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精选21篇)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精选21篇)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

一. 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我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我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二. 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 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我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我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 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 建议给我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

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我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我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我国鬼节”。

2. 部分人表示“不承认”我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我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我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 保护我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我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XX年韩国申报我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我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我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 结论与建议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七. 附录

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2

在诸多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强迫高居榜首。张聪沛分析:强迫的根源是优柔寡断,没有主见,追求完美。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家庭的中心。家长总会抢先安排好本应由孩子自己决定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安排无疑是完美的。如此,家长不在身边时,孩子就会显现出缺少主见、优柔寡断。

青少年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在逐渐成熟。这一时期的学生特别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人际关系非常敏感。

张聪沛最近接手了对一名高一学生的心理治疗。由于老师在课堂上当众读了这名学生的作文,使得他被同学嘲笑。当天回到家,他就显得很郁闷,之后开始又哭又闹。张聪沛诊断他得了癔症,经过治疗,病情逐渐减轻。最后,他终于决定回校上课,可只上了一节就回家了,因为他感觉班里所有学生都在看自己。现在,这名学生已经一个月没有上课了。

张聪沛认为,这些心理问题是可以通过训练缓解的,最好的训练方法之一,就是把学生聚在一起,进行户外集体活动。

该课题组曾组织一次集体登山活动,登山队员是高一和高二的学生,队员被分为3个组,每组5人,每人发10元活动费用。登山前,队员要花掉10元购买登山必备物品。进山之后,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之差显露无遗。其中一组登山队员把钱全部用在买牛肉粒、爆米花等零食上,甚至都不知道买水。结果,登山不到一半,这组队员就口渴难耐,都放弃了。

张聪沛认为,父母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解决的瓶颈。父母经常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尺,甚至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于孩子,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实,父母是青少年最稳定的人际关系,也是青少年内心最渴望得到支持和帮助的对象。和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感觉到自己被父母所了解和理解,这会使青少年感到松弛和自信。反之,青少年易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其心理及人格问题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3

一、调查原因

自信心对每个人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或处事上都有基石的支持作用。自信是成功的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孟特曾对800名男性进行30多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成就最大者与成就最小者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不是智力而是自信心。研究表明,自信心总是与主动、独立、创新、勇敢、开朗、乐观等健康心理相联系,而缺乏自信心总是与自卑、被动、依赖、保守、怯懦、软弱、不求上进、忧郁等消极心理相联系。自信心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自信心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我情感,是个体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并由此做出相应的社会行为。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目前,大多数中学生缺乏自信心,造成厌学、自卑、孤僻、依赖、不求上进等不良心理现象。为此,我对如何培养和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深入研究,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调查对像:初二年级学生150人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三、结果与分析

(1)自我评价的调查结果

数项

据目

指标

学习及各方面不如别的同学

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

在公众场合不敢表现自己

思考问题的方式消极悲观

评价自己“很差““不能干“

学生人数

70

36

122

63

36

百分率(%)

46.7

23.6

81.3

41.8

23.6

(2)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学生自信心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46.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及很多方面都不如别同学,这些学生在集体场合中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集体活动中有压迫感,从不愿甚至排斥集体生活;23.6%的学生认为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身心自信;有81.3%学生极少或从来不

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惧怕参加竞赛性活动特别怕人笑话;有41.8%的同学消极悲观造成不求上进、被动学习和压抑等健康的心理;而约有23.6%的学生结自己作了“很差“、“不能干“等消极评价,面对困难挫折时,他们常常害怕、退缩、易放,而不能努力解决困难,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新活动,甚至有“破罐子破摔“倾向。

四、中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1、教育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思想中,强调学生应谦虚,应服从教师,子女听从父母,很少考虑个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作为教师和家长很少去关心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因而很少提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教育一直以来是在抓升学率,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规律和个别特点缺乏正确认识和尊重,未能正确把握“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学生。““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等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批评多,鼓励少,忽视学生的努力和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学生除非成绩出众,否则难以得到赞扬。这样会造成某些成绩好的学生盲目自满,而更多的学生因在学习中成绩平平而受到批评,或被老师冷落,这样的结果造成大多数中学生缺乏自信。

2、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

(1)过度溺爱使学生盲目自信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父母的全部希望,不少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懂事、最优

秀的,只是还小。从而过份的纵容和溺爱,使养中处优的孩子容易产生盲目自信,而且易产生优越感,受不了一点委屈。过度的照顾和过份的保护,使孩子缺乏独立活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不善于与他人交往。过份依赖人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这更易遭受挫折失败。

(2)过高期望或过于严厉使孩子缺乏自信

有些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过高目标,使孩子经常受到父母的否定,这会使孩

子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从而缺乏自信。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较高,当孩子一出现问题轻则批评、否定,重则挖苦、讽刺,甚至进行棍棒教育。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关爱的环境中,孩子会怀疑自己和价值和能力,久而久之,更易遭受挫折、失败、缺乏自信。

(3)横向比较和消极评价使孩子自信心不足

对家长来说激励孩子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孩子进行比较,殊不知这样比

较是有害的,把孩子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较,比掉的恰恰是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父母的评价是孩子认识自己的依据,父母的否定与消极评价会使孩子缺乏自信,产生“己不如人“的消极观点。

五、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锻炼机会,培养自信心

在入学之前,学生的成绩平平或有偏科,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有些学生甚至有恐惧心理,我们应理解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过去的成绩,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会迎头赶上的,当学生有所进步或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应及时地给予表扬。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在讲解重点、难点时,要由浅入深多设疑问,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尽量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争议去解决问题的难点,对有勇气站起来回答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问题比较完整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尽量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帮助。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在研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每一节课的内容,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2、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更多的爱和更多的帮助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我们应注意发现和抓住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想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树立起“天生我才心有用““我能行“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力量,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必有成效。同时,我们还应注意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态度,正确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平时,可以通过点头、微笑、夸奖等方式使学生感到安慰、满足、自信。有的男生易犯错误,我们要耐心进行教育以理服人,使他们有适度的羞耻感,又不让他们与大家隔离开来。在教育时,应就事论事,不随意论断他的品性。当他做了好事后,应及时予以表扬,既消除同学对他的反感,也使他体验成功的喜悦,渐渐形成自信、勇敢而自制的良好性格。在这个过程中,免不了受挫折,当学生在失败和错误面前,要教育学生不要只看到失败这一结果,而要看到努力的过程,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失败,敢于面对错误,并且人错误中学习经验和教训,要学会自我调整。

3、开展各种活动,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

我们支持学生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与其他学生一比高低的勇气,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在对抗、竞争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动员、鼓励学生参加校运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卡拉ok比赛、文艺晚会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不断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培养学生自信心

我们要重视家访,与家长经常电话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及时帮助家长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态度,特别要求家长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正确评价,要求家长给孩子更多的爱和更多的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相信通过自己努力是能够成功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使学生自信心得到全方位的培养,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后获得成功。教师和家长应共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各种活动、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条件,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适度的期望,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成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使他们经常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感受,增强抗挫能力,培养独立生活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提高中学生的自信心,使自信心在能力的支柱上成长,继而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奋发图强。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4

夏日里长长的暑期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其实自我老早就有这种想法了我想依靠自我的双手和大脑来赚取自我所需的生活费,当然更多的是想经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我自我更进一步了解和认知这个社会,以前总是在爸妈的庇护下长大不知外界社会如何现实、我也期望自我能在这次实践中增长见识,更为重要的是想检验一下自我是否能够融入这个社会的大家庭并想经过社会实践,找出自我在社会中存在的差距。

临近放暑假的时候,我们班开完班会,班长给我们每一个人发了一张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登记表,要求我们利用暑期的时光投身到社会中去,目的是要我们从此刻开始积累社会经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能够有助于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放假回到家里,我跟爸妈商量了学校下达的暑期任务,他们都很支持学校的决定,也赞同我在暑期里去社会实践的这一作法,我也觉得这真的是一次自我锻炼的好机会。

在7月19日至8月20日期间,我在西安市华强航天电子有限职责公司实习了一个月。能来那里实习,我觉得对我以后的从业生涯很有帮忙,自我也感到很幸运。也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所以心境很忐忑但也很开心。我明白自我要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一天在规定的时光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我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条理,认真做,细心做”这是我刚进办公室时我的指导教师教给我的,我意识到我的肩上开始扛着职责,凡事得谨慎细心。

我一向认为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本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参加工作后我更加深刻的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除了英语和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几乎没用上自我所学的专业知识。我担任的是文员一职,平时在工作只是接接电话,日常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接收各部门文件、复印后分发给各相关人员,本部门一些文件的传送、追踪、回收、整理、归档、保存、销毁等,部门人员所需求的表单制作、打印,协助上司工作,如整理领导干部工作台面,帮忙他们处理一些琐碎、能及的事情。由于是新手,刚开始好做得不完善,幸好本部门的教师的指导。看到他们工作得顺心顺手,很是羡慕,经过一番努力,慢慢的,我的工作也有起色了,并且得到了本部门成员及领导们的认可。

在实习的过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应当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作风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专业知识对工作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些都是我在校学习中不曾接触过的方面,所以我将在报告中首先讲述我在实习期间积累的这方面的认识和经验。大学期间的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住的地方离工作地点较远,所以每一天7点不到就得起床去挤公交车,就算再热再差的天气,都得去上班,一向以来,我们都是依靠父母的收入,而有些人则是大手大脚的花钱。也许工作以后,我们才能体会父母挣钱的来之不易。并且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我的理财本事,试想一下如果刚毕业,工资水平普遍不高,除掉房租餐费和日常的开支,有时候寄点钱给父母补贴家用,常常所剩无几,一不留神可能就入不敷出成为月光一族,经过这次实习我深刻理解了父母赚钱养家的不容易,再也不好意思为了个人的不必要的花销向父母伸手要钱,所以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要合理支配我们手中来之不易的钱。

