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社会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调查报告3000字优秀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为了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推助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改革,进一步加快临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XX县第八期科级干部理论培训班的有关要求,笔者针对近几年来临朐农业综合开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改革等问题,利用安排的社会实践机会,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前期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市场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加快全县荒山治理开发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县委、县政府在坚持荒山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荒山治理开发推向市场,对部分荒山使用权实行拍卖、租赁招商,并于xx年7月27日由县政府组织在潍坊召开XX县荒山使用权租赁及招商项目新闻发布会,重点推出了九山、大关、石家河、冶源、龙岗、五井、卧龙、辛寨、上林、营子等 0个乡镇52宗2.09万亩荒山进行租赁。会上济南、潍坊、淄博、寿光等7家商客同临朐签订了荒山开发协议,面积达9950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拍卖、租赁面积已达3.8万亩,参与治理开发的客商多达数十家。新的开发机制,掀起了新一轮荒山开发热潮,为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及乡村产业发展投入机制特别是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创新提供了经验。
香炉山小流域位于XX县寺头镇东南部砂山区,总面积 9950亩,当地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山区开发建设、资源条件以拍卖、租赁荒山经营为突破口,狠抓山区综合开发建设,兴建林果基地,发展生态有机农业,走出了一条依山招商,以项目招商,以招商促山区开发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子。仅两年的时间,租赁开发面积7xx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充分总结十余年农业综合开发的经验教训,立足山丘区实际,坚持“高起点规划,大规模开发,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走出了一条“规模开发、连片治理、科学投入、建管并重”的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子,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xx以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涉及龙岗、柳山、寺头、九山、五井、大关等6镇, 0个行政村,905 2人。完成总投资5 4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 2万元,群众社会自筹投入达到 028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xx年以来,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改造中低产田75000亩,新修水平梯田38000亩,改良土壤35000亩,新修复修道路252.48公里,新修复修各项水利工程685处,铺设管道238千米。项目区新增灌面积43xx年新增粮食986.43万公斤,年新增种植业产值763 .2万元。三是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实施后,绿化道路224.6公里,栽植行道树46.3万株,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44700亩;造防护林 . 4万亩,疏林补植3.42万亩,发展经济林 .67万亩,项目区林木覆盖率有较大幅度提高,控制水土流失面积49万亩,年新增蓄水426.32万方,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59.52万吨,同时,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排水有沟,蓄水有池,护坡有林,泥不下山,水不乱流,减轻了水土流失危害,增强了土壤保水、保土、保肥能力,能排能灌,旱涝保收,保护了水土,涵养了水分,美化了环境,项目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逐步步入了良性循环,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实现了项目区“农业增产、农
民增收”和农民“粮增产、钱增收”的目标。
(三)培植产业,吸引金融资本投入
XX县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大棚果、奶牛、肉鸭和黄烟“四大产业”,以建设“全国大棚果生产第一县”、全国优质奶源基地、全国肉鸭生产大县为目标,不断扩大规模,提高产量,进一步打响临朐农业品牌,特别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财政贴息项目的实施,金融资本的加入,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临朐农业产业化膨胀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xx年以来临朐康宝蜂业有限公司、龙门渔业有限公司、山东广华经贸有限公司、山东中盛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临朐龙泰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蜂产品深加工、特色淡水鱼、商品猪、标准化肉鸭养殖、速冻果蔬加工等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实施,项目总投资4094.3万元,其中财政投资5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 546.3万元,银行贷款 998万元,财政贴息 .45万元。可实现年加工蜜蜂产品548吨、商品猪8000头、肉鸭300万只、 0000吨速冻果蔬、90吨特色淡水鱼,实现年新增产值 2323.08万元,实现利税 634.46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民23740户,年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6726.93万元。培植扶壮了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快速膨胀,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十二五”期间规划及加快社会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社会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企业有欲望、农民有期盼,关键是政府要发挥好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社会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朝着健康积极方向发展。结合临朐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实际,提出“十二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主要规划任务和三点建议:
