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优秀5篇

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创业等,从中能够看到很多部分的大学生是害怕应对社会竞争的,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专业技能不过硬。 篇1

通过和一些被调查同学沟通交流,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关注所学知识都是为了应试,而考试之后再询问有关知识时就会一问三不知,对知识掌握相当不牢,这也是同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到了学期后期,老师由于赶进度,讲课时也会按考点讲解,一定程度上造成同学知识面掌握较窄。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篇2

前言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尤其是当代就业压力增大,第一份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

因此,为了解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倾向,受到那些方面的影响,更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在20xx年11月6日到20xx年11月14日,我们在不广的范围里,在西南政法大学和外校的几个学校,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以问卷形式的抽样调查和个别案例的特别分析。最终,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完成了这份关于大学生毕业后职业倾向的调查报告。

正文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极为必要的,这就要求大学生能把个人的能力、知识、价值的实现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不能偏废一边,不能只照顾到前面,大学生个人价值、能力的实现,应兼顾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此次,对学校同学的问卷调查中,以学校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共发出100份调查问卷,

实收100份,回收率达到100%。调研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我院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在被问及自己的专业是否具有优势时,15%的学生选择了很有优势,很具竞争力;6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23%的学生选择了处于劣势,其中60%认为处于劣势的来自农村,认为自己竞争力不强。多数同学认为学校各科课程体系的改革,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引进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多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联系,提供一些用人单位的情况;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就业动向与前景等)、就业指导(提高应聘成功率,建议增加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加快信息量的流通,增加就业指导报告会,介绍最新招聘信息和市场需求,多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在回答就业途径的选择时,65%的学生比较倾向于校园招聘和人才招聘会;也有38%的学生尝试网络招聘;此外,广建人际网络也是被普遍认可的一种途径;另有31%选择报纸;11%选择电话求职。可见,对于求职的方式和途径,我校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为就业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

择业时,虽然薪水不是大学生选择企业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无疑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干”,这曾经是媒体广泛报道的大学生找工作时定下的月薪数。如今,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诸多在校学子对就业的期望值又是怎样的呢?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13%的人选择1000-1500元;5%愿意接受甚至更少的工资,只是要求能够生活

就行;42%选择1500-20xx元;21%的人选择20xx-3000元;11%的人选择3000元以上;8%的人选择4000元以上;以后的去向问题,67%的人选择了沿海开放城市;17%选择家乡,5%愿意接受1000-1500元甚至更少。随着大学毕业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单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转变: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岗定薪,更强调员工为用人单位带来的实际利润。职场中的机会永远不是遇到的,而是争取到的。

关于毕业省会城市;3%选择国外;只有2%认为个人实际能力最重要;32%的人认为面试第一印象很重要;有28%的人选择专业方向;此外,道德水准、学习成绩和实践经验占16%,政治面貌%选择去西部边远地区。择业考虑时,35%选择有利于个人发展;51%选择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9%选择千方百计实现自我设计,自我选择;2%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服从国家需要。问及主要看中公司哪个方面,选择公司发展前景的有72%,选择工资高低的有51%,选择公司重视人才另有5%选择1000元以下。其中,3000程度的30%。求职时,个人的想法也不尽相同。性别和户口略微不被重视。从问卷调查中不难看出,当前不少大学毕业生(其中大多数来自农村)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很少考虑到自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适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

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为此,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择业集中选择“热门”行业和大城市的一些待遇条件优厚的行业,集中选择发达地区,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置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这样势必造成大城市、大单位和条件优厚的单位人才济济,甚至人才浪费。而恰恰是急需人才去开发、去管理的欠发达地区和经济状况欠佳的单位,前去应聘的毕业生门可罗雀,无法吸纳所急需的人才,加剧了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这对供需矛盾。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我国的中小企业已达1000多万家,占全部企业的99%。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也是我国吸纳大学生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通常具有更多的创新和个人成功的机会,更强的生产革新和产品更新能力,而且它们的就业岗位的成本比大企业低得多。因而,中小企业的人力成本较低,发展空间广阔。更何况中小企业求贤若渴,人才需求量大。大学生能去这片广阔的天地开拓事业无疑是明智的选择。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自己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我国加入WTO后,对大学生求职择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我国目前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不可能使人人满意。大学毕业生数量和各行各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地区之间人才供求结构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基层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还十分迫切。国家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到基层、到农村、到中小企业就业,这些地方也是最需要各

类人才的地方。基层是年轻人经受锻炼、接受考验、磨练成才的重要场所。到基层工作是大学毕业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长才干、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更新择业观念,调整择业方向,树立到基层以勤奋创业、建功立业的观念,主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一番事业。