一个月的暑期实践过得很快,自我慢慢地开始习惯了这种生活和这项工作,犯的错误也越来越少了,老板也夸奖我适应性很强,工作本事也错,以后要是暑期还想实践就到我这来。那时离开时还真有点舍不得呢。一个月的辛苦也是有回报的,拿到我的工资时,真的很欣慰,可是并不是因为有钱能够领,也不是最终结束了打工的苦日子,而是自我的付出有了结果和回报,自我的实践也有了收获,回想一下自我真的觉得很值,自我在这个月里学的东西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在工作结束后,虽然这次实习的时光不是很长,但我确实从一个学生开始慢慢的转变,思想上也是。感激和我一齐工作的同事们,他们给我留下都是友好和真诚的回忆。我们在教师那里或书本上看到过很多精彩的知识,似乎很容易,又觉得很难。也许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才能意识到自我本事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在实践的这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期望自我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我走向工作岗位之路做准备。在工作结束后,我做了如下的总结

1要善于沟通,像和同事之间等

2、要有耐心和热情:在工作的时候要经常微笑

3、要勤劳:有时候一些细微的东西能够让老板更赏识你,也比较容易受提拔,比如我空闲的时候就打扫打扫办公室,整理整理文件,帮帮老板的忙。老板就夸奖过我勤劳,有付出就真的有回报的。

当然有总结就说明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我很多的缺点和不足,例如不够主动做事,有时候老板说了才明白做,老板不说就没有这个意识去做;社会经验比较缺乏,经常会做一些错事,得罪那梨园些生意人,有时也会得罪老板;刚开始也不大会和人交流,所以那时总是觉得自我很受委屈等等,虽然这些都是我的比较辛酸的历史,可是这些也都是我宝贵的经验,它们都将成为我以后参加工作和社会实践的教训,我要力争在我以后暑期实践以及今后就业的时候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短期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在这其中,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将会让我终生受用。回到家时爸爸妈妈也说我真的变了好多,变得懂事多了,孝顺多了,脾气也变好多了。学校让我们去社会实践真的很有作用,会让我们从中收益匪浅。社会实践让我明白了,挣钱真的很不容易,也明白工作的辛苦,以后也不会再浪费钱了。

总结我的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但我认为是一次成功的,有用的,受益非同的社会实践这将会对我的以后学习起很大的帮忙的。要记住:不要抱怨这个社会是如何如何的残酷,因为这个社会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改变的,仅有自我去适应这个社会才行!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5

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东北地区农村新年风俗系统地构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起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调查时间:

xx年1月26日

调查地点:

东北地区某农村

调查对象:

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

调查范围:

关于农村地区新春正月期间的忌讳和天气状态、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东北,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不在乎,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能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其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由于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是关于东北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故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忌讳剪头发,剪头发方外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假如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东北地区是不答应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忌讳做媒。同时新正月也不答应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前兆。一个正月处处隐藏着年俗“机关”略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忌讳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往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态也格外关注,假如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末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仿佛已成为人们新春的希看,天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布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东北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假如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收,食粮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兴旺发达。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体安康无病痛无灾患。

这些在简单不过的年俗已潜移默化的成了人们生活的希看。在人们不知不觉的遵守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往创造生活创造幸福。此次调剂报告文字简短,语言平实,但对我这个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来说,在没做这个调查报告之前,已将其抛弃殆尽,因此,这次调查报告也是对本身对待风俗文化态度的一种修正。同时系统的搜集了东北地区乡村年俗的信息,把我们这朴实的年俗文化变成文字,以此来激起更多的人,往关注年俗,关注身边的普通文化,保卫乡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6

春节期间,各街道人山人海,但令人纳闷的是乞丐也越来越多了。

一次,竟有三、四个赤膊端着乞丐碗的儿童绕着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又不难看出,那是一种有组织的“丐帮集团”,那老太婆便一定是“丐帮帮主”了,他们正在开他们的丐帮代表大会,制定乞讨纲领。大概过了10分钟以后,他们便散了。回到他们自己的位置继续它们的乞讨。

更令人可愤的是在公交车站,为了乞讨,一个小孩竟为一个年轻人下跪,那好心人便掏出了一角钱投入其碗中,出乎意料的是,那小孩却嫌钱太少,便抱住了那人的腿苦苦哀求,让人见了既可愤又可怜,那年轻人只好再掏出一元钱投入了那小孩的碗中,方才离开。

竟会出现这么荒唐的事,我便开始了一次社会调查。

乞丐主要集中在各公交车站、五马街、人民路这三大版块,可分为5大主要人种:1.学生求学; 2.老人乞讨; 3.残疾求助; 4.儿童赤膊求助; 5.卖艺求生。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7

一调查背景

1、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我们平时的政治课教学中。特别是高三政治课复习中。所采用的材料大多源于时事新闻。而且,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时事新闻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无论从平时新授课还是高三复习课加强对中学生时事资源的关注,不仅可以扩大中学生的视野和眼界,而且对于高三备考都具有重要意义。

2、调查内容

对时事资源关注的内容及途径

二、调查对象

所有高三文科班学生160人。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大多数学生都会关注时事新闻,并与同学,对自己感兴趣的版块进行讨论分享,在调查中会关注并讨论时事新闻的学生比例占70%。

2、在调查中中学生队对新闻关注的板块是不同的。60%的学生关注娱乐新闻,20%关注政治与社会,10%关注国际社会,10%关注经济与文化,5%关注军事新闻。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虽然会关注社会新闻,只有少量学生会关心社会政治与军事,具备一定的政治意识和家国情怀。

3、在调查中大家更喜欢用手机、电脑等方式了解新闻约占95%。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使用PPT,视频等方式是提高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首选。

4,在调查中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度明显不高。经常关注新闻的约占30%,偶尔看看新闻的约占50%,还有一些同学对时事新闻根本不感兴趣关注度不高。

5、在调查中约70%同学无法准确的描述出最近看到的新闻,说明大家在关注新闻的时候,大多走马观花,喜欢看的留意一下不喜欢看的很少关注,而且即使留心关注,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思考。问一下是什么,为什么?也没有和我们的实际生活产生相关联系,很多时候只是了解而已。

四、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会关注时事新闻,但关注的内容大多集中与他们喜欢的娱乐新闻,而且新闻关注程度普遍不高很少主动了解新闻并做深入的思考。不仅没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而且还有可能受到社会中一些明星不良行为和价值观的引导,产生消极影响。而且对我们平时政治课堂教学,以及高三时事新闻的备考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加强对高三学生时时事资源的关注度探究是十分有益的和必要的。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8

中学生“感恩”调查报告?中学生“感恩”调查报告?胡大翠唐山市丰润区岔河镇中学?物质条件的优越,让现代的中学生越来越丢失了感恩情怀,以为一切所得都是理所应当。类似如下情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新生入学,父母大包小包的背着行李来送孩子,孩子则像一个没事人;没有几个人记得父母的生日,却在同学过生日时花父母的血汗钱买生日礼物,开生日派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穿不离名牌,攀比之风猖獗;就连部分贫困家庭的子女,也会强行向家长提出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要求,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时常大发脾气、顶撞父母;对老师的教诲,轻则不听,重则顶撞;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因和家长或老师怄气,而自残、自杀或作出暴力行为…… ?感恩的缺失,让孩子们本应纯净可爱的心灵变得麻木不仁。让孩子学会感恩,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容推卸的共同责任,感恩教育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刻不容缓!?一、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及多次座谈结果显示如下:

1、只有7%的学生偶尔做家务,学生们的自理能力很差。

2、85%的学生没有意识到父母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苦,并由此产生感恩意识。

3、绝大部分同学对他人给予的帮助会心存感激,但很少有人会思考该怎样从行动上予以回报。

4、同学遇到困难时绝大多数同学愿意帮助,但很少有人能做到持久的热情和耐心。

5、不爱读悲悯情怀的文学作品,故表现不出“悲天悯人,同情弱者”的情怀,相反却喜欢看暴力影片、玩暴力游戏。

6、对重大的灾害性事件能表现出同情,也能偶尔参与募捐活动,但事后其关注程度有所减弱,情境化现象较为明显。

7、有些学生虽然对“感恩”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实际行动。比如问到“十一”、“五四”、“七一”、“八一”等节日你们怎么过时,学生大多数回答的是“一切照常”,只有16%的学生选择“看相关电视节目”来庆祝或纪念,3%的同学选择“主动找资料学习”。

调查显示,感恩情怀的缺失在现代中学生中表现得十分普遍,多数学生的感恩意识不够明确,感恩行动欠缺,感恩教育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常被忽略掉。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感动,更不知道如何去感恩,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即使是对最关心他们的.父母,学生普遍不了解父母的苦衷,因此与父母没有共同的语言,很少一起聊天,彼此缺乏交流,日积月累,隔膜越来越大,感情的漠视让人心寒。是什么导致了现代中学生感恩情怀的日益缺失,我们又该如何扭转这可怕的局面呢?

二、青少年不懂感恩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不足?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家里备受宠爱,什么家务也不让孩子干,几代人都习惯了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对其思想、情感、心理等问题极少过问。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已经习惯了“包办”,毫无原则的溺爱,“造就”孩子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性格。

父母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倾注给孩子,而从来没有要求孩子在爱的方面回报自己。教育孩子光有对他的爱是不够的,还应该教育和引导他爱别人。面对孩子的一些过分要求,家长不能一味地满足,让孩子为所欲为,不懂得孝敬父母,关心他人,以至于长大后变得无能又无情,自私自利,别人对他付出的再多,在其眼里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2、学校教育的失误?重智育、轻德育,这种急功近利、本末倒置的教育,导致了孩子“唯分是图”。反思我们中国的教育,向来都是分数至上,学校关心的是分数,老师关心的是分数,父母关心的还是分数。因此,孩子最关心的也是分数。成绩好的学生以为学习好,就是对家长和老师的全部回报,成绩差的学生甚至因此和家长、学校产生对立情绪,因此作出了一些过激行为,让人扼腕叹息。

3、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人道德沦丧,诚信缺失,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这让尚缺乏道德判断的青少年学生深受其害。初中生正在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不稳定,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这对“感恩教育”构成了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也成为中学生德育的一个瓶颈。为我们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如何帮助学生体会感动、学会报恩?