(一)“十二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主要规划任务
“十二五”期间,改造中低产田6.0万亩,使其全部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水利措施:新建扬水站4 座,复修2座,新打机井、大口井 66眼,复修配套24眼,架设输变电线路70km,变压器27台,衬砌渠道2.744km,埋地下管道 93.2 km,修蓄水池49座,渠系建筑物 59座。林业措施:路边植树 84km,24.5万株;片林造林900亩,植树8.98万株。农业措施:改良土壤 .925万亩,新修机耕路 09.0km,复修75.0km。科技推广措施:技术培训2.0万人次。土地治理规划总投资 290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63xx年以上的时间和3万亿以上的投入,面对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民间资本正跃跃欲试。但巨大的市场空间只是提供了可能的商机,只有来自政策层面的多重支持,民营资本才能放心、全心地投入新农村建设。因此,建议尽快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涉农领域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放开新农村建设项目领域。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是基础设施,目前部分领域由国有企业在垄断经营,对民间资本没有完全放开。民营企业在行业准入方面还有一定限制障碍,存在一个“玻璃门”现象,看得见里面,门好象也没关,但就是进不去。引进民营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排除行业准入障碍,使民营企业可以投资任何一个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行业,以便解决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
二是要给予参与新农村建设社会资本相应的税费减免和照顾政策。首先,应给予有关税费减免政策。目前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涉及到建安税等政策性问题。建议对社会资金兴办各类公益事业,要给予减免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政策。其次,要给予政策倾斜。对村、企结对帮扶、贡献较大的企业,要相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尽可能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税收优惠、
产业补贴等方面给予照顾,以调动企业经营者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再次,要给予优质服务。要为新农村建设项目开通绿色通道,为项目的登记注册、办证办照给予优质快速的服务。
三是制定引进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奖励政策。奖励是最实际的激励手段。要象招商引资奖励政策一样,给予引进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有功人员和单位相应的物质、政治和精神奖励。比如可以采取将干部提拔任用和年终绩效工资考核与引资情况挂钩,激励干部引进社会资金。
2、充分发挥金融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的撬动作用。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上世纪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大规模撤并农村网点,上收贷款审批权限,农村信贷业务大幅萎缩。银行为了保证信贷安全,收缩信用贷款,推行抵押贷款,提高信贷门槛,而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自身又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导致农村信贷越来越难、越来越少。从调查中发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难,固定资产贷款更难。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大中城市和非农产业,农村经济“失血”严重。目前一些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想投入新农村建设,但即使有好的经营项目,也由于缺少金融贷款支持,“冷手抓不了热馒头,眼馋却下不了手。”因此,建议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当前,国家加快扩大内需的方针确定并实施,金融信贷政策也已经放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商业金融机构在县域农村布局设点,发展村镇银行,创新农村金融贷款担保抵押方式,为社会资本进入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3、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债务居高难下,是当前农村普遍现象。债台高筑的现象严重制约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影响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新农村建设显得力不从心。加快新农村建设,要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村级稳定的可持续投入机制。一是走以地生财的路子。城郊村要大力探索利用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或村留用地兴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等二、三产业设施,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增强集体收入。偏远村可对村集体所有的沟渠、坡地等土地资源,实行村集体单独开发或吸引其它资金参股开发,以此稳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走盘活资产的路子。对村集体闲置的厂房、废弃的学校、倒闭的村办企业旧址等闲置资产,采取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盘活,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走服务创收的路子。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有偿社会化服务,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开展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中介服务,适当收取服务费用,增加村集体收入。
xx村位于绍兴市新昌县西南45公里处,地处澄潭江源头,与东阳、嵊州、磐安三地交界。建村310多年,全村共有158户,总人口为501人,其中少数民族妇女30人,分别为白族、苗族、傣族等10个少数民族。山地面积有6500亩,茶园面积1500亩,茶叶总产值400多万。茶叶成为农村的主要经济收入,xx年村人均收入为15950元。
新农村建设第一步:修通村公路,沈省长八上xx。
过去的xx不通公路,自然条件非常差,外出只有两条路,一条“打石路”,一条“五岗路”,但两条路行走都特别困难。1991年,村支书林金仁提议建一条环山公路,初步计算,工程浩大。为筹集资金,村支书一年里跑了86趟县政府。经过xx年的努力,共耗资600万元,其中xx村承担了150万元,最终修通了通往县城的公路。这是xx村新农村建设迈出的第一步。
新农村建设第二步:发展有机名茶,提升村经济实力。
