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范文7篇

开展幼儿园教师师德情况调查,目的是进一步了解教师的思想,有针对性地推进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从而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增强教师的师德修养。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范文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幼儿园调查报告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广义的食育指通过各种饮食观念、营养知识、饮食安全、食文化等知识教育和多种多样的烹饪、栽种等体验,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和选择“食”的能力,培养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有传统食文化理解力的、有良好饮食习惯的,能过健康食生活的人。狭义的食育即饮食行为教育,是指对孩子进行包括饮食观念、膳食营养知识和饮食卫生安全等一系列营养学的教育,养成科学健康的、可持续的饮食习惯。[1]

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重知识、重学习理念的影响,食育是相对比较忽视的领域。在笔者所在地区,尚没有开展食育研究与实践的幼儿园或科研团体。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本园幼儿、家长的调查,了解我园“食育”的现实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学习与食物和饮食相关的知识,初步了解食文化,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在我园食育课题组教师研讨论证、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家长实际情况制定。问卷初稿在征求幼儿园骨干教师、业务园长、区名教师、省特级教师意见后修改形成正式问卷。

(二)研究对象与数据分析

本调查对象为我园新入学小班新生,共6個班级24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回收率为88.75%。填写时要求以幼儿监护人填写为主,观察、询问幼儿后如实填写。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独立进餐状况——具备独立进餐能力,但并未养成良好的独立进餐习惯

独立进餐状况的调查共设计有6个问题,分别指向幼儿进餐的能力、情绪、时间地点等,调查结果如下(见表1):

1、调查显示,幼儿都能够掌握用勺子吃饭的技能,大部分幼儿能熟练使用勺子吃饭,具有自主独立进餐的能力。但在家能独立进餐的幼儿却只有33%,可见幼儿虽具有独立进餐的能力,但在家里却并没有做到独立进餐。

2、有42%的幼儿能够安静就餐,有50%幼儿能愉快用餐。可见只有约一半幼儿在家中就餐时情绪状态良好,而很多幼儿用餐时的愉悦心理还有待提高。

3、有57%的幼儿能在固定地方就餐,另有43%的幼儿无法在固定地点进餐。可见有将近一半的幼儿就餐时还无法专注。

4、进餐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只有55%的幼儿,另有33%的幼儿进餐时间都要达到1小时左右,还有12%的幼儿每天进餐时间长短不一。可见有将近一半幼儿进餐时速度较慢,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进餐时没有集中注意力。

(二)健康用餐习惯——有一定的进餐卫生意识,但尚不完备

健康用餐习惯主要指的是清洁卫生方面的习惯,共设计有四个问题。统计数据如下(见表2):

1、只有约38%的幼儿在就餐时能够保持餐桌整洁,众多幼儿尚未能够做到不让饭菜弄到桌上。可能是幼儿手指精细动作还没发育完全,幼儿控制手指进行挖舀喂食时的平衡性还不稳定;也有可能是家长没有在这方面予以指导教育。

2、 63%以上幼儿能够做到饭前洗手,可见家长平时对这一卫生习惯比较重视。

3、能够做到饭后漱口的幼儿比较少,只有约22%,其余42%的幼儿完全没有饭后漱口的习惯,36%的幼儿是可有可无的状态,可见饭后漱口这一习惯大部分幼儿在家里尚未养成。

4、约39%的幼儿能做到饭前不吃零食,24%的幼儿饭前要吃零食,37%的幼儿有时吃有时不吃。可见饭前吃零食的幼儿还是比较多的,这可能是导致很多幼儿正式就餐时吃不下、不肯吃的一大原因。

(三)饮食口味与偏好——存在一定的挑食、偏食现象,最爱肉类、红烧、甜食

饮食口味与偏好主要调查幼儿是否存在挑食偏食现象,了解幼儿最爱吃的食物种类和烹饪方法。调查结果如下(见表3):

1、调查显示只有32%幼儿能做到不挑食,38%幼儿经常挑食,30%幼儿有时挑食,可见挑食是幼儿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2、幼儿最喜欢吃的菜中,肉类选择的最多,其次是鱼虾,然后是蔬菜,爱吃蔬菜占26%,存在一定的偏食现象。