1、榜样引导?对中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而须从周围的环境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教师、家长的感恩行为是学生的榜样模范,同时也要注意挖掘身边的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道德观念。

2、生活培养?感恩教育无处不在,将其有机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题班会、写作实践、“我为父母做件事”等家庭实践作业,都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有利契机。

3、情感熏陶?解决感情弱化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文学这一剂良药。悲悯情怀是文学的一个古老和永恒的命题,是人类离不开的意识形态。鉴于文学作品对学生的情感熏陶的深远作用,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引导学生的阅读取向。同时在学科教学中老师也应有意地向学生进行感恩情怀的渗透,注重对学生崇高品格的培养。

4、专题讲座? 党中央国务院就要求大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感恩无疑是建设的一大块内容。当谈及感恩的意义时,很多同学表示不清楚,德育课作为一门不可取代的课程,要切实行动起来,再不能只是一个摆设。通过一系列主题讲座,让孩子们真正明白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感恩,是人们对社会和对人世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图报的态度。

5、社会实践?社会和学校有责任通过组织一些“修身立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以志愿者、社会义工的身份)到孤老病残家中送爱心,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伟大,增强学生的爱国、爱人民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遭遇重特大灾害时的募捐活动,也是对孩子进行感恩培养的良好切入口。

6、节日祝福?教育学生别忘了父母的生日,在母亲节、父亲节为他们送去祝福;经常去拜访曾给你教诲的师长,在教师节送去你的问候;用宽容的心去维系真诚的友情,对于帮助过你的朋友说声“谢谢”。当你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里有没有想起周围的邻居、亲友、同学以为种种原因快乐不起来,带着你的微笑和关切去看看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父母的生日、教师节、元旦……这些特殊的日子,是教孩子们表达感恩的最好时机。当然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孩子们不要争相购买物质礼物,一句问候、一条短信或者自己动手制作的贺卡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礼物。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和家长、学校都不应忽视对中学生的感恩教育,力求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使青少年健康、幸福地成长。

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感恩是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唯有学会感恩,

他们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在未来的生活中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抱怨,多一份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因为,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他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才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所以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意义深远,势在必行!?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中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学生的感恩教育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9

一、调查目的:

计算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必备能力,而在教学中部分学生因计算能力不强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纠错能力的培养是提升他们计算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问题,开展研究,进而解决问题。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

对我校七八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包括对个别学生进行跟踪调查。调查他们在作业中,课堂中、考试中做计算时的出错及纠错情况,调查他们出错的原因,调查他们对错误的处理情况。

三、调查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交谈,个案跟踪,试卷分析,作业查看等方式进行调查。

四、调查结果:

(一)问卷调查的结果

1、你在平时的计算题中出错的机率有多大?( )

a 基本不出错(15、2%) b偶尔出现错误(40、3%)

c出错的时候很多(29、3%) d几乎每做必错(15、2%)

2、你认为自己出错的原因有哪些? ( )

a 马虎大意 (34、3%) b 知识性错误,不知解题步骤(25、6%)

c概念不清,生搬硬套、盲目解题(25、7%) d其他情况(15、5%)

3、出现错误你如何对待( )

a 不去管它,做会做的(13、3%)

b 再重做一遍(65%)

c 看看哪里错了,不做整理(15、3%)

d 找到错的原因,并记录错误,再把问题改正。(6、4%)

4、在计算中你是如何发现错误的( )

a 自己检查出来的。(21%) b同学对照交流时发现的。(34%)

c 看答案发现的 (8%) d 老师批改的(91%) e 其他情况(3、5%)

5、你会多次犯同样的错误吗( )

a是 (32%) b偶尔会(56%)c不会(12%)

6、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1)建立错题本,随时看一看。

(2)自己多检查,不能放过错误,多练习。

(3)和老师、同学们交流错误,研究改正方法。

(4)审查出错原因,做好记录。(5)多做易错问题。

(二)其他方式调查结果:

1、通过对两个成绩较差的,两个成绩较好的,和两个成绩中等的同学的跟踪调查发现,成绩较差的同学计算能力也很差,出现的计算错误问题五花八门,也根本没有纠错的意识。经常改上很多遍都不对。成绩中等的两个出错情况不同,其一是做题速度慢,但没有马虎性错误,但是易出现知识性错误,并且经常犯同一个错误。应当属于对知识理解不透彻型的,另一个则属于马虎型的,所犯错误不确定,有时候别人易犯的错误他不犯,但是不知道哪个环节就出问题。这也是他成绩中等的一个重要原因。前者知道改错,后者对错误有点不屑一顾。对于成绩较好的两个同学,其中一个很严谨,出现错误能及时的纠正,并记录。另一个很聪明,有时候在一些小问题上出错。改错习惯不好。

2、通过对同学们的其中考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尽管计算是基础不是难点,但是出错率还是很高的。其中初一约占同学们失分的30%到50%,初二也达到15%到30%。作业中计算出错也不容忽视。并且有个别同学出错不改。有的只是重做一次,并没有找到出错原因,两次做法截然不同。有少数同学在作业中标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有错题本的同学很少,并且有的只是记录了一两个题目,以后就放弃了。

(三)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不难发现,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和重视。我们的学生中有80%以上的同学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纠错能力的培养正是改正这些错误的良方,同时,这些计算中的错误得到纠正也正好培养了我们的纠错能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学生出错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每个学生有自身的特点和对于计算中的薄弱环节。学生对纠错的认识不一,有些同学对纠错不屑一顾,部分学生对发现错误,及时改正错误,找出错误原因,并建立错题本,也在思想上表示认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不尽人意。这也是许多同学多次犯同样错误,纠错习惯落不到实处,计算能力不能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需要通过在课堂上,作业和练习中找到一种能培养纠纠错能力的有效的办法。同时,提炼出纠错课的上法,和纠错练习的模式,使这种模式能够实用和长效。

五、调查总结:

计算是困扰一部分学生进步的一大难题,特别对中下游学生。而纠错的习惯,不但后进生没有养成,有一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不会纠错。为此,在计算题中对纠错习惯的培养势在必行。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

1、加强学生的纠错心理辅导,让学生提高认识,养成纠错习惯。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没有认识到纠错的意义,有的同学尽管认识到了但是没有形成习惯,不能由始至终的坚持下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辅导。

2、使我们的纠错课和纠错练习形成模式并得到推广。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的同学纠错方法不对,还有的同学不知道如何纠错,并且有的老师对学生的纠错习惯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旦我们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模式以后,它会对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在处理纠错问题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3、我们对计算问题的错误要进行总结,形成一个计算问题错误题库。这个题库的建立会对学生的各种错误进行总结,给学生以警示。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0

为了研究和分析中学生的消费情况,我们从零用钱的分配和利用状况,购物心态,父母对子女消费的态度展开调查。做出公布,使学生认知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意识且提出适应的政策。

另外我们也对中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针对消费经济来源做了分析,并从社会原因分析了中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中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给广大的中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

消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花钱买东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消费成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随着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时,我们中学生的消费也越来越大。高消费意识在学生中广泛流传。然而,学校及社会尚未对“消费”这一活动进行研究,也未对中学生的广泛流传的猎奇心理加以改正。学生在消费中还有许多有待规范。

为此,我们通过调查了50位同学,来探讨中学生消费观念。中学生每个月都会有零用钱,每天都会用钱,

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们现在的每个中学生几乎都市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是避不了的。因此,父母都顺着子女的意愿,以至于造成中学生心中的满足感和强烈的欲望。中学生避不了的挥霍如土,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为了出风头,就会不惜千金买名牌,为了更了解中学生消费的内容,这儿我们列举了一个表格,即中学生消费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沿海地区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市场的发展对劳动生产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大量农民工不断的涌向沿海地区.那么这些农民工在外面的生活怎么样呢?本文为了行文的方便,将其简而化之,并合壁而中国化:一方面,将物质的生活归结为具体的生活,并且对她进行着重的探讨;,另一方面将科学,教育,文化等归纳为虚拟的生活.因此,本文拟从具体生活的探讨和虚拟生活的探讨两个主要地方面来探讨。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使部分农民能在本乡或本县打工,缩短务工农民回家周期。加强农村吸引外资力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尽量减少留守儿童。

我们也还调查了中学生的零用钱是否足够。按理说,中学生的零用钱应是绰绰有余,但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编织袋产品以茂名乙烯生产的优质产品为原料,经先进的设备和工艺精心加工而成本产品具有强度大、包装牢固、防潮、防水的特点;且外观美、容易码垛、搬运和运输方便及包装费用低廉。适用于化工产品、化肥、饲料、粮食、水泥、矿沙等粒状、块状、粉状等固态物质的包装。

这次社会实践,不仅为家里减轻了负担还让我有了很大的自信,自信自己很有能力,自信自己能独立去面对以后的日子,自信自己一定可以在社会的淘金机里闪出耀眼的光芒,当然这次的社会实践还让我的实践能力,口才能力,处事能力有了比较大的提高,更是体会到了老师的苦心。同时服务生的工作也让我的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相信这些实践中的收获是在课堂上永远也学习不到的,它会让我受用一生!

父母给子女零用钱。理所当然,也应过问子女的消费情况,但事实正好相反。请看下面的数据。

由图表可知,父母关心子女的消费情况只占20%,而父母很少问子女的消费情况要占70%,不过问子女消费情况的也要占10%。这就表明:导致学生的猎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缘故,父母对子女消费情况的不闻不问,导致了中学生的高消费理念的蔓延,使中学生拥有强烈的满足感,觉得钱是很容易得来的,以至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活在暂时的满足感中,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纠正它,不能让它蔓延。

我们调查学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压岁钱,结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我觉得这是造成学生的满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们追求高消费。

通过分析以上的情况,我们向广大学生,家长及校方,提出以下几点:

我们要重视家访,与家长经常电话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及时帮助家长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态度,特别要求家长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正确评价,要求家长给孩子更多的爱和更多的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相信通过自己努力是能够成功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使学生自信心得到全方位的培养,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加强宣传的力度,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大力宣传要合理利用零用钱,使中学生认识到,钱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要勤俭。

学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

组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体会劳动的艰辛,深刻的认识到钱来之不易。

父母不应给学生太多的零用钱,应教育他们,让他们走出误区。父母也应多关心子女消费的情况,促使他们不要乱花钱。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1

一、 调查时间:8月

二、 调查地点:xx市各大超市

三、 调查对象:各超市店长及消费者

四、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

五、 调查小组:

六、调查小结:

(一)经营者部分

1. 规模比较:调查的几家超市中25%为 小型居民生活型超市,50%为普通综合型超市,25%为大型超市。

2.管理方式比较:100%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和考察,具备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3.经营策略:市场调查结果显示:

①地理位置:25%处于交通要道,25%在居民区附近,50%商业区附近。

②超市形象:50%具有人工储物部和自动储物柜,50%只有人工储物部。75%有休息长凳,25%无休息长凳(小型居民型超市)。100%店内有音响设备,有购物音乐。100%有清晰的购物区招牌。75%购物设备单一,25%有多种类的购物篮﹑购物车,方便各类消费者。

③服务:100%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察。75%注重责任心(小型超市和普通综合型超市),25%注重导购力(大型超市),50%注重亲和力(小型和普通综合型超市),0%注重信息素养。

④宣传:75%利用报刊式广告宣传过,25%没有(小型超市)。

4.金融危机的影响:

①营业额:50%下降(普通综合型超市),50%不变。

②下降的原因:100%认为家居生活用品和休闲娱乐用品销量下降。

③不变原因:100%认为良好的信誉使得消费者在物价上涨的时候愿意选择他们。

④采取的促销手段:100%特价商品,25%购物赠礼或抽奖(大型超市),50%提供贵宾卡会员卡来刺激消费(普通综合型超市和大型超市)。

综上所述,由于大型超市货物种类齐全,可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小型超市贴近人民生活,经营的商品以生活必

需品为主抗风险能力较强。所以,金融危机对其影响并不大。而普通综合型超市没有主要销售的产品,此时就很难均衡盈亏。对于金融危机,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的状况,商家都选择价格为主的促销手段来吸引顾客,基础雄厚的大型超市会有购物赠礼或抽奖的辅助手段来刺激消费,为其增光不少。

这里特别要提的是发放贵宾卡和会员卡的促销手段(尤其是团购),这样可以吸引固定的消费群体,这个固定的消费群体,可以成为商场生存的基本保障,也使得进货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库存量,增加流动资金使用量,算是不错的促销手段。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建议小型超市加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适时的搞一些购物活动;普通综合型超市可以在这段时间突出粮食、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买卖,注重宣传,增加固定消费群体数量;而大型超市在店员的态度上多下功夫。此外,各超市都应注意培养店员的信息素养,把握消费者心理,这会增强超市的运营效果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不断完善,消费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目前中学生人数高达7300万,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中学生的消费状况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但在中学生消费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已引起中学生朋友和家长们的重视。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学生的消费状况,分析中学生的消费倾向,让人们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消费状况,引导中学生走上一条正确的消费道路!我组作了这次主题为“中学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调查表格如下。

父母收入

家里几个孩子

几个在上学

每周零花钱多少

占家庭收入多少

钱花在了哪里

第一位

1000左右

2

2

30

3%

吃饭,买零食

第二位

左右

2

1

30

3%

吃饭

第三位

3000左右

1

1

100

3%

吃饭,买零食,上网

第四位

以上

2

2

50

2.5%

吃饭,买零食,玩

第五位

3000

3

3

30

1%

吃饭,买零食

第六位

1000左右

1

1

30

3%

吃饭

第七位

3000以上

3

2

60

2%

吃饭,买零食,玩

第八位

3000左右

4

1

30

1%

吃饭

第九位

1000左右

1

1

50

5%

吃饭,买零食,上网

第十位

5000

2

2

100

2%

吃饭,买零食,玩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的父母月收入通常在左右。家里孩子的个数大部分都是2个有一少部分是1个,还有个别的是3个或4个,在上学方面,并不一定所有的孩子都在上学,同学每周的消费一般都在30-50之间,多则在100元。同学们每周的零用钱一般占家庭收入的1%-3%之间,一部分占50%。这些钱都花在在哪里呢?现在的中学生主要花销在吃,穿,玩,三个方面。在穿的方面占46%,怎么会这么高呢?由于学生之间追求名牌,互相攀比,以至于穿的方面占这么高的比例。例如:一双名牌运动鞋就要200-300元,最多1000元;一件上衣上百块;一条裤子百多块。就是因为这样就有了现在校园中的顺口溜“一两百太寒酸,四五百才够数,千八百才算酷“;其次是玩,它占30%,在我们中学身上主要表现在追潮流,赶时髦,有的同学到mp3,mp4的随身听,还有人已经拿上了手机。然后是吃,它占15%,现代中学生都流行节日庆祝,同学生日举行party。最后是其他方面占10%,而在这10%中,却只有一部分消费在学习上。这么高的消费钱哪来的,来自于他们父母辛勤的工作。当他们要钱时,如果家长不给还骗家长。

通过这次调查,我想对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如下:

1.少买一些零食,把剩下的钱攒下来。

2.少去一些高消费的场所,剩下的钱可以买一些参考书。

3要学会合理消费,绿色消费。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3

中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表

年级:__ 班级:__ 姓名:__ 性别:__ 年龄:__

同学们:

下面是关于你本学期学习方法的调查题,请你仔细、认真、实事求是的填写,此卷有助于我们和你自己了解你都运用了那些学习方法。谢谢!

本卷的填写方式是在每道选择题中,必须选择一个选项,请不要漏选,也不要在一道内选两项。请认真回答这些问题后,再看后面的评分方法。

1、如果老师布置一项社会调查让你在寒假中完成,并要求开学后提交一份报告,你会:( )

A、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量

B、到网上去下载一份,应付了事

C、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块完成并趁机游玩

D、形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对这份报告贡献自己的力

2、本学期开学之前,你一般情况下会:( )

A、无所事事,等待开学

B、只要准备好开学所需要的物品就可以

C、检查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否完成

D、考虑并制定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争取有所进步

3、你认为应该在早读、下午上课或晚自修前的多长时间内引导大家进入学习状态并逐渐养 成良好的习惯呢?( )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4、有的同学表示课前预习对自己学习有很大帮助,所以习惯预习;而有的同学表示预习对 学习并没有什么帮助,所以不预习。你呢?( )

A、不预习 B、很少预习 C、老师布置预习才预习 D、经常预习

5、如果你预习,那你都经常预习那些科目?(注意:上面选不预习的同学不用填此项。)( )

A、自己喜欢的科目 B、自己喜欢那位老师的科目

C、家长强调的重点科目 D、预习自己认为成绩不理想的科目

6、预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你常用哪一种?( )

(注:选不预习的同学这一组题目可以不用填写)

A、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

B、阅读要学的内容,并归纳出重点和难点

C、阅读要学的内容,归纳出重难点并划出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

D、阅读要学的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疑难

7、课堂上,你最喜欢( )

A、 答问 B、自由阅读

C、老师讲解 D、讨论

8、有的同学表示会在课堂上课过程中常常走神,你呢?( )

A、对感兴趣的内容很认真,不感兴趣的就干别的事情

B、上课内容听不懂时会走神

C、认为上课内容已经很懂了,不用听

D、基本不会走神

9、不同的同学都有自己的听课方式,你是怎样的呢?( )

A、听课时不记笔记,但愿意想,会配合老师的节奏(如:回答问题等)

B、老师让记什么就记什么

C、听课时会记自己认为重要的笔记,但常常听不到老师讲的下面的内容

D、一面听,一面把老师讲的和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记在书上

10、你觉得自己的听课效果怎样( )

A、不清楚 B、全听不懂

C、部分听懂 D、全能听懂

11.等级科目课上,你通常( )

A、完全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没有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

B、主要精力放在解题上,没有对基础知识进行认真复习

C、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又注意解题及解题后的反思、总结

D、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并经常与同学一起讨论、交流

12、开学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成绩不太理想,你一般情况下会( )

A、不学习了,反正学不会

B、听天由命,反正我已经尽力了

C、确定自己的薄弱学科,狠下功夫

D、请教老师,看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对路

13、上自习课的时间里,如果没有老师在场( )

A、无所事事,逮着什么就看什么

B、看哪个老师布置的作业多就做哪个学科的作业

C、查缺补漏,抓紧时间学习自己的薄弱学科

D、思考今天的学习情况,做好总结

14、你与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情况是( )

A、不与其他同学探讨学习方面问题

B、有同学经常对自已学习有帮助

C、经常与其他同学探讨学习心得

D、经常帮助其他同学从

15、关于复习你是怎样做的呢?( )

A、在平时、测验和考试前都不复习 B、老师强调要复习才会复习

C、平时不复习,测验和考试前会复习 D、在平时、测验和考试前都会认真复习

16、复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你常用哪一种?(注:从不复习的同学不用填写)( )

A、只会翻阅笔记

B、把学过的内容通看一遍

C、把学过的内容看一遍后,会尝试做一些题目来巩固

D、回忆学过的内容,自己整理出提纲,针对还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弄懂

17、你是怎样处理复习与作业的关系呢?( )

A、不复习只完成作业

B、边做作业遇到有不懂的马上看书或笔记

C、先做作业再针对遇到的问题看书、笔记,或问同学、老师

D、整理好课程内容,认真理解重点、难点之后再写作业

18、你怎样完成作业的呢?( )

A、做作业中遇到困难经常不能完成,也不会问同学、老师

B、只讲究速度做完就完事

C、做作业遇到困难需要与同学讨论才能完成

D、能自己快速准确的完成

19、当考试后,你发现考的科目自己觉得很糟糕,你会 ( )

A、无所谓,来日方长,我会努力的

B、从头开始,扎扎实实再从头学起

C、从现在开始努力

D、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20、试卷或作业发下来后何时订正呢?( )

A、从不订正 B、晚自修时

C、老师讲评时 D、立即

[评分标准]

凡选A者记-1分;凡选B者记0分;凡选C者记1分;凡选D者记2分。

请计算出你的得分是( )分。

中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问卷调查表

摘要:许多高一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本文对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展开调查并以此探索、分析和指导高一学生找到适当的学习方法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健词: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引言:由于高一学生刚从初中过来,初中和高中是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并且高中的学科增多。很多学生早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安排时间,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比较困难,学习成绩不高。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学呢?而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又怎样呢?为此,本文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行调查与探索。

一 、调查目的

1,了解高一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

2,分析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3,寻求适合高一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二、 调查对象

尤溪高一十班学生 52人

三、调查方法和步骤

调查采取问卷

四、问卷调查(见附录1)

五、调查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6 14 1 4 3 4 1 2 12 3 2 1 1 2 1 5

B 5 12 3 1 2 20 4 1 7 2 14 4 8 3 5 4

C 14 4 8 1 21 2 6 31 15 25 18 17 17 26 19 16

D 12 7 26 27 11 12 26 2 3 9 13 14 11 6 12 11

六 结果分析

1,预习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处在"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的状态,占总数的50%,还有"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的,占总数的30%,而经常自学预习的学生只占30%. 从统计数据看,学生预习方法大部分处于"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的状态;而通过预习找难点,找重 点或解决疑难的比率较低,原因是高一年级的学科较初三年级学科多,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方法仍停留在初中水平。高一学生除了要预习语文,数学和外语外,还要预习物理,化学政治等其他学科。 调查表明,高一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把预习当成一种任务去完成,这样既浪费了大好时光,也没有大的收获。;从中得出高一学生缺乏自学能力 ,只把预习当成额外作业去完成,没有作为能力去培养,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能力.