村委审时度势,整合资源,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开展工作的立足点,想方设法发展集体经济,从而走出一条与村实际相结合的发展新路子。村里开始组织茶农们参加名茶炒制技术培训,并引进改良茶苗万株;新建了名茶炒制规范化示范点,进一步普及和提高了名茶炒制技术;xx年xx村有机茶合作社被评为绍兴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被浙江省评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xx”龙井商标;xx年9月,全村1500亩茶园全部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到xx年全村茶叶面积由1991年的96亩增加到目前的1500亩,茶叶总产值由原来的2万元增加到356万元,茶叶人均收入已达到5200元。通过新农村经济建设,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新农村建设第三步:团结共创办实事,村级建设出成效。
如今的xx面貌一新:公共厕所、抽水马桶、垃圾房、路灯、自来水一应俱全。村容村貌也有了极大改善,投资305万元,对全村的道路进行硬化;已建垃圾房5间,完善保洁制度,配备一名清洁工每天定时打扫,使村子每天都保持整洁干净;已建成了村办公综合大楼,配备了有线电视与电脑,并进一步完善了村党支部活动室,村老年协会,村计生活动室,资料阅览室等党员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的配备设施,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根据xx村多民族情况,增设了民族文化室。xx年,完成新农村建设中的“四改一拆”,投资26万,拆除露天粪坑83只,已建公厕2所,拆除旧房350平方米。xx年,投资45万元的36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中心。通过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让村民充分享受现代文明,促进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
新农村建设的四步:村情诊断兴产业,增加群众收入。
xx村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是红军路径之地,还是新昌独一无二的少数民族村,这些都是xx得天独厚的资源。为大力发展旅游,已建了三处凉亭和xx米长休闲道、牌坊、路廊、古村寻根、民族聚居、民俗博览、红色足迹、珍贵记忆、绿色创业,同时进行了路段加阔、停车场和民俗博览建设。通过联接大佛寺,穿岩十九峰,形成旅游一条线,一个“一路风光一路情”的“民族村”农家乐方案投入实施运营。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打造“江南民族第一村”的旅游品牌,成为省内外知名的乡村度假旅游地。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我们了解到xx村发展致富的历程,汲取经验,为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一、问题的提出
20xx年中央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与此同时,20xx年9月温家宝同志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时也指出:“有的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等同于村庄建设,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生产和农民增收上;有的地方急于求成,提出过高过急的要求,甚至搞新的达标升级;也有的地方存在畏难观望情绪和“等靠要”思想;还有少数地方违背农民意愿调整承包地、宅基地,引起农民的不满。”关于新农村建设,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有些学者对新农村建设持乐观态度,徐勇(20xx)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国家整合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通过国家整合,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状况,在业已分化的城乡差别的基础上重新构造城市与乡村的有机联系和统一性;有些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持保留意见,胡景北(20xx)指出,在开展一场运动之前不但需要了解现状,也需要对运动结束时的状况做出有一定把握的预期。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又如何呢?因此,本文选取山西省为研究对象,对山西省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希望从中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回顾
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是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开展的。山西省按照“试点起步、重点突破、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思路,重点部署实施了“千村试点、万村推进”工程。
(一)试点起步阶段(20xx年)
20xx年山西省召开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同年成立了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20xx年7月5日,山西省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明确了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20xx年山西省选择了1098个产业上有代表性、类型上有典型性、干群有积极性的村作为试点村,要求“一年起步,两年完善,三年取得明显示范效应”。
(二)重点突破、连片建设阶段(20xx年-20xx年)
从20xx起,山西省每年确定20xx个重点推进村,通过集中财力、整合资源的方式,加快建设发展。自此,山西省新农村建设进入整体推进阶段。作为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树立了示范典型,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抓点的基础上,各地注重发挥试点村、重点推进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连片建设,提升规模效应。截止20xx年底,20xx年山西省确定的1098个试点村全部完成村庄规划、“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建设任务,95%的村子形成比较明显的主导产业。20xx年和20xx年确定的4000个重点推进村,规划编制、“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任务完成率都在90%以上。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个和15个百分点。
(三)整体推进阶段(20xx年-20xx年)
自20xx年,山西省先后投资600亿元,在农村实施了两轮“五个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村级卫生室全覆盖、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网络。由于前三年的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都是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村,随着工作的推进,越往后村子基础条件越差,推进难度越大。
三、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证分析
20xx年8月14—29日,课题组对山西省六年来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形式为问卷调研与访问调查相结合。此次调研涉及山西省晋中市、太原市、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临汾市、吕梁市、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阳泉市等11个地级市共33个村,每个村庄选取15户进行调研,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选取村里的定点观测户为主要调研对象,其余的按照等距抽样的原则选户,共495户。在山西省11个市33个村中,共发放村级问卷33份,回收有效问卷33份,有效率100%。