部分大学生觉得可以随便违约学校不应限制。作为一名大学生要诚实守信,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轻易违约。通过收索我们可以得知如果确有特殊原因需要违约,可按照下列程序办理。首先向已签约的用人单位提出违约理由;其次经用人单位同意后,向用人单位承担违约责任;第三持用人单位同意违约的信函和已鉴定的《就业协议书》交到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经审查并向学鉴定就业协议时,51%的人选择2年;20%的人选择1年;22%的人选择3年;5%的人选择一年以下;2%的人选择3年以上。关于大学生违约问题,有72%的学生认为可以违约,但学校应该规范;22%的学生认为不能违约,要注重大学生和学校的信誉;但也有6%校承担违约责任后,再领新的《就业协议书》。

注重学生课业和社会活动的全面发展,学生要想在这一项拿高分,应该从大一阶段开始就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实践活动,并且有争当学生干部的意识。由于评分规则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学生如果在某一方面失分可以从参加活动得到学分、综合测评分,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成绩,所以大学生应多关注社会和各种活动以便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提前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提前做好人生规划有助于大学生避免在校学习生活的虚度,能更有目标性、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生活,给未来择业打下基础。这种自身规划下的成长具有很大的鞭策和自我教育意义,会使大学生在择业中减少盲目性,并在求职时表现出高于其他同学的自信心,从而极大提升就业的成功率。

总结

人是社会之人,是现实之人,无论正视与否,现实都是客观存在的。积极的心态是正视社会,适应社会;消极的态度是脱离现实,逃避社会。现实是客观的,既有有利于自己的一面,也有不利于自己的一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社会越来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将会尽可能地为大学生求职择业提供合适的环境,这将为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广阔的天地,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成才。

个人案例分析:

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表

性别:___学院:_____年级:___

1.您有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

A.有,分为远期(人生奋斗目标)、中期(人生职业规划

B.有,还比较清晰,但只有近期的,并没有做长期规划

C.只有一点点,没有很仔细考-§ 虑过

D.从来没想过

2.您觉得您现在所学的专业课程能满足目标岗位的技能要求吗?( ) A肯定可以B应该可以C不太清楚D也许不行

E必须进一步实践

3.在选择就业时你会优先考虑以下因素中的?( )

A职业前景B个人喜好C工作环境及工资D企业地理位置E企业知名度

4.在求职过程中,你迫切需要了解单位的信息是( )可多选

A.资金和规模介绍B.主要业务和发展前景

C.用人标准和聘用条件D薪酬和福利E.人才培训情况F.职位信息G.单位文化和管理体制。

5.你的就业单位意向为( )

A.国家机关业单位B.事业单位C.科研设计单位

D.国有企业E.民营或私营企业

F.中外合资企业G.学校H.其他_

6.你对未来的就业信心( )

A非常有信心B一般

C迷茫D悲观

7.您认为你在参加工作初期您认为合理的月薪为( )

A 1000元以下B 1000元-3000元

C 3000元-5000元D 5000元以上

8.你毕业后理想的就业地点是( )

A北京上海等大城市B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C家乡就近原则D哪有工作就去哪

9.你认为找工作的过程中,哪些因素您认为对您来说最重要( )

A家庭背景B个人能力C学历D工作经验E机遇F在校表现及老师推荐

10.你希望获得的职位与你的专业对口吗?()

A.是的B.视情况而定C.无所谓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篇3

20xx年5月20至30日,我们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主要是通过专场招聘会现场问卷、进入高校随机寻访问卷、劳动保障网站网上问卷等调查形式。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以及部分招聘单位进行了调查。调查时点为20xx年4月30日。调查共发出问卷800份,收回问卷785份。现将调查问卷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1、人员结构。本次共调查大学毕业生772人,用人单位13家。在全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应届毕业生467人,占60%;往届毕业生305人,占40%;男性494人,占64%;女性278人,占36%。

2、学历结构。在全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本科以上学历399人,占%,其中:硕士48人、占6%,博士1人、占%;专科学历311人、占40%;高职57人、占7%。

3、专业分布。全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分别来自理、工、农、医等十三个专业,其中,工学203人,占26%;管理学138人,占18%;理学122人,占16%;经济学110人,占14%;文学69人,占9%;其他如农学、医学、法学、教育学、艺术等共101人,占13%。

二、调查大学生就业状况

(一)大学生签约率较低且工作不够稳定

截止4月30日,在接受调查的467名应届大学毕生生中,已经签定就业协议的145人,占31%;未签定就业协议的182人,占39%;其他虽未签定就业协议,但准备自主创业的56人,占12%;准备读研或出国的28人,占6%;准备考公务员的14人,占3%;尚无具体就业意愿的42人,占9%(见图一)。