3、在烹饪方式方面,幼儿最喜欢的是红烧,占46%,其次是煎炒和油炸,分别占32%和20%。这可能是受本地区饮食文化影响,苏南地区的人爱吃红烧的菜肴,尤其是荤腥偏爱红烧。

4、幼儿最喜欢的零食根据举例多少排序,依次是饼干、巧克力、蛋糕、冰激凌、果冻、肉干、糖、海苔、山楂、坚果,可见大部分幼儿喜欢吃的零食以饼干、甜食为主。

(四)家庭进餐教育——有较好的理念,但并没有落到实践

进行家庭进餐教育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家长对孩子进餐习惯的教育理念,调查结果如下(见表4)。

⒈问题1显示,当面对宝宝不愿意吃饭,或者一边吃一边要玩时,大部分家长选择的是大人喂的方式,其次是用零食玩具来哄孩子吃饭,也有少数家长选择任由孩子不吃或边玩边吃,能够想办法让幼儿独立进餐的人数少之又少。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家长认为吃饭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不能少吃或不吃,同时家长又缺乏引导孩子独立就餐的意识和能力,可能是他们不知如何去引导孩子。

⒉问题2显示,家长主观意识中,对进餐习惯培养的方法选择中,大部分家长都选择以鼓励为主,家长以身作则,其次是改善烹饪方式、创设愉悦氛围,也有家长选择顺其自然或惩罚这两种方法。可见在大部分家长的观念中,关于引导幼儿进餐及如何培养进餐习惯,家长都是愿意以鼓励引导为主,进行正面教育。

四、思考与建议

1、尊重幼儿,给予幼儿进餐自主权

对于家长们感到头疼的挑食问题,我们应更多地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要被自己主观所左右,幼儿挑食可能有自身原因,如心理性因素怕腥味等,也有可能是经验性偏食,还有可能是过敏性偏食等。家长应了解孩子偏食、挑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逐步矫正,不宜强迫他每餐必须吃完所有饭菜。平时不要刻意强调幼儿的挑食,一方面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成人可用自己对食物的喜爱影响幼儿。

2、以身作则,注重对幼儿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的培养

家长和老师应帮助幼儿对食物和饮食形成正确的认知,了解身边的各种食物,认识各种食物的来源以及它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帮助幼儿对不健康食物可能带来的危害有足够的认识。在培养幼儿饮食卫生习惯时,家长可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来进行正面的示范,与幼儿一起坚持做到卫生习惯要求,从而让幼儿形成固定的心理卫生意识。

3、重视情绪,创设温馨的进餐环境,营造舒适愉悦的氛围

饮食与精神、情绪联系密切,被强迫则会不喜欢。因此在进餐过程中,应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进餐的压力。平时应鼓励孩子把自己的饭菜吃完,建立成就感。可把孩子实在不吃的,或现有饭量减半,让孩子体验吃光饭菜的成就感。

另外,家长可以尝试与幼儿一起亲手种植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加深对健康、营养食品的了解;可以让幼儿一起尝试参与食品制作,在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增进对健康、营养食品的认识和情感,帮助幼儿悦纳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食物,逐渐对健康、营养食品产生喜爱之情,远离垃圾食品,从而形成良好的饮食行為,拥有健康的身体。

4、家园合作,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相互配合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老师与家长可以相互配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开展相对应的食育活动。例如在幼儿园的点心和午餐,可以开展自助就餐的形式,让幼儿自己取餐具、取食材,等大家都自助取好后,一起开始享用。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幼儿时间和机会成长,同时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理解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不要让家长产生误解。

幼儿园还可以利用生活体验室开展一些简单的烹饪活动,或者带领幼儿参观食堂,了解做饭菜的过程。并鼓励孩子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尝试合作烹饪食物、或参与买菜洗菜择菜等,还可用照片的方式带到幼儿园跟同伴分享,培养他们参与食物制作的热情,让他们对食物产生情感,从心理上接纳食物。

此外,如果父母和老师每天在幼儿面前都能愉快享受的进餐,幼儿也会被这种情绪所感染而愿意去品尝。日本鼓励教师甚至其他员工与幼儿一起进餐,与幼儿培养更像家人的感觉,教师与幼儿一起就餐时必须以好的状态,对食物由衷的喜爱去影响幼儿。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一起陪孩子进餐,共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 篇2

