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编辑工作年终个人总结(3篇)

2023年编辑工作年终个人总结(通用3篇)

2023年编辑工作年终个人总结 篇1

__年即将接近尾声,本年的社区新闻也已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历练,就本人日常比较关注的三个版面(即有参与采写新闻的社区、市井、帮办版面)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总体感觉如下:

1、社区版的定位越来越明晰,与社区网之间的供稿、供线索、网友互动的良性循环正在逐步形成,并且社区版在包装某些稿件上确实下了功夫;

2、市井版继续在稳中求发展,一些常设的栏目继续走四平八稳的路线,但没有太大的革新、也没有让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出现。《海都报》的坊间版走“宁缺毋滥”的质量路线,《福州晚报》的社区版走“版面取胜”的数量路线,而本报的市井路线居于二者中间,未尝也不是一种定位。但是,这一年来,挖掘到的动态稿件、民生话题还是相对偏少,而以静态的市井牛人、市井趣闻居多,这一点是值得遗憾的。

3、对于帮办版而言,没有太大的出色,很难记起一些有印象的帮办稿件。但是对于帮办记者而言,可能面临线索题材的限制而束缚了手脚。最近提出的帮办要追踪及时反馈,是一条很好的建议,也是挽救帮办版的良策,如今日李新志所采写的《人行道上堆放沙石、执法人员执法遇阻挠》的稿件,就是一条很有看头的帮办追踪稿,甚至感觉比之前的帮办原稿还要好看,这是因为里面牵涉到了百姓所关心的执法、惩处问题,也就是让百姓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而这恰恰是采写帮办题材的真正目的。

此外,在享受接近一年的“客串”周末值班编辑经历后,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这段编辑生涯,对于本人在日常新闻写作中学会提炼标题、浓缩#工作总结# 导语也有帮助,同时也明确了稿件在版面中的定位,知道什么样的稿件应该写多大、放在什么样的版位合适,这反过来能促进写稿的质量。

其次,在编辑生涯中,开始重视一些记者在日常新闻写作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问题与细节,像是错别字、语病、断句,以及是否有常识性错误等等。

第三,编辑并不是只管送大样的人,也不是“头道组版员”,要包装好一条稿件,编辑所花费的心血也是不小的,甚至要把稿子推倒重写。当然,如果只求把稿子改得通顺,那么编辑的作用无法得到真正体现。

对于最为关注的市井版,想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策划意识、继续鼓励多开展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活动,一方面可以解决线索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本报的市井版增加外报所没有的特色。此外,开展互动活动,也可以将一些没有由头的稿件“制造”出一些由头。因此,对于想出较好的互动活动的市井稿件,在稿分上要多给予支持。

2、杜绝“编故事”的行为,一些稿件有掺水嫌疑,内容编得花里胡哨,其可信度令人生疑。市井牛人、趣闻等市井栏目的写作方法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手法,但怎么在平淡中提炼亮点、怎么提炼经典对白、怎么描写经典动作,乃至借鉴微型小说的写作手法,都是记者与编辑值得共同切磋的。我认为,在新闻事实明白无误的前提下,什么样千奇百怪的写作手法都是可以尝试的,这需要靠写法创新的奖励机制来促进。

2023年编辑工作年终个人总结 篇2

本年度,在局、台两级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较圆满的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这大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电台节目方面

我很荣幸的从20__年初开始参与交通广播的组建至今,与交通广播各位同仁一起,在局、台两级领导班子的领导下,见证了--交通广播电台从筹建、试播、实现直播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做过栏目策划、栏目包装、节目编辑、技术支持等工作。

(一)新增丰富多彩的电台节目。按照局领导班子要求,交通广播要继续加大节目的丰富性、娱乐性,在局领导班子的指导下,我今年负责的节目又新增了《汽车音乐疯》(30分钟)、《纪实60分》(60分钟)、《五年级插班生》(55分钟)、《下午书场》(50分钟)、《幸运大挑战》(60分钟)五档节目,增加新的节目后,我的工作量大了很多,但想到能够让--广大的听众朋友们听到经过自己亲手编辑制作的节目,我觉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有时候坐在出租车上,听到司机师傅的调频收音机中传出的声音,正是自己精心制作的节目,那种无比自豪的感觉就从心底油然而生。这些节目的加入,受到了广大听众朋友的喜爱,尤其是司机朋友对我们的节目赞不绝口。