往届大学毕业生(主要是06、07、08届)中,有280人(占92%)曾经就业,有25人(占8%)从毕业至今未就过业。在曾经就业的大学生中,有194人有过失业经历,且目前处于失业状态;有86人(占28%)目前处于就业状态但希望调换工作。在曾经就业的大学生中,有175人是当年实现就业,有92名大学生(占33%)累计就业不到1年(见图二)。

(二)往届大学生就业愿望更加强烈

从求职方式看,调查列举了“通过老师、亲戚、朋友推荐到用人单位”、“直接到用人单位咨询”、“到劳动力市场或人才市场登记应聘”、“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查找招聘信息”、“利用网络查找招聘信息”、“通过各类政府或中介有组织的招聘会”、“用人单位直接到学校招聘”和“其他”八种不同的求职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应届大学生中有64%的人仅使用单一一种方式求职,而往届大学生中70%的人选择2种以上方式求职(见图三)。这说明往届大学生求职就业的主动性高于应届大学生。

(三)大学生比较注重网络和市场在求职中的作用

通过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求职渠道分析,往届大学生求职渠道主要集中在:“利用网络查找招聘信息”、“到劳动力市场或人才市场登记应聘”和“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查找招聘信息”,他们中分别有75%、54%、45%的人通过上述三种渠道寻找过工作。(见图四)。应届大学生求职渠道主要集中在“利用网络查找招聘信息”“通过老师、亲戚、朋友推荐到用人单位”和“到劳动力市场或人才市场登记应聘”三种方式,分别占34%、25%、24%。尽管应届和往届大学生求职渠道有所区别,但他们都将网络和人力资源市场作为自己求职的主要方式。

(四)大学生就业实际工资收入比期望值低

调查反映,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月薪水平集中在1500元左右,具体是:14%的大学生愿意拿800-1200元的月薪,48%的人希望今后的月薪达到1500元左右,35%的人希望月薪拿20xx元以上。但实际上,往届大学生在就业期间的平均工资水平是:8%的人只拿到800元的月薪,27%的人拿到800-1200元月薪,40%的人拿到1500元左右月薪,20%的人每月拿到20xx元以上月薪(见图五)。由此可见,有35%大学生实际收入比预期低500元左右。

(五)大学生就业主渠道正在向非公有制经济和自主创业转变

调查显示,目前与应届大学生签定就业协议的单位中:国有企业占40%、私营企业占24%、其他内资企业占14%(见图六)。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仅次于国有企业,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六)多数大学生接受过就业服务

在接受调查的全部往届大学生中,有81%的人接受过至少一样就业服务,16%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就业服务(见图八)。从享受就业服务项目看,在“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档案管理”、“培训申请”、“社保关系接续”、“鉴定申请“以及“其他”八项就业服务项目中,有41%的人享受过求职登记,有24%的人享受过职业指导,有23%的人享受过职业介绍。从享受就业服务的场所看,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机构,以公办就业服务机构和学校为主,69%的人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其他社会机构接受就业服务,有24%的人到学校接受就业服务。

(七)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普遍乐观

在全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很乐观态度和比较乐观态度的占47%,感觉一般的占42%,没感觉的7%(见图九)。而对整个就业形势的判定上,有10%的人认为形势好,如不挑剔,很容易找到工作;有65%的人认为形势一般,理想工作不容易找;有19%的人认为形势严峻,完全找不到工作(见图十)。多数大学生对找到工作抱有信心。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一)需要就业的大学生人数增长较快

20xx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16万人,20xx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38万人,短短8年时间,全省大学招生数上升22万人,年均增幅13%(见图十一)。但据今年工商局统计数据反映,受金融危机影响,一季度投资有减少趋势,用人单位吸纳就业能力相对下降,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增大。

(二)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招聘会上接受调查的13家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最看重的因素分别是:工作能力占92%,相关工作经验占85%,道德品质占69%。而对学历、专业、在校成绩等并不是很关注。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66%的人在大学期间从事过兼职工作(其中:40%兼职时间累计不超过2个月)。凭2个月以内的兼职工作经验,培养用人单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难度较大。说明用人单位强调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正成为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风向标,也反映出用人单位希望聘用人员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降低岗位培训成本。

(三)资金、政策和项目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关键因素

在接受调查的准备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中,要求其从“合适的项目”、“资金支持”、“政策支持”、“技术支持”、“社会关系”以及“其它的支持”六种支持中选择几项,结果选择需要资金支持的人占59%,选择需要政策支持的人占38%,选择需要项目支持的人占30%。

(四)大学生就业理念需要调整

在接受调查的已签约应届大学生中,对签约的用人单位满意的占55%,未签约应届大学生认为,没找到工作的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无法满足自我未来的发展。这说明应届大学生在进入社会时,比较注重自我感受,看重未来的发展,对自己不满意、不适合的。用人单位,不愿意降低要求、随意签约,就业观较为理想化。