(一)被调查村基本情况
从村支书、主任“一肩挑”情况看,被调查的33个村中有19个村的村支书、主任“一肩挑”,占村总数的57.6%。
从地理地貌看,被调查的33个村中有14个村地处平原,占村总数的42.4%;10个村地处丘陵,占村总数的30.3%;9个村地处丘陵,占村总数的27.3%。从类型看,被调查的33个村中有19个村是农区型,占村总数的57.6%;有9个村是城郊型,占村总数的27.3%;有2个村既是城郊型也是农区型,占村总数的6.1%;有2个村是工矿型,占村总数的6.1%;有1个村是城中型,占村总数的3%。
村总户数、村总人口数、就业人口数、劳动力总数、从事农业人口数统计情况见下表:
(二)新农村建设概况
从新农村建设层次看,被调查的33个村中有6个村为20xx年试点村,占村总数的18.2%。另外27个村是推进村,其中8个20xx年的推进村,占村总数的24.2%;5个20xx年的推进村,占村总数的15.2%;6个20xx年的推进村,占村总数的18.2%;4个20xx年的推进村,占村总数的12.1%;4个20xx年的推进村,占村总数的12.1%。
从新农村建设模式看,被调查的33个村中有19个村为产业带动型,占村总数的57.6%;有7个村为城镇辐射型,占村总数的21.2%;有2个村为城中村改造型,占村总数的6.1%;有2个村为村企共建型,占村总数的6.1%;有2个村为部门帮建型,占村总数的6.1%;有1个村为老村改造,占村总数的3%。这说明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的方式还是产业带动,调查显示,产业发展好的村庄新农村建设搞得也好;反之,产业发展乏力的村庄新农村建设推进亦乏力,如政府出资将路灯安装好后,有的村因为付不起电费和管护费,路灯经常不亮而成为摆设。
(三)主导产业和一村一品概况
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有22个村,占到村总数的66.7%,其中主导产业为种植业的有20个,占到村总数的60.6%;为养殖业的有2个,占到村总数的6.1%。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有3个,占到村总数的9.1%;其中主导产业为采煤的有1个,占3%;为砖厂的有1个,占3%;为加工工业的有1个,占3%。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有1个,占3%。
(四)试点村与非试点村农民收入情况
调查显示,33个村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最小值为2550元(该村为推进村),最大值为25980元(该村为试点村),均值为7591.12元。将33个村分为试点村和推进村比对,试点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均值达11099.83元,推进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均值为6811.407元。这是由于20xx年山西省选取的109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均是经济条件好、有产业支撑、领导班子强、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而20xx年至20xx年各年选定的推进村其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渐次所致。
注: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源于《山西省统计年鉴-20xx》,其余数据通过调研数据计算得到。类型及年份中1属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属于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五)生产发展概况
1、关于农业生产概况的判断
关于农业机械化水平,分别通过机耕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百分比、机播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百分比两个指标来衡量。从机耕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百分比看,18个村达100%,占村总数的54.5%;5个村为50%-100%,占村总数的15.2%;7个村为5%-50%,占村总数的21.2%;2个村为0%,占村总数的6%。从机播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百分比看,15个村达100%,占村总数的45.4%;5个村为50%-100%,占村总数的15.2%;9个村为5%-50%,占村总数的27.3%;3个村为0%,占村总数的9%。
2、关于村生产总值的判断
从农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百分比看,3个村达100%,占村总数的9%;6个村为50%-100%,占村总数的18.2%;20个村为5%-50%,占村总数的60.6%;6个村为0%,占村总数的18.2%。从工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百分比看,4个村达100%,占村总数的12%;3个村为50%-100%,占村总数的9%;13个村为5%-50%,占村总数的39.4%;13个村为0%,占村总数的39.4%。
3、关于合作社的评判
20xx年没有成立合作社的有20个村,占村总数的60.6%;成立1个合作社的有6个村,占村总数的18.2%;成立2个合作社的有2个村,占村总数的6.1%;成立3个合作社的有2个村,占村总数的6.1%;成立5个合作社的有1个村,占村总数的3%;成立6个合作社的有1个村,占村总数的3%;成立8个合作社的有1个村,占村总数的3%。
4、医疗福利保障情况
(1)关于医疗卫生情况的调查
对于村级医疗卫生机构,25个村有1个卫生所,占村总数的75.8%;3个村有2个卫生所,占村总数的9.1%;4个村有3个卫生所,占村总数的12.1%;1个村有5个卫生所,占村总数的3%。33个村的卫生所达标率均为100%。对于卫生人员数,12个村有1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36.4%;6个村有2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18.2%;8个村有3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24.2%;2个村有4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6.1%;2个村有5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6.1%;1个村有6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3%;1个村有8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3%;1个村有10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3%。
(2)关于低保户福利情况的调查
对于低保户,低保户不足10户的有8个村,占村总数的24.5%;低保户不足55户但多于10户的有17个村,占村总数的51%;低保户达55-220户的有8个村,占村总数的24.5%。对于低保户福利,各村均通过信用社一折通打到低保户个人手里,等级各不相同。
(3)关于60岁以上老年人社会养老保险入保情况的调查
8个村(均为推进村)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占村总数的24.2%;24个村的60岁老年人全部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占村总数的72.7%。
5、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概况
(1)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
20xx年村重大决议事项数为1个的有4个村,占村总数的12.1%;2个的有3个村,占村总数的9.1%;3个的有4个村,占村总数的12.1%;4个的有3个村,占村总数的9.1%;5个的有5个村,占村总数的15.2%;6个的有5个村,占村总数的15.2%;8个的有1个村,占村总数的3%;11个的有1个村,占村总数的3%;12个及以上的有7个村,占村总数的21.2%。