(二)积极参与新栏目的策划、包装。20__是--交通广播大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我台新增了许多栏目,我与全台编播同仁一起出点子、想办法,积极参与策划、包装了《爱车课堂》、《汽车音乐疯》、《下午书场》等栏目,在包装栏目头的过程中,我与同事们群策群力,在大量的音乐素材中选择适合的背景音乐、研究推敲栏目串词,对栏目串词的配音要求精益求精,我本人也有幸参加了大部分栏目串词的配音工作。有的时候为了让音效达到理想的收听效果,我们专门到野外采集最原始、最真实的声音,确保我们包装的栏目头以多元素和丰富的听觉享受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交通广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直播。--交通广播从20__年2月9日首次试播以来,由于受人员少、编播设备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一直没有做直播节目,所有的节目一直都是采用先录制、后播出的方式进行。这种情况在20__年末我台安装了广播电台直播设备及数字化编辑制作播出系统平台后,得到了改观。一些服务于受众的直播小栏目《寻物启示》、《天气骤变紧急通知》等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的听众朋友。特别是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经过我们全台人员编辑策划的每天播出长达35分钟的大型直播节目《强肾养心胶囊讲座》,从9月29日开始正式播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和同事们加班加点,编辑制作宣传广告、栏目头、栏目串词,交流沟通导播技巧、制订播出应急方案等等,我们精诚团结,互相协作,直播过程中各个环节衔接紧密,确保播出无差错。这是我台真正意义的第一档大型直播节目。自此--交通广播结束了成立以来没有大型直播节目的历史。

(四)及时编播具有一定社会效益的公益节目。在编辑节目的过程中,领导和同事们告诉我,要作一名合格的传媒人就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今年3月,在得知了黑龙江吉林两地对孕妇小娇的跨省大营救事件后,我和同事们及时采用转播加实时报道的方式对此事进行报道,让广大关心小娇母女的听众及时了解小娇的病情及捐助的方式。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我又与同事们及时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合作,与全市的司机朋友一起发起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献爱心”大型直播捐款救助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电台实用技能方面

(一)在编辑制作好电台节目同时,我还担负着电台所有采、编、播设备维护的工作。在工作中,我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需要更换的设备必须更换,需要升级或新增的设备,在请示了领导后,能够解决的全部解决,不留安全隐患,让编辑人员能方便快捷的使用设备。

(二)在节目的编辑制作中,我与同事们互相学习交流,经常性向厂商技术人员请教。本着让全台每一位编播人员都能独立操作的目的,在工作中,同事们在具体的编播操作过程中有不懂的问题,我都细心的进行技术指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现在我台的每位编播人员都能熟练的做到节目制作、入库,编单、播出“一条龙”工作,所有环节操作有条不紊。

(三)定期对全台局域网和广域网中的计算机进行病毒和木马查杀,对系统漏洞进行及时修补,全台所有使用的计算机从物理上对内网和外网进行分离,确保节目制作播出安全。

(四)利用互联网络资源丰富的特点,我经常不断的上网搜索、查找可以用在我们电台的各种声音、音乐素材,网上的资源广阔无限,要想真正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也不容易,我在这方面下了许多功夫,可喜的是,通过我的努力找到了许多能在我们节目中使用的素材。这些素材在全台的大量应用,得到全台编辑主持的好评。

三、安全播出方面

(一)我们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在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的抗灾期间停播所有节目,全天候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节目,确保节目安全播出。

(二)为了防止安全隐患,我与同事们经常性的对直播间和导播制作间的敏感部位进行检查,把一切可能造成危险的隐患都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我台安全播出无事故。

(三)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召开期间,我台按照上级部门及局领导的指示,遣散所有实习主持人,在此期间,非我台工作人员,严禁进入节目制作播出间。我也以身作责,从不在工作间接待无关人员。

四、自身学习方面

(一)在工作中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理论的学习,尤其是强化政治理论的学习,作为传媒人,必须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我经常看新闻、读报纸,浏览网易等国内大型主流资讯网站的信息,了解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学习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在对电台采、编、播设备已经很熟悉的基础上,又进行详细而深入的学习,许多不懂的知识,就找同事问,网上查,甚至给提供技术支持的厂家技术员打电话请教。通过学习,我在业务技术方面又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在工作中,我与同事们团结互助,互相补台,集体荣誉感强,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严格遵守局、台两级班子制定的规章制度