预习情况:不预习 很少预习 老师布置才预习 经常预习

所占比率:28% 44% 20% 8%

预习方法:看一遍 找重、难点 对照资料

所占比率:52% 30% 18%

2,课堂听讲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教师讲课枯燥是造成学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占整体的35%.由于教师讲课的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所以调动不了学习的积极性. 统计表明,采取

第三种方式的学生较多,从整体来看,学生听课时思维不够活跃.影响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倾向于灌输式学习。这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思维任然停留在初中。高中的学习对学生的主动性要求提高了,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由此可见,由于不同年龄学生智力开发的不同和听讲习惯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学生 的学习方法。

听课情况: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不想听 上课内容听不懂 其它

所占比率:22% 46% 32%

3,课堂记笔记的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记笔记的方法是随学生的听课装态的变化而变化的。说明对于较难学习的科目或思维逻辑强的学科,学生应该集中精力听讲,以免造成思维混乱和前后 逻辑不连贯的现象.确实有一部分教师习惯于写板书,也要求学生抄板书,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讲课思路,也 影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通过眼看,耳听,动手,动脑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脑皮层兴奋 域构成多通路的联系,阻塞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对较难学科应该以听,想为主。

课堂笔记:只听不记 边听边记,尽可能记下所有 边听边记重点 边听边记边思考 所占比率:36% 42% 14% 8%

4,做作业的情况和方法

课外作业是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和训练技能的一种手段,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对作业的认识不尽相 同,有的学生把做作业当成一种学习的需要,也有的当成一种负担;有的学生做作业的速度较快,也有的做作 业的速度较慢,有的学生做作业产生一种愉快的内心体验,也有的完不成作业心理出现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 ,学生都在寻求做作业的窍门和路子.表五反映了学生当前做作业方法的现状:

"先做后看书"的方法比率较高,"有问题问别人"的方式比率也较高.但是,仍然存在抄 作业和完不成作业的现象.

调查表明,"先做作业后看书"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很高.原因是学生先做后看书能够发挥学生独立思 考,自检学习效果的作用.特别是当学生遇到难解题时,还可引起学生对解疑的需要,促使他有针对性地去看 书,一旦从书中找到解题的思路,做法和答案,便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 学会应用知识的方法.。学生抄作业或完不成作业与学习成绩是负相关状态,这种情况大都属于差生。

作业方式:先看书后做、先做后看书、抄答案

所占比率:32% 58% 10%

5,复习方法的情况

学生对复习的目的和作用理解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复习方法和安排,调查统计

统计表明,各年级学生经常复习者较多,都占半数以上;考试前复习的,其比率较其它方法相对要高.复 习方法随年级的不同而有变化.初一学生多是按老师布置的提纲进行复习,初二学生侧重在背重点,初三学生 侧重在抓难点.原因是初一学生依赖性较强和缺乏独立归纳能力,希望老师列出提纲要点,给明确复习的主要 内容.初二学生面对加重的作业负担,必须进行重点复习;同时由于难度的增大,难点较多,抓难点的复习方 法比率也较高;初三学生面临毕业与中考,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着重解决疑难.

复习方式:不复习、看主要内容、看一遍、复习有关内容后做题

所占比率分别为:10% 26% 48% 16%

六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多数高一学生仍停留在教师所要求和布置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学习状态,学习的被动性较强,他们主动学习和探求知识很不够,还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方

法.这种学习的被动性,表现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死记硬背.他们上课抄笔记,课后抄作业,复习考试按教师指定的背课本和笔记,还有许多学生大量地看各类题解,这都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他们的学习缺乏独立性,离不开老师这根"拐棍" ;而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又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特别是在高中学生被迫在课上课下大量做练习,重复性的无效劳动占去了很多学习时间,负担过重,这就显得学习被动和方法过死 ,严重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初中教师中的强制性措施过多,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不能不是个重要原因.它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主动性.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4

一、调查目的

孩子的储蓄行为是个好现象,家长应对此加以鼓励和正确引导,使其从小养成善理财的好习惯。但同时也必须关心孩子的生活习惯,对于不良习惯必须坚决纠正,这也是对孩子将来负责。

在被调查学生中,在“第一次兼职的时间”这道题上,165个人填答了,还有6个人没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学生中,大一就开始兼职的学生占到了57.0%。第一次找兼职,大部分的学生还是通过学生兼职中介,在调查中,这一比例占到了45.0%,而由同学介绍、自己找、学校勤工助学找到兼职的分别是24.0%,18.1%,9.9%。

清远市莫艳辉语文教师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已成功立项,为了深入了解山区初中语文教学情况,工作室在11月份设计了《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调查问卷》和《初中语文教师调查问卷》,并发放给连南民族初级中学和所有乡镇初中学生代表与语文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初中学生学习语文和语文教师教学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更好地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xx县部分初中学生和初中语文教师。

三、基本情况

《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其中县城学生发放160份,乡镇学生发放140份),回收份(县城学生回收155份,乡镇学生回收102份),回收率.6%(县城.9%,乡镇72.9%),县城学生共提出了135条建议,乡镇学生提出了62条建议;《初中语文教师调查问卷》共发放份,回收54份,回收率为%,语文教师共提出了32条建议。

四、结果分析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归纳出以下结果: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较多,构成这部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比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娱乐以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与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联系。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减少那些只为虚荣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费。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问卷调查中有.4%的学生对学习语文“有浓厚的兴趣”或“有些兴趣”。

2.“幽默风趣”成为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堂语言。问卷调查中,.6%的学生认为最喜欢的语文教师应当是“幽默风趣”,57.6%的学生最希望语文教师拥有“幽默风趣型”的教学语言风格。

3.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语文课堂。问卷调查中,77.8%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影响很大”或“有些影响”。

4.“教师在讲授中提问交流”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形式。问卷调查中,76.3%的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形式是“教师在讲授中提问交流”。

5.语文教师应当多些研究“导入”“总结”等课堂语言。问卷调查中,40.1%的学生最喜欢语文教师“导入语言”,其次是“总结语言”,占24.5%,再次为“评价语言”,占19.8%。

(二)语文教师方面

1.“语言生动”成为学生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问卷调查中,40.1%的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是“讲得生动,语言富有吸引力。”

2.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语文课堂教学。问卷调查中,.3%的语文教师认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教学“影响很大”。

3.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问卷调查中,66.6%的语文教师“偶尔”或“没有”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9.6%的语文教师最希望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4.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问卷调查中,语文教师认为课堂效果“非常好”的仅为1.8%,“一般”的占.8%。

5.开展本课题研究对语文教学有促进作用。问卷调查中,96.3%的语文教师认为,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对语文教学“有较大作用”或“有些作用”。

五、调查总结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连南县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达到预定目标,为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作了铺垫,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第一点“积累、整合”中就指出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但是上面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师并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作业布置存在一刀切的情况。学生做这样的作业,结果是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没有拓展和加深,没有掌握的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偿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丧失做语文作业的兴趣。调查结果就有63%的学生认为当前的语文作业存在着“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

1.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影响很大,语文教师应当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学生喜欢的教学语言风格。

2.学生喜欢“提问交流”的语文教学形式,语文教师应当在导入语言、评价语言、总结语言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3.工作室结合实际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可以促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然,本次问卷调查存在问卷调查不够广泛,不够深入,回收率较低等问题,今后工作室会继续开展更全面更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5

一、调查目的

“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农村小学生对写作文的普遍感受。而作文教学也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公认的难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为何形成如此尴尬的局面?为了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反思,我对目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做了一次详细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20xx年9月

调查地点:折家坪镇中心小学

调查对象:折家坪镇中心小学50位小学生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座谈谈话法

结合实际设计调查题目:

1、你喜欢写作文吗?

A、喜欢B、一般C 、不喜欢

2、你觉得的写作文的目的是什么?

A、应对考试,获得高分

B 、展现自己非凡的才华

C、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3、写作时,面对作文题目的第一感觉是:

A、脑中空空,无从下笔

B、稍作思索,便有“成竹在胸,一挥而就”。

4、你在写作时经常会出现“心中有,笔下无的”情况吗?

A 、经常出现B 、偶尔出现C、从来没有出现过

5、你在家参加劳动吗?

A、自觉帮家长干活B、有时候干C、很少干

6、你阅读的书籍多吗?

A 、非常大丰富B 、单一的作文书C 、很少读

7、你坚持写日记周记吗?

A、坚持每天写B 、时写时断C 、老师布置了才写

8、你喜欢什么样的作文批语?

A、多肯定优点,少些不足B 、多指正不足,少些夸大的表扬

9、你喜欢老师评奖作文?还是同学之间互评?

A 、老师评讲为主,学生互评为辅

B 、同学互相评讲,老师作必要的指导

C 、老师评讲学生认真听讲

10、你喜欢阅读吗?

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怎么喜欢

11、你读书是因为

A、对阅读感兴趣B、想获得知识C、老师、家长的要求

12、你每天用多少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A、低于15分钟B、30分钟左右C、一小时以上

13、你一般会选择什么时间进行阅读?

A、假期B、午间休息时C、晚上睡觉前一段时间D、其它:

14、平时,你哪方面的书读得比较多一点?

A、卡通漫画类B、童话寓言类C、学习辅导类D、科普类E、其它:

15、你通常会怎样读书?

A、边读边勾画B、边读边思考C、通读D、粗略地读

16、你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吗?

A、经常写B、有时会写C、基本不写

17、你愿意与别人交流读书体会吗?

A、愿意B、偶尔C、不愿意

18、一学期你大概能阅读几本书?