(2)对于村级民主管理方面的评判
20xx年村公开讨论数为1个的有4个村,占村总数的12.1%;2个的有3个村,占村总数的9.1%;3个的有4个村,占村总数的12.1%;4个的有3个村,占村总数的9.1%;5个的有5个村,占村总数的15.2%;6个的有5个村,占村总数的15.2%;8个的有1个村,占村总数的3%;11个的有1个村,占村总数的3%;12个及以上的有7个村,占村总数的21.2%。
四、结论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调查显示,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占66.7%,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格局。其中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占到60.6%,养殖业的仅占6.1%。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生产内部养殖业发展较慢,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发展。从三产产值看,农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50%以上的仅占27.2%,工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50%以上的仅占27.2%,可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并未给农民带来可观收入,目前,第三产业(外出务工)收入仍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
(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亟待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道路、环境、卫生、水利等基础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缺乏系统合理的生产生活设施规划,农村基础设施仍然难以满足需要。调查中,18%的被调查者反映居住卫生环境问题;12%的被调查者反映吃水困难。9%的被调查者反映缺乏规划。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等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
(三)资金缺口较大,对项目资金的需求度高
调查显示,新农村建设的多方共同投资占主体,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村及富起来的农民作为村干部的村,村集体或村干部个人投资的情况较多。被调查者中30.3%的希望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煤炭资源整合后,村里缺乏后续产业,村集体资金缺口较大,成为下一步新农村建设的硬约束。
(四)教育、就业仍是新农村建设中民生工作的重点
在有关民生的问题中,教育、就业是农民关注的三大问题。通过与村干部访谈了解到,村里卖地盖楼房,村民变市民后,虽然住上了楼房,孩子入学、农民就业、养老问题凸显。由于并村政策,原来在本村就能上学的孩子得到外村上学;即使村里有学校,由于资金缺乏、教育质量下降,不少孩子到城里去上学,出现了“有学校,没学生”的尴尬局面。占地前靠土地为生的农民,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就业困难,即使就业了收入也不高。因此,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非常必要。
一、调查的内容概况:
(一)水污染
我的家乡在这个平凡的村落,村外有一条小河,自我记事以来,这条小河一直都在,河水很清澈,可以洗衣服,用来灌溉,夏天的时候偶尔还有小孩子在河里洗澡。这条小河有一条支流经过隔壁村,以前这条支流与主干道的水一样清澈见底,但时光荏苒,这条支流也不复原来的模样。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数量越来越多。主要废弃物有:煤渣,家禽、家畜的粪便、白色垃圾,破旧衣物等。由于所处的地方是农村,附近没有垃圾处理厂,人们也没有处理垃圾的措施,所以大家都将生活垃圾,废弃物,生活污水排放到这条支流里,或者倾倒在岸边。
据调查统计,涧李行政村共有160余户居民,其中110余户居民还在使用煤炭作为燃料,70余户居民家中饲养禽畜,40余户选择将禽畜粪便用作肥料,余下选择将粪便倾倒在河边。对于白色垃圾,废旧衣物等废弃物,60余户选择将其扔到离家较远的空地,例如河边;其余选择就近燃烧处理。
时间长了,由于煤渣、白色垃圾中含有有毒物质,河岸的有些地方已不再生长植被。支流的水如今变得乌黑,隐隐发散出臭味来,而且河面生长着大量的富有藻类,漂浮着各种生活垃圾,景象看起来十分不美观,尤其是下游的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如今已经没有人在这条河里洗衣服了。
(二)河流现状
涧李行政村的那条河流主干道的水体所受污染情况并不是很严重,但是近年来河流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有河道变宽和河床降低,而这些现象都来源于人类活动。
这条小河的地步主要是石头和沙,几乎不含泥土。沙是人们在建造房子是所用的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于是人们为了节省造房经费,就自己到河里去挖沙,导致河底的沙石越来越蓬松。到了夏天,暴雨过后便是洪水,洪水轻易就将蓬松的沙石冲走,河水越来越深,洪水的冲击力增加,两岸的沙石也被洪水冲走,如今的河道已变为原来的两倍宽,河道弯弯曲曲,不似原来的比直美观。
河上一直有一座桥连接着河的两岸,这座桥到如今一共重建过五次,如今的桥是一座矮桥,桥下有洞,不发洪水的时候,水从桥下流过,发洪水时,水还漫过桥面流过,减少对桥的冲击,这是我记事以来建的最好的一座桥。
二、实地调查后的发现:
我们调查后发现,家乡环境污染来源于主要是居民将生活垃圾随意排放。而且村民对于村庄周围以及自己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认识还不够,没有采取积极的处理的态度措施,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早进行处理,日积月累,对生态环境势必产生不良的后果。村民们没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性差,没有严格控制自己行为,依法办事,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教育引导措施,同时地方政府不重视对环境保护,只重视当前利益,而忽视未来的发展,只重视经济发展利益,而忽视环境利益,没有严格遵守法定的规章制度。
三、调查后的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了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针对上述环境污染现象,我翻阅了大量相关书籍,并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保护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在生活里要一水多用,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循环使用的环保袋,减少白色污染,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多学习和宣传有关环保的法律。
总的来说人们、企业工厂、政府部门都应该增强环保意识,提高自觉性,经济与环境都要兼顾,既要重视当前利益,也要重视未来发展。个人与企业工厂要严格遵守法定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控制自己的行为。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
通过这次对家乡环境污染的调查,我深入了解了家乡环境的状况,看到了经济蓬勃发展为家乡带来不好的一面,也针对这些问题,根据我所学所看,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今后,家乡的人们能够一起来改善家乡的环境,为创造更美好的家乡而努力!