(五)大学生就业维权、保护意识要增强

所有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七部与就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全部知道的仅占17%,完全不知道的占16%,其余都是知道一至几部的(见图十二)。在调查现场,有大学生问:用人单位不给休假怎么办?为什么要办理失业登记,能够享受什么待遇?而参加调查的未就业的往届大学生中,仅有11人办理了失业登记。说明大学生对就业相关的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不熟悉,接受就业服务的主动意识不强,借助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四、对策建议

(一)以充分就业为前提,稳定就业岗位

分析往届大学生就业状况,大学生就业不充分、不稳定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相当一部分人经过短暂的工作经历后即失业,说明一些用人单位聘用岗位灵活性较大,大学生自我择业意识较强。往届大学毕业生工作时间不长,就希望调换单位或工作岗位,由就业转入失业,加大了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供给。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关注已就业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和想法,加强失业风险教育,研究制定用人单位吸纳大学生稳定就业的政策措施,稳定他们的就业岗位。

(二)以私营企业吸纳就业为重点,增加就业岗位

从调查数据来看,私营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私营企业经营灵活,发展较快,吸纳就业作用明显,在经济转型、私营企业扩大发展时,可以成为继国有企业之后,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要通过制定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充分发掘私营企业安置就业的能力。同时,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用工管理,从社保、维权等方面,维护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

(三)以自主创业为导向,扩大就业渠道

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鼓励创业带就业的文件,为安置大学生就业的企业和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在资金、政策、项目上,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支持,在小额担保贷款和税费减免的工作中,总结前期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相关扶持政策中的经验,简化办理手续,提高可操作性,鼓励大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加入到自主创业的行列中,扶持发展更多的中小企业,培育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

(四)以职业培训为手段,提高就业能力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接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对接。努力通过职业培训,弥补高校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同时,通过职业教育,减缓当前大学生就业增长需求过快增长,储备优秀技能人才。

(五)以信息化为桥梁,提升就业服务

大学生都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他们在寻找工作时,大多数都借助信息网络等技术手段。要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一是建立全省人才资源库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库,实现供需双方网上匹配和信息交换;二是充分利用金保工程覆盖省、市、县、社区的信息网络,将就业服务延伸到学校和社区,对大学生开展零距离的就业指导、培训和职业介绍、就业管理服务,及时解决他们在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全方位地提供就业服务;三是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在网站上开设面向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专栏,实时发布职业供求信息,提高职介成功率。

(六)以宣传为抓手,转变就业观念

要根据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就业的方向,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宣传媒体,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把大学生的就业意愿从追求单纯的国有企业稳定工作中,引导到非公企业、农村基层、城市社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更广泛的就业领域。通过搭建舆论宣传平台、就业服务平台和权益维护平台,引导高校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理性选单位、择岗位、看薪资,通过多种就业安置渠道,尽快实现就业。

(七)以执法监督为保证,净化就业环境

定期发布工资指导线,明确行业、工种的工资指导标准,指导用人单位合理定薪,让大学生在市场中准确定位。同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治工作,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对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事件,要严厉打击,努力营造宽松的大学生就业环境。

调查目的: 篇4

据统计只有30%的人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并表示将来会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20%的人有明显的职业规划与目标;50%的人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并对自己专业的就业趋势不了解,表示将来只要有工作就可以。

关于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篇5

为全面了解山东省大学生当前心理健康状况,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省情综合研究中心、山东大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于XX年9月至11月对山东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山东大学生就业心态日趋理性,而且不怕吃苦,希望提高自身能力以应对就业难。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0份,回收率为94%,其中男生372人,女生568人;本科生686人,研究生254人。

在“你希望毕业后的去向是什么”的调查中,33.88%的大学生选择了“在工作中寻找机会深造”,30.69%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24.92%的学生选择了“就业”,还有10.51%的学生选择了出国发展。

调查显示,山东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日益理性。在“毕业后找什么样的工作”调查中,选择“符合自己专长”、“有发展空间”两项的学生都占被调查者的一半以上,34.36%的学生倾向于找“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工作,选择“无所谓”和“要我就不错了”等选项的学生均占被调查者的2%左右。在“毕业后你希望在哪工作”的调查中,45.98%的学生选择“省内”和“省内发达城市”,23.94%的学生选择“北京、上海等国内经济发达城市”,10.87%的学生选择“回生源地”。

此外,在“你是否能吃苦耐劳”选项调查中,75.11%的山东大学生选择了“可以,吃苦能够锻炼自己的毅力”。敢于吃苦、勇于拼搏仍然是山东大学生的主流精神状态。

“如果能改变自己,你最想改变的是什么?”此项调查发现,38.65%的学生选择了“能力”,19.50%的学生选择“知识”,11.67%的学生选择“习惯”,还有10.33%的学生选择“财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