2023年编辑工作年终个人总结 篇3

20xx年,在晨报领导的改革发展思路的引领下,专刊编辑部与新闻编辑部合二为一,成立了许昌晨报编辑中心。这对于编辑中心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也对编辑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得有人这样比喻:记者好比是一个饭店的采买,每天跑遍各个角落,把最鲜活的原材料购买回来;编辑则好比是饭店的大厨,把采买回来的各类材料经过精心加工、去粗存精后,加以油盐酱醋烹制出一道道适合各类顾客口味儿的文化大餐。

而在新闻传播渠道多样化、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纸质媒体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对编辑的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领导把两个编辑部合并为一个编辑中心,则是应对和适应目前媒体发展现状的具体体现,因为五指并拢、攥成拳头,才会更有力量。

一、贯彻一个思路

编辑中心作为报纸的中枢机构,其承载着贯彻报社领导办报理念,贯彻领导办报意图,协调各个记者部工作,把握舆论导向和编校质量等工作,各个岗位至关重要。因此,在编辑中心成立后,中心便定下了严格贯彻领导办报思路、严把报纸质量关的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编辑中心在晨报各位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编辑任务。特别是在报纸质量和舆论导向方面,前8个月没有出现一次重大的政治差错。

二、做好各项重大策划

今年2月到8月底,新闻编辑中心紧紧围绕报社党委的总体工作思路,围绕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牢牢把握“做市民有用新闻”的办报宗旨,大体做了以下几个重点稿件的编辑工作:“文峰路七一路隧道(立交)工程”、“学雷锋见行动促文明”、“全国两会”、“三国文化国际旅游周”、“许昌两会”、“十八谈映象版·许昌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第七届豫商大会”等。这些报道要么政治敏感度高,要么时间跨度大,要么版面数量多。新闻编辑中心的各位编辑紧绷政治这根弦,以高度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精心编辑,突出设计。编辑的各类版面不仅讲政治、讲大局,而且美观时尚,为全市中心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探索一个模式

作为一份“做市民有用新闻”的都市类报纸,必须不断探索学习现代纸媒新闻生产的新问题、新方法、新思想,才能不被日益强势的新媒体所淘汰。编辑中心不断组织编辑学习国家、省、市会议精神以及新出台的各类方针政策,增强编辑的政治敏感性和大局意识。通过不断的实践工作,积极探索学习现代纸媒新闻生产模式。

其实,就纸质媒体来说,我们每天所生产出来的报纸就是我们所经营的产品,我们的产品能否受到受众的欢迎,取决于我们这些制造产品的人,当然报纸的生产者包括许昌晨报编辑部的所有成员。为了使我们的产品受到广大客户的喜爱和欢迎,生产者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应当具有营销的理念。结合本报多年来的经历和实践,以下几个关键词应当是我们探索和总结的:

定位:一个产品的市场反映好坏,取决于产品的定位,报纸也是如此。从“体现新闻的力量”到“做市民有用的新闻”,许昌晨报办报理念的转变,已经为许昌晨报的市场做好了定位,那就是我们要打造一份能让广大市民各取所需的报纸。正是在这一大的思路引领下,我们也对各个版面做出了明确的定位:譬如我们的要闻速览定位为时政新闻,让受众通过报纸了解到国内重大新闻、本地政局人事变化,政府重大规划、政策法规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政策解读;我们的热线新闻就是通过热线反映群众的诉求,为民排忧解难;民生新闻发布与群众生活相关的政策新闻资讯等。

贴近:报纸如何才能深受读者的喜爱?只有舆论导向正确,同时又有可读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有效地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目的。首先,要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畅通报纸与读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渠道。人民群众是报纸读者的主体,也是报纸服务的主体。研究读者才能了解读者,贴近读者才能赢得读者。其次,要着眼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注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难点。从大家关心的角度写新闻,加强深度报道。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热点,人们普遍关心它,想知道它的台前幕后。深度报道的实践证明,以与时俱进的政治眼光和决策民主化为基本着眼点,抓住决策层面的大事,把牵动全局的决策,用百姓实践和检验后所反映出的话题,加以调查分析报道,这正是报纸的思想性、性、导向性的体现,无疑是报纸深度报道的关注点。

就近期而言,我们有关文峰路隧道工程的系列大型策划报道,从工程的开工建设到工程完工后为广大市民带来的出行便利,我们不惜篇幅、不厌其烦地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在后期编辑中先后制作了16张简易的地图供读者出行参考,为市民解疑释惑,也赢得了广大市民的理解和认可。再譬如我们关于西湖公园改造工程的系列解读报道,以及改造中的雷锋像和大象滑梯的安置等问题,均站在读者的角度进行了报道,即反映了民声,也解决了疑问。