一、调查方案
(一) 调查的意义及目的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本次社会活动是“在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促使大学生将专业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把自身成才与祖国发展紧密相连,在服务基层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增长才干。根据省委领导指示精神,组织开展20xx年寒假河北省大学生“体验河北,奉献社会”主题社会调查活动。深入的了解我国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践行情况,从而丰富‘提高自身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参与和调查,观察发现社会问题,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做出贡献。
(二) 调查内容
我国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三) 调查范围:
l、被调查地域:河北省保定市闫什镇青山村;
2、被调查对象:上述村庄在住村民及非当地居民。
(四) 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20xx年1月20日——1月22日,问卷设计、收集资料等。
2、调查阶段:20xx年1月23日——1月25日,问卷发放与填写、访谈等。
3、总结成文阶段:20xx年1月26日——1月27日,资料汇总统计、数据处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与总结。
(五)调查途径
我们选择了问卷式、区域式与访谈式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区域式调查用于收集代表性的全面问题,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三种方式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以克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使我们的调查活动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得以体现。调查样本的
选择是采取非概率配额抽样和偶遇抽样相结合,辅以重点访谈和实地观察。
(六)调查分工
调查问卷由全组同学网上集体讨论研究而成,赵丹丹负责问卷的设计和整理,翟朦朦撰写摘要和调查方案设计;蒋西平进行问题分析进行了初步的数据统计和图表生成工作;黄冈海撰写存在问题和建议。实践报告待本组全部成员按照全部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最终由全体成员完成。
(七) 问卷填写及回收情况
在调查中问卷均由被调查者本人独立完成。在本次调查中,除部分调查问卷由于误差形成无效问卷外,有效问卷1120份,其中当地村民占全部问卷的80.00%。此外,重点访谈和实地观察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二、新农村建设问题的调查数据及现状描述
1.被调查者的学历
从表中可以看出现在农村村民学历中小学及初中所占比重大,约80%;而高中以上学历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占15%。就文化程度来讲,农村的学历普遍偏低。
2.在对“您认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突出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的问题中村民的回答情况是调查结果显示,55%的被调查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是资金的保证问题,说明建设当中资金很难到位,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3.村民对新农村建设了解情况村民对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处于基本了解状态,了解不是很多。
4.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查情况
今年以来,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清洋街道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清洋实际情况,以发展壮大居委会集体经济和提高居民综合文明程度作为重点,以开展居民区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积极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广大居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看到希望,得到实惠。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组织保障
清洋街道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建立了以工委书记为一把手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新农村建设工作由分管政工的工委副书记任分管领导,并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清洋街道在接到上级下达新农村工作任务后,召开专门的新农村工作会议,传达市、区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工作思路和重点,并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区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老百姓在新农村工作中真正得到实惠。
二、推进机制
xx年初我们制定了清洋街道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中制定了阶段性工作进度要求,并配套相应的工作落实机制(见附一),同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目标责任体系,把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片区和相关部门(见附二)。
三、工作绩效
1、示范村创建
今年4月,根据上级布署,清洋街道办事处申报了10个居委会为城区型新农村创建示范村,其中五星级四个,分别是三里店、宋家疃、下夼、西xx;四星级三个,分别是栾家疃、城里、钟家庄;三星级三个,分别是城西、南关、朱甲山。在示范村创建的过程中,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创建规划,并完善了工作机制(见附三)。在半年考核中,我们积极落实辖区内星级示范村的创建工作进度(见附四)。
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1)清洋街道所辖30个居委会均按规定完成柴草堆、土石堆、粪土堆、垃圾堆清理以及污水整治和乱搭乱建治理任务。累计投入资金900余万元,重点对"三不管"地段、居民区"四大堆"进行了集中整治,共硬化道路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60盏,购买垃圾清运车1辆,新上垃圾箱130个,整治主干道93条,清理垃圾死角570处,全街道30个居民区面貌发生了积极变化。
(2)街道26个居委会建立起了文明一条街,主要街道达到硬化、绿化要求,并安装了路灯,完善了垃圾处理和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30个居委会均有综合整治项目,且重点整治工程成效显着。
其中,大沙埠居委会投资15万元完成道路硬化3000平方米;并在居内广场新上4万余元的健身设备,浆砌垃圾箱5个,投资1万元;投资12万元改造浇地水井4个;并投资5万元用于居内绿化。兴华庄居委会投资25万元垒砌村xx道600余米,并新修垃圾池10个;投资15万元用于居内自来水改造,改造后的饮用自来水水质完全达标。姜家庄居委会投资18万元完成居内道路硬化3800平方米;投资2万元在居内铺设人行道板,同时投资3万元完成居内绿化600平方米,并投资2.7万元绿化花墙围栏200米。
3、农村经济
1、xx年上半年办事处农村经济总收入26715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2175万元,第二产业收入144089万元,第三产业120893万元,第二、第三产业占总收入比率为99%;xx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18元,xx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00,比去年增17%;x年上半年农业增加值812万元,xx年上半年农业增加值为852万元,增幅为5%。
2、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一是做好"三年大造林"工作。按照全区三年大造林的动员会议要求,为切实加快街道绿化建设进度,4月8日办事处召开了三年大造林调度会,邀请区林业局的专家,同农业办的工作人员一起,对城市规划区内的413亩宜林地进行了总体规划,做出了预算,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在在xx年底前完成造林任务提供资金保障。4月20日,办事处召开了召标会议,对413亩的造林任务进行了招标,最终有两家专业造林队中标,与办事处签订了造林合同。4月20日——5月1日,投资15万元,动用挖掘机、铲车等工程机械完成了1500米的环山路建设任务。从5月1日——5月30日,两支专业造林队投入人力、物力,完成了413亩的挖坑任务,到5月底全部完成挖坑任务,同时修建森林防火隔离带2000米。从6月1日到6月30日,完成413亩的黑松容器袋苗栽植任务,栽植黑松14000多棵。计划从11月1日到11月30日完成413亩的紫叶李和连翘栽植任务。
二是做好自来水改造和病险水利工程的修复工作。投资65万元完成大沙埠居委会的自来水工作工程;投资28.6万元完成包家沟塘坝修复和上夼溢洪道浆砌工程。
三是培育品牌,打造优质果品。今年,办事处按照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在辖区内开展了"一村一品"创建活动,着力培育西黄埠居委会大樱桃优质果品生产,同时辐射带动姜家庄、东黄埠、包家沟、钟家庄等居委会共同发展优质大樱桃生产,进而带动全街道的大樱桃生产更上一个台阶。目前西黄埠居委会正在注册"福春"牌大樱桃商标,该商标注册成功后,将给西黄埠的大樱桃生产带来无限商机,带动广大居民进一步发展大樱桃种植业,从而形成一个生产绿色无公害大樱桃果品的产业带。
四是发展畜牧标准化养殖场3个,上半年发展标准化饲养场3个,其中养鸡场2个,养猪场1个。一是xx农科院养鸡场,饲养蛋鸡10000只,全部实行笼养,喂配合饲料,按标准化程序防疫消毒。二是大沙埠养鸡场,饲养蛋鸡10000只,全部实行封闭式笼养,喂配合饲料,按标准化程序防疫消毒。三是东关养猪场,共存栏400头,其中母猪92头,规模饲养,配合饲料,按程序防疫消毒。
