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那么优秀的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角色游戏理发店的观察记录及反思(优秀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在这天的游戏中,我特地观察了好吃点得游戏状况。游戏开始,我就听到恒恒在说:“这天我来做冰激凌吧!”“那我来做烧烤。”樱姿应和道。“我来卖包子。”“我来管超市。”超超和松松也跟着说道。“你们都选走了,我做什么呀?”婷婷不满的问道。“对了,我们还差一个收钱的和一个服务员,要不,你做服务员吧!”恒恒眼睛一转,立刻为婷婷想到了办法。“好啊,我就来做服务员。”“教师说,服务员也能够收钱的。”恒恒继续说着。“对!对!还要拿个盒子把收来的钱放在一齐,这样就不会乱了。”樱姿边说边转身找来一个盒子:“就拿这个吧!”婷婷接过盒子:“好,那我就做服务员了,嘿嘿。”几十分钟的游戏下来,好吃点比往常整齐多了。
反思:
游戏中孩子们的一番对话充分的肯定了孩子们对上一次游戏评价资料消化的用心程度。孩子们有了初步分工合作的意识。整个游戏过程中,也比上一次游戏有序很多。可是,在这一次的游戏中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另外服务员也显得比较忙乱。分析原因,并不是顾客量的减少,而是在需求量不变的状况下,增加了成品后,需要厨师做的事情减少了。可是虽然孩子们进行了必须的分工,可是厨师人数并未所以减少,并且整个游戏过程中每个厨师都在不停的忙碌着。而在好吃点的另一端却仅有一个服务员在为客人进行服务,导致服务员格外忙碌。其实,我们能够帮忙幼儿进一步进行合理分工。帮忙幼儿根据好吃点的忙碌状况合理分配服务员、厨师等工作人员的人数,做到随机应变。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运转规律,学习看整点。
2、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时钟模型一个、小时钟若干个。
【活动过程】
1、游戏:猜谜语你见过什么样的钟?(闹钟、座钟、落地钟)钟有什么作用?(起床)
2、分发钟表,给小朋友每人一个钟,请幼儿观察(请你把看到的告诉老师)师:两个针一样吗?
小结:最短的叫时针,较长的是分针。钟面上有数字1-12,数字紧挨着数字之间为1格,一共有12格。
3、《龟兔赛跑》故事导入
师:谁赢了?
现在乌龟和兔子又比赛了,兔子代表分针,乌龟代表时针,它们比赛站在同一位置开始比赛。
(兔子从12跑到12,跑了一圈;乌龟从12跑到1,跑了一格)谁跑得快?分针与时针谁跑的快?那再跑一次,乌龟会走到哪里?
小结:分针跑一圈,时针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时。
4、出示三个钟,请幼儿观察。
师:这三个钟一样吗?哪里一样?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请幼儿回答。
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师1点整。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游戏:考考你,请幼儿拨钟。
那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来记录时间?(几点整就写几,两个点,两个0,表示整点)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610《》7页练习二十第511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按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运算顺序练习。
1、口答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648+4(2)48+36-66(3)55-75
(4)(84-36)8(5)48(8-2)(6)59+6
2、学生小结混合运算
算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三、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第5题。
独立完成比较异同之处。
问:为什么题目中的数字相同,但结果不同?
指出: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弄清运算顺序。
2、完成练习二十第7、8题。
3、小结: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时都要按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算,等式计算要注意格式。
四、应用题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第9、11题,分别说出解题思路。
2、小结:解答连续两位应用题所求的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已知条件。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第6、10题。
活动片段:这是一个大班园内角色游戏观摩活动,在游戏的导入环节,观摩的老师倒是听得非常的认真;而等老师组织完游戏的引入部分后,请幼儿自由选择同伴、和游戏主题开展活动时。不会影响幼儿游戏的老师有的就坐在原位,而会影响幼儿游戏,则是站起来将场地让给幼儿,刚开始老师还会“看”一下,幼儿是怎样布置游戏场地,或是看一下幼儿是怎样商量游戏的玩法。而等幼儿游戏开展起来后,有的老师要么走马观花四处“走走看看”;有的看似在观察,其实却一脸茫然;有的却干脆小声地“聊了起来”……
分析:开展观摩活动,应该说是幼儿园比较实用而有效的一种教研形式,它为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要保证这种基于教学现场的教研的质量,那么,参研的教师首先要学会“观课”,学会从教学现场“观”出“问题”,导出思考。从本案例可以看出,旁听的教师对前面执教老师的游戏导入的教育行为是认真的“观”,而对幼儿在游戏的表现,则可能觉得司空见惯没有什么好“观”的。我们知道,教学现场观摩,被“观”的就是教师和幼儿,因为他们是整个教学现场的行为主体,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都是观课老师应该“观”的内容。在观摩活动中,老师往往对执教者的“教”比较感兴趣,或者说,比较懂得“观”,比如,教师的问题设计的质量如何?教师启发的技巧如何?教师活动环节设计如何?教师活动的形式如何?等等。但对幼儿的“学”的“观”却显得有点兴趣索然。笔者认为,诸如在创造性游戏、或教学活动中分组操作活动等,教师可以采用定点观察、或定人观察两种基本方法,以定点观察为主。特别是在角色游戏中的定点观察,有助于教师对整个游戏主题的开展过程,以及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有个完整的了解。不管是定点观察、或定人观察,教师在边观察的时候,要边思索这样的问题:我在看什么?我看到了什么?我可能看懂了什么?如果我是该班的老师,我该如何干预?我的干预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简单地说,老师应借这一观摩的好机会,好好地锻炼自己的观察水平,如果老师在这么从容的时间都没办法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观察,那么,要求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根据幼儿的反应(即在“活动中反思”),作出适宜的呼应,则无疑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奢求。
倡导教师将教学观摩的重心转向于幼儿的“学”的好处,除了可以有效地锻炼自己的观察水平外,还有助于减轻执教者的压力,营造一种更开放的、真实的新教学观摩文化。佐藤学针对执教者对开公开课的“不安”,提出如下建议:“参观的人是来看学生学习的,授课的好坏无关紧要。只要平时培养了学生如何学习,到时坦然地迎接公开研讨会的到来就行了。”、“只要平时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认真地培育他们的学习方法,那么根本不需要害怕。就算当天的授课以失败而告终了,我们要递的信息也传递出去了。”