A、 1—2本B、3—5本C、6—10本D、更多

19、你觉得课外阅读对你的学习有帮助么?

A、帮助很大B、有所帮助C、帮助不大D、没有帮助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学生喜欢写作占36%;不喜欢作文的占20%;有44%的的学生表示感觉一般。

2、有26%的学生觉得写作文是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24%的学生觉得作文是为了化展现自己的才华;50%的学生认为写作是为了应对考试。

3、有64%的学生认为面对作文题目会感到困难;36%的学生认为,写作别非难事。

4、有16%的学生自觉参加劳动;24%的学生有时帮家长干活;60%的学生在家很少干活。

5、有20%的学生阅读的书籍内容丰富,认为多一些读闲书杂书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作用最大;80%的学生只有“满分作文”等单一的作文类书籍。

6、30%的学生坚持勤于练笔;46%的学生时断时续;34%的学生老师布置后才写。

7、作文评价方面有75%的学生渴望“赏识”,特别是得到老师的鼓励。并希望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

以上调查结果中的表明:

1、农村小学作文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考试”仍为作文的目标。

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地改变,但领导、家长、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评价使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分数仍然是学生和教师的“命根”。因此学生是为了在考试中得高分而努力在平时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也就围绕“考试”来训练学生的作文。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大大挫伤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2、学生缺乏生活的体验,缺乏情感的体验,因此感觉没东西可写。

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农村的独生子女增多,即使不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家庭就是两个小孩。这些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很重。出于我吃过苦,一定不能让孩子吃苦的心理,绝大多数家长不让孩子参加到劳动中去。学生脱离生产,脱离劳动,对生产生活的艰辛没有感性认识,没有感情投入,这导致学生的情感体验匮乏。孩子一出生便衣食无忧,父母的感情投入,关爱与付出,被孩子认为是理所当然,这一切,都导致了学生道德情感的缺失。父母的溺爱,又不同程度的助长了孩子的自私心理,这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关爱之心。加上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农村孩子基本也没有春游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了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当然就无法表达。

3、学生的阅读量少,导致学生“心中有,笔下无”。

一是由于电视,网络的影响,学生在空余时间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不喜欢看书;二是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没有真正符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也没有真正对学生开放过,学生阅读的书籍过于单一。试问缺乏了文学滋养的学生怎么能在自己的文章表现出优美的语句、引人入胜的语言?那么“内容空洞,语言苍白无力”就再也正常不过了。

4、作文教学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一般都是学生写的习作教师批改,并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讲评。如出一辙的评价模式不仅不能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反而是学生有厌烦的感觉。

四、反思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刻的.反思,我们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我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改变观念,让作文成为学生心灵和生活的需要。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在我们的心目中要抛却“为考试得高分,把学生训练成作家等”观念,要解除学生作文的种种束缚,告诉他们:“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敞开心扉,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才能让学生觉得作文是因为自己心灵和生活的需要。

2、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不少学生怕写作文,问他为什么怕,最普遍的回答是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教师就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走进社会生活,要从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写作素材。写作源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而这感悟和思考的前提,是生活中大量的如海潮般奔涌的素材,或者说是生活打动了我们的心,使我们忍不住有一种要表达的冲动。因此,只有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更好地表达生活。

3、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积累语言词句和作文素材。作为学校,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物质条

件和时间保障。作为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渠道,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

4、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内容发生兴趣时,他才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而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学生为作文而作文,那么,他很难对写作产生真正的兴趣。只有当他觉得写作不是老师的要求而是自己的需要时,这样的写作才会真正写好。因此老师要尽可能把作文同学生的自我需要结合起来。

首先教师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课堂上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景,让置身其间的学生们能够十分便捷地调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课堂上虚拟的生活场景变成心目中的真实。比如:可以请学生们把班上的某个有个性的同学或某次有趣的活动写成作文给爸爸妈妈看;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日子或一些活动,在学生经历了之后去写作;新年到了,请同学们互相写信,互致新年的祝福等。

其次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都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

三是通过多样化的写作形式,让学生不拘一格的写作,随心所欲的表达。除了课堂作文,我们可以提倡学生写日记、随笔、读书笔记、

小论文、小说甚至诗歌······只要能充分的表达学生内心的思想感情就行。

四是尽可能为学生作文提供发表的机会。这里说的发表,不一定是正式刊物上的发表,可以是在班上宣读(口头发表),也可以在班级日报上发表,还可以出班级“作文集”等。

五是让学生自批自改,教会学生的自改能力。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自己要转变观念,可以只给学生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可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其次,老师要打破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批改作文,或全班批,或轮流批;或教师批,或学生批??当然,要改变农村小学生作文的现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但只要我们积极地转变观念,积极地探索作文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有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的“活水”,相信作文就一定会自然而然的从学生的心底流淌出来。

参考文献:

【1】李景阳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语文教学论》,x年12月第三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蒋军孙晨曦,《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新浪博客,—04—25。

【3】张定远主编,《中国现当代名家作文论》,郑州文心出版社,x年。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6

查目的:现在无论干什么都讲究诚信,学生要做诚实守信的人,不撒谎,与同学之间要做到一诺千金;商人要做诚实守信的人,商品不掺假,这样才能销售营业额高;老百姓要做诚实守信的人……总之在当今社会没有诚信寸步难行,那大家都做了哪些诚信事呢?是不是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呢?因此我们针对“身边的诚信事”进行了调查。

调查人员:六(4)中队

调查时间: .5

调查地点: 大街、市场

调查对象: 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小学生、老奶奶

调查内容:大家所做的诚信事

8月是暑假,大家基本上都在家中休息,于是我们对各个行业的一个代表人物进行了“您所作的诚信事”的调查。下面是我们将他们的叙述进行整理后的内容。

出租车司机: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我感到非常光荣,因为我们的工作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所以我们每位出租车司机都感到身上的责任很重,诚信当然是我们每位出租车司机的必备品格。每当乘客交多了钱,我会毫不犹豫地将多的钱还给他,有时会有乘客将物品遗失在车上,我都会交公。记得有一次,我在打扫车子时发现了一个黑钱包,里面有好几千元和两个银行信用卡,我想这肯定有急用,于是马上交给了负责人,通过各种渠道终于联系到了失主,失主十分感激非常给我报酬,我说这是我们出租车司机应尽的责任。

个体户:记得刚开始做生意时我卖的是牛肉,当时市场上卖牛肉的人很多,他们都给牛肉注水,来增加分量,而我就不这样,注水的牛肉看起来水淋淋的,泛白的,很滑;而我的牛肉色泽深,很是粘手。所以我这的牛肉每次都供不应求了,算起来我赚得比他们要多得多。这件事一直影响着我,我无论卖什么都不投机、占便宜,因此不管卖什么都买者众多。

另外我们还采访了小学生、老奶奶,他们都讲述了自己所做得微不足道的诚信事。

我们的感想:

通过对这么多居民的调查,我真的感触颇深,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不管是工人还是个体户,总之他们都秉着诚信来做事,因此都得到了回报。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牢记“诚信”两个人,真正做诚实守信的学生。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7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实际的作文教学状况,却始终不尽如人意。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害怕、厌恶写作文”是学生的普遍心理现象。据我在本班中作的口头调查中:很怕、有点怕写作文的高达80%,对他们而言,写作文是件苦差事,为了交差,他们不得不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凑字数。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定式,从一开始就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因而作文的恐惧心理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必定不佳。经统计分析,学生的作文问题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种:

一、篇幅短小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瘳瘳数语,几行字就是一篇作文。意思虽然说清了,语句也通顺,但不能抓住事物的细节作细致地描绘。就好像一幅画,只有轮廓,没有血肉,所以总也丰满不起来。

二、缺乏真情实感

有的学生景物也描绘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写得很清楚,但读起来干巴巴的,缺乏情感的滋润。也不能在作文中体现作者的价值取向和主观立场,好像只是一个事不关己的看客。这样的文章必定缺乏感染力,难以和读者产生共鸣。

有的学生虽然也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比如:妈妈真伟大!我的老师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等等,但由于在行文中缺乏情感渗透,读起这样本该情感充沛的句子,总觉得有些空洞和高调。

三、表达不准确

有些学生要么重复罗嗦,要么词不达意,这样的作文让作者和读者的交流受阻。本班就有几个这样的同学,作文通篇都是口语,有的字甚至从字典中都找不到,他用拼音代替,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书面语来表达。看这样的文章,如同嚼白蜡,索然无味。

四、作文模式化,缺乏个性

作文本来是个性化的活动。所谓个性化,就是一个命题或多个命题,全班学生的作文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出每个儿童不同的心声和不同的水平。可是平时一说写作文,学生就搬出作文书,套用模仿,有的甚至是全盘接收;或是老师念一篇例文,有一半学生都成了例文的作者,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更无个性可言。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制学生失去作文兴趣,固化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呢?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第二课堂严重溃乏

除了读读教材中的文章,抄抄书本上老师指定的词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第二课堂几乎为零,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一本课外读物,他们的语言积累很是缺乏。心中无货,当然下笔无墨了。作文时冥思苦想,也不过瘳瘳数语而已。

再者,家长在这方面的引导和交流也非常有限,我曾经做过调查,在家里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并能主动予以引导的不足10%。(当然这并不能怪我们的家长们,他们要么农活太忙,无暇顾及;要么知识底子不够,有心而力不足;要么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

二、作文时缺乏激情投入

有些学生作文时缺乏投入感,没有激情,把作文当成难以应付的差事,从心底厌恶写作,没有主动性,没有心灵参与的过程。作文自然缺乏情感。

三、教师指导方法不当

有句话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而是由于我们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调、程式化,训练内容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作文的兴趣。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重在写作技巧、表达方法上的点拨,对于作文内容却搞“一刀切”,学生缺乏作文内容的积累和写作心理的需求。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指出:写作的根源是表达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教学教学重点的转移,忽视了学生表达欲望的激发和积累习惯的培养。

四、学生缺乏成就感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认真完成六七十分,草草应付也是这个分数,“大概老师一看到我的名字,就跳出属于我的分数了。”周而复始,信心丧失,何来兴趣?基于学生作文的现状,教师如何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乐于表达,易于表达?特别值得我们思考。

我想,我们的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淡化作文概念、强化生活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淡化作文概念,模糊“作文”的负累,使“作文”两字在学生心目中不再沉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去发现、研究,去追忆、再现,去想象、推断,去剖析、感悟。让学生明白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而是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写多也行,写少也可,没有字数、结构、体裁的限制,对学生唯一的要求是:观察得要更细,发现得要更多。尽最大努力试着把作文课变成一次游戏、一次采访、一次通知、一次广告招标、一次观察试验这些活动,可就地取材,但需精心设计,不让学生有负担。如:一位老师有一次组织学生玩吹泡泡的游戏,老师说:“盆里有肥皂水,请大家拿起笔套吹泡泡,看谁吹得大,看谁吹得多。”学生动手动脑,气氛活跃。良好的氛围形成了。接着,老师引导:“泡泡像什么?” 学生回答:“像气球”、“像飞船”等。“要是把泡泡当作人,可写哪些作文题?”

