足根源的最重要的保证,以后的路还要怎么走,就靠诚信,社会能够诚信下去,我们的社会才是健康的,相信诚信社会一定会重新回到社会中!

在任何时代,诚信的美德都不应该被丢弃,特别是对于肩负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更应恪守诚信的原则。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们对大学生诚信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当然,当代大学生的整体诚信意识是良好的。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不断提高自己,以好的思想品质去感染别人,我们的社会一定会不断进步!我们的国家也一定会不断繁荣昌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