五是做好全街道农业机械化服务工作。全街道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新培育xx农科院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一处,做好全街道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上半年未发生重大、特大事故。
六是做好大樱桃的生产销售工作。目前,全街道共有大樱桃2320亩,其中盛果期1060亩,初果期820亩,主要分布在东留公、大沙埠、东黄埠、西黄埠、上夼、东关等居委会,年产量预计在800吨左右。街道鼓励和引导居民以市场为导向,对老品种果园进行改造,目前,已有500多亩老品种果园改造完毕,全部发展了优质新品种大樱桃。今年,在区政府、区农林局的大力扶持下,又在吕格庄、东留公、钟家庄等居委会发展优质大樱桃300多亩。聘请市、区的农业专家,对广大果农进行技术指导,通过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疏花疏果等技术措施,引导果农生产高档优质的果品,吸引更多的客户前来定购。东关居委会今年投资12万元,在内夹xx侧和东关小学前建成占地5亩的大樱桃批发市场两处,建设钢管式活动大棚5个,吸引了10多个批发商收购果品,从5月20日到6月底每天上午9:00到晚上7:00收购大樱桃,每天收购20000斤左右。今年全街道共销售大樱桃8250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6988000元。
3、城镇建设
为提高居民居住水平,针对清洋的特点,突出城市化主题,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的层次和质量明显提高。目前,三里店居民区的寰宇嘉诚广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美航花园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已竣工;隆源小区一期工程已竣工;南关板块B区共8栋楼,其中5栋楼已经封顶。宋家疃居民区的"松霞苑小区"三期工程已于xx年4月28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建筑工程量30%,预计7月底完成60%,工程到xx年底完成80%。同时继续把园区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在空间拓展和基础配套上狠下功夫,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承载能力,形成新的载体优势。目前,占地180亩的清洋工业园二期拓展工程,地面附着物已全部清障结束,正在加紧两条园区规划路整修和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及落户项目的厂地平整。
截至目前,街道培植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6,扶持福联食品加工厂一处,该企业总投资350万元,面积27亩,其中厂房面积5000平方米,年屠宰量5——6万头;引进水产品加工企业两处,一是鑫丰水产,投资500万元,面积5亩,从事水产品冷藏加工,已投产;二是亨通水产,投资1200万元,面积11.25亩,从事水产品冷藏加工,已投产。引进食品加工企业一处,xx阿来利食品有限公司,投资70万元,已投产;引进xxxx果蔬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面积20亩,该项目正在办理手续;引进投资8000万元的韩资食品加工企业瑞和食品,目前正在办理手续。
清洋街道办事处
xx县档案局:
为切实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为xx县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档案局的具体指导下,我乡认真研究、细致部署、全力以赴,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顺利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按照去年全县召开的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我乡迅即召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成立了以乡长xxx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管档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并与各村(社区)、单位签定了目标责任书,落实了专人对20xx—20xx年档案进行整理归档,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加强指导,确保质量
为确保我乡各村(社区)、单位整理归档文书档案符合要求,我乡组织了专门队伍对各村(社区)、单位管档人员进行培训,对档案的年限划分、装档步骤和要求进行专业指导,提高了管档人员的档案整理水平,为我乡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达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增大投入,创造环境
为确保归档档案能更好的保管和利用,我乡在十分困难的财力中挤出专项资金2万元,增添了专用电脑一台,铁皮档案柜30个,除湿机1台,并购买了灭火器、干湿温度计、窗帘等设备设施,安装了防护栏,为档案的高质量保管创造了良好环境,做到了档案保管安全,利用效果明显。
四、存在问题
1、乡机关档案室设在乡政府机关办公楼,该楼系原木楼结构,已是危房,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2、各村管档人员大多是“大学生村官”,流动性强,人员不具稳定性。
3、乡财政十分紧张,经费投入不足,部分硬件设施不完善,达不到规定要求。
截止去年年底,我乡机关及各村(社区)、单位20xx年前所有档案皆以规范整理归档完成,实现了“村档乡管”,群众查阅档案更加方便快捷。目前,20××年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整理紧张有序的进行,预计在4月能全面完成。
马村乡南街村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现有农户385户,总人口1372人,耕地面积1274亩,村办企业10个,村党总支下设4个分支,现有党员95名。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南街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商贸富民、工建强村”的经济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民收入增长、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村”的总体目标,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推动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4320元。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首要任务,增加农民收入是根本前提。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商贸富民,工建强村”的经济发展思路。
1、以市场为导向,以增收为目标,引导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围绕种植、养殖、非公有制三大支柱产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改革经营模式,提升产业口位。在种植业上,积极推行了小麦良种种植和
大力发展蔬菜大棚,共推广优质小麦种植面积1000亩和新建成蔬菜大棚20多个。继续巩固扩大养殖业规模的同时,改革传统养殖模式,全村共发展养殖大户32户,猪饲养量达到5000头,羊饲养量达到1500只,肉鸡饲养量达到30000只。
2、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继续采取“沿街开商店,邻厂找活干,靠路搞运输,市场做生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帮助群众寻找适合自身的致富项目。为了帮助群众发展经济,几年来共为180余户群众办理小额信用贷款40余万元,帮助群众上了一大批致富项目,使全村从事工、畜、运、建、服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农户达276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有力支撑。
二、发展公益事业,为群众办好实事好事
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筹措资金用于公益事业建设,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努力解决广大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投资3.4万为全体村民建设新卫生所,改善了村民就医条件,同时,每年为全村60周岁以上的困难老人进行慰问。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近年来建成了花园式南街村中心小学,建成了幼儿文化园。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我们村的村庄建设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规划无序,技术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和村庄形象,为此,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班子把加强村庄规划建设
作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从县里聘请专家对村庄进行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 20xx年7至9月份帮南街村建设门面房54间,我们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了炼油厂等项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保证村容整洁,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在教育引导村民自觉爱护环境的基础上,成立了环卫队,专门负责村内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工作,村庄环境明显改观;在村内道路建设方面,几年来,村投资20余万元完成了10公里的村内主干道路硬化,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努力建造一个良好的农村环境。
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展现农村社会新风貌