一、 调查目的: 了解我园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有的放矢地帮助家长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以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二、 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随机抽取丰泽区实验幼儿园小、中、大班120名幼儿及其家长(其中小班30名、中班30名、大班30名)。 采用的调查方法: 1、 问卷法:问卷调查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幼儿早期阅读功能的认 识,对书籍选择、指导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2、 个别访谈法:了解幼儿阅读书籍及指导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三、 调查结果和分析:

1、家长已初步具有对幼儿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86%的家长认为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必要的,早期阅读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积极作用;8%的家长认为可有可无,顺其自然,可以等孩子大些再加以引导,只有6%的家长认为孩子没必要进行早期阅读,他们认为孩子听听故事就行了,阅读是识以后的事了。

2、家长对阅读的作用和教育观念、目标的认识不足: 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并不单是开发智力,还可以从书中可以获得情感体验,分辨真、善、美的能力。这是和整个幼儿期教育目标相吻合的。调查的结果却表明家长对阅读的作用和教育观念、目标的认识不足。 如表一:家长认为孩子一定要读的书籍种类: 类 别 比 例 凡是有益孩子成长的书 8% 没有哪一本书使孩子一定要读的 26% 科普读物、智能训练类图书 40% 故事类图书和儿童刊物 26% 由此表可见:

(1)最大比例人群----40%的家长认为,智力发展是幼儿期最主要的 内容。

(2)26%的家长认为孩子要看儿童刊物及故事书。这其中以低学历家长为多,这部分家长教育意识比较模糊,没有科学的教育目标和计划。

(3)另26%的家长认为没有哪一本书是一定要读的,这其中高、底学历的家长都有。他们认为孩子成长顺其自然,没有必要加予引导。

(4)只有8%的家长认为凡是有利与孩子成长的书是孩子可以阅读的内容。这部分家长有比较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明确的教育目标。他们懂得情感、品德教育与智力发展同样重要,兴趣、潜能必须以人格健全为保证才能得到正常的发挥。

3、家长为幼儿选择的儿童读物还是童话、经典故事唱主角: 表二:家长、幼儿最喜爱的书籍种类的占有量:百科知识类 著名童话故事外国现代儿童读物 中国现代儿童读物 不知道 家长 27% 44% 2.3% 3.7% 22% 幼儿 18% 39% 8% 14% 21% 从此表可见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都以最大比例人群选择了著名童话、经典故事,而国内现代儿童读物只占孩子喜欢书籍总量的14%,这以社会发展的速度和需要是不相符的。孩子们需要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的好书和有趣的故事形象,如三毛孙悟空等都在调查中为家长、孩子所肯定。但是这些好看又被孩子关注的书太少,一些好书一经掌声雀起,马上被改头换脸,滥编得面目全非。这样的书只是风光一时,很快会被孩子遗忘,是经不起时间推敲的。

4、家长对书籍的喜好、选择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喜好、选择: (如表二所示)从统计数上看,家长喜爱的书籍类型与孩子爱的书籍类型基本一致。可以看家长的喜好、选择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喜好、选择。如22%不知道喜欢哪一类书的家长也造成了21%孩子不知道喜欢哪一类的书。说明有高达22%的对孩子阅读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父母的地位、影响是不可代替的。因此,家长必须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以此来施与孩子正确的学习目的,从而多角度地选择有益孩子成长的图书。

5、逛书店成为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有益手段: 表三:家长带幼儿逛书店与家长向孩子推荐图书的比较: 是 否 偶尔 经常带孩子逛书店 36% 11% 53% 经常向孩子推荐图书 37% 11% 52% 由此表可见: 数据十分接近,有百份三十几的家长是有目的地带孩子逛书店的,在逛书店的同时向孩子推荐家长认为优秀的书籍,使孩子在逛书店的过程中成为主动者,这样会提高孩子逛书店的兴趣,让孩子和书交上朋友。 但是,家长与孩子不同问卷上反映逛书店的情况却不同。 如表四:家长、幼儿不同问卷反映的逛书店情况: 经常带孩子逛书店 偶尔带孩子逛书店 从来没有 家长 36% 53% 11% 幼儿 11% / 89% 由此表可见:

(1) 家长和孩子回答的差距较大。一部分家长只是自己逛书店时带上孩子,孩子和书店和书之间没有联系,即使父母带孩子逛的次数再多,孩子对书店的印象还是不深刻,甚至没有印象。有的家长的确想通过带孩子逛书店,来加强书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与书成为好朋友,但是缺少了必要的引导,以致孩子在书店中是被动的、盲从的。家长有目的的行为没有获得预期的成效。

(2) 半数以上家长对带孩子逛书店或向孩子推荐图书都是无目的的,对向孩子推荐图书和带孩子逛书店能提高阅读兴趣的作用不大了解。

(3) 还有11%的家长从来没有带孩子逛过书店,这些家长显然没有注意到指导孩子阅读应走进书店这一更生动、直接的方式,他们不仅自身对知识需要的缺乏,还对环境给孩子的影响力的认识也十分缺乏。

四、 建议:

1、 幼儿园或社区应广泛且高质量地开设家长学校、家长建议讲座,让家长明确教育目标,端正教育观念,了解正确的阅读指导方法,并定期向家长推荐阅读书目。教师、家长加强联系以获得幼儿阅读的进展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同时结合三t即:talking-交谈、谈论,telling --讲述,thinking-思考。使孩子与老师、父母在三t活动中,通过听、说、想多种手段的训练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2、 开展定期带孩子逛书店,向孩子介绍书店的结构功能,推荐新书,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儿童读物。使孩子主动接触、喜欢并选择书籍,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固定下来,让幼儿真正喜欢阅读,并从中获益。

3、 书商应切实了解孩子地需要和喜好,以认真负责地态度,多编辑出优秀地儿童读物。另外要多做宣传,加强广告效应,让一些好书切实进入孩子地阅读领域,使孩子能读到更多切合时代发展地儿童读物。

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成效 篇3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认真贯彻实施《条例》和三轮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政府主导职责得到强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政府主导和公益普惠发展,将幼儿教育发展纳入年度政府民生实事,积极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加强幼儿园规划布局和建设,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增量。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全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从20XX年3.63%提高到20XX年的4.56%。积极实施幼儿园扩容和乡镇公办中心园建设等项目,20XX年,计划扩容39所,实际开工46所,完成22所;20XX年计划扩容45所,计划完工30所;全市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覆盖比例从20XX年的74%提升到20XX年的92%。城镇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园建设政策得到初步落实。

(二)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全市已创建普惠园1100余所,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超过22万,覆盖面达88%,达到了省第三轮行动计划要求的83%目标。各县(市、区)都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通过生均补助积极鼓励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义乌市自20XX年以来,已累计发放扶持民办幼儿园财政补助7226万元。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财政奖补资金从20XX年的1524万提升到20XX年的2700万元。

(三)办园水平有较大提升。推进等级幼儿园创建,全市等级园招生覆盖面从20XX年的86.8%提升到20XX年的94%。实施全国统一的幼儿学籍管理操作系统,规范学籍操作,杜绝无证园发展空间。规范幼儿园办学,教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专任教师持证率从20XX年的71.4%提高到20XX年的90%,大专以上学历从20XX年的68.4%提高到20XX年的81%。同时,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保教质量,办园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幼儿教育调查报告 篇4

调查目的:

利用寒假时间对当地的幼儿园以及青少年宫进行调研,对这类建筑设施加深了解,并对其进行分析,为下学期的幼儿园设计做好准备,对幼儿园设计能有更好的掌握。

一、幼儿园

调查地点:信阳市商城县童心幼儿园和实验幼儿园。

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逐步进行有组织的作业,如语言、手工、音乐等,并注重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幼儿园是一处针对幼儿的特殊活动场所,因此在它所配置的建筑和室内室外的布置有着严格特殊的要求。所有的 基础建设都要按照幼儿的特点进行构造,同时安全是在进行幼儿园建筑设计的考虑的前体。从功能上,幼儿园可以分为生活用房、服务用房、供应用房。而生活用房包括活动室、卧室、卫生间、厕所、衣帽间、教具储藏间和音乐活动室;服务用房又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保健室、晨检室、教具陈列室、储藏室、值班室、传达室和教工厕所;供应用房包括厨房、消毒洗涤开水间和炊事员休息室。同时幼儿园还要设置室外活动场地,以供室外活动。有些幼儿园还配有电脑室、英语视听室等等。