《泡泡飘游记》、《泡泡旅行记》、《顽皮的小泡泡》等,每个学生笔下的小泡泡都各具个性,都活动在自己的天地里。

二、淡化刻意指导,功夫用在平时

(一)阅读写作紧密结合

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渗透习作教学的内容和基本功训练。看到典型的课题,可结合渗透如何审题和立意的训练;遇到典型的课文,可渗透布局谋篇的指导;碰到典型的构段方式,可以穿插 进行仿写训练。对于课文中的典型句式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除了引导学生赏析外,还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

(二)重视习作前的指导

根据作文教学计划的安排,每次作文课之前,必须重视课前指导,写人物,就应该提前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各种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变化;写景,就应该要求学生提前有针对性地观察自然景象;写物,应提前指导学生有意识地研究各类物品的形状、色彩,掌握其特征总之,每次写作之前,都应根据习作要求,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搜集和积累必要的材料,这样到了作文时,学生胸中才有积蓄可倾吐,手中才有方法可使用,口中才有词语可表达。

三、采用开放性的习作评价,以评促写

习作评价对习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激励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改过习作教学方法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开放的习作评价应能激励为评价宗旨,评价定位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自己之间,在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评价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增进教与学的相互了解和深层次地沟通,在评价中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评语激励

传统评语针对性不强,缺乏个性,缺乏激励。我主张评语要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强调评语的双向互动性,强调激励性、针对性和建议性,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存在什么问题,使每一次的评语犹如一次亲切的交谈和情感的沟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使学生愿意修改,知道如何改。评语的定位由老师与习作之间转换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自己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评语的形式、内容更丰富多彩。评价更全面、更具体、更讲求实效。

(二)评奖激励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采用多种类型的评奖活动。设习作“兴趣奖”、“个性奖”、“创新奖”、“进步奖”、“希望奖”、“优秀奖”、“幻想家奖”、“故事大王奖”、“日记大王奖”等等。

评奖活动注意学生习作的过程,并且面向全体,人人参与,人人都可以获奖,使学生在老师、同学、家长及自我肯定中激发习作的动机。

(三)成果激励

开放性习作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习作过程,指导学生珍惜习作成果,利用成果激励、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坚定习作信心。具体做法如下:

1、开辟班级习作园地,学生想写就写,想贴就贴,想评就评,使班级的习作园地不再只是少数人、少数范文的领地,而是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真情流露的地方。

2、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习作园地,指导和鼓励学生把作品投寄到各种少儿报刊杂志上发表,让他们充分体验习作的成就感。

3、编辑班级文集,培养学生搜集编辑文集的能力,学生的优秀作品分类收集成册,并进行美工设计,编辑精美的文集在全班传阅。

4、编辑个人文集。挑选个人的优秀习作编成个人专集,在班中或是在学校里传阅,使

学生从小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写作能力对于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教师们应根据“课标”精神,努力排斥“为应付考试而作文”的思想,以新的思路,运用具有创造性的指导方法,大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求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8

摘要:诚信是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规范,在我国传统社会特定的背景下,诚信成为社会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面对当今的社会诚信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借鉴传统社会的诚信机制,加强合理的制度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等途径,建立我国当代社会的诚信机制。

关键词: 缺失的表现 原因 如何面对

(一) 现代社会的诚信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正在快步地向现代化国家迈进。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在利益面前,有人选择了占有;在责任面前,有人选择了逃避。

诚信是易碎品,打造起来很费功夫,毁坏它却不费吹灰之力,近年来,经济生活领域,失信的事例不胜枚举,其典型表现如下:

1商业信用危机。毁约、违约、欺诈签约、恶意骗约的商业流氓行为屡见不鲜,其存在和蔓延不仅破坏了市场信用的健康发展,而且导致了市场交易风险加大。

2产品信用危机。假冒伪劣产品盛行,而且品种多、数量大、范围广,在有些地区,有些领域泛滥成灾。

3资本市场信用危机。在证券市场上,造假已成为股市的“艾滋病”,如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被揭出系列造假案,一些公司如大庆联谊、银广夏等虚增利润、编造有关信息,隐满重大事项,违反《证券法》和有关法规,破坏了资本市场的信誉,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

4金融信用危机。信贷是信用的基本方式,信贷的循环状况也是衡量社会信用的一个尺度。资料显示,金融生活领域中,集资诈骗、货款诈骗、票据诈骗等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了假借各种名目脱逃银行债务的行为。 5官员信用危机。极少数领导干部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务实效。如“以实掩虚”搞形象工程,上“短平快”项目,还有极少数官员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之利,这种权力腐败极大地污染了社会诚信,也影响到政府的诚信。

(二)诚信缺失的原因

第一,市场经济加速了社会流动,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打破了熟人交际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社会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它打破了传统社会的熟人交际圈,越来越多的人际交往是在生人中进行的。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之间的交往表现为短暂性,人们之间虽然交往的数量增加了,但熟识程度却降低了。可见,传统社会靠熟人去维护社会诚信的机制,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已经完全行不通了。

第二,市场经济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功利性经济,它以利益为基本导向,引导人们如何去获得经济利益,强调的是商品意识和金钱观念。这样,便出现了与市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如尊重个人利益、倡导自由竞争、主张自由平等,等等。这些道德观念有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特别是对金钱的追逐,为金钱所左右,利欲熏心,就会导致“唯利是图”,成为金钱的奴隶。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就占据了一些人的思维空间,使社会诚信受到严重冲击。

第三,法制不健全,对失信者打击不力。市场经济既是信用经济,也是 法律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律是信用建设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国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没有制定信用激励和惩罚制度。守信用者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失信者未受到严厉制裁。在不少情况下却是守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其二,在判决执行上软弱无力,判决执行率低。法律作为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最高维护者,在处理违约赖账行为时显得苍白无力。一旦失信者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则更加助长了诚信缺失现象的泛滥。

(三)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诚信问题?

当前,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在少数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诚信欠缺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原因。有些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在内心是认同的,但当关系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或所谓的“关键时刻”,如考试,评奖,毕业,求职等,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使知与行相背离,坚守诚信的道德意志力不强。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高度重视,并在诚信道德建设的实践中自觉加以抵制和改进。

大学生作为今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个体,必须树立信用意识,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不受人欢迎、也不会有大的发展的。

大学生应该做到讲诚信,讲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进入社会后,如果缺乏诚信,也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希望大家能自觉做到诚实守信,牢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努力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同时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9

一、中学生的诚信现状

从调查问卷表中显示,中学生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严重腐蚀了中学生的健康思想,使中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现从中学生对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诚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1、 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5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如果你走在街上,发现乞丐或残疾人在路边讨钱,你会不会向他(她)投钱?结果认为“会”的占50%,认为“不会”的占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要你帮他(她)照看行李,你会不会帮他(她)照看?结果认为“会”的占37%,认为“不会”的占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说自己远在外省,钱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资助他(她)车费,你会不会给他(她)钱?结果认为“会”的占15%,认为“不会”的占85%。

(4)你讨厌不守信用的人吗?结果认为“讨厌”的占100%,认为“不讨厌”的占0%。

(5)你认为你自己是个守信用的人吗?结果认为“是”的占93%,认为“不是”的占7%。

2、 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4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对你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70%,70%以下的占21%。

(2)如果你班同学找你借钱物时,你会不会相信他(她)一定会还给你?结果认为“会”的占88%,认为“不会”的占12%。

(3)你相不相信学校的收费是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收取的?结果认为“相信”的占6%,认为“不相信”的占94%。

(4)你对你所就读的学校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48%,70%以下的占52%。

3、 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3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认为你的父母对你信不信任?结果认为“相信”的占93%,认为“不相信”的占7%。

(2)你认为你父母会不会对你说谎?结果认为“会”的占18%,认为“不会”的占82%。

(3)你对你的父母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98%,70%以下的占2%。

二、中学生诚信现状的成因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中学生对调查中的诚信对象诚信度高低的顺序是家庭、学校、社会,其对社会的诚信度较低,对家庭的诚信度较高。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 社会不良思想的入侵。

由于中学生正处在模仿性极强的年龄阶段,对社会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非常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对于不正当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模仿心态。中学生的思想可塑性较强,并具有一定叛逆心理,对于好的事物不易接受,而对于坏的事物却接受较快。所以,稍不注意正确引导,就会使他们走进思想的误区。

2、学校内部管理不善,形成了中学生对学校诚信度下降的结果。

有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不思进取、散漫的学习、生活态度,并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有些教师对学生声色俱厉,讽刺挖苦学生,违背教育规律,肆意增加学生负担,片面追求考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有损教师的光辉形象,也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诚信度。此外,学校收费方面不太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诚信度。

3、父母爱——人类的天性,是中学生对家庭诚信度较高的原因。

家庭是中学生的港湾,是中学生的温床,人一出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对自己的儿女是真诚的,对儿女的关心和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的。在父母眼里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好象山中的小树苗长得再高大,也永远离不开那座山。儿女对自己的父母也是信任的,也知道自己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么会不心疼呢?