加大投入,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一是深入开展“两抓一促”活动,投资20余万元建成了村文化大院,同时不但进行完善,顺利通过农村文化大院验收标准;二是充分利用文化阵地,经常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使群众从中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三是深入开展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认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媳妇”等评比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切实加强了对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四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立了治安巡逻队,实行了24小时巡逻,有效地保障了村集体和个人财产的安全;五是积极倡导文明新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引导广大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消除了封建迷信和铺张浪费现象。
通过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全村连续多年无刑事犯罪案件发生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五、抓好村务公开,完善村级管理新机制
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深入开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扩宽村务、组务公开范围,通过设立固定公开栏,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不同形式,及时向村民公开,消除了误解,凝聚了民心,同时,结合第三批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开通了举报电话,设立了意见箱,发放500余份征求意见表,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全程参与村级管理,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密切干群关系,增加公开透明度。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工作,全村上下呈现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南街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存在有不少问题,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还比较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心全力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努力把南街村建设的更加美好而奋斗!同时也希望上级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多关注农村群众的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和农村群众的科技知识培训,为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怀。
调查时间:xxxx年x月x日 调查地点:xx镇 调查对象(印章):
调查目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只有发展县 域经济,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走上富裕之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成为现实。
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镇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
xx镇辖7个行政村,农业人口xxxxx多人,农村劳动力x.x万人。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区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深入落实中央x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xxxx年全镇GDP总量xx亿元,增长x%,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x. xx亿元,增长xx%。全镇粮豆薯总产x. x万吨,粮食单产xxx公斤。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x. x万亩,占耕地面积的xx%。日光温室发展到xx51栋,面积x. xx万平方米,普通蔬菜大棚xxxx个,面积xx. x万平方
米,年产蔬菜x. xx万吨以上。畜牧产值实现x. xx亿元,比上年增长xx%。xxxx年向县内外输出劳动力xxxx人(次),创收xxxx万元,农民人均增收xxxx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xx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xx元,比上年增长x%;农民人均收入达xxxx元,比上年增长xx%。实行村财镇管,严格履行财务审批手续,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加强,xxxx年化解债务xxx万元,没有发生新的债务,农民政策性负担为零。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镇村道路建设、镇村环境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镇村屯公路xx公里,实现了村屯道路畅通;农村计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生态保护、农电网改造等公共服务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农民自编自演开展文体活动,县镇组织的科技、文艺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农业信息网络、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目前,全镇共有x所中学、xx所小学,实现了区级标准化学校。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
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科技入户、阳光工程等科教工程,每年培训农民达x万人次以上,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xxxx年在全镇x个村实行了村干部直选制度,全面推进了村党支部“两推一选”,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进入“两委”班子,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全镇“两委” xx名干部平均年龄为xx. x岁,大专以上文化x名,高中、中专xx名,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xx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在指导全镇村务公开活动中,实行“五统一”(统一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建档),做到“三为主”(村务公开以村“两委”、监督小组、镇农经中心为主),突出“一个重点”(以财务公开为重点),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询意见,将财务公开延伸到村民小组,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综上所述,可见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
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我镇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有待增强。我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功能单一、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推广型、农产品加工型和综合服务型专业组织协会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政府协调成立的多,农民自发组建的少,多数会员不缴纳会费,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助推力弱化。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但其性能、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经济组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问题没有明确的界定。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免征农业税后,我镇农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很大。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镇、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农村劳动
力素质偏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xxxx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xx%,初中文化程度占xx%,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xx%。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我镇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的村已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县镇没有稳定的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