由于幼儿园的主要对象是幼儿,在调研幼儿园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它的建筑设施都是按照幼儿的身高特点进行建设的。就幼儿园的门窗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幼儿的身高很矮,从安全方面就需要走廊的栏杆要高过孩子们的身高一段,这样才能防止幼儿们翻越攀爬,有些幼儿园的走廊栏杆是竖着的,这也要求这样的栏杆不能再添加横向的栏杆,防止幼儿利用此进行攀爬,会对他们的安全照成危险。还有些幼儿园会对栏杆的内侧添加坚固的玻璃来确保幼儿的安全。而楼梯的尺寸设置也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比如踏步的高度要小于15cm,踏步的宽要不小于30cm,这样也可以为孩子提供一定的玩乐的地方,同时在楼梯栏杆的内侧也根据幼儿的身高设置一道符合他们的扶手,这样不仅方便了幼儿的上楼,增加了另一道不仅有了这样的要的处理也有要求,的材料进行铺垫,防护。对楼梯栏杆求,在这些地面上要采用有防护性具有弹性,这样就可以让幼儿在 玩闹或者不小心摔倒时防止摔伤,减轻疼痛伤害。幼儿园对门窗的要求也很高,门洞宽要大于1.5m,且对外开启,活动室的窗地比不小于1:5,卧室的窗地比不小于1:6,音体活动室的窗地比不小于1:5 。一些幼儿园在窗户的造型上用的是下面一部分是不能打开的整体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添加一扇可以打开的窗户,这样就确保了各种需要了。活动室里的布置从功能需要上要满足幼儿们的玩耍空间,要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活动。在有些活动室里会安排桌椅来供幼儿们使用,这样就会限制了活而活动空间的采光要求置上满足要求,要有充照,每天的室内光照不小时。

而窝内的各个拐动空间。也要在设足的光低于3个角处要设置成光滑的圆弧,以免发生伤害。活动室、卫生间、卧室有时会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减少了用地面积。而卧室的设置需要与卫生间联系方便。同时也要有足够 的空间够幼儿们利用来放置衣物及其他的一些东西。床之间的距离也要适当,满足行走和一些活动的要求。卧室的采光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卧室背光,这样就适当的增加了室内的干燥,有利于健康。室外的活动场地是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幼儿需要在室外活动至少3小时,因此场外活动场地要有个好的朝向。对于幼儿园的位置要求在环境优美的地方,而它的室外活动场地也应该避免靠近公众聚会的地方,这样可以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环境来活动,不必过多的受外界的干扰,。在室外活动 场地也要求有绿化以及一些活动器械,地面的要求也与室内活动场地的要求一致,保证幼儿的安全。总的来说,从这次的幼儿园调研中总结了一些,从整体上,进入幼儿园的需要从传达室→晨检室→生活用房→而对幼儿园的设计也需要借鉴这些顺序,从而在整体上才能有更好的合理的安排布置,使其在使用上更加的方便,以满足各种的要求。

二、青少年活动中心

调查地点:信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青少年活动中心是青少年校外教育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活动中心、指导中心。青少年宫举办的培训班以少年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致力于学员个性特长的培养和提高,一般会开设的有小记者、文学、思维训练、器乐、航模等十余个项目,有些规模大的有三十余个培训班。也是一些少年儿童的娱乐之地。

与幼儿园相比较,青少年活动中心更侧重于学习一些儿童所感兴趣的东西,在这里的建筑安置有些许不同于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广大青少年学文化、学政治、学技术,进行文化娱乐、工余休闲的综合性活动场所。在这里能够使广大青少年长知识于学校之外,受教育于娱乐之中。在建筑建设中一些规范要求没有幼儿园的那么太有针对性。

在它的外形上我认为可以给人一种动感和力度感,有它独特的形象代表其本身性质。在建筑单体的构成上,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要力图创新、功能合理,充分显示和突出青少年的特色,充分表现“趣味性、科学性、文化性”,以适应青少年的一些心理要求;同时也要根据功能所需及周围的环境要求,在体量上规划设计。并能得到充分利用,创造出一个优美、自然、亲切的室内外环境,达到建筑造型与功能的内涵有机的统一,这样才能使本身建筑就能吸引青少年。