有用:有用就是要学会站在读者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其实,晨报在创刊之初就提出了“三想三问”的采编人员备忘,三想即想想稿子能否正确引导舆论,想想稿子能否引发负面效应,想想稿子能否让人津津乐道;三问即问问市民议论些啥,问问市民爱看些啥,问问市民需帮些啥。特别是三问,很明确地提出了晨报的编采人员要站在读者角度去思考我们每天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把梳子卖给寺院的和尚这一经典的营销案例,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帮助受众考虑问题。对媒体而言,这样的案例同样实用。回顾晨报多年来走过的足迹,我们的天气资讯版从无到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天气资讯和健康、生活类的知识;我们的民生、热线新闻版块均围绕做市民有用的新闻理念,刊发了大量的新闻资讯。

亲民:作为媒体人,如何做到亲民?这是当今所有媒体特别是都市类媒体思考的问题,我们更应该认真去思考,并尝试着去做。

我们的采编人员首先来自群众,本身就与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应当放下无冕的架子,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市民群众的心声,了解民意,反映群众的家长里短,市井故事,只有这样,群众才会对我们的记者产生信任感,对我们的报纸认知、认可。今年初,我们把热线记者部改为社区记者部,开辟专门的社区新闻版面就是一次很好的实践。目前,虽然社区记者对市区的社区实行了分包制,但从版面上的稿子看,我们的社区新闻还没有做深做透,没有挖掘出社区群众的故事、感人的故事。这还需要我们真正地沉下身子,接住地气,深入群众,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温暖:良言一句三冬暖。就目前的媒体发展形式来说,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纸质媒体,都打出了温情牌、煽情牌。温情的栏目、温情的故事等等,均被各个媒体强势推出。道理很简单,因为温情最能打动人,最能感动人,最能让人津津乐道,也最能拉近受众与媒体的距离。就本报来说,我们开辟的许昌好人栏目也是一张很有效的温情牌。但是,我们的采写过程中还存在着没有真正做到与群众平视,与群众平等对话,语言上平铺直叙,难以达到煽情的效果,甚或有时还是说教式的问题。在后期编辑上,我们也存在着版式僵化,标题语言书面化,让人没有温馨感等问题。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按照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的写作方式去认真采写,后期编辑应按照杜绝说教化,面孔严肃的要求去思考、构思版面语言的运用。

互动:我们强调亲民,就必须增强与读者的互动。今年以来,社区新闻部的社区大舞台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走进社区,通过群众文艺演出等活动,即拉近了报纸与群众的距离,也让群众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我们的报纸,增强了对报纸可信度和依赖度。此外,我们坚持办《周末摄友》,让摄友参与办报,团结了一大批摄友的同时,也拆卸了报纸的门槛,显示了报纸的黏性和亲民性。同时,我们还运营官方微博,强调网络和报纸的互动,报纸和读者的互动。

另外,在新闻标题制作上,我们学习业界推崇的杭州《都市快报》等报纸对标题的处理方法,强调服务性和温暖性,力图把最有用的信息提炼到标题上,把最温暖的东西传递给读者。比如,市区东湖淹死人后,版面编辑起的标题是《他妈妈的悲伤希望你懂得横幅上的提醒希望你记得》。

在新闻版面和副刊版面中,中心将这两个原来分而治之的版面纳入统一管理的范畴,每周在例会上对版面的工作安排、工作方向和细节提出具体要求,并对每周的报纸版面进行点评,及时查找不足,鼓励创新。我们学习国内成熟报纸的设计理念,强调干净、时尚、优雅。新闻编辑中心从成立到8月底,短短7个月,已被评报小组评上多个A类版面,几十个B+版面。

四、注重工作中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梳理半年多的工作,晨报的新闻版面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照片署名不规范问题,主标题、小标题的字体、字号不统一问题,核心提示的字体、字号不统一等问题。总之,我们的版面还不太严谨,不太优雅、美观。

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加强学习,进一步规范版面语言。紧紧围绕《东莞时报采编操作指南》中相关内容,对照晨报自身问题,对标题制作、版式风格、版面语言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统一。我们要简化阅读过程,提升信息含量,有效地传递信息。同时,我们要打造属于《许昌晨报》自己的新锐、大气、优雅的版式风格。我们将统一版面格局和细节,统一制作技法,巧妙留白,在有限空间内尽量发挥新闻、版式、新闻图片、新闻信息制图、PS制图和新闻插画等元素的视觉张力,全力把晨报打造成一份政治正确、可读性强、版面漂亮的严肃都市类主流报纸。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