三、中学生诚信现状的对策

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的话题。

1、 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摆在教书育人的首位,让中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道德教育。教师对其进行教育时,切忌大道理连篇,唠叨不停,这样极易引起中学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德育的障碍。

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应注重规范中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要求在校内必须佩戴校徽,注意仪表,并并提倡在校内使用普通话及文明语言。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言传身教,以情动人,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同时,还应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让每个中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守法公民。

2、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通过多种媒体对其进行教育。要引导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中学生解除心理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中学生先进行教育时,要让他们看到社会的亮点一面,不要过分渲扬社会阴暗面,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的真实,以增强对社会的信任。

3、 培养中学生的“爱心”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心”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要培养中学生对社会万事万物都具有一片真诚的“爱心”,这样,社会就多了一片爱的天空,并且社会也会给予真诚的回报。不能让受骗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受了骗却去骗别人。要培养中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中学生辨别社会真假的能力。只有自己不受骗,同时,也不会去骗别人。这样,社会才会得到净化,才会让“爱心”滋润人间每一个心灵。

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中学生的诚信问题,让他们能够在一个信任、舒适的大环境中茁壮成长,因为祖国将来的建设要等着他(她)们来继续完成。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20

一、调查背景

数学运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第一要求。目前由于学生过度的依赖计算器,而且对计算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普遍较差,主要表现为运算的速度慢、准确性差以及运算的盲目性大。学生运算能力发展的滞后,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二、调查目的

为了更加准确的了解中学生目前的数学运算能力,找出影响中学生运算能力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进而寻求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提高运算能力。

三、调查对象

本校八年级120名学生。

四、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展开调查。问卷如下:

为了了解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及数学运算方面的主要问题,使老师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帮助同学们有效地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运算的能力,我们设计了这份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不记名,其结果只用于课题研究,不作他用。请同学们认真如实回答,你的回答对于我们的研究和改进教学方式,促进高效教学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谢谢!

1、对于计算题改错,你的'做法是( )

A、认真检查,按老师要求从头做一遍

B、先看同学的正确解答过程,找出错误后再改正

C 从不主动改错,老师提醒批评后才去改 D 抄同学的答案。

2、对于简单可以口算的题目,你通常:( )

A、直接按计算器。 B、简单的口算,有难度的笔算。

3、对于计算结果你通常:( )

A、详细反复检查验算。 B、作业多,时间紧,没空检查 C、基本不检查。

4、对于计算器你通常会:( )

A、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使用 B、经常使用,离不开 C、遇到较难算的题目时会使用。

5、你对草稿本的看法是:( )

A、无关紧要,基本没有,不用B、考试时会使用草稿纸,平时有时会使用,一般不用固定的草稿本,随手画。 C、很重要,一如既往地都使用草稿本。

6、 你认为你的运算水平怎样?( )

A、很好,我很满意 B、一般,有待进步 C、很不满意,要努力提高

7、 在数学考试中,你做错题的原因一般大多是( )

A、没有思路或思路混乱,不会做 B、 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或理解错误

C、粗心,题看错或运算出错 D、 其他

8、 你平时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是否会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 )

A、 经常 B、 偶尔 C、 从不会

9、 你在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时的一般习惯是( )

A、 先分析题目考查知识点思考最简方法再计算 B、 不想做,写一步算一步 C、 拿到题就开始写,不过多思考

10、 平时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你的思维( )

A、 较灵活 B、灵活 C、 一般 D、迟钝

11、 你平时在做完数学运算题时,是否对解答过程检查( )

A、 经常 B、 偶尔 C、 从不会

12、 你现在觉得自己做数学题时的主要问题是( )

A、 常因粗心大意出错 5 B、口算、心算能力不达标

C、公式和法则的理解和运用不准 D、 算法、算理、算律使用不灵活

13、 你觉得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数学运算能力( )

A、 避免粗心大意出错 B、 尽量多做题,多练习

C、 多积累解题经验,、归类特殊题型,总结计算技巧 D、 使用计算器

14、你喜欢简便运算吗? ( )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15、每次月考或大型考试,你因为计算错误失分占总失分的( )

A 50 %以上 B 10%以内 C 30%左右

16、 你做计算题经常在哪些方面出错( )

A 计算法则和计算公式记不住,混淆不清,模棱两可 B 符号变号很头痛 C 看错,抄错符号,数字或字母 D 灵活应用 ,需要方法和技巧

17、你做错计算题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 )

A、不会做,凭感觉写 B 会做,但不知道怎么就出错了

C、小学计算基础不好,中学计算跟不上 D粗心大意,马大哈

18、初中阶段你喜欢做而且正确率高的计算题有( )

A、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B、无理数的计算和化简

C、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不等式(组) D、整式的计算

E、求一次或二次函数表达式 F、分式的化简求值和解分式方程

19、你认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最关键的是:( )

A、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B、养成良好的检查验算习惯。

C、加强系统的计算训练,熟能生巧。 D、注重对算理,性质的理解与应用教学。

20、 关于提高数学运算能力,请你简要谈谈你的想法和建议:

(二)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初中学生在数学运算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有:

1、概念模糊不清,学生容易因概念模糊而运算失误。

2、公式、性质记忆不准确。

3、计算速度很快但是准确却率比较低。

4、不能正确的读懂题意,导致答题方向错误

5、数学语言不过关,导致阅读习惯差,阅读能力差,运算无从下手。

6、眼高手低,往往看到一道比较简单的就不算了,导致以后的计算水平很差犯一些很小的可避免错误

7、绝对依赖计数器,懒得动脑动手。

8、对运算问题缺乏检验、反思、总结、归纳的意识。

9、审题不仔细表达能力差,书写不规范。

10、运算习惯差,急于求成,粗枝大叶,心里想的和手上写的不一致。

(三)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1、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习惯和心态。

2、帮助学生辨清易混淆的概念和易错用的运算律。

3、教给学生正确的审题的方法。

4、探究数学运算错误的类型和原因

5、有针对性的做一些口算、心算、估算的练习

6、平常作业、练习严格要求,养成好的计算习惯。

7、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

8、培养学生在作业中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有错必改的习惯。

9、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运算实际意义。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21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XX年9月初,县教育局号文件向各校传达了省市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为了切实搞好辖区学校“减负”工作,了解各校“减负”文件精神的执行情况,县教研室初中组于XX年9月13日至XX年10月20日结束,对全县十三所初中进行了全面调查,旨在督查引导各校严格履行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内容》,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对象:初中教师、学生和家长。

方法:依照省《区县教研机构监测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入学校,明察暗访,通过听、看、查、谈、访等方式进行。其中听课56节,发放教师问卷130张,学生问卷全县156班共计156张,问卷全部有效。

内容:参照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内容》,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均为其要点。

三、结果及分析

1、领导重视,制订了“减负”方案。问卷显示,100%的教师接受了“减负”文件学习,89.1%的学生接受了“减负”文件的传达。通过听取各校有关领导“减负”工作汇报和查阅“减负”资料,反映了各校对“减负”工作的不同重视。在后期的“减负”检查中,各校减负落实愈见扎实。除均建立了“减负”领导小组,有“减负”实施方案外,有的学校和教师分别建立了“减负”目标责任书,学校设有“减负”责任追究制度,对教师有“减负”倡议书,建立了学科考试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有家庭作业和双休日作业布置的要求,有层层把关的周作业计划和落实记载,教师“减负”承诺书,学校对学生的“减负”问卷等。如耿中、榆中、药中、姬一、通中,从这些学校的汇报与检查中,可以看出对“减负”的重视及作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

2、重视了常规管理,学校秩序正常。走进十三所初中,感到教学秩序井然。从我们检查看,十三所初中有教学计划,有课程安排,能按课表正常上课,学校常规教学检查资料齐全,学生作业批改细致认真,教研活动有安排、有记录。

3、重视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所听56节不同学科课,能看出各校在优化课堂结构,不断改进教法与学法上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与探索。如鹿苑中学教导处及语文组的“同课异构”教法竞赛展示课、张中、泾中、耿镇、姬二的课堂教学令人满意。联想到近几年来,我县教育局领导班子,落实“户均一个大学生工程”,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抓“三展”,备“三考”取得了显着成绩。之后,又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改变学生思维惰性习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被逐步调动起来,高效课堂蓬蓬勃勃,发展日趋完善,改变了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这些举措,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对减负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上是各校在这次“减负”检查工作中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仍也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课程设置问题较多。单就从十三所初中课表看,除一所学校基本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外,十二所学校都有差异。如初一语文,国家标准规定每周6节,而有2所学校设为5节,一所学校设为7节;初一数学,国家标准为每周4节,9所学校设为5节;初一英语,国家标准每周4节,5所学校每周5节,2所学校每周8节;初一生物,国家标准每周3节,7所学校每周2节;初二物理,国家标准每周3节,4所学校每周2节……拿所给课表与班级课表初查对比,一些所谓“副课”根本没有。学生问卷显示,“副课”被挪用被挤占8.33%,无挪用挤占89.74%,未答占1.9%,主要是初三无非考“副课”,考前无“副课”,平时“副课”被“主课”代替,“副课”教师不在上“主课”。被挪用被挤占涉及4所学校,与监测“课程开设规范、无挪用、挤占现象”不相吻合。

2、作业量较大。100%教师回答学校有周作业计划,87.17%学生回答家庭作业未超过2小时,12.83%的学生感到作业量过大,感到作业量大主要是初三学生和城区学生,主要在3所初中。8.3%的学生反映教师布置重复性机械性惩罚作业,91.2%学生反映有2套教辅资料,这与监测家庭书面作业量“初中控制在2小时内”“无机械性、重复性作业”“不以增加作业量形式惩罚学生”“学生在校所用教辅资料每人不超过一套”有差距。调查中一位学生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每天做作业很晚11点多,书包大概能有40斤重。另一位家长说,听说上级减负检查,学校通知孩子赶快拿掉书包教辅材料,等检查组一走,又装上上学去。

3、补课与有偿家教现象严重。全县初三,除一所学校外,其余12所都补,这与监测规定的“不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变相组织除九年级第二学期之外的学生进行大面积补课”不符。城区2名学生和3位家长反映某些教师联合动员学生晚上到其家进行有偿家教,孩子的老师说单凭上课不行,人家都补,不补就跟不上趟,因此家长只好让孩子交钱补课,对孩子健康忧心忡忡。另一位学生家长说,都补,很普遍。面对繁重课业负担学生家长敢怒不敢言。

4、考试次数频繁。问卷显示,十三所初中,11所学校有月考,有的还有学科竞赛、周考等 。7所学校公开排名。这与“初中只在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不举办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不公开学生考试成绩”“不进行成绩排名”极不相符。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