由于在青少年活动中心有许多的课程项目开设,所以,根据其功能的而言,要充分的布置好空间的利用,营造充足的空间满足孩子的活动要求。从采看,也许并不是能考自然光满在开窗上,尽可然光,另外的一灯光来辅助达光的角度来每个教室都足要求,所以能的利用自些活动室用到效果。考虑到各个活动室的性质并不完全的相同,有些地方也要特殊的处理,比如一些地面的要求,有些需要用软质的橡胶铺设,而有些就没有必要,由于青少年活动中心有许多娱乐的活动,所以也就要求了一些物品储藏室的位置,储藏室应该在取物比较方便的地方,这样才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 篇5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    一、调查对象:牡丹江市林管局幼儿园全园教师    二、调查方法:谈话法    三、调查步骤:    1、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测查的题目。    2、分别以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测查,同时,对园内教师**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四、调查结果:    1、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2、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3、从**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五、分析与讨论:    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2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4.6%和46.6%,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25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8%。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85.5%。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六、建议:    1、根据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测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幼儿教育调查报告 篇6

一、测查目的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那么,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组织方式与策略和对教育环境的认识水平怎样?

二、测查的对象、方法、步骤及时间

(一)对象:全园教师。

(二)测查方法:个别测查法。

(三)测查步骤:

1、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测查的题目;

2、分别以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测查,同时,对我园教师1998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三、结果分析

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2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4。6%和46。6%,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25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8%。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85。5%。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结果提示:为了使孩子能主动地学习,我们要改变以往以集体教育为主渠道的教育组织形式,改变以传授式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使幼儿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体验来认识事物;教师要因人施教,要给幼儿创造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起点、速度和水平学习知识。

对教育环境的认识测查显示,我园教师教育环境的认识不足,答题的正确率只为57。5%。说明多年来,我们教师虽然也是本着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对教育环境进行了创设,但忽视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忽视幼儿要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忽视创设发挥教育作用的环境体系、忽视良好精神环境的创设。

百分比统计说明,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环境的认识差异不大,百分比分别为58%和57。2%。

我园教师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前测情况比较中,答题的正确率差异不大,经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总答题的正确率分别为55%和52、l%,经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可见,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创新教育研究前测水平总的来说是均衡的。

四、结论

根据以上测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2、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3、从1998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五、措施

1、根据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同时要使教育目标需求化,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要从只注重教材和教师既定的目标与内容,转变为注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水平,并不断调整和生成新的教育目育目标相适应的内容,从而更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再次,教育的组织方式与策略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的关键。作为教师,要改变以传授式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在引导孩子主动学习的同时,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猜想并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物体相互作用,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建构自己的认识。只有幼儿真正愿意学的东西,才能真正学得好。

2、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测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也就是说,教育创新一方面必须重视对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青年教师在敢于创新、敢于开拓的同时,要吸收好的经验。

3、加强教师教育科研水平,走出一条“科研育师求创新”的路子。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幼儿园必须以科研为先导,在学校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一些子课题的研究,可以班或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科研组织网络,形成科研制度,科研活动做到有内容、有重点、有专题发言、有共同研究、有共同提高,形成科研的规范管理,使教师的科研水平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幼儿园调查报告 篇7

随着现代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也关注到我们幼儿园的教育。在传统观念中,教育是幼儿园的责任和义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向家长开放、充分挖掘利用家长教育资源也是的非常重要观念。 对于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对于课程的了解及态度,对于我们实施课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通过这个调查问卷,我觉得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还有很大的不足。

(一)引导家长理解课程,转变家长对于幼儿园课程的观念

从调查中不难发现,家长对于我们 “一日活动即课程”的思想不是很理解,在家长的眼中正规的教学活动才是课程,家长对于课程的理解误差,也折射出家长对于我们课程的不了解,针对这一点,我觉得有必要把家长请进我们的课程中,零距离与课程对话,利用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让家长全面的了解幼儿园的一日课程,并通过介绍与观摩相结合的方式让家长了解我们是如何将一日生活以游戏的方式整合在一起的,如我们是如何在就餐时间让孩子学习单双数的;如何在盥洗的时候让孩子学习排队与等待的;如何在散步的时间引导孩子去观察周围世界变化的……让家长在真真切切的情境中感受自己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皆是幼儿园课程。

家长对于课程的不了解还体现在了对于课程目标的不清晰,我想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对于家长宣传的课程目标不够所造成的,另外一方面是我们在课程实施中对于目标的呈现不够,“课程中追求的东西是能够客体化的。在这个环境当中是能体现出来的,物化的,能够看得出来的”就算家长对于我们的周目标是比较了解的,但是这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的,真正让家长了解我们的课程目标,我想如何在环境中体现出目标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实践的。

(二)通过多途径让家长了解幼儿园课程

家长观念的转变带动了他们了解课程内容的需求。从家长了解我们课程的方式中,教师的介绍、幼儿的口述及幼儿园的环境都是一个很好的窗口。从教师介绍来说,我觉得首先是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家园论坛等形式让家长对于我们的课程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了解;其次通过平时与家长的沟通,及时把孩子在课程中的表现传递给我们的家长;最后还可以通过我们的成长档案中一些书面的叙事评语等形式让家长对于我们的课程及孩子表现一个更细致的了解。

从幼儿口述来说,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时间层次,所谓的“前”就是就是在让家长参与课程材料的提供时,让孩子说说我们即将开展什么活动,需要准备一些材料。所谓的“中”就是在系列、综合活动开展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去寻求家长的傍黑组,这样的语言交流其实也是让家长了解课程的一个途径,如我们在开展“昆虫化装舞会”的过程中,是一个小组形式的活动,每组幼儿自己确定小组的表演节目,分头准备,在实施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请求家长的帮助,家长也会以询问的方式来了解。所谓的“后”就是在活动结束后,让幼儿把作品拿回家想爸爸妈妈来介绍,或者是让孩子回家后继续创编。通过这三种层次的家长与幼儿的交流,我相信家长是比较容易能知道幼儿园最近在开展什么课程内容的。

从幼儿园的环境来说,具体来讲是幼儿园的物质环境的创设中,家长通过主题墙的形式来了解幼儿园课程,我们说“环境要课程话,也就是说环境要动态的变化的,是要能追随幼儿的生成活动的,不是盲目的跟随。我们在寻找追随孩子的课程,教育者心中是有目的的,是有大目标的,不断接纳孩子生成的新目标调整自己,是追随。不断追随幼儿的生成活动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课程,我们的环境应该是动态的”如果说我们的环境一成不变,试想家长怎么能从环境中去了解我们课程的进展,如我们在开展“医院”主题时,家长看到我们搭建的一个小医院,就知道了我们正在开展的是医院活动;家长也从孩子主题墙饰的“捉昆虫”照片中,知道我们带领孩子去操场实地认识了昆虫;家长更能从孩子的电线造型中知道了带来电线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我们的环境是一个无声的窗口,所以我们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了我们的主题环境创设,可以通过主题网络、活动照片、幼儿作品等等环境形式,让家长一目了然地了解我们的课程内容。

(三)发挥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关系,散播课程理念

家长之间存在着差异,同样,在对于课程理解这一方面也存在这一定的差距,有的家长对于课程态度积极、热心参与,他们往往是非常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对于这一类的家长,我们应该多表扬、多宣传,让家长感悟到自己的行为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另外,就是充当课程宣传员的角色,让家长了解幼儿在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认知风格、发展特征,向其他家长进行课程理念的宣传。另外,通过我们为家长创设条件,提供家长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在家园论坛上让家长围绕幼儿在课程中表现引导家长来展开讨论,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借此方式不仅让家长们获得互动和交流,同时也能让老师更好的了解家长们的想法和看法,也能更有针对性的在哪一方面向家长宣传我们的课程理念。

[参考书目]

1.唐淑主编《幼儿园课程基本理论和整体改革》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年

2、黄琼 上海市幼儿园二期课程改革实践中所关注的问题 http://xu

3、虞永平 幼儿园课程中的家长参与和家长发展 学前教育研究 20xx年6月

4.杨凯红 浅谈如何激发家长参与课程活动的兴趣 学前教育研究 20xx年07.08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